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前赤壁賦》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前赤壁賦》教案專題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

2、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

3、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解讀蘇軾情感變化的真實緣由。

2、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

3、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學課時:3課時(本教案是第2、第3課時)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課前確定“走近蘇東坡”主題閲讀並製作語文小報、確立研讀小組等。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序幕:

用優美的畫面及音樂背景創設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

(一)、導入

(二)、朗讀

要求學生邊聽配音朗讀,邊想象蘇軾筆下的赤壁美景,隨後交流自己最喜愛的一句描寫美景的句子,並説明理由。

(三)、研讀討論: 問題一:

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飲酒樂甚——→愀然——→喜而笑

(樂 )——→(悲)——→(樂)

問題二:

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為何而樂? 樂: 清風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朧迷離、羽化登仙

問題三:

蘇軾的悲又從何而來? 從歌聲中來 (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 (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 (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 (生命短暫)

問題四:

蘇軾又是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説明分層理由;分別用一對錶示矛盾關係的詞語來概括層意。 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變與不變 二:取與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關鍵性詞語來理清思路)

2、從文中找出蘇軾關於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並深入理解。 變 不變

逝者如斯 (水) 未嘗往也 (水) 盈虛者如彼(月) 卒莫消長也(月) 時刻在變 (人) 無盡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變又不變的)

3、比較客與蘇軾關於物和人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並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無窮 不變 須臾 變化 (片面) (悲) 蘇軾: 物與人都是既變又不變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分析問題,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辯。)

4、請學生從已學過的課文中,尋找事例來證明“變與不變”之理。

5、分析第二層“取與不取” 取 不取

清風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撫慰人心靈、開闊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啟迪人智慧的百科全書。)

小結:蘇軾的悲情從哲學思辯中、從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來,這種理性的思辯使他樂觀曠達。

問題五:

蘇軾是如何得到了永恆的?

人格魅力:辯證處世、正直進取、曠達樂觀、真純淳樸、胸懷天下等 文學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蘇黃”(蘇軾、黃庭堅) 詞: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辛”(蘇軾、辛棄疾)等

文化遺產: 書畫成就 :“宋四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 《前赤壁賦》被董其昌譽為“《蘭亭》之一變也”) 食文化(東坡肉等) 酒文化(自釀養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壺)

服飾文化(東坡帽、東坡巾等)

為官政績:

疏浚西湖、修建蘇堤、興辦醫院、學校等為民辦的實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澤被後世。

(四)、反饋交流

1、結合這次“走近蘇東坡”的主題閲讀,談談你的閲讀收穫。

2、教師用多媒體交流自己閲讀收穫並作總結。 老師的一點體會與學生共享: “人生最難拋的是榮華”。哲學思想和理性思辯使蘇軾悟透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是身外之物,如過眼雲煙,不必強求。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蘇軾用豐厚的人文底藴讓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靜下來,與自然山水對話,與歷史人物對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寂寞也使蘇軾在孤燈下寫完了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蘇軾如此美麗。寂寞使蘇軾真正地成熟。

(五)、讀寫結合

根據作文命題,結合你對蘇東坡的瞭解,補寫2004年重慶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獨上高樓》第二段,注意文意貫通。

獨上高樓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題記 曾經以為,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瞭,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廕子。然而,是誰?偏偏要在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為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麼?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鈎的海上釣鰲客麼?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遊者麼?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悦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裏的江南遊子麼?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麼?是不啼輕淚長啼血的悲鳥麼?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另一邊“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

“一出好戲要有好的開頭,一堂好課要有好的開端”。要讓學生在一上課時就集中精力、神情專注進入狀態,自然地進入學習境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認為教師有必要在新課的導語上做精心的設計,以利於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狀態等,使教師的授課能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的心魄,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從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探究性傾向,思維應運而生,並誘發他們對高層次學習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最喜歡利用詩文名句來設計一些既緊扣課文又富有文化文學品味的新課的導語,能有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的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語文綜合素養。

詩文名句是濃縮的精華,它們的內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的語文味,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讓學生接受美的薰陶,這種薰陶不僅有利於語文學習本身,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育。 例如在講《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時,我用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詩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句哀婉悽美的詩句一下子使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青春的稍縱即逝,接着學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師的思路去探討《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的“美麗”,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恆?閲讀課文後,學生也就被美麗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給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開不敗的美的偉大人格而深深感動。 “‘佛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檫肩而過。’老師喜愛畢淑敏這位女作家是因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這句話。”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時用的一句導語。富有禪意、充滿哲理的語句一下子吸引了還在嬉笑的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聖而莊嚴。他們對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廣了。我發現不僅學生在學《我很重要》一文時很投入,而且課後對畢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獵。他們在課前演講、作文甚至週記中也喜歡經常引用到這句話,表達自己對自然、人生、社會的認識和感悟。

語文是一門充滿詩意和激情的學科,語文的活力、靈魂和生命是詩意文化和文學品味。對一個語文老師來説,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駕馭整堂課,還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學底藴、嫻熟的語言素養和良好教育機智去精心設計新課導語。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文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

《前赤壁賦》教案(全 篇二

《前赤壁賦》是蘇軾的赤壁賦之一,對後人影響深刻,下面是《前赤壁賦》的文章教案,歡迎參考!

前赤壁賦 蘇軾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蘇軾月夜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體會蘇軾在主客問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現的樂觀曠達的情懷。

2、熟讀成誦,感受文辭優美的語言特色。

3、積累文言詞語

【學習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及特殊用法。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繫。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蘇軾在臨終前寫了一首題為《自題金山畫像》的詩總結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對於詩中提到的黃州,餘秋雨如是評説:“黃州成就了蘇軾,抑或蘇軾成就了黃州”。黃州,是一個很難被人想起的長江邊上的一座小城,作為蘇軾人生的轉折,卻怎麼也抹不掉它留給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它目睹了一個正直官員的倒下,也見證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黃州永遠是蘇軾生命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元豐五年七月和十月,蘇軾先後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赤壁賦

二、解題

1、作者及背景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後人稱之為“三蘇”。

(1)(雖然) 才高八斗

散文: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詞: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書法:列“蘇黃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卻仍)豁達開朗

蘇堤(工程師)、東坡肉(美食家)、荔枝(貪吃者)、竹子(心高潔)

杭州西湖有“蘇堤春曉”,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顆”,但他更關注精神的需要,曾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

2、烏台詩案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台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台獄受審。烏台指的是御史台,漢代時御史台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台為烏台,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烏台詩案”是元豐二年發生的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但此事純屬政治迫害。

3、文體:

賦: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並稱。

①賦是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前者是賦的遠源,後者是賦的近源。

②賦大體上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展階段。

③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

④至於賦的作用,班固説:“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也就是説,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願望,諷喻政寧。

⑤在特點上,劉勰説過:“賦,鋪採摛文也。”借景抒情,鋪敍風物,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託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

⑥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別於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律賦”。

三、傾情誦讀,涵詠情致

1、檢查預習,正音

壬戌(rén xū) 舉酒屬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馮(píng)虛御風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艫(zhú lú)

山川相繆(liáo) 釃酒(shī) 橫槊(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婦(lí)

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 少(shǎo)焉

2、播放錄音,聆聽欣賞

3、再放錄音,跟讀體悟

4、自由誦讀,熟讀成誦

四、梳理詞句,理清思路

1、結合註釋,梳理字詞句。質疑問難,合作學習。

2、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

飲酒樂甚——蘇子愀然——喜而笑

(樂) —— (悲) —— (樂)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品味鑑賞,合作探究

1、複習導入: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樂——悲——樂

2、賞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點字詞和句式

(2)明代文學家茅坤曾這樣評價蘇軾及其《赤壁賦》:“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摹這段的秋江月夜圖景。

教學預設

作者描寫了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3)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為何而樂?

教學預設:

①夜遊赤壁之樂

樂 ②飲酒賦詩之樂

澄清之美 情景交融

③入景之樂 ———— 渾然之美 記敍、描寫和抒情相結合浩瀚之美

3、聞嘯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樂轉悲,歌聲簫曲似有深意,當細細辨之。作者的情感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悲又從何而來?

教學預設:

①從歌聲中來——政治失意——功業難成悲 ②從簫聲中來——簫聲幽怨

③從歷史人物中來——人生變幻無常——命運無常

④從個人境遇中來——人生苦短,生命短暫——人生短暫

4、聽主客問答,悟理趣

面對人生短促而功業難成的悲哀,蘇軾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確:變與不變 取與不取

(2)從文中找出蘇軾關於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並深入理解。

(3)比較客與蘇軾關於物和人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並加以分析。

教學預設: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理解: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結:

大自然是一部撫慰心靈、啟迪智慧的百科全書,蘇軾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變”與“不變”、“ 取” 與“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物我無盡,清風明月,與子共適。蘇軾的悲情從自然美景中解脱出來,理性的思辨使他樂觀通達。

三、遷移拓展

1、你認為當時真有一場主客問答嗎?

教學預設:

據説蘇軾泛舟赤壁果有一樂師相陪,但有可能主客問答是虛擬的,是蘇軾被貶後思想的兩個方面。主客問答是賦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蘇軾藉此抒懷,有無真正的客人並不重要,客的苦悶就是蘇軾的苦悶,文中的“客”和“我”的對話是從前的蘇軾和現在的蘇軾進行的一場超時空的鏈接。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蘇子解決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終昇華到樂觀曠達的精神狀態。

2、金聖歎評價《赤壁賦》“此賦通篇只説風月”,林雲銘在《古文析義》中稱《赤壁賦》是“以江山風月作骨”。的確《赤壁賦》通篇以景貫穿,“風”“月”是主景,“山”“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和議論。尤其是“月”更是描寫之主景、抒情之觸媒、議論之載體。賦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內涵與作用?

教學預設:

《赤壁賦》中有現實的“月”,皎潔柔和;有歷史中“月”,古意蒼涼;有哲理般的“月”,盈虧而永恆。眼前之月,引發情思;歌中之月,觸發聯想;變化之月,闡釋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時間的推移,更伴隨着胸懷氣度的提升。

四、課堂小結

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 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 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文章寫景、敍事、抒情、議論有機結合,使客觀的生活圖景和主觀的思想感情和諧統一,創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前赤壁賦教案 篇三

課文解讀】

此賦作於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作者謫居黃州時。

全文以風、水、月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過程中的感情起伏為主線,寫景敍事生動有味,且在寫景敍事中注入了作者濃郁的主觀感情,顯得神情飛動,詩趣盎然,尤其在景與情交融之外,從物我之間即主客觀的契合之間生髮出哲理的意藴,可謂借景抒懷、寓情於理的膾炙人口的哲理小賦。

因此,從“蘇子愀然”從下主客對答的兩個自然段,應是全賦的重心所在。

主客對答是賦體中傳統的表現手法,主與客都是作者人的化身。在這篇賦裏,客的觀點和感情是蘇軾的正常感受和苦惱,而主人蘇軾所發抒的則是他超脱地俯察人與宇宙之後的哲學的領悟。前者沉鬱,後者達觀;前者充滿人事滄桑與吾生有涯的感慨,後者則表現了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心靈淨化的境界。

但這種意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語表達,而是訴之於赤壁之遊的特定環境、條件和由此引起的感觸,因而才有形象性、感染力和滲透力。一方是由月夜秋江聯想到與赤壁有關的一代梟雄曹操及其詩句,由詩句聯想起曹操揮兵江南、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進而產生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山川遺蹟空自留的感喟,轉而抱恨人生苦短,江山無窮,飛仙遨遊乏術的無可奈何;一方則就眼前的江水與山月作比,以川水的逝去而河流依舊,月的圓缺而見消長的現象,闡發變與不變的瞬間與永恆的關係,歸結到一個人對人生苦旅中所遭遇的榮辱得失、壽夭生死應該淡然處之,因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不過是迴歸大自然的另一種方式罷了,何不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以陶冶大自然的豁朗情懷去超脱無謂的苦惱。這兩方面的情理,無非都是蘇軾在貶謫生活中的鬱苦情結以及要求解脱鬱苦情結的曠達態度的表露。

然而,作為全賦重心的主客對答部分,如果沒有前兩段為之創造環境氣氛,培養情緒,那麼主客對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闡發,就不能產生出色的效果,就失去了賴以生成的基礎。首段是點題,描寫赤壁泛舟的情景:清風徐徐,月光溶溶,霧氣朦朦,水光融融,主人舉杯勸客,主客深情誦詩,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遊之中,彷彿置身於神遊太空的仙境裏。接着,第二段是由輕鬆到沉重,由快樂到抑鬱的過渡,樂而扣舷而歌引出了幽咽抽泣的洞簫聲,霎時就轉向了不可名狀的悲愴、惆悵,這一過渡宛如行雲流水,自然圓轉,令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跌宕抑揚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傾聽下面的對話,並且會心地贊同下文的對話乃是天然合成、入情入理,正如對話結束,愁結解脱以後的喜笑重酌也是情理所趨一樣。全賦的架構謀篇堪稱天造地設,無瑕可擊。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識記

掌握實詞“屬、如、和、遺、危”等,瞭解名詞作狀語、使動、意動等詞類活用現象,學習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文言句式。熟悉有關蘇軾的文學常識及有關“文賦”的文化常識。

2、理解

(1) 瞭解本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景、情、理交融的藝術特色。

(2) 理解作者身處逆境、不計榮辱的曠達情懷。

(3) 體會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3、探究

蘇軾散文語言的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景、情、理交融一體的藝術特色。

2、學習蘇軾清新流暢,駢散結合的語言風格。

難點:

1、理清全文“樂——悲——樂”的感情線索。

2、理解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設計思路】

本文以詩一樣的語言抒寫江山風月的清奇和作者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感慨,又通過客與主的對答,水與月的譬喻,探討宇宙與人生的哲理,表現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時的苦悶心情和當他從莊子、佛家思想出發觀察宇宙人生時的灑脱態度。基於此,教學時,首先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整體感知文中的畫意、詩情、哲理,然後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主答問答部分,仔細體味其“情”其“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在逃離紛擾的世事,醉心於自然美景中時,往往會產生超塵脱俗的奇思和神往。那麼,被貶他鄉的蘇子面對赤壁江天風月,又萌發了怎樣的出世之想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課文《前赤壁賦》,與蘇軾共舉金樽邀明月,叩問宇宙與人生。

(二)整體感知

1、題解及背景介紹。由題目可明確本文的文體是賦。什麼是賦?賦是我國古代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駢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敍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説理的。《前赤壁賦》擺脱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體賦的寫法,而把記遊散文的方法運用賦中來了,將景與情、主觀與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

對背景的介紹應稍詳些,要點包括:①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八月,蘇軾對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見,新黨李定等人從他的詩篇中摘引了一些諷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誹謗朝廷,蘇軾因而被捕,關押在御史台獄,在獄一百多天,史稱“烏台詩案”(御史台稱烏台)。②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③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到黃州城外赤鼻磯遊覽,寫了《赤壁賦》;同年十月他再遊此處,寫了《後赤壁賦》。

2、注重認知。第一步: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聽明句讀、聽出語氣,同時對不理解之處作上標記。第二步:學生自己朗讀課文,進一步讀通全文。第三步:學生根據註釋默讀全文,從字詞句角度讀懂文章。教師應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文言詞語的特殊現象(一詞多義,如“屬、如、和、遺、危”等。詞類活用,如使動用法,“舞”、“泛”等。文言句式,如賓語前置,“而今安在哉”;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和初步探究蘇軾散文語言的特色(語言生動精煉,《前赤壁賦》全文以散句為主、間用駢句和韻語,詞采華美,音韻鏗鏘,亦文亦賦,嚴謹工巧;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前赤壁》中幾乎沒有一句難解之語,卻能將難繪之景、難達之情、難言之理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蘇文還十分講究修辭,使語言臻於至美,如《前赤壁賦》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對比或對文手法,可結合練習二進行説明和品味)。

3、理清思路。可設置以下問題導讀:①閲讀首段,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幅秋江月夜圖。②作者面對美麗的秋江月夜之景“飲酒樂甚”,為什麼又轉樂為悲?③“主客問答,抑客伸主”是賦的傳統表現手法,作者藉此形式,實際上是與自己進行思想的對話。説説這種表達方式的作用。④本文以什麼為線索? 結合上述問題,學生可以同桌之間進行討論、回答。最後達成這些基本的共識:①七月十六的夜晚,赤壁江面,遼闊無際。清風徐徐,拂面而來,平展如鏡的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玉盤般的月亮從東山之上冉冉升起,在南鬥和牽牛星之間流連徘徊。江上霧氣瀰漫,水天一色。②作者畢竟經歷“烏台詩案”不久,身處“江湖之遠”,怎麼能真正地“樂”起來呢?因而詩興大發,“扣弦而歌”之後,對景懷人,不免莫名的惆悵襲上心頭,再則歌中哀怨淡淡,客人的洞簫如咽聲聲,更加重了傷感,渲染了悲情。③作者藉此手法,使文勢形成波瀾,將內心豐富、複雜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加強了藝術表達效果。④課文有兩條線索,除了外在的時間線索之外,還有一條內在的感情線索“樂→悲→樂”。

(三)點擊“重點”

① 讓學生分扮主客角色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要求讀出結構層次,讀出情感色彩,讀出哲理意藴。

② 要求學生仔細閲讀第三、四自然段,並找出表達客人思想感情和主人哲理頓悟的句子。

③ 以六人為一小組,討論完成練習一。分小組討論前,要明確討論的問題:結合第三、四自然段,説説作者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了什麼思想感情?作者從“變”與“不變”的角度,闡發了怎樣的哲理?指定小組負責人。討論中應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作好全部發言人的記錄。討論結束後,要求各學習小組的中心發言人整理髮言記錄,發表意見,陳述理由,並允許不同見解的出現。至於練習一的共識性答案要點可參考“文本解讀”部分。 教學設計

(二)

【教學目標】

1、識記:

歸納前、後《赤壁賦》中關鍵字、詞、句子文言特點。

2、理解:

通過比較閲讀的方式,從主旨、內容、表達技巧等角度分析總結其異同,從而進一步提高古文閲讀的鑑賞能力。

3、探究:

蘇軾的儒、佛、道思想在兩賦中的反映。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從主旨、內容、表達技巧等角度宏觀地分析總結前、後《赤壁賦》的異同。

難點:理解兩賦中所表現的蘇軾的複雜思想。

【設計思路】 本課型設計為“宏觀比較閲讀課”。所謂“宏觀比較閲讀課”就是着眼於文章的主旨、內容、表達技巧等整體閲讀方面,讓學生學會從整體和宏觀的角度來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這樣的閲讀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準確地進入閲讀學習的角色;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比較中運用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嘗試着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初步鑑賞作品的主旨、內容、表達技巧等目的。

該課型着眼於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教學,安排了三個重要的教學板塊分兩課時完成:歸納關鍵字、詞、句的文言特點,相同點的歸納分析,相異點的區分理解。這樣有利於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並加以歸納整理、比較分析。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模式進行比較賞析,是因為小組合作學習是集中體現建構主義思想的活動方式,學生主動參與真實性的活動和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批判性和創造性思考,並在與其他成員的協商過程中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營造出一個腦力震盪,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時年四十七歲的蘇軾所寫赤壁二賦在我國文學史上傳為美談。文天祥《讀赤壁賦》雲:“昔年仙子謫黃州,赤壁磯頭河漫遊。”王世貞《遊赤壁二首》説:“賦是雙珠可夜明。”清代批評家金聖歎在《天下才子必讀書》中評論前後《赤壁賦》道:“若無後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後賦無謂。”可見兩篇《赤壁賦》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蘇軾當年的所思所想。那麼,我們現在就來感受、品味蘇軾在二賦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吧。

(二)比較閲讀賞析

教學板塊之一:歸納關鍵字、詞、句的文言特點

1、請學生分小組進行默讀、正音。

2、請各小組挑選代表朗讀,全班同學一起正音:

《前赤壁賦》:幽壑(hè) 嫠(lí)婦 舳艫(zhú lú) 槊(suò)

《後赤壁賦》巉(chán)巖 虯(qiú)龍 鶻(hú) 馮(pīng)夷

3、請各小組分別按照下列的歸類,從課文中尋找到相應的字、詞、句。

(1) 名詞作狀語:

《前赤壁賦》:西、東——向西、向東

《後赤壁賦》:橫江東來——向東

(2) 名詞動用:

《前赤壁賦》:順流而東也——向東流去 漁樵於江渚之上——打魚砍柴

《後赤壁賦》:履巉巖——踏 羽衣——穿着羽衣 掠予舟而西也——向西飛去

(3) 使動、意動用法:

《前赤壁賦》:舞、泣——使„„跳舞,使„„哭泣

《後赤壁賦》:顧而樂之——以„„為樂

草木震動——使草木

(4) 特殊句式

《前赤壁賦》:倒裝句: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後置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定語後置 而今安在哉——“在安”賓語前置

《後赤壁賦》:倒裝句:步自雪堂——介詞結構後置

歸而謀諸婦——介詞結構後置

曾日月之幾何——定語後置

省略句:揖(於)予

固定格式:如此良夜何? 教學板塊之二:相同點的歸納分析

1、引導學生就兩篇文章的體裁、主旨、寫作方法三個方面來歸納分析相同點。

2、學生分組討論,暢所欲言,記錄、整理髮言內容。

3、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的發言進行辯偽、取捨、論證、總結。

相同點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 體裁:兩文都屬於賦體,但改革了兩漢古賦、六朝駢賦、唐代律賦等一貫駢偶麗辭的風格,注入散文化的語句,簡直是體格新穎、意味雋永的散文詩。

② 主旨:兩文都是以江山風月之樂和老莊齊物思想來消解政治失意的苦悶,抒發對宇宙萬物“常”與“變”的體會。

③ 寫作方法:兩文皆採用借景抒懷,寓情於理,虛實相生,抑揚結合的表現手法,將畫意、詩意、哲理融為一體。

教學板塊之三:相異點的區分理解

1、再次分組朗讀兩篇課文,體會各自的特點。

2、引導學生就內容、結構、語言三方面的相異點展開討論。

3、各小組代表發言,歸納討論結果,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爭辯、補充、總結。

(1)內容:

《前赤壁賦》是記夏曆七月十六夜的江遊,本篇是記十月十五夜的江遊,讀者首先能感受到的是兩賦因季節不同而呈現的景物的變化。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一派新秋的景象;後賦是“霜露既降,木葉盡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江上之景,除了時令景色外,兩次夜遊的起興和遊程也大不相同。第一次是有目的、預先計劃好的月下泛舟,人不離舟,所寫的只是江與月,感情和議論也圍繞着江與月而發,一氣貫徹;這一次卻並無江遊的預謀,在散步中為“月白風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遊興,才再度泛舟的,而且還舍舟登山,山遊後又覆舟遊,過程曲折得多,展示的景色也因之而繁富。但更重要的區別是,前賦是作者以自己出面,發表了一篇議論,寫的是舟中發生的實事;後賦則用道士化鶴這一儼然是印證前賦“羽化而登仙”的虛幻故事,作為高潮也作為餘韻,以抒發超脱的情懷。

(2)結構:

《前赤壁賦》:在泛舟赤壁的過程中穿插主客問答的兩個自然段,運用主客對話手法抒寫跌入人生的苦悶,又從曠達中得到解脱。

《後赤壁賦》:既有生動的景物描寫,又有傳神的情事敍述,造就了似閒散而非閒散的筆墨,尤其是文章結尾部分對道士化鶴掠舟而過又到齋中相見的描述,將情節置於若疑若信的恍惚的夢境之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思,傳達出“莊周夢蝶”的亦真亦幻的意趣,隱喻了“烏台詩案”一事,虛實相生,波瀾迭起,結構跌宕而又緊湊。

(3)語言:作為賦,《後赤壁賦》比《前赤壁賦》更散文化,對偶句少,不用典故,但音律依然有韻文的鏗鏘。

(三)拓展探究:

(1)問題設計:蘇軾的儒、道、佛思想在兩賦中的反映。

(2)各小組展開討論,形成一個書面發言的“紀要”。

(3)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碰撞、整合,明確以下要點:

① 蘇軾的思想比較複雜,政治上他從儒家思想出發,排斥老莊為異端,然而老莊的“無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的政治主張有其一致之處;生活上更多地表現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無章的灑脱態度。

② 他一生在政治上雖屢受挫折,在文學創作上始終孜孜不倦,沒有走向消極頹廢的道路。

③ 《前赤壁賦》所談哲理,受到莊子相對主義觀點的影響。但他吸收了其中的積極因素具有辯證思想。他以變與不變之理來解客之悲,又以陶冶大自然的曠達情懷來解客之悶。作者在言論和行動均不得自由的逆境中,不怨天尤人,不消極頹喪,而是表現出一種樂觀、曠達的思想和隨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後赤壁賦》通過道士化鶴掠舟而過又到齋中相見的幻覺,透露出作者超然物外,隨緣任化的道家精神,將自己昇華而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孤鶴、道士與作者的形象雖三而一 ——傳達出“莊周夢蝶”的意趣。

前赤壁賦教案 篇四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

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説蘇軾的過失。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烏台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説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説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説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

烏台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説:“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被貶黃州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衞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東山再起

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

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流落儋州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往潁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説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

段則以散句為主。可見,全文散句成份多處。但是,既然是賦,則應該用駢句或近乎駢句為主。《前赤壁賦》以四字六字為多,幾同於“四六文”。讀之於整飭中見參差,整齊中顯自由。開卷。“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幾句,極凝練簡潔點出風月,寫出江景。接着,文章反覆再現“風”和“月”形象。如歌中的“擊空明兮沂流光”,這樣既顯示了傳統賦體那種特質和情韻,卻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講究又不為束縛。最後,辭賦講究聲韻美。《前赤壁賦》多處押韻,卻換韻較快。每段一韻或幾韻不等,而且換韻處往往是文義的一個段落。如

歷來稱《前赤壁賦》有《莊》《騷》文法,所謂瀟灑神奇,出塵絕俗,此論固然不錯。但是,文章留名千古,歲月遺芳,不僅僅是蘇軾的文筆,還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賦》體現了作者什麼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認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感歎人生短暫,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還會説,蘇軾不過是在此文中主張“及時行樂”而已。我們認為此論有誤。蘇軾詩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賦》這樣充滿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應該説亦不算多。《前赤壁賦》以“風”“月”為主景,則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風”“月”之中。我們知道,宋神宗元豐五年,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舟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蘇軾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悶與迷惘,這對一個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説,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給他帶來了舒暢心情,酒酣耳熟後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使他從水的流逝、月的盈虛中領悟到物的變與不變。“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虛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虛,是變;但是前浪雖去,後浪再來,流水仍在,月也始終沒有盈虧,這又是不變,也沒有變。而隨着水與月的長存無窮,每個曾經伴着長江與明月的生命也一樣都會長存,都屬無窮。這就是所謂的“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讀文至此,我們難道不覺得文章的意藴是積極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達觀的麼?

雖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等語,但這對一個壯志未酬、歲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來説,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從這一點再去看“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時行樂”啊,雖絕無驚世豪情,卻乃尋常生活。諧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熔社會、人生、自然於一爐,俯察人與宇宙,充滿人事滄桑與吾生有涯的感歎,凡此種種,皆為《前赤壁賦》使人們歷久彌新愛讀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絕之魅力。

《前赤壁賦》教案 篇五

《前赤壁賦》教案

[大學語文版]

一、導入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二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三、作者介紹: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他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他中了進士後,登上仕途,早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受到排擠,後又因寫詩諷刺而被以“誹謗新法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到司馬光執政時,盡廢新法,蘇軾也激烈反對。王安石、司馬光死後,他又因統治集團內部的傾軋而被一貶再貶,最後貶到了海南島,直到63歲遇赦北歸,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學藝術領域裏,蘇軾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他論畫主張神似,擅長畫竹。

在思想上,蘇軾博通經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賈誼、諸葛亮等經世濟時的人物。曾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長期擔任地方官期間,在“仁政愛民”的思想指導下,做了許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愛陶淵明,喜讀《莊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後經歷了兩次沉重的打擊,對莊子的思想容易產生共鳴,表現在:一是曠達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極出世。這也是形成蘇軾世界觀複雜化、經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觀必然會影響到他的創作實踐,從而形成自身的藝術個性和藝術風格。在蘇軾的文學作品中就明顯地留下了莊子影響的痕跡。莊子散文洋恣肆,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而蘇軾散文也具有縱橫捭闔、揮灑自如的氣勢,他的《前赤壁賦》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蘇軾散文還在《孟子》、《戰國策》以及賈誼、陸贄等人作品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論政、論史的散文,大多筆力雄健,有行雲流水之勢,因而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歐陽修領導的復興古文運動的主將。

四、題解: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

矗立着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消如一而牆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宋神宗元年,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被貶謫到黃州已經兩年了。“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新筍,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這時,他曾站在江邊的赤壁上,眺望如畫江山,唱出“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他還在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駕舟暢遊於赤壁之下的長江水面,寫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賦》。

五、簡介“賦”和本文題解:

賦是漢代形成的文體。賦講究文采、對仗、韻律,兼具詩與散文的性質,形式鋪張揚厲、誇飾,有大量的描述。

漢初的賦,繼承騷體傳統,並逐漸向新賦轉化。賈誼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發》標誌着新體文賦的形成。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體現了新體賦的成熟。東漢後期出現了抒情小賦。魏晉六朝賦朝駢文方向發展,稱為駢賦或律賦;接近散文的叫“文賦”。 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遊覽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磯),對景抒情,前後寫了兩篇《赤壁賦》。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過玩遊赤壁時的所見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見解,反映了作者由曠達到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脱的思想過程,表現了蘇軾身處逆境時超脱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這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詩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學。文學是其形式,哲學是其靈魂。他將自己融會儒道、釋哲學而形成的自由主義人生哲學通過優美的文學形式加以闡發,表現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質。

六、寫作背景: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裏,他經常來赤壁磯頭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着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後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遊赤壁的畫。蘇軾在赤壁的創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乾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並鐫刻在建築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

七、內容結構: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着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中學語文版]

一、教學目標

瞭解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

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 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解讀蘇軾情感變化的真實緣由。 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 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學課時:3課時(本教案是第2、第3課時)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課前確定“走近蘇東坡”主題閲讀並製作語文小報、確立研讀小組等。

五、教學過程

序幕:用優美的畫面及音樂背景創設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

(一)、導入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段話是今年已入選為國家優秀經典劇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詞。我認為它同樣可以用來概括蘇軾在黃州期間那段苦難而又不平凡的經歷。蘇軾因“烏台詩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後,他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着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被人押着來到滿目荒涼的黃州,一代名人與魚蝦麋鹿為友,與樵夫漁民為伍,蘇軾感受到了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孤寂和悲苦。於是他多次來到人們傳説中的古戰場赤壁,去寄情山水、憑弔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暫,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恆。他用《念怒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為他苦難多變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詮釋。那麼今天就讓我來欣賞其中的《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這位大文豪的心路歷程吧!

(二)、朗讀

要求學生邊聽配音朗讀,邊想象蘇軾筆下的赤壁美景,隨後交流自己最喜愛的一句描寫美景的句子,並説明理由。

(三)、研讀討論:

問題一: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飲酒樂甚——→愀然——→喜而笑 (樂 )——→(悲)——→(樂) 問題二: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為何而樂? 樂: 清風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朧迷離、羽化登仙 問題三:蘇軾的悲又從何而來?

從歌聲中來

(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

(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

(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

(生命短暫)

問題四:

蘇軾又是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説明分層理由;分別用一對錶示矛盾關係的詞語來概括層意。 可分為兩個層次:一:變與不變 ;

二:取與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關鍵性詞語來理清思路)

從文中找出蘇軾關於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並深入理解。 變

不變

逝者如斯

(水)

未嘗往也

(水) 盈虛者如彼(月)

卒莫消長也(月) 時刻在變

(人)

無盡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變又不變的)

比較客與蘇軾關於物和人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並加以分析。 物

客: 無窮

不變

須臾

變化

(片面)

(悲)

蘇軾: 物與人都是既變又不變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分析問題,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辯。)

4、請學生從已學過的課文中,尋找事例來證明“變與不變”之理。

5、分析第二層“取與不取”

不取 清風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撫慰人心靈、開闊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啟迪人智慧的百科全書。)

小結:蘇軾的悲情從哲學思辯中、從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來,這種理性的思辯使他樂觀曠達。 問題五:

蘇軾是如何得到了永恆的?

人格魅力:辯證處世、正直進取、曠達樂觀、真純淳樸、胸懷天下等 文學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蘇黃”(蘇軾、黃庭堅)

詞: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辛”(蘇軾、辛棄疾)等 文化遺產:

書畫成就 :“宋四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 《前赤壁賦》被董其昌譽為“《蘭亭》之一變也”) 食文化(東坡肉等) 酒文化(自釀養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壺) 服飾文化(東坡帽、東坡巾等)

為官政績:疏浚西湖、修建蘇堤、興辦醫院、學校等為民辦的實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澤被後世。

(四)、反饋交流

結合這次“走近蘇東坡”的主題閲讀,談談你的閲讀收穫。

2、教師用多媒體交流自己閲讀收穫並作總結。 老師的一點體會與學生共享:

“人生最難拋的是榮華”。哲學思想和理性思辯使蘇軾悟透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是身外之物,如過眼雲煙,不必強求。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蘇軾用豐厚的人文底藴讓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靜下來,與自然山水對話,與歷史人物對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寂寞也使蘇軾在孤燈下寫完了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蘇軾如此美麗。寂寞使蘇軾真正地成熟。

(五)、讀寫結合

根據作文命題,結合你對蘇東坡的瞭解,補寫2004年重慶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獨上高樓》第二段,注意文意貫通。

獨上高樓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題記

曾經以為,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瞭,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廕子。然而,是誰?偏偏要在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為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麼?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鈎的海上釣鰲客麼?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遊者麼?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悦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裏的江南遊子麼?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麼?是不啼輕淚長啼血的悲鳥麼?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另一邊“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你彷徨,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你期待,“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遍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哦着流水般清揚的詩句。

着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黃的線裝書裏走來。是你們,因為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恆的精神花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望,守護了自我,於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

學生朗讀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層意,討論交流並互相補充完善。

學生在研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蘇軾關於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作深入理解,並概括出蘇軾的觀點。

學生比較分析客與蘇軾“同景生異情”的深層次原因,體會哲學思想、理性思辯的重要意義。 學生舉例交流,加深對“變與不變”的理解。

學生分析理解“取與不取”的內容,體會蘇軾理性的“取捨觀”。 學生再次朗讀第四段,並對問題四作小結。 學生討論交流並互相補充完善。 學生齊讀下文作總結: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4w9d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