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案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案

目錄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第二篇:人教版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三篇: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認識小數》教案設計第四篇: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五篇: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週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通過數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製成多媒體課件),1~10數字卡片一套。教學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國小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從現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裏,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國小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數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

伸出兩隻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數一數

1.激發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製成多媒體課件),出現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

生1:這裏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裏有一座大樓。

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裏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麼?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四、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户?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

第二單元 比一比 1、引導觀察: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麼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看,有什麼?

2、彙報交流:

(1)問:你發現了什麼?(2)小組交流。

(3)學生彙報:學生可能説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 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説出:物體有長、有短。

1.提問: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彙報。

學生可能説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着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如圖: 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由於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説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並板書長、短。

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遊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

2.學生活動。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鞏固練習:

1、練習一的第6題:

先讓學生説出圖意,然後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説一説想法。

2、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説説自己的比的方法。

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裏;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裏。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裏。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第二篇:人教版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實驗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3、24頁內容。

教學目標:

“ 學會”目標:使學生藉助生活中常見的圓錐形實物圖入手,提

出問題,並能解決問題。

“會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從實物到抽象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

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樂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有利於培養學生邊觀察

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和迎難而上的精神。

2、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

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它的特徵。

教學難點: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學準備:圓錐形紙筒、布、圓錐形實物、圓錐模型、木板、沙子、

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硬紙片。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

1、出示一個圓柱,用這個圓柱的外殼套住一個圓錐。

師:只是一個什麼形狀的物體?他有什麼特徵?

2、現在老師用一塊布遮住這個圓柱,如果這個圓柱的上底面慢

慢的縮小到圓心時,那麼圓柱將變成怎樣的呢?你能試着描述一下

嗎?

3、同學們看一看,老師能不能把這個圓柱變成你們説的那樣?

4、師:這個物體叫圓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錐的有關

知識。(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學生提出問題,師

一一板書)。

二、自學

1、老師出示圓錐形實物圖。

師: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麼共同點?

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圓錐形的物體?

(學生回答後,老師及時鼓勵,表揚同學們有很好的觀察能力)

小結:看來圓錐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還沒花了我們的生活。

三、探究(學生自學課本第24頁的內容後交流一下問題)

小黑板出示探究的問題:

1、圓錐有什麼特徵?

2、怎麼畫圓錐的平面圖?

3、圓錐的高在哪裏呢?他有多少條高?為什麼?

4、怎麼測量圓錐的高?

5、圓錐的側面展開會是什麼圖形?

四、交流展示

預設課堂

1、學生:我們組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圓錐有一個底面

和一個側面組成,底面是一個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學生邊回答邊演示實物)

2、學生:我們組討論怎樣畫圓錐時覺得不太難畫,就是不知道怎麼説話法?

老師講解畫法,並示範,然後學生在練習本上畫。

3、學生甲:我們組認為圓錐有無數條高。

乙:我們不同意,我們認為圓錐有一條高。

同桌配合,測量手中圓錐的高。(學生展示測量的過程)。老師指出應從“零刻度”量起。

老師: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每個小組用沙子堆一個圓錐,想辦

法測量一下它的高。(學生合作實驗,並進行交流展示)

4、學生甲:我們組吧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半圓。

學生已:我們組吧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扇形。

老師: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扇形的概念。學生得出結論:是扇形

五、問題解決,運用新知。

1、輕鬆一下。

2、幸運考場。

六、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那些知識?還有什麼問題?

課後反思:

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圓錐的認識都是感性的,而課堂教學是

對圓錐進行理性的認識。在教學時,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圓錐的特徵,是本節課的主題,並把“觀察、猜想、操作、發現”的方法貫穿始終。通過課堂教學實驗,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同時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篇: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認識小數》教案設計

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認識小數》

教案設計

王紅珍

2014.3.27

認識小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89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零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

1、小數的含義。

2、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教學難點:小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出小數。

1、出示商品標價牌。

師:昨天老師到超市瞭解了一些商品的價格:

(大屏幕上出示商品和價格牌。)

書包:45元彩筆:3.50元文具盒:12元 橡皮擦:0.50元日記本:3元鉛筆:0.80元

2、區別整數和小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表示價格的數分成兩類?該怎樣分?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將商品價格分成兩類:

書包:45元彩筆:3.50元

文具盒:12元橡皮擦:0.50元 日記本:3元鉛筆:0.80元

師:為什麼要這樣分?這兩組數有什麼區別?

(左邊這一組數是整數,右邊這一組數中間有一個小圓點。)

師:像46.50、23.15、14.06這樣中間有一個小圓點的數, 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於小數的初步知識。(板書:認識小數)

二、認識小數。

1、認識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你會讀小數嗎?

(多讓一些學生試讀以上商品價格,教師適時的引導、評 價。)

3、剛才,這些小數我們都是怎麼讀的?

(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討論,並彙報,教師引導,全班總結出:“讀小數時,先看小數點的位置,再將小數點前面的數用整數讀出(讀出數位),小數點讀作:“點”,最後將小數點後面的數直接逐個讀出(不讀數位)。

3、 老師還發現了這樣一些小數,你們會讀嗎?

(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其它一些小數讓學生先在同桌內 讀讀,再請學生彙報。)

5、你能找到你身邊的小數嗎?

6、你們會寫小數嗎?

(請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寫出教師出示的小數,並請三個同學上台板演,全班評價。)

七點一八寫作:7.18

十四點零九寫作:14.09

二十點三零寫作:20.30

7、你覺得寫小數應該怎麼寫?

(先讓同學充分發言,再引導全班總結出:寫小數時,要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後寫小數部分。

8、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1) 教師出示88頁情境圖,請學生讀一讀圖中所標出 的一些食物的價格。

(2) 提問:哪些同學知道,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 (多讓幾個學生説一説,教師板書,並請學生寫在書上。) 元 角分

5 . 98元5元9角8分

0 . 85元8角5分

2 . 60元2元6角

三、教學例一

1、師:“剛才我們看了那麼多小數,那到底怎樣的數可以

用小數來表示呢?下面我們用這個小朋友的身高來探究一下。”

2、出示例1情景圖

讓學生説出圖意和圖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用 分數表示是1/10 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

(同桌討論,並請同學彙報。)

4、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教師指着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釐 米?用分數表示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釐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18釐米呢? 讓學生把答案寫在課本上。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十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零幾或者零點几几。”)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釐米,寫成小數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米和1.30米都是對的。(因為30釐 米也就是3分米。)

6、學生類推

完成課本第89頁“做一做”,請同學彙報,全班訂正。

7、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現怎樣的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四、課堂練習(機動)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題,鞏固對小數含義的認識。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鞏固小數的讀法,並讓學生 説説你在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五、 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數?小數該怎麼讀?小數該怎麼寫?

六、作業

1、尋找身邊的小數。

2、《數學練習冊》認識小數相關練習。

七、板書設計。

認識小數

元 角分表示五元九角八分5 . 98讀作:五點九八

1分米是 1/10 米,還可以寫成0.1米. 整小小

數數數

部 點部

分 分

1釐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1米.1/100

第四篇: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商的變化規律 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個知識點,它是在學習了比算乘法和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舊教材相比,本知識點作了適當調整:舊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變的規律,而新教材中卻改為了商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探討被除數不變上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和除數不變商雖被除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這就使是這一部分知識更加系統、更加全面。

本節課從乘法變化規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關係,使學生不由自主的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這樣的變化規律?它們可能是什麼?從而激起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但只有猜測是不夠的,要想證明猜測是否正確,就必須予以事實證明,通過對三次驗證過程不同角度的指導,促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本課知識點的同時,經歷猜測——驗證——結論——應用的數學研究過程,嘗試大膽合理猜測、舉例加以驗證的數學研究方法。這既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目標,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理念。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93頁例6。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探究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被除數、除數和商的變化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結論應用的一般研究過程,培養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勇於發現、積極探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髮現並理解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被除數不變,除數和商之間的變化規律。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利用遷移、大膽猜測。

師: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積的變化規律誰還記得?

生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隨之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生2: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印數縮小相同的倍數,積不變。

師:我們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關係,現在我們發現了乘法中有這樣的規律,大家有什麼想法?

生: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類似的規律呢?

師:對呀,我也有這樣的疑惑。那麼我們能不能大膽的猜測一下:除法中有沒有類似的規律?如果有會是什麼規律呢?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我認為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活化教材,建構生命課堂

教學是一門藝術,一節好課更是一個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可見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教材是靜態的,作為知識點的載體—教材,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照本宣科,而應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靈活地,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使課堂處於不斷的動態變化之中。本節課內我創設了“通過闖關進入除法王國的城堡”的童話式故事,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進入新知的學習,故事情境貫穿課堂始終,這樣引起他們探究的慾望,激發他們的興趣。

2、提供充分的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經過獨立思考才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他們獨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組合作幾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合作歸納出商不變的規律,並讓學生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體驗探究與成功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以情感激勵為導向貫穿全課

寬鬆的氛圍,愉快的心境,和諧的交流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保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評價多是關注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除此之外,我也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認識自我,學會評價欣賞他人,使評價成為他們主動發展的動力。

4、適當的遊戲,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一節課40分鐘,對於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如果一直認真坐着聽課,再加上教材的枯燥無味,無然會開小差,影響學習激情。在教材設計過程中,適當的遊戲有利於教學,所以在設計練習時,我主要讓學生採用比賽形式,這樣,學生既可以放鬆,又能如願完成教學任務。 這次教學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只有關注課堂的活,關注學生的學,才能使課堂教學由單一傳輸轉向雙向的互動;才能由重知識的落實轉變為重人的發展,由重學習結果轉變為重學習過程,這樣才能真正上好一節課。

第五篇: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週

人教版新課標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測量第一課

認識長度單位 —— 毫米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釐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並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

二、估測數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觀察數學書的長、寬、厚,並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後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

估計 實際測量

數 學 書 的 長

數 學 書 的 寬

數 學 書 的 厚

三、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

1、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

2、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後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課題:

板出:毫米的認識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尺度上的1毫米有幾長。

2、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後再比一比1釐米和1毫 米,你發現了什麼?

3、舉例子説説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毫米。

六、認識釐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讓學生看尺子,數一數1 釐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後彙報小結1釐米裏面有10個1毫米。

26

板出:1釐米=10毫米

七、鞏固發展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並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第二課時

分 米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量出了這本數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髮現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釐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一數幾釐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釐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三、認識幾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後再測量)

五、鞏固發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説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牀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釐米 ()

3、填空:

5分米=()釐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釐米=()分米2米=()釐米

第三課時

千 米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於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彙報到路邊觀察到什麼。

2、出示老師製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南寧市外環線6千米的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從某路口到南寧外環線6千米,那麼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那裏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

生:想

師: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1千米,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彙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説一説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

一、複習

1、讓學生説説1千米有多長,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 ()米1米=()釐米

1米= ()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學生實踐( 把全班學生分為10個小組進行測量)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數一數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00米有多遠。

3、彙報:

(1)請學生説一説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幾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

(2)提問;一個小組量出100米,10個小組一共量出多少個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讓學生討論從學校門口到什麼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體驗1000米有多遠。

第五課時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旅遊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學王國,圖,小精靈説:歡迎聰明同學來數學王國遊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後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釐米,5分米)下面這裏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説説為什麼?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裏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麼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14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請繼續關注)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後説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學王國裏的數學景象)

師:譁!數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

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學奧宮去玩,數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説説你遊數學王國你的有什麼收穫!

第六課時

噸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 的質量

(1)老師手裏握着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裏有什麼,並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隻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着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隻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麼?

(3)彙報;

4、小結:(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説一説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彙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説一説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第七課時

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繫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4、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能聯繫生活,説出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過程

一、複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複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説一説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説一説1毫米、1釐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複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説一説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説一説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繫生活,瞭解生活中的數學

(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麼?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彙報你們組發現了什麼?

生:我們組發現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二)學生彙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彙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麼方法,發現生活裏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精彩範文:

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案

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套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9e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