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六年級山中訪友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山中訪友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山中訪友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山中訪友優秀教案 篇一

課前準備

1、古橋的圖片。

2、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磁帶或光碟。

教學過程

第一課

↘創設懸念,揭示課題

①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③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④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①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並多讀幾遍。讀通課文,瞭解大概內容。

②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彙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緻奧祕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①誰來簡單地説説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①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②你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着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藴着的情意與心情。

(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3)帶着輕鬆愉悦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麼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滿懷”是什麼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説什麼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______”練習説話。

(2)帶着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①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②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着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①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着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後,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②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並説説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麼?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於古橋的一片情深)

(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抄寫詞語,自主背誦

①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陡峭身軀津津樂道藴含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①上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

六年級山中訪友優秀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能力目標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三、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

五、教學工具

多媒體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具體教學步驟

a)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想在古橋上眺望嗎?想在樹林裏奔跑嗎?想在山泉旁嬉戲嗎?想在懸崖邊吶喊嗎?好,就趁着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大家一起進山去看看這些美妙的風景。(在我們出發前,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擦亮你們的眼睛;第二,豎起你們的耳朵,用心去感受自然。)

b)學生聽朗誦看風景

c)學生分段落朗讀

(1)作者

(2)古橋

(3)樹林

(4)山泉、溪流、白雲

(5)瀑布、懸崖、雲雀

(6)石頭、落葉、小花

(7)陣雨、老柏樹、螞蟻

d)明確讀音

樹冠(guān)唱和(hè)一卷卷(juàn)天書湛(zhàn)藍清澈(chè)

澗(jiàn)水

e)解釋下列詞語

逝川:流逝的河流,多用於比喻流逝的時間。

凝神:聚精會神。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樂道:形容很感興趣地談論。津津,指興趣很濃的樣子。

f)課堂思考題: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詳寫了其中的哪兩位?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為: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詳寫了:古橋和樹林。

b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作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將山中世界變成了童話世界,將各種景物變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進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訪友”。

c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去訪問自然界的朋友,從中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裏,飽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d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親切活潑有親切感。

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充滿了童真童趣,有浪漫色彩。

在敍述上獨具匠心。恰當的變換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

g)想象訓練:

a齊讀“樹林”一段,體會其寫作方法的妙處。

通過奇特豐富的想象,讓“我”變成了樹,創造了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把樹寫得栩栩如生,靈氣飛揚。

b模仿“我是樹”一段,任意選取一景以“我是……”為首句作想象片斷描寫。

c交流“我是……”片斷描寫。

h)小結

今天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與李漢榮先生一起拜訪了他的“朋友”,從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進而對生活的熱愛,願在座的51位同學也能走近自然走進生活,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i)佈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的第一題。

六年級山中訪友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精美的語言,揣摩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反覆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

欣賞品位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位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⑴你能讀準下列紅字的讀音嗎?

⑵根據所給的解釋説出詞語。

2、聽朗讀錄音,思考問題:

⑴作者在山中都訪問了哪些朋友?

⑵(按照順序找)他是怎樣稱呼這些朋友的?

三、探究

1、賞析交流:

⑴靜心默讀,大膽想象。你最喜歡山中的哪位朋友?

⑵交流:

①請你飽含感情地朗讀。

②然後説説你喜歡這位朋友的原因或在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怎樣的啟示。

2、探索活動:(小組討論)

⑴作者為什麼要把進山看風景稱為“山中訪友”呢?

⑵這表現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3、體驗反思:

尋找美、體驗美與作者心靈對話。

四、拓展延伸

放飛心靈,為您的自然朋友寫幾句贈言。

五、總結

六年級山中訪友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 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反覆誦讀,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並用心去感悟大自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反覆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難點

理解文章的寫景狀物的技巧和聯想、想象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大家都有許多好朋友吧?誰來説説你的朋友都是些什麼樣的朋友?(學生自由發言)請同學們就文章標題展開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作者到山中究竟訪問什麼朋友呢?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作者去會一會他“山中的朋友”。

(二) 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李漢榮

李漢榮,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著名詩人、散文家。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首,散文隨筆1000多篇,中短篇小説30餘篇。

2、指導學生積累生詞

梔子(zhi) 唱和(he) 禪心(chan) 湛藍(zhan) 憔悴(qiaocui) 逝川(shi)

逝川:流水,比喻消逝的時光。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不分散。

玄奧:玄祕深奧。

唱和:指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呼應。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有很高的聲望。

津津樂道:形容有滋味或有興趣的説道。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本文的題材是什麼?寫了什麼?作者要表達怎樣的感情?

[點撥]《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自瀆課文

[學生活動]畫出文中“走進山林”後所描述的具體事物,抓重點詞語,感知內容,理解思路。

(使學生在自由閲讀中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自主培養閲讀能力)

[點撥]作品依次描述了: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理解作品中作者“走進山林”後的所見所想

[學生活動]由學生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並思考探究: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係是那麼密切,他來到山中探訪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參與。對學生的發現給予鼓勵,這類訓練重在語言的感悟和理解)

[點撥]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唱和小詩

白雲——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爺爺——給人清淨、無雜念的心境

雲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説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採一朵插在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美)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拌我披月回家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2、探究,領會深層內涵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後練習以及下列問題分小組研討,深入領會作者匠心,然後在全班分小組發言,教師予以評價點撥。

(1)“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嗎?”本段文字中,對古橋,作者在敍述時人稱有無變化?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並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點撥]本段文字中對古橋的敍述人稱有變化,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似面對面的傾訴,更親切自然,更利於抒發強烈的感情。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請注意呼告語,如本段中“德高望重的老橋”。

(2)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麼卻説成“山中訪友”?

[點撥]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象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敍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更加感到親切。似乎我們也隨着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3、味文學創作,感受藝術魅力

本文突出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六年級山中訪友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拓展聯想,理解“德高望重、津津樂道”。

2、通過聯想感悟、句式拓展、反覆吟誦等方式,體會文章以擬人化的寫法描寫風景的方法,感受詩一樣的景,詩一樣的文,詩一樣的情,並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3、在感悟與品賞、朗讀與表達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讚美自然、熱愛自然、物我兩忘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聯想感悟、句式拓展、反覆吟誦等方式,體會文章以擬人化的寫法描寫風景的方法,感受詩一樣的景,詩一樣的文,詩一樣的情,並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識那些“老友”

1、出示課題,讀,説讀後有什麼想説的。

2、請學生帶着問題,讀文章。要求:把文章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請學生説説讀了文章明白了課題中的“友”指誰。

4、聯繫課題説説這篇課文在寫什麼。

二、體會“摯友情深”

師過渡:課文中具體寫訪友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第三~七自然段,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用心地讀讀,去感受作者與大自然的濃情。

隨機交流:

1、第三自然段。

(1)一生讀,齊讀。

(2)師:你讀到“我”對古橋的情了嗎?指名説。

(3)請生説説橋上橋下曾發生一幕幕怎樣的情形。

(4)這古橋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啊?

板書:敬愛的老人

以此理解:德高望重。齊讀本段。

(5)師:我凝望着橋,橋也凝望着我,正如李白的詩所寫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而此時,我與橋不也正是如此嗎?

2、第四自然段。

(1)一生讀。

(2)指名讀後半段聯想的內容(多人)。

説説我這棵樹靠在另一棵樹上,會做些什麼呢?

(3)請學生説説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友情。

板書:傾心的知己

(4)補充出示:我凝望着那些小鳥,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隻鳥——

我呼吸着那些花香,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朵花——

……

指名説。

3、第五自然段。

(1)一生讀。説説這段在寫什麼。學生自讀。

(2)師:這麼多的朋友,讓我們開火車與他們打招呼吧。

教師通過評價指點朗讀的方法。

(3)齊讀。

(4)師:選一朋友也來問候問候這個遠道而來看望你們的朋友吧。

生寫

指名與師對答。

(3)體會他們之間的親切。

板書:親密的朋友

再齊讀。

4、第六自然段。

(1)一生讀。説説為什麼喜歡這一段?

(2)請學生也自由讀讀這一段,説説從這段文字中感悟到了什麼。

(3)師:落花曾經帶給大自然一片芬芳,落葉曾經帶給大自然一片翠綠,而如今卻成了歷史,怎能不令人感到惋惜!小小的石頭,曾經經歷了一次火山的炙烤與衝擊,怎能不讓人心生愛憐!

請生帶着惋惜配樂讀。

(4)可是著名詩人龔自珍曾有千古絕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讀着這樣的詩句,再撫摸着這樣的落花、落葉、石頭,你僅僅感到愛憐嗎?

指名説感悟。

板書:可敬的先軀

(5)請生帶敬重與希望配樂讀。

5、第七自然段。

(1)一生讀。説説這一段寫了哪位朋友。説説為什麼不把雷雨比作獅子、駿馬。

(2)師:站在俠客身邊,我們會感到——;站在詩人身邊,我們能體會到——,看來這雷雨也是他的好朋友了,正如作者所説的: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三、感懷“物我兩忘”

1、師:讀着這樣的文字,你讀懂作者的心了嗎?

預設:他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2、師:走進這樣的文字,走進這樣的自然,我久久不願出來,於是讀着讀着,我把我的感受匯成了這樣的文字,寫下了平生第一首詩。

請生配樂讀。

山中訪友

黎明初曉,

就着一片曙色,

攜着微風的手,

與你們相約。

老橋啊!

你依舊摟着小河,

默默凝望,

品味多少聚聚合合?

綠樹啊!

你默默守望,候我赴約。

你我相依,

訴不盡歡欣坎坷。

最愛

清泉——那明鏡般澄澈!

碧流——那如詩般吟誦!

飛瀑——那雄渾之放歌!

最敬

峭崖——那偉岸的智者!

白雲——那高潔的雅士!

驚雷——那奔放的俠客!

披一身夕陽,

與諸友揮別!

帶回

滿懷的好心情

好記憶

好月色!

第二課時

體會文章寫作順序,前後呼應。

體會散文與詩的共性:聯想、排比、韻律、浪漫……

背誦喜歡的語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6l95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