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一

教學目的:

1、積累優美豐富的語言材料。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3、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

4、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來自大詩人李白的長眠地太白鎮。同學們知道李白為什麼會選青山作為長眠地嗎?(示大青山圖)因為青山風景秀麗,大山深處有美景。今天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與李漢榮先生一起進山訪友吧!(圖示標題)我們看看山中究竟有哪些好朋友。(出示圖片)

(二)、初步感知

1、教師範讀全文。(可配樂)

2、檢查字詞,疏通課文。由學生自己找出難讀難認難懂的字詞,或由教師指出重點字詞。(出示幻燈)

梔(zhī)子 憔(qiáo)悴(cuì) 湛(zhàn)藍 攜(xié)來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聲望卓著) 逝川(流淌的河流) 津津樂道(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三)、研讀與賞析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來)

(明確圖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圖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稱呼上看,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歸納(圖示):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所以視大自然看為朋友,為我們等外營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童話世界。這樣倍感親切、動人,使作者的孤獨之旅成為歡欣之旅。

4、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圖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四)、合作實踐

1、從稱呼角度看,文章在寫作上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什麼?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討論明確:(圖示)運用第二人人稱的寫法,如同和人對話,顯得親切自然。

2、讀5節,找出起最有特點的句子形式,試仿寫

討論明確:“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稱。注意稱呼的選擇。示例:

A、你好!雲霧姐姐:你讓我忘記了許多愁苦,得到了許多歡樂,在走進你的同時,我有了騰雲駕霧的感覺,讓我嘗試了飛翔。

B、你好!落葉,你曾為脱離母體而哭泣,曾為散落空中而憂愁;但當你感受到大地的氣息,你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你不再哭泣,不再憂愁,而是無私的將生命的最後一刻獻給了大地,一如生時的超脱和平靜。謝謝你,落葉。

C、你好!石橋啊,你沒有盧溝橋的壯觀,也沒有長江大橋的雄偉,但你在我心中卻十分高大。你每天都躬着身軀,讓人們踏着你的脊背,你默默無聞,讓我們看到你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D、你好!雪妹妹:你那麼幹淨潔白,你是美麗的化身,你從天空富有詩意的落下來,跳着優美的舞蹈,我喜歡你!

E、你好!柏樹,你用臂膀組成了綠蔭,為我們遮擋強烈的陽光,用樹葉做成了一張張邀請卡,邀請四海的親朋好友,我帶着敬佩祝福你四季常青。

(指幾名同學讀出自己的句子,評析。)

(五)、體驗與反思(圖示)

我們隨着作者“帶着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問題:

1、文章體現了人與自然一種怎樣的關係?

2、生活中人與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説些什麼?

4、學生自由發言:

5、師總結:(圖示)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係。我相信,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聲。

(六)、作業佈置

拓展延伸作業:(圖示)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遊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二

(多媒體展示:背景圖“原始森林”、課題《山中訪友》)

師:同學們,如果你們沒有讀過課文,請展開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

生: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德高望重,曾經與自己同呼吸共患難的山中隱士。

生:我想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朋友,他們約好了對酒吟詩。

生:作者訪問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經常在山中實地寫生。

師:可作者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讓我們閉上眼睛,去聽聽作者給我們講述他山中訪友的經歷。

(多媒體展示: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記)

師:聽了剛才優美動情的朗讀,誰能説説作者拜訪了哪些朋友?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作者拜訪了古橋、樹林、山泉、小溪、螞蟻、白雲

生:還有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老柏樹。這些都是自然界的朋友,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大自然是他的親密的朋友

師: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的貼近,關係是那樣的密切,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作者走進山中,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

(學生瀏覽課文)

師:誰能説説,好,你説。

生:我喜歡老橋,(深情地朗讀)“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彼岸,你把滾滾流水送向遠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惟有你堅持着,你那從不改變的姿態,讓我看到了一種古老而堅韌的靈魂。”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老橋總是默默地為人們服務着,它寧願自己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我喜歡它那種堅韌的意志。

生:我也喜歡古橋,我特別想與它交朋友,因為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但正是這種歲月的磨練能把堅韌與豁達給予它。

(全班同學鼓掌)

師:説的真好,曾詩怡同學的真情告白,讓我們感受到了古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還有哪些山中朋友讓我們特別喜歡?

生:我最喜歡的是:“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歷代高僧和隱士,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他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從他身上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生:我最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生:我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我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我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師:從大家剛才的交流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山中朋友的美麗,而且得到了許多珍貴的啟迪,相信大家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了。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麼説成是“山中訪友”?而不是“林中觀景”?下面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四人小組討論)

師:有了答案嗎?誰來説説。

生:我們小組認為,“山中訪友”,能體現出作者熱愛大自然,崇敬大自然的情懷,把大自然當成自己最親密的朋友,無話不談的知音,而林中觀景讓人感到沒有活力,不親切。

生:我們的觀點與他們差不多,因為作者在作文時,已經到了無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裏已經成了一個個玄奧而善良的思想,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不是隻用眼睛去觀賞他們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在交談。

生:我認為,“山中訪友”,更加形象生動,給讀者更大想象空間,使文章富有了童話般神奇色彩。

師:我也認為“山中訪友”比“林中觀景”更富有豐富新奇的想象,它把我們帶進了那童話般神奇的世界,似乎我們也隨着作者變成了一棵樹,體會到了人與大自然那種無我交融的心境,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呢?讓我們帶着對大自然的熱愛,齊聲朗讀全文。

(師生同讀,音樂聲起)

師:合着優美的音樂,我們再一次深深得陶醉在那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中。接下來讓我們來聆聽一段來自山林間的真實旋律,想象你新生了一對翅膀,也飛到了山中,用心去感受它。

(多媒體展示:畫面,音樂。學生聆聽)

師:大自然用惟美純真的旋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圖景,此時此刻你們的心中或許已經有了不同的美景,請四人小組交流:把剛才聽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口頭描述出來並且記錄下來,讓我們集思廣益,看看哪一組想象最豐富,語言最生動。

(學生討論交流,音樂聲循環播放。音樂停)

師:看大家討論很熱烈,相信你們的想象一定很豐富多彩,哪一組先來描述。

生:我彷彿聽到了風精靈帶着一陣花香飛來了,在樹林間穿梭,迴旋,每一株樹都被這奇異的味道陶醉了,翠綠的雙手有節奏地擺動着,白雲見了忍不住要與他們共舞,呼喚着她們的女兒—霧來完成這個心願。

師:這一組同學想象很新奇,他們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山風撲面而來,聞到了山野間飄來一陣陣花香。

生:我看到陽光,它射進了樹林,大樹爺爺們用翠綠的葉子剪刀,將陽光裁成許多塊,送給小鳥們,送給小草們,送給每天陪伴樹爺爺的小蘑菇們,鳥兒們收到了樹爺爺的陽光片,歌聲更宛轉,小草收到了陽光片,把陽光當作被子,暖暖和和地蓋在身上,伸伸懶腰,漸漸入睡。

師:這位同學描述的很生動,充滿了童心童趣。

生:我感受到了:潺潺的溪水,平靜而柔和,忽然,一塊巨大的巖石擋住了溪水的去路,這下小溪急了,用整個明鏡般的身軀與巖石搏鬥,一塊碧藍的翡翠霎時間就碎了,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咚咚的回聲漾出連綿悠長的旋律,此時此刻,似乎我也化作一顆水珠,在溪水中歡跳,在巖石上留下可愛的腳螢

師:聽了她的描述,我也彷彿聽到了小溪歡快的歌聲,看到了一位凌波仙子,在愉快的漫步嬉戲。

生:聽着悠揚宛轉的音樂,似乎自己真的生了一對翅膀,拍打着飛向那葱鬱的白樺林,寶藍石一樣的天空中漂浮着雪一樣的白雲,它們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時不時地變換形態。在這樣的天空中飛翔真舒服,喳喳的雲雀在空中微微盪漾,似乎在對我説:小鳥小鳥,我的好妹妹,你在城市生活的好嗎?快點回來吧,湛藍的天空依然等着你……。

師:這位同學想象自己變成了一隻小鳥,聽到了小鳥們的竊竊私語,文美,情更美。

(結束語)每一組的表現都很不錯,想象豐富,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我們只有在大自然這麼寧靜和諧的氣氛裏,才會奔湧出這麼多的新奇美妙的靈感,課後希望同學們多親近自然 ,與自然為友,相信你們會留戀往返,受益匪淺。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三

師:(李老師面帶笑容走上講台)上課!

生:(精神抖擻,聲音響亮的)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今天我們學習《山中訪友》。剛才李老師把課文讀了一遍,也很有感觸。文章題目是《山中訪友》,我今天是宜都訪友,我第一次來宜都。

生:(笑)

師:文中有一句話,在倒數第二段倒數第二行。“茫茫天地間,我們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今天是一個幸運的日子,因為到宜都來這輩子或許不會只有一次,但今天畢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間,我和大家在這個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我以後可能還有機會遇到你們中間的某一位同學,但是絕對不會在這個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學上一節課了,正所謂空前絕後,這就叫緣分,所以我們要珍惜這次緣分。這篇文章李老師也才接觸,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師:同學們都讀完了這篇課文,喜歡這篇文章的同學請用手勢告訴我。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請明確地告訴我。

生:(同學們高高的舉起自己的小手)

師:(環顧整個教室)喜歡這篇文章,證明大家都讀懂了這篇文章。有誰告訴老師,你覺得怎樣才算讀懂了?

生1:我覺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師:(點頭)讀懂,就要知道作者寫的什麼。讀懂還有什麼標準?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讓自己和作者有一個感情上的共鳴。

師:(讚許地)説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鳴。

生3:要一邊讀課文,一邊能想象出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生4:還要在課文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師:(快速地接過話題)你讀這篇文章,有什麼聯想?

生:我聯想到了山裏的景色。

師:嗯,不錯。剛才李老師就由文中作者和螞蟻的緣分,聯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種緣分,這也是展開聯想。

生5:我覺得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白他的用意。

師:(肯定地點頭)怎樣叫讀懂一篇文章,同學們説得很具體,也説得很全面,我以為關鍵有這幾點:最起碼字要認識,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了嗎?

生:(面面相覻,默默無語)

師:李老師有一個不認識的字,“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澗”字什麼意思?誰告訴李老師呀?

生1:就是從山間流下來的水。

師:非常好。你怎麼知道這個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叫做……(做思考狀)

師:(擺手)不管它叫什麼,知道曾經學過,掌握了這個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學過一個詞叫“山澗”。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們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

生:有一個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麼意思?

師:有誰能幫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復返的河流。

師:“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隨手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河流)古人寫“川”就是這樣的,像流水一樣,具有曲線美。

生:(學生大笑)

師:今天,李老師要告訴大家一種閲讀的態度,也就是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讀一篇課文。剛才同學們説過讀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寫什麼?為什麼要寫?我補充兩點: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麼寫的?二是讀一篇文章,要發現問題。

生:(疑惑地望着老師)

師:讀出問題,發現問題並不是説明你沒讀懂課文,恰恰説明你讀進去了。越是動腦筋,越是發現的問題多。請同學們把“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八個字寫在書上。

【多媒體屏幕顯示:“讀出自己,讀出問題”●或讀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時代……●或讀出問題: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觀點……●讀出自己:是共鳴、欣賞審美(把自己讀進去)●讀出問題:是質疑、研究、批判(與作者對話)●由於生活經驗不一樣,面對同一篇文章,每個讀者的收穫不可能完全一樣。】

師:剛才那位女同學説,讀文章要讓自己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那就是讀出了自己。讀出自己就是想到與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紅樓夢》的時候,看得流淚,是《紅樓夢》裏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嗎?

生:(搖頭,笑)沒有。

師:那是因為和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前幾天,李老師給同學們讀一篇文章《一碗蔘湯蕎麥麪》,講的是一位母親帶着兩個孩子,相依為命,艱難度日的故事,讀着讀者,我就流淚了。後來,我跟同學們説:“李老師失態了,但請同學們理解李老師。因為老師在9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我的媽媽帶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這叫什麼?這就是讀出了自己。

師:什麼叫“讀出問題”?不明白的地方勾畫出來,不同意的觀點做上記號。讀出問題就是質疑,研究。告訴同學們,無論什麼樣的大作家寫的文章,你們一定不要迷信課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師。

師:讀出自己,讀出問題,這就是老師交給大家的一種閲讀態度,這就叫讀懂了文章。

師:下面我把課文給大家讀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畫。李老師不一定讀得準確,請同學們認真聽,跟老師提出意見。

師:(範讀課文)山中訪友,李漢榮……(看看同學)我發現姓李的人都會寫文章。(得意的笑)

生:(鬨堂大笑,舞台上洋溢着輕鬆、快樂的氣息。邊聽邊勾畫)

師:你們有什麼發現?你最喜歡哪一句?最喜歡哪個詞?同桌互相交流。

生:(熱烈的交流,朗讀)

師:誰來談談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1:我喜歡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從古唱到今。”“他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好像在諷刺人間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師:嗯,他也產生了聯想。由瀑布想到了人們的一些唯利是圖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飽含感情讀)“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

師:讀的'多有感情呀,請再讀一遍。

生2:(富有深情的朗讀)“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

師:他讀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飽經滄桑的老橋。

(全班同學大笑)

生2:我們從出生到老去,彷彿就是短暫瞬間。

師:而我們此刻度過的這一刻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時間的緊迫感就是這樣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我喜歡這一句是因為它寫出了雷陣雨的氣勢。彷彿是一千個俠客在吼叫一般。

師:天上有俠客嗎?

生3:沒有,它採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個詩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師:同學們的發現真多。

生:我也喜歡第5段,裏面稱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作姐姐,把溪流比作妹妹,把白雲比作大嫂,把瀑布比作大哥,給人以非常自然,非常親切的感覺。

師:哦,這位同學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呀?

生:(齊聲説)擬人。

師:文章在哪個地方開始採用擬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學生眾説紛紜。李老師笑着不斷地搖頭)

師:有的説第一段,有的説第二段,我覺得不是,比這還早。

生:(恍然大悟,大聲喊道)題目。

師:對了哦,是題目。《山中訪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為什麼採用擬人的手法?注意,這個問題是有難度的,這可是一個科研難題。作者為什麼這樣寫,還用許多比喻?

生1:因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為了把它們寫得形象些?

師:NO。

(生鬨堂大笑)

師:(環顧四周)我就喜歡同學們有一些思想碰撞。

生:用擬人的手法,把抽象的精神表現出來。

生: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大自然以生命,好像和大自然很親密。

師:大自然本身就有生命呀。(生竊竊的笑)

師:其實大家説得都有道理,大家各抒己見,道理就會越説越明。

生:用擬人讓讀者和作者產生共鳴,有親切感;用擬人把自然的活力表現出來,好像有生命的張力。

師:哦,生命的張力。她用了“張力”這樣一個詞。不錯。

生:作者採用擬人,把自然寫的更活潑了,更親切了。

生:我也認為採用擬人是為了展示各種抽象的精神。如寫“老橋”就是為了讚美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我認為大自然本來就是我們的朋友,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就是把他們寫得更生動,更親切。

師:(大聲的)真好,他把我要説的話都説出來了,我真不該點他發言。

(全班同學開心的大笑)

師:(小結)大自然本身就是我們的朋友,寫作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真情實感永遠是第一位的,寫作技巧才是第二位。

【多媒體展示圖片:和同學們在油菜花地上課、雪地“一班”造型、在草地學狗叫、在草地接受大自然的召喚】

師:(介紹圖片)李老師也喜歡和大自然為友,我和孩子們在油菜花地裏上課,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包括聽我課的學生,都是我的朋友。

師:還有,我和我的學生們在雪地裏打雪仗。(笑,指着圖片)猜猜這是什麼呀?

生:“一班”。

師:嗯,對。同學們真聰明。不是同學聰明,而是我們的造型聰明,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體造型藝術。看這個“一”字,很有筆鋒咧。(生大笑)我們寫的是美術字,我們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就像大自然的嬰兒,躺在宇宙的懷抱裏。還沒等我們爬起來,他們想把我活埋了,讓我在雪地長眠啊。

(學生哈哈大笑)

師:汪汪……(學狗叫)這是我在草地裏學狗叫。

師:(指着在田野遊玩的一幅圖)這是我們在召喚大自然,也在接受大自然的召喚。和大自然相親相愛,這是一種最高境界。

師:可是有很多人卻不以大自然為友。我想大家聽了也肯定很傷心的。在“國慶”長假期間,在烏魯木齊市的景區,當時景區很髒,結果韓國八十名遊客,包括三十名兒童自發的、自覺的撿起垃圾,讓當時所有的中國人感到臉紅,沒有人阻止他們。撿完後,沒有覺得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而是繼續遊玩。這是一種多麼真摯多麼可貴的感情。

師:大家還有沒有什麼發現。(停頓了一下)大家講得真好,我都不需要講了。

生:我喜歡這一句:“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前面作者是把自然當作人來寫,而這句是把自己當作自然在寫。

師:(讚許的點頭)説得非常好。這裏把自己賦予植物的特點。

生:我喜歡“滿世界都是雨,惟有……給我的恩澤”。這句話讓我體會到作者非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讓我聯想到我們應該打開心靈的窗户,去接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

生:我喜歡這一句。“你好呀,懸崖爺爺……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懸崖是很可怕的,但是作者把他比作“隱士”、“禪者”,這是因為作者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在對待自然。

師:説得好。只要心態好,周圍所有的一切就是好的。

生:我喜歡“採一朵小花……悄悄地做了一會兒女性。”我覺得大自然非常純潔,不説是非。

師:非常好。大自然比人類要純潔得多。

生:我喜歡“俯身凝神……也做了一會兒患難兄弟”。這裏“好不動情”充分説明作者把螞蟻當作了朋友。

生:“捧起一塊石頭……深意地儀式”。説明他特別愛大自然。

生:我喜歡文章地結尾。我想到了一句景點的公益廣告詞“除了帶走你的記憶,什麼也別帶走”。

師:這裏還有一句話:帶回了一路月色。這暗示着什麼?

生:時間是晚上了。

師:作者什麼時候去的呀?這説明什麼?

生:早上去的。這説明作者在山裏玩了一天。

師:作者就一句話,交代了時間,很富有詩意。

生:我喜歡“喂,雲雀弟弟……”這句寫出了它們從不搬弄是非,而是注意欣賞好風景。

師:時間到了。歡樂的時光總是顯得特別短暫。我想,要是我是你們的老師該多好,我就可以接着上課,真想再跟你們上一節課。請大家允許我拖兩分鐘?

生:(大聲地、齊聲地)好。

師: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説一下,本來老師想給你們一種讀書態度: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可是這節課,我們只解決了“讀出自己”。過去讀課文都是老師講課文,可是隻要每個同學都把自己要放進文章中,哪裏還需要老師講呢,大家講的都很好呀!如果説我今天講了的話,就是在討論中告訴大家一個問題,任何寫作手法都不是為用而用,而真情實感是它必須要有的。

師:那麼,什麼叫讀出問題呢?就是要讀出疑問,我在讀書中產生了很多疑問,你們如果有相似的問題,下次上語文課可以跟語文老師提出來。如60頁,為什麼要説“古老而又堅韌的靈魂”?

生:(迫不及待的高高地舉起手)

師:(遞過話筒)哦,你要説?

生:因為古橋在這裏站了幾百年,默默地奉獻着,它的這種精神是一種堅韌地精神。師:時間長説明古老,一直站在這,説明堅韌。

師:又比如説60面,最後一個字,為什麼説“吻着水中地巖石”,“吻”字用的好不好,你把它想深了,想透了,就明白它的妙處了?

又比如61頁最後一段,“白雲大嫂,月亮的好女兒”,既然是“白雲大嫂”,為什麼又説是月亮的好女兒”?我覺得這句比喻不是很恰當。另外還有一句,第二自然段“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什麼叫“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們要敏鋭的發現隱晦的問題,有的可能就是作者寫作上的疏漏。

另外“我也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我們可以提出三個問題:第一、這個“儀式”是什麼儀式?第二、為什麼説是“短暫的”?第三、為什麼説這儀式是“別有深意的”?我們帶着問題去讀,就會更深入的領會文章的內容。

師:(看手錶)今天老師和大家度過了愉快的四十七分鐘。我把我的郵箱留給大家。

生:(高興的用筆記着)

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的照片)李老師給大家看看我年輕時候的照片,作為我和大家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告別儀式的禮物。這是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這是我實習的時候給學生上課,(邊看邊笑,指着一張照片)你們看這張象不象李老師?

生:(齊聲)不象。

師:(開懷大笑)雖然今天的時間很短暫,但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老師馬上就要離開宜都了,但是你們會永遠在李老師的心裏定格。你們現在多少歲?

生:12歲

生:13歲。

師:即使你們活到八十歲了,在李老師的心目中,你們還是十二、三歲。好,下課。生:(齊刷刷地站起來)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

[點評]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鎮西兄的這堂課,不論是在整體感悟還是在局部探討上,都充分地體現了這一理念。整個課堂,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參與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文本的交流,與老師的交流,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文本主旨的把握還是對語言的品味,都注意了對學生注意力的驅動和自主合作精神的鼓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師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共同完成了對文本的解讀,並且教會了學生一種閲讀態度和方法:“讀出自我,讀出問題。”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閲讀,學生倍感閲讀的快樂。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對問題的探究,都考慮到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法的指導。書應該怎麼讀,對不理解的問題應該如何探究,教師都及時地進行了適當的點撥。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四

師: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詩人李漢榮的《山中訪友》,讓我們感受作品的情感美,語言美……

:首先搞個小調查吧,讀懂了嗎?咱們舉個手吧!(大都舉手)

師:有的沒敢舉,是沒讀懂?還是……?

師:有什麼讀不懂的?(指出一名同學)你沒有讀懂?你説説為什麼沒讀懂?

生:有些段落,她寫得比較抽象,所以有地方,有些段落比較難理解。

師:一會兒把你難理解的提出來大家研究,好不好?

師:我提個問題,究竟一篇文章讀懂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才算讀懂了?你説吧!

生:文章寫了什麼,能夠大體説出它的內容來。

師:很好,請坐。一篇文章怎樣才算讀懂了?它寫了什麼,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好,這是第一個標準,還有沒有呢?(一生舉手)

師:好,這位同學説一説。

生:要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師:作者的寫作背景,就是説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咱們等一會兒來研究吧。還有什麼標準呢?

師:怎麼才算讀懂呢?這兒做一下補充,是不是還要研究一下他是怎麼寫的呀?比如寫作上的技巧、方法等等。

剛才同學們説了,第一,寫了什麼;第二,為什麼寫;第三,怎麼寫的。還有一點是不是該研究一下,同學們沒有談到,我做點兒補充,我們是不是還得把字認識一下,這是最起碼的吧,詞要讀懂吧?

生:有一個“犬吠”。

師:你原來不大認識,是不是?

生:我查了一下它的注音和意思。

師:注音和意思是什麼呀?

生:讀fèi,狗叫聲。

師:很好!別的同學還有嗎?

生:“德高望重”是什麼意思?

生:品德高尚,名望很高。

師:還有沒有?

生:“波光明滅”是什麼意思?

師:哪一位同學幫忙解答一下?

生:是波光忽明忽暗的意思。

師:我也查了一些字詞,考考大家。文中有一詞“逝川”是什麼意思呢?

生:指時間的流失。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全程伴讀》上有解釋。

師:真會學習!他通過查找資料也能獲得答案,老師要查詞典才知道。這個同學真聰明!你説説資料上對“逝川”還有那些補充解釋?

生:這個詞出自《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孔子站在河邊説:時間就像這流逝的河流,不捨晝夜的向東流去。

師:我們讀一篇文章前就是要把字詞弄懂。查生難字詞的時候,既要弄清楚它本來的意思,還要看這個詞在語言運用當中,它又是什麼意思。就詞解詞很難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一篇文章怎樣才算讀懂了。現在我們歸納一下。應該把我剛才補充的這一點放在第一位,弄懂生難字詞。以後我們讀文章就這樣讀,然後再弄清楚寫了什麼,為什麼要寫,怎樣寫的。這樣,基本上就算讀懂了。注意,我這兒説的是“基本上”,也就是説,還有一些東西要加進去。怎麼才算讀懂了?要“讀出自己,讀出問題”。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的意思、內容大家是不難理解的,那麼我教給同學們什麼呢?教給同學們一種閲讀態度,一種體驗。那麼,我們怎麼讀一篇文章才能讀進去?除了剛才同學們説的弄懂它的意思寫法之外,真正讀進去還有一點就是要“讀出自己,讀出問題”。什麼叫“讀出自己”呢?從文章當中讀到引起自己共鳴的一個詞,一段話,某個內容,把自己放進去。“讀出自己”是“學習”,是“欣賞”,是“聯想”,這個很重要。同時還要“讀出問題”,一篇文章我們真正讀懂了以後,問題會越來越多,沒有讀懂就不會有問題。我們要帶着一種研究的眼光去推敲,要推敲字詞句,這是“研究”,是“質疑”,即使名家名篇也可以提出問題和他探討,乃至“批判”。我們今天就要以這種態度來學習這篇課文。好了,我説得夠多了,現在該同學們説了。

你們課前已經預習過,現在想請同學們找出你最喜歡的某一段,某一句與大家交流一下,注意要“讀出自己”。

生:我喜歡文中對景物的稱呼如:(古橋)朋友、(樹林)知已、(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師:剛才我們説讀懂的一個標準是知道課文寫了什麼,這位同學已經讀懂了課文的內容。以上這些就是我們的親戚,還有他沒提到的石頭、落葉、小花就是我們的朋友,你們説是嗎?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哪是在山林,這簡直就是在家,這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濃濃親情,真正如人所言:“自然是我家,我們熱愛她”。

生:我喜歡“我靠在一棵樹上……我真的變成一棵樹,腳長出根鬚……”我喜歡的原因是作者通過奇特的想象,把自己變成了一棵樹。由此我還想到,老師和我們的關係,老師把所有的時間和經歷都化在我們身上,根植於學生中間,把每一位學生當自己的兒女,傾注了所有的情和愛。”

(語音剛落,掌聲四起,非常熱烈。)

師:(點一名學生問)為什麼鼓掌?

生:讀的有感情,説的也挺美。

師:我被陶醉了,就這麼一段話,好!同學們再點評點評,按照朗讀的要求結合這篇文章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評價。

生:我覺得他們朗讀非常好。因為作者在森林中認識了許多朋友,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他讀出了心中的喜悦,所以,我認為他讀得非常好。

師:你的點評很經典,剛才你抓住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進行點評。

師:這位同學讀的語言、語調、語氣、節奏、情感把握的都很好,聲音洪亮、音色純美。並能聯繫自己的體驗感受談感悟,他讀出了自己,把自己放進去了,進行了聯想,想象。

生:我喜歡課文開頭“不騎車,不邀夥伴,也不帶什麼禮物……”作者去訪問他的朋友,帶着他愉快的心情去的,不像我們心情不愉快的時候才去。

師:這位同學也讀出了他自己。也能聯繫生活談自己的感悟,給他鼓掌。

師:文章開頭説帶着好心情去的,文末説帶着好情回的,同學們説一説這兩個“好心情”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早晨他懷着快樂的心情來到山林,晚上帶着山林裏的物,好的心情回到家。

生:我認為不一樣。早晨他帶着好奇的心情去的,回來是帶着依依不捨的心情回來的。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的發言聲音大又很從容而且回答準確。

師:同學們,如果明天學校組織你們秋遊,聽到這個消息要親近大自然了,你會睡不着覺,高興得不得了。其實,作者何嘗又不是一樣呢!第一個“好心情”是拋開一切雜念,以一顆純淨的心去親近大自然,第二個“好心情”是指作者是滿載而歸,與自然界神交後身心的徹底放鬆,對自然的親近與賞識後的愜意和滿足。

師:這兩種“好心情”的確不一樣。作者的這兩種好心情是剛才同學們通過讀課文來理解的。

生:我喜歡第三段“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讓我看到了一種古老而堅韌的靈魂。”這段用第二人稱寫出了古橋的無私奉獻和堅韌。從這段我還讀出我們這些青少年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因為“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寫的是時間過的很快。

(又是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為什麼鼓掌?點評一下!

生:他讀出了自己,讀出了時間的寶貴和古橋的堅韌。

師:你的點評很好,簡明扼要。現在我提個問題:剛才大家提到人稱是第二人稱,如果換為第三人稱好不好?

生:不好!

師:我們一起用第三人稱讀一遍。

生(齊讀):“德高望重的古橋,他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他累了嗎?……。”

師:有什麼感覺?

生:我想,課文是對古橋説的,而改寫後的文段是向別人介紹這座古橋。

師:説得簡潔而又準確,還有不同意見嗎?或者給予補充使其説得更完整。

生:這段文字裏把原文“你”改成“他”,沒有把要表達的感情準確地表達出來,太離譜了,太淺了,課文中“你”所表達的感情非常的充分。

生:文章的第三段用的是第二人稱“你”,作者拜訪的是老朋友,肯定是與老朋友對話,感覺很親切,改寫後的文段用的是第三人稱“他”,感覺不是老朋友,不親切。

生:如果改為第三人稱,讀起來就沒有第二人稱親切,好象在向他人介紹古橋一樣,距離遠了。

師:大家説的非常好!如果我們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給這段加個小標題怎麼加?

生:古橋。

生:德高望重的古橋。

生:珍惜時間。

師:哪一個好?

生(齊)德高望重的古橋。

師:就擬德高望重的古橋吧!

生:老師,我提個問題:課文在寫老柏樹時,提到雷陣雨,如果打雷,還能到樹下避雨嗎?

師:這位同學提的問題好,他讀出了問題,指出了作者的不足,這就叫“讀出問題”,如果不仔細研究是提不出這樣的問題的。大家要向他學習!請給這位同學熱烈的掌聲!(一陣激烈的掌聲)

師:這篇文章的比喻非常美,現在我們一起學習第5自然段。第5段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擬人,你喜歡哪一句,並告訴我們為什麼。

生:我喜歡“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師:你為什麼喜歡?

生:因為這一句,主要描寫了懸崖爺爺的外貌,還有它的心情。

師:説得好,他抓住了懸崖爺爺的外貌特徵,還表現了作者喜愛懸崖爺爺的思想感情。還有嗎?

生:“你好,小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鏡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渾濁嗎?”我喜歡這一句是因為這個比喻句説明山泉非常清澈,而且是突出姑娘愛美的天性。

師:英雄所見略同,我也喜歡這個比喻句,除了剛才這位同學所講的理由外,還有沒有其他理由?

生:我想這個比喻句突出了山泉的特點,加上擬人使它更加生動。

師:你真聰明,語言既精當,又抓住了精髓的東西。其實,這個比喻句抓住了兩個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徵(相似點),而且語言生動。

師:同學們,我也喜歡這個比喻句, “明鏡”突出山泉明淨的特點;“姐姐照鏡”突出女性愛美的天性;“照出我的渾濁”突出我是從大城市裏來的,不免有些渾濁。所以這個同學,説得非常好!

生:(齊讀)“你好,山泉姐姐!你捧着一面明鏡是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渾濁嗎?”

師:剛才幾位同學説得很精彩。我要提醒你們在賞析比喻句的時候,要注意:(1)看它是否抓住了兩個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事物特徵)。(2)看語言是否生動形象。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喜歡的比喻句嗎?

生:我喜歡:“你好,瀑布大哥!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這個比喻句寫出了瀑布雄渾,從高處往下瀉的壯觀景象。

生:我和剛才這位同學的意見一樣,可以看出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我也喜歡這一句,比喻男高音那渾厚的聲音,這個比喻非常形象。

師:(看錶,時間要到了)通過以上的學習你們知道了這篇文章怎樣寫沒有?

生:通過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師:寫文章,首要的是人的思想,也就是心裏想寫,其次才是如何寫,怎樣寫的問題。

結束語:在物質文明急速發展的今天,能有一次迴歸自然的遠足多麼珍貴,能在心田裏保有一片清朗、純淨的“自然”則更珍貴,最重要的是端正、淨化我們的心態與意向。同學們我們也不妨試一試“不騎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一定也能感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諦,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學習和生活。

今天就上到這,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教後記:

上完了這節課,我和學生們一樣,感覺意猶未盡,似乎仍沉浸在課上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回想這節課,無論是學生的合作交流,還是師生的互動,每個環節都順暢如流水。這節課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較好地落實了“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近兩個月不懈地訓練及反覆的強調,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基本養成。

2、與學生建立平等對話的關係。在課堂上,我視學生為一個個活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探究氣氛濃郁,學生個性獲得發展,潛能得到開發。教師在教學中,圍繞教學重點這一大方向,放手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縱橫馳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中要求學生讀書要把自己放進去,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從文章當中讀到引起自己共鳴的一個詞,一段話,某個內容,把自己放進去。學習欣賞聯想。一篇文章真正讀懂了以後,問題會越來越多,沒有讀懂就不會有問題。我們要帶着一種研究的眼光去推敲,要推敲字詞句,研究質疑。即使名家名篇也可以提出問題和他探討,乃至“批判”。教給學生一種閲讀態度,一種閲讀體驗,做到有感情地讀課文,讀出歡喜,讀出眼淚,讀出愛恨。在弄懂字詞後思考這篇文章談了幾個問題,或説了件什麼事情;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寫作目的是什麼;這篇文章主要説了幾層意思?前前後後是怎樣的關係?也就是弄清楚文章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的問題。

4、多種能力訓練滲透其中。雖然只是短短的一節課,但注意了各種知識的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五

一、温情地覓友

(播放描繪大自然的音樂同時屏幕展示葱鬱的森林畫面。)

師:同學們,輕輕的閉上眼睛——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生唧唧喳喳:看到了樹木、花草。聽到了流水聲、鳥叫聲。聞到了花香。)

師:想説點什麼?

(生沉醉地:大自然真美!令人陶醉!)

(音樂漸止,生睜開眼睛。)

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李漢榮先生一起走進“山中”去訪友,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一個清新的童話般的世界。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課文,用筆標出文中所寫景物。

(學生瀏覽課文,按要求標註。)

師:請一位同學將所標景物説給大家聽聽。

生1:文中寫到的景物有:風、古橋、樹林、鳥、露珠、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

師:講得不少,其餘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2:還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月色。

師:這樣多的景物作者是怎樣將他們有條有理的介紹給我們的呢?

生3:按一天的順序。

師:一天誰的順序呢?

生3:一天作者時間的順序。

師:嗯,先不着急確定答案。我建議大家和這位同學一起來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

(生齊讀“走出門……” “……我也該回家了……”)

師:現在你能告訴我作者是怎樣將所有景物有序的介紹給我們的嗎?

生3:應該是一天中作者所走過的順序。

師:也就是作者的行蹤啊。你能隨機應變,我很欣賞。現在同學們不但把景物找全了,而且還理順了,好眼力!當然讀書光是眼到是不夠的,還要——

(生和:心到。)

二、用心地問友

(一)找出不解的句子

師:請同學們用心讀課文找出你心存疑惑的地方,並標上問號。

(生輕讀課文並勾畫不解之處。師巡視瞭解學生的質疑情況,適當引導。)

師:同學們書上標着的一個個問號真好比智慧的火花。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生4:把每個人的問題講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生5:這樣時間不夠用。不如讓各小組先討論解決一些小問題,然後把各小組不能解決的難題提到全班來,大家一起討論。

師:同學們贊同嗎?

(生:贊同)

(二)小組交流

(生四人一小組合作解決、探究本小組成員所提問題。師巡視,及時瞭解各小組所存在的共性問題。)

師:問題解決得怎麼樣啦?

生6:有的問題我們能解決,意見一致,有些問題誰也説服不了誰。比如:作者明明是位男性為什麼要插朵花做一回女性?

師:問得好!請其餘同學在書中相應處做上記號。

生7:我們的問題是:作者為什麼要把自己變成一棵樹?

生8:請大家幫我們想想:作者為什麼要用人類的稱呼來稱呼大自然的景物?

生9:我們覺得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中的“又感動人又嚇人”應改為“又嚇人又感動人”這樣與前面的兩個比喻句才對應。

師:同學們所提問題既出乎老師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四個問題提得有質量,好!那麼我們該循着一條怎樣的路徑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呢?

生10:讓我們再讀讀課文吧,也許答案就在文中。

師:我贊同,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再讀課文。

(生邊思考邊讀書)

(三)全班解決典型問題

生10:我想説説第三個問題。

(師微笑點頭)

生10:作者用姐 姐稱呼山泉,用妹妹稱呼溪流,用爺爺稱呼懸崖,用弟弟稱呼雲雀,讓我們讀來覺得倍感親切。

師:這種親切感與我們生活中哪種感情相似?

生10:與我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間的感覺有點相同。我想,在這兒作者把自然的景物當作了家人來寫了。

(師板書:家人)

師:自然界的景物成了家人,那麼這山林就成了——

(生齊答:家園)(師板書:家園)

師:請這位同學試讀這節的前六句,讓我們感受家的温馨。

(生11讀書)

師:讀得如何?

生12:讀得比較流利,感情豐富。

生13:我覺得感情不夠豐富。

師:那你説説到底是什麼感情不夠豐富?

生13:對山泉、溪流、瀑布的喜愛和讚美。

師:你能給我們示範一下嗎?

(生13讀)

師:同學們覺得如何?

生14:把喜愛和讚美的感情讀出來了,聽起來覺得很温暖。

師:評得好。同學們一起來讀這一自然段。我建議分角色,你們看女生讀到哪?

(生齊説:讀到白雲大嫂,剩下的男生讀。)?

師:誒?這是為何?

(生七嘴八舌:前面的景物被作者比作了女性,後面的景物比作了男性。)

(生分角色讀第5自然段)

師:同學們的朗讀真是入境啊。現在請一個同學用一句完整的話來對第3個問題進行小結。

生8:用人類的稱呼來稱大自然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讚美,讀起來讓人覺得親切温馨,我想這也是一種擬人化的手法吧?

師:小結得準確、到位補充得有水平。有同學來談談其它的問題嗎?

生15:我想説説作者為什麼要做一回女性。

(師微笑點頭)

生15:因為作者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了,而大自然的美只有女性的美才能與她相配,所以作者悄悄做了回女性。

師:女性的美是什麼風格的?

生15:柔和的。

師:講得好。那麼站在我們教室外走廊上即可遠眺的鳳凰山也屬柔和美嗎?

(生七嘴八舌:剛強的美、剛性的美、陽剛之美)

師:用哪個詞恰當?

(生齊聲:陽剛之美)

師:看來大自然的美並不是剛才這位同學所説只有女性的美才能與她相配,大自然也有男性美的一面。只不過在本段中作者所描繪的是她柔美的一面。下面就請女同學來讀這一段,試讀出大自然的柔美。

(女生齊讀)

師:請男同學説説女同學的柔美表現到位了嗎?

生9:温柔是蠻温柔的,要是速度再慢些就更好了。

(一生:請劉老師讀。同學們笑。)

(師範讀,生點評。)

生17:劉老師讀得柔柔的,輕輕的,挺能打動人的。

(師生笑。)

師:同學們,在風光無限的玄武湖我們也能欣賞到爭奇鬥豔的鮮花,在座的男同學有沒有人摘花自戴的?

(生笑:沒有。)

師:作者身處大自然時為何作出了與處塵世時不同的舉動?

生16:有人的時候作者不好意思戴花,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沒有別人了,他放鬆了,就敢按着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了。

師:你的回答不禁使我想起了林語堂先生的一句話叫做“遊山,為尋真。”這其中的“真”也許就是真實的自我狀態吧。嗯,同學們體會得可真透徹。其餘的問題還有人想談嗎?

(師板書:遊山,為尋真。)

生18:我想想説説,作者為何把自己想像成一棵樹。

(師微笑讚許的點頭)

生18:當作者進入大山的時候,被樹林中的小鳥,露珠感染了,將自己融入了自然,分不清自己是樹還是人了。

師:正是“神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啊,也就是説作者的身體與自然相融合,心也像大自然一樣——

(生七嘴八舌:清新、開闊、曠達。)

師:看來,大自然不僅可以讓我們尋到真我,還可以使我們心胸曠達。咱們給剛才的上聯對個下聯吧。

(師板書:玩水, 以曠懷。)

(生齊讀:遊山,為尋真。玩水, 以曠懷。)

師:既可尋真,又能曠懷,大自然可真了不起啊。同學們也不簡單,不知不覺已解決了三道難題,這第四道難題就真把我們所有人都難住了?

(生遲疑,不語。)

師:別怕,咱們還是試着通過朗讀來解決問題吧。來讀“趕快跑到……患難兄弟。”

師:遇到這樣的雷陣雨“我”沮喪嗎?

生18:我因為能看到雨又有地方躲雨,不沮喪。

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的説這樣的享受是大自然給予他的——

(生:恩澤)

師:在這裏作者對自然表達的是什麼感情呢?

生18:對自然的感謝。

師:能不能換一個情感色彩再濃些的詞呢?

生18:感恩。

師:真好。

(板書:感恩)

師:那麼與螞蟻兄弟的邂逅,作者説是——

(生15:緣分)

師:表達了自已對這份情的——

(生9:珍惜)

師12:這所有的感恩,珍惜之情都是由誰帶來的?

(生1:雷陣雨)

師:由此可見這場不期而至的雷陣雨帶給作者的是感動居多還是嚇人居多?

(生6:感動)

師:現在能否告訴我,作者為何不考慮句式的工整相對,而把“感人”放在前把“嚇人”放在後?

生19:作者在這兒要強調的是感人而不是嚇人,所以把“感人”放在前面。

師:你的回答真好,你也有着如作者一樣純淨敏感的心靈啊。同學們剛才所提的四個問題涉及到了本文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內容中心。這不正是打開一篇文章的金鑰匙嗎。帶着這把鑰匙建議同學們再回到小組中去,把一開始雖討論但還未透徹的問題再明確一下。

(生回到小組再次商討所提問題。)

三、深情地誦友

師:感受着同學們討論的認真勁,接觸到同學們純淨如水的目光,我彷彿與同學們一同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了啊。讓我們伴着音樂盡情的來表達對自然的喜愛——

(生:敬佩、感恩、珍惜……)

師:選你最能入境的一段搖頭晃腦的讀。

(生伴樂自由讀)

(指名讀)(生讀第3自然段)(師指名評點)

生20:讀得挺好的。讀出了作者對老橋的敬佩。

(分角色讀第七自然段,男生讀出雷陣雨的陽剛之美,女生讀出無比的感恩之情。)

師:同學們自我評價一下,剛才的朗讀如何?

生21:蠻動情的。

師:想想為什麼我們的朗讀能如此感動自己?

生22:我們讀得流利。

生23:我們理解了作者內心的感情。

生24:有輕柔的音樂伴奏,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同學們不但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真好。

(出示朗讀要求:語音準確 語速適中 感情充沛)

四、盡情地詠友

師:看着同學們能這樣真誠的走進大山,走進作者的心靈,老師也怡然啊,願這堂純淨的語文課能時常浮現在你們的腦海裏,在你們迎着晨風來校求學的時候,在你們披着夕陽滿載而歸的時候,或者在你們於小河邊淘米洗菜之時,在不經意間能與大自然撞個滿懷,永遠保持心靈深處的那份清朗與感恩。

(出示小練筆: 沐浴朝陽,你一定有過被撫愛的感動;凝望日落你的心中一定有過剎那的靈動……請用你的筆記下這心靈瞬間的感動 ,這是自然給予我們的恩澤。)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六

一、談話導入,初讀感知。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當代著名詩人李漢榮先生的一篇散文,題目叫《山中訪友》 板書課題

師:“訪”就是 ?

生:這個“訪”就是拜訪、訪問的意思。

師:是呀,山中訪友,作者到山裏拜訪哪些朋友,請大家默讀課文,在默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疑問,讀完之後可以提出來,開始。

師:誰來説説按照作者的敍述順序拜訪了哪些朋友?

生:首先拜訪了古橋,接着樹林 鳥兒 露珠 清涼的山泉 溪流 瀑布 白雲 雲雀

師:還有補充嗎?

生:還有雷陣雨

生:還有落葉、落花

生:大自然中每一個都是他的朋友。

二、以疑激趣,精讀品悟。

師:剛才讀完課文,你有什麼疑問?

生:剛看課題以為是拜訪人,默讀才知道是拜訪大自然。

師:是啊,明明是拜訪山中的一切,為什麼題目是山中訪友呢?

生:為什麼不帶禮物?不邀遊伴?為什麼不坐車去?

生:為什麼他要踏一條幽靜?

師:跟隨着作者的腳步走進山中,讀第一二自然段,看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從剛才這位同學朗讀中你感覺到什麼?

生:很開心,很輕快

師:你能不能把這種感覺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生讀。

生:我覺得從第一自然段體會出一走出門世界就是美好的,不管走到哪裏世界都充滿陽光。我還想讀一下。

生讀第一二自然段。

三、提出問題,默讀此段,讀中理解“德高望重”。

師: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作者拜訪了那座古橋,古橋是友嗎?請大家默讀第三段,嘴是不要張開的,在心裏讀,很快地讀。

學生讀第三段。

生:作者認為老橋是他的朋友。

師:文中説“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在作者眼裏,橋僅僅是橋嗎?

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師:德高望重, 望是什麼?

生:德是品德,望是威望的意思。

師:對呀,是威望,是聲望。名望聲望德高望重,為什麼在作者的心裏橋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呢?自己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聲音來。

師:為什麼説橋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生:因為這座古橋是為人們服務了很多年的。

師:文中説?

生:文中説“你把多少行人……”看出做出過很多貢獻,雖説服務了很多年,但還是很謙虛,還是俯身凝望着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還體現出老橋的忠誠

生:我補充剛才張超的發言。我從這個自然段還看出了他之所以把這座老橋稱作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還説明這座老橋是非常古老的。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生:弓着腰,俯身凝望。默默為人民付出,而且時間過了這麼久,他還是在哪裏,所以説從這裏我看出他是非常古老的。

生:從最後一句看出來“歲月悠悠……”

師:這是一座怎樣的老橋呀?

生:他已經非常古老啦,從“歲月悠悠”看出來。

師:僅僅從歲月悠悠看出來嗎?這麼多年過去,老橋依然如舊,他仍在為人們——

生:服務。

師:是呀,誰還想説?

生:我從這裏看出了這位老橋是很忠誠的,一直默默無聞地為人類作出貢獻!

四、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師:面對這位默默無聞的老橋,面對這位忠誠的老橋,面對這位做出貢獻的老橋,作者該怎樣向他傾訴呀?誰來讀?

學生讀“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依然如舊”。

師:你覺得你讀出了對老橋的?

生:尊敬。

師:你覺得你聽出了對老橋的什麼?

生:懷念。

師:還有嗎?

生:我聽出他讀出了老橋是他的朋友。

師:讀出了朋友之情,還有補充嗎?

生:聽出他和這個老橋十分親切,沒有約束。

生:聽出了感激之情。

師:用一個字説,情(板書:情)

師:作者有這麼多的情在裏面,所以他才從老橋聯想到了老朋友,正是他心中有情,正是他的聯想才使他的文字才這麼傳情,才使同學們讀來這麼動情。

六、潛心會文,品詞析句,自讀自悟,感悟“知己”。

師:如果説古橋在他的心中是他的老朋友,那麼樹林在他心中又是什麼?誰想讀?

指名讀第四段

師:樹林是他的什麼?

生:知己。

師:大聲説。

生:知已

師:什麼樣的人可以相互稱為知己?

生:我説知已就是非常有交情,可以知道你內心在想什麼。

師:知己是這樣,你説!

生:兩個人對對方都是知己知彼的。

師:無話不談的,請你講。

生:我認為知己就是能向別人傾訴的。

生:兩個人是非常親密的朋友。

生:我認為知己就是兩個人能夠互相分享快樂和分擔痛苦的至交朋友。

師:説得真好,知己就是至交,你有這樣的知己嗎?

七、拓展想象,加深感悟,感情朗讀,體會“知己”。

師:請大家看文中的這兩句話,認真讀讀,你覺得哪些詞語觸動了你的心,讓你感覺到作者和他們之間確實是知己。別忙着回答,讀出聲音來,大聲讀。“走進這片樹林……望着我。”

生:從鳥兒呼喚我的名字看出。

生:從無邊的青翠, 每棵樹都望着我看出。

生:無邊是無限的,把所有的都給知己。

師隨學生髮言在大屏上勾畫下列詞語:呼喚、交換眼神、迎面送來、望。

師:在鳥兒的呼喚中,在迎面送來的青翠裏,在每一棵樹的凝望中,有怎樣的知心話跟作者講啊。

學生不能説。

師引導:大家看,走進這片樹林(強調“這片”)你體會到什麼?

生:我體會到他和這片樹林是非常熟悉的。

師:是呀,這片樹林是作者是多麼熟悉的呀,也許他小時候高興的時候就來到這裏——

生:他在這裏嬉戲。

師:他傷心的時候也來到這裏——

生:我認為他會來到樹林裏大哭一場,向樹林和小鳥傾訴他的心事,好象能安慰他。

師:如今,現在作者又回來了,這些樹和鳥會説些什麼知心話?鳥兒會説——

師:我是你的知己,你想跟我説什麼?

生:今天怎麼樣?

師:我很好,又來看你了。誰還想跟我説?

生:你有什麼煩惱,我來和你分擔。

師:話説的不錯,但不像知己在跟我説。

生:最近過的怎麼樣?

師:過的很好。

生:你這次來是來玩,傾訴煩惱,還是抱怨?

師:我一開始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來,怎麼會抱怨呢?你就是山中的鳥兒,你就是山中的露珠……誰還想説?

生:你最近有什麼開心事,跟我們講講吧。

師:你看多親熱的知己呀!

生:老朋友,你回來了,我很想念你。

師:我也想念你呀!

八、導讀質疑,領悟寫法,讀中入情,讀中入境。

師:這麼多的知己話,課文説出來了嗎?沒有説出來,都在那輕輕的呼喚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裏,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請大家再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走進這片樹林……望着我。”

師:“明明是聽到鳥兒的鳴叫,作者卻説……

生: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師:明明是看到晶瑩的露珠,作者卻説……

生: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師: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樹,作者卻説……

生:每一棵樹都在望着我。”

師: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説?

生:作者用了擬人的寫法。

師:用了擬人的寫法,鳥兒、露珠、每一棵樹就有了人的情感,人的行為。

師:每一棵樹都在望着我,我也在望着每一棵樹,就這樣,作者有了這樣的感受,請大家看看課文,接着讀。

生讀:“我靠在一棵樹上……流淌。”

師:此時此刻,作者也變成了山中的樹、鳥……他們已經融為一體了。板書“物我相融”。老橋是他的朋友,樹林是他的知己。他甚至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棵樹,他與樹已經“物我相融”。

九、自由朗讀,感悟“友情”。

師:請大家大聲讀讀第五自然段,看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

生:作者覺得山中一切都是他的朋友。

師: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你還能感受什麼?

生:我還能感受到他和山中的這些朋友非常熱切。

十、創設情境,體會“友情”。

師:下面,讓我們也跟山中的這些朋友熱切地打打招呼吧,你想跟誰打招呼?

生:學生接讀第五自然段

生:你好,清涼的山泉……

師:站着孩子,誰還想來打招呼?

生:你好,汩汩的溪流……

生:喂,淘氣的雲雀……

師:誰還想打招呼呢?

生:你好,川流的瀑布……

生:你好,陡峭的山崖……

師:大家看你周圍的同學,他們就是山中的一切,是山泉、是白雲,是溪流,是雲雀……面對這些朋友,你們想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嗎?誰來?

學生讀第五自然段。

師:我會這樣打招呼,師範讀。自然把話筒給學生,學生接讀這一段的句子。

十一、配樂美讀,拓展“友情”。

師:請坐,你感受到了那份情了嗎?讀着這樣的句子,你有沒有感受到它像熱情的小詩,誰還想讀

老師把文章排成詩歌的形式,打在大屏幕上,配上音樂。

學生讀。

師;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寫的這些,還會有誰?

生:綠油油的小草

生:連綿起伏山峯

生:五彩斑斕的蝴蝶

師:還有很多很多,你願意也跟他們熱切地打打招呼嗎?你想跟誰打招呼?是可愛的蝴蝶?是漂亮的野花?還是其他的?誰先來?

教師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好,可愛的蝴蝶————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

——————————————

生:你好,可愛的蝴蝶,你扇動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與你共舞嗎?

生:你好,勤勞的螞蟻,你在地上爬來爬去,是想到我身上來玩嗎?

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動人的微笑,是邀我與你……

師:是歡迎我的到來嗎?行不行?來,請你再説一遍。

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動人的微笑,是歡迎我的到來嗎?

生:你好,可愛的蝴蝶,你扇動漂亮的衣裙,是要參加舞會嗎?

師:你看他的想象。

生:你也,黝黑的公蟻,你在地上不停地搬運着東西,是邀我與你一同當搬運工嗎?

生:你好,翠綠的小草,你在微風中搖曳,是向我打招呼嗎?

師:搖曳,多美的搖曳呀。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友,大家也許還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説。

十二、回顧問題,交流總結

師:你看此時此刻,老橋是他的朋友,樹林是他的知己,山中的一切都成了他的朋友,他已經與山中的一切——(指板書:物我相融)

生:物我相融

師:現在你能談一談作者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嗎?

生:因為他把山中的一切都當作大自然的朋友,山中的每顆樹都是他的朋友。

師:為什麼他把山中的一切都當作朋友呢?因為山中——

生:有情

生:之所以把山中訪友作為題目,是因為山中的每一個事物都是他的朋友,他和山中的一切都結着深厚的友誼。

師:之所以,是因為用得好。

生:我覺得作者把山中訪友作為題目,是他對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它們都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對待,都是那麼的親切、親熱,而且,把山中訪友作為題目,讓人體會到作者對大自然有無限的喜愛之情。

師:而且,兩層意思,第一層,因為有情,第二層,讓我們體會到,多好。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在作者的散文《又見南山 》裏有這樣的話,我是山裏人,山是我的胎盤和搖籃,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課堂。是呀,山中訪友,飽含着作者對南山的無限眷戀,藴含着作者對大山的一往情深。山中還有好多的朋友,我們沒有拜訪,文中還有很多優美的詞句和表達上的特點,等着我們下節課繼續尋訪。下課。

板書:

山中訪友

古橋 物 老朋友

樹林 我 知己

…… 相 朋友

(情)

《山中訪友》教學實錄 篇七

[內容] 精講第五自然段。

[過程] 分四個環節:感情朗讀、品析句子、體會寫法、仿寫片段。

一、感情朗讀:

要求: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朗讀,讀得親切、熱情,象是在對老朋友打招呼。(爭取當堂會背誦)

朗讀方式:自由讀、比賽讀、單人讀、齊讀。

氣氛高漲,效果不錯。

二、品析語言:

在朗讀背誦的基礎上説説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喜歡?

學生A:我喜歡“喂,淘氣的雲雀,你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這一句,抓住了雲雀的特點,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雲雀很單純。

學生B:我補充,還寫出了雲雀的樂觀。

老師:很棒,見解獨到。

學生C:我喜歡“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瀑布、男高音,多有氣勢呀!也是擬人的修辭方法。

學生D:我喜歡“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着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讀了這一句,我彷彿看到了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

學生E:“挺拔的身軀”還寫出了懸崖很高。

……

(學生們爭先恐後的發言,幾乎沒有我説的機會)

學生F:老師,這一段的每一種景物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

老師:總結的很好,這就是寫法上的特徵。

三、體會寫法:

老師:同學們再認真地讀一讀,看這一段在寫法上除了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以外,還有什麼特點?

學生(齊答):排比。

學生G:還有,是第二人稱的寫法。

老師:你真會讀書。

老師:有什麼好處?

學生A:讀起來有氣勢。

學生H :第二人稱讀起來親切。

老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現在我們就仿照本段的寫法寫出你走進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四、仿寫片段:

前三個環節進行都很順利,到了仿寫時,學生有點不知所措,開始交頭接耳。正在這時飛進來兩隻麻雀,在教室裏東飛西撞,怎麼也出不去,學生倒顯得很活躍,我當時看着學生的表情是又好笑又好氣,我想不能急,看情況再説,大約有五分中,我走上了講台,這時的學生猛醒過來,都看着我,似乎在等待一場暴風雨的到來,我看了看同學們,然後看着小麻雀,笑着説:“你好,淘氣的小麻雀,你盤旋低飛,是留戀我們六一班學生嗎?”話音剛落,同學們不約而同的“哇”了一聲,然後又不約而同的説:“就是。”便動筆寫起來。這時的教室很靜,我巡視着,看寫的差不多了,便讓小組交流推薦,然後在班上朗讀。

聽着學生的習作,我很激動,他們的想象力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其中一位同學寫到:

靜靜的夜空哪一個不是我的朋友?你好,圓圓的月亮,你捧一個圓盤,是設宴招待我嗎?你好,調皮的小星星,你眨着眼睛,是與我逗樂嗎?你好,北斗七星,你拿一把大勺,是要把銀河水灑向大地嗎?

(在掌聲中我們結束了這一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vyg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