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中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國中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國中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國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內涵,培養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從小説中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等描寫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文章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文章的細節描寫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掌握基礎,理清情節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後一課》這篇文章,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嚴肅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凌辱,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板書:最後一課 都德)

二、背景介紹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發生的事,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法軍大敗,普軍長驅直入,侵佔巴黎,迫使法國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被割讓,普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學法語這篇小説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

三、文體知識

這是一篇短篇小説,小説有三要素:情節、環境和人物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情節是故事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閲讀小説,往往從分析故事情節入手,然後作細緻的人物分析

過渡:本節課我們力求從情節的角度,理清文章的結構

四、雜讀——熟悉內容,解決字詞

1、字形:

哽住 懲罰 祈禱 懊悔 詫異 縱身 慘白 糊塗 踱來踱去

2、詞義:

懲罰:嚴厲地處罰

懊惱:做錯了事或説錯了話,心裏自恨不該這樣懊:悔恨

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願望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踱來踱去:來回慢步行走

3、學生任選以上詞語中的兩個詞語,自由説話

提示:既要準確地運用所選詞語,又要讓所説的話富有意境,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4、小説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交代人物和事件就行了,力求簡明)

五、聽讀-――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請三名學生朗讀課文

學生甲:朗讀1-10段;

學生乙:朗讀11-23段;

學生丙:朗讀24-29段

學生聽前明確任務,聽後完成以下任務:

1、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明確:小弗郎士和韓麥爾

知識放射:告訴學生,最能表現主題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表現主題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愛國主義的交響樂是這兩個人物用相輔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為、語言奏響的

2、複述故事情節(兩名學生)

提示:學生複述時突出記敍的六要素即可

學生分組討論,用簡要的文字表達文章的思路

明確:按照課前、上課、下課時間順序來行文

板書:課前、上課、下課

3、根據討論結果,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發生(1-10):寫上課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見的典型環境和課堂氣氛;

第二部分,發展(11-23):寫最後一課的經過,重點寫了法語課,其次還寫了習字課、歷史課與拼音課;

第三部分,高潮和結局(24-29):寫下課時的情景

六、小結

本節課,我們完成了兩個學習任務:一個任務是課標要求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第二個任務是整體感知全文,從宏觀上理清文章行文脈絡準確地説,我們學習了小説三要素中的兩個要素——情節和環境,為我們下一節課的人物形象分析作了鋪墊

板書:

最後一課

都德

主要人物 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

主要情節 課前——上課——下課

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主要人物,聯讀相似作品,感受愛國情感

一、導入

《最後一課》是在普法戰爭時期奏響的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樂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言行舉止是這首交響樂的主旋律,下面我們就着重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從而理解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板書: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

二、品讀-――定格人物,體味感情

1、品讀小弗郎士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①學生邊讀邊用筆勾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重要語句

②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有什麼變化?(從總體上把握)

明確:有這樣三個變化:

一是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二是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三是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③小組討論:按小弗郎士的三個思想感情變化,分成三組,每組用例舉法具體回答一個問題

A組——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學習的態度有變化如:“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着又那麼沉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B組——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態度有變化如:“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C組——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祖國的情感有變化如:上課前,在小弗郎士眼裏,普魯士士兵的操練“比分詞有趣得多”,而當他聽老師説“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後,心裏萬分難過!

④從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中,你明白了小弗郎士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嗎?

明確:小弗郎士是個頑皮的孩子,學習上要求自己不嚴,怕老師罵就想逃學但在最後一課上,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韓麥爾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國的慘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後一課的典型環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進了他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板書:生性頑皮,要求不嚴,但熱愛祖國

2、品讀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

①學生邊讀,邊從課文中畫出描寫韓麥爾先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

A 品外貌:“穿……打……,戴着……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後一課時,穿上節日的盛裝,表示了韓麥爾先生什麼感情?

明確:表示他“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之情

B 品神態:為什麼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

明確:臉色蒼白是韓麥爾先生內心痛苦的表現,因為教堂的鐘聲宣告最後一堂課的結束,號聲暗示着德語將要代替法語,這兩點是對韓麥爾先生的沉重打擊,所以,他臉色蒼白

C 品語言:“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D 品動作:“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韓麥爾先生寫兩個大字,為什麼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明確:因為他把對祖國強烈的愛、對國土淪亡的無比悲憤都融進這兩個字,感情極為強烈,集中體現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現了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

②縱觀全文,結合剛才的分析,你認為韓麥爾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明確:韓麥爾先生大概四五十歲,平時穿着隨便,上最後一課時,他穿上漂亮的綠色禮服,繫上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繡邊的小黑邊帽這位老師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常常讓學生丟下功課替他澆花,他去釣魚的時候,乾脆就放學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學生,而且很講究教學方法他帶着深沉的愛國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使這堂課成為學生最難忘的一課(答案可以多樣,有理有據就行)

板書:穿着隨便,自己要求不嚴格,但教學水平較高,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3、學生質疑(老師應答預案)

①文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如:掛在鐵桿上的字帖、飛進來的金甲蟲、鴿子、普魯士兵的操練和軍號聲等,有何作用?

學生提出討論後明確:這篇小説的許多細節描寫是十分耐人尋味的正如剛才同學們提到的,“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了教室裏的愛國氣氛;“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影響孩子們畫槓子,刻畫出了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是小弗郎士的聯想,這聯想無情地嘲笑了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習德語的愚蠢;作品中兩次出現的普魯士兵的操練和軍號聲巧妙點明時代背景……這些細節對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起着很大作用

②文章是借最後一課表現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但文章的開頭卻寫了很長一段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匠心何在?

學生提出討論後明確:總的説來,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為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具體表現在:一是讓小弗郎士的表現和下文形成對比,同時描寫經過鎮公所時的心理活動,又展示了他對敵人的恨,為下文埋下伏筆二是通過小弗郎士的內心活動,間接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的平時,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感情有烘托作用三是作者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③戰爭中表現愛國主義的感人事例很多,特別是戰場上的浴血奮戰,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小角落?

知識放射:這是一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選材的匠心也正在此,大家可要記住喲!

畫外音:當然,可能還有一些老師事先沒有想到的,這就要求老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智慧性,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從容應答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

過渡:這篇小説告訴我們,在主權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人民所體現出來的民族意識尤為強烈中華民族也曾承受鐵蹄的踐踏,我們也不妨來看看當時所受的這種煎熬我們來閲讀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寫北平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後,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一段文字

三、聯讀——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四世同堂》簡介

《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艱苦鬥爭歷史的長篇小説以古都北平廣大市民的亡國之痛為題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時都能體驗到的由於入侵者的入侵帶來的物質和精神的折磨

2、比較閲讀《最後一課》與《四世同堂》片段(節選附在《資料寶藏》中)

知識放射:比較閲讀的方法,關鍵是要尋找出比較點,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這兩篇文章可以從作品作家、寫作背景、中心事件、主題思想、線索人物、描寫方法和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比較

明確:(小黑板)

《最後一課》 &n, bsp;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 都德(法國) 老舍(中國)

背景 普法戰爭 抗日戰爭

事件 阿爾薩斯淪陷後最後一堂法語課 北平被日軍佔領後的第一堂課

中心 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人物 師生(學生眼中看老師) 師生(老師眼中看學生)

人稱 第一人稱 第三人稱

描寫方法 心理描寫、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寫作手法 烘托 烘托

四、生活鏈接——有理有據地説話

在你的生活經歷中,有過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體驗嗎?當你聽説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轟炸的時候,當你聽到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的時候,當你看到我國“神六”成功返回的時候……你感受如何呢?

提示:學會用規範的句式説話,學會用具體的事例支撐自己的觀點

五、小結

愛國主義教育是這一課的主旨這篇課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敍述了法國阿爾薩斯地區遭受普軍侵佔以後,師生上最後一課法語課的情景短暫的最後一課,使我們深切感受到法國人在失去土地時的悲憤、沉痛的心情,《四世同堂》片斷也是這樣這是兩篇充滿活力的文章,最容易走近我們讀者的心靈,最能夠引起我們讀者的共鳴

六、作業

韓麥爾説“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談談你對祖國語言的理解,並把它寫下來

板書:

最後一課

都德

小弗郎士 生性頑皮,要求不嚴,但熱愛祖國

韓麥爾先生 穿着隨便,自己要求不嚴格,但教學水平較高,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國中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先作論述後提出論點的寫法和層進式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2學習本文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的語言。

3.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是怎樣引用古人的話作為道理的論據來論證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們的作用,領會引用的精要,與論點切合和引用後闡釋等特點。除了引用,本文還運用了哪些方法?試舉例説明。

分析:本文引用古代大學者的話作為論據,對於增強文章的説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開頭引用古代兩位的大學問家的話,既用他倆的經驗之談作論點,又作論據,頗具説服力。程頤的“學者要先會疑”和張載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兩句話的意思概括起來就是:做學問要善於提出問題。中間引用了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並作闡釋:“這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引話十分精當,與該段的分論點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論證,本文的舉例論證也用得很好。在論證對於傳説必須要有懷疑精神這個論點時,舉了古書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兩個例子,使人確信古書記載的傳説不一定可靠,懷疑確有必要。為了論證懷疑是建設新學説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舉了清代戴震讀《大學章句》敢於懷疑大儒朱表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學術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為大學問家,與他自幼讀書就善疑好問分不開。作者舉例時,還能擺出自己的經驗,如讀書時該怎樣懷疑與發問,列出了一系列尋根究底的疑問,給人以啟發和借鑑。總之,用這些事實論據來進行論證十分有説服力。

2.本文談到要有懷疑精神,而《説謙虛》一文談到要謙虛,兩者之間有沒有矛盾?為什麼?

分析:“懷疑”與“謙虛”對於我們都需要,兩者並不矛盾。“懷疑”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求得真知而獨立思考,“謙虛”是指應承認自己的知識的不足而渴求新知。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謙虛才能求知,而求知須經懷疑,以力求真知。因此,兩者都是我們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所需要的:我們既要有謙虛精神,又要有懷疑精神,這是唯物辯證法在治學觀點上的應用。

3.本文多次運用對比論證,一共有幾處?

分析:“本文共有四處運用對比論證。一、第4段“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從正反兩方面説理,闡明“我們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之因;二、第5段“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結果,闡明“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的重要性;三、第6段“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先從反面説理,後從正面説理,闡明為什麼“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四、第6段“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指“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起來的。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先從正面概述事實,後據此事實從反面作一推理,闡明“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4.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的語言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如:“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短短兩句,15個字,把對傳説“信”與“不信”,“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的理由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無可置疑。“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是一個長句,70餘字,對“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的產生”,作了準確的精闢的論述,藴含着豐富的內容。“一切學問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學問家,無一例外。“不但……,就是……”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意思;“抱懷疑的態度”,“和書中的學説辯論”,“評判書中的學説”,“修正書中的學説”,具體、細緻、深入、有序地説明學問家是如何才把“新學説”“建設”起來的;四個“常常”,多次重複詞語,突出説明學問家是經常這樣做的,表明這樣做,這種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句是對上面論述的一個精當的總結,準確指出“這樣”做是“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的必要條件,闡明瞭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更新”、針對“過去”的學説而言,“更善”,説明優於“過去”的學説,“更新更善”,精當地説明了“新學説”的發展性,優越性。這70餘字的長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一個人從事學習,總是希望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並非所有的求學者其最終收效都一樣,其最後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卻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異,有的甚至差異很大,非常懸殊。無論歷,無論現實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是什麼緣故呢?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學習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這個問題,吸取有益的經驗,對我們搞好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懷疑與學問》這篇文章談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很有價值的見解,學好這篇文章對我們很有意義。

(二)佈置閲讀思考題。

教師:為了有重點地學習這篇文章,我提出幾個閲讀思考題,同學們學習課文時考慮這些問題應如何回答。

思考題一:本文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

思考題二:文章的總論點是什麼?總論點是如何提出來的?

思考題三:分論點是什麼?分論點的提出有什麼特點?分論點與總論點之間有何聯繫?

思考題四: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論證?

思考題五: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三)學生各自閲讀課文,考慮思考題的回答,着重考慮思考題一(結構層次)的回答。

(四)學生朗讀課文(叫兩個學生朗讀)。

(五)講解文章的結構層次。

提問: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同學回答畢,教師酌情適當講評。)

講解:這篇文章有6段,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總論點。第1段是一句引用:“‘學者先要會疑。’——程頤”;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這兩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總論點到底是什麼呢?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個總論點,該怎麼説呢?這兩個問題,大家課後再考慮考慮,下節課來回答。

(六)逐段講解課文。

第1、2段。

提問一: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這個總論點是什麼?

講解:本文的總論點是借用古代學者的名言提出的,總論點是“學者先要會疑”,或者是“學則須疑”。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表達,總論點是“研究學問必須有懷疑精神”。

提問二:引用學者的名言以提出論點,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講解:這種寫法,既提出了論點,同時學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個證明論點的有力論據,這就使得論點的説服力更為增強。

第3段。

教師:第3段在文章中是個重要段落,但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同學們閲讀時要多加思考。這段文章一共是四句話:①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②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③譬如在困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説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説,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觀察。④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説了。對這段文章,有幾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提問一:對這段文章四句話之間層次關係的理解,下面幾種看法哪種是正確的?為什麼?

講解:D是正確的。因為①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②而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這種可靠;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這種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國難危急的時候……),所以④做學問所依據的材料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這種材料最要緊最可靠;一種是別人的傳説,這種材料不一定可靠)。

提問二:第三句“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是舉例論證還是比喻論證?

講解:這句是比喻論證,設喻以説明“事實和根據”的兩種“來源”,不是舉例論證。如果舉例論證,那就要舉出做學問的實例,“譬如”後面所言,並非做學問的實例。

提問三: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講解: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個作用: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緊緊相聯。這段講了做學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據是“靠別人的傳説”,自然就要出現一個問題——如何對待這“傳説”,而下文緊接着就談論這個問題。二、形成層進,使文章論説深入一步,進了一層。這段講學問的基礎是什麼,下面進一步講如何對待這個基礎,內容深入了。三、鋪石墊基,使文章的説服力增強。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説這個關係到全篇中心議題的問題,本段雖未加以論説,而“別人的傳説,不一定可靠”這點已在本段得到説明,這就為後文論述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説墊下了基石,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第4段。

提問一:第4段分三層意思,是哪三層?

講解:這段分三層:第一層(開頭到“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指出“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種“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懷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第二層(“我們聽説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麼科學根據”)舉二例(“三皇、五帝”的傳説、“腐草為螢”的記載)具體説明如何以懷疑的精神對待傳説。第三層(末句“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説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懷疑的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提問二:本段的中心在哪層?為何?

講解: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層。第一層提出文章的總論點:“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第二層是舉例説明在做學問中如何以懷疑精神對待傳説;第三層則是在第二層説明的基礎上作出結論,指出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在於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説。本文是在提出總論點後設立分論點加以論證,第3段以一個方面論證總論點,闡明為什麼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這是第一個分論點的內容,本段第三層説的就是這個內容。

第5段。

提問一:第5段和第4段同是談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意義,為什麼寫了第4段還寫第5段?兩段的內容有何相異?

講解:一、第4段説的是對於“傳説”要用懷疑精神對待,第5段則説“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各種各樣的書本,各家各派的學問,做學問者時時在評判,常常要棄取,這方面論及了,文章的論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將是缺陷。寫了第4段,又寫第5段,可見作者構思的周到。二、第4段側重説懷疑思索是為了取“是”棄“非”,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説”,第5段側重説懷疑思索的三個步驟及其目的:“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提問二:本段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講解:本段用了正反對比(“因懷疑而思索……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兩種論證方法。

第6段。

提問一:第6段第一句“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也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講解:這句在文章中起兩個作用:一、揭示第一個分論點,提出第H個分論點。第3、4、5段在總論點提出後,先作論述,然後在這句的前一分句揭示第一個分論點——“懷疑”是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這個分論點説明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的一個方面,從一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説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闡明瞭總論點;後一分句提出第二個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從另一方面回答為什麼説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闡明總論點。二、承上啟下,使前後部分緊密相聯,全文渾然一體,而且使前後部分具有層進關係,論述深入一步。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論述的總結,後一分句啟下,提出後文要論述的論點。“不僅……,也……”,分句之間是遞進關係,使文章前後部分具有層進關係,論述深入一步。

提問二:本段包含幾層意思?彼此如何聯繫?

講解:本段包含四層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論點,即第二個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二、(“對於別人的話……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講道理論證論點。先從反面闡明:“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再從正面闡明:“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三、(“許多大學問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舉實例論證論點。這一層分兩小層:第一小層是“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以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書向塾師發問的事例為證;第二小層概括指出“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四、(“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到段末)歸納總結,照應論點。先從正面作結:“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起來的。”再從反面強調:“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七)歸納中心。

本文論述了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的觀點,強調了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倡學者應有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作者關於懷疑與學問之間關係的論述對今天的治學者或讀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八)議論寫作特點。

(參見“難點、重點分析”第3.4兩題。)

二、作者及文中提到的幾位名人。

1.顧頡剛(1893~1980),我國當代史學家,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蘇州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先後在廈門、中山、北京等大學任教。解放後,擔任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和學術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等職務。主持《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的標點工作。他一生堅持記筆記66年,即使在十年**受到迫害以及住院治病期間也不中斷。他一共寫了500多萬字筆記,共1200多冊。其中有不少“創見”,為祖國的歷史學作出了寶貴的貢獻。主要著作有《顧頡剛文集》、《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2.程頤(1033~1107),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洛陽人。曾和兄程領學於周敦頤,並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官至崇政殿説書,反對王安石新政。講學達30餘年。程頤的著作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等。

3.張載(1020~1077),北宋哲學家。字子厚,鳳翔?縣(現陝西省眉縣)橫樑鎮人,世稱橫渠先生。青年時代學過兵法,欲結客收復沈西失地。曾任祟文院校書等職。講學關中,故其學派被稱為“關學”,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説》等,編入《張子全書》中。

4.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學者。字東原,安徽休寧人。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特召為纂修官,在館五年,病死。博聞強記,對天文、數學、歷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又精通古音,立韻類正轉旁轉之例。成為一代考據大師。在哲學上有力地批判理學家“理在事先”等理論,強調了從具體考察事物中認識事物規律的必要。著有《原善》、《原象》、《孟子字義疏證》等。

5.朱衰(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愛源價屬江西)人。僑寓建陽(分屬福建),曾任祕閣修撰等職。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有很深的研究。

三、關於戴震問塾師本事。

生十歲,就傅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授“大學章句”右行一章以下,問其塾師曰:“此何以知其為孔子之言,而曾予述之?又何以知其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先儒予朱子所注”云爾。即問子朱子何時人也?曰:“南宋。”又問孔子曾予何時人也?曰:“東周。”又問宋去周幾何時矣?曰:“幾二千年矣。”又問然則子朱子何以知其然?師無以應。(戴先生行狀)

四、治學格言選錄。

1.“學貴心悟,守舊無功。”(張載)

2.“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所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張載)

3.“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罵行之。”(《中庸》

5.“古人學問並稱,明均重也,不能問者,學必不進。”(陳宏謀)

6.“羣疑並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朱嘉)

7.“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陳獻章)

8.“讀書易,思索難,兩者缺一,便都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9.“學問就是要你認真地去發現事物的異同之處。一言以敝之,學問就是辨別之術。”(赫塞)

五、有爭議的問題。

1.關於作者。

文章的作者一説為吳世昌,認為是吳世昌先生於1934年代顧領剛先生寫的。

吳世昌,我國現代作家,文學史研究專家。浙江海寧縣人。1932年燕京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編輯。1947年赴英國講學深造,1962年返國,任中科院文研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紅樓夢)探源》《羅音室詩詞存稿》等。

2.關於文章結構劃分。

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認為應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用名言,提出中中心論點。第二部分(第3~ 5自然段),論證第一個分論點:“懷疑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此部分可分兩層:第一層(第3、4自然段),論述對於傳説,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索,不應當隨便輕信。第二層(第5自然段),論述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辨別是非。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論證第二個分論點: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二是認為該文應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文章的總論點。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闡明總論點,是本文的論證部分,應分為兩層:第一層為第3~5自然段,第二層為第6昂然段。

3.關於第3自然段的論證方法。

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這一段用的是類比論證方法。另一種意見認為這一段用了比喻論證方法。

4關於原文的語病問題。

主要有四處:

原文一:“我們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這句話現教材刪掉了“不論信不信”和“都”。原文主要有兩個問題:①“不論信不信”,意思是説:“不管我們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問題在於“我們對於傳説的話”已經有了相信或不相信的結果,又怎麼還談得上“應當經過一番思考”呢?②“不論信不信”是從正反或肯否兩個方面説的,與之相對應,這句話的後半部分也應當從兩個方面講,使前後一致。可原句後半部分卻只從“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一個方面做出判斷。因此把原文改成現在的樣子是合適、恰當的。由於已刪去“不論信不信”,從語感上再保留“都”也屬多餘,故一併刪去為好。

原文二:“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也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現教材把“必須”改成了“必要”。按《現代漢語詞典》注,“必須”是“一定要”的意思,據此義,説懷疑是“辨偽去妄的一定的步驟”則不通。另外,安汝磐編《常用詞用法例釋》對“必須”的語法特點作了説明:“必須”在句子中作謂語動詞的狀語,不作謂語和定語。原句中“步驟”為名詞,系賓語中心詞,它不能受作狀語的“必須”的修飾。因此改文中用“必要”《現代漢語詞典》釋為“不可缺少”)是恰當的。

原文三:“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現教材在“對於別人的話”之後,增加了“不經過思索”一句。原文在語法上是通)飯的,但在邏輯判斷上有毛病。照該句所言,對於別人的話,如果都打點折扣的承認,那就是思想上的勤奮了。所以原文省略了必要的表達內容,是不恰當的,應補出。

原文四:“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都是這樣起來的。”現教材將“起來”一詞換成了“產生”。原文用“起來”與“發明”“理論”“作風”等搭配,總覺拗口,不合當代人語言習慣。改動是恰當的。

國中語文教案 篇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解題、背景、作者、表

2、指導閲讀、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導朗讀背誦,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4、瞭解諸葛亮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的進步主張,初步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閲讀、分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傑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欽仰。陸游説“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説“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傑作。(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最好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老師的讀法,並畫出生字詞。

2、指導學生朗讀(片斷),要求富有感情。

三、檢查預習:

1、要求一生簡介“表”的有關常識

2、一人簡述本文的寫作背景

3、一人簡介諸葛亮

四、指導劃分層次結構

引導學生圍繞“出師”二字來分段(問題1),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參考:第一,在國家危急的形勢下,作者出師前向後主提出哪幾條治國建議?第二,作者採用什麼方式向劉禪陳述他出師的理由的?第三,在説明出師的理由之後,作為臣下,是否還要請求皇上批准他出師並表達這次出師的決心?

1、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獨立思考,擬出初步答案

2、同組交流,取長補短(段意不要求統一)

3、抽樣提問,師生共評(同時板書)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機,提出建議

第二部分(6-7)追憶往事,陳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責任,表明決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學生結合註釋自譯課文1、2段(問題2、3),教師補充以下詞語:

疲弊:指國家貧窮衰弱秋:關鍵時刻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蓋:原來

2、提問四人各對譯課文1、2段,學生進行評價更正,教師肯定小結

3、思考問題:

(1)

為什麼説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當時蜀國的形勢如何?內外大臣如何表現?內外大臣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大臣如此,做國君的應如何做?作者提出的兩條建議是什麼?(問題4-9)

教師抽個別中下生提問,再請中下生補充,不行再請中上生小結

板書:開張聖聽(廣開言路)賞罰嚴明

4、指導分析“以”的連接用法

(1)教師複習“以”的介詞用法---“用、把、拿、憑”等。

(2)分析“以”連詞的用法

學生思考這兩段中的“以”哪些表達目的,哪些表達結果。

教師提問,學生不同意見可補充

板書:以:表目的(用來)---以光先帝遺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結果(以致)---以塞忠諫之路也

5、指導背誦:

(1)要求學生理清每一段內的意義層次,順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記憶、背誦。

如:形勢危急---大臣表現---兩條建議

(2)學生試着自己背

(3)抽優生背

(4)全班齊背

6、老師總結:引導學生學生諸葛亮的愛國精神。

六、佈置作業:

A.熟練習背誦1-2段,準備默寫

A.預習翻譯3-7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3-5段,歸結第一部分內容;瞭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

2、學習6、7段。理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願望,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於議”和“寓情於敍”的寫作方法

4、學習諸葛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並指導自己的行為

重點難點:瞭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教具;理解“寓情於議”和“寓情於敍”

教學過程:

一、檢查默寫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寫

二、分析課文3-5段

1、指導朗讀,要求有層次感

二優生分別讀第3第4段後齊讀第5段。

2、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意(問題1)

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教師提出幾個問題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計日而待:良實:親賢臣,遠小人

3、思考:第3、4兩段寫什麼?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麼建議?(問題2、3)

師生共同分析,邊分析邊板書:

薦賢臣:宮中之事---先帝簡拔之臣---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營中之事---先帝稱能之臣---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提建議:親賢遠佞(正反教訓)

4、小結第一部分:

(1)諸葛亮提出的三條建議治國大計,特別是第三條“親賢遠佞”是作者反覆強調的。這三條在今天看來也是正確的。

(2)講解“寓情於議”的特點:諸葛亮談形勢,教方法,擺先帝任賢事實,引歷史經驗教訓,其目的都是希望後主能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的道理。這種把誠摯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於擺事實、講道理中的論證手法,就是“寓情於議”。作者之所以採用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後主能容易接受建議,達到規勸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創設情境: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萬分感激,平時又言聽計從,臨終時也曾把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試圖為劉備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下面我們再學習6、7兩段,看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師補充幾下註釋,學生思考自譯課文:

躬耕:親自耕種聞達:聲名遠揚庶竭:希望竭盡爾來:從那時到現在託付不效: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

3、複述諸葛亮的經歷(根據課文內容)

要求一位表達能力強一點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4、獨立思考問題:兩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敍述的對象以及敍述的內容是什麼?(要求扣課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經歷報先帝忠陛下

當今:出師理由

5、講解“寓情於敍”

如下所述,這兩主要是追述21年來的經歷,陳述出師的理由,抒發報先帝忠陛下的心願。表達方式是寓情於敍。例如第6段在敍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後,又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句充滿感情的話,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隨先帝、為之奔走的艱難歷程,又抒發了他感恩報效的一片忠心。

6、討論問題:“受命以來。.。.。深入不毛”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精神?今天應該怎樣認識?

引導學生從作者忠君的同時看到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7、小結第三部分層次:回顧歷程,抒發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決心,報先帝忠陛下

五、佈置作業

A:課後背誦課文3-7段;預習翻譯8、9段

B:默寫課文3-7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理解8、9段。培養説話藝術(委婉)

2、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3、背誦,練習鞏固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抽一中等生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學生齊讀8、9段,要求讀出作者感情及誠意,創設情境,進入新課。

2、指導翻譯第8段:這一段翻譯較難,老師要多做些點撥

學生先獨立翻譯,教師給予指點,後集體討論解決

3、分析第8段層次:師生共析:

第1句是自請“出師”,表達“討賊興復”的決心,意志堅定

第2句是兩個分句,是分清責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達感激之情

板書:請命出師----表決心

叮囑陛下:用賢臣---興德之言

宜自謀---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遺詔

表達感激之情

4、討論:如果第1句話後面用分號,“以彰其咎”後面用句號,好不好?

明確: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內外責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請命出師的決心,三是內外大臣“興德之言”順勢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謀”,不致使劉禪反感。

自由發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讀指導,進行背誦:

同樣要求注意層次性,採用多種方式背誦相結合

四、佈置作業

A、默寫全文。(可分段進行)

B、熟練背誦全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yn96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