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瞭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並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理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於“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説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後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採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繞着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現,讓學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瞭解相關的信息,誰願意把你瞭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交流信息後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彙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温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麼單位來計量呢(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繫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於“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麼(千米有什麼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麼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裏,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繫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説説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瞭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係。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説一説。(學生能説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裏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着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着老師在腦海裏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小賣部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麼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後交流彙報:(學生能彙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向西經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温州中學門口。

……

三,瞭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錶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誌)甌海實驗國小距温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麼7000米等於多少千米呢你是怎麼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峯山峯圖)珠穆朗瑪峯,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峯。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麼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説説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圖)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一)應用練習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麼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後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瞭解到的信息進行聯繫,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於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學和生活價值。

課後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後,課末佈置了學生課後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麼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現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裏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裏。

師:為什麼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説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裏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關於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於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製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説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説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製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誌)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麼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誌性建築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麼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麼關係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裏僅以400米為例説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儘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並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節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後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並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説一説(估)從學校門口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後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説説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千米4千米=()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於學生基本上屬於“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於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麼?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後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設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後,課末佈置了學生課後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五冊P、45——P、47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

2、運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學會用千米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4、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地緊密聯繫,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和認識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學們!在長度單位家族中,你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呀?(貼出:毫米、釐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嗎?

2、同學們走1米大約是幾步呢?

請看錄象:

(一個小朋友測量,一個小朋友走。)

提問:再想想,走100米,大約是幾步呢?(200步)

照這樣計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談話:我們老學校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你們走一圈大約是幾分鐘?走一圈是3 分鐘,那走5圈大約需要幾分鐘?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大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他們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二、聯繫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又一個成員(貼出:千米)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號“km“來表示(貼出km)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出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2、誰來説説,你在哪兒見過或聽説過千米?

大家請看:(出示4張圖片)

從這些圖片中,你知道了什麼?

請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張在組內介紹一下。

誰願意把你們組交流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看來大家對千米已經有所瞭解,那你們還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説一説。

4、提問:1千米究竟有多長呢?我們先來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長?(錄象:學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經這麼長了,那幾個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個100米連起來才是1千米,那該有多長呀?

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約走幾圈是1000米呢?

同學們!新梅廣場(出示新梅廣場照片)你們都認識嗎?想一想,從那兒出發,向南走,你覺得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播放從新梅廣場出發,經過郵局、電影院、小商品市場到新區實驗國小的錄象。好!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跟着老師在腦海裏把這段路再走一遍。誰來估計一下,走這段路大約需要幾分鐘?

5、如果從校門口出發,到哪裏大約也是1千米?同桌互説,交流。

到底誰的意見比較準確呢?假如讓你去驗證,你準備用什麼方法去驗證?交流。

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課後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驗證一下,好嗎?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間的聯繫: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這是小明的家,請你們幫小明找找看,從小明家到哪裏正好是1千米,先在組內説一説,並且在圖上圈出來。

想想做做1

從小明家到哪裏正好是1千米?在圖上畫出來。

再找找看,從哪兒到哪兒也是1千米?

2、你們看,小華在幹什麼呀?

他每天都要在這個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經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嗎?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麼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個1000米,就是2千米)

3、其實利用1千米=1000米不僅可以將米轉化成千米,還可以把千米轉化成米。請看:

想想做做3

説説怎樣想的。

四、系統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千米,到現在為止你們一共認識了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呀?你能説説他們之間的關係嗎?(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1米=100釐米)

在使用這些單位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恰當。

五、解決問題:

1、步行 汽車 飛機 自行車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1800千米 5千米 16千米 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

3、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長江)對!

請看這張表格,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你能比較他們的長短嗎?

4想想做做5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簡單的鐵路示意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⑴從太原到青島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兩個問題請在小組內討論:

⑵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大約長300千米,你能估計出南京到濟南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嗎?

⑶從南京到北京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

説一説你的理由。

六、實踐作業:實踐園地

1、想辦法測量一下你家到學校大約距離多少千米?

2、觀察無錫旅遊地圖,根據各景點之間的距離,為自己或家人設計一條經濟實惠的旅遊路線。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第73、74頁“千米的認識”,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具準備:一根米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複習前面學過的長度單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劃出1米有多長嗎?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長是多少米嗎?

二、教學新課

1、引入“千米”

測量教室的長可以用米做單位。但是如果我們用它來量比較長的距離,比如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你覺得用米這個長度單位來量怎麼樣?

既然“米”小了就必須要用一個新的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1)平時我們也把千米説成公里。大家打開書,看第一幅圖,圖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問:那麼一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首先我們來想一想100米有多長,學校跑道一圈大約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長度嗎?

幾個100合起來是1000呢?

那麼1000米就等於把()(板書: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就是()(板書:=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剛才我們瞭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長,那麼你能説出從學校門口到什麼地方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嗎?

我們同學1分鐘大約可以走100米,你們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幾分鐘呢?

3、千米與米的簡單換算

(1)教學例1

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

出示:4千米=()米

讓學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個大,就是由大的換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們學習的思考方法,這道題我們要怎樣思考呢?

教師指導學生想思考過程

提問:1千米=()米,4千米就是()個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學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這道題是把小的長度單位變成大的,又因該怎樣想呢?

根據書上的提示2人小組討論,把討論結果填在書上。(指名回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先填在書上,指名回答,並説出思考過程。

2、完成“練一練”第3題

引導學生理清題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這條路要劃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麼?

把這道題目做在練習本上。

(指名學生回答)

3、做練習十六第1題

學生先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集體評講)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時還學會了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五、作業佈置

課作:

練習十六第3.4題

家作:

1、練一練第1題

2、練習十六第2題教案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五

設計理念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於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裏走到哪裏(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第1—3題。

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於“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説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遊、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接着,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設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於喚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直接經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於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製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説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説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製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誌)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麼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誌性建築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麼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麼關係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裏僅以400米為例説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儘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7lg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