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精品多篇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精品多篇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一

“地球和地球儀”

【重點】

(1)會觀察地球儀。

(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

(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

(2)東西半球劃分。

(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課時內容】認識緯線和經線

【教學過程】

(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簡化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學生活動)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思考,同學先小組交流,推薦發言人回答下列問題:

1、緯線的特點,經線的特點。

2、認識地軸、南極、北極。

(提問)地球真有一根軸嗎?地球表面能畫出多少條經線和緯線?

(學生活動)

(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地球儀上的經線”、“地球儀上的緯線”

(引導學生讀圖並回答下列問題)

1、經線呈什麼形狀?緯線又是什麼形狀?

2、認識本初子午線、赤道;區別南緯、北緯、東經、西經。讓學生讀出赤道、本初子午線的度數。

(展示地圖)五帶分佈圖

(學生活動)

1、引導學生繼續找出:北迴歸線、北極圈、南迴歸線、南極圈。

2、請同學們在圖上描畫出00、300、600三條緯線,教師補充低、中、緯度的劃分。

(讓學生在地球儀標出低緯、中緯、高緯的三個區域。)

(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片“南北半球的劃分”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組成的經線圈。

(提問)

1、南北半球是怎樣劃分的?

2、東西半球是怎樣劃分的?

(南北半球的劃分比較容易,讓學生説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比較難,教師指圖引導,讓學生充分想象、理解。)

(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教師採取問題教學法,邊提問、邊啟發與學生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比較不同的經線長度有什麼變化。不同的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2、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呢?

讓學生完成教材的“活動”中第二問題“小明的暑期夏令營”,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地點?為什麼?

(總結:找不到該點,400的緯線南北半球各有1條,1160的經線有2條。)

(學生活動)

1、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於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於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

2、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於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域的國家各一個。

(通過上面的練習,強化練習了地球儀的使用,對發言積極、答案正確的同學,教師應及時表揚鼓勵)

【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

【板書設計】

四、緯線和經線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 篇二

教材研究:

色彩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繪畫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描繪物象,烘托氣氛,創造意境等方面是其它表現手段無法代替的。各種物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呈現不同顏色的道理,早已為科學所論證。

作為美術理論知識,它已形成為“色彩學”。作為繪畫表現手段的色彩

其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

1、條件色表現

2、固有色表現

3、裝飾性色彩,

4、表現性色彩。

課題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色彩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學習繪畫表現手段的色彩知識,提高學生欣賞繪畫作品中色彩的審美能力。

課業類別

欣賞課

教學重點

繪畫表現手段的色彩分類及固有色和條件色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條件色的觀察和表現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穩定課堂秩序。

二、講解範畫:

通過對範畫色彩表現方法差異的討論,使學生認識繪畫色彩表現的。多樣性。

三、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講解繪畫色彩的幾種不同表現方法。

(一) 繪畫色彩的表現形式

條件色表現形式

(是在光源、物體、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下的現實性色彩,具有客觀真實的視覺感受,因而也叫寫實性色彩)

固有色表現形式

(是人們視覺經驗中恆定性的對物體色彩的感覺)

裝飾性色彩形式

(是經過對色光進行科學分析後所歸納出的色彩,是對自然現實的“提煉”和“純化”。它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是為人們用來美化生活、從事裝飾藝術所用)

表現性色彩形式

是人的主觀色彩,是人的和情感激發下的色彩感覺)

以上知識結合範畫進行分析講解。

(二) 色調的和諧與對比

自然界的物象都具有各自的色相。所謂“五光十色”、“色彩繽紛”就是對自然界豐富色彩的形容。然而,由於光線,空氣和環境的互相影響“五光十色”卻呈現出某種色彩的統一性,產生即有變化又有和諧統一的色彩綜合,就是色調。

繪畫的色調,就是畫面色彩的整體關係,是特定色彩氣氛的高度概括,是從複雜色彩變化中找出的主要色彩傾向。和諧色彩鮮明,對比色彩接近的,一般稱之為和諧色調。而主要傾向性雖然廠較弱,對比色彩鮮明的一般稱之為對比色調。

(三) 關於色調問題:

結合範畫説明色調的概念,並對作品進行色調分析。

(四)欣賞範畫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人美版《美術鑑賞》教材中的第二課,主要介紹了美術美術作品的語言、構成要素及不同類型美術作品不同的語言表達,目的是讓學生裝對美術作品的語言有一個簡單而完整的瞭解,這是開始進入美術鑑賞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認識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使用美術的語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術作品由此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徵和審美意韻。

在教材設計中,本課內容結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國古代畫家吳道子和李思訓為例,説明美術家在美術語言的運用上是有差異的。第二部分“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首先從三件具體的美術作品——工筆重彩人畫、寫意人物、抽象的油畫開始直接的語言辨析,然後進入概念和知識的解釋,説明什麼是美術語言、美術語言所包含的內容以及三種基本的美術語言形態。

第三部分“美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着重對具象藝術、意象藝術和抽象世術進行具體的辨析,以使學生對這三種基本的美術語言形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由於本課知識容量大、理論性強,學生接受有一定難度,所以本課分為兩課時進行。總之,做為美術鑑賞的基礎,本課在整個教材中對幫助學生學習美術鑑賞具有指導性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課知識容量大,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由於我們的學生非專業班的學生,絕大部分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美術專業知識,幾乎沒有藝術實踐過,所以學生對於理解美術作品的語言手段方面上具有較大難度,而如何既能使學生輕鬆理解和掌握本課教學重點,又使課堂和諧、輕鬆、愉快,成為我的教學設計難點,所以我摒棄了大量的理論性語言描述,而是用優秀的`美術作品説服、感染學生,從而達到本人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及其構成要素和表達的手段、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引起學生關注、探討、理解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啟發學生運用專業角度和眼光去感受藝術作品,並關注中國傳統藝術,理解世界多元藝術,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不同的美術語言及其在美術作品中不同的呈現

難點:中西藝術的差異。

五、教法:

情景設置、自學—質疑—解決、作品感受、引導探究、對比分析、鞏固練習

六、學法:

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討—比較—鞏固

七、課時安排:

2課時

八、教具運用:

多媒體課件及輔助活動用具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分別播放舞蹈、詩歌、樂曲,讓同學感受藝術語言的多樣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自然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自學:教師提出相關概念問題:

(1)什麼叫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2)語言手段是什麼?

(3)語言元素是什麼?

由學生通過自學教材,進行初步瞭解。

學生總結:

(1)什麼叫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美術所專門使用的、具有視覺傳達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2)語言元素是什麼?

點、線、面、色

(3)語言手段是什麼?(重點講授)

西方:明暗、空間、肌理、構圖等。

中國:筆墨、章法、皴法等。

由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從字面上體會、理解相關概念,從而培養學生自學、探究、快速閲讀的能力。

2、質疑:由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主要針對美術術語的理解),通過學生、教師之間的交流,完備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教師結合具體的美術作品解決學生的疑問。

3、感受生活美:出示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照片,讓學生感受美術中的藝術語言在生活中的體現。

4、探究藝術美:(設置活動)

(1)對對碰:展示美術作品,由學生感受、教師引導,學會分析美術作品中的藝術語言運用和表現。

(2)中西藝術大比拼:通過中西方藝術作品中語言手段不同之處的對比分析,進一步加強對本課知識的鞏固,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對藝術作品的分析和創作,並在活動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三)延伸遷移

展示生活中藝術語言的體現,使學生感受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藝術來源生活、藝術美化生活(四)昇華結束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導者、藝術的創造者

十、板書設計:

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1)什麼叫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2)語言手段是什麼?

(3)語言元素是什麼?

十一、課後反思:

本課知識容量大,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在教學中,我積極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圍繞教學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討—比較—鞏固的過程,認識不同的美術語言及其在美術作品中不同的呈現。在課堂設計中,注重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關係,基本上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

在活動設計中,為了活躍課堂,注重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學生熟悉的的遊戲展開教學,設置了“對對碰”、“中西藝術大比拼”這樣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達到了較好的預期效果。本課中我特意設計的“中西藝術大比拼”旨在通過中西藝術作品的比較,在一定的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更強熱愛中國傳統藝術。

雖然這節課能體現和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團體合作的學習方式,但還有不足。如何在一節美術課上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最大限度的掌握一名高中生應具備的美術知識是我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 篇四

設計意圖:

我國歷史悠久,民間美術源遠流長,這些美術作品,象一首首質樸動人的民歌,清新、活潑、健康、幽默、富於創造性,散發着濃郁的鄉土氣息,表達了廣大人民羣眾美好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同時,民間藝術生動的造型,鮮豔的色彩,恆常的主題,極易為兒童接受。然而在當前經濟建設的社會轉型期,受到西方的電子文化以及日本為代表的動漫文化的衝擊,在孩子們的世界裏,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慢慢淡出,中國孩子的心靈面臨母語文化資源的飢渴。

由此,我們開展了“民間美術欣賞”系列活動,本次欣賞木版年畫“老鼠娶親”是活動之一,旨在以孩子們熟悉的生活題材為媒介,讓孩子瞭解感受、認識理解我國優秀傳統和民族民間文化。本活動通過觀察-聆聽-表演-繪畫等手段來讓孩子理解作品內涵,表達自己心中的童話,在創作過程中讓心靈得到真、善、美的滋養。

活動目標:

1、感受畫面熱鬧、喜慶的氣氛。

2、瞭解中國民間婚嫁的一些風俗及所藴含的文化。

3、大膽表述自己的觀念的同時,注意傾聽同伴的意見。

活動準備:

電腦、投影、《老鼠娶親》圖片、嗩吶、嗩吶音樂《喜慶》、鑼、紅蓋頭、自制簡單的花轎。

活動過程:

1、整體欣賞。(出示畫面)

師:這幅畫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請你把看到的。和同伴講講。(幼兒自由講述)

2、分層欣賞。

師:這幅畫上有什麼?它們在幹什麼?你怎麼知道是老鼠結婚了呢?

師:新娘新郎在哪裏呢?為什麼要用紅色來裝扮花轎和新娘新郎呢?(紅色代表了熱鬧、喜慶、紅火……)

吹嗩吶:老鼠吹的是什麼?這種樂器的名字叫什麼?(出示嗩吶)我們一起來學學老鼠是怎麼吹嗩吶的。再聽一聽嗩吶的音樂,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敲鑼:這隻老鼠站在隊伍的哪裏?它的手裏拿的是什麼?(出示鑼)我們來聽一聽這個鑼的聲音是怎麼樣的?(聲音由強到弱,傳得很遠)好象在告訴人們什麼呢?(鳴鑼開道,告訴人們快來看老鼠娶親了……)

送禮:看看這兩隻老鼠手裏拿着什麼?為什麼要送雞和魚?(代表吉祥如意、年年有餘)

迎親的隊伍遇見了誰呢?貓在幹什麼?學一學貓的樣子?遇到這樣的貓,老鼠會有什麼下場呢?

這幅畫裏還藴藏着一個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呢?你們想不想聽呢?

講述故事《老鼠嫁女兒》

你猜猜這幅畫是怎麼畫成的呢?(介紹木版年畫,過年的時候人們把它掛在家裏,希望來年五穀豐登。)

我們給這幅畫起個什麼名字呢?

3、遊戲

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老鼠娶親的遊戲吧。(請幼兒分別扮演新郎新娘,以及吹嗩吶敲鑼抬轎的老鼠,另一幼兒扮演貓,進行遊戲)

4、活動延伸:幼兒創作:《老鼠娶親》。

附故事:老鼠嫁女兒

哩哩啦,哩哩啦。敲鑼鼓,吹喇叭,老鼠家裏辦喜事,有個女兒要出嫁。 “女兒嫁給誰?”媽媽問爸爸。爸爸是個老糊塗,他説;“誰神氣就嫁給他。”爸爸就去找太陽。太陽説;“烏雲要遮我,烏雲來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烏雲。烏雲説:“大風要吹我,大風來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大風。

大風説:“圍牆要堵我,我見圍牆就害怕。”爸爸又去找圍牆。圍牆説:“老鼠會打洞,老鼠來了我害怕。”太陽怕烏雲,烏雲怕大風,大風怕圍牆,圍牆怕老鼠,老鼠怕誰呀?爸爸樂得笑哈哈,“原來貓咪最神氣,女兒應該嫁給他。”哩哩啦,哩哩啦。敲鑼鼓,吹喇叭,老鼠女兒坐花轎,一抬抬到貓咪家。老鼠爸爸,老鼠媽媽,第二天去看女兒,咦,女兒不見啦。“女兒在哪?女兒在哪?”貓咪説:“我怕人家欺負她,啊嗚一口就吞下。

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美術的經典作品,瞭解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徵,並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創作、鑑賞活動的特點。

1、知識目標:

通過對美術作品基本特徵的概括和認識,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瞭解美術作品與其他藝術作品的基本特點所在。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創作、鑑賞活動的特點。

3、情感目標:

增強學生接近美術、瞭解美術、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美術的分類及特徵,讓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2、教學難點:

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特徵。

【教學環節】

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體驗審美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課前蒐集、整理了大量的背景資料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提前閲讀,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引導學生欣賞視頻:《梵高》。

教師:請同學們談談梵高的作品美在哪裏?我們如何進行欣賞?

(教學構想: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後,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量眾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鑑賞問題。

此處第一個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各抒己見之後我會讓學生帶着興趣和疑問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課件展示)

1、美術鑑賞

2、美術門類

3、美術作品的特徵

(教學構想: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為主,所以我採用了講授法,對

於相關的作品採用對比、演示法,從而使學生在欣賞作品中認識掌握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徵。我充分考慮了鑑賞順序的安排,以及對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合理利用。)

1、什麼是美術鑑賞?

欣賞齊白石的中國畫《蝦》和德國畫家丟勒的油畫《野兔》,介紹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闡明什麼是美術鑑賞及其對象、過程、目的和本質特徵等。

【自主學習】:

結合課前學生蒐集的一些知識,課堂上學生自主講解,教師補充。共同找出特點。

通過對兩幅畫的欣賞以及對各自相關知識的查證,得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所以美術鑑賞是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作品的直觀和相關知識是美術鑑賞的基礎,這就要求鑑賞者必須首先具備美術的基本知識,識別美術的基本類型和一般表現方法,然後才能進行實質的鑑賞活動。

【學生活動】:

通過兩幅作品的對比,認真體味美術鑑賞的內涵。

(教學構想:為了讓學生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美術鑑賞,在這一部分我主要運用了作品欣賞講授法,引導學生了解美術鑑賞的真正內涵。)

2、美術門類包括哪些?(課件展示)

美術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篆刻。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緻的劃分。

【合作探究】:

教師:結合課本,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探究,完成美術門類以下知識點的學習。

(1)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2)各藝術門類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你能區分出來嗎?

(3)通過以上兩題的討論與探究,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出美術門類有哪些? 美術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篆刻。

【學生活動】:

欣賞圖片,探究問題。

【教學反思】:

利用學生熟悉的梵高的作品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提出問題與典型作品鑑賞的結合,對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講解。

在講授新課重點內容時,我主要採用美術作品與音樂、文學作品相比較的鑑賞方式,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五個特徵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又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利用所學知識,分析了一些典型性的美術作品,最後是知識拓展和研究性學習,本節課脈絡清晰,教學環節承上啟下,局部與整體統一。

備課時,依據高中美術課程綱要,力求在教材的指導下取得最佳的課堂實效,又不拘泥於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積極引導學生“看、思、疑、析、體驗”,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是有的放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7pz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