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猜測—驗證—應用等環節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正確、合理、靈活的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有關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體驗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孩子們大部分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性,讓他們通過親自探索和體驗來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感受數學中的奧妙,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彙報驗證”等教學方法。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歸納解決問題。具體地説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情景創設法。 2、活動探究法。 3、集體討論法。

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精心選題,多層訓練,——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誰能來説一説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有哪些?

學生們會回答: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會讓孩子們用數字、字母或者符號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這三個定律。學生展示後,我進行小結:我們知道乘法運算定律在整數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計算更簡便了,那麼在小數乘法中,這些運算定律是否也能運用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同時板書課題。

在這一環節中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三個定律,一方面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複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為學習新課作準備。以舊引新,激發孩子的探究__,讓他們有目標的去思考。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一)小組合作,猜測驗證

1、用幻燈片出示以下題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孩子們猜一猜,每一組算式它們有怎樣的關係?(當然由於是猜測,學生出現的答案很可能會不一樣。)

2、學生自己探究,驗證。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原來每組算式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每一組算式,它們有什麼特點?

學生們通過觀察會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組算式運用了乘法交換律,第二組算式運用了乘法結合律,第三組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舉例驗證。

我向孩子們提問:通過上面的一組例子,能否就説明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孩子們可能有兩種意見:能或是不能。

針對不同意見,我會引導他們:對,單純的一組例子並沒有説服力,我們需要多舉幾個例子進行驗證。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仿照第一組的例子,也寫出三種這樣的算式,並驗證是否相等。

(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動手寫,驗證後讓他們進行彙報,儘量多讓幾組學生彙報,這樣例子多了,結論更有説服力。)

學生彙報的同時,我會有目的的板書幾組算式,讓學生觀察發現,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大家交流結束後,我這樣引導他們:剛剛小組同學相互交流後,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的發現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進行猜測,在頭腦中初步感知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然後進行驗證,進一步理解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再次啟發學生自己舉例驗證,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以及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猜測、發現、驗證。

(二)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出示例題8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兩題,看看它們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4。78×4 0。65×201

(1)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嘗試寫在練習本上。

(2)指名讓學生板演。

然後我會讓孩子們思考:第①題中為什麼先讓0。25和4相乘?這裏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呢?

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答出:運用了乘法交換律

接着問他們:你們認為第②小題中解題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會根據以往的知識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後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為乘法分配率在上學期的學習中就是一個難點,所以這裏我也會強調一下,讓孩子們體會到先把特殊的數進行分解,然後才能進行簡算。)

然後繼續提問:在小數乘法中,要使計算簡便,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啟發學生思考,認真審題,要觀察數的特點等。)

在這一環節裏,讓孩子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數學學習的目的。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嘗試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激發了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__,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性,並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第三環節:精心選題,多層訓練。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

練習題組設計如下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用幻燈片出示以下兩個問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着讓他們互評,最後我會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在本環節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了他們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2021人教版最新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②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與倍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除盡和整除,約數和倍數等概念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計算下面三組題。

(1)23÷7=(2)6÷5=(3)15÷3=

11÷3=1.8÷3=24÷2=

2、觀察並回答。

(1)上面哪個算式中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説“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3)如果用整數a表示被除數,整數b(b≠0)表示除數,可以怎樣説?(讓學生看教材第49頁關於“整除”的一段話)

3、思考:我們在説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時,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①被除數、除數都是整數,除數不等於0

明確三點②商必須是整數缺一不可

③商的後面沒有餘數

4、除盡與整除的區別與聯繫。

(1)像6÷5=1.21.8÷3=0.6我們只能説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

(2)除盡被除數和除數(不等於0),不一定是整數,商是有限小數,沒有餘數。

整除被除數和除數(不為0)都是整數,商是整數,沒有餘數。(三整無餘)

師: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表示的是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關係,它們還有另一種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約數和倍數關係(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二、探索研究

1、小組學-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1)讓學生看教材第50頁有關約數和倍數的一段話。

(2)小組討論:兩個數在什麼情況下才有約數和倍數關係?“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是什麼意思?

(3)在複習的第1題中,請你指出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約數?為什麼?

(4)倍與倍數意義一樣嗎?

如:15是3的倍數,表示15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項。讓學生看教材第50頁的注意。

三、課堂實踐

1、做教材第51頁的“做一做”。

2、做練習十一的第1題。

3、做練習十一的第2題。

4、做練習十一的第3題。

5、做練習十一的第4題。

60的約數有。

6的倍數有。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課後反思:

給學生以豐富的材料,讓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主動的探索學習掌握概念。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2、能正確列式解答“求平均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三個數學小夥伴都想和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內看誰投中的個數多。小胖1分鐘投中了5個,他認為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於是要求再給他兩次機會,讓他能充分發揮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個,第三次,還是5個。看來他的水平很穩定,用5來代表他1分鐘投籃的水平合適嗎?

二、新授

1、師:小淘氣1分鐘投了3個,他也要求再給兩次機會。第二次投中5個,第三次投中4個。

剛剛小胖三次都投中5個,那顯然就用5來代表小胖的水平。現在用幾來代表小淘氣1分鐘的水平呢,説説理由。

生:用4來表示……; 用5來表示……。

師:用超常發揮的補救發揮失常的,這時候,用4來代表他的水平比較合適。這個方法叫做移多補少。(板書)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因為4在3和5的中間;把超常發揮和發揮失常的去掉,他們不具備代表性;因為4是3、4、5的平均數……

師:不管超常發揮還是發揮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書)能使每一次的個數一樣多。移多補少的目的也是將每一次的個數變成一樣多(板書)。用一樣多的這個數來代表他的水平合適嗎?

遇到這樣數據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過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數。

2、師: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機會,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一次投了3個,第二次投了7個,第三次2個,看來水平很不穩定,一起用手勢高低來表示他的三次投籃結果。

師:你覺得用幾來代表他1分鐘的水平呢?

生:計算,是4。

師:4是從哪裏來的?前面的小淘氣是3個、4個、5個,好歹還有個4出現,這裏一個4都沒有,怎麼會用4來代表呢?和同桌説説道理。

生:3+7+2=12個 12÷3=4個(板書算式)

生: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7拿出1給3,再拿出2給2。(媒體)

師:現在用4來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適嗎?不管是求和均分還是移多補少,這兩個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像這樣通過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補少,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就是在求原來這些數據的平均數。(板書)

我們説,4是3、7、2這3個三個數的平均數。

那麼小淘氣的投籃水平也是4,這個4又是哪些數的平均數呢?

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數。

師:這個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籃水平嗎?我們辛苦了那麼久,結果這個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麼呢?

師:平均數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整體水平。(板書)

3、師:終於輪到老師投籃了,老師想要4次投籃機會,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麼?

師:小丁丁笑了,老師,我們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總數,你投好了,還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們就同意你投4次。

老師第一次1分鐘投進了4個,第二次6個,第三次5個。到這裏老師心裏十分後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師想就此收手,你們猜3個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麼?老師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贏嗎?也可能輸。

老師第四次投中了1個。我贏了還是輸了?算一算。

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個,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個呢?

三、練習

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點,就有人的身高……

不然移多補少補給誰去呢?

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間的人一定是160嗎?

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嗎?

生: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補少的結果,是求和均分的結果,也許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

出示水下圖片。

師:掌握了平均數以後,回到生活中再來看在這些數據還會上當嗎?

4、有一則調查新聞,説先在的男性平均壽命是71歲。30年過去了,男性平均壽命從68上升到了71,該高興還是難過?可是一個老爺爺看到新聞都難過得哭出來了,他今天剛過了70歲生日,你覺得他為什麼會難過?他有必要去難過嗎?説明他不懂平均數。你懂不懂平均數?你能用今天學的本領來勸勸他,讓他喜笑顏開嗎?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具準備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孩子們最近我們社區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麼列式?(板書:0.8 ×1.2)

2、嘗試計算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

師: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現在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

如果能,應該怎樣做?(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示範:

1、2擴大到它的10倍1 2

× 0. 8擴大到它的10倍× 8

0.9 6縮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麼關係?(因數的位數和等於積的小數位數。)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師:請做下面一組練習

(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位數,再計算)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你是怎樣算的?(先整數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點。)

②怎樣點小數點?(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③計算0.56×0.04時,你們發現了什麼?那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通過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則,並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數除法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主問題和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筆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準備:各種型號電池及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認識各種型號電池。

2、針對5號電池。

引:現在老師手中這節電池的價錢是250,缺什麼?應該是250什麼?如果用角做單位呢?元做單位呢?(板:2.5元)2節5號電池多少元?説完列式後(板:5元)5節電池多少元?説完列式後(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圖一。

1、讓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問題,獨立列式。(口答得出“每節5號電池2.5元”)

2、嘗試豎式計算(找不同計算方法板演)。

3、小組交流算法。

4、根據元角分知識引導算法。

針對除得餘數為1後引:個位商2後,餘數1不夠商了怎麼辦?得數中的“5”是怎樣來的?如果餘數不是1而是10該多好呀!商2後還剩下幾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後全班內交流算法。(巡視中把各種豎式讓學生板演黑板上)提問:為什麼要加小數點?

6、同桌互説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題之所以餘1後仍然可以計算是因為什麼?如果拋開元角分,這道題你還會計算嗎?我們知道數的本身也有計數單位,每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現在你可以做了嗎?來試一試。

出示情景圖二

1、估算每節大約多少元。

2、嘗試豎式計算。(注意出錯地方)

3、找學生説算法。(有用計數單位回答的表揚)

4、重點用計數單位分析算理。

5、小組內討論交流。

6、讓學生説注意問題。

三、鞏固。

1、數學診室(改錯題若干)。

2、把沒做完的題補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選擇題。(練習中的題若干)

四、:通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樣的感受?

教學反思: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實驗、數據整理和描述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預測,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3、積極參加摸棋子活動,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圍棋子是什麼顏色的引出把6個黑棋子,4個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説一説”的問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由圍棋子是什麼顏色的問題引入學習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摸棋子活動的準備。)

二、摸棋子實驗A

1、教師提出摸棋子的活動和用“正”字記錄黑白棋子的出現次數的要求,全班同學輪流摸棋子。

(設計意圖:學生猜並摸出棋子,親身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2、交流學生統計的情況,把結果記錄在表(一)合計欄。

(設計意圖: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的過程,為下面的交流作鋪墊。)

3、提出:觀察全班摸棋子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從全班統計結果的描述中,感受統計的意義,為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積累直觀經驗和素材。)

三、摸棋子實驗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9個黑的,1個白的,會出現什麼結果?學生髮表意見後,全班進行摸棋子實驗。然後整理統計記錄。(設計意圖:改變事物的條件,讓學生猜測,再摸,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合理推理能力,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2、讓學生觀察描述統計結果。

然後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觀察描述摸棋子結果的過程中,感受摸棋子實驗的意義,初步體驗摸出什麼顏色的棋子的次數和盒子中放的這種顏色的棋子個數有關係。)

四、摸棋子實驗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1個黑的,9個白的,讓學生猜一猜摸中哪種顏色棋子的次數多,再摸。然後整理統計結果,填在表(三)合計欄中,並和大家猜的結果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活動經驗的背景下,進行猜測、實驗,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兩次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中,再次體驗到,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裏這種顏色棋子的個數有關係。)

五、可能性大小

1、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次數跟盒子中棋子個數有關係嗎?得出盒子中哪種顏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數就多,反之就少。

(設計意圖:在親身實驗的基礎上,認識盒子中放棋子的情況和摸棋子結果的關係。)

2、教師介紹可能性大小的含義。鼓勵學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的結果。

(設計意圖:理解可能性大小的部分意義,學會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結果。)

六、課堂練習與問題討論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新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課本第3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無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在學生掌握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總結。

4、培養學生認真嚴格的態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設問:我們學過哪些計算?(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這四種運算,統稱為四則運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個算式裏,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②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後做()。

(3)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課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2、介紹四則運算: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

3、教學例1.

(1)板書例1:3.7-2.5+4.6 3.6×6÷0.9

然後設問

①這些算式裏有哪些運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用“第一級運算”代替“加、減法”,用“第二級運算”代替“乘、除法”,運算順序怎樣敍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敍述。

④再概括一點講,這句話可以怎樣敍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敍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完成例1的計算。

4、教學例2.

(1)板書例2:35.6-5×1.73,6.75+2.52÷1.2,然後設問

①算式裏含有幾級運算?

②運算順序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②的敍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把沒有做完的繼續做完。(一學生板演,其餘做在書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5、小結:混合運算步驟比較多,容易發生錯誤,我們要養良好的習慣,計算時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劃、四算、五查”。在沒有括號算式中,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三、鞏固練習。

1、(1)填空。(出示,學生口答)

①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統稱為()。

②加法和減法叫做第()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級運算。

③一個算式裏,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級運算,後做第()級運算;如果有兩種括號,要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裏面的。

2、課本第39頁做一做。

四、作業。

練習十第1、4題。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在觀察、討論、操作的活動中,經歷認識簡單圖形旋轉的過程。

2、瞭解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在探索圖形旋轉並用語言描述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瞭解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教學過程:

一、旋轉方向

1、觀察噴灑的情境圖,説一説看到了什麼旋轉現象,是怎樣旋轉的。教師結合鐘錶上表針的轉動介紹順時針、逆時針轉動。

2、拿一把轉椅,按不同方向實際轉一轉,讓學生描述旋轉方向。

二、旋轉90°

1、教師簡筆畫分步演示噴頭順時針旋轉90°的畫面,讓學生認識並描述旋轉了多少度。

2、再次旋轉轉椅,分別從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90°,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轉椅是沿怎樣的方向旋轉的,旋轉了多少度。

説一説

1、觀察書中的兩組圖形,瞭解書中有什麼。教師提出“説一説”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的、判斷的時間。

2、交流,重點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判斷的,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

三、圖形旋轉

1、提出畫圖的要求,並提示畫圖時要先確定旋轉方向,再考慮旋轉90°後的位置。

2、展示畫出的圖形,交流畫的方法。教師介紹先確定兩條直角邊旋轉後的位置,最後連另一條邊的方法。

3、讓學生看書中畫的三角形旋轉90°後的圖形。

練一練

1、弄清題目要求後,再判斷。

2、學生在書中獨立完成,教師輔導後進。

3、先引導學生了解圖的特點,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w88j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