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精品多篇)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精品多篇)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精品多篇)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 篇一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及組成;掌握地殼、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徵;瞭解地球的外部圈層之間的密切關係及主要特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內部構造圖瞭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明確地殼與巖石圈的範圍、軟流層的位置;運用比較法學習內部和外部圈層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及地球外部的各個圈層之間相互聯繫,認識事物是普遍聯繫的;通過地震波的應用認識到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過探索地球內部物質培養科學的探索精神。

2學情分析

高一年的學生還沒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間概念和良好的讀圖能力,也沒有具備地理分析的思維,但是他們對新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學習地球的內部結構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圖像和視頻的配合下學生也應該能較好地認識各圈層及其特點,但是對於圈層結構這個全新的內容嗎,要求他們將課本上的知識理解並在腦中形成圈層結構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學中要通過圖像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

3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圖表説明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兩個不連續面及地殼、地幔、地核的特徵;用圖歸納地球的外部圈層及其特點

難點: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係;地球內部圈層劃分

4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

自古以來,人們對生活的這個地球就充滿了探知的渴望。只有瞭解了我們生活的地球,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它。

《西遊記》我們都熟悉吧?還記得孫悟空上天入地吧?不僅在我國,1864年法國作家凡爾納的科幻小説《地心遊記》,也反映了人類想進入地心一探究竟的願望,2003年美國的科幻片《The cord》將這部小説搬上了銀幕。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這些都不是真實的,那真實的地球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活動2【講授】新課學習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

首先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就是:怎麼知道地球的內部構造。

1、研究手段:地震波(聯繫生活實際,探究地球內部構造的瞭解方法)

地球到底是像籃球那樣空心的呢,還是像鉛球那樣內部是均質的呢?

“神舟”系列和“嫦娥”系列相繼為我們探索了地球以外的世界。但是上天有路,入地無門,雖説“蛟龍”號是世界上下潛深度最深的,但也只有七千多米。就算是火山噴發,也只能將地下幾百千米的巖漿泛到上層,但最深不超過450千米。要知道,地球的半徑可是有6371千米呢。

怎麼辦呢?封神榜裏土行孫是肯定不行了,那生活中還有哪些方法可借鑑呢?

挑選西瓜法

敲擊地球似乎行不通

不知道大家閉着眼睛能不能感受得到乘座的汽車從泥濘的沙土路上駛上高速公路?是根據什麼知道的呢?————速度與顛簸方向。這種方法給我們探知地球內部構造提供了思路。我們找到了一種能瞭解地球內部構造的途徑————地震波。

快速閲讀教材,找出地震波的概念與特點。

地震波:地下巖層彈性震動四周傳播

為什麼能用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結構呢?

地震波主要有縱波和橫波之分,。這是它們的特徵和區別。那麼縱波和橫波都是什麼樣的呢?

縱波就像是彈簧一樣,能量和質點的方向是一致的,而橫波則像揮舞的綵帶,綵帶是上下翻飛的,但是能量卻是向前傳遞,能量和質點的方向是垂直的。這是縱波和橫波的形態差異,那麼它們的性質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大家看課本,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縱波,就是聲波。對地震波的瞭解就到這裏,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小結一下地震波的知識。

學生完成下表,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適當補充或糾正。

分類特點,傳播速度,所經物質狀態,共同點,縱波,較快,固、體、氣體,隨着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橫波,較慢,固體

2、地球的內部構造

我們學習地震波是為了什麼呀?···對,是為了通過它來認識地球的內部,那麼現在我們來看,怎麼通過地震波來認識地球的內部結構。大家看圖1。25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圖,觀察橫縱波的傳播速度在地球內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説明了什麼?發生速度變化的界面是怎樣命名的?

根據物理學知識,介質均一的話波速不會發生變化。地震波發生了變化,説明地球內部不是鉛球一樣的均質體。

學生分組完成下表: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適當補充或糾正。

深度

波速變化

推測組成物質

不連續面命名

圈層名稱

橫波(S波)

縱波(P波)

33km

加快

加快

固體

莫霍界面

上為地殼

下為地幔

2900km

消失

減慢

液態

古登保界面

上為地幔

下為地核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根據地震波,可以把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這其中上地幔又可以再劃分出一些小的圈層來。在上地幔的頂部,有一個物質呈融熔狀態的軟流層,位於地下60—150千米的深度,這裏的物質仍然是巖石,但是巖石呈現的是融熔流動狀態,就像打翻了的漿糊,或者果凍。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軟流層與地殼一起,共同組成了巖石圈。

這裏大家注意一下,地殼和巖石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巖石圈包括了地殼的全部,還包括上地幔頂部的那一層軟流層,它是以物質形態劃分出來的;而地殼是地表到上地幔頂部的巖石圈部分,是以地震波劃分出來的圈層。

現在我們對地球內部結構作一個小結。地球內部結構就像一個煮熟的雞蛋。

3、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大致瞭解到地球內部的構造?

改進鑽探技術、火山噴發的物質、遙感技術等。

活動3【活動】課下拓展

(1)這三大圈層可否再細分?

(2)深入瞭解莫霍洛維契奇和古登堡這兩位地震學者;

(3)閲讀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裏》和《地心遊記》,體驗地球內部圈層結構風景;

(4)加強課後複習,手繪完成內部圈層劃分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 篇二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教學目標

1、瞭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週期;瞭解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週期。

2、瞭解地球公轉的重要特點,理解黃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規律。

3、學會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象,形成空間想象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教學建議

關於地球的公轉的教學建議

關於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週期: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開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轉內容的講授。在課堂教學中,除利用課本中《地球公轉的軌道示意圖》和表1.2《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時公轉速度的變化》進行講解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本期的圖片素材,或者自己製作動畫進行演示,將地球公轉運動中近、遠日點(到達時間和日地距離),公轉方向,角速度和線速度的變化特點,公轉週期等知識點直觀地展示出來。

地球公轉的重要特點是一個重點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二分二至時地球的位置示意圖》(數據庫中媒體素材有相應的動畫),分析得出地球公轉的兩個重要特點:①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

關於地球自轉方向的教學建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也可以通過動畫),讓學生從赤道和南、北極投影的角度,觀察地球的自轉運動。特別是在南、北極投影圖上,要訓練學生識別地球的自轉方向。

關於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的教學建議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運動是這兩種運動的疊加,其結果就是形成黃赤交角。在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搞清地軸、赤道平面、公轉軌道平面(黃道平面)三者之間的角度關係,利用《黃赤交角示意圖》進行講解,形成學生的空間概念。這部分知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關於地球自轉週期的教學建議

學生對於恆星日和太陽日的學習,是本節的難點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恆星日和太陽日示意圖》講解地球自轉週期,也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向學生演示他們的區別。地球自轉週期的不同實際上是因為其轉動的參照物不一樣。

--示例一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週期。

2、瞭解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週期和黃赤交角。

3、瞭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相互關係。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或用地球儀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會用科學準確的語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現象、概括地理特點的能力。

2、通過讀圖、畫圖、分析問題等活動,學習運用地理圖表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並初步樹立空間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點和規律,使學生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通過讓學生參與多樣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觀察、思考和積極發表個人見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揭示了地球運動的基本特徵,是地球科學重要的理論基礎,併為理解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奠定了基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相互關係是本節的重點,黃赤交角的形成是難點,難在建立較強的空間概念。教學中通過利用教具進行演示或讓學生參與演示活動,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將有利於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及兩者的關係。

本節內容學生在國中地理課已有所瞭解,教學中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運用演示、觀察、提問、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以及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從這節課開始,我們要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提問】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哪位同學能根據國中所學的知識,説一説地球是怎樣運動的?

【演示】發給每位學生(或兩人、四人)一個地球儀。若只有一個地球儀,可請l~2位學生到講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轉,要求學生注意地球自轉的方向,留心觀察在北極上空或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有何不同。

【講述】確定地球自轉方向時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運動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它有自己的旋轉軸,這個軸和地表的兩個交點我們定義其為南極和北極(實際上把哪一個定義為北極點,哪一個為南極點並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兩極的位置來決定的,是絕對的。地球上的東西方位則隨地球自轉而變化,是相對的。

【演示】要求學生演示地球儀,思考:如何確定地球的自轉週期?地球自轉週期究竟是多長?請學生聯繫物理課和國中地理課所學知識回答。

【提問】確定地球自轉週期為一天(24小時)的參照物是什麼?

對地球而言,太陽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所以人們選擇太陽作參照物,一天是24小時,叫做一個太陽日。但這不是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科學家們選擇了遙遠的恆星作參照物,由此確定地球自轉的週期。這是為什麼?

【演示】教師自扮地球,讓前排一位學生扮作太陽,再讓最後一排的一位學生扮作遙遠的一顆恆星。教師面對太陽,也面對與之在同一直線上遙遠的恆星,邊轉動身體演示自轉,邊移動腳步演示繞太陽的公轉。教師自轉360°後,正好面對遙遠的恆星,卻不是正好面對太陽。因為教師已繞太陽公轉了大約一度,所以必須再多轉約1°,才能正好面對太陽。

【提問】以兩個不同參照物確定的地球自轉週期,哪個是真正的週期?週期的時間是多長?確定真正週期的意義是什麼?

【講述】太陽日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週期,如計量一天的長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動】讓學生用太陽日計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提問】教師用地球儀演示自轉運動,問:地球自轉時,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樣?自轉線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儀向學生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

【講述並提問】我們很明顯看到除了南北兩極外,其餘各點的角速度都一樣,其角速度約為每小時15°,嚴格地講,這裏應該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轉真正週期(即一個恆星日)來計算,想想為什麼?因為各緯線圈的長度不一樣,所以同樣是自轉一週,不同緯度的地方,其走過的路程是不一樣的,顯然赤道地區的自轉線速度,赤道向兩極減小為零。

【提問】地球運動的另一種形式是繞日公轉,哪位同學能根據國中學習的知識和教材插圖1.22所給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轉?

【演示】讓學生以講桌面作為地球公轉軌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轉運動。提示學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轉的方向和公轉的狀態,讓其他學生觀察和評價演示是否正確。

【提問】你能總結出地球公轉的方向?公轉中地軸的姿態嗎?

【閲讀】學生讀書圖1.20和表1.2及教材有關內容,分析説明地球公轉的軌道和速度特點,説明兩者間的關係。

【講述】因為地球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所以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使地球繞日公轉中出現近日和遠日現象。開普勒第三定律證明:地球位於近日點及附近時,公轉速度快,位於遠日點及附近,公轉速度慢,表1.2已説明這點。

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點附近公轉運動快,所用時間短;遠日點時,公轉速度慢,所用時間長,這對地球上冬夏季節的時間長短都有一定影響。

【演示】要求學生用手撥動地球儀自轉,同時手持地球儀使其公轉,演示自轉和公轉的疊加運動。

【提問】地球運動是自轉和公轉兩種運動疊加而成的,兩種運動同時存在,緊密聯繫,這種聯繫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具體表現是什麼?

【活動】讓學生分組用地球儀邊演示邊思考和議論上述問題。

【總結】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相互關聯,密不可分。表現在時間上:地球公轉一週為360°,是一恆星年,相當於地球自轉了365日6時9分10秒。在空間上:地軸和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之間有66°34′的傾角,且北極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由此產生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黃赤交角,為23°26′,如書圖1.22下圖所示。

【活動】要求學生在圖上描畫出黃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線(簡稱黃赤交線),在圖1.22上圖中也畫出黃赤交線,同時畫出四條太陽直射光線(用直線箭頭來表示)。觀察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光線與黃赤交線的關係及在一年中如何變化。

【提問】太陽直射光線和黃赤交線的關係在一年中是如何變化的?研究兩者關係有什麼意義?

【總結】太陽直射光線與黃赤交線的關係,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轉年春分,由0°逐漸擴大到360°,可利用太陽直射光線與黃赤交線所成的夾角,確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空間位置。

【觀察】圖1.23,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迴歸運動—迴歸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哪些自然現象與地球公轉有關?請同學課下思考。

板書設計

地球運動

方向

週期

速度

特點

自轉

(繞地軸)

自西向東

23時56分4秒

15°/時

地軸指向不變

自轉與公轉同時、疊加

迴歸年

黃赤交角23°26′

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

公轉

(繞太陽)

自西向東

365日6時

9分10秒

59′/時

30㎞/秒

地軸相對於黃道傾斜

成66°34′夾角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 篇三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一般可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它們都以地心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徵。本節教材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圈層結構。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圈層的瞭解,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來推測地球內部的組成及其他特徵。地球外部圈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由於各圈層在後面的教材中還有詳細介紹,所以在本節中介紹得較簡略。

“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本節課的課標要求。所以.根據課標要求與教材、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確定為:

(1)瞭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3)繪製地球圈層示意圖.説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4)運用圖表及相關資料,認識並探究地球表層,用具體實例説明地球表層的特徵。

本課內容由兩個目來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波和地球的內部圈層是本節教學的難點。縱波,橫渡知識學生沒有接觸過,因此教材首先給出了縱波、橫渡的基本特點。圖l。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意在指導學生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推測原因,劃分出內部圈層。

圖1·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解析。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地震波傳播的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為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生變化,地震渡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生突然變化,出現地震波的不連續面。這樣,地震波就可以帶回地球內部的信息,從而可以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和物質狀態。

圖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陸部分)約33千米處,縱波和橫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現波速的不連續面(莫霍界面),説明該深度處上下物質在成分或狀態上有改變。

2、在地下2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失.縱波的速度明顯下降,也出現波速的不連續面(古登堡界面),説明此深度處地球的內部物質組成、狀態差異明顯。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將地球內部劃分為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地核。

4、縱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處也有變化,稱為次級不連續面,該面將地核分為外核和內核。

教材隨後安排的圖1·27“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是對圖1。26右圖的細化,利用圖旁邊的文字,讓學生從厚度、温度、物質組成和狀態的變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以及地殼與巖石圈的概念區別。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外部圈層與人類關係密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這裏只是簡單介紹了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範圍、組成和總體特點,從物質形態、空間分佈、相互關係等方面認識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層。

圖1·28“地球外部圈層示意”設計:

一是點出外部圈層的位置和名稱;

二是形象地説明外部圈層的相互關係.強調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一個整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

最後“活動”部分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拓展。這個問題其實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不要求學生此時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學思路設計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內部圈層。可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學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桌子受到衝擊產生彈性振動,耳朵聽到敲擊聲,左手感覺到振動。藉此閲讀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關特點,通過學生質疑解疑,獲取地震波的有關知識:地震波為彈性波。縱波傳播速度快,能通過固態、液態、氣態三態物質;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物質。

第二步,據圖1。26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分析地震波的不連續面以及地球分層,結合圖1。27及有關小字內容,理解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特點。利用活動第2題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知識與技能培養

獲取地球圈層的構造及其主要特點等有關知識。通過讀圖提高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自學操究、質疑釋疑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維及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地球內部物質處在不斷運動和循環中;地球外部圈層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人類活動改造環境,環境變化對人類產生反作用。只有人類和環境相互協調,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三、課堂教學實錄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資料l: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家級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現代深部鑽探高新技術,在具有全球地學意義的大別——蘇普超高壓變質帶上實施,被稱為是“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鑽探工程設計深度5000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整個工程歷時5年完成。利用從鑽孔中獲取的巖心及液、氣態樣品及原位測量數據,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該工程於2001年8月4日正式開鑽。

資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學鑽探井為前蘇聯的科拉SG3超深鑽井,深12262米。

教師:

(1)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它們都以地心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徵。目前,人類對地球外部圈層的研究進展很大,但地球內部是一個什麼樣子呢?看來利用鑽探技術是難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開的熟雞蛋)同學們,有人拿這個雞蛋形象的比喻為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你認為這個説法有根據嗎?

【多維互動主題探究】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詳錄)

實例感悟:同學們,將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你會有哪些感受?

自學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的感悟,自主學習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內容。請提出本小組在自學中的見解或者遇到的疑難問題,希望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地震波的類型

固態、液態、氣態三態物質

互動探究:

生l:用手敲擊桌子,桌子會產生彈性振動。地震波就是一種彈性波,它有縱波與橫波之分。

生2: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能通過固態、液態和氣態;橫波的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着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教師介入:剛才的同學較好的説出了縱波、橫波的特點,哪位同學還有新的見解或者異議?

生3:什麼是縱波?什麼是橫波?

(教室寂靜)

教師介入:同學提出的問題有新意。縱波與橫波的概念、特點是今後物理課程要解決的問題。簡單説來,橫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的波。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的嗎?

生4:地震發生時人們應該先感覺到的是縱波,因為它的傳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們只會感覺到顛簸,因為橫波不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生5: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着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變化而變化。應該説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若通過的物質密度加大,波速必然會加大。

生6:你所説的結論,根據在哪裏?

生5:……

總結承轉: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剛才的討論是不是正確,還有待於大家下面進一步討論、學習。我認為波的傳播速度還與物質的形態有關,這裏有這樣一組數據提供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媒體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

教師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為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生變化,地震波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生突然變化,出現了地震波的不連續面。同學們,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圖,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討論、辯解。

生1:從圈中發現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離之處、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現了不連續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處橫波突然消失,説明其內部物質形態是液體。

生3:從橫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講,其內部物質是液體,但覺得很難理解。

總結承轉:根據橫波不能通過這一事實,有人認為2900km以下的物質近似“液體”,是在高温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成分以重金屬鐵、鎳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質狀態是一個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媒體演示: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在原媒體播放的基礎上對應出現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

激勵探究:根據我們的學習,大家快速閲讀教材第二自然段內容和圈1。27“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有關信息,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麼新的發現與疑點還請提出,以便我們共同研究探討。

媒體展示:地球各圈層的劃分及特點表(楷體內容在表中為空白)。

(學生完成後,第一學習小姐和第四學習小組填表,補充完成)

【互動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它不屬於地震波的不連續面嗎?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處的不連續面,把地幔劃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處的不連續面,把地核劃分為內核和外核。

教師介入:這兩個不連續面,我們認定為次級不連續面。

生3,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但橫波能通過,物質狀態應該是固體呀。

教師介入:軟流層的物質從總體上看仍是固態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説明該層的物質較巖石要軟要熱些,這裏硬軟的差異是冷熱的必然結果。所謂“熱些”是説物質温度比較接近其熔點,雖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動性卻大大增強了,所以也有人把軟流層的物質狀態説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體。

生4:從圖1。27看出巖石圈與地殼的範圍和界限是不同的,巖石圈不但包括地殼,還包括軟流層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轉引導:同學們討論的氣氛很熱烈,能比較完整的綜合了我們所要掌握的知識。但是現在我還有兩個問題亟待大家解決:

1、能用雞蛋的結構説啊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嗎?

2、獲取地球內部的信息,除了我們對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認為還有沒有別的進徑?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略)

四、教學案例評析

執教者知識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內部物質密度變化表),雖然學生思維多維展現,但教師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巧用實例,感悟地震波;巧設比喻,引發學習興趣;藉助直觀手段,突破難點;教師適時介人,化解疑點;通過特徵比較,把握重點;通過讀圖,培養學生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師生、生生互動質疑探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展現。這樣,在情境創新、環節設計、方法和理論提升等方面,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新課程的精神和要求,從而使課堂氣氛熱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學生人格,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培養。

相關推薦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的結構的研究:由於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衝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於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經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就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科學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透視”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發生突然變化,這種速度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所以地球的內部圈層是依據地震波傳播的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來劃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各外部圈層的概況比較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閲讀上述材料,完成1~2題。

1、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範圍是帶有彈性的堅硬巖石層,稱為巖石圈,其範圍是指()

A、地殼

B、地殼和軟流層

C、地殼和上地幔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正確敍述是()

A、劃分地殼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C、在莫霍面上,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第1題,巖石圈由巖石組成,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第2題,根據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即可回答。

1、D2、D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 篇四

一、課標分析

“運用示意圖,説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本條課標基本要求是在宏觀上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基礎上,瞭解自然環境的組成,即在空間範圍上把自然環境放在地球圈層結構中來認識,對於各圈層應抓住其主要特點及與人類活動關係密切的內容。

“運用示意圖”進行説明是對學生的要求,“示意圖”並不定特指某張示意圖,也可以是學生自主繪製示意圖方式表達對地球圈層結構的認知。

二、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以及介於內部和外部圈層之間的一個圈層—巖石圈。教材內容知識難度較小,主要是抓住內部圈層之間的劃分依據和外部圈層的特點。

三、學情分析

學生們已經具備地震、地殼、外部圈層等感性認知,具備一定讀圖、繪圖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但由於本節內容涉及到的空間範圍比較宏觀,還涉及到其他學科知識,教師宜採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提供相關的圖文資料,設置具有思維啟發的問題。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過程與方法:通過繪製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示意圖,掌握地球圈層結構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我國深空、深海、深陸探測計劃和地球圈層結構繪製體會到地球結構的美麗,激發學生探索地球奧祕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地球內外圈層的空間分佈、特點

教學難點:根據地震波曲線圖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區分巖石圈與地殼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程導入】:提前播放《地心歷險記》混剪音樂,簡單向學生們介紹電影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是我們人類向地球內部不斷探索奮進的一個縮影。自古以來,上天、入地、下海就是我們人類不斷開拓進取的領域。目前,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人類可以乘坐着載人航天飛船在宇宙中遨遊漫步,也可以利用遙控潛水器下潛到萬米深海,可謂是上天有路,下海有方,但想要進入地球內部卻是入地無門……那為什麼進入地球內部對比之下,顯得有些困難呢?地球內部到底是怎樣的呢?帶着這些問題進入我們今天的地理學習。

【黑板板書】: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內外部圈層結構:通過預習,大家知道了我們的地球圈層結構,總體上分為那些呢內部和外部。首先我們來研究我們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的內部圈層】

教師活動:如果你是一個地質科學家,你會想到那些方式去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呢?學生分享研究內部的方法:……

教師總結:大家提出了非常多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我們可以來進行一個梳理。鑽探技術;根據火山噴發的物質,獲取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相關信息;地表的温泉,熱泉可知地球由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他手段……

教師活動:方法其實很多,我們今天主要深入瞭解部分方法。研究地球內部,看似複雜,但其中的基本原理大家其實可以類比到我們生活經驗。比如説夏天買西瓜,大家都想買到甜西瓜,在不知道西瓜內部的情況下,如何才能買到甜西瓜呢第一種,讓老闆開一個小三角,讓你嘗一下。類比到地球內部研究,也在地球上開一個小口,也就是對地球進行鑽探。比如前蘇聯這個國家就曾進行過一個地球鑽孔勘探項目。深挖到了地下萬米處,(聯想到我們地表最高處:珠穆朗瑪峯:8848.86米,1.5個珠峯是該鑽井鑽出來的深度。)可以説這個鑽孔已經很深了,但和我們的地球半徑相比,它的任務進度條僅僅不到0.2%。所以,僅靠鑽探,那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才能知道地球內部結構。

第二種買到甜西瓜的方法是啥呢?是不是拍一拍!就拍一下,然後聽它的聲音是比較悶的還是脆的。可以間接的推測西瓜內部到底甜不甜。類比到地球研究,是不是也可以拍一拍地球,讓地球震動起來,地球什麼時候會震動起來呢地震發生的時候,那我們聽的地球的聲音,更多的是我們接收到的地震波。那什麼是地震波呢?

【地震波】:當地震發生時,地下的巖石受到強烈衝擊,產生彈性振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我們把這種彈性波稱之為地震波。所以我可以藉助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就像是給地球做了個超聲波檢查。那如果我們今天想要研究大竹中學所在地的內部構造,怎麼辦呢?難道只有等大竹地震的時候,我們才能瞭解到其結構?肯定不是的,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大家肯定都是不想自己的家鄉經歷地震的。其實我們是有一些現代的地震勘探儀器,可以可控的讓部分地區震動起來,以收集其數據,進而進行研究。

那地震波有哪些形式呢橫波和縱波,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大家觀察看這幅圖,波的前進方向和質點的振動方向關係。橫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水平的波。這裏是兩幅動圖的模擬,左手邊這幅圖模擬的應該是橫波還是縱波呢所以相比之下,橫波和縱波那個傳播速度更快。縱波,當橫波、縱波由地下的地震發生地,傳播到地表時,地表的房屋會經歷怎樣的一個過程呢?先達到的是縱波,觀察縱波的波形,會導致房屋如何搖晃呢橫波呢所以受到地震影響的房屋會先接收到縱波,產生上下搖晃,再接收到橫波,左右搖晃。那對房屋危害更大的是橫波還是縱波呢?橫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起到一個剪切作用,破壞性較強。

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觀察當發生地震時傢俱是如何晃動的?從而得到橫波與縱波在速度上的差異,以及帶來的晃動感受的不同。

剛才是觀察發生地震時,家裏的情況,那麼當地震發生時,處於地面的人和船上的人感受是不是相同的呢不同,地震發生時,陸地上的人先感覺到上下顛簸,接着左右晃動。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顛簸。原因是因縱波傳輸快,橫波傳輸慢,縱波橫波都可以在陸地上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地震波的橫波縱波對比】: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橫波和縱波的差異。我們可以從那些方面將他們進行一個對比呢我們一起來完成此表格。

【地震預警系統原理】:説到地震,其實我們四川省最近也是經歷了一場6.0級的地震,大家知道發生在哪裏嗎?地震發生幾乎可以説是瞬間的,但是我們在努力地爭分奪秒。對地震進行持續的監測和預報。比如此次的瀘縣地震,我們又一次的實現了地震預警。

我們是如何實現地震預警的呢大家注意看預警的界面,發現它強調的是什麼,橫波還有多少米秒到達,所以接到地震預警時,地震其實已經發生,但是呢?縱波速度快先到達,然後儀器檢測到,計算當地與震中的距離,再通過各種通訊方式預報破壞性更大的橫波的到達時間,使人們有時間緊急逃生。大家看到我們地震預警一般都是幾十秒的,但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提前預警的秒級時間單位,據數據統計,如果能提前20秒,人員傷亡會減少65%,其實,在沒有預警系統時,人們對地震的反映過程大致如下,(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的地震2018年1月5日北碚發生3.1級地震,)但如果有了預警系統,加上平時的演習,地震的反應過程、判斷、決策時間減少,用於避險的時間得以增加,也就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了人員傷亡。

雖然地震波每次來臨都會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壞,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但它卻是照亮地球內部的一盞明燈。

【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比如我們一起來讀這樣一幅圖,我們之前説過讀圖表第一步是什麼?讀名稱。名稱是什麼呢?(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第二步看圖説話。從圖中你可以提取出那些信息呢?我們可以看到隨着深度的加深,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變化。第三步就是追問原因。地震波傳播速度具體是怎樣變化的呢?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説明了什麼問題,以及你能否根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的變化規律,將地球內部進行分層,分層的界面該定在哪裏呢?分界面又是什麼呢?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時間為3-5分鐘,一會請小組代表來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

學生分享觀點:

首先第一問:隨着深度的增加,橫波的傳播速度先是加快,後急劇的減速到0,也就是説橫波在此深度消失了。縱波呢?先加快後減慢,過了橫波消失的那個界面後,又開始加快。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播速度的變化呢?比如説在這條紅線表示的深度之下,橫波、縱波波速迅速上升,説明了它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密度發生了改變。而在這條紅線表示的深度之下,縱波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説明了物質狀態發生了變化。物質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大家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嗎?在這一部分,橫波縱波都可以傳播説明了物質狀態應該是固態,而到了這個界面以下,橫波消失,説明了至少在這個交接地區,物質不再是固態,可能是液態或是氣態,但考慮到地球內部的高温高壓環境,最有可能的是液態。科學家的觀點認為:該地區更多的可能是呈熔融狀態的金屬物質

【不連續面】:在這幅圖中我們就找到地震波波速突然變化的兩個界面,我們把地球內部地震波發生突然變化的面稱之為不連續面。那麼這兩個不連續面大概都在那個位置呢?分別在深度33km和2900km處,深度33km處的不連續面命名為莫霍界面,為什麼叫莫霍界面呢?因為是莫霍。洛維奇發現的,所以大家也要多去發現,以後説不定就有以你命名的事物了!深度2900km處的不連續界面稱之為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與古登堡界面對比】: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兩個不連續面,大家覺得他們兩者的區別主要是什麼呢?可以從那些方面將兩者進行一個區分呢地下深度、波速的變化(強調波速變化的方向)

我們根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將地球內部圈層進行了劃分,依據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這兩個界面,劃分出了三層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除了這兩個比較明顯的不連續面之外,,還有很多次一級的不連續界面,比如縱波在深度5150km處,速度突然的變化,又把地核分為了外核和內核。

總結:綜上,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內部圈層,主要是有三層,從表及裏,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核。

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地依次學習一下每一層的結構特徵:

【地殼】首先是地殼,它的範圍是指那些地區呢?位於莫霍界面之外,主要的物質組成為巖石,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由巖石構成的堅硬外殼。那這一層薄薄的巖石外殼在地球各處厚度是均一的嗎?不一。那些地區地殼會比較厚呢?學生説出很多地方。那如果把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進行對比,那個地區地殼會比較厚呢大陸地殼厚,平均厚度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脈地區的地殼會更厚,比如亞洲的青藏高原某些地方地殼厚度可以超過70km.而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區地殼厚度為12km。有的地方大洋地殼的厚度僅為5千米左右,雖然有的地區地殼薄,有的地殼厚,但平均下來地殼的平均厚度也有17千米。

【地幔】:接下來是地幔,地幔的範圍是?厚度呢?同時,我們回到地震波傳播速度圖,觀察一下在地幔這一層地震波波速的變化,也有一個波速突然變化的界面,大概深度在哪?900km因此這也是一個不連續面,這個不連續面就把地幔劃分為了上下地幔。在上地幔的上部還有一個軟流層,被認為可能是巖漿的發源地,,大家關注一下在課本22頁圖1.26中,軟流層的深度大概是在多少千米?80-400km。

【地核】:最後一層是地核,地核的範圍是?厚度呢?同時也是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分為了外核和內核。科學家認為外核更多的可能是呈熔融狀態的金屬物質,而內核由於地處地球深處,超強的壓力將鐵原子和鎳原子緊緊擠壓在一起。這是一個密度極大的固體金屬球。

【巖石圈】:在課本這幅圖中還提到一個巖石圈,大家觀察一下巖石圈的位置,你們認為巖石圈具體來説是包含了那些內容呢地殼+上地幔上部的上部(上地幔頂部),在它下方還有一個軟流層,所以我們對巖石圈有兩種表述方式:地殼+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深入地瞭解了地球的內部圈層了。有人説半熟的雞蛋像地球內部結構,不知道大家贊不贊同,如果贊同的話,請説明為什麼像,哪裏像?蛋殼為地殼、蛋白為地幔、蛋黃為地核。由於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漿就可以代表軟流層中的巖漿,蛋殼和蛋白之間的膜+地殼(蛋殼)就是我們的巖石圈了

前面的學習,我們是往地球內部研究,而為了更全面地認識地球的整體面貌,我們需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圈層】:從這種圖片中,可以看到地球的那些外部圈層呢?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巖石圈屬於一個內外圈層的過渡圈層。我們接下來依次瞭解一下每一個外部圈層的特點。

【大氣圈】:首先是大氣圈,主要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各種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一個複雜系統,氣體中主要是?氮和氧,大氣圈包圍着地球,大氣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之前我們學習過地球有生命誕生的內部條件那些是和大氣圈息息相關的呢?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大氣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所必須的氧氣。以及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可以對對温度進行調節,使得地球上的温度變化和緩,以及我們的颳風、下雨,陰晴變化這些發生在大氣圈中的天氣現象,也是我們人類緊密相關的!

【水圈】:其次是水圈,水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地球表層的各種水體。大家可以想到那些水體呢?包括但不限於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海洋水,水圈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水是靜止的還是不斷運動的?水通過蒸發、降水、徑流的形式在不斷的運動和轉化中,通過水體的運動實現了地表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轉換。因此,它可以説是最活躍的自然環境要素之一,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物圈】:再次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和他們的生存環境的總稱。生命活動的足跡可以涉及到那些圈層呢?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但多數的生命還是集中分佈在大氣圈的底部、巖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也就是分佈在這些圈層相接觸的地帶,為什麼會集中生活在這些地帶?因為在這些接觸地帶才能供給生命生存所必須的陽光、空氣、水、土壤條件。因此我們所處的生物圈其實就是這些圈層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

比如在這樣一幅美景中,圖片中涉及到了那些圈層呢

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這些圈層之間有沒有明顯的界線呢?沒有。

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圈層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請舉例説明,以我們所處的生物圈為例。)

大氣圈與生物圈: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向大氣圈釋放氧氣,,大氣圈提供生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生物圈與巖石圈:巖石圈可以提供植物生長的土壤條件,生物圈則可以通過枯枝落葉,生物遺體的分解為巖石圈提供有機物。

生物圈與水圈呢:水圈可以為生物圈提供水、無機鹽而植被生長較好的地區,植物的根系可以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通過蒸騰調節小氣候,進而影響降水量。

【課堂小結】:其他圈層之間也存在着類似的物質、能量交換,四個圈層之間聯繫緊密,共同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因此一旦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遭到我們的破壞,都會對人類賴以存活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還希望大家能夠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合理地改造自然,實現人地協調的發展目標。

本節課的知識學習就到此為止了。為了檢測大家的學習情況,在這裏準備了幾道習題,大家來試一試吧!

【習題練習】:見學案

九、板書設計

十、教學反思

優點:

1、情景導入音樂暖場,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和興趣。

2、對於教學內容比較熟悉,內容推進相對流暢,與學生們的互動也較好,課堂氛圍輕鬆。

3.課程設計結構上比較合理,時間把握較好。

不足:

1、缺乏及時的黑板板書。

2、語速較快,語言不夠簡單凝練,把簡單的事情説複雜了。

3、問題的設置不夠合理和科學,缺乏對學生的循序漸進的引導過程。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 篇五

一、課標導讀

新課程標準中對“地球的圈層結構”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主要特點”。並且在活動建議中提出:“繪製示意圖,或利用教具、學具,説明地球的圈層結構”。由此看來,對地球的圈層結構,從分佈到劃分依據,從各層特點到學生理解、分析、判斷和運用,都是本章內容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始終把握住該節內容的標準要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務。

二、教學目標

本節教學要重點突出“地球圈層”和“結構特點”兩個核心概念,圍繞這兩個概念,逐步將地球圈層結構及其劃分依據——圈層特點等知識點順序展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豐富的圖例和圖片展示,讓學生分析和理解各圈層的結構特點。

1、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分佈。

2、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舉例説明主要的地球圈層結構特點。利用圖解,由學生分析判斷劃分的依據。

三、教學設計

一、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是第一章的最後一節,建議用2個課時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着重從教學內容的講授和分析入手,完成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學內容的學習。同時,通過師生互動,將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劃分依據讓學生能夠深入瞭解。第二課時:通過內部和外部圈層的劃分,讓學生對地球的圈層結構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在講授地球外部圈層知識過程中,對大氣圈、水圈進行簡潔而又清晰的介紹。在新課程中,沒有像老教材將各圈層分成小節單獨分析,而是重在基本瞭解和理解的程度。所以,教師在講授這一部分內容時,最好是突出重點和大的結構而儘量高度概括。

二、教學安排

1、第一課時:1、通過讀圖,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層次關係。2、在有了基本的結構認知後,着重講授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但教師不要過於拘泥於概念的講授和分析,尤其是地震波、縱波、橫波等概念,他們並非是該節內容的核心知識,只要學生了解了內部的幾個圈層及層次關係即可。3、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掌握的主要內部圈層的結構後,可以將巖石圈的概念有意識地強調。因為巖石圈是內外部圈層的結合部,與外部圈層的聯繫也最緊密。學生了解了巖石圈的'概念後,對後面的學習就有了知識鋪墊。

2、第二課時:1、引導學生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劃分,明確外部圈層的結構和層次關係,尤其是外部圈層的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關係更是要交代清楚。2、本課時對大氣圈、水圈兩個圈層的介紹是重點,而生物圈和巖石圈並沒有深入下去。因此教師應該適當的用描述性的語言簡潔地概括他們的關係。3、結合實際案例“美國生物圈2號實驗的失敗説明了什麼問題”,讓學生課後對生物圈進行自主學習,是教材設計的一個創意。教師完全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案例,開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探究,學生對生物圈的瞭解會更加直接。

一堂課下來,教師課前準備的充分不充分,對教學效果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新課程理念如何體現出新字,仍然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努力地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w8rn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