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談美術、語文、歷史學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談美術、語文、歷史學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談美術、語文、歷史學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談美術、語文、歷史學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長江路國小 温小鹿

軟化學科邊緣是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就語文教學而言,不就在倡導一種“大語文”觀嗎?作為實施美育的一塊重要陣地——音樂教育也必將順應這種潮流。加強相關學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理解力、想象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在各學科中,可以和音樂稱之為姐妹學科的莫過於美術、語文、歷史。下面就這些學科為例,談談他們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很久以來就有“音美”這一説法。現在再看這兩個字,除了它們是兩個學科的代指,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學科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把美術滲透與音樂教學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美麗的圖畫是凝固的音樂,而優美的樂曲是流動的圖畫。我在進行日本民歌“櫻花”的欣賞教學時,就充分應用了繪畫。我讓學生在反覆聽賞時在頭腦裏描繪自己所聯想的畫面,最後讓幾名見過櫻花的同學在黑板上隨音樂即興作畫,音樂結束,黑板上也出現了漫山遍野的櫻花,此時的學生便成了遊人,在櫻花的海洋中暢遊。這時學生只有一個感覺:美。又比如讓學生用塗色的方法區別樂曲的情緒,學生會用紅色或黃色來表示歡快、熱烈的情緒,優美、寧靜的他們會選擇藍色或綠色,而對低沉、憂傷的歌樂曲他們會選擇灰色或黑色。從美術的角度看,他們正是運用了美術中的冷暖色調。所以我經常告訴學生音樂不僅可以聽,它還可能畫,而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畫音樂特別感興趣。當他們在“畫音樂“的同時,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而”畫音樂“又加深了他們對歌樂曲的理解,使音樂變成了一幅幅凝固的畫面留在了他們的記憶中。

談到語文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首先得談談它的散文和詩歌。優美的詞句往往能在音樂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在引導學生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時,我就配合音樂深情地朗誦了一段散文:“看,夕陽落山了,美麗的彩霞在天幕上飄蕩,藍色的天空佈滿了閃爍的小星星,彎彎的月兒掛在了樹梢,小鳥飛回了自己的窩,在媽媽的懷抱裏甜甜地睡了。小寶寶睡在搖籃裏,在媽媽輕柔的歌聲中進入了夢鄉……..”。優美的詞句既有景也有人,在學生面前勾畫了一幅靜謐的夜景,讓人陶醉。既增強了音樂感染力,也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除了應用散文,語文課文中的兒歌、詩歌也是音樂教學中經常借用的東西。我在一年級的教學中就充分發揮了兒歌的作用,來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表演背兒歌,學生們爭先恐後,興趣盎然,緊接着我在黑板上寫出幾句剛才學生背的兒歌,又寫出幾條節奏;我把節奏朗讀了一遍後讓學生用線把節奏相對應的兒歌連起來,學生們毫不費力就完成了,這樣,單調而枯燥斬節奏,在學生眼裏都活了起來。不僅如此,在我啟發下,學生還會變換不同的讀法創編新的節奏。比如像兒歌“紅日圓圓,月牙彎彎,河水清清,火苗紅紅。”學生就編出了兩種節奏型“XXXX”“X X XX”,而且是不同拍子的節奏型。這樣的音樂課是把文學與音樂充分結合起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除了應用美術和語文,歷史也是音樂所不能遺棄的東西。因為音樂就是歷史的心聲,音樂就是歷史的見證。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作品,都代表着一個歷史時期特定的歷史背景。我們在向學生介紹“義勇軍進行曲”“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等音樂作品時,就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一次在欣賞河北民歌“小白菜”時,我就先向學生介紹了歌曲所處的歷史背景:“那是在黑暗的舊中國,勞動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壓迫,過的是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日子,像小白菜這樣無依無靠的孩子隨處可見……..“對學生而言,“小白菜”這樣的生活是他們無法想像的。於是我趁熱打鐵,請學生談談自己現在的生活,以此激發了學生對今天生活的熱愛,使他們更加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把音樂和歷史充分結合起來,不但能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更能讓學生在走進音樂的同時受到心靈的震撼,從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加強音樂與相關學科的滲透,是當今音樂教育的大勢所趨。只有把音樂和它的姐妹學科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才能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作技巧和應用美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並增強學生的洞悉力和智慧,使之更加深刻和完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4wmy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