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體育教學論文(教學論文,體育)

體育教學論文(教學論文,體育)

目錄

體育教學論文(教學論文,體育)
第一篇:國小體育教學論文第二篇:體育教學論文第三篇:中學體育教學論文第四篇:中學體育教學論文第五篇:國小體育教學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以目標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師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學習目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內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耕耘、去創造,以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一、追求開放多樣的教學內容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於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遊戲化

國小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較難的技術,是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把教學內容進行遊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更多請你搜索)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遊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

教學內容的單一重複有利於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是也易引起學生厭煩,我們可以對多個內容進行一定的循環,每節課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節課的 切入點要有一定的聯繫和提高。這樣每節課滲透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

許多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遊,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

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採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 、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 教學主題要多角度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針對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課上先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意境中,再滲透教學內容,可以使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聲有色。主題還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電影,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等。

2、 教師言行要有魅力

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一節課,學生就能判斷這位教師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教師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採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在實踐中我們要善於總結和挖掘其中的內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貼近學生,提升我們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對於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 視覺的刺激

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慾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來幫助國小生理解授課的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

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者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説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3、聽覺的變換

除了哨音,可以通過音樂、小號、鼓聲來對學生產生刺激。如學動作時,播放點有節奏的音樂,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賽時,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小號和鼓聲來加油助威,所有的學生都會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開發設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總之,只有抓住國小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

第二篇:體育教學論文

農村國小體育課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摘要: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是我國現今整個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目前,對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過程中,如何真正落實體育新課標,必須作具體分析,要考慮主、客觀的諸多因素,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農村中國小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關鍵字:國小體育農村素質教育

體育課的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的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體育教育工作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二十一世紀的建設人才,如果沒有很強壯的身體,就不能擔當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農村國小體育課教學是一個事關重大的問題,各級領導及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要讓廣大農村青少年從小健全地發育身體,成為祖國建設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重多的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那麼,農村國小的體育課教學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對體育課的教學以如何開展“素質教育的呢?這個問題我作了一些調查和了解。首先談談我們學校的情況:相比而言我校領導對體育課的教育教學十分重視,而紹興2014年又將舉辦浙江省大學生運動會,在剛剛結束的全縣中國小生我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上年總分翻了一番,位列錢清學區同類學校中位列第一,名次也有大幅度的提升,還有去年的全縣廣播操比賽勇奪桂冠。儘管這樣,我認為我們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仍然

比較差,沒有一個體育專業畢業分來的教師,所以,在體育教育教字上還有一定的困難。經過深深地思考,我總結出如下幾點當前農村國小體育課教學較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

1、 場地器材落後不實用

學校體育方面投資少,存在着器材品種及數量不足的狀況。使用的體育器材,基本上是舊式器材,而且大多數器材的品種和規格成人化不適合中學生使用。有的器材體積又大又重,學生搬運困難,長期不使用像跳箱、山羊,只能充器材數量,即使有些器材能使用,個別體育教師又怕麻煩或出現傷害事故,也不使用。器材的短缺,致使體育教學不能很好的執行,直至影響教學質量和鍛鍊效果。另外,場地設施影響也很嚴重,除了籃球場,其它的活動場所都是黃土地,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弱。上體育課又都集中在同一時間,幾個班擠在一起,場地小,器材少,教學很困難,效果自然就差,久而久之老師的積極性也沒有了,學生的興趣也淡化了。

2、 教師治學不嚴謹,態度不端正

由於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還把學科分成“三六九”等,每個學科的工作量不同,補貼待遇也差很多。體育教師除承擔正常的體育課外還要組織每天的“兩操”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活動,工作量大責任多,錢少地位底。有時學生還不好管理,長年超負荷運轉,倍感壓力很大。工作得不到重視,前途一片渺茫,日積月累教學態度就會發生改變,上課不再積極,備課不再認真,教學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人生消極,對待學生態度冷漠,不聞不問,上課“放羊”,教案不寫,課不備,誤人子弟,混日子。

3、 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缺乏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宣傳力度不強,普及不夠廣泛,沒有很好的激勵機制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升學考試也停留在表面,單一的體育考試項目選擇不能激起運動熱潮,反而遏制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繁重的學習任務擠佔了學生大量的課餘時間,身心疲憊的學生已無運動的心情和活動的興趣。

二、體育課教學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針對這些因素,我覺得農村的體育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來開展:

(一)、轉化提高領導和體育教師思想,是農村中國小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學校領導者要更新觀念,不以應試教育的標尺來衡量學生,而要以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重,捨得在體育設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建設,使農村學校體育逐步實現規範化、科學化,不斷髮現和培養農村中國小體育教學工作的先進典型,樹立榜樣,使得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

而廣大的農村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如美學、音樂、語言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技能,建立知識的立體結構,就能從各個學科體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融化到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去,使教學和業餘訓練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二)、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擴大活動空間

場地和器材對於體育教學,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婦離不開柴米油鹽一般,進行體育教學,場地首要條件。但擺在許多農村學校面前的現實情況卻是活動場地小,不規範,不能滿足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基本需要。這樣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儘量在場地問題上多想辦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到校外活動。有些教材內容,能在校內進行的,就安排在校內,校內不具備教學條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條件,有計劃的組織教學:如利用鄉間公路或小道, 根據教學內容和運動量,改變路線組織越野跑;利用周圍的小山組織蹬山、爬山等教學;利用小河的石塊投擲手榴彈、鉛球等教學。這樣做,既解決了場地器材短缺 問題,也完成了教學任務,更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要創造寬鬆、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律、自控、自評的能力,注重學生個性和

創新能力的發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興趣是一個人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的內部驅動力。在設計活動時,堅持趣味性原則更顯其重要。設計的活動生活化、有趣味,學生才會有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例如鬥雞遊戲活動時,設計成學生喜歡的揉道的情景,學生們活動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否則枯燥的鬥雞活動會令學生們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遠活動中,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跳圈活動,學生就會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內容,會感到非常新鮮和好奇,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等等。農村中國小學生非常喜歡遊戲,所以遊戲應該是我們農村中國小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遊戲式體育來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根據不同的遊戲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來全面地發展學生。通過活動和遊戲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説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論更有教育實效。

農村體育教學工作的成功開展非一日之功,我們農村中國小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經驗還很欠缺,工作還不夠紮實,我們在體育教學工作方面僅僅是站在了起跑線上而已。今後,我們一定會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農村,把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標衝刺。

(四)、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國小體育課的組織教學。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

抓好體育課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遊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極易鬆懈,

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

總之,學校應按國家教委的規定開設課時,培養每個學字自我鍛鍊、自我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靈巧、柔韌等體能素質及自我調節能力。教師應深鑽教材,認真備課,明確教材的要求;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性別、身體發育情況以及已有的操練基礎,把每一節課都準備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時要結合體育教學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大春:《體育(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校本教研問題與指導》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

第三篇:中學體育教學論文

中學體育教學論文

前言 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只強調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材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方法,統一考核標準,很少考慮互動體育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體需要;體育基礎與情感體驗;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師的絕對權威,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的弘揚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着教師轉,圍着教材轉,教師一板一眼地教,學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學練,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在嚴格的課堂紀律約束下,學生“身順而心違”成為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機器,課堂氣氛沉悶,嚴重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許多教師曾試圖改變這些不良狀況,併為此做出一些努力和嘗試,但又往往矯枉過正,採取了“放羊式”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根本上看,這是怱視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而造成的,它使體育課堂教學要麼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抗戰和對學生好奇心的激發;要麼使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混亂,氣氛過於活躍,甚至出現失控的局面,最終導致學生厭學,使得本應深受學生垚愛的體育課變的枯燥無味。就因為這樣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教與學的關係,更全面的

認識體育課堂教學,從而遵循教學規律,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實模式。自主探究性學習探索 一、淺談自主探究性學習探索 (一)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背景由於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只強調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材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方法,統一考核標準,很少考慮體育學習的主體——學生的體育需要、體育基礎與情感體驗;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師的絕對權威,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弘揚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着教師轉,圍着教材轉,教師一板一眼地教,學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學練,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在嚴格的課堂紀律約束下,學生“身順而心違”,成為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機器,課堂氣氛沉悶,嚴重地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許多教師曾試圖改變這些不良狀況,併為此做出一些努力和嘗試,但又往往是矯枉過正,採取了“放羊式”的方法,不能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根本上看,這是忽視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而造成的。它使體育課堂教學要麼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學生好奇心的激發;要麼使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混亂,氣氛過於活躍,甚至出現失控的局面,最終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使得本應該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課變得枯燥無味。人們從這種“以教為中心”中看到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和被動性無止境地延伸,又從“以學為中心”中看到了教師主導地位的冷漠和學生主動性的放任自流。教學中的兩個極端,促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教與學的關係,更全面地認識體育課堂教學,從而遵循教學規律,努力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二)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的理論依據和特點1、理論依據基本依據:“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發展”,這是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根本依據:“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練(自主選擇、自主練習、自主評價)的過程中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技術、技能,學會鍛鍊身體的方法,並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是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的根本依據。2、特點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就是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練的能力,使學生在校期間養成善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創新精神,為今後的自主學練和獨立

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廠由於該模式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基本原則,所以非常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該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1)教學目標是開發、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2)從教育對象看,要求全體學生自主參與、自主選擇和自主學習,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3)其教學關係為民主、互助、合作、和諧發展;(4)其教學程序和方法是問題情境、自主研究、自主學練、交流反饋、啟發導學、強化訓練、遷移應用;

(5)其教學要素包括語言、場地器材、價值、人際關係;(6)評價方式是不僅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1]。(三)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及其應用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同課型教學結構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的程序。1、創設情境,確立目標,激發動機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包括創建學習情境,整理學練舊知識,為學生自主探究做好鋪墊,明確學練內容與能力目標,使學生在明確探索方向中激發學習動機,為下一環節的探究學習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保證學生獲得自主探究學習最佳效果的前提。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具有階梯性。從學生已有知識和學習實際出發,設計高質量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運用新穎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指向,引導他們以高度的注意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例如:在國中雙手胸前投籃的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假如我們改變雙手胸前傳球的出手角度,傳球的弧度,並且瞄準一個標誌會是怎樣的呢?此問題的展出,學生會帶着疑問和強烈的求知慾望進行嘗試性學練或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2、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問這是自主探究性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是該模式的核心。此環節是對我國傳統的“開而俘達”啟發學生自學策略的正確運用和進一步發展,可以真正使教師從“演員”、“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導演”、“伴奏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而非塑造學生,是教會學生髮現真理,找出規律,而不是給真理、給規律,是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有效舉措。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根據學練目標和上一環節中的問題,緊密結合新學內容,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練。不但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還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練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練,主動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發現規律。此時體腦並用,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開發能力,提高素質。仍以雙手胸前投籃為例,把在高弧度傳球的基礎上,瞄準籃圈的動作展示出來,那麼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技術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提出,假如出手角度小,弧度低,單憑手臂用力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從而再提煉出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技術要領。此時,學生也就弄清了類似的傳球、投籃課四肢協調用力,正確把握球的出手角度、飛行路線等問題。顯然,這比有些教師照課本講的效果要好得多。3、反饋交流,啟發導學,解疑釋難這是體育課堂教學中體現多維人際互動的重要環節。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人際互動過程,是體育課堂教學中小發生於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影響過程。人際互動過程是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許多研究表明,人際互動是通過影響課堂氣氛,課堂中的交流、反饋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的。在學生自主探究 、自主學練的基礎上,檢查學生的自學練的情況,採取的方法有提問、示範、討論、點撥導學、檢測、信息反饋等多維互動的方式[2]。這樣能讓學生充分顯示思維過程,暴露存在的問題,以便教師講解示範更有針對性,特別是使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例如,在技巧的綜合課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了單個動作後,再讓學生進行組合動作的練習,再根據不同方式的組合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創編出多種組合的動作

範例。這樣做,既摸清了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練的情況,又用新創編的動作組合訓練了學生,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練的能力。4、強化訓練,總結鞏固,遷移應用這是強調該模式的整體效益的關鍵環節,是對前三個環節的評價、發展和昇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緊緊圍繞學練目標,設計一些能兼顧到全體學生學情具有一定梯度的問題。帶着這些問題學練,有利於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等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同時在學練過程中教會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力求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功效。例如,在障礙跑教學過程中,學完了單個跨越障礙的方法後,讓每個學練小組利用單個障礙組合,看全班—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排列,然後再全班進行學練實踐,哪些組合最合理。(四)運用自主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自主探究性學習並非一種機械、僵化的模式,完全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把握。總的要求注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身心為基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具體實施還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和學練要求,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2、該模式是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的綜合應用。所以,適應於各種課型。3、實踐時對該模式的教學程序可作靈活調整。可略去某個程序;可合併相關程序;可調換程序的順序;可在某堂課中某個或幾個程序重複出現。(五)教學建議1、教師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在瞭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做好滲透學法的準備,使教法和學法同步進行。2、要樹立教是為了學和以學定教的思想,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3、課堂教學要實現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做到教法的選擇要有利於學法的指導;學法的選擇要有利於教法的實現,使教法和學法融為一體。4、教學各個環節的安排,要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講解技術動作時,要注意提醒學法,啟發學生科學觀察和積極思考。該模式的實施離不開先進的教學媒體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因此,學校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師現代化教學能力是有效實施該模式的重要條件。二、自主探究學習在體育課中的探究

(一)自主探究學習的認識1、在教學中創設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自主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前提,以主動地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法。體育教學中的自主探究不只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建立在新課程改革基礎上的健康教學理念。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轉變被動的學習狀態,在教學過程中看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養成的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在動手觀察中探究,學會自主學習。這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獨

特體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達到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創設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前提,而要把學生真正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就缺少不得這種氣氛。要獲得這種氛圍的手段之一,便是在形式上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首先教師打破傳統的整隊編組,應讓學生自由組合,興趣組合,使學生產生一種“自由感”,從而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從而使學生自主性得以發揮。同時,老師可提供了許多器材,讓學生自己去熟悉、研究,並應用,這樣可彌補生活經驗的不足,並引發自主探究的慾望。作為教師,我們應根據教學的需要,營造豐富多樣的教學空間,以縮短師生間的空間距離,有利於師生交流。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羣體空間,儘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展示個性的機會,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3、

在思維上拓展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美國創造力研究專家託蘭斯認為,創造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對於課堂教學來説,所謂自由,就是儘量減少對兒童的行為和思維無謂限制,給其自由表現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在思維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間。新課適當導入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練習的方法。這樣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區別動作的利弊。最後教師給學生組織一個研究探討的空間,讓學生討論每組的動作,及出現的問題,在本節課的目標下那個動作最佳?此時,把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觸角引向了更為廣闊自由的天地。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處於活躍、開放的狀態,思維的不斷碰撞形成“思想風暴”,迸發出各種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從而產生創造性思維。自主探究的模式不僅要在形式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還應在思維上給予他們自由想象的權利。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也從一個接受者的角度轉化為一個自主探究者。作為教師要使自己真正成為活動前的策劃者,活動中的引導者和合作者,疑難處的參與者和研究者,要搭建一架無形的“梯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登攀中拾級而上。因此教師在思維上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理解,這樣就變“吸收—存儲—再現”為“探究—鼓勵—創新”。 (三)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策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長期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圈子裏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學生,在今天更需要我們極力改變學習方式,而探究即為自主學習的方式。因此要講究自主探究的學習策略,使之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從而把他們心靈深處被壓抑的個性釋放出來。1、引導發現感悟,注重嘗試性。發現是探究的開始。由於好奇是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它往往可促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緻的觀察、思考和探索,從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自主合作探究,不僅僅是一個方式方法問題,而是一種教育觀念的問題,是一種教學質量觀的問題,是學生觀的反映。隨着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絕大多數教師已形成共識:只有堅持啟發式教學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如果我們能營造一個積極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問”的主體,成為一個“信息源”,那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被大大激發。因為學生提問題總是以自身積極思考為前提的。正因為這樣,我們説教師與其給學生10個問題,不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產生一個問題。只有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主體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發揮,才能體現自主探究發現。因此,教師要隨時注意挖掘教材中隱藏的“發現”因素,創設一種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知識、使教學過程圍繞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而展開。教師必須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與學習過程有密切關係的問題,使所提出的問題提到點子上,才能促進自主合作探究,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許多問題的發現,不僅使課堂處處閃爍探究、創新的火花,更使學生進人到深層次的學習探索階段。在課中,做完一個動作後,多問學生“有什麼感受?還有新的想法嗎?”讓學生闡述內心真切的感受。正因為重視了他們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探究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才會產生標新立異,具有時代氣息的感受!這樣學生在嘗試、自悟、自問、自解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嘗試性探究學習的成功喜悦,從而喚起他們進一步探究的內驅力。2、鼓勵參與合作,追求探究性。⑴創設條件,激發興趣,提供主動探究的空間未來社會呼喚具有個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創新型、

研究型的人才。我們必須相信學生,樂於為學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並且給予積極的配合與指導。許多教育家都論述過教學中應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個戰術的心理上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整的字一樣。這説明學習的氛圍直接影響着學習效

果。教學中,只有創設條件,提供他們主動參與的空間,學習效果才能得到增強。⑵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提供主動探究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權力,每一個學生應該有選擇學習的權力,如果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自己的喜好去學習,那麼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非常濃厚。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出一些自由空間讓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動作;練習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在課堂學習中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讓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⑶建立合作小組,提供主動參與的合作伙伴課前先建立合作小組,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組成4人或6人的小組,再給組內成員一個特殊的身份,一項特殊的職責。如“主持人”(掌管小組討論的全局,安排練習次序,協調小組學習的進程)、“報告員”(向全班同學彙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檢查員”(檢查小組成員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完成學習任務)、“教練員”(糾正小組同學的錯誤,正確示範動作)、“形象大使”(觀察組內同學合作技巧的表現,如練習時能否相互提醒、做動作時能否相互幫助)等,促使合作學習小組形成,做到組內互助合作,小組間競爭奪標的氛圍。⑷選擇專題,分工合作,加強主動探究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可緊扣教材,選擇重點、難點、疑點作為專題,運用研究性學習,分工合作,提高學生完成動作的主動性,研究性和發現能力。這樣學生不僅在探究過程中滿足了研究的需要,體驗到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學會了怎樣合作。為了減少學生研究探索學習的梯度,課堂上利用教材特點進行專題研究性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更多的在課外搞好人際關係,創設愉悦的合作氛圍。為此要學生遇到困難時能主動尋求幫助,要熱情地幫助他人排憂解難。使自己在學會探究的同時,更學會做人。3、激活變通思維,培養獨創性。通過不同的途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思路,同時也促進學生養成善於求異的習慣,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師的教學中,通過表達方式的變異,理解角度的變更,思考方法的變遷,練習設計的變化等來提供多形態的信息,創造多樣化的思維環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題思路,從而促進內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和廣闊性。人們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習慣運用某種思維方式,便會產生定勢心理。教師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創設思維情境,千方百計地為學生提供創新素材和空間。用“教”的創新火種點燃“學”的創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獨創性。注 釋註釋[1],周衞勇,《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第2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註釋[2],王建軍 ,《體育教學》第19頁參考文獻1、張武升著的《教學藝術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張涵主編:《美學大觀》,河南人民出版社

3、張武升著:《教學藝術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4、方東樹:《昭味詹言》5、《探究性學習的研究》6、張建祥的《淺談體育課的興趣》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出版7、《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後 記體育教學需要從社會生活需求中尋找課程教學目標,體現體育教師在保障師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運用。重過程而非重結果的目標

定位,需要在評價中予以體現,真正做到“六個重視”,即:①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②重視學習的過程和體驗;③重視發現和提出問題;④重視方法和技能;⑤重視交流與合作;⑥重視動手實踐和解決問題。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中,不僅教師的引導指點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以不斷的發展。每個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主動的輸入必要的有序的與探究目標直接的信息,經過加工、整理、運用,就能對探究的目標有一定的認識,並能感到經過自己探究獲取知識的愉快,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此次論文寫作過程中特別感謝導師教授的指導,同時也感謝微機室主任王繼勇等同仁的大力協助。

第四篇:中學體育教學論文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

摘要:我們通過教學實踐、調查訪問、查閲有關文獻資料後,分析了中學生中長跑的主要心理障礙:厭倦、恐懼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輕視、愛美心理;驕傲自滿等心理。再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提出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中學體育長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的情緒和性格類型傾向以及意志品質狀況的調查結果

我們將事先印好的情緒及性格類型傾向調查問卷和意志問卷,按問卷的實施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為提高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我們分別對研究對象相隔 4~5個月之後,進行重測檢驗,並隨機性地對部分受試者及其周圍同伴進行了調查訪問, 以提高問卷的可信度。情緒及性格類型傾向調查問卷把情緒分為穩定型,中間型和不穩定型三種;把性格分為內向型,中間型和外向型三種;根據年齡常模計算問卷得分並轉化為標準分,然後根據標準分判定情緒及性格類型。 意志問卷按性質分為六種類型、五種狀況:即劣、差、及格、良好、優秀。 通過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 我們看到研究對象的情緒類型中, 男生不穩定型佔 28.68 % , 女生不穩定型佔28.30 %。在實際觀察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情緒不穩定者, 對待中長跑學習常常表現出焦慮、緊張、易怒、憂鬱。尤其在中長跑考試的前夜, 往往因多慮而睡眠不好,情緒反應強

烈, 嚴重影響了中長跑的練習和測試成績。這種不良的反應,無疑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和有害的。從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反映出, 研究對象的性格類型中, 男生性格內向型佔 14.72 %, 女生性格內向型佔 16.98 %。性格內向不愛活動,對中長跑學習抱有消極、 機械、 被動的態度和缺乏持之以恆等, 嚴重影響中長跑的學習和自主鍛鍊。

通過女生和男生的調查結果,我們看出研究對象的意志品質狀況不佳,實際考察也是如此,他們往往表現出怕苦怕累,一點點困難也無法克服,有甚者在課中假裝身體不舒服,而逃避中長跑,這種現象在中學生身上表現更為嚴重。

(二)中學生中長跑出現上述心裏障礙的成因

1. 認識和發展障礙。剛進中學,學生對體育知識僅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運動鍛鍊憑直接興趣參與以後雖然逐年有體育理論知識要求學生了解或掌握,但由於廣大體育教師忽視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正確動機的培養,所以,學生的認識較盲目,他們不懂得中長跑對其生長髮育的促進作用,對意志品質的錘鍊作用,亦不瞭解中長跑過程中的生理反應和一般的自我處理跑動中的難受感,特別是極點時的艱難感受易形成條件反射,造成極強的心理負效應,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而且,中學生心理上不成熟,依賴性強,意志品質差,也制約了學生對中長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往往僅憑外界的壓力(老師的壓力體質測驗升學考試等)進行鍛鍊,內心極不情願。

2.對動作技術結構不夠重視。由於受上課時間因素所影響,部分老師一開始只重視運動員的有氧耐力訓練,而忽視了動作結構的經濟性和實效性,如果錯誤動作一旦定形,不僅對學生進入成年後發揮最大運動潛能,延長運動壽命,創造成績非常不利,而且由於青少年的骨骼承受的壓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年人,骨骼容易造成變形,甚至畸形。青少年在開始接觸中長跑時,對中長跑的技術結構動作要領模糊不清。

3.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原因。體育教學中,由於練習的內容缺乏新意,講解語言單調、貧乏,動作示範不夠規範、正確,沒有吸引力。另外,練習手段的重複雷同,運動負荷波動大,使學生感到體育課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恐懼心理。

4. 忽視放鬆運 。大部分老師都知道運動過後應做放鬆運動及放鬆運動對運動成績提高所起的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受上課時間的限制,往往忽視了放鬆運動。做放鬆運動其目的是通過放鬆活動使身體各系統由劇烈的活動狀態獨步過度到安靜狀態,減輕疲勞,促進恢復過程。劇烈運動後,如果不做好放鬆活動就停下來,容易造成暫時性腦貧血而產生頭暈、胸悶、噁心等不良反應,甚至會發暈倒(休克)現象。長此以往,還會造成肌肉失去彈性,影響成績的提高。

二、結論和建議

(一)加強理論知識的傳授,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掌握必要的

鍛鍊技巧教學時要講清楚中長跑鍛鍊的作用和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充分理解中長跑的實用價值,定能樹立長久的動機,並能積極地進行中長跑鍛鍊。在中長跑的練習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肌肉痠疼動作遲緩的“極點”現象,容易使意志品質本來就薄弱的中學生產生動搖,甚至退卻心理因此,在練習前,教師必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極點是跑動中正常的生理反應,是身體各器官不適應的表現,是運動系統內臟器官的需氧量與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動力定型的暫時紊亂極點產生時,要繼續堅持,同時減慢跑速,加強呼吸特別是深呼氣,繼而出現“第二次呼吸”,此時呼吸變得均勻而深長,動作重歸於輕鬆,不適感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也必須教會學生放鬆擺臂呼吸節奏體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質對中長跑水平的巨大影響及其反作用等知識,使學生樹立中長跑不僅是身體素質的鍛鍊,也是毅力精神品質的錘鍊。

(二)使學生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概念。青少年在開始接觸中長跑時,結構動作要領模糊不清,所以在開始上課時,即第一次上中長跑課時,應該讓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結構的要領。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模仿相結合進行。特別強調動作結構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的動作結構,當出現錯誤動作時,應及時給予提醒糾正,直至形成正確動作定形。

(三)提高教學手段和方法,建立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們應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學訓練計劃,

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創造活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良好的、興奮的心態下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幫助她們克服困難,樹立良好心態,使他們的體能在學習和訓練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漸適應大強度的學習和訓練。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第十一中學)

第五篇: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淺談《國小體育課組織教學的基本途徑》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抓好體育課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遊戲,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

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

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作好課堂的小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中重複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同一教材的重複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對於同一教材的重複練習,教師要根據“動型”規律逐步提高動作難度,適當改變組織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國小體育包括田徑、球類、技巧、武術、體操等多種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把握教材特點。

挖掘教材潛力,將組織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遊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

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峯,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高峯,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高峯。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況況爭性、遊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好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內在聯繫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運用組織方法。針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儘量體現出“新、奇、活”的原則,採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教順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學生在教學中注意力分散開小差時,教師用眼神暗示,就會集中學生注意力等,教師的語言激勵要以表揚性、勉勵性的語言為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adiwan小編推薦其他精彩範文: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

體育教學論文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標籤: 體育 教學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lvw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