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詩歌鑑賞課堂實錄

詩歌鑑賞課堂實錄

詩歌鑑賞課堂實錄

導語:同學們在國中這三年學習了89首古詩詞,有送別詩、邊塞詩、詠史詩、行旅詩、寫景詠物詩等。它們藉助高度凝練的語言創造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意境和形象。正因為詩歌的“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很多同學面對詩歌鑑賞題“欲辨已忘言”,導致很多同學丟上兩三分,甚至全軍覆沒。

詩歌鑑賞課堂實錄

詩歌鑑賞題這4分重要嗎?有多重要?也許某位同學就因為這兩三分與自己的理想學校擦肩而過。每當説起此事,總是“欲語淚先流”,每當想起此事,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導學 同學們,為了不留下遺憾,今天就跟着老師一起走近成都市這三年的會考語文題,看看成都市的詩歌鑑賞題在考什麼?怎麼考?我們將怎麼答?

獨學(投影三首詩歌,師生分工配樂朗誦,初步熟悉詩歌,下發詩歌鑑賞題單,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明確考什麼?怎麼考?)

(2005年,四川成都)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

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羣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2、這首詩融情於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抒發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深情。

(2006年,四川成都)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詩中第二聯,運用比喻的方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事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

2、對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從抒情方法和內容上作簡要分析。

答:這一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2007年,四川成都)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第一聯作者通過“淒涼地”和“棄置身”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達出自己被貶後的憤懣不平之情。

2、第三聯作者以“沉舟”“病樹”自比,雖然有對身世不幸的感歎,但又相當達觀,後人讀它,更是賦予了它深刻的哲理。請問其中的哲理是什麼?

答:舊事物必將逝去,新事物必將發展起來,社會在進步,時代在前進,前進道路無限美好。

互學 一、明確考點

師:請同學們對比閲讀成都市這三年有關詩詞鑑賞的會考題,請總結出考點

(學生各自歸納總結,再小組討論。舉手發言,小結考點。)

評學小結:1、品字詞賞名句描畫面悟情感明主題(明哲理)

2、三年的考題還涉及到了修辭、表現手法。

二、方法指津

導學我們平時都習慣從題幹到答案,今天我們就用逆向思維,由答案到題幹,用“倒推”法,總結答“詩歌鑑賞題”的有效方法。同學們,“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請大家細心喲,可分條歸納。結合三年的詩歌鑑賞題的標準答案,看看它是怎麼組織語言?怎麼答的?

獨學互學(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一組負責一首詩歌,歸納出答題思路。先讓學生獨自思考,然後交流。)

小結:怎麼答?

1、修辭+效果+內容+情感

2、描畫面+悟情感(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評學通過歸納,我們發現,答詩歌鑑賞題時,需要結合修辭、表現手法。這三年以來,我們學習的89首詩詞中,都用上了哪些常見的修辭及其表現手法呢?(投影名句,學生歸納):

(1)修辭

詩歌語言是文學語言的精華,因為它追求最有張力的修辭效果。請在下列各題的空白處填上恰當的修辭手法。

1、“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運用比喻的方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事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文天祥《過零丁洋》)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妙在作者無意説理,卻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在描寫景物和節令中,藴含着一種和自然的理趣。(王灣《次北固山下》)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語帶雙關,明説天氣晴雨不定,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2)表現手法

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源遠流長,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手法,這些手法集中體現了詩興思維的特徵。請在下列各題的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表現手法。

“閒來垂釣碧溪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一句中採用了用典的寫法,“”和“乘舟夢日”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有為與當世的理想。(李白《行路難》)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文天祥《過零丁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一靜一動,動靜結合,先視覺,後聽覺,寫出了山間自然景物的幽靜。(王維《山居秋暝》)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兵河入夢來”由現實之景寫到夢境,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表達了詩人的滿腔報國熱情。(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飽含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作者用了託物抒懷的寫法,借讚美落花表達自己關心國家命運的情懷。

小結:(王國維曾提出做學問的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古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有比喻、誇張、對偶、擬人、設問、雙關、互文、借代、通感等。

(2)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m3zn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