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精品多篇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論文 篇一

我國高校教育的不斷普及以及大眾化教育形式的推廣,使得更多的人能夠進入大學,接收高等教育,不斷提高一代一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現今最為嚴重的問題的就業創業難問題,大學生畢業人數已經超過了社會所需崗位人數和其能夠吸納的能力,雖然企業仍然需要人才,但是人才與所需崗位的供需關係已經失去平衡。對於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教育以及引導工作,是當今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命題,通過在校期間的培養教育,使大學生有能夠創業就業的能力,使學生個人得到發展,社會更加穩定。

1、大學生就業創業難原因分析

大學生就業創業難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高校擴招僅僅是一方面,另外總結為以下三點。1.1社會經濟問題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很大,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以及多數企業經濟衰退現象明顯,而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長卻依然很快,相比於現今社會以及企業所需人才的比例而言,畢業生人數已經超過了當前社會所需,而且部分企業的衰退也造成了減員的情況,畢業生就業難情況在所難免。

1.2企業與畢業生的矛盾取向

大學畢業生經過多年的教育,知識的積累,大學生活的努力付出,以及對進入社會的憧憬,使得他們對於就業的崗位、薪資、工作內容、職業發展等等各個方面期望較高。但企業對於應屆畢業生的評價普遍偏低,基礎知識不牢,實踐能力不足,培訓成本過高,並且畢業生流動性較大,難以穩定長時間從事某崗位,薪資待遇要求過高等等問題一併出現。這使得很多企業在招聘時主動過濾掉了應屆畢業生。企業與畢業生之間的矛盾取向也使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更加凸顯。

1.3高校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缺失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教育的場所,明顯在就業創業這方面有所缺失,教育工作主要是針對技術、技能、知識等等進行,對於就業、創業問題提及較少,沒有對初入社會的有效認知和工作定位,這使大學生在就業擇業創業過程中困難重重,很大一部分畢業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2、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意義

就業創業教育的開展首先能夠幫助大學生在社會角度更好的認識自己並給自己合理定位,其次培養畢業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同時培養畢業生的個人修養。就業創業教育也能夠將社會環境很好的傳達給學生,使其畢業前先行對社會進行大概的瞭解,避免盲目的擇業就業,更好的選擇適合的企業和工作,也讓學生自己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就業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夠提升學生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宏觀來講對於大學生就業創業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鼓勵學生能夠靈活就業,積極創業。這也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有着重大的意義。

3、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3.1加大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力度,為指導工作明確定位。應當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課程,併成為一門必修課程,從學生進入大學開始直到學業結束要不斷的將社會屬性灌輸給學生,引導大學生合理進行自身發展以及職業生涯的規劃。我們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是在高校温室裏的花朵,要讓學生不斷的加強對社會的認識,和對自己的合理定位。高校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就業創業知道目標,明確指導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樹立學生的就業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

3.2端正大學生的擇業態度,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通過就業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和創業意識,對學生敢闖敢試的勇氣要加以鼓勵,並深度挖掘學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勇氣,鼓勵學生進行合理創業,調動學生創業熱情。在學校方面,要積極的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髮展提更穩定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多鍛鍊學生的適應能力,認識自己,不斷完善。

3.3培養學生自我推銷的意識和能力大學生走出校門,進入社會,新的環境有着陌生、好奇、表現慾望、熱情等等多方面的情緒以及想法。進入社會將是學生展現自己的好機會,高校進行就業創業教育時,要積極的對學生進行自我推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通過多種方式鍛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積極的找到學生的優點,並尋找最佳的自我展現方式,為就業和適應社會做好多方面的準備。

3.4集合社會、家庭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的開展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擇業就業創業,以及初入社會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學生就業創業也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關係,需要集合多方面力量,對當今就業形勢進行分析總結,對用人單位進行了解,以及對人才的需求方向等等,需要合力進行深度剖析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針對個人更好的對就業擇業給出多方面意見,整合多方面資源優勢,及時的進行就業信息的傳遞,以方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擇業就業,改變就業難創業難的情況。

4、結束語

推薦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對於畢業生科學合理擇業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國對於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僅僅是剛剛開始的階段,對於今後的發展方向,如何形成針對性強、高效、吸引力強的教育模式,還有待廣大家不斷研究不斷完善,共同推動就業創業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吳宇飛。大學生自主創業促進其就業的可行性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5(22)。

[2]向巍。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引導的思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李琳。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2(10)。

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 篇二

《教育改革方法初探》

【摘要】當今教育改革的呼聲很高,文章從教育改革的實現方法出發,嘗試一些具備操作性的改革方法,供人們去思考和借鑑。

【關鍵詞】教育改革;方法;操作性

教育界對當今教育的詬病已經不絕於耳,但最終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這裏面有一個原因是從教育教學理念上思考多,而從在實現方法上考慮的卻不多,再好的理論沒有現實的方法做支撐也是鏡中花水中月。因此,我們必須在充分了解中國的社會與教育現實的基礎上,才能提出可操作的改革方法論,才能在教育改革上邁出新步伐。

總結當今中國社會與教育的現實,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教育人口基數大,這個基本現實使得我們在教育改革必須所實施的策略是否具有現實性與可操作性。因為教育人口數量越大采取個性化的改革策略就可能導致成本與時間上不具備可操作性,這最終會導致我們的改革目標無法完成。

第二:社會誠信缺失嚴重,過去30餘年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社會誠信的缺失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由於社會誠信缺失導致了“我們沒有任何一個體系能夠阻擋中國沒有誠信的社會現狀,目前大學聯考是唯一一個還能夠阻擋權力和金錢滲透的,也許還可以給全體老百姓一個機會的考試”(俞洪敏語),從這點考慮,我們所設計的教育改革方法上要比大學聯考更注重公平與公正。

第三: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目的沒有共識,這是社會的深層次的原因,整個社會對教育的目的沒有共識的時候,我們所做的教育改革難度就越大。

教育改革應分步走:

第一步:改革考試及錄取制度

(一)加強學生信息採集,對學生身份信息採用指紋等多種且基於身體表徵的獨一無二多重身份驗證,保證學生自身信息的準確。

(二)加強考試製度,保證各類考試的公平,公證。

1.建設一批標準化考場,這一類考場對對考試人數做標準化設置,內部需配備攝像頭對考試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並對整個考試監控過程用網絡實時開放。

2.考試試題用專用的出題軟件從試題庫中自動生成。除運輸等必須人力參與的流程,都由電腦的來處理。

3.學生的參加考試,現場需進行身體表徵的身份驗證。

(三)徹底改革現行大學聯考制度。

1.將現有選拔性大學聯考徹底改革為水平考試。且考試不與高校錄取直接掛鈎。

2.將水平考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水平考試為基本素質測試,這一層次的考試是對人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知識能力的測試。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對於學生來説也是必需要通過的考試。第二層次的水平考試,暫且稱之為選擇性專業能力水平測試,這一層次的考試主要測試的是他在選擇了他學習的方向後的帶有專業性的考試。這種專業性的考試可以是單一性的專業,也可以是多樣性的專業,也可以是一種綜合性專業選項。兩個層次的考試是交叉融合的。

(四)改革高校錄取制度,採用軟件信息化的申請制度,學生通過第一和第二層次的考試後,所有信息被錄入統一的管理軟件當中。學生可以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驗證窗口進入軟件,申請高校,一名學生可同時申請多所高校,軟件由第三方進行管理,高校最終看到的只是對應每個學生的編號,高校將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申請的學生信息進行審核,給出審核結論及錄取結果,第三方軟件管理機構收到學生錄取情況後。通知並郵寄相關錄取信息,學生也可以通過端口進行查詢錄取信息。

第二步:學校改革

改革現行的學校建設與編制,在學校的建設與設置中更加重視教育公平。

(一)注重城市學校的特色建設。在考試及錄取制度改革有成效的基礎上,將現在的學校建設引導到特色建設思路上來,而不是現在對學校建設求大(面積大),求高(樓房搞),求重點(重點中學)。因為如果沒有第一步的考試及錄取制度改革各學院就無法跳脱升學率這個圍城,其他任何在教育改革上的措施也都無法實施下去,這也是這些年基礎教育領域改革沒有什麼成效的原因所在。這樣就可以將教育經費及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化的分配,改變現在的教育經費和教育資源都流向部分重點學校的情況,在教育經費和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下,還進行集中配置,這必然導致更大的不公,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無法保證低收入人羣享有公平的教育權。

(二)城鄉統籌發展。在一些鄉村上學難還是普遍的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一是教育經費偏重於城市,對鄉鎮等偏遠地區的教育不夠重視,導致了一些地區上學難,二是一些偏遠地區的自然條件確實比較惡劣,無法建設一些優質的學校,三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師資從客觀上來説確實無法保證。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一個地區範圍內建設一批示範性的寄宿制學校,將這一地區的孩子集中在這幾個寄宿制的學校裏,國家對學生的衣食住行進行相應的補貼,讓他們有一個安穩的學習環境。保證一些貧困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有平等的教育機會。

第三步:改革教師隊伍建設

(一)提高教師待遇,保證教師社會地位

在國家與地方財政允許的範圍內,儘量提高教師的待遇,嚴格執行教師編制制度,通過立法的形式確定各地的生師比,實行教師最低工資制度,教師待遇上力求做到讓教師能安定、安穩、安心,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二)嚴格教師培養與選拔制度

在教師待遇與社會地位有顯著提升的基礎上,我們對教師的培養和選拔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一是要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師範類的專業院校,二是對報考師範院校的學生需做專門的篩選,三是對接受師範類教育的學生進行專業培養,注重自身知識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及精神素質的培養。四是對現崗位的教師分批進行集中培訓,對培訓結果進行嚴格的測試與評估,不合格者需繼續培訓。直至合格為止。

(三)加強支援落後地區的教師進行制度保障

由於各種原因落後地區的師資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我們需要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落後地區師資問題得到解決,解決方法是建立一種能引導教師願意去機制,這種機制最好的應該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建立相關制度,制度規定支教老師需有時間限制,支教期間有更加優厚的補償措施,支教之後對其有相應的待遇保障。

教育改革之路必然是艱難和曲折的,但又是不能迴避的,因為關係到中國的教育的未來,中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M].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孫振東。質疑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效度仁[EBOL].中國數學會網

[3]王策三。保證基礎教育健康發展一一關於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5).

作者簡介:

吳永(1981—),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華學院教師。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在這種萬物互聯的時代裏,對當代大學生就業也有着深淵的影響,並且互聯網的影響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也正在引領大學生思想更加開放,視野更加廣闊的去擇業就業。而作為高校輔導員,也要對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要做好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和工作。本文主要闡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探索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教育;新途徑

高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是學生接近社會最密切的時候,並且大學生羣體是走在網絡化前沿的人羣,具有不一樣的心理特徵以及對網絡有全新的觀念,受到網絡很深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延伸,使之與高校教育日常結合,才能更好的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明確職業目標,做好自我職業規劃。

一、新時代下大學生生活新常態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影響着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雖然它帶給了學生更加多元的學習選擇,以及社交習慣。但是網絡使得當今處於網絡前沿的大學生從心理和行為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偏離,導致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社會價值觀、思想道德觀念錯位,進一步來講,使得學生對於社會的適應能力普遍下降。這對於大學生就業擇業有很深的影響。

(一)多元的學習選擇

網絡的多元化,帶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選擇,而且特別的方便,並且網絡連接着整個世界,學生更加自主的進行知識汲取,並且給他們帶來新鮮感,雖身在校園,但是大學生的認知已經不侷限於此了。調查顯示,當大學生需要新的學習和生活資料時,超過半數的大學生會首先選擇進行網絡搜索。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更多的消費娛樂

網絡包含的信息相當廣闊,有着更多的新奇和刺激,網絡帶給大學生更多的快捷和方便,使他們對自由、時尚、自我的追求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購物、娛樂、消遣,可謂是找到了一個放鬆自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世界,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已經離不開網絡。

(三)思想任性

不同的文化形態和價值理念通過網絡平台進行着激烈的衝突和碰撞,大學生對與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但是容易受到西方思想和理論價值觀的影響,使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一定程度的傾斜,使得大學生更加的任性,滋生很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西方化思潮,盲目的進行時尚的追求,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對於大學生就業的選擇認知,也容易受到不同思想的影響,容易造成大學生擇業就業的偏激性。

(四)行為任性

網絡的特性,造成了信息的特殊性。很多的網民包括大學生在內,網絡失信行為與日俱增,引發社會關注。另外,虛假消息傳播、發表不負責言論、譁眾取寵、網上惡搞、網路暴力、人肉搜索等等行為,很多大學生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任性的行為,已經一定程度侵犯他人權益,危害公共利益。這種生活新常態的形成,使得大學生在擇業就業過程中,對工作、職業、職位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處理方式方法會受到很深影響,並不利於其未來發展。

二、探索新時代環境下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新途徑

高校大學生就業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並且得到了國家以及地方各個部門的支持,但是隨着金融危機的爆發,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大學生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也很難有一技之長的情況下,就業成為嚴峻的問題。在新時代環境下,我們需要不斷的探索對於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新途徑,幫助他們更好的擇業就業。

(一)高校思想教育過程中的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

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以及知識經濟的需求,要求從業者自身擁有更多的技能和能力,以達到崗位和職業的要求。學校比較直接的方式是通過就業指導課程來對學生進行就業創業的指導,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心理進行研究,並以新穎的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闡述問題和創業就業要求,在網絡環境下,我們需要以開放開明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接受他們融入他們,並從正能量方面引導學生。

(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擇業教育

擇業,是學生踏出校門後的開始。我們需要對學生的擇業品德進行多方面教育。受網絡環境的影響,我們需要放下姿態,適應網絡語音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學生融入,並關注一些他們所關注的東西。然後在與他們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調整好自我心態,首先要把誠信和道德放在第一位,避免不負責任和不誠信的情況發生,影響自己就業後的發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就業規劃教育

大學生無可避免的在剛剛步入社會後會出現一定的迷茫期,與網絡虛擬世界不相稱的社會,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他們難免對自身的優勢、職業分類、擇業就業方向不夠明確。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的本身優勢進行分析,專業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並結合網絡,建立一些符合大學生心理,並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思想教育主題的網站,並對學生就業擇業方面進行主題引導,可以將實例與現實結合,可以與各大企業進行合作,公佈企業所需職位信息,與招聘要求,使學生向這些方面進行完善自己。更好的進行就業。通過網站推廣和分析,也可以使學生完善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結語學校教育對與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並以網絡科技新常態為基礎,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從心理、道德、擇業、就業、創業、職業規劃等等多個方面進行培養教育,使大學生能夠真正的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蔣君毅.探析“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1.

[2]姚天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問題及對策[D].東北師範大學,2009.

[3]王海軍.探索高校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新途徑[J].亞太教育,2015,36.

有關教育改革的論文 篇四

《改革教育改革》

摘要:新中國60年來的教育歷程大體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其間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為基於政治一經濟需要和邏輯推論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國初年,伴隨着新民主主義教育政策的頒佈,思想改造運動政治化地整飭了教師的角色;“52調整”既是經濟重工業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齊化的重大舉措;“85決定”則直接造就了此後20年轉移政治一經濟義務的“義務教育”,並與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1992改元市場經濟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經濟主義馬首是瞻,走上“擴招”、“升級”、“並校”的產業化和大躍進之路。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要麼淪為政治的工具,要麼用於經濟的籌碼,抑或受二者鉗夾,效果堪憂。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為社會一文化的教育改革,並保有文化視野。

關鍵詞:教育改革;政治一經濟改革;社會一文化改革;教育社會學

改革與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也是我國教育的主題和任務。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歷程,大體亦是一個改革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但60年來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其問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為作為政治一經濟的教育改革,亦即基於政治一經濟需要和邏輯推論而操持的教育改革。

一、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為政治―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貫穿60年來的教育歷程。撇開““””期間教育的全面政治化這類極端情況不論,舉其要者就有:建國初年的思想改造運動與教師(知識分子)角色政治化重塑;經濟重工業化、政治整齊化需求與院系調整;80年代教育體制改革與政府政治、經濟責任轉移;90年代市場經濟改革,教育產業化。

1 思想改造運動:教師角色的政治學重塑

教師的政治一經濟學作用歷來受到當政者的重視。列寧就曾制定了團結、教育、改造和建設教師隊伍的政策。“改造”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亦成為新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早在1939年《大量吸收知識分子》、1941年《改造我們的學習》及1942年《反對黨八股》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就多次闡釋了改造知識分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國的施政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伴隨着這一新民主主義教育政策的頒佈,對於教師(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政治化地鋪開了。儘管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自共產黨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勢之時就已經開始了,但“思想改造”作為專有名詞出現是在1949年開始的,並迅速成為廣泛流行的常用詞並廣泛運用於具體革命實踐,從而在50年代推展成為一種“思想改造運動”。

1951年10月23日,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上定下了思想改造運動的基調,並闡明瞭其政治一經濟學任務:在我國的文化教育戰線和各種知識分子中,廣泛地開展一個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運動。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種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國在各方面徹底實現民主改革和逐步實現工業化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認真開展高等學校教師中的思想改造學習運動》,掀起了高校的思想改造運動。稍早的10月13日,《人民日報》社論《穩定和發展國小教育,培養百萬人民教師》要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夠得上“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教育》雜誌第4卷第1期發表題為《人民教師必須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社論,其中提到,人民教師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國兒童、青年的靈魂工程師”。11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的《關於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須立即開始準備有計劃、有領導、有步驟地於一年至二年內,在所有大中國小校的教職員和高中以上的學生中,普遍地進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在大中國小校的教職員和專科學校以上(即大學一級)的學生中,組織忠誠老實交清歷史的運動,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1952年1月5日,全國政協相應作出《關於開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的決定》,思想改造運動就此在全國範圍內鋪開。

事後看來,所謂思想改造,就是以無產階級的思想取代所謂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而思想改造運動直接的觸發點,是為了整肅教育界歐美派的知識分子,以確立無產階級思想和黨委在學校中的領導地位,從而實現“共同綱領”中新民主主義教育之目標,即將“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教育改造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中宣部針對當時各地運動中出現的一些混淆概念而特地發佈的《關於教師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的幾個問題》(1952年8月17日)對此直言不諱:“這個運動的目標主要是:肅清封建、買辦、法西斯思想,劃清敵我界限;批判資產階級思想,劃清資產階級思想和工人階級思想的界限;在學校中樹立工人階級的思想領導。”思想改造運動及其伴生物思想檢討浪潮,首先以高校、中國小教師的政治學習運動為標誌而掀起,並形成了頻繁性、相關性和連帶性等鮮明特點:走馬燈似的運動使新生的中國元氣大傷,社會和政治進入一種無法可依、無理可講的**中,知識分子生存境遇每況愈下;開了“學生整老師”的先河,以致在後來的““””中,“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一開始便在紅衞兵、革命小將面前俯首稱臣;“連坐”方法和“人人洗澡過關”式運動殃及廣泛,50年代初,參加運動的高校教職員達91%,中等學校教職員達75%。

思想改造運動的影響廣度觸目驚心,乃至有學者總結道:“在中國,凡是在那風雨如晦、萬馬齊喑的年代生活過的人,他可能從沒受到過表揚,但不可能沒做過檢討;他也可能從沒寫過情書,但不太可能沒寫過檢討書。”而其影響深度更是難以估量,經此思想改造運動,“政統”與“道統”得以合一,多少碩學大儒為威武所屈,放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頌聖文化”一枝獨秀,發展到空前規模。作家由自由創作變為國家計劃生產,作品由爭奇鬥豔化為整齊一致,以致德國漢學家顧彬不無痛心地譏諷:“中國1949年以後的文學是幾塊錢的‘二鍋頭’,之前的文學是幾百塊錢的‘五糧液’……當代中國作家基本沒有什麼思想,他們的腦子是空的。”教師則因思想改造運動而“統一了”思想,其角色被塑造為作為匠人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由此,教育與教師所有的工作都致力於培養適合生存於“新秩序”中的“新人”,而這個新秩序的世界是一個規範無所不在的總體,個體所有的癖性――被定義為雜草、邊緣、未教

化――都需要被剷除,在塑造新人的實踐中,教育者充當起社會生活的立法者,成為國家權力的延續。

2 “52調整”和“85決定”:教育改革的政治一經濟學協奏

上世紀50年代,與在各大高校相繼開展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同時進行的,是院系調整。院系調整的主方向就是“向蘇聯學習”。1952年6月至9月,中央政府大規模調整了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簡稱“52調整”),把民國時代的現代高等院校系統改造成蘇聯模式的高等教育體系。經全盤調整後,全國許多高等學校被分拆,大力發展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繼新設鋼鐵、地質、航空、礦業、水利等專門學院和專業,工科、農林、師範、醫藥院校的數量從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至149所,而高校數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後的183所,綜合性院校則明顯減少。

這次教育改革的一個動因就是經濟重工業化的需求。新中國需要大量工科技術人才,教育的重心被放在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學技術教育上;教育計劃與經濟建設計劃緊密相連,按產業、部門、行業甚至按產品設立學院、系科和專業(例如拖拉機學院、坦克系等等),確定招生和學生分配。顯然,這是一種培養“專家”的教育體制。而且,正如農業合作化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迅進一樣,伴隨着抗美援朝和蘇聯專家的來華,以及領導們對自辦的中國人民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信心的增長,這次教育改革很快狂風驟雨、一往無前地在1952年開展起來。除了經濟驅動之外,這次教育改革的另一個目的和功能就是政治整齊化。經此調整和改造,高校從此失去自主權,特別是教學自主權,社會學、政治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歷史舞台。歷史地看,院系調整實乃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令高等院校元氣大傷的改革,由此,中西的通識教育都被揚棄,只生產“聽話、出活”的工匠,再無獨立的思想可言,甚至出現了一些為順應政治鬥爭需要,科學泰斗公開發表文章肯定“畝產萬斤”,原子物理學家發表文章論證大氣中核試驗的放射微塵於生物無害的怪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跳過六七十年代的““””,值得關注的是1984年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其中被鄧小平認為“最重要的”第九條,中心內容就是關於知識和人才、科技和教育的。旋即,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簡稱"85決定”)。客觀地説,這一教改綱領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和實現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改革初衷,而且它可貴地確認,義務教育為現代生產發展和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是現代文明的一個標誌,責成制定義務教育法。但與此同時,它也確立了對後來我國城鄉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教育制度――“分級辦學”,並授權“地方可以徵收教育費附加”。“85決定”明確提出:“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制訂本地區的義務教育條例,確定本地區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步驟、辦法和年限”,“基礎教育管理權屬於地方”,“省、市(地)、縣、鄉分級管理的職責如何劃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決定”。隨後,國家教委發佈的《關於實施(義務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6年9月)進一步規定,農村中國小校舍建設投資,以鄉、村自籌為主。後來的實踐中基本上採用“縣辦高中、鄉辦國中、村辦國小”的做法。

“分級辦學”作為此次教育體制改革的一項實行城鄉教育分割的制度,連同“地方可以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政策授權,將本應主要由國家負擔的義務教育的政治一經濟責任和義務,轉嫁給了農村和農民。其結果是不僅加重了農村和農民的負擔,而且造成了農村教育的滯後和城鄉教育差距的延續與擴大。據有學者考察,在1986~2000年的15年間未能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農村少年兒童高達1.5億人;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超過改革以前;而這種狀況有可能促使未來的城鄉關係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發展。就連當時的主事者也坦誠,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佈後,因在“錢”上遇到羈絆,只能依靠“人民教育人民辦”這種方式,把義務教育的過半費用推給農民和企業承擔,以致我國“20年來的義務教育是以加重農民負擔為代價取得成就”的。回首看,“85決定”直接造就了此後20年轉移政治一經濟義務的“義務教育”,並與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

3 擴招、升級與並校:教育改革的經濟學亢進

時間到了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等鮮明論斷;是年秋,中共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隨即,1993年頒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簡稱“93綱要”)提出:“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這為日後教育改革邁向事實上的、無以問責的市場化、產業化、大躍進開啟了綠燈。

1992改元市場經濟以降,大規模國企改制開始推行,不少國企紛紛倒閉,大規模接受大學生的能力遠不如前,於是1996年國家開始了雙向選擇、自由擇業的試點,至1998年大學生由國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從1992年到1998年,國企改制、市場經濟改革等導致的失業(“下崗”)人羣大規模出現。與此同時,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需求疲軟。困局當口,經濟學者湯敏向中央提交了《關於啟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擴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議書,建議擴大招生數量。其中最誘人的理由就是,擴招可以一舉解決經濟和就業兩大難題:擴招可以拉動內需,確保經濟增長8%的目標;擴招可避免年輕人進入就業市場,從而形成與大量下崗工人競爭的惡性局面。建議被採納,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擴招計劃旋即出台。1999年當年,招生人數增加50多萬人,招生總數達160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從1999至2001年,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3年間的平均增幅為33.5%,從1999至2004年,6年間的平均增幅高達24.8%。“十五”規劃提出的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在2002年提前8年實現。擴招數量之巨、速度之猛,超出了建議者當初“3年擴1倍”的建議,6年擴了超過5倍;也超出了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把大學聯考錄取率“提高到2000年的11%左右”的計劃;更超出了“93綱要”中“使高等教育規模有較大發展、結構更加合理、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的願望。這為日後的研究生“大躍進”和大學生就業難埋下了必然發芽的種子。

儘管遲至2005年“教育產業化”才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被叫停,但把教育作為產業操持的經濟學思維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存在並日益走強:1984年國家統計局把教育劃分在第三產業的第三個層次;199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第三產業的決定》明確把教育事業歸屬於“第三產業”,“包括教育事業等現有大部分福利性、公益型和事業型第三產業要逐步向經營型轉變,實行產業化管理”;1999年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切實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知識產業和關鍵的基礎設施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些都成為“教育產業化”思潮和實踐的政策依憑和思想導向。正如有學者所言,無論實際動機還是發展路徑,90年代末的高校擴招是當時“教育產業化”思潮的產物,有很強的經濟主義屬性。

大學教育產業化、毫無理性的大學升級、假大空的並校風,這被有的學者概括為我國教育改革特別是大學體制改革的3大明顯敗筆。該學者認為,伴隨着教育產業化改革,大學升級非理性冒進,學校變學院、學院升大學,中等師範學校幾乎絕跡、高等專科學校難以尋覓,代之以到處林立的“大學”。而升級的動力則來自於政績需要,各級政府用政治方式和經濟思維抓教育改革。如果説大學升級的動力和地方利益有關,大學合併則顯然來自上層,碩士點、博士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研究基地之類的都要上面來批,這樣就強行製造出高校合併的機制來,結果是事與願違,大學合併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只是一種變相的權力再分配而已,把數條帆船拼接在一起是成不了航空母艦(世界一流大學)的。與高校擴招並行的,卻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5%上下,是一條平緩的直線;支撐高校“跨越式發展”的,一是學生的學費,二是通過“銀校合作”方式向銀行貸款,它導致了鉅額的高校負債,這種國家不增加經費投入而大規模發展教育的模式,包括公辦大學大規模舉債、大建“大學城”、舉辦高收費的“獨立學院”,連同基礎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轉制等等,都是我國特定歷史階段教育改革的“特殊”產物。

二、教育改革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

誠然,教育有問題,但從來都不全是教育的問題;教育需要改革,但從來都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改革。實踐表明,如果僅僅或者全部把教育改革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便會要麼把教育淪為政治統治的工具,要麼把教育用於經濟指標的籌碼,抑或受二者鉗夾,其負面效果所在多多,未來前景着實堪憂。作為政治改革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因着社會主義改造而勢在必然,並在“”期間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作為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在過去20多年裏因着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浪潮而隨波逐流,並在申討和危機中亟待轉型。教育改革轉型的主題便是:從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特別是作為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教育改革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

1 教育改革:從以“經濟改革”為中心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

改革教育改革,或者説教育改革的轉型,既有政策背景,亦不乏學理支撐。從宏觀政策而言,從21世紀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開始,陸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等改革目標,把治國理政的視野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人的發展各個方面。特別是“和諧社會”這一改革目標的提出,表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佈局已經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先進文化的三位一體,提升為包括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社會建設”尤為矚目。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則作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化發展”提上重要議程。就學理而言,在任何社會,改革可以分解為政治、經濟和社會3個方面,借鑑國際經驗,中國的分解(漸進)式改革要經過經濟改革、到社會改革、再到政治改革這樣一種“三步走”的“最優實踐”(best pinice):經濟改革的主體是生產(做蛋糕),社會改革的主體是分配(分蛋糕),政治改革的主體是分享權力。過去二三十年,中國改革以“經濟改革”為中心,未來二三十年,需要轉移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

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自1978年至21世紀初,主體的改革是經濟改革,特別是1992年以來,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據估計,2030年的中國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經濟強國,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的2.0~2.2倍,人類發展總值相當於美國的3.2倍。從2l世紀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後,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以社會改革為主體的改革階段,社會改革的目標是“和諧社會”,社會改革的核心在於社會制度建設,包括社會保障、醫療衞生、教育、環保等方面;社會改革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發展(“親商”)和穩定(“親民”)的平衡。中國改革從以“經濟改革”為中心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的轉移,為教育改革從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走向作為社會―文化改革,提供了時代背景、行動依據和現實可能。

2 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遠比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更為困難。因為“經濟改革説穿了,就是要把人最邪惡的一面釋放出來,讓每個人去追逐私利”,而“社會改革就涉及公共利益,是要有利他性的,要為公共物品掏錢……中國對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和醫療的投入與GDP總量相比是非常低的”。這説明,社會改革比經濟改革更艱鉅。改革教育改革,使之走向作為社會一文化的改革,起碼要做到一個確保,施行兩種解救,具備一個視野。

首先,要確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前述1986~2006年20年轉嫁國家和政府責任於農民的“義務教育”,連同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並在近年來市場化浪潮的衝擊下雪上加霜。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是“社會的基礎性公平”,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改革,對中國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端重要性。當前,教育不公突出表現在少數優勢羣體的“過度教育”和廣大弱勢羣體的“教育不足”上,無論是教育過度還是教育不足,都會有巨大的社會政治代價:就教育過度(一方面是缺乏大量技術工人,另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被繼續攻讀學位)而言,過度教育意味着過度期待,過度教育經常培養的是運動家和革命家;就教育不足而言(社會的流動更多和金錢的多少相關聯,而和自己的努力與才智越來越不關聯),教育制度失去了人才培養的功能,教育提供給弱勢者的不是希望而是怨恨,在中國歷史上正是這些深感社會不公的基層知識者帶頭起來改變歷史的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職責”,國家和政府要加大補償和糾錯力度,確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畢竟,教育從根本上説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創造各種基本條件的事業。作為社會改革的教育改革,最緊迫的任務就是使弱勢羣體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學生、城市民工子弟及弱勢羣體子弟享受到教育的“國民待遇”,確保其受到公平的教育這一基本人權。而且,教育必須連同住房保障、醫療保險等社會改革配套進行、統籌協調,走出我國“低人權優勢”的發展模式(以自我剝削的方式成為別國透支的對象)和社會保障(住房、醫療、教育)“負福利”狀態(農民及城市弱勢羣體無福利待遇),確保社會保障的“低福利”(相對於窮富都保的“高福利”而言,就是隻管最窮的人,如美國的醫療保障只保65歲以上的老人和貧困線以下的窮人,佔總人口的18%;而在中國近似的覆蓋率中,公費醫療80%卻用在領導幹部身上)。

其次,施行兩種解救。一是把教育改革從作為政治,特別是作為經濟改革的範疇中解救出來,歸位於社會改革領域。我國既有的教育改革,從根本上説是服務於政治和經濟的,是對不同歷史時期政治需要、經濟需求的政策表達,“教育改革的根本動因不在於教育自身,而在於社會經濟和科技進步提出的客觀需要,教育改革的價值訴求明顯側重於國家主義和經濟主義等”。改革開放至今,教育還是政府的一部分,教育部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水平,權力越來越多,壟斷和審批大多數教育資源。只要教育界還是政治的一部分,就不會成為一個具有自治性的組織,就不會成為有高質量的教育機構;只有當教育界發展出自主性的“行規”來約束自身和評價自身的時候,才有可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來。教育體制的官僚化或者説行政化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教育以權力為本、以經濟利益為本,權力和經濟利益是教育行政部門針對教員使用得最得心應手的手段。二是解救教育於政治、經濟,就是要樹立和發展教育的自主性。為此,要抵制教育改革的獨斷和盲目決策,進行政策論證,充分吸納社會意見。同時要恢復教育改革作為社會改革的基本權利,剔除行政權力的侵蝕和干擾。譬如,按國際慣例,刊號本來不過是一組數字而已,都是無限供給,按需分配,無須耗費什麼成本,從根子上説,出版權本來也是作為基本人權的表達權的派生,但我們的體制卻把這種本來屬於社會的權利轉化成了行政權力,對刊號實行嚴格的行政管制,實際上是變可無限再生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變無限供給為有限供給,變平衡供給為緊缺供給,使得刊號奇貨可居。這不但造成了刊號身價馬上扶搖直上、以刊號折抵金錢等諸多亂象,還干擾和侵蝕了學者的表達權。再譬如,官僚化的教育評審制度作為教育政治化加經濟化的畸形產兒,信奉“科學文獻索引”(所謂SCI,類似的還有CSSCI等)這一“愚蠢的中國式觀念”(stupid Chinese idea),把國外用於幫助科研人員有效獲取文獻信息的檢索工具SCI,引進和異化為學校排名、項目評審、科研申報、評價獎勵等幾乎覆蓋所有科研領域的最重要乃至惟一的評價標準。教育部門之所以樂此不疲地引進和改裝各種評審制度,並主動自創,無非是要確保教育官僚的專制權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

再次,保有文化視野。我們的教育改革,往往施以“革命的”手段,推行“一刀切”,強調“跨越式”發展(很多時候實為“大躍進”),充滿“烏托邦”色彩,而與此同時,常常不注重對歷史積澱與文化傳統的保全、敬重和守護。正如有學者所言,作為一種社會改革,教育改革不是要砸碎舊制度,重建什麼新制度,而是在承認現有制度性質的前提下對其進行自我調整和完善,但既有教育改革卻呈現出過多的“教育革命”畫面,教育變革“泛革命化”(包括當代“泛改革化”或簡單把改革看成革命),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視野。“文化視野”把握多元價值,強調兼容兼顧,以文化視野審視教育改革,要求我們極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實踐運作之“中庸”,從思想行動兩方面雙管齊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改革懷有“保守”自覺,警惕“激進”行動,克服“商業化”侵蝕,注重文化的積澱、傳承與精進。

參考文獻:

[1]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商昌寶,作家檢討與文學轉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

[4]資中筠啟蒙與中國社會轉型[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5]劉雲杉,“人類靈魂工程師”考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1):19-32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Z],1985年8月27日印發

[7]張玉林,分級辦學制度下的教育資源分配與城鄉教育差距――關於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政治經濟學探討[J],中國農村觀察,2003,(1):10-22

[8]馬昌博,義務教育,這20年為何這麼難?――對話全國人大會委員、國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N]南方週末,2006~10-12(A3-4)

[9]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Z],1993年2月13日印發,

[10]楊東平,關於高等教育的“中國模式”[J],江蘇高教,2011,(1):5-8

[11]鄭永年,保衞社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2]鄭永年,中國改革三步走[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13]胡鞍鋼,2030中國:邁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內涵與社會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8,(3):1-6

[15]文東茅,促進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職責[J],理論視野,2008,(7):26-29

[16]勞凱聲墩育體制改革的公益性訴求[J],理論視野,2008,(7):23-26

[17]何迪,魯利玲,反思“中國模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8]石中英,張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5):22-32

[19]笑蜀,刊號奇貨可居折射精神生產困境[N],南方週末,2007-12-6(E29)

[20]葛金國,文化視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學報,2011,(5):12-21

教育改革的論文範文:《淺談教育改革方法》 篇五

【摘要】當今教育改革的呼聲很高,文章從教育改革的實現方法出發,嘗試一些具備操作性的改革方法,供人們去思考和借鑑。

【關鍵詞】教育改革;方法;操作性

教育界對當今教育的詬病已經不絕於耳,但最終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這裏面有一個原因是從教育教學理念上思考多,而從在實現方法上考慮的卻不多,再好的理論沒有現實的方法做支撐也是鏡中花水中月。因此,我們必須在充分了解中國的社會與教育現實的基礎上,才能提出可操作的改革方法論,才能在教育改革上邁出新步伐。

總結當今中國社會與教育的現實,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教育人口基數大,這個基本現實使得我們在教育改革必須所實施的策略是否具有現實性與可操作性。因為教育人口數量越大采取個性化的改革策略就可能導致成本與時間上不具備可操作性,這最終會導致我們的改革目標無法完成。

第二:社會誠信缺失嚴重,過去30餘年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社會誠信的缺失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由於社會誠信缺失導致了“我們沒有任何一個體系能夠阻擋中國沒有誠信的社會現狀,目前大學聯考是唯一一個還能夠阻擋權力和金錢滲透的,也許還可以給全體老百姓一個機會的考試”(俞洪敏語),從這點考慮,我們所設計的教育改革方法上要比大學聯考更注重公平與公正。

第三: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目的沒有共識,這是社會的深層次的原因,整個社會對教育的目的沒有共識的時候,我們所做的教育改革難度就越大。

教育改革應分步走:

第一步:改革考試及錄取制度

(一)加強學生信息採集,對學生身份信息採用指紋等多種且基於身體表徵的獨一無二多重身份驗證,保證學生自身信息的準確。

(二)加強考試製度,保證各類考試的公平,公證。

1、建設一批標準化考場,這一類考場對對考試人數做標準化設置,內部需配備攝像頭對考試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並對整個考試監控過程用網絡實時開放。

2、考試試題用專用的出題軟件從試題庫中自動生成。除運輸等必須人力參與的流程,都由電腦的來處理。

3、學生的參加考試,現場需進行身體表徵的身份驗證。

(三)徹底改革現行大學聯考制度。

1、將現有選拔性大學聯考徹底改革為水平考試。且考試不與高校錄取直接掛鈎。

2、將水平考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水平考試為基本素質測試,這一層次的考試是對人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知識能力的測試。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對於學生來説也是必需要通過的考試。第二層次的水平考試,暫且稱之為選擇性專業能力水平測試,這一層次的考試主要測試的是他在選擇了他學習的方向後的帶有專業性的考試。這種專業性的考試可以是單一性的專業,也可以是多樣性的專業,也可以是一種綜合性專業選項。兩個層次的考試是交叉融合的。

(四)改革高校錄取制度,採用軟件信息化的申請制度,學生通過第一和第二層次的考試後,所有信息被錄入統一的管理軟件當中。學生可以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驗證窗口進入軟件,申請高校,一名學生可同時申請多所高校,軟件由第三方進行管理,高校最終看到的只是對應每個學生的編號,高校將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申請的學生信息進行審核,給出審核結論及錄取結果,第三方軟件管理機構收到學生錄取情況後。通知並郵寄相關錄取信息,學生也可以通過端口進行查詢錄取信息。

第二步:學校改革

改革現行的學校建設與編制,在學校的建設與設置中更加重視教育公平。

(一)注重城市學校的特色建設。在考試及錄取制度改革有成效的基礎上,將現在的學校建設引導到特色建設思路上來,而不是現在對學校建設求大(面積大),求高(樓房搞),求重點(重點中學)。因為如果沒有第一步的考試及錄取制度改革各學院就無法跳脱升學率這個圍城,其他任何在教育改革上的措施也都無法實施下去,這也是這些年基礎教育領域改革沒有什麼成效的原因所在。這樣就可以將教育經費及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化的分配,改變現在的教育經費和教育資源都流向部分重點學校的情況,在教育經費和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下,還進行集中配置,這必然導致更大的不公,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無法保證低收入人羣享有公平的教育權。

(二)城鄉統籌發展。在一些鄉村上學難還是普遍的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一是教育經費偏重於城市,對鄉鎮等偏遠地區的教育不夠重視,導致了一些地區上學難,二是一些偏遠地區的自然條件確實比較惡劣,無法建設一些優質的學校,三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師資從客觀上來説確實無法保證。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一個地區範圍內建設一批示範性的寄宿制學校,將這一地區的孩子集中在這幾個寄宿制的學校裏,國家對學生的衣食住行進行相應的補貼,讓他們有一個安穩的學習環境。保證一些貧困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有平等的教育機會。

第三步:改革教師隊伍建設

(一)提高教師待遇,保證教師社會地位

在國家與地方財政允許的範圍內,儘量提高教師的待遇,嚴格執行教師編制制度,通過立法的形式確定各地的生師比,實行教師最低工資制度,教師待遇上力求做到讓教師能安定、安穩、安心,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二)嚴格教師培養與選拔制度

在教師待遇與社會地位有顯著提升的基礎上,我們對教師的培養和選拔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一是要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師範類的專業院校,二是對報考師範院校的學生需做專門的篩選,三是對接受師範類教育的學生進行專業培養,注重自身知識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及精神素質的培養。四是對現崗位的教師分批進行集中培訓,對培訓結果進行嚴格的測試與評估,不合格者需繼續培訓。直至合格為止。

(三)加強支援落後地區的教師進行制度保障

由於各種原因落後地區的師資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我們需要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落後地區師資問題得到解決,解決方法是建立一種能引導教師願意去機制,這種機制最好的應該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建立相關制度,制度規定支教老師需有時間限制,支教期間有更加優厚的補償措施,支教之後對其有相應的待遇保障。

教育改革之路必然是艱難和曲折的,但又是不能迴避的,因為關係到中國的教育的未來,中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M]。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孫振東。質疑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效度仁[EBOL]。

[3]王策三。保證基礎教育健康發展一一關於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5)。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論文 篇六

論文關鍵詞:就業 教育改革 人才培養

論文摘要:自我國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就業難現象普遍。為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高校應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可以從轉變教育理念,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教學質量等多方面入手,大力開展實踐教學。

1.就業難與高校教育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當今高校畢業生不僅存在就業難的問題,且在工作崗位上也顯示出諸多缺點,如專業技能不足,應用論知識能力欠缺,適應環境能力差等。這種狀況的形成有多種原因,一是就業環境不樂觀,一是高校在教育教學及就業引導方面存在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1就業環境不樂觀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外經濟環境較不景氣,導致眾多企業開工率不足,新增就業崗位鋭減,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量減少,直接導致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出現了各種干擾大學生公平就業環境的現象,導致諸多社會問題從而加劇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1.2高校教育教學和就業引導的問題

當前高校的教育教學仍然以學科型教學模式為主,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和社會實際需求脱軌,教學管理管理觀念滯後,重理論,輕實踐,培養的多是研究型人才,而擴招之後的研究生數量供過於求,對於大部分本科畢業生而言,就業優勢明顯不足。本再者,本科的教學內容廣而不專,畢業生多缺乏一技之長,很多學生對自身的興趣和定位亦不明確,教師們無法對其因材施教,這就造成了學生基礎能力薄弱,實踐能力較差,又薪資定位高,就業難在所難免。

2.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就業是民生之本,但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就業形勢嚴峻的狀態還會持續下去,而教育本身是為了促進就業,從高校來講,大力開展實踐教學,推行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高校在辦學和教學的過程中,應緊緊圍繞指導和促進學生就業這個中心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技能複合型人才,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促進、保障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同時,推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有助於構建新型教育模式,並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

3.高校教育改革措施探討

3.1轉變教育理念,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的時代,教育教學能否與大學生就業緊密銜接,直接影響到普通高校畢業生能否正常就業。明確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調整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以就業需求引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以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促進就業工作水平,才能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學模式為“理論——實踐——理論”,該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而實際的工作崗位需要畢業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那麼高校教學時就應考慮完善這種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並重。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引入“創新式”和“啟發式”教育,多給學生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實習內容,考慮將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與實習單位掛鈎,表現優秀的畢業生可直接留崗。高校畢業生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擁有相對紮實的理論基礎,創新思維較為活躍,只要提高他們的實踐經驗,在就業過程中是很有優勢的。

3.2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

高等學校要成立教育教學委員會,積極開展社會需求調研,針對企業和市場需要,加強骨幹專業建設,及時調整和淘汰飽和專業。加強實踐教學,並在教學環節引入就業和創業理念,從而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應當以就業和和市場為導向,突出課程的複合性、實用性,明確各課程、教學環節的地位與內在聯繫。分層次設置課程,將課程設置為基礎能力課、核心技能課和相關知識課,鼓勵課外教育教育,加強實踐教學,以利於學生了解社會需求。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保障教學質量

高校專業課的教學對於學生的培養影響重大,提高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很有必要。專業課的教學由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組成,課堂學習是在校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如何通過教學提高實踐能力,是校方當前面臨的難題之一。當前本科教學師資隊伍呈年輕化態勢,實踐經驗較為薄弱,校方應鼓勵青年教師向一些資深優秀教師學習教學經驗。根據專業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將青年教師派送到實訓基地或研究院進修,並鼓勵青年教師積極申報科研項目,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樹立主動就業的意識,以提高自身就業能力。

4.結語

自20世紀末我國高校不斷擴招,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就業難現象普遍。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機構,有責任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高校可以從轉變教育理念,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教學質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大力開展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養,以幫助其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孫杰。基於就業能力提升看高校實踐教學改革[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10,23(6):52-54.

[2]王輝,楊大方,呂小師。基於就業導向的高校創新人才專業教學管理改革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6):237.

[3]黃炳翔、劉紅宇。基於大學生“四種能力”培養的高校教學改革[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9):108-110.

[4]劉曉輝、賀月娟。河北省高職大學生就業素質的培養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11)

[5]張迎春、趙建鋒。加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9(0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yjgq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