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淺談對未來學校的設想

淺談對未來學校的設想

現在多地都在舉辦“互聯網+下的未來教育”論壇,都從專業的視角,集名家之思,鳴百家之聲,為教育專家、教師、家長、學生搭建交流溝通的橋樑,理性探討和解讀“互聯網+下的未來教育”的走勢和應對之策。學校為未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為學生提供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和發展平台?互聯網+下的未來教育是怎樣的?我們以這幾年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對未來學校的設想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描繪,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新方向。

淺談對未來學校的設想

一、互聯網+帶給未來學校的挑戰與機遇

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從學習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過程中探索建構自己的課程體系。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學校教育模式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在當下的中國,其主要職責還是羣體化教育,培養羣體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難以全面實現個性的發展和人文情懷的培養。而目前大多數學校由於政策、體制、師資、經費和歷史等原因無法全面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導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實施起來較為困難,特別是在一些優質學校中,每個班級學生人數嚴重超額超編,則更加難以實施。這種大班額往往以“一刀切”的應試方法,讓學生在題海戰術中,以死讀書讀死書的方式升入名校的做法是不可取。

“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而犧牲當下,在很多時候是必要的,但在教育上有些犧牲是無法彌補的。我們應當拋棄“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教育觀念——有些苦是吃不得,特別是那些可能摧毀孩子好奇心和創造力的苦,吃了就會中毒,終身無藥可救。”

要應對互聯網+對教育的衝擊,要注重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個性張揚和全面發展。要建立小班額、走班制這樣的先進教育模式,要我們的學校提供各種現代化的硬件條件和發展平台,而這種學校的建立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撐,這是當下多數公辦學校所不具備的。通過政府的支持,社會上的有識之士的投資和家長的幫助,建立體制先進,運營機制靈活的未來學校才能切實可行的保證這些教育模式的落地和實施,時代呼喚這樣的“先行者”。

那麼,面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的學校是怎樣的?

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暢談“互聯網+”,極力推進其與各行各業的結合。傳統教育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着變化,我們不可低估“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深至骨髓。正如馬化騰所説,“如果教育拒絕互聯網,就如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拒絕使用電力一樣”。十年前,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雲端學校、翻轉課堂、微課程、移動學習、3D可視化教學會顛覆我們傳統的教與學方式。中國教育正面臨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每一位教育人都意識到媒體與科技對傳統教育方式的巨大沖擊,今天的教與學方式正面臨着重大而深刻的轉型,未來學校的發展挑戰和機遇並存。

二、對互聯網+下的未來學校的展望

未來的學校將集成國內外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在充分尊重人的發展規律下,按照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以多元的文化、先進的課程體系、一流的現代化設施,為每個學生搭建成功的平台。學校通過融合中外教育傳統之精粹,將國際思維方式、素質教育理念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從品德、素養、藝體、語言、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

展望一:先進的辦學理念。

未來學校的理念,辦學的方向、主張應是“培養引領未來,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人才;有對社會深刻的洞察力,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善良的人,敬畏和熱愛生命的人。

展望二:靈活的合作機制。

未來的學校將合作辦學,整合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共享全球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通過國內教育與國際教育相融合,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及學校現代化信息設備輔助教育教學,來提高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多方向、多角度的合作方式,為孩子們打造豐富優質的發展平台,更好的牽手世界。

展望三:創新的培養模式。

打造鮮明的“藝體”特色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與創新能力培養的STEAM課程體系。

從教育的應對上看,需要我們重視學生學科素養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思維品質、實踐能力。未來的學校將通過開設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融合式、體驗式課程,培養學生把學到的零散知識與方法轉變為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讓學生以親身實踐於現實世界的方式來學習這五個領域,使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STEAM 教育着眼於複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勞動力水平的提高,將成為教育興國一個重要的落腳點。

展望四:多樣的課程實施。

主體採用小班授課及走班制。未來的學校通過多元化課程與個性化選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成長成才發展需求。教師在教室(工作室)辦公、教學,讓教師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真切關愛每一個學生,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務

展望五:優質的師資保障。

擁有省內外甚至國內外優秀教師團體,實行“優質教學”。優秀的教師團隊可以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中外交流、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把學校的教學理念執行的最好,可以把學校建設成為多語種兼容、多層次並存、多形式辦學的領先學校。

展望六:優良的學習環境。

環境優化、智能管理,學習和生活需在現代化、智能化、開放化的學校環境中進行。圖書閲覽、電子查閲、機房、琴房、畫室及打印機等公共設施完全開放,學生可通過一卡通自由使用;教室門口的顯示屏隨時更新課程名稱、教師、人數。

展望七:可行的教學變革。

教學變革,構建學生快樂學習和健康生活的四維空間,開設“場景式”課程,注重學生的“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實驗室、走進科研院所、走進博物館……走入社會、自然大課堂,走出國門,遊學海外。

展望八:多元的評價引領。

引進家長委員會管理和學生自主管理。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融合,家長與學校共同參與學生髮展、學習計劃制定,參與學生活動設計以及學校的寄宿管理。創設家長與學生“閲讀共同體”,提高學生與家長的閲讀水平與欣賞能力。寄宿採用“學院制”管理,全面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pdyd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