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精品多篇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精品多篇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精品多篇

家長學校教案 篇一

教學時間:

xxxx

教學地點:

會議室

教學對象:

二年級學生家長

主講人:張娣

教學內容:

引領孩子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認識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使家長知道“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點。

3、向孩子進行“與人和諧相處“的建議。

教學重點:

1、引導家長認識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使家長知道“心中有他人”的基本要求和要點,並提出建議。

教學過程:

一、揭示主題。

1、導語:心中有他人,時時處處想着別人,是一種優良的品德,每位家長要及早地教育孩子具有這一品德。

2、舉出具體事例引入主題:“心中有他人”。

二、認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1、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心中有他人有助於兒童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師講述“爛蘋果”的故事。家長就此事例進行討論:是什麼導致孩子的這種想法?

3、“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對當今獨生子女顯得尤為重要。

三、“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點。

在國小生中進行“心中有他人”的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分享。家長必須剋制過分溺愛的教育方式,通過日常生活小事,培養孩子分享的習慣。請各位家長從生活中找出能及時培養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契機展開討論。

2、學會相幫。就是他人有困難,有需要時去幫助他人。

3、學會謙讓。謙讓就是謙遜禮讓,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種表現。

4、學會寬容。寬容就是寬以待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就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5、他人在工作休息時不打擾。

6、他人不願做的事不強加。

四、向孩子進行“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幾點建議。

1、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2、由近及遠,逐步提高。

3、加強指導,積極鼓勵。

4、潛移默化,角色置換。

5、創設條件,引導實踐。

6、利用移情,由物及人。

五、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抓住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及時進行“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及早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將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益處。

家長學校教案 篇二

各位家長,下午好,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很高興認識各位家長,也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探討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今天我想談談《如何做合格的家長》,在我們學校召開的家長會上,有許多的學生家長曾向我們的老師諮詢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家長和教師之間有許多的溝通,他們有很多的困惑,家庭教育問題是個現實的問題、也是個嚴峻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一、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當中,家長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包括家庭環境、心理氛圍、長輩語言等對孩子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家庭教育具有很明顯的啟蒙性、長期性、全面性。

1、啟蒙性 孩子在沒有上學之前,是在家庭中生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智力發展、品格形成至關重要。比如説小孩愛發脾氣,如果開始引導的好,他就變得比較平和,就會變成他穩定的人格個性,如果啟發引導得不好,他就變得脾氣暴躁,逐漸形成了這樣的性格。

2、長期性 家庭教育的時間最長,遠遠超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隨着孩子從出生、上國小、國中、高中、上大學、參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個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和家庭的距離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家庭教育從某中意義上來説,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學校教育還有大得多。

3、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內容極其廣泛。學校要管的,家長要管,學校不管的,家長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愛好、審美等都離不開家庭對他的教育。 正是因為家庭教育具有這些特點,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當前家庭教育的誤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響非常重大,對生活、學習、勞動等各項習慣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們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誤區:

1、職責不明確

許多家長認為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角色就是輔導孩子的學習,把孩子培養成有所謂的好學生,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很擔心,始終覺得自己幫不上孩子。於是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老師,我大字不識一個,你多費心了。”“我不識字,沒有辦法輔導他的作業。”我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我們的家庭教育不是讓孩子只知道學習,家長的主要責任不是在於幫助孩子補習知識,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多是要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他主動學習的、樹立遠大的志向等。

2、期望值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所有家長的共同期望。甚至有些家長將孩子的未來與自己年輕時未實現的抱負相聯繫,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理想的延續,學鋼琴就一定要成為一個鋼琴

家,學小提琴就一定要成為一個小提琴家,學美術就要成為畫家等。當我們的孩子回到家裏興奮地告訴家長自己考試得了100分,許多家長會很關心“班裏有幾個得100分呀?”如果孩子得98分,家長也要問:“有沒有得100分的啊?”其實家長這種不經意的問在孩子的心靈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當孩子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時,於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恨鐵不成鋼”的感歎就產生了,家長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成長提出一個較高的要求,但是這種要求一定要切合實際。人的成長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偉大的人一定是從平凡人中產生的。孩子在學會做大事情前一定要學會做小事情。

3、盲目地攀比

正因為我們的多數家長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值,於是在很多時候我們急於求成,這時就可能產生攀比的心理。“你看他家的孩子多麼的聽話”、“你怎麼不如他”等,這種攀比常常建立在把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的基礎上。造成我們拿別人家孩子身上的某些優點當成目標和偶像,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來追求。這樣的比較對孩子沒有好處,只能讓我們的孩子感到自卑並嫉妒仇恨比自己強的孩子,對孩子的心理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我覺得不要盲目的攀比,要注重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但是家長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4、教育方式極端

溺愛型。這類家長對孩子愛得過分,愛得無原則,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無限制的愛超過了理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是自私性、依賴性強,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家庭教育應該堅持理性,否則孩子就會在父母最好的動機下養成最壞的習性。 專制型。孩子沒有自由獨立的空間,家長搞一言堂,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不是過於暴力,凡事喜歡暴力解決,就是過於順從,聽人呼來喚去,沒有主見。專制型的家長不僅指父母採用行動上的打罵,還指家庭處世態度上的專橫,如: “我就是對的,你就得聽我的”“我是老子,你必須聽從我的”等。

放縱型。有的家長抱着“樹大自然直”“水到橋頭自轉彎”的想法來教育孩子,對孩子聽之任之,不加管理。有的確實是家長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來管理孩子,他們嘴上説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行動上是工作最重要,掙錢最重要。

四、家庭教育的對策

針對以上的誤區,下面談談如何有效的實施家庭教育。

1、做孩子榜樣

在家庭教育的啟蒙性中我談到,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智力發展、品格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往往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在孩子品德形成的過程中。

這裏我想説個故事《爸爸的腳印》:有一個人喜歡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會去鎮上的酒館喝酒,一天天下着雪,他和平常一樣哼着小曲向酒館走去,走着走着,他總覺得後面有人在跟着自己,回頭一看發現是自己年幼的兒子。兒子順着父親的腳印走過來,興奮的喊到:“爸爸,你看這雪多厚啊,我正在踩你的腳印呢!”兒子的話令父親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館,兒子順着我的腳印也會找到酒館的。”從那以後,這位父親改掉了飲酒的習慣,再也沒有去酒館。

目前,我們的許多家長遠離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家長沒了土地的

煩神,手頭寬裕了,時間充足了,於是小區內打牌的、打麻將、遊戲室內的多起來了,其中也有許多學生家長。甚至身邊有自己的孩子,他們難道不擔心孩子去尋找大人的腳印嗎?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他們的言行舉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的孩子引向歧途。

2、多親近孩子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愈大愈難溝通,甚至不知道怎樣去和孩子交談。這裏我們家長應反思自己是否親近了孩子,這裏的親近包括行為上的親近:每天是否留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是否花了時間和孩子一起上公園、是否和孩子一起看看書(一家人共同看那帶着油墨香的書報,將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憶)等。我們的家長可能過多地忙碌我們的事業,忽視和孩子足夠在一起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建議各位家長在忙碌的同時一定要抽出足夠的時間和我們的孩子在一起。 親近孩子還包括語言上的親近:家長是否經常傾聽孩子一些合理的談話,家長在和孩子説話的過程中是否能伴有微笑、是否有歡愉平和的語氣,是否注意自己的用詞。如:大多數家長會説“放學後,你就要馬上回家,不允許在外玩。”如果換成這樣:“放學後你不馬上回家,我很擔心你!”孩子應該有所感動的。

3、多信任孩子

沒有信任就沒有教育。所有父母都喜歡自己的孩子,但能否都信任自己的孩子卻不一定。譬如,當您的孩子考試考砸了,您會相信孩子的陳述嗎?您會不會懷疑他貪玩不用功?甚至懷疑孩子智力有缺陷。反正,每逢考試過後,常常聽到大人訓斥孩子:“你這是怎麼學的?連這麼容易的題都不會,簡直是豬腦子!”心理學研究説明,在0歲~14歲的兒童中間,弱智兒童僅佔1.07%,而超常兒童則在3%以上。也就是説,98.9%的孩子不存在智力問題,而是愛學不愛學、會學不會學、勤奮不勤奮的問題。

當您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作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相信孩子也是非常願意學好的,並相信孩子有能力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這時他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家人的幫助。

4、多和孩子溝通

做教師的都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我相信各位家長會也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不聽話,對朋友的話反而聽得進去,有心裏話總是和小夥伴講,他們的許多小祕密可以從其它的孩子口中得到。究其原因在於大人總覺自己忙,與孩子缺乏交流。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天天困在家裏,內心更加孤獨。因此建議家長應多和孩子説説話、談談心。要善於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要學會傾聽,讓他把話説完。外向的小孩什麼都説,內向的小孩沉默寡言,很少説話。所以有的小孩,他不想跟你説話,你也要去主動攀談。如在睡覺前和他們聊聊天,父母跟他們説工作的事情,或小區裏的新鮮事(這裏的新鮮事一般來説應該是積極正面的),也讓孩子説説學校裏的事情,出門和孩子打聲招呼,睡覺前和孩子説聲“晚安”等。

與孩子溝通,要有平等平和的心態,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能用命令、指責的口氣去和孩子談話。好的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即是長輩,又是朋友。同時家長要換位思考,有時

候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善於發現和肯定孩子想法中的合理因素,不要忽視和小看孩子。

5、多和老師聯繫

家長會是家庭與學校教育的結合點,也是全面瞭解孩子、教育孩子的主要渠道。目前我校都要求各班每期召開家長會,有些家長只注意與老師溝通,忽視了對孩子在家情況的觀察和交流,這樣的家長儘管也準時參加家長會或電話聯繫教師,瞭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現,但事後只對孩子轉達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及要求,或是對孩子一頓斥責,很少主動對孩子在家裏的表現進行觀察和分析。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就是老師的事了。對學校組織家長會或老師不斷的找他反映孩子的問題有厭煩情緒,這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負責任。 作為老師來説,我們希望家長在平時就注意與孩子的班主任及各學科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各方面詳細情況。如:各科的內容要求及進展情況;孩子平時課堂的聽課情況(我們的課堂將逐步向家長開放,聽取家長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甚至老師們對孩子近期的看法;並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裏,注意傾聽孩子關於學校、班級、老師、同學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想法,做到了心中有數。然後經常的和老師溝通信息,這樣的家校共同教育對孩子來説肯定有一定的作用。

各位家長,整個世界就如桃核,大智大愚就如核尖,凡夫俗子如核的中間部分居多。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出人頭地。如果孩子將來幸福、快樂、自食其力,那麼我們就是合格的家長了。

最後,我想給各位家長提10點建議: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儘量予以答覆;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這些建議也是一位學者針對“孩子對父母究竟有什麼要求”這個問題,從十萬個孩子中進行了調查得出來的,但願對各位有點啟發。

祝願每位家長都成為合格的家長!也祝願每個孩子能健康快樂 的成長。謝謝大家!

家長學校教案 篇三

教學時間:

xxx

教學地點:

會議室

教學對象:

三年級學生家長

主講人:

馬俊

教學內容:

讓孩子插上文明習慣的翅膀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了解什麼是文明禮貌。

2、引導家長了解讓孩子從小講文明懂禮貌是做人的需要。

3、知道培養孩子文明習慣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使家長明確講文明懂禮貌的相關內容。學習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尊敬的各位家長,感謝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學習。同時讓我感受各位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請家長談談自己的孩子在文明禮儀方面的行為。

二、揭示課題

師:聽了各位家長的發言,我覺得大家把孩子的成人放在了成才的前面,當然如果能夠兩者兼而有之應該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者。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共同學習讓孩子成人的需要即《讓孩子插上文明習慣的翅膀》

三、明理,(家長看《家長必讀》教材23——37)

(一)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禮貌”

“文明”:有廣義和狹義之別。我們通常理解為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符合社會公德的行為。

“禮貌”:是文明行為的主要內容,其核心是對他人的關心和尊敬。

文明禮貌是社會生活中通用性最強的行為準則,比如:對人有禮貌、尊老愛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保護自然環境等等。

(二)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培養孩子做人的需要

師:清初思想家顏元有句名言:“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修,心尚禮則心泰。”

1、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是讓他們學會做人的必修課。

原國家教委和全國婦聯頒佈的《家長教育行為規範》指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這裏有個小故事,在諾貝爾學者集會中,有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老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問他:“請您談談您是在哪所大學,哪個著名的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老學者是這樣回答的“在我的童年時光,我學到了最主要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

情要道歉,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説我學到的就是這些。”其他學者紛紛贊同。

高山起於壘土,偉大出自平凡,任何偉大的天才,都要從學做人起步。如果説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是人類智慧的參天大樹,那麼,從幼年開始培養良好的品質與習慣,便是這參天大樹得以生長的沃土。

由此可見講文明懂禮貌是學會做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是實現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條件。

師:托爾斯泰説:“幸福的家庭非常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通俗一點就是家長們應該有這樣的體驗:見到孩子對祖輩、父輩尊敬愛戴,心裏總是樂滋滋的,長幼之間也變得特別的親密。而相反的,孩子説話粗言惡語,頂撞老人,心裏就會覺得煩惱,畢竟現在都只一個孩子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但是不少的家長,煩惱也可能是限於那麼一會兒,訓斥或者打罵一番就算了事,轉身就視為“小事”,有的甚至對孩子在社會生活中不遵守公共秩序也不聞不問,結果只會使孩子變本加厲更加粗野、蠻橫。所以這種教訓反面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不僅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而且也是實現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我想這點家裏有老人的家長應該體會更深刻。

3、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也是讓孩子適應社會進步的要求。

有一位旅行社的導遊小姐總結出影響形象的醜陋表現:貪小便宜、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喊叫、為好友搶佔座位等等。如果不文明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將影響整個中國的形象。

(三)文明禮貌教育包含的主要內容

1、語言文明。與人交談儘量説普通話,使用文明語言不説粗髒話。

2、生活文明。儀表美,衞生習慣好,飲食習慣好。

3、行為文明。言行舉止。

4、交往文明。待人對事。

5、社會文明。遵守公共秩序。

(四)家庭中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策略

1、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孩子。隨着年齡增長,這種影響逐漸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

2、講故事法

3演唱兒歌法。

4、綜合實踐法。

四、經驗交流

五、總結

師:文明禮貌對於提高孩子的素質、啟迪他們的心智、塑造成功的人生都有着極大的幫助。真誠的希望能給家長們帶來一點啟發,讓您的孩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明人、現代人,讓我們共同幫助他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與快樂,最後讓我們喲還能給一段教育格言與家長共勉:

播種一種習慣,將收穫一種行為;

播種一種行為,將收穫一種性格;

播種一種性格,將收穫一種人生!

家長學校教案 篇四

教學重點:習慣的培養是家長的任務,習慣決定學習的效果

教學難點:怎樣培養習慣和培養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與思考

授課對象:二年級家長

建議授課時間:第一學期第一---二個月

教學內容:

一、導課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好!

孩子進入學校一年的時間了,大家經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從孩子如何適應幼兒園升國小的具體實踐中,瞭解了家長、家庭在孩子成長經歷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可能發現了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也可能常常為孩子不能很好的寫完作業而無奈,孩子的字寫得不規範而不知所措,我們開始面對很多來自學校的要求、孩子之間的比較、老師的不斷髮來的短信、反映孩子在學校表現的不如人意等等問題,我們應該從什麼方面入手,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成長的更好?

今天,我們就帶着這樣的情緒和慾望走進課程,希望今天的學習能讓你收穫一些觀點,瞭解一些方法,回到家裏,請你帶着欣賞孩子長大的心情和情緒,把今天學習的方法用適合你家孩子的動作,和孩子一起實驗一段時間吧。

二、授課

(一)本節課程的要求

●請大家先了解一下我們學習的課程標準:

《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關於7—12歲年齡段的家庭教育指導中是這樣説的:

7—12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是整個兒童期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該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兒童身高和體重處於比較迅速的發展階段;外部器官有了較快發展,但感知能力還不夠完善;兒童處於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階段;情緒情感方面表現得比較外顯。

●教育指導內容要點第六條説: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創設安靜的環境,引導兒童專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正確對待兒童的學習成績。

(二)我們來講講習慣是什麼?

●習慣的定義

人們常説“習慣成自然”,其實是説習慣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覺地、經常地、反覆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臉等。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我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認為,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例如,兒童養成在飯前、便後或遊戲後一定要洗手的習慣後,完成這種動作已成為他們的需要。他指出,習慣形成就是指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形成是學習的結果,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鞏固並臻至自動化的結果。

結合《現代漢語詞典》對“習慣”一詞的解釋,“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不難看出,習慣具有個體和社會羣體兩個層面的意義,從個體層面來看,習慣是個體後天習得的自動化了的動作、反應傾向和行為方式,它是條件反射在個體身上的積澱。從社會羣體層面看,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和反應傾向。

●習慣的特徵

1、簡單:天下大事必成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東西。

習慣並不深奧,常常很簡單。比如按時作息、遵守規則等等,其實都是做起來一點都不難的事情,難是難在堅持。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並且把最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好了,就是不簡單。

2、自然: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為,這是習慣的一個重要特點。如果做一件事情還需要專門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習慣並未真正養成。比如每天晨練30分鐘,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種行為,而非習慣;孩子要是想都沒想,自動地去鍛鍊,一天不鍛鍊就感到彆扭,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就叫養成習慣了。

3、後天性:習慣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在後天的環境中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有的習慣是很自然、不費什麼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則需要長期、反覆的訓練。而養成同一種習慣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因個體的不同而產生明顯的差異。

4、可變:習慣是一種定型性行為,一般形成後就很難改變,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即使是已經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習慣,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影響,也能發生改變。當然,這需要極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來克服慣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習慣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現的相同反應。養成某種習慣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場合,習慣就會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學校愛勞動,在家裏就懶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約。

(三)我們想想時常要面對孩子的習慣現象

●孩子的磨蹭現象

對於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來講,“磨蹭”現象非常普遍,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有體現。從早上起牀、洗手、吃飯到晚上做作業、收拾書包、洗漱休息等一系列活動都需要父母不斷催促……

●注意力飄浮不定,專注的目標會經常轉移;心不在焉,常沉浸於白曰夢而忘記眼前的事情。

●寫作業總是纏着家長,不看着他就寫的一塌糊塗

●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時,總愛與別人打架。

你還能説上幾十條吧……

(四)這些現象是誰造成的?我們應該怎麼面對?

不好習慣的養成並不一定全是父母的錯,也可能壓根就不是父母的錯。你也不能完全靠自己去改掉孩子的一些壞習慣。重要的及時的發現、觀察孩子的行為,用積極的事情逐步理順孩子的好習慣。

你決定着手改變孩子的不好習慣時,一定要先花一段時間觀察他們的這種行為,同時也要審視你自己的態度:

為什麼你覺得這種行為很煩人?

你的孩子這種行為,他(她)的同齡人沒有出現嗎?

以你的孩子現在的年齡,這種行為真的是應該得到控制的嗎?

這種行為如果持續下去,會給你的孩子帶來傷害嗎?

這種習慣有沒有給你的孩子帶來一些益處?

如果你的孩子改掉了這個習慣,你會用什麼來代替這個習慣所給他?不好的習慣是別人看出來的。你可能傾向於把孩子的一些行為歸為“壞習慣”,但實際上,這些只是典型的學齡前兒童的行為,可能只是稍稍過分了一點點,這些行為讓你煩惱、氣憤甚至厭惡。要直面這些行為。

孩子在學齡前會給你帶來愉快和樂趣,但他們也可以使你很痛苦。大多數三、四歲的孩子天生不注意衞生、粗心大意、吵吵鬧鬧。他們想要即時的滿足感,他們三分鐘之後就會忘了你的話,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照顧他們。而且,他們永遠不會走開。但是這些典型的學齡前兒童的行為就屬於壞習慣嗎?那麼就要看是誰在下這個結論了。家長在這個時候並不懂得家庭教育,讓孩子的行為出現了一些偏差,這就是嚴重的問題了嗎?不要自責,我們還有時間影響孩子做事的動機的方法!

在你考察了孩子的行為和你的態度之後,如果你還認為那是不好的習慣,那麼就應該謹慎對待了。

方法是:儘量不要很自然地以為壞習慣是孩子人生的必經之路。

有些習慣可能是疾病。例如尿牀,就有可能是膀胱異常所引起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是早發現,早治療為好。

其他會引起麻煩的行為,如果被忽視,就會會根深蒂固,難以根除。而且,在你等着這個階段過去時,你的孩子可能會在改掉壞習慣之後,還會長時間受到這個壞習慣所帶來的不良後果的影響。這樣的話,你的孩子也許就會被其他孩子、被老師和其他的成年人疏遠,而你也可能被其他父母所疏遠,因為他們認為你要為你的孩子的壞習慣負責。

對於你的孩子與其他同齡人不同的一些持久的問題行為,最好還是跟兒科醫生或家庭教育指導師、兒童教育專家談談。你會發現,這些問題需要專業人士的關注,而你也會十分驚奇地發現,你的孩子是很“正常”的。

儘量不要怪你的孩子有”壞習慣”。壞習慣畢竟只是習慣,大部分都是他們不知不覺就有的,並非故意的。學齡初期兒童養成壞習慣有很多原因,可能是遲緩發育,或者是父母的照顧出了問題,或是感情受到傷害或刺激,又或者是一些生理的問題,但很少是因為孩子有報復心裏或有意去這樣做的。學齡初期兒童還不至於詭計多端。

不要責怪你自己,你的孩子,或是其他人都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而對一個養成壞習慣的學齡初期兒童施加懲罰,是不能真正將習慣根除的。相反的,要儘量用積極的強化作用來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注重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讚揚和鼓勵,不要在他們失敗時責備、懲罰他們。

(五)習慣於學習的關係

長期行為導致思維形式定式,對學習產生影響。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天性。

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三、培養良好習慣的方法

(一)如何面對孩子的磨蹭現象

與家長朋友交流,説孩子做事太慢了,看着讓人着急,其實,細心觀察,孩子做某件事時並一定慢,寫自己的名字,吃冰激凌,慢嗎?不慢!而是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喜歡東摸摸,西看看,把時間浪費掉了。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孩子“磨蹭”的具體原因,根據原因再來對症下藥。

我個人歸結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學習興趣低落,硬着頭皮應付,缺乏自信

2、時間觀念不強,自制力弱

3、家長的直接原因導致孩子行動遲緩,成為“慢性子”

解決的方法是:

1、學習興趣低落,硬着頭皮應付,缺乏自信。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學習興趣低落的原因很多,哪些情況是出於應付?什麼原因導致不自信?

①家庭環境的影響(為孩子營造健康快樂的學習氛圍)

任何家庭都會有矛盾,有爭執,儘量不要把矛盾和爭執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能拿孩子當出氣筒,和睦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心情愉悦,做事才有動力。(我們大人是這樣的,心情不好時,什麼都不想做,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年齡小,還沒有一定的排干擾能力,在孩子學習時,最好給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出現聲音大的家務避開孩子學習的時段,關掉電視,電腦,陪一起看書讀報,營造一個全家共同學習的氛圍。(如果大人在一旁打撲克、玩麻將,孩子是無論如何也進入不了學習狀態的。)

②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善待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我們應對孩子的興趣抱以支持欣賞的態度,既是有偏差,需要我們做的是積極引導,耐心指導,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思考空間,而不是把大人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那樣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與你的期望背道而馳。(如:孩子玩電腦遊戲,我們應支持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用講故事(最好是有根據的故事)的形式給他灌輸暴力遊戲的危害,並相信孩子能控制自己。)

孩子的好奇心強,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我們應該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跟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當孩子帶着問題問父母時,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之答案,而是引導孩子親自去試驗,去思考,自己得出結論,這樣會大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裝做不懂,向孩子提問,和孩子一起感受思考的過程。)

③孩子與老師的關係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應及時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全面瞭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一四班的家長做的已很好,主要是我們遇到的老師好,很多時候是老師主動找我們談話)

誠懇地與孩子交流,多傾聽少評論,經常説些鼓勵孩子的話,不自信時,不妨説點善意的謊言,如:“今天我與老師通電話了,老師説你進步很大,特別是xxx方面,”老師的話是神聖的,一句鼓勵的話也許就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哪方面弱,就不斷的誇獎那方面)

④孩子壓力大(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所有的家長都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怕孩子的學習跟不上,作完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外,有的家長還要佈置大量的智力型作業,學習時間長,精力不集中,必然磨蹭,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疲於應付,邊學邊玩,失去學習興趣。(咱們應儘量多陪孩子玩,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遊戲過程中讓孩子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失時機的向孩子請教,放下架子叫孩子一聲“老師”,讓孩子體會到親情帶來的快樂和被人請教的成就感,遇到不懂得問題,怕丟自己“為人師表”的面子,就會很自覺的去尋求答案。)

2、時間觀念不強,自制力弱。

好的時間觀念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前提。我們應幫助孩子克服由於淡薄的時間觀念所形成的不良習慣,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養成惜時,守時的好習慣,指導孩子合理利用時間。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① 本身對時間沒有明確的概念

咱們説一分鐘是60秒,但孩子的抽象思維還是有限的,他想象不出究竟60秒是多長,那就需要我們平時做事情時,經常強調一下時間的概念,如:我們早飯用了20分鐘;這首歌曲有4分鐘,我們打了30分鐘的球,你喝這杯水只用了10秒鐘等等,經常灌輸,孩子對時間概念有了基本的認識,才能更好的掌握時間。

② 孩子沒有為浪費時間付出代價

做作業前我們先了解孩子的作業量,根據孩子的作題情況,如果10分鐘能夠完成,那就給他規定20分鐘,並把小表放在書桌旁,不管是否做完,到時間就把作業收起,(當然事先要和老師説明情況)。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做不完作業對孩子來講是不光彩的事,至少是得不到小貼畫或小紅花了,甚至還要挨老師的批評。吃飯也是如此,孩子可能吃的較慢,給他多留出幾分鐘,如果磨蹭肯定吃不飽,即使吃不飽到點就不準吃了。(所有這些情況,事先要和孩子講明白道理,讓孩子明白我們這樣做的目的。)

養成惜時,守時的好習慣:

建議大家從4個方面做期,堅持一段時間,效果一定會很好。

①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表(根據實際情況,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

時間表上的內容應包括起牀、吃飯、上學、放學、作業、休息以及休閒娛樂、讀書的具體時間,教育孩子認真遵守、持之以恆。(等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後,即使沒有時間表,他自己就會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事務)

②時間安排上要有張有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要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承受能力,儘可能多的安排玩的時間,如果孩子喜歡,儘量陪孩子一起玩,以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保證孩子的睡眠,六七歲的孩子一般睡眠時間要保證9—10個小時,這樣才能精力充沛,更好的學習。

③利用零碎的時間

茶餘飯後的時間現在主要是聽英語,偶爾也會一起讀報、猜謎語或聊天。堅持下來,孩子慢慢也成了習慣,一坐到餐桌旁,就會自覺的打開CD機播放英語歌曲,細算下來,這段不起眼的時間還學了不少東西。

④鼓勵為主,給予獎勵,幫助孩子培養自主做事的習慣

無論那個時段表現好,就畫一顆紅星,如果自覺完成,就獎勵兩顆紅星,為了鼓勵孩子遵守時間,偶爾也會誇他是超級棒,就得三顆外加一個優字,孩子很想得到更多的紅星,更想讓我在爸爸和來訪的朋友面前誇他,每天都會很自覺的按照作息時間表生活學習,漸漸已養成了習慣。如果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亂了生活規律,我一般會在表格上註明,表示不是孩子的過錯。如果是孩子直接的原因,當然得不到獎勵,有時為了不打擊孩子,怕他喪失信心,我會畫個特殊的符號,表示媽媽依然相信兒子會做的很好!這樣就能保持孩子高漲的生活學習熱情,把惜時、守時看成很自然的生活習慣。

3、家長的直接原因導致孩子行動遲緩,成為“慢性子”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①家庭成員的影響

所謂天生,實際上人在性格上遺傳的因素很少,更多是後天的影響。觀察一下和孩子經常接觸的人是不是這種性格,孩子從小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涉及到父母的榜樣作用,暫且不談,)設想如果大人幹事利落,有條不紊,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怎麼會成了“慢性子”呢?

②孩子缺乏鍛鍊

大人為孩子包辦的事情太多,孩子沒有得到鍛鍊,以致自己做任何事情時到缺乏自信,不敢大膽的去做,惟恐做錯,甚至根本就不會做,故而行動遲緩。

③對孩子的信任不夠。

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在家和孩子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快點。”可能在當時的情況下管用了,但並沒有起到長期的效果,對這種沒有時效的話還不如不説,説多了,孩子聽疲了,幾乎沒反映,還會引起孩子反感,大人也生氣。換一種表揚的方式,誇讚他比昨天又快了,比上次做的還要好,如果能再快一點,就更好了,先獎一個小貼畫,如果明天不用媽媽催,就做的又快又好,就得兩個小貼畫,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放心吧,孩子一定會為明天的兩個小貼畫竭盡全力。

④家長的説話方式問題(用“中庸之道”,讓孩子自己選擇)

孩子玩的正盡興,忘記了寫作業的時間,這時父母輕説幾句孩子可能還是照玩不誤,根本不聽您的。您要是大發脾氣、嚴肅地對孩子説“趕緊寫作業”,孩子一定會很不開心,耷拉個腦袋坐在書桌旁寫作業,那種狀態肯定讓人不舒服。那麼不防折中一下試試,你可以對孩子説:“寫作業的時間到了,你再玩三分鐘還是玩五分鐘?”不管孩子怎樣選擇,都是開開心心地坐在書桌旁。孩子該休息了,孩子卻還想玩一會,對孩子説:“休息時間已經到了,你説再玩五分鐘還是八分鐘?” 對孩子不要説陳述句(你該做什麼了),而是對孩子説選擇句或疑問句(什麼時候去做呀?)試試看,或許您會收到奇效。

總之,“磨蹭”個很不好的行為習慣,無論將來幹什麼都會影響做事效率,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用足夠的耐心幫助孩子改掉這一壞習慣。

(二)如何面對孩子的這些“毛病”(更應該叫做“現象”或“成長經歷”)?

我們用“為什麼?怎麼辦?”來講解這方面的解決方式。

1、注意力飄浮不定,專注的目標會經常轉移;心不在焉,常沉浸於白曰夢而忘記眼前的事情,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

其實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將注意放錯。只要家長用心幫孩子糾正,使他們將心事轉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會有不錯的表現和成就。

你該怎麼辦?

家長對孩子的這類問題也不能操之過急,要耐心培養孩子做事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興趣,這對孩子注意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家長應該認識到,專心其實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我們可以在家裏和孩子做一些專門的注意訓練活動來促進注意品質的改善。以下幾種家長可以參考選用:

聽覺注意訓練:

1)聽數報數法:讓孩子聽一組數字,如375985,然後立即報出來。每天訓練的數組可逐漸加長。

2)聽數倒背:讀給孩子一組數字,讓孩子倒背出來,如426,孩子背出“624”。數組隨訓練的進程逐漸加長。

3)複述詞語:家長從書中隨意讀出5個詞,要求孩子複述;家長從書中讀出6個詞,要求孩子複述;

4)數數法:從3開始,隔3就數,如3、6、9、12、15……數到300;從300開始,隔三就數,數到3。也可選擇從其它數字開始。不管怎樣數,先記下時間,看多長時間數完。然後看後一次數是否能快於前一次……

5)讀書訓練:家長和孩子各拿一本相同的書,選一篇文章讓孩子大聲朗讀,家長記下孩子讀錯的地方;再讓孩子從頭讀起,看讀書的時間能否加快,錯誤能否減少。

6)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孩子報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讓孩子在接受這些訓練時不感到枯燥,可以有一定的獎懲措施,也可和家長以比賽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可以增加訓練活動的樂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表現出專心、堅持和耐心的榜樣。一旦發現孩子有專心的表現,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讚。

2、孩子寫作業總是纏着家長,不看着他就寫的一塌糊塗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

因為你沒有按照一年級孩子剛入學時,家長學校第一講“堅持建立孩子獨立完成自己任務的概念”的方法堅持去做,所以,孩子的舉動都是我們沒有堅持正確的教育方法得到的。現在再開始堅持還會有效果,大家再願意聽一遍嗎?

你該怎麼辦?

第一、給孩子建立“家庭紅花榜”: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和孩子商量“紅花榜”的操作方式,並簽字認可。

建議方法:每次寫完作業自己檢查,完全正確的給三朵小紅花,家長簽字時發現錯誤不要馬上説出來,而是説:“寶貝,媽媽發現有一個小朋友(一道題,以此類推)的手你沒有拉着啊!自己看看能找出來嗎?”孩子檢查出來改正後,本次只得兩朵小紅花,如果檢查不出來,不得小紅花;如果錯誤多,適當減去以前的的小紅花。家長把錯誤的題找出來,讓孩子做在另一本《改錯本》上,改錯本上設計幾個小欄目:時間、錯題再現、修正表現(寫上正確的)、錯誤原因(粗心、沒聽懂、沒有問老師)在原因上做記號,每週一次總結,根據總結中孩子的進步再另加小紅花。

第二、短信傳喜訊:每天向親戚、朋友(老師)發表揚孩子作業獨立完成並認真檢查的喜訊,一週一次統計,每月根據統計按分值給孩子獎勵。注意要做到:事先與孩子商量,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孩子跳一跳可以達到的短期目標,循序漸進,堅持不懈。

家長的耐心是養成孩子獨立學習習慣的關鍵:中國的家長80%都耐不住失敗的過程,在孩子出現作業錯誤時,為了爭取時間經常採取代其檢查,趕快完成的方式,剝奪了孩子自己經歷的權利。家長會以“我還有事情,沒有時間管孩子。”為理由,把問題最後積攢到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長到需要自己獨立而沒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就形成了家長和孩子因為成績而經常出現的“家庭戰爭”。

如果你已經這樣堅持做了,孩子的作業還是一塌糊塗,字寫得歪七八扭,就要考慮孩子身體自身的原因了,如:感統失調的孩子總是把物體看成反方向的,經常把“3”寫成“∽”或“∑”,這不是孩子自己有意的過錯,而是生理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剖腹產生的孩子,有沒有經過“三翻六坐九爬”的自然感統訓練,孩子自然就寫不出好看正確率高的作業。我們要做的事是:抓緊進行補救。方法很多,大家可以上網去查找。

3、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時,總愛與別人打架。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

孩子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有挫折感。6-7歲的孩子身體正在高速發育,他們之間爭強好勝的心態是正常的,在出現矛盾時,很難實現徹底的溝通。所以,當他們感到不滿時便會拔拳相向。還有一個因素可能導致孩子變得情緒暴躁,那就是他們的智力發育速度通常快於他們的運動神經的發育速度。例如,如果孩子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面前的項目,他便會感覺沮喪,隨之會遷怒於周圍的小朋友。

你該怎麼辦?

直接告訴他們“不能打人,這樣做會讓別的小朋友感到疼痛,甚至受傷。”教會孩子發生這樣的情況時,先躲到一邊,離和自己發生糾紛的小朋友相對遠一些。同時,父母要在家裏鼓勵孩子多用禮貌詞語表達情感和需要,多教給他一些常用的禮貌話語:“請、謝謝、你好、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你先來、好的、再見、歡迎你……”,以方便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交流。此外,當孩子感到飢餓,而且沒有休息好時,更容易被激怒,因此父母每天的早餐、午餐一定要為孩子做好、合理調配營養,養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隨着孩子能力的提高,打架的情況會逐漸減少。

總之,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長。必須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認真想想孩子到底需要哪方面的規範性的習慣。不要指責、不要急躁、不要攀比,按照自己的感覺,正確的做就是了!

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家長在指導中學孩子學習習慣上,可以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預習的習慣。預習能夠讓孩子聯繫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孩子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記筆記並事後整理的習慣。隨着中學課程內容的增多和複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鍊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3、課後複習的習慣。複習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複習要與遺忘作鬥爭,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即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較緩慢。因此,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複習,加以強化,並養成習慣。

4、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他嚐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

5、及時改錯的習慣。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卷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6、認真書寫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孩子和家長不重視書寫,認為它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素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從另一個方面看;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願好好寫的孩子,很難做好別的事情。因此,重視並及早提出對孩子書寫方面的要求,不僅能提高書寫質量,得到眾多良好評價,而且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7、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提前為進人中學做準備,到了中學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具備觀察力。語文的寫作訓練就不用説了;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自然界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都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徵,還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在國小初級階段就要訓練孩子養成邊觀察邊思索,勤於觀察和勤于思考的習慣。家長要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觀察,經常向孩子提出問題並與之討論,促使他去觀察思索,並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8、積極閲讀、寫作的習慣。閲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應鼓勵孩子在反覆閲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課外的知識和信息,養成積極閲讀的習慣。家長要為他們的閲讀創造物質條件,積極購買有關書籍和訂報刊雜誌。讀和寫是互相促進的,寫作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在養成觀察、思索、閲讀習慣的同時,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家長可要求孩子勤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觀後感和日記。

9、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結束語:有人説,上帝對人類最公平的兩件事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天只有24小時。記得小時候曾經念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話,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所謂“一寸光陰”到底有多長,但是既然時間與黃金相比,其價值昂貴也就可知了(其實時間遠比黃金寶貴無數倍)。那麼如何利用好每天這24小時,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以求得最大的效用,這無論對個體或集體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個人是否每天都有明確的目標,是否每天有合理的時間安排,而不是亂七八糟、糊里糊塗的生活,這對於他離成功的遠近無疑有着重要的影響。隨着時代的發展,每個人的時間就更加顯得寶貴了,應該做和不得不做的瑣事塞得滿滿當當,真正想做的事卻又找不出空檔來,“忙、盲、茫”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只要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學習、工作習慣,有明確家庭教育觀和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長的管理觀念,就能夠最大限度的陪伴孩子成長,讓我們的孩子邁向更加輝煌的成功彼岸。

家庭作業:

1、為什麼我們要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2、孩子的習慣應該怎樣培養?

3、你的孩子身上有什麼“現象”?你準備怎樣面對?

家長學校教案 篇五

教學時間:

xxxx年xx月xx日

教學地點:

會議室

教學對象:

六年級學生家長

主講人:張建威

教學內容:

幫助孩子從容應對挫折

教學目標:

1、培養家長對挫折教育的意識,使其認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2、給家長提供幾點實施挫折教育的建議,讓其瞭解幾種教育的方法。

3、建立溝通的氛圍,使家長間達到彼此交流的目的。

教學重點:

培養家長對挫折教育的意識,讓家長領會並掌握幾種挫折教育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明白挫折教育的意義。

師:中國古語道:“人之逆境十之八九”。這就是説,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對挫折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今天,我們就這個主題來一起學習和研討一下,希望能給孩子及時的教育和引導,儘量減少此類教育的缺憾。

過渡:首先,我想知道:關於挫折教育,家長同志們瞭解多少,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二、交流引導,建立挫折教育意識。

1、針對以上話題,家長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xxxxxx

3、資料補充:在美國、在瑞士、在德國、在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父母是如何關注挫折教育的。

4、師:在我國一部分家庭也開始關注挫折教育。(例子“重走紅軍路”等)

5、討論:您對這些做法的意見和看法?

過渡:那麼,為什麼中外家長們都廣泛關注挫折教育呢?它是否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呢?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三、分類説明,剖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危機四伏,沒有對挫折的預見和積極的應對措施,好孩子也會倒下。(舉例)

2、大凡成功者,都是在困難與挫折的爭鬥中獲取成功的。(舉例)

3、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抗挫心理素質的培養,對孩子尤為重要。(引起家長共鳴)

4、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嬌生慣養,孩子的心理承愛力普遍較差,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引起家長反思)

5、在我國國情條件影響下,挫折教育對孩子的發展尤為重要。

過渡: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四、相互交流,提供優秀家教經驗。

1、請家教較成功的家長代表發言,針對挫折教育淺談自己的家教經歷。

2、在座家長自由質疑。

3、師:剛才幾位家長的發言,那我們感受到了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反映在家庭教育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條建議,供各位家長們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實施。

(1)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如:鼓勵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創設困境,為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

(3)培養孩子適應生存的能力。如:用故事來開導孩子吃東西不能挑食;領孩子到山村去體驗艱苦的生活;有意識地領孩子到公共場所與其他孩子一起遊玩等。

(4)家長做出榜樣。

(5)對孩子不可嬌生慣養。

(6)讓孩子自己承受失敗和挫折。教導孩子出了差錯,就得承擔後果。

五、總結髮言。

家長學校教案 篇六

教學時間:

xxxx年xx月xx日

教學地點:

會議室

教學對象:

六年級學生家長

主講人:仲勇

教學內容:

引領孩子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

教學目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面對孩子即將畢業,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人生定位,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通過目標的實現,能夠有效地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同時也能達到有效激勵孩子不斷取得進步的目的,由一個又一個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來達到實現人生的奮鬥目標的目的,引領孩子健康面的展

教學重點:

1、父母要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現狀,找準一個合適的目標。

2、如何引領孩子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

教學形式:

講座與家長互動交流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揭示主題,明確意義。

隨着孩子步入六年級,他們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不僅要學會面對不同以往的學習壓力和家庭壓力,還要學會面對未來進行選擇。家長們的擔心和煩惱也伴隨着孩子的成長而來,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的學校,進行人生定位的初設,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二、學生問卷,情況反饋

通過學生問卷,通過數據統計和分析,向家長們呈現孩子現階段的心理狀態和對未來目標的認識,有哪些共性問題。

三、家長交流,增進認識。

1、説一説,對於即將畢業孩子們,在學習目標的制定方面還有哪些行為表現或心理狀態?

2、每個家庭對孩子學習目標制定和未來選擇都有自己的理由,舉例談談。

四、經驗共享,澄清認識。

請一位有經驗的畢業班教師就“為孩子選擇適合的人生定位”進行講座。

1、目標必須是近期就能成為現實的

它是在某個時段中能實現的,而且最好是近期就能實現的,是一種近期目標。所以,幫助孩子確定近期目標,就應當注意這個“近期性”,不宜將目標成為現實的時間放得太長。例如,孩子還在上國小時,就要將“將來能考取重點高中”甚至將“將來能考取名牌大學”作為近期目標。這樣確定近期目標,也有利於調動孩子實現這些目標的積極性。

2、目標必須是經過努力才能實現的

所以目標,就是現在仍未實現,而且如果不經過自身的努力,到了時間也難以實現的。所以,在幫助孩子確定目標時,要適當確定目標的標準和要求,以此來告訴孩子: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經過自身的努力。讓孩子對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實現這一 ww 目標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

3、階段性目標必須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的

4、目標必須主要是由孩子來決定的,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有好處的。

確定目標,主體應當是孩子。這是因為,只有是孩子自主確定的階段性目標,孩子在實現的過程中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這目標的可能性也才能得到保證。

五、就幫助孩子正確制定學習目標,家長還有什麼困惑的問題可提出交流。

六、總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zlzv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