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一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企業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誌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21-04

一、商務英語在高校的發展

第十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於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西安隆重舉行,標誌着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商務英語研究會主辦的兩年一度的全國高校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已走過了20個年頭。我國高校的商務英語,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由學科前零理論研究階段(20世紀50年中期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經過理論研究的混沌階段(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理論研究的覺醒階段(1994—1998秋)、理論研究的起步階段(1998—2006)發展到目前理論研究的深入階段(2007年初至今)(林添湖,2008)。截止2012年,全國已有62所高校設立了商務英語專業,這些高校覆蓋了中國所有高校類型,諸如:綜合院校、財經類院校、外語院校、醫學類院校等。商務英語專業已由目錄外試辦專業進入國家基本目錄專業。專業的確立、發展與成熟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次研討會明確提出了開放經濟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創新與發展的主題。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需求分析理論(Needs Analysis)是專門用途英語的“奠基石”。Brieger(1997)認為商務英語需求分析應着手於識別學習者所需求的一般語言知識和特殊語言知識範圍及一般交際技能和專業溝通技能。Brain(2001)提出沒有考慮學習者需求的英語語言課程設置幾乎是無法想象的。如何更好地順應時代需求和市場需求,挖掘專業發展潛力,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使高校的人才培養緊貼社會需求,本文作者對陝西和其他省一些地方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關於用人需求進行了全面調研,以期能從中得到啟示,更好地改革高校現有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競爭優勢的畢業生,滿足市場需求。本次調研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商務英語目前在地方企業實際工作中的需求情況?②商務英語目前在地方企業實際工作中的使用情況?③企業對於高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和畢業生類型的看法?④企業對於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評價及能力需求?⑤企業需求調研的啟示?

二、調查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本研究調查對象是西北工業大學EMBA2011級1班學員及MBA2011級1班學員和部分現在不同企業已工作三年以上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往屆畢業生。EMBA和MBA班的學員絕大部分來自陝西不同的企業,其中也有部分來自其他省份,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所在企業的高管和中層負責人,對於企業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瞭解頗深,他們的觀點具有代表性和説服力,一部分在不同企業工作的往屆商務英語方向畢業生的參與是想從他們的角度瞭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共有39人來自20多個企業參與了這次調查。這些企業是:金鷹商貿集團、華科體育福彩、北京化工、建設銀行、西安世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金園、建築集團總公司、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旅遊集團廣瑞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三新農電有限公司、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投西北公司、陝西華遠醫藥集團、貴州飛機公司、西安水務集團水業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嘉興思源箱包有限公司、幸福航空、陝西省進出口公司、西安電梯廠、西安潤拓商貿有限公司、應用材料西安有限公司。

2.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採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採用問卷調查,定性分析採用訪談。以John Munby(1978)的需求分析模型、Hutchinson和Water(1987)的需求分析模型為指導,結合調查對象具體情況,作者設計了企業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問卷調查,成立了調研小組。為了確保樣本性別比例、總體分佈合適、均勻,根據文秋芳(2008)提供的隨機數字表,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選出EMBA學員6人,男性4人,女性2人,並分別對選出的學員進行了小規模問卷調研和訪談,發現問卷潛在問題,諸如:措辭、順序、難度等,及時予以糾正。2012年2月對西北工業大學2011級EMBA和MBA的企業高管、中層管理人員29人進行了問卷調查,2012年8月對西安部分企業員工和西安外國語大學往屆畢業生13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參與這次問卷調查總人數共42人,訪談人數6人。

三、問卷調研結果及分析

企業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問卷調查由19個問題組成,第一部分18個問題由7個單選和11個多選題組成,第二部分19題是開放式問題。在42份回收卷中,有效卷40份,男24人,女15人,1人未註明性別信息。調查對象的職務主要有:外貿經理、總經理、副總經理、人事部主任、部門主管、部長、業務經理、採購專員、總監助理等,EMBA和MBA學員中工作長達20年以上的12人,5年以上22人,5年以下工作經驗的6人,主要是往屆畢業生。問卷問題1、2、3、6組成第一分析組,主要統計調查對象所在企業性質、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原因和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層次情況,統計採用SPSS v16.0,主要對頻數和百分比做了統計。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調查對象覆蓋了企業的主要類型,諸如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合資等,國有企業相對於其他性質的企業而言,在數量上佔絕大多數(52.5%),也反映了國企在西部企業中的佔有率。儘管如此,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仍佔絕對優勢(75%),回答了本次調研的第一個問題,商務英語目前在地方企業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很大,也充分説明了國有企業經營的國際化趨勢。而在眾多需求,諸如:工作需求、員工培訓、企業形象、產品促銷等需求中,工作需求則成為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的重中之中,佔(77%),因此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需求是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的首選。關於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層次,在懂英語的技術人員、英語本科畢業生、商務英語本科畢業生、商務英語研究生等選項中,對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層次(62%)。因此,本科階段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商務英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的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才能既滿足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又能滿足社會需求,還能顧及各個高校的師生資源呢。問題4、5、7、8、9、10組成第二分析組,主要統計調查對象所在企業商務英語交流形式、商務英語交流領域、商務英語交流對象、交流對象的英語層次、使用商務英語的場合和使用商務英語的頻度。問題4、5、7、8、9為多選,問題10為單選。第二分析組數據告訴我們:企業對於商務英語的需求主要是書面寫作(41%)和口頭交流(33%),其次是商務談判,佔16%。商務英語的使用領域主要是商業領域(49%)和技術領域(29%),工程領域次之,佔12%。交流對象主要是美國人(54%)和英國人(17%),除英美以外講英語國家的客户比例已15%位居第三。企業打交道對象的英語層次主要集中在英語國家普通職員(42%)和懂英語的技術人員(40%)。使用場合主要是辦公室(68%),商務英語的使用頻度累計百分比達(72.5%)。這一組數據回答了本次調研的第二個問題,商務英語目前在地方企業實際工作中的使用情況。商務英語在商業領域、技術領域和工程領域等不同企業的廣泛應用,是企業開拓創新和發展的前提,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畢業生不僅要有過硬的英語基本功、具備較強的書面和口頭溝通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商務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才能適應目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第二分析組多選題4、5、7、8、9調查結果位居前兩項選項的示意圖如下。

問題12、13、14、15組成第三分析組,主要統計調查企業需要畢業生的類型、高等院校開設商務英語的必要性、各類商務英語考試證書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問題12為多選,問題13、14、15為單選。分析數據表明:從企業需求角度看,高等院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必要性無可置疑(97.5%),既有英語語言文學背景,又有其他相關專業學習經歷(34%)和具有工作經歷的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32%)最受企業青睞。對於各類商務英語考試證書,受調查企業並非非常看重,認為只是錦上添花,取決於不同企業的招聘條件要求,認為完全有必要的企業僅佔5%。關於跨文化交際能力,所有企業都非常看重,認為必不可少,選擇很重要和重要兩項企業之和比例高達72.5%。這一組數據不僅回答了本次調研的第三個問題,企業對於高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和畢業生類型的看法,而且進一步説明企業對於複合型人才的渴望,也説明了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課程設置改革中的分量。問題11、16、17、18組成第四分析組,主要統計調查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和企業對英語專業畢業的員工工作能力的評價。問題11、16、17為多選,問題18為單選。問題18是關於企業對英語專業畢業的員工工作能力的滿意度調查,分析數據表明:企業對於目前英語專業畢業的員工工作能力並非非常認可,非常滿意和很滿意之和僅佔17.5%。關於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掌握的知識,企業選擇具備紮實的聽、説、讀、寫、譯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國際商務基本知識(46%)和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某一專業方向體系的知識(29%)次數最多。關於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34%的企業都希望畢業生能具備日常溝通、商務活動口、筆譯、做好文祕工作和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之綜合能力。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集中在商務課程與英語語言課程充分柔和的應用英語人才培養模式(48%)和英語語言專業+相關商務課程(20%)。這組數據不僅回答了本次調研的第四個問題,企業對於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評價及能力需求,即:目前英語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而且表明,企業對具備英語語言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具備基本商務知識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人才的需求,呼喚和渴望知識結構複合、綜合能力強的畢業生,而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新興的複合應用型專業,對培養企業所需人才責無旁貸。多選題11、16、17調查結果位居前兩項選項的示意圖如下頁圖表所示。

問題19是開放式問題,調研企業對商務英語畢業生的要求。40份問卷有18份填寫,22份未填寫,根據填寫情況,及對西安標準電梯有限公司藺總、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藍總、建設銀行許總、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鄒總等的採訪錄音整理和西北工業大學EMBA和MBA學員培訓負責人黃老師的訪談筆錄整理更進一步確認了本次調研結果,認同了企業對人才的以下需求: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商務場合的口、筆譯能力、商務知識的積累、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和應變能力等,而且企業也願意與高校聯合,提供學生實習實踐機會,培養出社會迫切需要的人才。

四、企業實證調研啟示

通過實證調研結果分析,得到以下啟示:啟示之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改革。《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教學要求》)教學分級要求明確指出:“本專業學制四年,頒發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證書,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獲得語言類畢業證書,明確了商務英語歸屬於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項下,因此,英語語言知識與運用技能應貫穿於整個四年的學習過程。本研究分析總結的啟示之一則是創建相對封閉課程體系+開放課程體系。相對封閉課程體系完成專業知識與能力構成中的語言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三個部分的培養要求;開放課程體系主要完成專業知識與能力構成中的商務知識要求。由於商務知識模塊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因此,開放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這一部分。這一部分的課程體系可以是動態的、可置換性的。同時,不管是哪一個課程體系,都應包括《教學要求》中商務知識與能力模塊中所要求的三門核心課程。這也吻合這次企業調研的需求,更體現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為什麼説語言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三個模塊一起形成相對封閉的課程體系呢?原因有三,一是這部分課程設置主要完成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較高的人文素養的部分人才培養目標。二是這部分課程必須包括《教學要求》中的9門語言類課程:語言學、綜合英語、聽説、閲讀、寫作、翻譯、跨文化交際、商務交際實踐和英美文學通論。三是這部分體現了商務英語專業的文學學位特色。那麼相對性體現在何處呢?與單純的語言文學專業不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必須考慮封閉課程體系如何能更好和商務知識課程體系銜接,以期共同完成商務英語專業不僅培養具備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較高的人文素養,而且培養具有專門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商務課程與英語語言課程充分柔和的應用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很受企業歡迎(48%)也正説明了課程設置改革的必要性。怎麼能夠做到充分柔和而又能達到其語言文化特色呢?教材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法的改革將會架構起兩個體系間的橋樑。根據各高校開放式體系的課程設置情況,編寫和補充封閉課程體系的相關教材內容。將語言的學習和積累與商務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商務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一方面,北京外經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無論是在教材編寫還是教學法的改革方面都走在了前列。教學法上嘗試以內容為依託的內容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使語言技能的學習,通過商務語篇的使用,和商務基礎知識的學習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商務英語專業語言學習的特色和專業的應用性。當然了,融合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各高校的教學資源、師資情況以及開放體系的商務知識類型等綜合因素。同時,如果條件許可,各高校可整合自身的資源,開設選修課課程羣以滿足不同模塊知識的拓展、彌補不同專業由於課時限制而造成的知識欠缺或滿足學生對某一模塊知識的學習興趣。啟示之二: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學者們關於人才培養模式的定義在措辭和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基於一個共識,就是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企業調研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的複合應用型的多樣化需求,也從某種意義上説明了相對封閉課程體系+開放課程體系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也充分體現了這一人才培養的多樣化需求。各高校可根據學校招生的層次、學校資源優勢、目標就業需求等綜合因素考慮其人才培養模式。基於課程體系的分析,作者對商務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模塊培養模式類型做一簡要歸納:相對封閉課程體系+大商務課程模式;相對封閉課程體系+專業方向類課程體系模式;相對封閉課程體系+證書類課程體系模式;相對封閉課程體系+雙學位課程模式;相對封閉課程體系+輔修學位課程模式;第一種模式大商務類課程指商科類學科基礎課,不做明確的方向定位,培養了解商務知識的複合應用型通用英語人才。第二種模式的專業方向類課程體系可涵蓋商科類不同的專業。一旦確定某一方向,課程設置將會相對穩定,相對封閉課程體系的教材內容也應相應融入一定比例此方向類商務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語料,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瞭解商務,在學習商務案例的同時操練語言。語言和商務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第三種模式中的證書類課程可包含國際國內的證書考試內容,如: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CFA(特許金融分析師),CIMA(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PA(註冊會計師)等。前三種模式頒發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證,授予文學學位。第四種模式的雙學位課程是學生在拿到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證書的同時,修完其他專業除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外的課程學分,就可以獲得雙學位。第五種模式的輔修學位和第四種模式相似,是學生在修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同時,輔修相近專業,比如: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方向)的學生輔修國際貿易專業,只需修完沒有包含在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方向)課程體系內的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即可拿到國際貿易專業輔修證書,這樣既省時又有效。課程體系的不同模式只是反映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模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模式在教學過程、評價監控體系方面也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和改革。當然,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實踐模塊改革也要及時跟上,因為實踐教學是體現商務英語專業應用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採取多種方式強化實踐教學。

本研究通過對企業相關負責人和往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全面瞭解企業發展過程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以期通過需求分析對目前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有所啟示。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規模的日益擴大,瞭解社會需求,制定符合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社會所急需的高素質人才,是增強高校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體現了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宗旨和目標。因此,及時瞭解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結合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和學習者自身需求分析,及時調整、補充和完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和建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適應社會需求和實現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Brain,ty years of needs analysis:Reflections on a personal journey. In Flowerdew J. & Peacock M.(Eds.),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Brieger,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 Associates.1997.

[3]Hutchinson,T.,&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Munby,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5]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林添湖。商務英語理論研究要義八則——漫談商務英語學科的幾個基本問題。上海:第八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暨‘研究會’成立十週年慶祝大會,2008[Z].

[7]文秋芳。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學研究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1JK0293)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工商管理;創新;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136-03

引言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多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其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為了使學生畢業後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需要,許多學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鋭意教學改革。如,紛紛開設了各種熱門專業或補充了熱門課程,開始着力培養複合型、寬口徑人才,並把學生的特點定位在創新性上。不可否認,許多學校的這種認識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而且這些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個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就是傳統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強調思辨,往往從書本到書本。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很難獲得提高。事實上,創新的衝動來自於實踐,創新的過程也必須來源於實踐。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更深層次的發揮學生的個性自由。強調實踐能力正是對脱離實際的弊端的否定[1]。龐思勤認為,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其實是一個實踐問題,要想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就要在創新實踐中摸索鍛鍊[2],本文認為,從本質而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統一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環節。

本文將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與經驗,並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討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環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以期對中國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提供一點借鑑。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特點及實踐環節的必要性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3](1998年頒佈),工商管理類是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包括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旅遊管理等本科專業。從這些專業看,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其他自然學科的專業不同,由於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宗旨是滿足工商企業對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其畢業生也大多從事企業實際管理工作。因此,此類專業的實踐特點更加明顯。

對於工商管理類的專業教學而言,雖然通過理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須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實踐強化才能掌握[3]。因此,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就必須重視教學模式中的實踐環節。沒有實踐環節的訓練與提高,也就不可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二、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環節面臨的問題

儘管許多高校已經認識到實踐環節在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並且加強了該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但在課程設置、師資選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與不足。

1.實踐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類課程設置仍然是以理論科為主,“理論課多,實踐課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儘管很多學校已經認識到實踐課的重要性,並有意識的開始增加實踐環節,但由於受經費投入、師資條件的影響,上述現象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各個學校都已經開設了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諸多環節,但保障各環節的實踐和經費投入有限。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4]:實踐性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比例應在3∶2 ~ 7∶3 之間比較合適,但目前實踐環節的比例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比例,因而學生並不能達到實際訓練的效果;另一方面,領導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往往把把理論教學看得更重要些。

就目前而言,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材並不缺乏,而且每年都在推陳出新。但對這些教材進行研究發現,一方面,教材雷同現象嚴重,很多教材的章節設置甚至內容安排都差別無幾;另一方面,教材主要集中在理論教學方面,缺乏專業實踐環節的教材。即使有一些專注於實踐環節的教材,作者也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因而,可供選擇的實踐教學教材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2.經費投入不足、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由於實踐環節的設置需要大量的設備購買和師資配備,因而,必要的經費投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89年,美國學者沃克温(wein)的研究也表明:經費投入的多少與高校質量、水平和成功程度有着密切聯繫[5]。顯然,實驗、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具有實踐經驗教師的聘任就成為開展好實踐教學環節的前提,也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保證。但很多學校由於認識上的不足,使得經費投入明顯不能滿足需要。即使有一些學校認識到實踐環節的重要性,並投入的大量的經費,卻也僅僅侷限於購買了大量的硬件設備,然後一放了之。因此,建設適應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工作需要的、完備的實踐與實習基地,也就成為當前諸多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3.雙師型教師的缺乏。雙師型教師,即指那些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由於工商管理類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使得實踐經驗對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表現得更為明顯。教師作為整個實踐性教學的靈魂,其理論水平的高低與實踐經驗的豐富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尤其是一些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中,生硬的理論知識並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缺乏實踐經驗的老師對模擬效果也很難做出精確的點評。這就需要每位教師不斷學習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企業的管理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學校在人才引進時,往往更看中的是應聘教師的學歷和文憑,如是否具有博士學位等,並不太注重其是否具有實踐經驗。但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經驗以及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己任並集中精力啟發和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

4.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需要和理論教學一樣,制定一套明確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學大綱、持續可行的經費投入計劃以及教師考評體系。和傳統的理論教學不同,由於其發展較晚,很多學校都是在摸索中前進,並沒有一套標準化的操作規程,這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實踐課程的混亂與不規範,如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雖有要求往往流於形式,缺乏嚴格的檢查,使得整個教學活動極具隨意性。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就要求各教學和管理單位,在制訂實踐教學計劃時,必須先制定規範的實踐教學標準,同時要求實踐課程設計不但要重基礎,還要重專業,實現學生專業與素質的綜合培養。

開展教學評價的意義主要是通過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考評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效果,因而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但對於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評價,由於缺乏經驗的支持,就變成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學習不主動、不認真,從而導致實踐環節的失效;如果不能對教師作出綜合評價,就會導致缺乏實踐教學的積極性,甚至會敷衍了事。因而,制定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三、提高創新人才實踐能力的途徑

1.改革課程設置、增加實踐環節所佔比重。通過改革教學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從而增加實踐環節所佔比重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一個有效途徑。課程設置的改革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模塊和實習教學模塊來進行[6]。實驗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導教師根據課程需要,有目的的設計涵蓋專業知識面較廣的實驗內容,由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在實驗室完成,如ERP實訓、網上炒股模擬、商務談判模擬等。實習教學模塊則主要包括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企業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親自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通過親身體驗達到對企業業務的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感性認識;專業實習則是希望到校內外的實習基地參觀與學習,幫助學生加深瞭解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能力;畢業論文的目的則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全方位、全過程的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畢業論文檢驗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當然,改革課程設置,還必須有規範的教材與教輔。由於目前實踐教學用書可選擇用書並不是太多,高校應該鼓勵具有豐富和成功經驗的教師編寫一些實踐用書,並在應用的基礎不斷加以修改,從而最終達到規範和提高。

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創新型人才的實踐能力,就必須具有一支既具紮實的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由於目前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他們正逐漸成為高校師資的生力軍。儘管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和深厚的理論功底並十分擅長理論教學,但由於其中多數都是一畢業就走上講台,缺乏從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實際經驗,因而講起課來也就“紙上談兵”,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解決此類問題實際有多種途徑。

第一,拓寬師資來源渠道。高校對教師的引進應該打破傳統的僅僅侷限於高校畢業生和校際之間的人才交流外,還應該把目光投向部分企業。對於在企業具有一定實際經驗,又具備優秀教師素質的人才加以引進,從而豐富教師羣中的實踐性知識。 第二,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制定規範的教師企業實踐計劃。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一方面,學校可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學生的校外導師,指導學生的實踐課程並言傳身教一些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利用暑假或寒假等較為集中的假期,學校可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去企業對口部門從事一些相應的工作,積累實踐經驗。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和規範的教師培訓計劃,雙資型教師的比例必會逐步提高,高校地實踐教學水平也必會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3.加強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實踐出真知,實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須環節。但該環節賴以實施的保證實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方面,高校應該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校內實驗室的建設,包括硬件與軟件的購買,還包括實驗環節課程的設計;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放眼校外,充分利用校外資源,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如高校應該和當地或外地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聯合,建立大學生的教學實踐基地或校企共建開放型實驗室等,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所,進一步培養、鍛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充分利用“產、學、研”平台,讓具備條件的大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和責任心[7]。

4.構建基於實踐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構建基於實踐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就是對學校的實踐驕傲學環境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對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評價是一般根據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考察並設置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專家打分法、AHP法、DEA等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而綜合評價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

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則可以根據本文所述內容,從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與評價。以畢業論文設計為例,畢業設計作為工商管理類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對學生專業學習過程的總檢驗,也是大學生進行的首次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有益嘗試。因此,對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也就變得尤為複雜,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見表1)。

表 1 畢業論文評價指標體系

結束語

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各高校各專業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特點也決定了在新時期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實踐環節的設置,儘管各高校一直在探索,期望能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但受傳統教學模式及實踐教學投入不足等諸多條件的限制,目前在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及他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環節所面臨的問題,然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以期能對其他高校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某種程度上的借鑑。

參考文獻:

[1] 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高等教育市場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

[2] 龐思勤。實踐能力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與行動[J].中國大學教學,2008,(11).

[3] 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經濟學、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現狀調研報告(摘要)[R],2009-06.

[4] 胥悦紅。推進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7,(4).

[5] ges in Quality Among Public 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9,(2).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三

一、調查內容與方法

(一)調查內容

本次主要是基於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需求調研。

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職業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在某一職業上的勝任度。職業能力包括基本職業能力、專業職業能力與職業綜合能力三個部分,具體構成如表1。

表1職業能力構成

職業素質包括責任心,職業道德,學習態度等,是對人內在的一種要求。不同的職業對基本能力與專業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職業對計算機要求很高,但可能對語言表達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職業對職業素養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職業在對職業素質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筆者基於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通過《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從對本專業的需求、勝任度、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及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五個方面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問卷的設計

問卷按照被調查者所在企業的基本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專業能力要求、職業素質要求、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六個維度進行調查。

2.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在本次調研中,被調查的人員為56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企業的部門主管。共發放56份問卷,回收56份,剔除7份無效問卷(答題不全),有效問卷49份,其中國家機關6份,事業單位21份,企業22份,包括:國有企業6份,民營企業7份,外資企業4份,其他類型企業5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信任度分析

數據表明:在49份有效問卷中,被調查者所在企業對工商管理需求狀況是:非常需求者有4個,佔8%;較多需求者有2個,佔4%;一般需求者有27個,佔56%;較少需求者有11,佔22%;無需求者5個,佔10%。

調查者所在企業過去三年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趨勢為:呈上升趨勢的有16家,佔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佔51%;呈下降趨勢的8家,佔16%。

調查結果表明,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只有少數企業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就業面是很廣的,市場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變動來説,少數企業處於下降趨勢,其餘大多處於上升趨勢或持平。

從每一種企業性質單獨分析需求變動,在國家機關中:呈上升趨勢的有67%;事業企業中呈上升趨勢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趨勢的有48%;其。可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可在這類企業中有較大的需求。

總之,調查結果表明,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近幾年的市場需求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和就業總量都是比較樂觀的。

2.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度分析

數據表明:49份有效問卷中,認為工商管理畢業生非常勝任的有4份,佔8%;認為比較勝任的有32份,佔66%;認為勉強勝任的有9份,佔18;認為不太勝任的有2份,佔4%;認為極不勝任的有2份,佔4%。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還是不錯的,基本得到企業的肯定。

實際工作中,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會由於專業特性,自身對知識的應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在分析勝任度的同時我們還調查了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情況,統計數據如下:認為能夠勝任高級工作,表現出專業水平的有3份,佔6%;認為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有19份,佔39%;認為知識結構不合理的,沒有反映出業界的發展現實的有9份,佔18%;認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畢業生實際能力更強的有5份佔10%;認為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的有13份,佔27%。從這些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出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的主要不足之處表現在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和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這便涉及到該專業畢業生對知識的一種遷移能力,即一種轉化知識的能力。針對較寬的知識面,表現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的一個挑戰。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得出企業在用人中相對於知識儲備更注重實際操作能力,這些高等教育的現狀多少有些出入。

3.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適應度要求

基本職業能力包括一般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基本外語能力等。針對被調查企業對畢業生英語的要求,數據處理如下:要求英語四級的有27份,佔55%;要求英語六級的有14份,佔29%;要求達到商務英語水平的有一份,佔2%;要求到託福,雅思的有一份,佔2%;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的有5份,佔10%。由此可得,90%的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水平。針對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統計數據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6份,佔12%;要求熟練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40份,佔82%;要求有計算機初級程序員水平的有2份,佔4%;其他要求的有1份,佔2%,從這組數據可以得出,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基本以熟練office為主。

對於文字表達能力,在49份問卷中,有23份顯示應該具有,這個比例將近一半,同樣顯示了語言表達能力在企業工作中的重要性。

4.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適應度要求

通過對企業更希望工商管理專業學的二級學科,頻數分佈圖如下:

圖1更希望工商管理人員所學專業

從上圖可以看出企業對不同專業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對於一般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的頻數比較大,目前市場的需求也會更大一下。其他專業會由於有些已經飽和或是國內發展不成熟等原因頻數較低。

同時,我們也調查瞭解了企業對畢業生考取並獲得相關證書的看法。調查結果為在49份有效問卷中有5份認為不需要考取相關證書,佔10%;其餘44份認為需要考取相關證書,佔90%。由此看來考取相關的證書是有必要的,這是對自己有專業知識的一種説明。對於有必要考取證書的44份,如下圖:

圖2有必要考取的證書

這裏的證書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一種資格證,是現代企業對畢業生的專業要求的證明,圖2表明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資源和會計類證書的需求。

針對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信息獲取能力外,法律知識,貿易知識在現代企業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獲取決定一個企業的戰略規劃,和企業搶奪市場的速度。法律知識是保證企業受到非法打擊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能力期望是與社會背景,國際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斷髮展的。

5.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素質適應度要求

我們選取了職業道德、專業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工作效率、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強、學習新知識的態度進行選擇排序,從中選則四項重要的職業素質,再按主次排序。處於首位的職業素質的頻數、比率為:職業道德,27份,56%;專業素養6份。12%;身體素質0份;心理素質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6份,12%;責任心強5份,10%;學習新知識的態度0份。這組數據可以分析出職業道德是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最為重要的職業素質要求。其次是專業素養、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等。這些素質會與一個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個人的價值觀有關,是人內心深處更深一層的體現,是不易被改變的一項,相比較而言,知識則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卻不是那麼容易形成。這些深層次的東西也是在校期間大家會忽略的一項,對於我們的就業卻是必不可少的。從而需要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6.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

通過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企業工作者對於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的建議有:(1)、加強口語;(2)、加強社交禮儀;(3)、加強商務英語;(4)、公共關係;(5)、心理教育課程;(6)、法律知識課程;(7)、社會政策研究;(8)、實踐課;(9)、人文類課程;(10)、藝術鑑賞類課程;(11)、文學課程;(12)、公司財務管理;(13)、演講與溝通能力;(14)office高級操作培訓;

三、調研結論和建議

通過本次關於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生的需求也因企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在企事業單位達到基本滿意。該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之處也表現出一定的共性。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處。在我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點塑造自己。高校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時候也可以參照企業需求,社會需求來進行。具體的結論建議如下:

1.突出核心課程,完善教學環節

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已經過了30多年了,目前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經濟業務的交易運行事項也變得愈加複雜難解。現階段應該對這30多年裏所有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經驗加以分類、整理和歸納,特別是當前中國大多數工商企業面臨極其複雜、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實戰能力、應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採用最符合、最適應我國國情的,貼近工商管理實際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中國的企業市場實情下接受專業知識教學。要根據市場需求和職業標準,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課程,如社交口才、商務英語、文藝類課程、中外公司企業文化、職場商務禮儀、職場心理學、辦公軟件高級課程、社會政策研究課、企業實踐調研課等;

同時突出以企業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為核心設計課程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企業實際管理和技術人員,增強學生對企業實踐和相關工程技術的瞭解;同時改革評價方式傳統的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結合試卷或結課論文(期末)、模擬實習公司、章節案例演講、項目策劃書等全方位的對學生具備的職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職業素養進行考核。

2.學生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規劃

工商管理專業的在校生應該關注近幾年工商管理類下二級學科的人才需求與興趣方向,選擇一個細分的專業方向,改變寬而不精的知識結構,加強責任心、培養職業道德同時熟練的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並根據自身就業方向,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3.形成理論和實踐並重的專業培養方案

現代企業不僅考察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知道什麼,知道多少,更加看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會做什麼會做多少。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在體現本校本學科專業特色的基礎上,應該合理劃分專業知識結構和職場能力結構,強化管理類基礎理論和實際管理能力的培養。在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將來的管理者形成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基本理論基礎。

4.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加強與企業合作

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趨於多元化,學校與企業間應加強合作,定期組織職業素養的綜合評價,邀請企業家、專業人士進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讓學生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加強工商管理類學生對現代企業的瞭解,從而培養企業所需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同時不定期的開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紀律教育,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斷培養專業素養高、溝通能力強、責任心強且實踐能力強的優秀畢業生。

(指導老師:趙紅梅副教授天津師範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徐俠石盛林: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的需求調研[J].商業現代化,2009(17)

[2]朱亞兵王麗娜: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建設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四

關鍵詞:工商管理;創新;實踐教學;人才培養引言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多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其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為了使學生畢業後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需要.許多學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鋭意教學改革。如,紛紛開設了各種熱門專業或補充了熱門課程,開始着力培養複合型、寬口徑人才。並把學生的特點定位在創新性上。不可否認,許多學校的這種認識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而且這些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個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就是傳統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強調思辨,往往從書本到書本。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很難獲得提高。事實上,創新的衝動來自於實踐,創新的過程也必須來源於實踐。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更深層次的發揮學生的個性自由。強調實踐能力正是對脱離實際的弊端的否定【11。龐思勤認為,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其實是一個實踐問題。要想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就要在創新實踐中摸索鍛鍊【2J,本文認為,從本質而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統一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環節。

本文將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與經驗,並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討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環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以期對中國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提供一點借鑑。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特點及實踐環節的

必要性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嘲(1998年頒佈),工商管理類是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包括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旅遊管理等本科專業。從這些專業看,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其他自然學科的專業不同.由於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宗旨是滿足工商企業對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其畢業生也大多從事企業實際管理工作。因此,此類專業的實踐特點更加明顯。

對於T商管理類的專業教學而言,雖然通過理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須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實踐強化才能掌握|3l。因此,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就必須重視教學模式中的實踐環節。沒有實踐環節的訓練與提高,也就不可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二、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環節面臨的

問題

儘管許多高校已經認識到實踐環節在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並且加強了該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但在課程設置、師資選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與不足。

1.實踐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很多高校的T商管理類課程設置仍然是以理論科為主。“理論課多.實踐課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儘管很多學校已經認識到實踐課的重要性,並有意識的開始增加實踐環節,但由於受經費投入、師資條件的影響,上述現象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各個學校都已經開設了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諸多環節,但保障各環節的實踐和經費投入有限。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川:實踐性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比例應在3:2~7:3之間比較合適,但目前實踐環節的比例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比例,因而學生並不能達到實際訓練的效果;另一方面,領導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往往把把理論教學看得更重要些。

就目前而言,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材並不缺乏,而且每年都在推陳出新。但對這些教材進行研究發現,一方面,教材雷同現象嚴重,很多教材的章節設置甚至內容安排都差別無幾;另一方面,教材主要集中在理論教學方面,缺乏專業實踐環節的教材。即使有一些專注於實踐環節的教材,作者也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因而,可供選擇的實踐教學教材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2.經費投入不足、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由於實踐環節的設置需要大量的設備購買和師資配備,因而,必要的經費投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89年,美國學者沃克温(J.F.Voll【weirI)的研究也表明:經費投入的多少與高校質量、水平和成功程度有着密切聯繫嘲。顯然,實驗、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具有實踐經驗教師的聘任就成為開展好實踐教學環節的前提,也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保證。但很多學校由於認識上的不足。使得經費投入明顯不能滿足需要。即使有一些學校認識到實踐環節的重要性,並投入的大量的經費,卻也僅僅侷限於購買了大量的硬件設備,然後一放了之。因此。

建設適應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工作需要的、完備的實踐與實習基地,也就成為當前諸多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3.雙師型教師的缺乏。雙師型教師,即指那些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由於T商管理類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使得實踐經驗對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表現得更為明顯。教師作為整個實踐性教學的靈魂,其理論水平的高低與實踐經驗的豐富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尤其是一些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中,生硬的理論知識並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缺乏實踐經驗的老師對模擬效果也很難做出精確的點評。這就需要每位教師不斷學習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企業的管理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學校在人才引進時,往往更看中的是應聘教師的學歷和文憑,如是否具有博士學位等。並不太注重其是否具有實踐經驗。但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經驗以及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己任並集中精力啟發和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

4.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需要和理論教學一樣,制定一套明確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學大綱、持續可行的經費投入計劃以及教師考評體系。和傳統的理論教學不同,由於其發展較晚,很多學校都是在摸索中前進,並沒有—套標準化的操作規程。這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實踐課程的混亂與不規範,如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雖有要求往往流於形式,缺乏嚴格的檢查,使得整個教學活動極具隨意性。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就要求各教學和管理單位,在制訂實踐教學計劃時,必須先制定規範的實踐教學標準,同時要求實踐課程設計不但要重基礎。還要重專業,實現學生專業與素質的綜合培養。

開展教學評價的意義主要是通過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考評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效果,因而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但對於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評價,由於缺乏經驗的支持,就變成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學習不主動、不認真,從而導致實踐環節的失效;如果不能對教師作出綜合評價,就會導致缺乏實踐教學的積極性,甚至會敷衍了事。因而,制定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三、提高創新人才實踐能力的途徑

1.改革課程設置、增加實踐環節所佔比重。通過改革教學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從而增加實踐環節所佔比重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一個有效途徑。課程設置的改革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模塊和實習教學模塊來進行嘲。實驗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導教師根據課程需要,有目的的設計涵蓋專業知識面較廣的實驗內容。由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在實驗室完成,如ERP實訓、網上炒股模擬、商務談判模擬等。實習教學模塊則主要包括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企業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親自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通過親身體驗達到對企業業務的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感性認識;專業實習則是希望到校內外的實習基地參觀與學習。幫助學生加深瞭解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能力;畢業論文的目的則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全方位、全過程的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畢業論文檢驗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圖l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當然,改革課程設置,還必須有規範的教材與教輔。由於目前實踐教學用書可選擇用書並不是太多,高校應該鼓勵具有豐富和成功經驗的教師編寫一些實踐用書,並在應用的基礎不斷加以修改.從而最終達到規範和提高。

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創新型人才的實踐能力。就必須具有一支既具紮實的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由於目前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他們正逐漸成為高校師資的生力軍。儘管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和深厚的理論功底並十分擅長理論教學。但由於其中多數都是一畢業就走上講台,缺乏從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實際經驗,因而講起課來也就“紙上談兵”,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解決此類問題實際有多種途徑。

第一,拓寬師資來源渠道。高校對教師的引進應該打破傳統的僅僅侷限於高校畢業生和校際之間的人才交流外,還應該把目光投向部分企業。對於在企業具有一定實際經驗,又具備優秀教師素質的人才加以引進,從而豐富教師羣中的實踐性知識。第二。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制定規範的教師企業實踐計劃。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一方面,學校可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學生的校外導師,指導學生的實踐課程並言傳身教一些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利用暑假或寒假等較為集中的假期,學校可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去企業對口部fJ從事一些相應的工作,積累實踐經驗。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和規範的教師培訓計劃,雙資型教師的比例必會逐步提高,高校地實踐教學水平也必會七升一個新的台階。

3.加強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實踐出真知,實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須環節。但該環節賴以實施的保證實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方面,高校應該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校內實驗竄的建設,包括硬件與軟件的購買。還包括實驗環節課程的設計;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放眼校外,充分利用校外資源,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如高校應該和當地或外地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聯合,建立大學生的教學實踐基地或校企共建開放型實驗室等,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所,進一步培養、鍛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充分利用“產、學、研”平台,讓具備條件的大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和責任心f7l。

4.構建基於實踐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構建基於實踐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就是對學校的實踐驕傲學環境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對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評價是一般根據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考察並設置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專家打分法、AHP法、DEA等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而綜合評價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

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則可以根據本文所述內容,從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與評價。以畢業論文設計為例,畢業設計作為工商管理類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對學生專業學習過程的總檢驗,也是大學生進行的首次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有益嘗試。因此,對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也就變得尤為複雜.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見表1)。

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各高校各專業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特點也決定了在新時期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實踐環節的設置,儘管各高校一直在探索,期望能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T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但受傳統教學模式及實踐教學投入不足等諸多條件的限制,目前在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及他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環節所面臨的問題,然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以期能對其他高校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某種程度上的借鑑。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五

1、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發展現狀

工商管理類專業從 50 年代開始在我國設置 , 相繼出現企業管理專業、財經類專業、行政管理專業、人事管理專業、會計類專業等。隨着第三產業的興起,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各類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專業,如電子商務、金融管理、酒店管理、商務管理等,工商管理類專業一直蓬勃發展。隨着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十幾年來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1 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缺乏特色

縱觀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既有傳統專業,也有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專業,但總歸來説,與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基本相似。雖然當前對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越來越重視應用性和實踐性,但由於各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基本相似,專業特色不明顯,高職學生在就業時,受到地方院校品牌的影響,與名牌大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相比,還是處於弱勢,缺乏競爭力。

1. 2 課程設置以專業課為主,教學過程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應體現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雖然當前高職教育越來越重視“能力本位”,在教學中除了注重理論教學外,也有意識有計劃的加大實踐教學環節,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課程設置還是以專業理論課為主,教學過程也還是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

1.3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缺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相對本科院校來説,缺乏專業特色,學校相對來説比較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對於企業比較看重的,比如誠信、合作精神、創新品質等職業道德、職業意識類非專業職業素養,往往學校的教育比較缺乏。

2、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

素養是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它是一個後天的教化和培養的動態過程。職業素養是指職業人在職場立足和發展應具備的綜合素質能力。專業技能是必需的,但很多時候職業素養往往在職場上能起到關鍵作用。

相關部門調查數據顯示,對於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基礎知識方面,受用人單位重視的知識的前幾位分別是:管理學、思想道德修養、計算機基礎、英語、經濟學、基礎會計和、財務管理。企業重視的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素質包括:良好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吃苦耐勞奉獻精神、團結友愛團隊合作精神等、自學能力、領悟與反應能力、創新能力,道德品質高尚和獨立工作能力等。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企業對於高職學生選擇中,越來越看重學生的職業素養。當前,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問題主要表現為:

2.1 職業意識淡薄。高職教育屬於高等教育,也是一種職業教育,一切教學工作應該是以培養學生相應領域所需要的能力為出發點,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由於專業特色不突出,教學環節中還是理論教學居多,學生進入學校後,缺乏對企業的感性認識,對職業崗位的認識、理解和適應滯後,職業意識不強。

2.2 職業發展方向模糊。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大多數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對自己將來從事什麼職業、進入什麼樣的公司也沒有自己的想法,更不多説中長期目標。部分學生甚至臨近畢業,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去什麼樣的企業,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在當前,每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如此多的大環境下,大學生普遍就業比較困難,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大多也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

2.3 職業適應能力差。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很多畢業後行業適應能力差,吃苦意思弱,頻繁跳槽。高職工商管理類學生應具備的特質之一就是對崗位的適應力和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企業對這類專業學生比較重視的素質之一。不少學生由於缺乏職業認識和體驗 , 缺乏綜合素質的培養 , 進入一個行業後 ,不能較快適應崗位 , 更不能應對工作內容的變化。

2.4 交流合作意識不強。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很多崗位需要從業者具有交流、合作的意識 , 服務意識,團隊分工協作意識,但我們的學生很多在學校由於參與集體活動不多,加上很多又是獨生子女,成長環境相對獨立,缺乏與別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5創新精神缺乏。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三年,雖然經過教學改革,越來越重視教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但是大部分還是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教學空間較為封閉,教學方法較為僵化,學生在這種環境中也相應的缺乏創新精神。由於學生在學校裏沒有進行創新、創意的探索,在工作中也很難有創新的工作方法。

總體來説,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由於專業優勢不突出,高校在着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非專業的職業素養的養成。

3、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培養目標定位層面、課程設置層面、實踐技能訓練和校園文化建設層面。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必須從專業建設層面入手,同時,高職院校應多增加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載體,讓學生能多渠道地參與到具有職業內涵和特色的各類活動中去,對職業、職場有必要的瞭解和體驗,從而提升自身職業素養。

3.1 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應該準確,這直接關係到所培養人才的質量。高職教育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定位在培養適應現代管理需要的,具備從事管理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直接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管理人才。這樣定位既使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區別於本科生,又有利於培養以實踐性、職業性為取向的管理人才。

3.2 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高職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學生除了專業學習以外,還應該包括職業素養培養。基於這個基本的認識,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培養,除了個體智力與能力的培養外,還要提升和重建學生的職業世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內在的、隱性的職業素養。因此,課程體系設置中,應體現高職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的培養和開發。除了現有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等零星課程以外,應開設專門的職業素養課程,向學生完整的呈現職業素養知識體系,包括大學生職業素養、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高職生職業指導、創新思維等。另外,高職院校應把人文課程作為選修課來豐富、發展校園文化活動,推動文明和諧的校園建設,比如文學、書法、音樂等,從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素養。除了人文社科課程體現職業素養外,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也應體現職業素養,把職業素養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在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的教學中得以體現。

3.3 結合實踐技能訓練

高職教育中的實踐技能訓練一直都是比較重視的環節。作為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大都要求其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説服能力,這些能力素質往往需要大量的實踐環節和實習工作加以鍛鍊和培養。而企業所更看重的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團隊合作意識等也能在實踐技能訓練環節中很好的培養起來。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實踐技能訓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核心環節。所以,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除了注重專業理論教學外,也應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應該包括:課程實訓、模擬實訓、綜合實訓、畢業實習和職業資格證書等。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六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工商管理;就業競爭力

作者:王靜靜(安徽廣播電視大學滁州分校)

1工商管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簡述與就業競爭力分析

學生就業壓力主要由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決定的,而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包含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學習能力、校園實踐經驗、社會實踐經驗以及綜合素質等,能夠對學生個人專業技能、社交能力能夠提升的能力。本文所研究工商管理類的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研究,主要是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評估,即是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核心技能等內容的評估;除此之外,在當下的各大企業對於就業生的就業態度、就業精神、就業能力、就業團隊意識都比較重視。

據就業競爭力分析,工商管理畢業生對於專業理論知識、知識儲備以及科學技術知識等方面學識,相對掌握的比較紮實,但是面對較為專業最新信息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相對較弱,就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用性而言,因為拓展相關專業最新知識與專業技能知識,有利於學生專業技術職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促使更優秀的專業般配。工商管理畢業生需要具備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而畢業生對於實踐經驗的專業能力掌握的並不完善,容易影響和打擊畢業生對於這方面的就業競爭力。

2就業競爭力現狀分析

2.1工商管理畢業生前沿知識較為欠缺

社會經濟在不斷髮展,企業隨着不斷進度,而工商管理專業也隨着社會企業需求不斷革新技術,突破傳統邁向前沿,更加需要結合最新信息化技術操作,因此,畢業需要掌握相關最新領域的知識,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及技能。不能滯後與時展趨勢,需要加強相關專業領域的拓展。

2.2缺乏專業性質的實際操作與技術掌握

就工商管理專業的性質來看,需要紮實的理論知識儲備以及熟練的技術技能操作,作為就業的輔助技能,根據實際情況的企業反應畢業生太缺乏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經驗,不能完善的處理實際情況出現的問題,相對專業性質沒有完全就實際效果想吻合。

2.3團隊意識薄弱

從社會的角度下分析,隨着現在學生出身家境養成的習慣,對於團隊意識的理解比較薄弱,面對團隊合作的機會重視程度不高。在工商管理專業領域中,團隊精神是整體全局觀的體現和相互結合交流學習意識思想,以現代管理型企業對於人才普遍需要有一定的團隊精神成為至關重要的條件,所以,這方面能力的欠缺或者不善於將對就業競爭力會降低。

2.4畢業生企業組織管理能力不足

高職高專院校工商管理畢業生需具備綜合能力,持有對企業組織與管理的能力。根據大數據的反饋,現在的畢業上都普遍缺乏企業組織管理經驗,不能良好的協調個人能力與公司資源,從而缺乏核心競爭力。

2.5學習欠缺創新以及思想守舊

工商管理理論知識過於陳舊欠缺創新,各個行業都注重創新能力的突破與培養,而作為就業職員需要不斷革新陳舊觀念,在企業任職中許多畢業生不懂得隨機應變以及死板硬的方式套處理事情。從而創新力表現不足,循規蹈矩。

3高職高專院校工商管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3.1不斷拓展與學習專業前沿知識

在高職高專院校工商管理課程設置中,專業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以及課程設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需求給予學生補充專業的最新信息化技術培訓和知識傳授,如:不定期的請企業相關高級專家開設講座論壇,分享經驗與交流專業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促進學生求學興趣全面掌握行業知識的情況。讓學生思想走在行業的最前沿,能夠更有效促進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3.2強化實驗操作與實踐行動力

教學需要站在企業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生條件,採用課堂內容與項目結合適當安排專業實踐操作,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如: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企業案列分析、企業走訪等多種方式方法進行鼓勵學生,多參與項目活動及實踐。加強組織管理能力與實踐能力,提升專業水平。

3.3加強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

在項目教學法與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團隊意識的重要性,教師應根據實際鍛鍊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加強團隊合作能力精神,從而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團隊活動促進團隊合作與交流溝通。

3.4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自主創新

在課程中,需要不斷加強課堂設計與模式革新,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鼓勵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在學習與活動實踐注重培養個性與能力,或者通過課外組織活動積極參加,如社團、學生會、短期實習等各個方面的活動,不斷拓展創新能力的發展,促進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

3.5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高專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交流,採納企業相關決策與建議,從而得到資源分享,可以安排畢業生就職實習,從中吸收借鑑突破自我,讓學生不段累計經驗,促進學校、企業、學生合作交流的關係,達到三方共贏的效率。也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現狀問題分析,根據需要根據現在的市場發展方向及市場實際需求相結合,對人才培養制度進行改革和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目標,對高校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給予相應解決措施,幫助學生更好的明確就業目標,同時提高工商管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 篇七

【關鍵詞】畢業論文;本科生導師制;工商管理

畢業論文(設計)作為本科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創新與實踐能力等方面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但近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備受爭議,“正經受着廢除與續存的輿論煎熬”。當前很多高校實施了本科生導師制,在新形勢下,如何改進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1 本科生導師制的內涵及實施

本科生導師制最初起源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在牛津大學的教學中處於核心地位。學者們研究發現牛津大學本科生導師制內涵的精髓在於: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合作,關注學生個體優長,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國,21世紀初本科生導師制首先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進行試點, 隨後各高校開始逐漸引進與實施。我校在2010年實施了本科生導師制。剛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時,主要是在第三學期根據學生的專業,將本科生分配到相應專業的指導老師名下,2012年開始調整在第二學期對大一的學生就分配指導老師,無特殊情況,指導老師大學期間不會變動,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本科生導師制下,我校師生雙方在課餘時間就學業學習、專業選擇、論文撰寫、各級各類專業競賽、職業生涯發展等內容進行溝通交流,還可參與指導老師的研究課題設計、實地調研,進入實驗室嘗試開放式研究型實驗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團隊學習、競爭合作、鑽研創新的氛圍,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2 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可知,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側重應用性和實踐性。近幾年,通過對本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師生進行調研和訪談,結果表明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論文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畢業論文教學的時間和精力缺乏保證。畢業論文通常安排在大四,這個時間正好也是學生忙於找工作、考研、公務員考試、考證等,精力分散,很多學生往往是在未經充分收集資料和調查基礎上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寫作。我校畢業論文教學過程分為選題、資料的蒐集與整理、開題報告、正文的寫作、修改等幾個部分,學生必須正確地分配時間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寫作任務。另外,隨着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師生比持續攀升,1個專業教師往往指導7-8個本科畢業生,大多數教師還帶研究生或函授學生畢業論文,再加上其他較多的教學科研任務,使得以往的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無法保證論文指導質量。

其次,對畢業論文工作不夠重視。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單位對學生畢業論文也無較多要求,導致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有些老師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往往也是能放則放,紀律不嚴明,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於寬鬆,缺乏量化標準,學生也易敷衍了事,畢業論文教學不能提升到一個應有的高度。

再者,學生缺乏論文寫作基礎知識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訓練。從課程體系上看,本科教學中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相關的基礎課程訓練,致使學生到撰寫畢業論文時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閲、引用、歸納、梳理、運用相關文獻資料。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書寫格式不規範,選題大而空、缺乏實用性和創新性,甚至出現抄襲和引用不當等學術不端行為。

最後,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煩瑣,論文答辯流於形式。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指導老師都需要填寫大量表格, 評審環節多而煩瑣。然而答辯和考核環節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於寬鬆,缺乏量化標準,對學生來説幾乎沒有什麼壓力。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出現嚴重滑坡趨勢。

3 本科生導師制下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的優勢

(1)師生互動相對頻繁,畢業論文教學時間充足。當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指導關係確立以後,通過多次、方式多樣的交流溝通,有利於導師熟悉學生,發現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有組織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個性優勢。同時指導活動與畢業論文進行結合,可以將畢業論文工作前移,學生在第三學年甚至更早, 就可開始有意識關注論文寫作、論文選題等。因此,實行導師制後,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由第四學年集中指導變為分段指導,在平時進行文獻資料查閲、實踐調研、寫作等訓練,畢業論文撰寫就輕車熟路了。

(2)激發學生科研意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是具有科研性質的論文,體現了學生的科研潛能、創新實踐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導師制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導師可以推薦學生閲讀具有學術權威的科研專著和論文,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講座,組織、引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專業競賽、技能大賽,申報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引導學生去思考、質疑、探究,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而為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思維訓練。

(3)培養寫作與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寫作和表達能力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成績,也會直接影響未來就業、職位晉升與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後, 師生之間有了更多溝通的機會。導師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參加論文寫作相關的活動, 進行適度的寫作訓練。進入高年級後,可結合所學專業課程,增加有關文獻綜述、調研報告和期刊論文的寫作練習,掌握論文寫作規範。同時,學生可以在小組了進行口頭彙報,鍛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畢業論文寫作和表達的演練和基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4 本科生導師制下實施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措施

4.1 本科生導師制下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學校及教學單位對本科導師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提供本科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的相關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學院試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其中提出“結合我院學科及專業特點,我院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成果形式為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績、在報刊雜誌發表的優秀文章。”這一新的嘗試,可發揮學生的特長,選擇合適畢業論文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實踐創新的熱情和動力。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實施的可行性,同期還試行了工商管理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畢業論文成果形式、基本規範和要求、考核認定辦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除傳統形式的畢業論文寫作形式以外,並提出符合相應要求的“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可申請免於開題。

4.2 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運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要想順利進行,需要師生的共同協作。首先,導師的管理涉及學校人事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以及導師所在院系。學校應明確指導教師的畢業論文教學任務,根據專業要求,確定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人數以及如何考核評價等基本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專業情況,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加強過程管理。其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及配合。對學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和所在院系等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時間、地點以及方式的規範,如可以規定每月面談幾次,或者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通過短信、QQ羣、電子郵件、微信和飛信等多種方式和學生交流補充,儘量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得到應有的指導。對於學生在享受被指導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按時完成導師佈置的任務,並積極參加導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與導師交流,可要求學生填寫指導記錄進行約束。

4.3 完善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評價與激勵機制

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需要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管理機構需不斷完善考核機制,根據畢業論文教學過程,把考核指標具體化、定量化,考核結果應當記入教師的業務檔案,考核業績與年度績效、崗位聘任、晉職晉級掛鈎。如指導學生完成一個挑戰杯項目,並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就可以給予導師獎勵;如學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或者第一申請人身份申請一項專利,導師都應當獲得指導獎勵。對學生參與畢業論文教學的評價也應要有一套嚴格的辦法,圍繞培養目標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對畢業論文教學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學分折算、評優、免開題、畢業論文替代、推薦就業等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激勵。

5 結語

經過近5年的運行,我校本科生導師制逐漸完善,在畢業論文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導師制下,對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改革,可在不影響整體教學計劃的前提下 ,讓學生早日進行畢業論文方面的準備,鼓勵參加一定形式的科研 ,參與實驗實踐訓練,既能達到畢業論文教學要求順利畢業,又有利於學生專業意識、科研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聲望 ,是一項值得探索、嘗試、推廣,促進本科生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1-09-3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ldz91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