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廣播電視台利用新媒體的觀察與思考

廣播電視台利用新媒體的觀察與思考

擁抱新興媒體 實現新聞創新

廣播電視台利用新媒體的觀察與思考

——廣播電視台利用新媒體的觀察與思考

王權沒有永恆,也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永遠站在時代的潮頭。任何產業都會隨着技術革新和社會變革,理所當然地經歷波浪前行的洗滌。

廣播電視行業也一樣,以本人所在的本溪廣播電視台為例,作為傳統的新聞媒體,一方面受到新興媒體的影響,面臨收視率下降、影響力減弱的危機,另一方面也會利用新興媒體的便利,獲取新聞線索和信息資源。換句話説,在當下這樣一種環境下,新聞傳播已經離不開新興媒體了。那麼,新興媒體又包括哪些媒體形態呢?如社交網絡、數字報紙、手機媒體、移動電視等,它們能對大眾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還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的交流。那麼,傳統媒體如何運用好這一特點,通過擁抱新興媒體實現新聞報道的創新,探索更廣闊的發展途徑,已經成為亟待研究的新課題。早在2013年10月份,本溪廣播電視台的各級領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調研,傾情打造了本溪門户網這一網絡平台,它依託本溪廣電“兩台一報”強大的原創內容資源和媒體覆蓋優勢,定位為宣傳本溪的“金話筒”。值得一提的是,在開辦不久的數據統計中,本溪門户網的日均點擊量就已達幾萬次,百度收錄量三萬多條,訪問量更是位居本溪綜合城市門户網站第一名。社交網絡的成功經驗,激發了本溪廣電媒體人的靈感,相繼建立了廣視傳媒、户外LED大屏、本溪廣電全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圍繞本溪門户網的全新媒介形式,靈活運用其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等特點,實現了新聞創新,提升了社會影響力。

一、新聞產品設計的創新——運用新媒體特點進行整體包裝,策劃新聞深入採訪

2015年本溪市“兩會”的新聞報道,較之以往無論在播報形式上,還是在內容深度上,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溪廣電全媒體的加入,讓山城老百姓們看到了近年來最全面、最詳盡的“兩會”報道。

與往年各欄目“單兵作戰”的報道不同,這次廣電全媒體融匯了電視台、電台、門户網、廣電報以及廣視傳媒LED大屏的多種報道形式,在新聞策劃上增加了一些亮點,真正做到了全覆蓋、廣宣傳。

在會場設立了“兩會”採訪專區——兩會訪談室,由新聞主播作為主持人邀請參會代表和委員,就“兩會”熱點話題進行網絡訪談,使得廣大網民和手機用户及時地瞭解新鮮資訊、共同參與進來,並且可以通過在門户網和微信羣的“兩會”板塊中發表觀點,相互討論。其中,一條就如何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熱心的網友甚至給出瞭解決辦法,如停車場的選址要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建設地下行車走廊和停車場;以栽植的喬木、灌木為柵欄分隔車位,實現停車泊位建設與環境美化綠化、水土涵養為一體的綠色停車場建設目標等,這種網絡上“你一言、我一語”的形式,也讓百姓們和代表委員的交流互動變得更加便捷。

看得出來,依託網站、微信等平台進行新聞生產,對於採訪的內容,怎樣進行恰到好處的新聞產品設計,對於全媒體報道的成敗關係密切。本溪門户網在新聞報道上,立足於新媒介形式,對微信羣中產出的網友評論、提案內容,進行篩選、採集和整體設計,最終形成包括網頁、微信、手機客户端等媒介形式,綜合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形式的新聞產品集羣,第一時間全景呈現“兩會”的最新動態、重大決策、精彩提案議案。

二、新聞生產手段的創新——微信內容採集與傳統採寫方式相結合,打造全新新聞生產模式

與本溪門户網相輔相成存在的本溪門户網微信公眾號,真正體現了全媒體所追求的“把握城市脈搏,創造快樂生活”服務宗旨,不僅實現了《本溪新聞》、《新視界》等電視欄目的在線收看、本溪廣播電台的在線收聽、廣電報重點版面的網上閲讀。同時通過“手機看電視”這一功能開通美食、旅遊、健康等生活頻道,拓寬市民獲取本地行業資訊、購物消費等內容的渠道,為客户提供區域化、專業化的網絡營銷解決方案,搭建精準、立體的品牌化網絡營銷平台。但是如何吸引受眾,成為了當下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這就要説到,本溪廣電全媒體的另一創新:新聞生產手段的創新。變以往單純依賴傳統採寫的方式為微信內容採寫與傳統採寫方式相結合的方式,來打造全新新聞生產模式。

以2015年8月21日《本溪新聞》播出的一則消息為例,內容是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遼寧省全民健身條例》執法檢查。如果按照傳統的採訪寫作方式無外乎就是把時間、地點、人物介紹清楚,再將主要領導的講話變換一種形式寫到稿子上,新聞畫面也是由中規中矩的固定鏡頭組接而成,對記者來説,雖然是完成了工作任務,但大多數受眾是不會堅持看完整條新聞的,因為傳統採寫方式已漸漸無法滿足受眾多元化、精細化的新聞期待與要求。反之,我台記者並沒有以會上內容、執法情況為主,而是從《健身條例》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內容,利用本溪門户網微信公眾號中的“微擴散”,以最快的速度、最簡潔語言吸引到本地健身愛好者、普通職員,甚至各領域專家學者的關注,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民自發地留言並形成討論,更有學者為《健身條例》進行合理補充、提出合理化建議,記者從中遴選出有説服力、相對客觀的信息,再結合當天檢查組的調研彙報等情況進行整理採寫,一條接地氣、有厚度的新聞報道,就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自然融合下誕生了。

三、內容表現形式的創新——對重大報道的數據統計及信息可視化處理,豐富了新聞內容

目前新聞的報道已來到了“多屏時代”,人們已不單單侷限於從電視機、電腦、手機上了解和掌握信息,穿梭於城市各條街道的受眾,對LED大屏也是有了好感。它的出現,讓本溪廣電在內容表現形態上加以創新,進而豐富新聞內容。2014年5月17日,由本溪市房產局主辦,本溪廣播電視台承辦的本溪市2014年春季房交會在市政府廣場開幕,現場最顯眼的並不是台下的各個展位,也不是舞台上的勁歌熱舞,而是立在廣場上的LED大屏,它會播放一些圖片和視頻,還有數據,但並非普通的新聞影像,而是經過信息可視化加工擁有豐富數據內容的信息圖表。

如每天成交各類房屋多少套,交易面積多少平方米等數據,將處理後的內容統計到圖表中去,做到實時播報,讓現場的百姓第一時間掌握購房最新動態,為大家在接下來的選房看房中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甚至的是決定性的。考慮到一些人臨時有事離開現場看不到數據變化,網站、微信與LED實現了同步更新,開闢專門的板塊供他們隨時隨地觀察房交會進展情況。

經過統計後的相關數據信息除了運用在LED、電腦、手機等屏幕上之外,新聞欄目也會選擇在當天的新聞報道中進行播報,真正實現了全媒體融合的創新形式。

總之,新聞創新需要專業新聞工作擁抱新興媒體,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但這一探索也會充滿疑惑和矛盾,需要不斷地總結和反思。

標籤: 廣播 電視台 媒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jv83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