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税法學論文(精品多篇)

税法學論文(精品多篇)

税法學論文(精品多篇)

税法差異論文 篇一

[關鍵詞]會税差異;所得税税負;上證50指數;盈餘管理

[DOI]10.13939/.2015.46.145

所得税會計的研究向來是我國會計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自從1993年會計制度改革、1994年財税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開始正式確立採取税收制度與會計制度相分離的税務會計模式。隨着會計準則的不斷髮展變化和企業所得税法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企業獲得了更多選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自,企業管理層盈餘管理的空間逐漸增大,我國會計準則與税法之間的差異也就出現了,而隨着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日益加強,這種差異有日益擴大之勢。

由於會計與税收差異(即會税差異)同時受會計收益與應税收益的影響,會税差異的大小很容易又與企業的税收籌劃、盈餘管理等活動聯繫在一起。所以,該課題已成為我國税收徵管和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它的存在也關係到我國會計體系及税制的健全和完善。

1 會税差異

2006年2月15日,我國財政部頒佈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之後,又頒佈了《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新準則從2007年起逐步推行。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合併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國務院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實施條例》。新的《企業所得税法》於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國執行。

企業所得税核算的依據是所得税會計準則,而所得税徵繳的依據是企業所得税法,這就導致了新會計準則與現行所得税法在應納税所得額的確定方面存在着較多的差異。從會計學的角度涉及所得税的處理,主要體現在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兩方面,一般可由對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不同分為應付税款法和納税影響會計法。從税法角度涉及所得税的處理,主要體現在計算所得税時的各種成本、費用項目,分為可扣除項目和不可扣除項目,還有涉及有關資產、損失、收益的處理等內容。

1.1 所得税差異產生的理論根源

所得税差異產生的理論根源是美國税制中十分著名的克拉尼斯基定律,要求企業日常會計核算按照財務會計有關規定操作,但是納税時要依照税法規定操作,必須滿足税法對會計的要求。也就是所得税核算與所得税徵繳依據不同,所得税核算依據是所得税會計準則,依據會計準則計算企業會計利潤,所得税徵繳依據是企業所得税法,依據税法要求計算企業應税所得。由於所得税會計準則和企業所得税法之間的差異性,導致了所得税差異問題。

1.2 所得税會計差異的分類

由於新會計準則中所得税會計採用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以可以把所得税會計差異分為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兩類。

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税基礎(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税法規定為計算應交所得税所確認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之間的差額。未做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項目,按照税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税基礎的,該計税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也屬於暫時性差異。其中,資產的計税基礎是指企業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按照税法規定可以自應税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負債的計税基礎是指各項負債賬面價值減去其在未來期間計算應税利潤時可予抵扣的金額。新會計準則將重心放在了對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規範上。

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準則、制度和税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口徑不同、標準不同,所產生的税前會計利潤與應税所得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影響其他會計報告期,也不會在其他期間得到彌補。在《企業會計準則18號:所得税》中,雖未提及永久性差異,但並不表示在所得税會計處理中就沒有永久性差異了,只不過是為了對應新會計準則中“計税基礎”這一概念,以及符合利用計税基礎計算所得税差異的要求。因為永久性差異無論在任何會計期間,税法都是不允許抵扣的。

2 會税差異與所得税税負

由於會計核算原則與税收原則的彈性不同,會計核算原則相對於税收原則更具彈性、更為靈活,税收原則更具剛性,因此,會計收益數據要比應税收益數據更易操縱。與其他税種相比,所得税税率較高,且其應納税額與會計核算密切相關,計算較為複雜,因此所得税往往成為各企業避税籌劃的重點。這種避税籌劃行為可以在不影響税前會計收益的前提下減少應税收益,或者通過操縱非應税項目損益,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應税收益的前提下,提高會計收益水平,從而巧妙達到減少所得税負擔的目的,但與此同時,也會帶來應税收益差異(簡稱會税差異)的擴大。為檢驗我國會税差異對企業所得税税負水平的作用及影響程度,本文以我國上證50指數所挑選的樣本股所在上市公司公開的年報數據為樣本,參考曾富全、呂敏的做法,採用實證研究,從會税差異與所得税税負的相關性視角,對所得税避税情況及上市公司的納税籌劃行為進行實證分析。

3 實證分析

3.1 變量設計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業所得税税負與會税差異之間的關係,其中所得税税負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企業避税及盈餘管理的經濟行為,所以對如何衡量這兩個指標是本文的重點。

第一,所得税税負變量的設計。企業的所得税税負水平一般用該企業的應納税所得額來衡量,但由於企業的納税申報表不對外公開披露,應納税所得額也不要求在年報中公佈。因此,利用公開年報數據準確衡量企業所得税税負水平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國的研究文獻一般採用代替性的間接計算方法。即利用年報公佈的所得税費用數據和利潤總額數據作為衡量企業綜合税負水平的替代變量。此外,由於我國企業所得税的各種優惠政策繁多,各企業的實際所得税税率受所在行業、地區、規模以及母子公司是否採用合併納税等因素的影響,編制合併報表時使用的實際税率往往不止一個。為提高變量計算的準確性,本文統一地以母公司數據為依據進行實證分析,無論所得税税負指標還是會税差異指標均以母公司年報數據進行計算。

即,所得税税負=所得税費用/利潤總額

第二,會税差異變量的設計。會税差異即會計收益與應税收益的差異。和所得税税負的衡量一樣,由於企業的納税申報表不對外公開披露,只能從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數據推導應税收益。我國的研究文獻在會計實證研究上,通常採用以財務報告數據為基礎的估計方法。即以當期所得税費用為基礎估計應税收益,以利潤總額為會計利潤,進而計算會計税收差異即為二者之差。不過,這種方法估計的會税差異沒有考慮遞延所得税資產或遞延所得税負債變動的影響。由於我國會計實務中採用納税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税會計核算的企業所佔比重很小,大部分企業不存在遞延所得税資產或遞延所得税負債,所以,採用這種方法計量會税差異影響不大。因此,本文也採取這種方法。又由於在所得税税負變量的選擇上運用的是相對數指標,所以,為了協調統一,以會税差異在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作為會税差異的相對數指標。

即應税收益=所得税費用/實際所得税税率

會税差異=利潤總額-應税收益

會税差異佔資產百分比=會税差異/期末資產總額=(利潤-所得税費用/實際所得税税率)/資產總額

3.2 數據獲取和整理

由於篇幅和時間所限,本文選取了我國上證50指數中50只樣本股的上市公司2005―2009年公司年報數據作為研究對象。上證5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2004年1月2日正式。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上證證券市場的行情走勢。

在數據選取的時候,為了擬合的精確性,已剔除了所得税費用

3.3 建立模型

為了研究會税差異對所得税税負的影響,建立如下一元線性迴歸模型:

Y=β0+β1X+ui

其中:Y――所得税税負;X――會税差異;β0、β1――待定係數;ui ――隨機誤差項。

3.4 估計結果

本文首先分別對2005―2009年這5年間的上市公司數據進行迴歸擬合,而後又通過對5年間的會税差異和所得税税負取平均數,迴歸出了5年整體的擬合結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無論是總樣本還是分樣本,線性迴歸結果均顯示:會税差異的迴歸係數顯著為負數,説明所得税税負與會税差異負相關,即會税差異越大,所得税税負越低。總樣本這種特點尤為突出。從F值來看,方程整體上是比較顯著的,即所得税税負與會税差異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係。但從R2和調整後的R2來看,擬合效果不佳。可能是由於所得税的税負水平還取決於其他很多因素,如行業、地區、政策等,會税差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在解釋所得税税負的變異性上不是最強大的。

4 結 論

上述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負水平與會税差異水平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係,即會税差異越大,所得税税負水平越低,企業利用所得税避税程度越大;會税差異越小,所得税税負水平越高,避税程度越小。充分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在進行調增損益的盈餘管理時,可能面臨着財務報告成本與税務成本的權衡。為了擺脱這種困境,公司管理層有可能充分利用税法與會計制度之間的不同規定,通過調節不影響納税所得額但影響會計利潤的調節手段,擴大會税差異,達到不增加納税負擔但能提高經營業績的目的,同時降低企業實際的所得税税負水平。

參考文獻:

[1]曾富全,呂敏。所得税會計實證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戴德明,姚淑瑜,毛新述。會計――税收差異、盈餘管理與公司避税行為研究[J].財經研究,2005(7).

[3]蓋地。税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會計研究,2006(2).

[4]蔡昌,李玉萍,楊華。税務會計――理論、方法與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5]曾富全。盈餘管理視角的所得税會計政策比較與選擇[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12).

[6]週中勝。會計――税收差異與盈餘質量: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9(5).

税法學論文範文 篇二

人類社會為劃定政府徵税權和公民的財產權的“楚河漢界”曾經歷了一個漫長和痛苦的過程。在1215年英國約翰王宣誓同意的《大憲章》63個條款中,至少有一半內容涉及對私有財產的保障,規定:“若不經同等人的合法裁決和本國法律之審判,不得將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剝奪其財產”。17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制度上確立了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原則,第一次在政治的邏輯上把私有財產置於國王的主權之外,同時也在古典憲政主義的政治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先同意後納税的原則。1625—1649年的國王查理一世不顧《大憲章》的限制,強制增加税收,大量出售專賣權,並壟斷明礬、肥皂、煤、鹽和磚等日用品的貿易,到30年代,王室的年收入已達到40萬鎊,當然,這是以任意侵犯納税人財產權和政治上不得人心為代價的。1635年,為了籌措海軍軍餉,查理一世在全英格蘭徵收“船税”,終於引起大禍。伊麗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時代也曾徵收過船税,但那時只向沿海城市徵收,而且是間斷性地徵收,而查理一世卻是年復一年地全面徵收,這就帶來了一個憲政的問題,即如果國王不經議會就能夠任意徵税,那麼《大憲章》精神和經過幾個世紀的鬥爭才建立起來的議會還有什麼用處?“王在法下”的古老原則和民眾的財產自由權利置於何處?白金漢郡的鄉紳約翰。漢普頓率先拒付船税。1637年,“漢普頓拒付船税案”被提交給財務署審理,辯護律師稱:“為保障英國人的生命權和財產安全,國王的特權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受到法律的限制”。漢普頓先生因抵制國王徵税權對公民財產權的侵犯而成為英格蘭歷史上令人矚目的英雄。查理一世的一意孤行,終於引發了英國革命,竟把他自己送上了斷頭台。查理一世執政最大的失誤,就在於他不能容忍議會的存在,不顧納税人的財產權利任意徵税,不願在與納税人達到“博弈”中作實質性的讓步,從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光榮革命”後的1689年,掌握實權的議會通過了許多法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權利法案。維護納税人財產權利這一原則基本在社會上得到確立,而且人民已形成共識:國家機器不能再憑藉政治權力濫徵税收侵犯公民的財產權。當然,以後新的社會政治矛盾又出現了:那時只有富裕的人才有參與政治的權利,其餘的社會成員無權投票,多數人的財產權仍無確切的保障。於是,廣大無權無勢無錢的工人階級、窮人羣體從14、15世紀一直到20世紀,經過了長期鬥爭,最終爭得了普選權,傳統的關於納税的主體資格的限制逐漸淡化,大多數歐洲國家變成了現代民主國家。由於現代商業社會中幾乎沒有人是不納税的,從在先的財產權原則出發,普選權具有憲政意義上的政治合法性,是成熟的憲政税收制度。 在20世紀初,流行歐美的憲政文化也開始為中國社會的知識分子、士大夫階層和政治革新派們所接受,開始認識到爭取私人財產權和維護納税人財產權的重要性。著名的“立憲運動”就是由官、學、商和普通民眾組成的“立憲派”發起的。兩次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之後,中國閉關鎖國的格局已被打破,國內統一的大市場開始形成,客觀上要求衝破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經濟結構和上層建築結構,構建保護私人財產權的法律體系。而清末的專制政體仍然是鉗制工商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民族資本和市場交易飽受清政府的蒐括和破壞,私人財產權得不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苛重的捐税窒息着企業的生機,關卡層層勒索的厘金制度更讓商人畏如猛虎,如張謇所説:清政府“但有徵商之政,而少護商之法”,“過捐卡而不思叛其上者非人情,見人之酷於捐卡,而非人之慾叛其上者非人理”18,“商之視官,政猛於虎”19“商人們此有着切膚之痛,使他們深切地感到參政與限政的必要性,認識到自己”有參與政治的權利,更有監督政府的義務“,而參政、限政與監督政府的根本途徑就是建立和實施憲政體制,用憲法和法律節制政府的權利,使其對工商業的發展和私人財產權採取保護的政策。由於立憲派的共同努力,清政府被迫宣佈”預備立憲“,於1906年9月1日了仿行立憲的上諭。在這以後設立的各省諮議局中,商人們不僅擁有一定的發言權,而且以該局為權利基礎進一步凝聚社會力量,限制政府的專橫權力。預算與税收權爭奪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權力之爭,因為這兩項權力與商人的關係最為密切。在”國會請願“運動中,商人們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商人們認識到:”中國無國會,而致不能有完備的法律,不能制定正確的商業政策,税收不合理,進出口税利洋商不利華商,説明商人的命脈完全繫於國會“:”國會不開,則財政不能監督,財政不能監督,則吾民朝以還,政府夕以借。吾民一面還,政府一面借,又誰得而知之?誰得而阻之?徒然使吾民於租税捐派之外,多 一代官還債之義務,吾民雖愚,又誰願以有限之脂膏,填無底之債窟乎!“在清政府的資政院中,以商人為核心力量的立憲派經過不懈努力,幾乎將這一御用機構改造成為代表民意的國會。像這樣商人敢於跟政府”叫板“的事,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1911年,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推行預算制度,由於議員們據理力爭,清政府被迫將原預算額37635萬兩核減掉7790萬兩。遺憾的是,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剛剛開始便遇到了挫折,憲政精神與制度轉型剛剛起步便功虧一簣。戊戌變法之後,中國被迫中斷了憲政改革的上層資源,此後中國的制度變遷便只能走暴力革命這條成本最大的路。

税法差異論文 篇三

內容摘要:2007年實施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和2008年執行的新《企業所得税法》使會計準則和新所得税法在資產確認、計量方面出現差異。由於税負會影響不同類型企業,基於此,本文在系統分析“税會分離模式”的基礎上,以新會計準則和新企業所得税法為依據,全方位詳細比較了會計資產和應税資產的差異,並在論證其差異具有可協調性基礎上,對差異的協調提出了總體思路和具體建議。

關鍵詞:會計資產 應税資產 分離模式 差異 協調

税會模式與差異協調機理

(一)税會模式選擇

1.國外税會模式。税會模式,又稱為“會税模式”,指會計準則與税法的關係模式。諾布斯(Nobes)的“兩分法”把會計與税法關係分為“税會統一”模式和“税會分離”模式。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典型的税會模式主要有“税會分離”、“税會統一”、“税會調整”三類模式。“税會分離”模式是企業按照會計準則處理經濟業務,提供會計報告,在納税時再根據税法規定調整會計核算方法,因而會計準則和税法是兩套平行體制,各自保持獨立;“税會統一”模式要求所有企業在編制財務報告時採用的會計方法和程序必須與税務會計相一致。會計準則與税法在經濟業務處理方法上的一致性將導致會計報表不能為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服務,限制企業會計準則體制的獨立發展;“税會調整”模式要求會計準則與税法儘可能協調,在可協調範圍內使二者差異最小化,會計準則不是一個獨立體制,是證券交易法、商法以及税法的補充。

2.我國税會模式的理性選擇。我國税會模式經歷了由高度統一到逐步分離的發展、嬗變過程。在經濟體制改革以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税所得額完全相同;1984年後逐步出現了税前扣除及納税調整事項;1994年税制改革採取税法與會計準則相分離來制定計税標準辦法,用税法規定了扣除基本項目和標準;2000年我國從“納税調整”漸進走向“獨立納税”模式,呈現出税法與會計準則分離的總體態勢。2007年3月16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了《企業會計準則》,這進一步確立了我國分離式“獨立納税”的税會模式。

(二)税會模式差異的協調機理

1.會計準則與所得税法差異協調的必要性:

第一,差異過大引起制度效率損失,增加納税成本。會計準則和所得税法同屬於經濟法範疇,保持二者的同一性是減少效率損失的關鍵。從納税人角度看,核算遵循會計準則計量的會計報告後,又要按税法要求重新計算應納税額,並對二者有差異的項目再做納税調整,這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以及納税人的納税成本。

第二,差異過大引起税源流失。在實務中,會計準則與税法的差異導致人為操作空間加大。從納税人是理性經紀人角度分析,納税人的利益導向是儘量利用信息不對稱性而少納税或不納税;徵納人員對會計準則變化的不理解、不適應致使對納税人管理和控制上的弱化造成税款少徵情況時時發生,成為税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第三,差異過大易造成財務虛假信息。財務信息使用者是企業及利益關係人,而税務信息使用者是國家。從微觀層面看,整個國家利益和個別企業利益是相對的,這會間接導致納税主體準備兩套賬簿從而造成實際工作中偽造、變造會計資料和提供虛假會計資料現象,造成財務虛假信息。

2.會計準則與所得税法差異協調的可行性:

第一,會計準則與税法演變過程中的統一性。税制演變以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的發展演變為基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密不可分。就內涵和外延分析,會計理論上的逐漸成熟是税制理論發展的堅實積澱;從數據收集方面看,税法確認應納税所得額的依據是會計準則提供的數據。税法把納税信息通過“所得税費用”科目作為載體又反饋給會計報告,也會影響會計利潤。由此可見會計準則與税法的內在統一性。

第二,税法目標與會計目標的可協調性和服務對象的一致性。儘管會計準則和税法存在目標差異,但國家徵税最基本的數據必須依靠會計準則提供,因而目標具備可協調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税收與會計共同服務於代表社會公眾利益的國家。税收與會計服務對象的內在一致性表明在目標和原則上的差異屬於技術層面,兩者不存在根本衝突。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是兩者關係的主流。

第三,税法與會計準則觀念的相通性。在設置制度時,會計準則和税法所運用的觀念是相通的,二者起的作用是一致的,會計準則的運用和税法的運用在宏觀上都可以把控整個國家的經濟脈絡。從整體上看,無論是税法向會計準則靠攏,或者會計準則向税法靠攏,都只是某個學科的選擇性問題,二者真正的內涵相同。

會計資產和應税資產的差異分析

(一)資產入賬價值及其調整差異

就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看,新會計準則規定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中的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計入租入資產價值;税法規定初始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原值不是預計固定資產棄置費用的現值。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看,當用公允價值確定會計成本的情況下,會計準則規定無論以何種方式取得固定資產的成本都應包括棄置費用現值;税法規定企業以物易物不論是否涉及補價,均應按出售原有資產,購買新資產處理。交易各方均按出售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換入資產的計税成本。

(二)固定資產折舊差異

會計準則與所得税法在固定資產折舊範圍、方法和年限三方面存在差異。就折舊範圍看,新會計準則規定除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外,企業應對其它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税法規定除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不得計算折舊扣除;就折舊方法看,新會計準則規定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税法規定固定資產按直線法計算折舊准予扣除;就折舊年限看,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使用壽命和預計淨殘值。所得税法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為:房屋、建築物20年;飛機、火車等生產設備10年;電子設備3年。

(三)資產減值準備差異

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在會計期末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應進行減值測試並估計資產可收回金額。當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應將資產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計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税法規定只有在資產永久或實際損失發生時,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才可在税前扣除。税前扣除金額為資產賬面價值扣除變價收入、可收回金額及保險賠款後的餘額。

會計資產和應税資產差異的協調

税法差異論文 篇四

一、所得税會計的概念及其成因

所得税會計(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處理會計收益和應税收益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在所得税會計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此有必要做一個明確的界定即:永久性差異、暫時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1)永久性差異。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制度和税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時口徑不同所產生的税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税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本期發生,不會在以後各期轉回。

(2)暫時性差異。暫時性差異是資產或負債的計税基礎與其列示在會計報表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是指一項資產或一項負債的税基和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賬面值之間的差額,該差額在以後會計期間當資產收回或負債償還時,會產生應税所得或扣除金額。與時間性差異不同,對暫時性差異的定義是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出發的。

(3)時間性差異。時間性差異是指税法與會計制度在確定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税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税所得額的差異。對時間性差異的定義是從損益表的角度出發的。

而所得税會計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就是會計收益與應税收益存在的差異所致。而會計收益與應税收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由於遵循的原則不同,前者遵循的是會計準則而後者遵循的是税法。正因為如此,企業在計算所得税時必須將會計收益按照税法的要求進行調整,由此也就相應的產生了所得税會計。

二、所得税會計的相關理論基礎

我國所得税會計起步較晚,但是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所得税會計理論也經歷了不斷的變化,並且逐漸與國際會計理論相趨同。具體來講,我國的所得税會計理論經歷了從收入費用觀到資產負債觀的轉變,接下來,本文將對這兩種觀念做簡單的介紹。

(1)收入費用觀。收入費用觀是指根據收入和費用來確認與計量企業收益,這種觀念認為收益是收入與費用直接配比所得出的結果。因此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的計量收益的方法又被稱為收益表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對費用、收入等會計要素進行確認和計量。並且在此影響下的財務報告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是收益表。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的會計處理方法的缺陷在於具有很大的主觀性,當會計主體發生收益平滑或盈餘管理行為時,可能會導致賬面收益與實際業績完全脱離,甚至連對於收益的反映也不夠準確。

收入費用觀要求準則制定者在準則制定中,首先考慮與某類交易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和計量。

(2)資產負債觀。與收入費用觀相對應的一種觀念是資產負債觀。這種觀點認為收益是企業期初淨資產和期末淨資產比較的結果,主張直接從負債和資產的角度確認與計量企業的收益,因此被稱為財產法。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的會計處理方法更加註重交易的實質,它將收益與資產、負債聯繫起來,並且加入了遞延、應計、攤銷等會計程序,從而使得利潤的客觀性增強。同時這種觀念指導下的會計準則更加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3)我國會計理論基礎的變化。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佈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税》中規定我國企業對所得税的核算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一規定使得我國所得税會計處理的基礎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它要求企業在取得資產和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税基礎。當資產和負債的計税基礎與其賬面價值存在差異的,應當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税資產或遞延所得税負債。而在此準則之前,我國使用的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它要求企業在收入費用觀的指導下采用應付税款法及納税影響會計法等等。從以前的收入費用觀念指導下收益表法轉變為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的財產法。這顯示着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

三、我國現行的所得税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

(1)遞延所得税資產減值及其轉回政策設置不合理。所得税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對遞延所得税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税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性暫時差異帶來的經濟效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税資產的賬面價值。繼後期間根據新的環境和情況判斷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税所得額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税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能夠實現的,應相應恢復遞延所得税資產的賬面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未來期間的應納税所得額的確認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導致管理當局有機會認為的操作遞延所得税資產減值處理,例如將其計入營業外支出以達到操縱利潤目的。

(2)相關科目設置不夠細緻。在新的所得税會計準則中有些科目設置不夠細緻,例如遞延所得税資產科目。準則規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税資產。同時,準則又規定企業對能夠結轉後期的可抵扣的虧損,也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税資產。而準則又未設置二級科目,以區分兩者。這就給税務機關的税收徵管工作帶來難度,同時,也給企業利用規則漏洞少繳納所得税提供機會。

税法論文 篇五

税收法定原則是民主和法治原則等現代憲法原則在税法上的體現,是税法至為重要的基本原則。它指的是國家徵税應有法律依據,要依法徵税和依法納税。税收法定原則要求税收要素法定而且明確,徵税必須合法。諸如,納税主體、徵税對象、税率、納税環節、減免優惠等税收要素必須由立法機關在法律中予以規定,其具體內容也必須儘量明確,避免出現漏洞和歧義,為權利的濫用留下空間。而徵税機關也必須嚴格依據法律的規定徵收税款,無權變動法定的税收要素和法定的徵管程序,依法徵税既是其職權,也是其職責。

(一)不宜開徵新税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貫徹税收法定原則,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是否開徵新税。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以美國為代表的免税派主張對網上形成的有形交易以外的電子商務永久免税,認為對其徵税將會阻礙這種貿易形式的發展,有悖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與此相對的是加拿大税收專家阿瑟·科德爾於1994年提出“比特税”構想,即對網絡信息按其流量徵税。“比特税”方案一經提出,即遭致美國和歐盟的反對,原因是他們認為“比特税”不能區分信息流的性質而一律按流量徵税,而且無法劃分税收管轄權,並將導致價值高而傳輸信息少的交易税負輕,價值低而傳輸信息多的交易税負重,從而無法實現税負公平。筆者認為,經濟發展是税制變化的決定性因素,開徵新税的前提應是經濟基礎發生實質性的變革,例如,在以農業為最主要的生產部門的奴隸制和封建制國家,農業税便是主要税種;進入了以私有制下的商品經濟為特徵的資本主義社會後,以商品流轉額和財產收益額為課税對象的流轉税和所得税取代了農業税成為主要税種。電子商務也屬於商品經濟範疇,與傳統貿易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因此,我國在制定電子商務税收政策時,仍應以現行的税收制度為基礎,對現行税制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之適應電子商務的特點和發展規律,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財政税收的風險,也不會對現行税制產生太大的影響和衝擊。例如,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做法便值得借鑑,其並未出台專門的電子商務税法,只是要求納税人在年度報税表內加入電子貿易一欄,申報電子貿易資料。

(二)明確各税收要素的內容

税收法定主義原則要求税收要素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對税收要素的影響突出地表現在徵税對象和納税地點的確定上。以流轉税為例,網上交易的許多商品或勞務是以數字化的形式來傳遞並實現轉化的,使得現行税制中作為計税依據的徵税對象變得模糊不清,對此既可以視為有形商品的銷售徵收增值税,也可以歸屬為應繳營業税的播映或服務性勞務。這就需要改革增值税、營業税等税收實體法,制定電子商務條件下數字化信息交易的徵税對象類別的判定標準,從而消除對應税税種、適用税率的歧義。就納税地點而言,現行增值税法律制度主要實行經營地原則,即以經營地為納税地點,然而高度的流動性使得電子商務能夠通過設於任何地點的服務器來履行勞務,難以貫徹經營地課税原則。由於間接税最終由消費者負擔,以消費地為納税地不僅符合國際徵税原則的趨勢,而且有利於保護我國的税收利益,為此,應逐步修改我國現行增值税的經營地原則並過渡為以消費地為納税地點的規定,從而有效解決税收管轄權歸屬上產生的困惑。

二、税收公平原則

税收公平原則是税法理論和實踐中的又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是國際公認的税法基本原則。根據税收公平原則,在税收法律關係中,所有納税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税收負擔在國民之間的分配也必須公平合理。税收公平原則在經歷了亞當·斯密的“自然正義的公平”①和瓦格納的“社會政策公平”②理論之後,近代學者馬斯格雷夫進一步將公平劃分為兩類,即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税收橫向公平要求相同經濟情況和納税能力的主體應承擔相同的税負;税收縱向公平則要求不同經濟情況的單位和個人承擔不相等的税負。

納税人地位應當平等、税收負擔在納税人之間公平分配是税收公平原則的內容和要求。電子商務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有別於傳統貿易的虛擬的貿易形式,它具有無紙化、無址化以及高流動性的特點。高流動性使得企業的遷移成本不再昂貴,企業由於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不必像傳統企業那樣大量重置不動產和轉移勞動力,若想要在低税或免税地區建立公司以達到避税的目的,往往只要在避税地安裝服務器等必要的設備、建立網站並配備少量設備維護人員即可。其他為數眾多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在世界各地為企業服務,從而可以使納税人通過避税地的企業避免或減少納税義務。而電子商務的無形性和隱蔽性則讓税務部門難以準確掌握交易信息並實施徵管,使得網絡空間成了納税人輕而易舉地逃避納税義務的港灣。上述種種都導致了從事電子商務的納税主體與從事傳統商務的納税主體間的税負不公。但是税收公平原則卻要求電子商務活動不能因此而享受比傳統商務活動更多的優惠,也不能比傳統商務更易避税或逃税。因此,為貫徹税收公平原則應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第一,改變對電子商務税收缺位的現狀,避免造成電子商務主體和傳統貿易主體之間的税負不公平。税法對任何納税人都應一視同仁,排除對不同社會組織或個人實行差別待遇,並保證國家税收管轄權範圍內的一切組織或個人無論其收入取得於本國還是外國,都要盡納税義務。

第二,貫徹税收公平原則還要完善税收徵管制度。建立符合電子商務要求的税收徵管制度,首先應制定電子商務税務登記制度。納税人在辦理了上網交易手續之後,應該到主管税務機關辦理電子商務税務登記。在税務登記表中填寫網址、服務器所在地、EDI代碼、應用軟件、支付方式等內容,並提供電子商務計算機超級密碼的鑰匙備份。税務機關應對納税人的申報事項進行嚴格審核,併為納税人做好保密工作。其二,應建立電子發票申報制度,即以電子記錄的方式完成紙質發票的功能。啟用電子發票不僅可以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為税收徵管提供了嶄新的手段。納税人可以在線領購、開具並傳遞發票,實現網上納税申報。其三,逐步實現税收徵管的電子化、信息化,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拓展税收徵管的領域和觸角,開發電子商務自動徵税軟件和税控裝置,建立網絡稽查制度,不斷提高税收徵管效率和質量,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税收徵管體系,實現税收公平原則。

三、税收中性原則

税收中性原則是指税收制度的設計和制定要以不干預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為基本出發點,即税收不應影響投資者在經濟決策上對於市場組織及商業活動的選擇,以確保市場的運作僅依靠市場競爭規則進行。

電子商務與傳統交易在交易的本質上是一致的,二者的税負也應該是一致的,從而使税收中性化。税收制度的實施不應對網絡貿易產生延緩或阻礙作用,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對相關問題的研究也才剛剛起步,而電子商務代表了未來貿易方式的發展方向,與傳統貿易相比,其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其税收政策的制定應避免嚴重阻礙或扭曲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宜採用中性的、非歧視性的税收政策,通過完善現行税制來規制並引導電子商務健康、有序、快速地發展。

不開徵新税不僅是税收法定原則的要求,也是税收中性原則的體現。許多國家在制定電子商務税收制度時,也都認為應遵循税收中性原則。例如,美國於1996年發表的《全球電子商務選擇性的税收政策》中便指出:“建議在制定相關税收政策及税務管理措施時,應遵循税收中性原則,以免阻礙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為此,對類似的經濟收入在税收上應平等地對待,而不去考慮這項所得是通過網絡交易還是通過傳統交易取得的。”文件認為,最好的中性是不開徵新税或附加税,而是通過對一些概念、範疇的重新界定和對現有税制的修補來處理電子商務引發的税收問題。而經合發組織1998年通過的關於電子商務税收問題框架性意見的《渥太華宣言》中也強調,現行的税收原則將繼續適用於電子商務課税,對於電子商務課税而言,不能採取任何新的非中性税收形式。歐盟對待電子商務税收問題的觀點是,除致力於推行現行的增值税外,不再對電子商務開徵新税或附加税。

根據税收中性原則,我國對電子商務不應開徵新税,也不宜實行永久免税,而應該以現行税制為基礎,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不斷改革和完善現行税法,使之適用於電子商務,保證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對穩定和發展繼承,並能夠降低改革的財政風險,促進我國網絡經濟的穩步發展。

四、税收效率原則

税收效率原則是指税收要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機制的有效運行,提高税收徵管的效率。税收效率原則要求以最小的費用獲取最大的税收收入,並利用税收的經濟調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最大限度地減輕税收對經濟發展的障礙。它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經濟效率兩個方面。税收的行政效率是通過一定時期直接的徵税成本與入庫的税金之間的比率來衡量,表現為徵税收益與徵税成本之比。這一比率越大,税收行政效率越高。税收的經濟效率是指徵税對納税人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徵税必須使社會承受的超額負擔為最小,即以較小的税收成本換取較大的收益。簡言之,就是税收的徵收和繳納應儘可能確定、便利、簡化和節約,以達到稽徵成本最小化的目標。

雖然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單位或個人可以直接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免去了批發、零售等中間環節,使得税收徵管相對複雜,但是為了應對這一嶄新的交易形式,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將會運用到税收工作的實踐中,使税務部門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憑藉電子化、信息化的税收稽徵工具,税務機關的管理成本也將大大降低,為提高税收效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五、社會政策原則

國家通過税法來推行各種社會政策,税收槓桿介入社會經濟生活,税收不僅是國家籌集財政收入的工具,而且成為國家推行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手段,於是税收的經濟職能便體現為税法的基本原則。

目前,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税收的社會政策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財政收入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隨着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網絡貿易,現行税基日益受到侵蝕,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保證對應税交易充分課税,使得財政收入穩定無虞;另一方面,針對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電子商務剛剛起步的現狀,為了使我國網絡經濟的發展跟上世界的腳步,應當對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税收優惠。財政收入原則的確立,不可避免地衝擊和影響了税收的公平原則,但是為了從全局和整體利益出發,它又是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並且有利於社會總體利益的。正如前任財政部長項懷誠在“世界經濟論壇2000中國企業峯會”上所表示的:“不想放棄徵税權,但又想讓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更快點。”

(二)保護國家税收利益原則

就目前而言,我國還是電子商務的進口國,無法照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我國的電子商務税收法律制度,而是應該在借鑑他國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有利於維護我國税收主權的税制模式。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對國際税收利益的合理分配,為國際經濟貿易建立更為公平合理的環境和更加規範的秩序。國際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將會影響各主權國家對貨物和勞務進出口貿易、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跨國投資等問題的基本態度。只有合理分配税收利益,才能為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因此,我們應該在維護國家税收主權的前提下,尊重國際税收慣例,制定互惠互利的税收政策,從而實現對國際税收利益的合理分配。

參考文獻:

[1][美]施奈德。電子商務[M].成棟,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美]特班,等。電子商務管理視角[M].嚴建援,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周剛志。論公共財政與憲政國家—税法學研究文庫[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劍文。税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劉劍文。財税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石景才。電子商務與税收徵管[J].中國税務,2000,(7).

[7]靳東開,羅天舒。電子商務税收問題的國際比較[J].涉外税務,2002,(2).

税法學論文範文 篇六

1.税法課程實踐課時不足,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税法課程內容繁雜,在教學中不僅涉及大量法律條款的講授,還需要將這些知識與企業的涉税業務相結合,但課程周學時只有4學時。長期以來,理論教學有餘,實踐課時不足,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2.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知識,教材實用性差。

在税法課程教學時,許多高職院校沿用了傳統的税法教材,税收法律法規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內容,而實踐教學的內容不繫統,教材的實用性差,致使實踐教學效果不好。

3.教學方法傳統,理論與實踐教學脱節。

税法課程教學仍然擺脱不了“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中心”。教師在教室講完税法整本教材之後,再到實訓室進行實訓,表面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實際上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地結合,並沒有真正實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教”,也沒有真正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下,理論與實踐仍然是脱節的,由於實踐教學環節的薄弱,致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強。

4.實踐教學方法單一,案例教學標準不規範。

税法課程實踐教學方法單一,侷限於案例教學。案例從何取得、案例教學該如何開展,沒有一個規範的標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把舉例當成案例,實質上形成了典型的例題式教學。在所謂的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充分準備,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5.教師實踐教學水平影響實踐教學。

由於税法課程教師長期在教學一線,很少直接從事涉税實務,因此缺乏相應的涉税處理實踐經驗。在税法實踐教學中,主要通過案例分析法對企業常見税種應納税額的計算進行講解和實訓,因此,税法課程實踐教學就演變成以應納税額的計算為主,學生對應納税額的計算掌握得較好,但涉税處理能力較差。

6.校內實訓室缺乏相應的税務軟件。

由於校內實訓室缺乏相應的税務軟件,所以學生無法進行增值税專用發票的開具、防偽税控系統的認證、税務登記發票領用、網上納税申報和繳銷等實務操作,影響了校內實踐教學。

7.校企合作未落到實處,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採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措施主要有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短期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三種形式,但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由於會計行業的特殊性,一個企業不可能同時接受很多學生的實習,更由於校企合作緊密度較差,導致即使學生去實習,但基於某些原因,對方也不願意把具體業務交給學生做,從而造成學生實習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流於形式,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涉税處理能力。

二、税法課程實踐教學探析

以下筆者針對税法課程的特點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行業、企業對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涉税崗位能力的要求,就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税法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探析。

1.加強税法課程實踐教學教材建設。

税法課程進行實踐教學,其教材的編寫尤其重要。實踐教材應注意税收法規的時效性,體現最新的法律法規。實踐教材的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教師講解部分;二是學生技能訓練部分。教師講解部分應包括對不同税種的相關票據的開具,納税申報的時間、納税期限、地點、申報流程,應納税額的計算以及納税申報表的編制、税款的繳納及税務會計處理等內容。學生技能訓練部分是在教師講解部分的每一個税種後面,為學生設計一個體現崗位職業能力的具體業務讓學生進行實務操作訓練。比如,對增值税業務處理能力的實踐技能訓練:教師在教材裏應設計一個一般納税人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讓學生對一般納税人進行模擬增值税專用發票的開據、税款的繳納、認證紙質專用發票及其相應的數據電文等實踐內容,再編制一般納税人《增值税納税申報表》,最後進行增值税的會計核算處理。通過税法實踐教材的建設,使税法教學實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教”一體化,真正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轉化為活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從而提高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涉税崗位職業能力。

2.税法課程實踐教學內容模塊化,建立各模塊的職業能力標準。

按照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應達到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標準,結合畢業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將税法課程內容序化成四個模塊:税收法律法規、税務會計、納税籌劃和納税申報。並建立四個模塊的職業能力標準:對税收法律法規模塊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税收法律法規;對税務會計模塊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涉税會計的賬務處理;對納税籌劃模塊要求學生能夠根據税法進行税收籌劃並進行合理避税;對納税申報模塊要求學生能夠進行不同税種的納税申報。將四個模塊整合為税法實務進行實踐教學,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變為生動的實務課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體現以職業能力為標準進行税法課程內容體系設置和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

3.增加實踐教學比例,構建税法課程“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方法。

在税法課程教學中以理論夠用為度,增加實踐教學比例。由於實踐教學環節形式多樣,並且自成體系,包括對企業税務登記、應納税額的計算、税務會計處理和納税申報、組織實踐技能競賽、畢業實習設計等。要完成這些環節的實踐教學可以採取“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模擬教學”和“頂崗實習”等多種實踐教學方法,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4.加強校內實踐教學,購買税務軟件,開展網上實踐教學。

為了方便税法課程校內實踐教學,在校內應建立會計手工、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室和納税申報實訓室。在實訓室裏配備税法實訓資料、税務軟件和税法教學光盤,做到實訓室軟、硬件設施齊備,保證正常實踐教學。教師在納税申報實訓室裏對學生進行網上納税申報操作示範,在手工模擬實訓室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室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訓練的指導,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練習增值税專用發票的開具、應納税額的計算,進行納税申報表的填制,併為不同的納税人進行納税申報,使學生正確認識各種納税人以及他們應該辦理的各種涉税業務事項,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涉税處理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網開設網上税法實踐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一是及時向學生傳遞最新的税法信息;二是將自己實踐教學的課件、經典案例提供給學生課後學習和複習;三是在網上提供實訓資料供學生實作演練;四是利用網絡平台對學生進行課堂外的實踐指導,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以便更進一步地實現實踐教學。

5.加強税法課程校外實踐教學。

一方面,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税法實踐教學僅僅依靠校內實訓室是不夠的,還必須以行業、協會為平台,廣泛與企業合作,建立緊密型教學實訓基地。因為會計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個企業不可能同時接受很多學生的實習,由於財務信息的機密性更讓很多企業不願意接受學生參觀或短期教學實習或頂崗實習,這就不能實現校外實踐教學的目的。因此,高職院校税法課程校外實踐必須要走新的路子——探索建立“高校—中介機構—企業”的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到税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代賬公司頂崗實踐,在行業專家和兼職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企業如何進行增值税專用發票的開具、企業所得税税款的彙算清繳、納税申報、涉税會計業務的處理等工作。另一方面,校外實踐教學要取得當地税務部門的支持。因為税務部門是最新税法的傳播者,並且企業報税也必須按照税務部門的規定申報,所以保證校外的實踐教學效果,税務部門的支持也很關鍵。

6.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要保證税法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師很關鍵。因此,培養具有紮實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尤其重要。由於税法課程的特點,教師應及時把握税收政策的最新動向,收集最新的税收法規政策,整理並充實到教學中;熟悉税務實際工作,熟練操作涉税事務。高職院校一可以讓教師“走出去”,即鼓勵教師到校企合作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税務師事務所和代賬公司等中介機構兼職,為企業做會計、税務諮詢等;也可以讓教師輪流到企業頂崗實踐,開展產學研合作;也可以鼓勵專業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考試。二可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即聘請行業專家為學生授課,將企業元素融入學校教育中,把職業技能訓練與職業素質養成放在企業、放在職場,使學生進入企業後軟着陸,迅速適應崗位工作,以實現培養技術技能型會計電算化專門人才的目的。

7.對税法課程實踐教學進行考核。

制訂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來對税法課程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檢驗,即以職業能力考核為要素,構建科學的考核評價方式與標準體系。考核方式包括實踐過程考核和綜合實踐技能考核。實踐過程考核主要包括學生實訓態度、實訓的作業、實訓過程、崗位模塊實訓報告、實踐技能比賽等。綜合實踐技能考核,主要包括學生增值税專用發票的開具、應納税額的計算能力、納税申報能力的考核、税務會計核算能力、税收籌劃能力等。考核評價標準分為優、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幾個等級。

三、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ld1o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