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白族傳統扎染藝術在現代日用品中的設計探討

白族傳統扎染藝術在現代日用品中的設計探討

最初我想了解扎染這門古老的技藝是因為完全被它的自然繽紛的藝術特色和其具有多樣的民族性所吸引,隨着逐漸對它加深瞭解,扎染那具有飽含情感的藝術特徵,技術和藝術表現性自由度的高超,以及那無窮的藝術魅力誘發了我去探索它的興趣,初次嘗試就有不小的收穫,於是便深愛上了這一奇特的民族民間工藝。在我看來,它的藝術特徵不僅表現在獨特的製作技法、肌理表現和古樸的色彩中,同時,扎染藝術就是一種生活智慧和藝術審美的結合物。

白族傳統扎染藝術在現代日用品中的設計探討

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存在着各式各樣的扎染技法,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圖案也因自然環境、社會情形、經濟狀況以及宗教信仰、文化類型等諸多方面的不同而千差萬別,使扎染藝術異彩紛呈、豐富多樣。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這門古老的防染技藝正在逐漸流逝,在不斷探索扎染技藝的過程中,要立足於本民族傳統,自覺以民族文化藝術為基礎,繼承中國工藝美術的優秀傳統,將民族工藝文化融入現代工藝設計,讓它以多種形式、多種姿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為人們使用,為人們欣賞。

一、白族扎染藝術的歷史溯源

白族是聚居在我國雲南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 扎染是白族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藝,古稱“絞纈 ”,又名“撮纈”,“撮暈纈”。纈,是指色彩斑斕的意思,後來在民間也指染色顯花的織物和染色顯花的方法。扎染是用線、繩對布料進行緊固的結、系捆、綁、縫扎,然後放在染液中煮染,由於紮結的外力作用,使得面料染色不均勻,拆除扎線洗去浮色後,面料上就會出現奇特的色彩紋路。由於線、繩紮結面料,從而起到對染料的防染作用。並且,由於紮結中繩線捆綁的鬆或緊,會在面料上產生局部染色深淺、明暗漸變的色暈效果,這正是扎染工藝的奇特之處。

扎染工藝有着悠久歷史。據史書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染採紋秀”的工藝。宋代《大理國畫卷》所繪跟隨國王禮佛的文臣武將中有兩位武士頭上戴的布冠套,同傳統藍地小團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於服飾的直觀記錄。在經過不斷髮展後,扎染已經成為白族的特色工藝了,尤其是到了唐朝最鼎盛的時期,扎染在白族地區已成為民間時尚,扎染製品也成了向皇宮進獻的貢品。唐貞元十六年,南詔舞隊到長安獻藝,穿着的舞衣"裙襦鳥獸草木,文以八彩雜革"就是扎染而成的。宋元時期,由於扎染工藝製作複雜,耗費大量人力,宋仁宗下令將扎染製品只作為宮廷所用。明清時期,白族的染織技藝有了相當高的水平,甚至出現了染布行會。到了民國時候,扎染已經成為每家每户都會的技藝,以一家一户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稱的周城、喜洲等鄉鎮,已經成為名傳四方的扎染中心。近年來,大理染織業還在不斷髮展,周城已然成為遠近聞名的手工織染村。

在大理,扎染工藝的學習和繼承,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作坊式生產方式。扎染藝術是白族姑娘喜愛學習的一門手藝,當地的人們也以扎花技術的好壞來評價一個女孩是否聰慧,所以,大多數女孩們從小就跟隨媽媽、姐姐學習扎花(技藝,扎染技藝在這裏代代相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雲南大理白族獨具特色的扎染藝術。現在,扎染作品除了滿足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比如作為服飾和婚嫁儀式中的裝飾用品之外,還逐步形成了產業結構鏈,可以為旅遊紀念品賣,給當地百姓帶來財富。

二、白族扎染藝術的工藝與技法

白族扎染工藝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首先是扎花,將布料根據事先設想好的圖案進行紮結,捆綁,捆綁的鬆或緊要掌控好,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後來扎出的圖案效果。然後是浸染,染色時,需要將紮好的布料放入染料中重複冷染,隔一段時間取出放在空氣中氧化數十分鐘,之後又放入,反覆之前的步驟直至將布料染出較深的藍色。最後,漂晾、拆線,被紮緊的布料起到防染作用,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花型。扎染工藝技法多種多樣,製得的花紋的色暈肌理美而自然,採用不同的技法,其所成的紋飾效果也各不相同。防染就是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效果,運用縫、捆等方法對紡織面料進行擠、壓處理,這是扎染工藝至關重要的一步。從扎染藝術的發展概況和圖案變化看,扎花主要歸類為捆紮和縫扎:

第一,捆紮。捆紮是用線、繩子等將面料根據自己設想的圖案,從而起到防染作用的紮結方法。經典紋樣—圈紋就是由捆紮而成的。捆紮的時候,隨意捏起面料的一角為圓心,將傘狀的布褶用線纏緊,扎出來的圈紋也隨之出現各種圈紋。又或者,可以將兩手將整塊面料隨意、均勻抓起,使之成為團狀,然後用線或繩子將其規整或隨意捆成球形,染色後,可以得到紋理自然、色彩斑斕的效果。

第二,縫扎。縫扎是用針、線在面料上按照事先繪製好的圖案縫製,然後紮緊,從而起到防染作用。縫扎最適合表現變化豐富的圖形,分為平縫、卷縫和釘縫等幾種縫製方法。平縫是最主要的縫扎方法,上下針交錯拱針,適宜表現各種線條。卷縫是將面料對摺,將針按同一個方向刺入、拔出,抽緊線。卷縫的線形有着豐富的變化,適合表現具有韻律感的形象。釘縫是在面料的一點上用針線釘住縫緊的縫製方法,主要塑造點狀散花形,一般局部摺疊面料,再釘縫。由於縫扎技法運用自由,適於表現各種自然形態,所以白族的扎染製品圖案豐富,花鳥魚蟲、幾何圖形等與當地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在白族扎染品中比較常見的紋樣有蝴蝶紋、花卉紋、抽象幾何紋等其他一些動物的紋樣。

色彩運用鮮明和諧是白族扎染圖案最為顯著的特徵,白族扎染圖案的色彩運用對比十分鮮明,同時,白族人非常重視色彩的協調搭配,使扎染圖案並不因對比鮮明而浮躁。雲南白族扎染的色彩運用顯現出鮮明的特徵,圖案大部分用藍色,白色兩種顏色進行裝飾,這與白族人特有的習慣有關。白族人的扎染原料來自於自己種植的板藍根,從這種植物中提取的就是藍色,因而,這種顏色的使用頻率最高。扎染使用藍白二色還因為白族人尚白,以白為美為尊,他們認為白色是吉祥的象徵,將“白”作為自己的族稱,以白色為服飾的主要顏色。藍色,也是大理白族頗愛的顏色,他們認為藍色是希望、純樸、實在、感情真摯的象徵,藍還表示為洱海的水。

三、白族扎染藝術在現代日用品設計中的應用

日用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用的物品,是應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需求而產生的,生活的內容、形式、直接影響到日常用品的存在和發展,換句話説,人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會產生什麼樣的日用品。 把日用品按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相對的劃分可以分為:個人日常用品、家庭日常用品及其他日常用品。按照用品的使用頻率或範圍劃分為:日常生活用品、奢侈品。按照用途劃分有:洗漱用品、 家居用品、 炊事用品、裝飾用品 、化粧用品 、牀上用品。

現代日用品的設計強調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設計中不管是造型、材料選擇還是工藝製作,都是既要美觀又要實用。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使得日用品設計在設計方法、設計理念、設計思維等方面呈現很多的現代特徵。我們都有過在使用日常簡單用品的時候不方便的情況,很大原因是設計師對於產品人性化的把握不到位,看看我們身邊的日用品,水杯、鼠標墊、紙巾筒、鑰匙圈、文具、家居用品、廚房用品等等,每件物品都很簡單,但卻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設計風格和用途,我們不可能都需要學習才能正確的使用。好的日用品是讓人一眼就會用,而且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不是製造麻煩的,方便及好用的人性化設計是日用品設計最重要的原則。

如今,國家提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理作為我國旅遊市場中當仁不讓的前線城市,在國家的號召下要更加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扎染工藝品作為白族最具特色的工藝品,得到了大力推崇。扎染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同時,扎染工藝也是相當具有發展前景的一項工藝,它可以滿足人們對穿着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而且還生態環保。

我國民間扎染藝術豐富多樣,扎花精巧細緻,色彩樸素淳厚,運用範圍廣泛,目前市場上的扎染製品不僅包括服裝、圍腰、頭巾、背心、布鞋、掛包等,還包括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枱布、牀單、門簾、窗簾、布傘等,另外還有運用於大量旅遊紀念品。可是現如今市場上的扎染製品,大多紋樣傳統,款式傳統,花色單一,毫無創新,質量參差不齊,沒有品牌形象且缺乏包裝,並不被大眾所歡迎。當下的重點是儘可能的保留扎染傳統技藝,同時結合時代的潮流開發出更多獨具特色的扎染圖案、花樣,讓扎染保持與時代同步,扎染製作要找準目標市場,進行相應的產品開發設計,如與手機殼、揹包、服飾等物品結合時尚趨勢,才能使扎染商品成為大眾所喜愛,進而促進其傳承發展創新。

結語

人類的任何藝術創造都是一個尋求美、理解美和表現美的過程,扎染的工藝製作也恰是如此。要想使傳統與現代結合,就要我們在不斷探索扎染技藝的過程中,要立足於本民族傳統,以民族文化藝術為基礎,繼承中國工藝美術的優秀傳統,將民族工藝文化融入現代工藝設計,讓它以多種形式、多種姿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為人們使用,為人們欣賞。

五、參考文獻

[1]楊鎮圭.白族文化史[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4:169

[2]楊建軍.扎染藝術設計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86

[3]張楓楠.淺析周城白族扎染紋樣[J].大眾文藝,2014,(14):52

[4]南希.民間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化再生設計研究[D].山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5]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廣西大學出版社,2010:55-5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lrj5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