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長期股權投資論文(多篇)

長期股權投資論文(多篇)

長期股權投資論文(多篇)

長期股權投資 篇一

(一)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注: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或發生淨虧損

1)根據投資單位實現的`淨利潤計算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2)發生淨虧損,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被投資單位以後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三)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四)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權益變動

投資收益

同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長期股權投資 篇二

一、成本法核算需明確的重點:

(一)成本法核算下如何確認收益①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應按投資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②所確認的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淨利潤的分配數,若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淨利潤的部分,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二)原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衝減的投資成本恢復①獲得的屬於投資前被投資單位累積利潤或投資後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大於投資後累積實現利潤的,投資單位均需按投資比例相應衝減投資成本作投資成本收回。

②若以後被投資單位每年實現的利潤大於被投資單位當年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均需按投資比例相應恢復原衝減的投資成本,但恢復的投資成本不能高於原衝減的投資成本,即將原衝減的投資成本恢復到原始投資成本數,同時將恢復的投資成本確認為收益。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利潤大於(或等於)累積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應將原衝減的投資成本恢復到原始投資成本數。

(三)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可以在每年度結束時,也可在某一年度的中間。為方便理解,以下例題假定分派利潤為年度結束時。

(四)舉例A企業於95年1月1日投資於甲企業,投資成本6000萬元,佔股份10%,甲企業95年初未分配利潤為1000萬元,A企業採取成本法進行核算。

①年初A企業投資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6000萬

貸:銀行存款 6000萬

②95年甲企業實現利潤500萬,當年末分派股利400萬元因甲企業本年分配股利小於本年實現利潤,故不需衝減投資成本,A企業分得的股利可全部作為當年收益。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40萬

貸:投資收益 40萬

③96年甲企業實現利潤600萬,當年末分派股利800萬元。

甲企業本年分派利潤大於本年實現利潤,應衝減投資成本。A企業投資後甲企業累積分派利潤1200萬元,累積實現利潤1100萬元。

投資後至本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利潤1200萬,投資後至本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利潤1100萬(假定在每年末分派股利。若為下年度中間分派96年度利潤,則為投資後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利潤)。

應衝減投資成本=(1200萬-1100萬)×10%-0=10萬應確認收益=800萬×10%-10萬=70萬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80萬

貸:投資收益 70萬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0萬

④97年甲企業實現利潤300萬,當年末分派股利500萬甲企業本年分派股利大於本年實現的'利潤,應衝減投資成本。

根據上述公式,A企業投資後甲企業累積分派1700萬,累積實現利潤1400萬。

應衝減投資成本=(1700萬-1400萬)×10%-10萬=30萬-10萬=20萬應確認收益=50-20萬=30萬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5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萬

投資收佃 30萬

⑤98年甲企業實現利潤500萬,當年末分派股利300萬甲企業本年分派股利小於本年實現利潤,應恢復投資成本。

A企業投資後甲企業累積分派股利為20xx萬元,累積實現利潤為1900萬元應衝減投資成本=(20xx萬—1900萬)×10%-30萬=10萬-30萬= -20萬96年衝減投資成本10萬,97年衝減投資成本20萬,98年恢復投資成本20萬同時應將恢復的投資成本確認為收益,累積衝減投資成本餘額為10萬元。應確認的收益=30萬-(-20萬)=50萬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30萬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萬

貸:投資收益 50萬

⑥99年甲企業實現利潤300萬,當年末分派現金股利400萬。

甲企業本年分派股利大於本年實現利潤應衝減投資成本。

A企業投資後甲企業累積分派股利2400萬,累積實現淨利2200萬。

應衝減投資成本=(2400萬-2200萬)×10%-10萬=10萬應確認的收益=40萬-10萬=30萬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4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0萬

投資收益 30萬

⑦20xx年甲企業實現利潤600萬,當年末分派股利100萬甲企業本年分派股利小於本年實現利潤,應恢復投資成本。

A企業投資後甲企業累積分派股利2500萬,累積實現利潤2800萬,累積實現利潤大於累積分派的股利需對原衝減的投資成本全部恢復,截止79年末累積衝減投資成本餘額為20萬。

根據公式計算應衝減投資成本=(2500萬-2800萬)×10%-20萬=-50萬根據計算應恢復的投資成本為50萬元,而已衝減尚未恢復投資成本時最多隻能按20萬元,使投資成本恢復到原投資成本,並確認相關收益。

應確認收益=10萬-(-20萬)=30萬

A企業分錄

借:銀行存款 10萬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萬

貸:投資收益 30萬

二、股權比例變動所引起的核算方法的變化

(一)原持有比例低於20%按成本法核算,後增持比例達到權益法核算的要求的,在改按權益法核算前實現的淨損益,已包括在股權投資成本中,故只需對改按權益法後實現的收益按持股比例及時間進行收益確認。

舉例:①A企業於99年1月2日投資乙企業投資金額為110萬元,持股比例為10%,乙企業99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000萬元。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10萬

貸:銀行存款 110萬

②A企業於99年7月1持乙企業股份10%,投資金額為116萬元,乙企業()99年1-6月實現淨利潤30萬元。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16萬元

貸:銀行存款 116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2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萬

股權投資差額=(1000萬+30萬)×20%-(110萬+116萬)=20萬(假定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

③乙企業99年全年實現淨利潤80萬元,A企業應確認收益=(80萬-30萬)×20%=10萬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損益調整 10萬

貸:投資收益 10萬

借:投資收益 1萬

?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1萬

(二)原持有比例大於或等於20%,後增持比

例仍按權益法核算要求的,在當年應按加權平均或投資時間分別確認收益。

舉例:①A企業於99年1月1日投資1200萬元佔丙企業20%的股份,99年初丙企業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成本 1000萬

股權投資差額 200萬

貸:銀行存款 1200萬元

②A企業7月1日投資650萬,增持丙企業10%的股份,1-6月份丙企業實現淨利潤400萬元,則6月底所有者權益合計540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5400萬元10%—650萬=110萬元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成本 540萬

股權投資差額 110萬

貸:銀行存款 650萬

③丙企業99年全年實現收益90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掃10年攤銷)

應確認的收益=900萬×20%+500萬×10%=230萬=400萬×20%+500萬×30%=230萬攤銷股權投資差額=200萬÷10+110÷10÷2=20萬+5.5萬=25.5萬

A企業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0萬

貸:投資收益230萬借:投資收益 25.5萬

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25.5萬

計提 篇三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投資》規定,當長期投資未來可收回金額低於帳面價值時,應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時,由於帳面餘額是按照被投資企業淨資產價值中所擁有的份額而進行調整的,因此當被投資企業淨資產可收回價值低於帳面價值時,投資單位也應提取減值準備。如果被投資單位是受投資單位控制的,則在合併會計報表時產生了減值準備應如何處理的問題。

由於現行會計制度對此尚未規定,實務中處理也不一樣。有的將其作為合併價差;有的比照內部應收帳款壞帳準備的處理,按原分錄抵消。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與壞帳準備同是資產減值準備,但範圍不同。對壞帳準備來説,是對局部資產計提的,對應的是母子公司之間某一項債權債務。當母子公司報表合併後,債務方的資產一經合而為一,應收帳款等於收回,壞帳因素自然消除,除非債務方的總資產小於該項內部債務,而這種情況一般很少發生,因此壞帳準備應予全額抵消。

但長期股權投資對應的是被投資方的整體淨資產,其可收回金額的減值隱含在總資產中。既然被投資單位的總資產減值已成事實,因此合併報表也應反映這個事實。如果在抵消長期股權投資的同時也比照抵消內部應收帳款的同時抵消壞帳準備的方法,將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抵消(即借記“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貸記“投資收益”),就會將原來已經反映較為真實的資產又重新虛列,同時高估了收益。

(1)從理論上來講,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實際上是合併總資產的減項,不能抵消。但由於它是按照單個項目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既已抵消,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還留在報表項目中,於理不合。實際上當子公司的資產一經併入,此時的減值準備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變化,體現的是子公司資產的減值,因此減值準備或是應下推到子公司各項資產中去,或是在合併報表中單列項目反映。

(2)由於下推比較困難,也無法一一對應;國家會計制度沒有規定,單列項目也不實際。在目前情況下,建議將其轉入“合併價差”項目。由於是貸差,同樣達到夯實資產的目的。這樣,既解決了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出現“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尷尬,也真實反映了合併資產的價值,使母公司原來運用的謹慎原則在合併報表中繼續得到體現。

長期股權投資 篇四

[提要]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是所有資產核算問題中最難以理解的一類問題,所以在日常會計核算中也常常使我們的會計人員一頭霧水,經常顧此失彼,難以把握其全貌。本文選取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與大家進行探討。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會計核算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一、明確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範圍

我們知道,並非所有的股權投資都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來核算,從長期股權投資的定義來看,我們很難將長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區別開來。王文華、徐文麗所主編的《中級財務會計》書中給出這樣的定義: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企業的股權,投資企業成為被投資企業的股東,並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權益並承擔有限責任的投資。我們知道,金融資產也包括股權投資,所以與其從定義入手不如從持有目的把握長期股權投資,這樣才更為客觀、易懂。投資單位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目的是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被投資企業,或者不具有以上三個特徵,但是在活躍市場無法取得其報價或公允價值的權益性投資,都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如果沒有這些特徵則作為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交易性金融資產來核算。

所以,根據其特徵,會計核算將長期股權投資劃分為四類,即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並根據這四類情況,我們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

二、在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初始計量之前應明確兩個問題

也就是説“長期股權投資”無論根據哪一類情況進行初始計量,如果出現以下兩個問題,都可以按下面的處理方式進行處理,處理方法可以通用:

其次,長期股權投資發生的相關費用是指合併方為企業合併發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評估諮詢等中介費用以及其他相關費用。在此,直接相關費用並不包括為企業合併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佣金等,也不包括企業合併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佣金等費用。如果在處理中遇見這兩種費用,均照下面處理方法處理即可:為企業合併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佣金應計入負債初始確認金額,如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佣金等費用應衝減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不足衝減的,衝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三、分情況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應計入的成本,根據會計準則應分企業合併方式和非企業合併方式兩種情況來進行。同時,按照企業合併受不受同一集團的影響,又將合併方式分為同一集團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和非同一集團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於是,有關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的成本計量,我們分別要從同一集團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非同一集團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以及非企業合併方式三個方面來把握,分情況來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

首先,對於同一集團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由於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均受同一集團的控制,所以投資企業所支付的對價很難做到“公允”二字。因此,會計處理方面,並非選擇支付對價而是選擇被投資企業淨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金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從而保證入賬價值的可靠性。如本文第二個大問題分析的那樣,支付的成本中如果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者是利潤,應該與“長期股權投資”區別對待,它是我們所購資產的附屬部分,所以應該單獨確認,借記“應收股利”。去除為企業合併發生的權益性證券和債券所支付手續費、佣金等費用,直接相關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支付的相關資產、承擔的負債,以其賬面價值貸記相關資產、負債。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的差額,記入“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倘若差額在借方,“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不足衝減時,衝減留存收益。

其次,對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會計處理方面以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金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如上所述,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倘若購買時支付的價款中包含,仍然要借記“應收股利”,而直接相關費用仍然是要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支付的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視同資產的銷售記入相應科目,比方説,如果支付的資產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應將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則要計入“投資收益”;支付的若為存貨,則如同存貨的出售,先確認主營業務收入,並記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借方,同時結轉其相應成本,記入主營(其他)業務成本。

最後,非企業合併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以支付對價的公允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同時與合併方式最大的不同是,此種方式如果發生相關的`直接費用,也要同時計入初始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當中。即: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等於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加上相關的直接費用。若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仍需借記“應收股利”。

四、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補充説明

在這裏需要補充的是,雖然幾乎所有中級財務會計教程均在有關初始計量成本的核算到此結束,即在以合併方式和非合併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中轉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但是應該明確的是,投資時刻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的核算並未到此結束。也就是説,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的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後續計量中,應該把後續計量裏有關投資時刻的初始成本核算劃歸到這裏進行闡述。這樣,初始投資的核算才是全面的,才不至於使得部分會計人員迷惑不解。

會計準則規定,應該對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兩個極端情況的投資(即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的投資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無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無報價的投資)實行成本法核算,且成本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在投資時刻,不需要再對其已入賬的初始成本進行調整。

然而,對於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第二類和第三類長期股權投資,由於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需要在投資時對初始投資進行調整,所以非合併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第四類(其後續計量按成本法核算)外,均需在初始投資成本基礎上再作調整。即需要比較初始投資成本與被投資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被投資單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代表所支付的價款中包含被投資單位未被確認的商譽價值,所以不需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如果前者小於後者,則作為投資企業在投資時刻取得的收益,按其差額記入“營業外收入”,同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會計處理 篇五

(1)本科目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時計提的減值準備。

(2)本科目應當按照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3)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4)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 篇六

儘管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投資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處理作了詳細規定,並分別投資年度和投資年度以後給出了具體的計算方法。但該方法複雜煩瑣,不易理解,實務中也難以操作。為此,本文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進行探索,提出簡化處理方法,並予以案例解析。

一、具體簡化處理方法

在我國,當年實現的盈餘一般於下年度發放利潤或現金股利。因此,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是來自上年被投資單位的盈餘分配。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淨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淨利潤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衝減投資的賬面價值。具體會計處理時,可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之差額,求得應衝減或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認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根據“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的關係,分以下三種情況作具體探析:

1.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大於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一”)

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之差額,求得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於應收股利與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小於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二”)

按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與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之差額,求得應轉回已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但轉回數應以原衝減數為限。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於應收股利與實際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等於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三”)

此種情況下,既不衝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經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投資收益等於應收股利。

二、案例分析

A企業20xx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並準備長期持有,C公司當年實現的淨利潤於下年度2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1.20xx年C公司實現淨利潤300萬元,20xx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20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20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為150萬元(300×6÷12),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5萬元(200-15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萬元(200×10%-5)。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2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0 000

投資收益? 150 000

2.20xx年C公司實現淨利潤400萬元,20xx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6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36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淨利潤為40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4萬元[(400-36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0萬元(360×10%+4)。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6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40 000

貸:投資收益? 400 000

3.20xx年C公司實現淨利潤350萬元,20xx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0.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3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淨利潤為3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三。既不衝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35萬元(350×10%)。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50 000

貸:投資收益? 350 000

4.20xx年C 公司虧損50萬元,20xx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虧損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0萬元[(50+5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衝減投資收益為5萬元(50×10%-10)。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50 000

投資收益? 5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000

5.20xx年C公司實現淨利潤500萬元,20xx年2月宣告分派35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淨利潤50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1萬元[(500-300)×10%=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於原衝減數11萬元(5-4+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6萬元(350×10%+11)。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5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110 000

貸:投資收益? 460 000

下面,以A企業20xx年和20xx年經濟業務為例,運用準則中的公式計算如下:

⑴ 20xx年屬於“投資年度”,應先確認投資收益,再確認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應確認的投資收益=300×10%×6÷12=15萬元,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200×10%-15=5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200 000

貸:長期股公投資? 50 000

投資收益? 150 000

⑵ 20xx年屬於“以後年度”,應先確定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再確認投資收益。應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200+360+350+50+350)-(150+400+350-50+500)]×10%-(5-4+10)= -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於原衝減數11萬元(5-4+10),故初始投資成本只能轉回11萬元,應確認的投資收益=350×10%+11=46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5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110 000

貸:投資收益? 460 000

綜上所述,運用上述兩種方法所得的結果完全相同。但筆者認為,運用簡化方法比運用準則中的計算公式更直接、簡便,也易於理解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remd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