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職業價值觀論文(新版多篇)

職業價值觀論文(新版多篇)

職業價值觀論文(新版多篇)

職業價值觀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回顧近20年來國內外關於護理職業價值觀的文獻,從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定義和內容兩個方面闡述國內外學者對護理職業價值觀的認識,總結護理職業價值觀研究應用的主要評價方法,論述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和護理職業價值觀對職業倦怠水平、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的影響。提出未來應重視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基礎理論、評價方法、影響因素及其對護理工作穩定性及職業倦怠的影響。

護理職業價值觀是決定護理人員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護理職業價值觀,一方面有利於醫院提出對策,降低護理人員的離職傾向;另一方面有利於護理院校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職業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在ebsco, pro伽est和ovid數據庫中以“nursing professional values" . "nursing work values" ."nursing vocational values" , "work values" , "professional values" ."occupational values’,和“vocational values”為主題詞檢索及在cnki(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庫)中以“護士職業價值觀”、“護生職業價值觀”、“護理專業價值觀”、“護士工作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和“工作價值觀”為主題詞檢索1988年以來中英文文獻,結果顯示英文文獻117篇,中文文獻162篇。通過閲讀279篇文獻,總結國內外學者關於職業價值觀的認識、研究內容和評價方法,為今後護理職業價值觀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1護理職業價值觀的概述

1.1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定義

護理職業價值觀(nursing professional values)是護理人員及即將從事護理行業的人員所擁有的職業價值觀。國內外學者從職業的不同角度賦予了職業價值觀相應的解讀。elizur從職業結果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個體對某種職業結果的價值判斷。 ros從職業信念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一種信念,是人們堅信能在職業中獲得的所需的結果(如高的工作報酬)或是行為方式(如與同事一起工作)。 super從職業目標和內在需要的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個人所追求的與職業相關的目標,是個人的內在需要及其從事活動時所追求的工作特質或屬性。schwartz從職業工作目標和報酬的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通過職業而達到的目標或取得的報酬,是個體價值觀在職業生活中的表現。weis等認為護理職業價值觀是護理人員和專業羣體所接受的行為準則,是評價其職業行為的一種方法。國內學者寧維衞從個人和個性的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衡量各種職業優點、意義和重要性的內心尺度,是個性傾向性的反應。凌文銼從職業選擇的角度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傾向。綜上所述,職業價值觀既是個體或羣體對某種職業的一種信念、態度、特質屬性、價值取向或判斷,又是衡量或評價其職業行為的一種尺度或方法。

1.2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內容

miyuki takase認為護理職業價值觀包括審美、公正、人類尊嚴、自主性、正直、信仰和利他主義。1998年美國高等護理協會提出護理高等教育應培養學生具有的職業價值觀,包括利他主義、自主性、人類尊嚴、正直和社會公正。其中利他主義是指對他人文化、信念和觀點的理解,做病人的代言人,為病人和同事敢於承擔風險,對其他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自主性是指與病人以夥伴關係作護理計劃、尊重病人及家屬決定護理的權利、為病人提供信息,維護其知情權。人類尊嚴是指提供符合病人文化需要的護理、保護病人的隱私、保守病人與同事的祕密、制訂適合病人個人文化需求的護理計劃。正直是指向病人和公眾提供真實的信息、將計劃準確存檔、完善自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社會公正是指提供平等無歧視的護理,促進及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照顧,支持與護理和衞生事業發展一致的立法和政策。2001年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推出的((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gmer)將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作為醫學教育標準的7個宏觀領域之一,認為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義、責任感、同情心、移情作用、負責、誠實、正直和嚴謹的科學態度。2008年中國頒佈的《護士條例》中也規定了護理人員應當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由上可以看出,雖然國內外學者對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內容描述上不盡相同,但對護理職業價值觀的特徵性內容的闡述是一致的,體現在尊重人的價值和獨特性、維護他人利益及遵守道德、法律和人道主義原則。

2護理職業價值觀的評價方法

國內外主要採用量表評價護理職業價值觀。評價基本生活價值的量表、職業價值觀量表、護士價值觀的量表等都曾經被用於評價護理職業價值觀。其中,職業價值觀量表有職業愛好問卷(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 vpd、興趣調查問卷(strong-campbell interest inventory, scii)、明尼蘇達的職業興趣量表(minnesota vocational interests inventory,mvii),gordon的職業價值觀量表(occupational values inventory, ovi), super職業價值觀量表(work values inventory, wvi)及生活角色價值觀量表(life roles inventory-values scale. lri-vs)等。其中,super的w vi應用最為廣泛,從智力激發、利他主義、經濟報酬、變動性、獨立性、聲譽、美感、同事關係、安全性、生活方式、監督、工作環境、成就、管理、創造性等巧個方面評價職業價值觀。護士職業價值觀問卷主要有heidgerken和gerald等設計的專業護理行為問卷(professional nursing behavior, pnb )及weis等制定的護理職業價值觀問卷(nurses professional values scales, npvs)。國內學者主要應用自行設計的職業價值觀量表,對護理職業價值觀進行評價,如封丹堵等採用凌文銼設計的職業價值觀量表,路靜波應用李冠儀編制的工作價值觀量表。

3護理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內容

3.1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

國外研究顯示護理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①組織特徵因素。對護理人員而言,組織特徵因素是指護理機構及其組織者特徵。schank等認為護理管理者的護理職業價值觀可影響整個護理機構的價值觀,護理機構內擁有和諧的、穩定的、一致的價值觀,能保證護理服務部門的穩定,併為護理機構的發展提供方向。對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組織特徵因素體現在護理院校及其教育者的特徵,包括護理教育者因素、課程設置因素等。剛進入護理本科院校的學生和即將畢業的護理學生的護理職業價值觀有顯著的差異性,即將畢業的護理學生的得分明顯高於剛進入護理本科院校學生的得分。護理教育者和護理課程設置被認為是影響護理職業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護理教育者通過自身的行為,也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促進職業價值觀的社會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在護理教育中,把護理職業價值觀教育貫穿於具體課程中是必要的,可以保證護生將學習到的人類尊嚴、正直、自主性、利他主義、社會公正等護理職業價值觀應用於護理實踐,應將護理職業價值觀融入病例討論、講解實習範例和臨牀實踐能力考核中,②社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社會主導價值、社會輿論等社會因素都會影響護理職業價值觀。其中文化因素對護理職業價值觀影響的研究較多。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學生,其職業價值觀有差異,weis的研究表明,英美兩國護理本科生的護理職業價值觀很相似,他們的不同可能是由於文化差異導致的,③個人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職業興趣、工作經驗、人格特點等。pam martin等人的研究顯示,畢業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價值觀與性別和種族呈顯著的相關性,但與教育背景無關性別對職業價值觀有影響,剛踏入工作崗位護士中,男護士更注重工作機會、行政職務和自主性,女護士更注重人際關係,高護男生更看重發展因素,而女生更看重保健因素。不同學歷護生在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和對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方面有顯著差異性。

3.2護理職業價值觀與護理工作的關係

正確的護理職業價值觀是護理人員堅守護理崗位、竭誠為患者服務的前提,護理職業價值觀對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水平、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有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觀影響着職業倦怠等級。內在職業價值觀(情緒上的挑戰、體能上的要求、工作壓力、士氣和自制力水平)和外在職業價值觀(經濟報酬、技術和經驗的獎勵、對護理職業的感知)都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和離職傾向有影響。護理人員離職傾向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當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觀和組織機構的價值觀不協調時,將導致護理人員的流失。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觀和他們對工作環境的態度相互作用影響離職傾向fin。國內學者路靜波研究認為。護士職業價值觀影響工作穩定性,其中內部價值、外部價值、工作彈性、人際關係、工作環境都與離職傾向呈顯著負相關。

職業價值觀論文 篇二

隨着“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近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公考熱”“北漂”等現象愈演愈烈,盲目擇業、頻繁跳槽的現象也相當普遍。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就業機制市場化過程中法律制度不完善,培養目標與職務要求不對稱,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不相符等問題。除此之外,畢業生缺乏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對自身職業生涯缺乏規劃,也是造成學生就業出現種種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在職業行為中的具體體現,即人們從某種職業中所能取得的終極狀態或行為方式的信念。如何引導學生順應時代要求,樹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的職業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職業價值觀教育不夠重視,認識不明晰

面對着空前的畢業生就業壓力,窮盡各種措施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水平,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是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職業價值觀的教育不同於就業指導,就業指導側重於在實踐操作層面,如在就業政策與信息傳達、面試技巧等實務方面給予學生幫助;而職業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意圖是培養學生的價值理性,引導他們建立科學的職業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價值信念以及選擇能力,併合理地與職業生活相結合,引領美好職業生涯的創建,在集體組織和社會發展中成為一個積極的角色。二者在目標與內容上都大相徑庭。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不能解決學生的職業期望過高、職業價值目標不明確、職業評價偏差等問題。

(二)職業價值觀教育內容體系不完善,缺乏時代性

目前,我國很多學校開設就業與職業規劃類課程,但有關職業價值觀教育只是職業規劃中的次要內容,沒有系統的清晰概念。無論是就業指導教師還是學生,更為關注的是求職中的實務性問題,對職業價值觀的關注少之又少。而且職業價值觀的教育未能準確把握當今大學生價值觀的多樣性與時代性,缺乏對當代大學生個性化差異的瞭解,致使職業價值觀教育內容缺乏獨立、完整、科學的宏觀框架體系,背離了社會實際和青年大學生職業觀念,嚴重製約了職業價值觀的教育成果。

(三)缺乏系統的教育模式,施教主體不明確

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專業課程,還是德育課程與就業指導課程,在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培養中都應承擔重要的引領作用。然而,專業課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專業技能,就業指導老師關注的是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和學科的學生,很難做到有針對性地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導致因缺乏明確的任務目標指引,職業價值觀教育逐漸走入了真空地帶。原本應該在系統中整體協作完成的一項重要的教育職能,幾乎在高等教育實施過程中被遺忘,或是從系統中被剝離出來,由單獨的部門可有可無地承擔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構建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育機制

(一)明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基本目標與內容

職業價值觀內容體系的完善,需要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並在把握當前經濟社會形勢的基礎上,結合高等教育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及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特點,完善以下幾方面內容: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核心價值觀引領職業價值觀;2.以職業道德教育為本,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3.強化職業認知教育,使學生形成合理的職業預期。缺乏合理的職業預期,過於追求穩定性與工作環境的舒適性,是當前大學生職業選擇中的主要問題,也是目前大學生職業認知不清的體現。加強學生的職業認知教育,提高其職業認知水平,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的職業需求,瞭解職業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對自身的知識水平、職業能力、專業特長等職業素養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與評價,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動機與積極的職業態度。

(二)構建系統化、科學化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模式

職業價值觀教育模式的系統化和科學化是提升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教育模式對職業價值觀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教育要有機地滲透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與實踐的每一環節,要與高校的教育教學形成有機的整體。1.發揮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在職業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課堂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主陣地,在專業課堂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應自覺地把職業價值觀念滲透給學生,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職業認知,塑造學生高尚的職業價值觀。同時通過見習、畢業實習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職業的瞭解和認知,在培養學生專業操作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其踏實的職業作風。2.強化政治思想理論課程在職業價值觀教育中的指導作用。當前,政治思想理論課堂仍然是學生價值觀培育的主渠道,因此,對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培育需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引導作用,將職業價值觀教育有機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之中,通過教育和引導,使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成為學生個人理想與奉獻精神的基石。3.提高創業教育在職業價值觀形成中的引領作用。當前,各高校普遍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將職業價值觀教育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並使之成為保障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的一項重要環節。

(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實現的載體,要將專業教師、輔導員與德育理論課教師整合到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隊伍中,形成合力,這是職業價值觀教育科學化、系統化的保障。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專業認知,確定正確的職業目標,培養良好的職業價值觀。

綜上所述,深入開展職業價值觀研究,掌握當前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發展走向,全力建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職業價值觀體系,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使命。

職業價值觀論文 篇三

論文摘要:調查顯示,專升本院校大學生在職業態度、職業評價、職業動機、職業理想等方面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據此,高校應在強化職業動機、加強人生價值導向引導、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上進一步加強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

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職業需求的評價,是人生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它的核心內容是職業需要。它通過職業動機、職業態度、職業評價、職業意願、職業理想等形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工業大學這兩所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在讀大學生(主要是專科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當前大學生在職業態度、職業評價、職業動機、職業理想等方面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而院校升本也給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帶來了一些新變化。對此,高校應及時採取相應對策,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

一、專升本院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狀況分析

本調查採用了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工業大學的專科生進行了關於職業觀問題的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答卷924份,答卷回收率為92.4%。接受調查的學生年齡在19-24歲之間。其中男生405名,佔43.8%,女生519名,佔56.20l0;文科學生545名,佔59%,理科學生379名,佔41%;師範類學生489名,佔53%,非師範類435名,佔47%。在選取調查對象時,充分考慮了性別、年齡以及文理科、師範類和非師範專業的均衡性。調查的主題為大學生的職業取向、動機、理想及高校對大學生擇業的態度和教育之比較等。調查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職業態度:務實與創新

職業態度是人們對某種社會職業比較持久的心理反應傾向和行為傾向。它是個人職業選擇的態度,包括人們對職業的選擇方法、選擇過程、工作取向、獨立決策等方面。它主要由人們對職業的認知、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組成。

職業認知是人們對職業的性質、意義的探索和理解。我們調查發現,在確定職業的意義、社會地位和價值的角度上,14.5%的大學生考慮的是社會職業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47.8%的大學生則從社會職業給人們的時空自由程度、個性發展空間、職業本身的創新需求程度出發來考慮。被當前大學生列人前五位的職業是:自由職業者,律師、會計等專門人員,教育工作者,企業主,軍人。概括地講,大學生的職業傾向主要分為個性型、享受型、穩定型、自我實現型等。其中女大學生偏向於穩定型、享受型的職業;男生則偏向於個性型、自我實現型的職業。

職業認知往往影響着人們的職業情感或情緒體驗,也影響着人的職業意向反應。職業情感和職業意向則與人們在職業活動中的心態、工作積極性等心理和行為傾向相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自信、坦然者佔16%;焦慮擔憂、困惑苦惱者佔SO%;害怕、矛盾者佔11.5%o“如果求職時,有意向單位給的薪酬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選擇先簽約、再努力工作爭取發展機會的佔78.5%,放棄重新選擇的佔10.7%,觀望、不確定的佔11.8%;在“將來你會怎樣對待工作”的問題上,絕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在認真的基礎上力求創新,而且“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一個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這些説明大學生的職業態度是認真務實、鋭意進取、力求創新的。但在問及對專業的滿意度和將來是否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時,學生存在“高認知、高情感、低意向”的傾向。如認為教師職業社會地位高的佔30.8%,喜歡教師職業的佔28%,但願意選擇中國小教師職業的僅佔20.6%o

另外,隨着學校專升本,學生的職業態度發生了一些改變。如學校升本前後,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比例上升了11.7%,喜歡與專業相關的職業的比例上升了10.2%;將來想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職業的比率上升了6%;畢業後11.7%學生選擇繼續升本,有的甚至準備考研。這個結果反映出,學校升本後給學生的發展平台更高,學生可以選擇的空間更大,從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部分學生對職業的認知、情感、意向均發生了一些變化,並據此重新調整了自己的職業規劃。

(二)職業評價:平等與為我

職業評價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好壞、優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一種判斷。職業評價能力與其對職業的認知有關。職業評價在對職業價值觀的研究中佔有 重要的地位,它不僅直接影響着人們的職業選擇和職業流向,而且也影響着人們的工作態度。通過職業評價,可以發現不同職業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聲望,看出人們最注重的職業特性,瞭解人們的職業取向。

我們經過調查發現,專升本院校的大學生在職業評價時重視生活方式、個人發展、經濟價值、社會聲望、工作安定性、成就、獨立性、同事關係等價值尺度,而且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職業平等觀基本建立。當前大學生對知識的崇尚沒有減弱,但已經突破了傳統的職業價值取向,不再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區別作為衡量職業好壞的標準,在“你認為教師職業的地位如何”這項調查中,57%的學生選擇“和其他職業一樣,只是一份職業而已”;在“判斷職業好壞的因素”中,只有極少數學生選擇“社會地位”。可見,大學生心中已沒有職業貴賤之分,社會地位的高低已不是學生選擇職業的首要因素。(2)職業的為我性較強。在評價職業的標準問題中,14.5%的大學生選擇“符合自身的需要”,17.8%的學生選擇“輕鬆自由”,25%的學生選擇“個性特長髮展”,5%的學生選擇“職業本身的創新需求”。其中部分女生將社會關係也作為判斷職業好壞的標準。可見,大學生評價和選擇職業時,更多地強調職業的為我性,更多地考慮職業對自身需要和發展的有利性。

大學生職業評價的這些特點不因學校升本與否而改變。但學校升本後,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的引導、新的校園文化的薰陶以及職業價值觀教育力度的加強,對提升大學生職業評價水平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三)職業動機:複合性與主體性

職業動機是驅使人們進行職業選擇的“利必多”即內驅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職業評價的影響,但兩者不是一回事,職業評價高的職業未必會讓人們產生職業動機。職業評價比較外露,職業動機比較內藏,比職業評價複雜。

經調查顯示,專升本院校大學生的職業動機凸顯出兩個特點:一是職業動機的複合性。大學生的職業動機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1)個人發展的機會;(2)個人興趣愛好;(3)薪酬福利;(4)工作穩定性;(5)國家和集體的需要;(6)社會關係。其中,女大學生擇業時,對社會關係的依賴程度高於男生。在“您認為影響就業的因素依次排列”中,36.7%女生將社會關係放在前三位。二是職業動機的功利性弱化、主體性增強。與前幾年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研究相比較,當前大學生並不將薪酬福利、經濟收人等物質生活條件放在第一位,而符合個人的興趣愛好,能給自身提供發展和晉升的機會,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的職業更易激發他們的職業動機和興趣。可見,隨着多種經濟成份的確立,多種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因利益主體的不同,其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從而決定了大學生職業動機的多樣化、複合化、主體化。

此外,隨着學校的升本,部分大學生的職業動機和選擇的某些方面略有變化。如對薪酬的要求上,升本前在1200元以下的佔34.7%,在1200一1500元之間的佔43.4%;升本後,薪酬要求選擇1200一1500元之間的大學生比例上升了6%。在“學校升本對您就業是否有影響”一項中,認為“有影響,增加了就業信心”的比例為52%。可見,學校升本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增強了就業的信心,強化了職業動機,從而提高了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

(四)職業理想:個性與自致

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設想。它是人們在紛繁複雜的社會職業中,為自己所設定的理想的奮鬥目標。一個人的職業理想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隨着職業意識的形成發展而產生的。“職業意識是求業者對職業對象滿足自己生存、發展、享受需要的程度的理解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某種職業對象的嚮往和追求。‑}x7大學階段是學生職業意識基本發展完善的階段,也是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理想確定具體實現的時間表和方法途徑的時期。調查與訪談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進人大學就規劃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了自身的職業理想。在制定職業規劃中,他們會受到父母親人、學校老師、同學朋友等的影響,但主要由個人興趣愛好來決定,因而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具有鮮明的個性化和自致性特徵。一是崇尚個性化。約10%的學生選擇自主創業;25%的學生選擇“個性特長髮展”型的職業理想;還有相當部分學生在訪談中表示,將來的職業理想和選擇不會看工作地域、待遇等,而是看職業能否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價值,能否彰顯學生的個性。二是職業理想實現的自致性。在追求職業理想實現的過程中,大學生更注重自我努力、自我奮鬥。如在職業薪酬目標上,五年後希望達到的薪酬要求是3-5萬元/年的佔44.6%,5萬元以上的佔42.8%;而55.4%的大學生認為,實現理想和獲得高薪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工作業績、個人知識與能力水平、工作經驗等。

在職業理想問題的調查中,學校升本前後變化最大之處是學校為大學生提供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強度和力度不同。38.8%的學生認為,學校在升本後對學生的就業工作重視些,除主動提供職業需求信息外,還開展擇業觀和職業規劃教育,宣傳就業政策、法規。升本前後,學生選擇畢業後立即就業的比例下降了11.7%,究其原因,是部分學生想繼續深造,藉助學校升本後提供的更大平台,調整實現自身職業理想的內容、實現時間和方法途徑。

二、專升本院校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新舉措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形成、發展與變化受若干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概括起來,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種。內部因素主要同大學生白身的需要、興趣、能力、愛好、性格等有關;外部因素主要同社會、家庭、學校的影響有關。因而,專升本院校也應從內、外因素兩個角度,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職業價值觀教育。

(一)積極引導大學生職業動機中的優勢需要

在心理學領域,一般認為,需要是指有機體的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表現了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對於客觀條件的依賴性,是有機體活動的積極性源泉。[3]職業需要是職業價值觀形成的基礎。塞維爾認為,人的職業需要一旦被意識到,就以職業評價、職業動機、職業態度、職業理想等形式表現出來。(4]人們的職業需要不同,職業價值觀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大學生的職業需要是個多維度、多層次的結構,可以從低到高歸納為五類:(1)生存需要。89%的學生認為工作是為了生存。(2)享受需要。17.8%的學生將“輕鬆自由”放在擇業的首位;8%學生把薪酬福利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3)個性發展的需要。39:5070的學生以獲得“個性特長髮展”和滿足自身興趣愛好作為職業的優勢需要。(4)自主和尊重的需要。2%學生將工作的穩定性和一定的社會地位作為優勢需要。(5)貢獻的需要。沒有學生把貢獻的需要放在首位,52.6%學生明確表示可以兼顧集體和社會的需要。大學生對職業的各類需要是一個相互交錯的、複雜的、等級化的階梯狀結構,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不同的個體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需要,需要的變化和發展也就是統領需要結構的優勢需要的轉移和交替。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職業的優勢需要是個性發展的需要。這是經濟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結果。在經濟、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彰顯個性、突出自我是時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僅僅重視個人的發展需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需求和價值導向是不完全和諧的。因此,專升本院校一方面應保護好大學生目前的優勢需要—個性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宜將大學生職業需要中處於劣勢的貢獻需要引導為優勢需要,推動大學生的個人職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另外,針對女大學生,宜進一步加強其自立和尊重需要的引導,多開展女性自尊、自立、自愛、自強、自信等教育。

(二)強化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導向教育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與其人生價值觀之間有着極為重要的聯繫,人生價值觀深刻影響着大學生對職業的選擇。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應該與社會對人們的人生價值導向一致。人生價值導向是一定社會倡導的具有最高權威性和社會普遍性的人生價值目標,用以指導社會成員對生活意義的思考和對“善’,的追求。[s]當前我國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導向的內容主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該價值導向的目標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為國家、民族、社會做貢獻的人生價值觀,實現其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麼。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6]德國著名詩人歌德也説過:“你若喜愛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川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價值觀的教育時,一方面要鼓勵大學生大膽承認個人利益與自我價值的追求,但要防止個人利益至上的片面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之能夠在職業選擇時自覺地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找到實現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最佳結合點。

(三)全方位加強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

首先,專升本院校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理念。愛因斯坦説過,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觀念是先導,思想決定行動。高校首先應在廣大教師和學生工作人員中樹立一切為了培養和諧發展的大學生的教育理念。改變以往“一切為了就業率”的純粹的就業觀,真正將大學生培養成自我實現的人、‘有完善人格的人,從而從根本上完成高校教育的使命。

職業價值觀論文 篇四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具體的職業實踐中形成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準則和規範,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體現了對某職業從業人員的軟約束,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某一特定行業對社會所應盡的道德義務。關於醫療行業的道德規範,歸納古今中外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主要有如下七個方面: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一視同仁;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廉潔奉公,不以醫謀私;為病人保守醫密;互學互尊,團結協作;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由24字概括,函蓋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內容提綱挈領,內涵豐富,具有鮮明時代特點,對一般的道德建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投射在醫療行業,表現為從事醫療服務的人員應遵守的行業規範和道德準則,包涵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範疇之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醫務人員對待工作、對待病患的基本要求,與“醫學人道主義精神”、“醫者仁心”等要求是一致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醫務人員要廉潔奉公,不以醫謀私,要互學互尊,團結協作,端正行業風氣,擔負起文明社會建設的責任;“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則要求醫務人員要勤奮努力,敢於創新,鑽研醫術,勇於承擔醫學使命,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由此可見,醫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醫療服務行業的具體體現,它的七個方面的從業要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高度統一的。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於醫學生醫德培養的必要性

(一)新時代對醫學生的要求

強調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醫學生作為青年學生中的一個羣體,將來從事的是有關人民健康的偉大事業,學業負擔更重,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更嚴;因此,從學生時代起就要勤學苦練,修德明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生的道德準則,以實際行動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建立,人們的價值觀、社會意識也受到了改革浪潮的衝擊,逐漸發生着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倡導的效率、競爭、效益在醫療和醫藥行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醫、藥勾結,過度醫療,欺瞞病患的醫德缺失行為屢見不鮮。醫療改革的目標趨向於為人民羣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新時代的醫學生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道德準則,規範自己的言行,極力推進醫療改革,做時展的支持者和實現者。

(二)醫學生雙重價值實現的保障

作為一名醫學生,未來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治病救人,服務病患,投身醫療事業的實踐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學生是未來醫療工作人員,與其他職業相比,所從事的是關係人們健康和性命攸關的職業,不但要“精醫”還要“尚德”;醫學生既要不斷學習掌握高超的醫療技術,也要有對生命的“敬畏感”,時刻為病人所想,救死扶傷,尊重病人的人格,體貼關心病人,病人的隱私要保護,一位愛崗敬業,醫德雙馨,受到病人認可的醫療工作者,個人價值和職業價值可以同時實現,是核心價值觀具體到醫療服務這一行業,具體到醫務人員個人的最好詮釋。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於醫學生醫德培養的教育內容

(一)“以學為本”的基礎知識教育

古代醫學家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貴於千金”,豐富的醫學知識、精湛的醫術、有效的治療是從事醫療服務人員的最基本要求。當前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湧現,這就要求醫學生要不斷追蹤醫學發展前沿,要有學而不輟的態度,要有勇於創新的精神,才能不斷吸收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做到博學多識,學以致用,更好地應用於醫療服務。“醫為生人之術,醫而無術,不足以生人”,醫學博大精深,因此醫學生要勤奮努力,不斷進取,積累儲備醫學知識,不斷實踐,練就精湛的醫術,這才能充分體現一個醫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新的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的建立,對醫生的要求也隨之改變,醫學生不但要紮實掌握大量的醫學知識,還要積極探索醫學前沿,掌握醫學的新理論、新技術;在努力積累醫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廣泛涉獵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如醫學心理學、人類行為學、醫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知識,以期主動適應新醫學模式,才可能在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以學為本”,努力為行醫、醫人積累足夠的知識儲備,即是對自己更是對病人負責,是良好醫德的基本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實踐。

(二)以專業思想教育為基點的“愛崗、敬業”

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的培養具有導向作用,是醫學生將來從事的醫療行業的基本要求。愛崗、敬業是對待工作的態度,是醫生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培育醫學生踐行“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結合當前的羣眾教育實踐活動,舉辦“醫德講壇”,通過學習道德模範或者身邊醫生的愛崗敬業的先進事蹟報告等,講解社會主義道德及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蹟和職業精神;通過號召廣大醫學生參加大學生寒、暑假社會實踐送醫下鄉活動,或者鼓勵醫學生組成志願服務隊在社區、鄉鎮舉辦義診活動,在志願實踐活動感受作為醫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培養醫學生“學一行,精一行,幹一行,愛一行”的愛崗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與人為善的良好道德品質。

(三)以人為本的“誠信、友善”教育

誠信、友善是醫生對待患者應該持有的態度,在醫療服務中,醫生不但負責疾病的診治,同時還要對病人進行情緒安撫,心理疏導,醫學教育及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的責任,這正如張淑美等提出的對醫學生應注意“五心”的培育,即愛心、耐心、責任心、細心和精心。隨着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行業也越來越重視人文關懷,這就要求要求醫學生不但要學習專業技術,還應當具有愛人助人的仁愛精神,如果對待病患態度粗暴,不耐煩,缺乏細緻、耐心的交流與溝通,甚至在醫療過程中存在欺騙,隱瞞,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醫學生進行誠信友善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可以從多方面引導,比如鼓勵醫學生到醫院做義工,導醫員等,見證病人之病痛;組織學生深入社區、敬老院、學校等,舉辦醫學知識宣傳,義診等,扶老助幼,激發愛心、耐心;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在授課時可以用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案件等反面事件為例,引導醫學生做人要誠實守信,待人友善。

(四)社會責任感教育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醫療服務行業也被推向了市場,功利主義在醫療行業凸顯,部分從業人員的價值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醫學生應明辨是非,勤學苦練,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以服務人民健康為己任,為建設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終南山院士把“三個一樣”作為他的座右銘:“高幹、平民,有錢、無錢,城市、農村,一樣的熱情耐心,一樣的無微不至,一樣的負責到底。”“三個一樣”體現了一個醫務工作者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對待病人一視同仁,倡導社會公平、人人平等。在醫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中可以舉行像“醫德觀”、“醫生的價值觀”等相關內容的大討論,引導醫學生們樹立和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注重道德實踐,紮實做人,踏實做事,從學生時代做起,尊重病人、關心病人、愛護病人,以解除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為最高準則。

(五)歷史使命感教育

醫學生應牢記我國發展醫療衞生事業的任務,更應牢記自己擔負着為人民健康服務這一歷史使命,醫學院校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目前的衞生事業狀況,分析當前的醫療衞生改革方向和改革內容,使醫學生了解自身將來要從事的醫療行業在社會發展中所要擔負的任務。通過讓醫學生走向醫院、走向社區、走向農村,通過調查實踐,讓醫學生看清當前面臨的形勢:我國的醫療衞生體制還不夠健全,醫療服務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居民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亞健康,慢性病,精神心理問題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食品藥品安全,職業危害,環境污染等公共衞生也有待加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到醫學生身上就是促進我國的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全國人民的健康服務,以提高全民身心素質。醫學生們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所屬行業領域為祖國的衞生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和智慧。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於醫學生醫德培養的途徑

(一)加強輿論引導

大眾化是就是把核心價值觀生動化、具體化、生活化,為大學生所接受,所理解,從而認同,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第一步,是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的大眾化,傳播途徑非常重要,一是視覺效應運用,校園內宣傳櫥窗,教室、食堂等學生經常出入的場所,可以明確張貼核心價值觀24字內涵,營造學習貫徹核心價值觀的氛圍;二是要注重新媒體的應用,如網絡社區、微信、微博、APP等通訊交流平台,用大學生所喜愛的方式進行宣傳;三是語言敍事的運用,結合校園文明建設及校園文化活動,傳述藴含核心價值的故事,如話劇、榜樣人物、先輩事蹟等。綜合使用各種傳播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環繞在大學生的周圍,逐漸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增強價值認同

從熟識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到轉化為大學生自身的自覺追求,中間的“認同”過程非常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發揮它的主渠道作用,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並把這一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讓醫學生們所接受。醫學生在“認同”價值觀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與以前所認為的觀念相沖突,甚至背離已有的價值觀念,在觀念衝突鬥爭的過程中,思想政治課授課教師要緊扣醫學生的教育規律探索課程改革及教育模式改革,把有關醫療的社會熱點融於課堂教學中,在實踐教學中要兼顧醫學生的職業特點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的有效性。同時,思想政治輔導員要藉助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醫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正確引導醫學生樹立和培育核心價值觀,實現思想和行為的統一,固化醫學生的價值觀念,提高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

(三)內化價值追求

當核心價值觀為醫學生們所認同接受,要把職業道德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密切結合,正確處理國家、集體、社會、個人利益關係,把核心價值觀從純粹的社會規範轉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要有效地引導醫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變為自覺的主體選擇,把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和自身的夢想相統一,通過不斷地實踐核心價值觀,讓核心價值觀深植醫學生的內心,成為自覺的意識形態、價值追求和行為模式,也就達到了內外一致,知行合一,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被不斷鞏固和提升。

(四)外化價值共識

核心價值觀的外化是醫學生內化的最終目標,從社會的角度看,必須先讓個體認同和內化社會核心價值觀,然後促使個體將其轉化為實踐,並在實踐中檢驗、修正、完善個體的認識。因此,醫學生不斷踐行核心價值觀,培養良好醫德,臨牀實習階段的醫德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的重要途徑,在此方面,學校應與實習單位建立互動機制,醫德理論教育由學校重點抓,醫德實踐教育由實習單位重點抓,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醫德的培養,對醫院的醫德醫風也是一種促進;在醫學生的實綱中應列入醫德實踐,讓醫德實踐成為臨牀實習的一項要求、一項任務,使醫德實踐的開展有目標、有計劃,有實效,在臨牀實踐中不斷強化核心價值觀,對良好醫德的養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醫學生的醫德培養,順應時代的發展,符合行業的要求;但是,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和教師要有計劃,目標地進行,既要重視醫學生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也要注重醫學生的道德修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的作用,這樣才能完成為社會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的任務。

職業價值觀論文 篇五

知識與技能整合,教學過程中與教學方法整合,教學態度與教學價值觀整合,有力體現出了當前教育改革的具體價值觀要求,同時也是職業學校各個課程目標之下的統一學習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教學案例中可以看出,基本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傳授式現下職業英語教學重點,因為價值觀樹立是第一位的,此時情感態度是輔助行為中的一種,對整體教學效果而言,並未產生太大作用。大多數職業學校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備課時其本體價值觀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為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等都需要價值觀的合理介入,假設只單純注重教學情感而忽視了教學價值觀,那麼要想將價值觀教學列在教學首位就無從談起了。中西英語教學價值觀之間存在着較大不同,因為價值觀教學雖然在學校教育中相對盛行,但學科教學卻並未滲透到價值觀教學當中,但實際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價值觀等問題仍舊存在,問題矛盾也極為明顯,大多數職業學校英語教師都無法迴避此類問題。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中處處都存在着價值事物,知識傳授過程中和技能傳授過程中會對一些價值觀略有涉及,我們無法躲避此類現象,也無需躲避。職業學校學生會根據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提供不同觀點,此時學生個體價值觀點也都不相同,有的學生會產生好奇心,而有的學生則會陷入困惑之中,此類問題也是職業英語教學價值觀樹立和培養過程中的重點操作環節。

2.職業英語教學中價值觀思考教育及價值觀策略要點分析

2.1以價值觀教育為英語教學重點

要想正確合理進行職業英語教學價值觀培養,我們應正視職業英語教學特點和現狀,逐步加強教師學習和教師修養,讓教師樹立較為正確教學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職業學校英語教師通過自身學習與自身修養即可完成新型價值觀教育理論研究,同時也可進行深度思考,將中西方不同價值觀念進行標準羅列,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職業英語價值觀教育自覺性和職業英語價值觀教育責任性,同時也可使教學敏感性和教學針對性等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價值觀分析尤為重要,教師應以正確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價值觀形成,在濡染周圍同學的同時,也讓學生樹立個人理想和目標。

2.2重視價值觀的正確樹立

另外重要一點就是,在職業英語課堂中要以價值觀樹立為主,英語教師要進行全面正規的英語教學設計,將知識教學、技能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和情感態度教學以及相應價值觀教學等列為教學重點,將上述教學目標進行綜合調整與揉捏,將職業學校英語教材中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與開發,在此前提下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去。從實際角度而言,知識的合理傳授與教學價值觀樹立之間並不產生矛盾,因為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和價值觀理解之間存在異同點,同時也極有可能被曲解成其他含義,所以應在職業英語教學中適時進行價值觀教育,其會對知識促進以及相應技能提高等奠定強有力基礎。

2.3價值觀教育走向及基本趨勢分析

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會面臨諸多問題,因為大多數職業學校學生年齡段相對較低,由於年齡小和閲歷小的影響,職業學校羣體價值觀多種多樣,尤其是在當前這種趨於得過且過的學習環境中,此時教師需要用統一價值觀去引導學生羣體。現下市場經濟體制增在不斷髮展與完善,英語教學規範層出不窮,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目的則是為了增加就業機率,為學生未來着想,通過對價值觀教學走向的合理分析,可以從中找尋出英語教學中的諸多弊端與不足,在信念的支撐下將價值觀凝聚起來,並還有整合的良好趨勢。瞭解現在職業英語教學中價值觀趨勢和價值觀走向,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好價值觀教育方向和價值觀教育過程。

2.4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價值觀以至形成開發性教學氛圍和多元化教學氛圍

教學價值觀的合理引導可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價值觀樹立也尤為重要,但這並不代表會對目前教育模式和教學思想等發出挑戰,從實際意義上講,這是教育制度的一種昇華。教師應適時在職業英語課堂中運行價值觀教學法,之後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個體價值觀念和不同點等,在實施此類方法之前,要有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課程改革之後的職業英語教學,不再是傳統教師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賦予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充足的發言權,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英語教學模式才能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激發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生自主發表觀點,對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等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身對詞彙和語法的理解去學習英語,樹立自身價值觀,教師在其中要引領學生去準確認知這些英語知識。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改革中,教師應分析各種素質的模式,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適當模式。教研活動能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更要樹立向教研要質量的觀念,增強自覺參與的意識。在選擇專題討論時要有針對性,克服形式主義和盲目性,就英語教學中某一方面或某些環節,結合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英語教學的各有特色的新路子。

3.結束語

價值觀是人類內部自身思想意識的重點與核心,職業學校學生正處於人生觀確立和價值觀確立的重要階段,所以我們應適時進行英語教學價值觀的合理介入,在價值觀教學理念滲透過程中,既要強化英語知識學習技能,又要鍛鍊英語學習方法和英語學習情感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wnmd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