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方案模板 >

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建議書(精選多篇)

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建議書(精選多篇)

第一篇: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建議書

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建議書(精選多篇)

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建議書

我國古代賢人早已對習慣與人生的關係有着深刻的認識,那部家喻户曉的《三字經》,開頭就是這樣幾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幾句簡單的話,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孩子天賦條件一般區別不會太大,而導致孩子們後來成就千差萬別的因素之一,就是其後天所養成的習慣的好壞。

心理學家研究:國小一、二年級是學習習慣培養的教育關鍵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那麼,各位真正關愛孩子的家長,請您配合學校做好以下工作:

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每天獨立整理書包、文具盒。

2準備好學習用品:

文具盒:鐵皮,單層,不要有其他功能。

鉛 筆:hb型,六角形,不要帶橡皮頭,6支,削好後用筆套套好,在筆桿頂部貼上標籤,並寫上姓名。

橡 皮:白色,長條或大塊,不要帶有香味,寫上名字。

尺 子:長尺一把,15cm,不要鏤空,數字線條要清晰,貼上姓名。

書 包:雙肩背,有分層,有側袋,有拉鍊,不要太大。

墊 板:2塊,一塊軟一塊硬,單色,分別寫上姓名。

書 皮:白色稍厚的紙張(不要買現成的塑料書套),包好書本後,在封面寫上科目、班級、姓名。在使用中損壞了要及時更換。

小鏡子:學習拼音時幫助正確發音。

3每天認真完成家校聯繫本上的內容,家長檢查後簽字。

(由於一年級的孩子還不會寫字,請家長準備一個透明的文件袋,我們將指導孩子把每天佈置的語文、數學作業放在這個文件袋內,請家長每天查收。)

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每天準備好衞生用品:

手 絹:一塊,用於擦汗或擦嘴。

手 紙:若干張。

口 杯:塑料杯或塑料瓶。

抹 布:一塊,用於擦課桌椅,或大掃除時擦門窗。

2、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

(1)每天早晨要吃飽早餐,能夠精神充沛地學習、活動。

(2)一日三餐有規律,平時吃飯不挑食。

(3)在校(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不帶飲料、水果、零食、點心,如果不喝純淨水,可用水瓶帶白開水。

3、每天晚上8點30分前睡覺,保證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學習。

4、注意個人衞生:勤洗頭、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勤換衣。

5、服裝:整潔、舒適,不穿拖鞋進校園;體育課一定要穿球鞋。

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上學後,為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非常之重要。這個空間可以不大,但是必須要孩子知道,這就是孩子專有的一個學習的空間。一般説來,我們認為這個空間應該有如下的物質準備:①課桌或其他平整的工作台,課桌最好是能調節高度的,因為孩子生長髮育很快。帶多個抽屜,以便分類放不同的學習用品;②一把舒適的坐椅,最好也是能調節高度的,讓孩子的腳剛好能平放接觸地面。③一盞枱燈;④一個小書架;⑤一個漂亮的日曆,明天或以後更長的時間,需要做什麼,都可以記在上面,幫孩子養成做計劃的習慣。另外,也可以將學校、老師的安排和要求,寫在上面,免的孩子忘了。⑥電話號碼本,萬一孩子將老師佈置的任務忘了,可給同班同學打個電話。⑦另外廢紙簍、訂書器、訂書釘、迴心針、練習紙、練習本、雙面膠、透明膠等也必不可少。

以上是一個比較完備的環境安排,如果不能有這樣一個空間,可以簡單一點,但是一定注意不要將孩子安排在與電視機同屋的房間,要給他們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在注意物理環境的時候也不能忽略心理環境。有的父母出於感情交流的需要,不願讓孩子在做作業時感覺被忽略,所以他們總喜歡在孩子做功課時對孩子問這問那。“做幾道了?還有幾道?”看起來似乎是關心了孩子,殊不知這樣不時地干擾孩子,弄得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的思路也是總被打斷。因此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跟孩子嘮嘮叨叨。同時要注意不要被客人來訪擾亂了孩子的學習時間。

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般説來,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幼兒園就應適當提高對作息時間的要求。到了國小,對時間的要求更加嚴格,而且基本上沒有午休的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在暑假與孩子一起商討制定孩子的作息時間,並嚴格遵守。以便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按時睡覺,也要按時起牀,按時到校。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上學不遲到開始的。相對嚴格的遵守作息時間,可以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一年級的孩子,下午三點二十就放學了,但因為家長還在上班,所以許多孩子在放學後到晚飯前這段時間,完全自由活動。剛上學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自己合理地安排時間,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科學地安排時間的習慣。一般説來,孩子在一天中的學習精力是有差別的。上午精力最好,中午減弱,午後二三時又開始提高,到下午四五時,是下午精力最好的時候,這個時間用來學習是最好的,所以,放學以後,讓孩子玩半至一小時,然後讓孩子完成他的回家作業,這樣的安排比較合理。家長不在家,要求孩子自己形成習慣,對提高學習自覺性,樹立責任感都是很有好處的。習慣都是在開始時培養最容易形成。從一年級時養成的良好習慣,以後就能保持下去,若一年級時沒培養好習慣,以後來糾正,就很費力了。

五、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上國小後,孩子上課和完成作業,很大程度上需要較強的堅持性。幼兒園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時間為8~10分鐘,而到了國小階段,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鐘。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延長孩子的活動的時間。對孩子藉口不感興趣而頻繁變換活動內容的現象,父母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並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時間要求,直到孩子一個活動二十五分鐘不覺疲勞。上國小後,對孩子在知識上的要求也提高了,老師的要求也會更嚴格,所以孩子必然會遭受各種能夠挫折。所以家長要和老師一起,有意識的創造各種機會,提出較高的要求或較難的問題。讓孩子在失敗中成長,逐漸提高受挫能力。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同時也要學會在有困難的時候學會向老師、家長或者其他人求助。

六、讓孩子喜歡學校和老師。

上國小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家長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感染孩子,幫助孩子瞭解國小及國小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學來恐嚇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國小就玩不成了!”“你開心不了幾天了,到國小有你受的!”“等上國小給你上緊箍咒”,以免孩子因態度和情感問題產生入學障礙,從而產生冷漠、緊張、懼怕等消極態度。家長也不能光以上國小可以背書包、戴紅領巾等表面現象吸引孩子興趣,還要通過參觀、交談、激發孩子做一名國小生的願望和好奇心,從而形成正確的入學動機與學習態度。

家長需要向孩子講明上國小讀書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學校還有少先隊組織,成為一名少隊員很光榮,可以佩戴紅領巾等,使他們產生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學校裏有哪些規章制度不要急於告訴孩子,不能讓他們產生一種害怕制度約束的心理。到校後的第一天教師就會向孩子講清楚學校有哪些規章制度,到那時孩子放學回家你再跟他交流,讓其説説學校裏的新鮮事,和託兒所有什麼不一樣的規矩,這樣配合您的正確引導,更有利於孩子們去遵守制度。

家長還要有意識的瞭解學校和老師的一些信息,告訴孩子學校很棒,老師很優秀,讓孩子產生自豪感,這會讓孩子更喜歡學校和老師,重要的是這會讓孩子喜歡學習。

七 引導孩子多讀書。

家長能引導孩子,想辦法培養孩子看書的興趣,休息日可以帶孩子上新華書店,當孩子不能靜下心來閲讀時,你們要適時加入這一活動,坐下來和孩子一起閲讀,並讀些精彩片段來吸引孩子,從而引發孩子對書籍的興趣。“言教不如身教”,天天讀書學習的父母,是孩子的最大的榜樣。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父母要與孩子一起閲讀,一起進步,經常與孩子交流看書的體會。想要孩子喜歡讀書,讓孩子選他自己的喜歡的書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憑藉孩子的興趣買,可以買老師推薦的書籍,也可以登陸()購書,引導孩子多讀書,讀書時間的設定也很重要。在孩子的作息時間表中,一定要有固定的一段讀書時間。這個時間開始可以短一點,循序漸進,越來越長。一年級的孩子如果能保證每天一刻鐘的讀書時間就可以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孩子的一生,請您從這些小事做起,並持之以恆!

第二篇: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話

寫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話

尊敬的家長:

您好!感謝您將孩子送到學校。從現在開始,我們將與您一起,陪伴您的孩子走過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伴隨孩子從兒童成長為少年。為了讓您的孩子儘快適應國小生活,請您多多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的工作。

一、給予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導

1、入學前,為孩子描繪令人嚮往的國小學習生活,激發孩子進入國小學習的願望。

2、經常和孩子交談,當孩子提問的時候,耐心地給予解答。

3、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孩子學習如何與陌生的小朋友交往。

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1、幫助孩子調整“生物鐘”,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接近國小學習生活的作息時間表(學校每天上午上學時間為8:20~11:40,下午上學時間為2:00~3:35)

2、初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能自己梳洗穿戴、吃飯;學會使用鉛筆和削筆刀,學會整理書本、文具盒、書包。

3、學會掃地、抹桌椅等家務,使孩子儘快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您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生活習慣。按時上學,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

4、講究衞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做好值日生工作;不帶刀具、玩具、易燃易爆物品、零食和零用錢到校。

5、還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坐得住、聽得懂、説得清”。

6、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講究飲食衞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被陌生人接走。

7、為了安全起見,如果沒有特殊事情,請不要隨意讓孩子缺曠。如遇特殊事情或者生病,請家長您主動及時打電話給班主任或科任老師請假。

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家長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督促和輔導孩子完成作業、複習和預習。

2、對孩子的學習進程及學習態度做到心中有數。學習用品(如本子、鉛筆、橡皮擦等)及時給孩子備足。

3、對孩子的優點要及時給予適當鼓勵。對學習等方面的困難要配合老師及時幫助孩子克服,以免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

4、培養孩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握筆方式,以防近視。

5、通過日常生活、家庭活動,讓孩子瞭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安全知識。

四、為孩子準備的學習、生活用品

1、一個鉛筆盒、一塊繪圖橡皮、一把直尺、一本小記事本(抄作業用)、三個拼音本、兩個數學本,4~5支削好的鉛筆。

2、每天給孩子準備一瓶飲用水。

各位家長,九層之台,起於堡壘。孩子今後發展如何,基礎起決定性的作用。基礎打不好,孩子的發展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只是老師的事情,家長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再説,僅憑老師每節課的40分鐘要想提高孩子成績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僅僅只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引路人、引導者。孩子學習成長路上走得怎麼樣,還要靠家長您多多費心、多多投入。俗話説“一分辛勞,一份收穫”,家長們,您在孩子身上付出多少呢?一句話,只有家長您和學校老師攜起手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管好孩子,讓孩子遠離網吧、遊戲機室等場所。才會為孩子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為了讓您的孩子更好地發展,請您一如既往地盡到家長應盡的責任吧!

國小一年級班主任:

2014年9月12日

第三篇: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幾點建議

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幾點建議

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已經開始一個月了,但是還有許多一年級的學生家長仍然對孩子的學習以及各個方面還很焦急,很迷惘,很緊張。總之,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都能很好地學習。這也許是所有家長的共同願望吧。下面我給各位家長提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國小階段是打基礎的時候如果能牢固地掌握一些最基礎的知識會對以後的學習大有幫助。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開始和起點,國小階段知識的學習是很淺顯的,關建是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孩子學習的信心。

一、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國小一年級學習內容不多,也不難作業量也少,能不能學好關鍵是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以下總結了幾點促使孩子學習的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1.告訴孩子上課要做到認真聽講,聽明白了,做作業時就容易了。改題時不能抄襲別人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不懂就問,方能學好。

2.多積累課外知識,例如背古詩 讀課外書有時學課文能用得上. 語文的課外積累比較豐富,對以後孩子的作文也會有幫助。

3.課前認真預習,注意做預習筆記,預習對於孩子來説很重要。比如提前注音,畫詞句,熟讀等。這些預習方法都會對以後的學習有幫助。

4.要合理地安排每科目的複習時間,温故而知新在每一天回家後,我都會引導孩子做到按時的複習,檢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還有哪些沒有學會。比如在學完課文後,複習時就會看課文,是否會注音,課後練習是否會做,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有的時候應該向孩子提問關於這節課的問題,來幫助他們複習。或者讓孩子當老師給家長上課,講給我們聽,以檢查學習情況。

5.有不會的題及時請教家長或老師,並讓他們重新把題講解一遍。告訴孩子只要你想問,就一定會從中得到滿意的答案。

6.家長幫忙多找幾份不同類型略有難度的題,讓孩子們看看,做做。這樣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就不會緊張。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調查顯示,面對人生第一個大課堂——國小,40%的孩子幼小銜接不順暢,很多家長盲目追求知識的灌輸,卻忽略了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教育界人士認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入學之初,不僅要準備孩子的學習用品,還要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心理調適。案例:7歲的文文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平時玩起來就像一隻小猴子,可一到寫作業就成了一隻小蝸牛。文文媽滿臉憂愁:明明老師在黑板上寫了10道題,可他寫到本子上就成了9道題;明明字有一撇,可寫到本子上就沒了;寫字的時候,看一筆寫一筆,抄10個詞語,常常半個多小時??文文身上似乎有數落不完的缺點。

粗心很可能是學習能力發展失衡的一種表現,糾正孩子粗心的毛病很重要。

首先,家長可以審視一下孩子學習的環境是否足夠安靜。平時應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次要掌握一些心理輔導方法。因為孩子粗心而打罵,一遍又一遍地説他粗心,會在無形中強化孩子的粗心。如果反過來,在粗心的時候不理睬他,淡化粗心,然後在他偶爾細心時馬上表揚,就可以促使孩子向細心的方向發展。

另外,許多孩子作業前半部分質量好,後半部分字跡潦草,錯別字很多,其實是疲勞所致。疲勞導致學習能力減弱、效率降低、錯誤率增加。如果孩子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可以與老師進行溝通。

2.每天在早晨和晚上確定固定的學習時間,科學安排學習的週期。 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不早晨賴牀,不挑食的好習慣。每晚抽時間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要求寫工整,保持書本整潔;每天早晨要將學過的課文讀一讀,要求背的,也要背一背,必要時可採用比賽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3.孩子無論做什麼事,要儘量讓他專心、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養成一心一意的好習慣,不要讓他三心二意,馬馬虎虎。

三、給孩子學習的信心

對學習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業有成的關鍵。我以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裏,關於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很少提到,也可以説,基礎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1. 給孩子學習的信心 不管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如何,千萬不能隨意地打擊。沒有誰天生就是天才,都是在實踐中逐漸積累,乃至熟能生巧。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對孩子説一些“考砸了,真丟人啊”之類的話,或者動不動就一頓打,家長需要耐心與冷靜,這是幫助孩子坦然面對學習的關鍵。看到孩子的優勢,適當鼓勵和引導,讓孩子對學習充滿着自信,這一點相當重要。

2.配合孩子學習,經常向孩子請教一些有關生活中的常識和學習中的問題,會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認真學習的程度。同爸爸媽媽一道學學課文數學,都會使孩子們高興。實踐證明:輕鬆愉快地學習,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孩子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潛能,從而能增強記憶效果,掌握運用的能力;反之,呆板、枯燥、緊張的學習,只能抑制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

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超出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使得孩子可望而不可及,其結果往往“欲速則不達”。還有的家長存在一種攀比心理,給孩子以很重的心理壓力,這些都是不足取的。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也要和孩子共同提高,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做教育孩子的有心人。

第四篇:給家長們的建議書

親愛的家長們:

你們好!

我今天提出的建議是: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溺愛這個詞大家不陌生吧,但你知道它的害處嗎?溺愛是孩子自私、冷漠、狹隘、懶惰、脆弱、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質的淵源,因溺愛而驕縱,養子如養虎,最終而成患!在我國,家長溺愛孩子的現象很嚴重,大約在五個家庭中就有三個以上的家庭存在溺愛行為,佔到百分之六、七十,情形相當嚴重。

為了使您的孩子成為優秀的學生,成為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今天真誠地向你們提出建議: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在此我向家長提出三要、三不要:

一、要講究原則,不要嬌慣孩子。過分的嬌慣會使孩子提出來不合理的要求,養成不良習慣,所以對不合理要求,要堅決加以拒絕,並給他講明道理。

二、不要包辦代替,而要鼓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事,家長絕不包辦代替,要從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能力。

三、不要以孩子為中心,而要讓他(她)學會關心、理解別人。孩子不以自我為中心,就會更多地替他人考慮,逐漸養成關愛他人,學會感恩的意識,為將來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家長們醒悟吧,庭院裏跑不出千里馬,温室裏長不出參天鬆,塑造一個人才要給他關愛,而不是溺愛,過分的溺愛是可怕的禮物。希望廣大家長能夠接受我的建議!

第五篇:給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家長的幾點建議

給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家長的幾點建議

蕭穗玲

最近,跟一位朋友閒聊,朋友向我吐了一肚子的苦水,都是關於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女兒的各種問題的。總結起來,不外乎就是起牀問題、上下學接送問題、作業問題、隔代教養問題、生活自理問題等。

一個問題孩子來自於一個問題家庭,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朋友及家人沒有從小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此,略作整理,希望能給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們幾點建議。

一、關於起牀問題

説到叫孩子起牀,可能是眾多一年級國小生的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了。這邊廂,孩子死賴不肯起牀;那邊廂,孩子上學和自己上班的時間都快要到了;好不容易孩子起牀了,穿衣鞋襪又磨磨蹭蹭的,然後還要吃早餐??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先不要着急,尤其是冬天來了,孩子偶爾不肯起牀是正常的。好好回憶一下:你有過不想起牀去上班的心理歷程嗎?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幾歲的小孩子呢?只不過大人知道,不起牀去上班牽涉到工資、獎金等切身利益,但小孩子還沒有這個意識。所以你要培養她按時起牀去上學的好習慣。一方面,你要告訴她:老師要求能按時去上學的才是好學生,好孩子,如果遲到的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到學期結束的時候就不能評上好學生。如果是好學生的話,會得到家長、鄰居、老師、同學們的喜歡,學期結束時會得到表揚、獎勵的,還會得到一張獎狀,可以貼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每天都可以看得見!另一方面,你要告訴她:如果你不按時起牀,按時上學,就會影響到大人按時上班,大人不能按時上班就要被扣工資,就不能給家裏或孩子買東西,不能吃最喜歡的食物了。所以,如果你不按時起牀,大人就不理你了,等你自己遲到好了。其實孩子是不想遲到的,即使偶有不樂意,這時大多都會起牀了。假如在你叫了幾次未果之後,可以故意讓她繼續懶牀,讓她因遲起牀而非常趕忙,甚至真正遲到,最後告訴她後果是她自己造成的。培養孩子按時作息的習慣很重要,家長應該在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就注意培養孩子早睡早起,守時的好習慣。如給孩子製作一張記錄表,每天填寫起牀的時間,可以家長自己記錄,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登記。起牀早了或者及時、迅速要即時表揚,並告訴孩子希望她第二天繼續努力。可以每個星期進行總結一次,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做得不夠好的給她分析原因,並提出建議,家長可以這樣説:“我希望你能??”這樣可給孩子作正確行為方向的指導,而不是單純的批評、指責和命令!

二、關於上下學接送問題

現在的交通狀況,讓小孩自己步行回家,確實很難讓家長放心。但是,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卻存在諸多不利,會影響家長工作,學生放學早,按時接送必然需佔用上班時間, 1

為此,工作比較自由的家長心繫孩子,每天都定時放下手頭工作去接;而無法放下工作的家長有些只得請父母代接,對年高體弱的老人來説,這是一大負擔。

校車接送能幫助很多家長解決“人手短缺”等問題,但如果孩子不肯坐校車,請告訴孩子:校車是為學生專門設的,只有自己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才有資格上這部車,而且好學生才能上。如果一個學生經常遲到、不聽話,就不能乘坐校車了,所以上了校車就是好學生了,還可認識同年級的小朋友和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另外,建議帶孩子去汽車總站(市、鎮的均可)走走,讓她看看車站裏汽車的站台,看看每輛車不同的號牌及終點站,教她觀察司機們的工作,告訴她每一輛汽車都有自己的任務,必須準時出發,到達目的地,不是隨便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或者選擇不去。任何司機、任何車輛都要按時做他應該做的事,如果不準時的話,會影響很多人去上班、上學、去玩,甚至影響到不能按時坐飛機、看電影等等。相信一段時間後,孩子會樂於坐校車上下學的,當然家長要配合學校做好相關的安全教育工作,並多與校方和老師交流。

三、關於作業問題

放學回家後,在學校忙了一天的孩子有時可能會不自覺做作業,總是要叫好多次才不情願地做,做不了一會又説不會做。有時不想做,或者找藉口説好累、好睏,但一停下來又想玩,一回到牀上又不是睡的。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要分析一下她不做作業的原因再出對策,而不是一味的叫她做作業這麼簡單!

一年級的國小生識字量少,佈置作業時,老師會教她讀一兩遍題目,但回家後就會忘記很多字了。這時候,你只能教她讀題目,不能教她做。一年級的作業大多非常簡單,只要能明白題目的,她基本上都會的。當然如果你發現題目較複雜,你需要給她簡單分析一下,讓她回憶老師是怎麼教的,並告訴她由於你沒有去學校上課,所以不會做!讓她一是聽你分析,學着做;二是第二天回學校問老師,反正家長不會做。為什麼不能教?一來她會有依賴心理,反正回來家長會教的,上課就不用專心聽講了;二來你的思維、方法肯定會與老師的有不同,會誤導孩子。教學的事讓老師來做,你只需要教育孩子在學校好好聽老師的話,與同學友好相處。每天放學後,問問她學校裏有什麼開心的事,比如今天學到什麼,寫字多少分,舉了幾次手,回答了幾次問題,同學們怎麼樣等等。如果有不開心的事也要向爸媽説説,爸媽和老師都會幫你。還有就是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説老師的壞話,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她好,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

愛玩的孩子是正常的,但要求做完作業才能玩,也可以跟孩子規定先玩十五分鐘再做作業,等作業都做完了才可以繼續玩。遇到孩子做作業磨蹭,你可以跟她算算:如果你從7:30開始做作業,45分鐘做完,到九點鐘睡覺的話,就有45分鐘可以玩;60分鐘做完的話,就只剩下30分鐘玩了。孩子最喜歡算計自己喜歡的事情了。做完作業後,要培養孩子自我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做得對的及時表揚,做錯了的,鼓勵孩子多看題目並進行改正。另外,規定孩子必須在九點前做完作業,沒做完超過時間了也不能做!如果孩子第二天沒交作業,老師會批評她的,孩子試一兩次不按時完成作業就不敢了。因為她有一個班集體競爭環境,除

了極個別的學生,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希望被同學取笑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家長總會説:“老師説一句,頂得上家長説十句”的緣由了。

有時候,老師佈置了作業,孩子會忘記帶作業回家,或者欺騙家長説沒有家庭作業。開學不久的話,這個屬正常情況,多督促她帶作業回家就好了,還可以讓老師多關照一下,提醒她,或者叫附近的同學提醒她。告訴孩子:把作業帶回家,並按時完成,是一個好學生的表現,如果她一個星期都能記得帶回來,你要誇張地表揚她。如果表現不夠好,你要向她提出建議(處理方法同起牀問題)。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真實反映孩子的學習情況,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

四、關於隔代教養問題

在孩子習慣養成教育方面,作為家長,你要付出,除非爺爺、奶奶水平很高,否則別隻指望爺爺、奶奶!如果真有時間,所有的時間都是你們的!因為家長普遍能做到嚴格要求,爺爺、奶奶則多少會有些溺愛,孩子很容易會通過撒嬌、哭鬧等方法,得到她自己想得到的好處。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是很會研究大人的。

告訴孩子如果表現不好,爺爺、奶奶幫你的話,連爺爺、奶奶也要批評。當然你要用老人家能接受的語氣去“批評”,並跟他們使眼色,事後還要跟老人講道理。最好能跟老人約法三章,孩子的接送由他們管,孩子的飲食由他們管,孩子的教育歸你們管,但是,你們必須真正用心去教育孩子,讓他們放心你已經長大了,有本事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了。要讓孩子知道,任何人犯錯了,必須受批評,要懂得知錯,改錯。但同時要教育孩子,爺爺、奶奶也是想你好的,必須尊敬長輩,要學會感恩,有好東西吃要先請長輩吃。如果你逢年過節有給父母財物的,你可以讓孩子親自送給他們,一來孩子會受到長輩的稱讚,二來潛移默化,讓孩子懂得尊重你們,到你們將來老了,她會記得人老了,就算不中用了,仍然值得尊敬,需要受到愛護。

五、關於生活自理等問題

做事拖拉、貪玩、愛哭等是一年級孩子的常見問題,這需要家長耐心地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按時作息、自己穿衣、吃飯、洗漱,照顧自己等。家長要做好帶頭示範作用,尤其是媽媽(個人認為媽媽應該在國小階段負起教育孩子的80%以上),當然爸爸的陪伴、教育也必不可少。記住,一切都是後果自“付”的,你付出了多少,你才會有收穫!

小孩子愛哭,尤其是女孩子。孩子愛哭,一是由於無法處理問題而傷心落淚,二是因為她知道一哭就能達到目的,所以你們要狠下心來,不守約、無理由的哭絕對不要理會。孩子的問題,我們有時需要冷處理。孩子哭的時候不要管她,等她哭夠了,再問她剛才為什麼哭?這時她大多會坦白告訴你,然後你再和她分析,並與她共同討論下次如果遇到同樣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又如她因某事哭了,你可讓她照照鏡子,告訴她冬天裏不能哭,一哭眼睛就會又紅又腫,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剛哭過了;北風吹的時候,流過淚水的皮膚會爆拆,臉就會好痛。好孩子應該是好勇敢的,不能隨便哭!長大了還經常哭,老師、同學知道了會笑話你

的。如果你用剛才哭的時間去做什麼什麼,那多好呀。你剛才一哭,就損失了做自己應該做和喜歡做的事情的時間了。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孩子總會明白的。

冬天來了,孩子有時會不肯穿大衣,你可以説:“不穿就不穿吧,冷着了,感冒、流鼻涕,打針、吃藥,辛苦的是你自己。我管你,是為了你好,但如果你不聽話,受到懲罰的就是你自己。怎麼樣?”孩子很聰明的,她自然會選擇你想要的結果。

吃飯時間也應該有規定的,比如必須在半小時內吃完,或者必須在大人洗碗前吃完,超過大人規定的時間就不能再吃,吃不飽也不行,晚上餓了也不能吃零食。現在的人哪,餓誰一兩頓都沒問題的,根本不會嚴重到影響身體健康。如果表現好,就獎勵她一點水果,或者獎勵給她講一個故事,絕對不能用金錢、物質進行引誘。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道理誰都會説,想要在第二天精力充沛,表現好,必須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你可以告訴孩子,睡得早、睡得好的孩子長得高、長得快。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不能一味地叫孩子睡覺,自己卻在看電視、聊天、上網、玩遊戲,儘量陪孩子一起上牀,跟她簡單的聊聊天,講講睡前小故事,一個温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孩子由於多年以來沒培養好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改變的,有時即使她改變了,讓你剛看到點希望,但馬上又會有反覆。教育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耐心,絕對不能乾着急,還需要及時鞏固勞動發展成果!想想當年你們教她叫你做“爸爸”“媽媽”時,你們教了多少次她才學會?你們教她學走路時用了多長時間?説了多少“好勇敢”、“不用怕”“走過來”?你們教了多少次,她才會自己吃飯?當初孩子還不會叫你爸爸的時候,你有沒有説過:“快叫,不叫的話,我要打你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時要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多引導、少懲罰。

另外,可以讓孩子幫你們做點小家務、買點小東西什麼的,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感謝她,並告訴她,由於有了她的參與,幫了你很大的忙,大人也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愛她,去陪她玩。讓孩子知道助人即是助已,同時可以提升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學會自理,增加孩子的自信。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你多花點時間,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孩子二年級時再稍為跟進一下,以後就可以少花時間管理她了;但如果沒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你十年後仍然要為孩子的學習浪費時間,這是警告!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一種遺憾,但孩子小時候不教,問題更嚴重,長大了可能會給社會產生無法想像的問題。教育無處不在,不要説等孩子長大了才教。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能寫下什麼,還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做好言傳身教,而且身教重於言傳。因此説有怎樣的家長,就有怎樣的學生;看見怎樣的學生,可以想像有怎樣的家長。祝各位家長的孩子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討人歡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fanganmuban/ygv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