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合同範本 >

攝影作品使用權協議書

攝影作品使用權協議書

第一篇:攝影作品獲獎感言

攝影作品使用權協議書

xx實業公司“煤化夢·勞動美”職工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中,我的攝影作品《xx》榮獲xx煤化實業有限公司二等獎。當我拿到攝影獲獎證書時,心情格外激動,感謝公司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台。要讓攝影真正走進大眾的生活,發現與記錄生活中那些煤化夢·勞動美的瞬間,並與周圍的人共同分享感動。

在高手如雲的xx實業公司,有幸獲獎,甚喜。喜的是自己是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評委的親睞與認可。驚的是我一點都沒有想到,這張照片能獲得二等獎。我真切感受到了攝影的魅力,攝影可以捕捉記錄下或許我們在平日中忽略的美麗。一位白了頭髮的老人手端一杯茶水,遞給剛剛從檢查井內爬出來頭頂塑料袋疏通下水道的物業人,就在那短短的一刻,我迅速按下了相機快門,抓拍了下來。這張照片居然會成為我那次下訪時的一次收穫。其實攝影真的很多時候,就是無心的一瞬間捕捉到的美麗。

今天又得到喜訊,我的攝影作品《xx》,榮獲xx煤化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煤化夢·勞動美” 職工書法攝影作品攝影類三等獎。

空閒時,翻看一下收集整理多年來的新老照片,5 60年代的土坯房,如今的住宅小區,一本本一冊冊,都記載了王家河社區10年來改革發展的變化,新舊照片的對比,老照片讓人很懷舊,現在看了還記憶猶新,在看看現在的居住環境,小區內家家安上了天然氣,大大的改善了居住環境,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第二篇:攝影作品徵集策劃

物電學院團總支學生會組織部 第二屆運動會精彩瞬間攝影作品

徵集活動

2014年4月16日

第二屆運動會精彩瞬間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準備與訓練,我校第31屆運動會即將拉開帷幕。各院系運動員都將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與激情,展現運動的魅力,為本院系的榮譽拼搏!為弘揚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展示我校大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秉承去年的活動先例,我部決定舉辦第二屆運動會精彩瞬間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二、活動主題

“聚焦運動瞬間,綻放生命光彩”

三、活動目的

這次活動本着弘揚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豐富我校的體育運動藝術氣息,加強大學生間的文化交流的宗旨,在廣大師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注意對同學各種才能的挖掘,以攝影的形式展示我校大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活動時間

2014年4月19日至4月23日

五、活動對象

信陽師範學院全體學生

六、參賽形式

參賽同學自己的作品以電子稿發到組織部郵箱或以照片形式交到作品徵集處,另請註明自己的院系、班級、姓名,由組織部統一組織進行評比。(組織部郵箱:)

七、作品要求

1、參賽作品的須以運動會為題材。彩色、黑白不限。(內容可為運動員的精彩瞬間、裁判的公正嚴明、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以及一切與運動會有關的點滴細節。)

2、參賽作品內容必須積極向上,反映運動會期間的頑強拼搏、鋭意進取、公正嚴明等,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3、參賽作品數量不限,最好附帶構圖創意説明。(照片不得小於7寸)

4、不得偽造、抄襲。

八、組織單位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會組織部

九、獎項設置

一等獎2名;

二等獎3名;

三等獎5名。

(獲獎者將獲得由物電學院團總支頒發榮譽證書)

物電學院團總支

學生會組織部 2014年4月16日

第三篇:攝影作品方案

福田中學首屆(2014年)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

“尋找身邊美麗瞬間”攝影作品展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展示我校學生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廣大學子獨特的觀察和審美能力,豐富校園生活,學校團委決定舉辦“尋找身邊美麗瞬間”攝影作品展。希望廣大學生積極參與比賽,上交作品,展現同學們的攝影水平。 作品要求:1、作品內容要積極向上,弘揚中華民族美德,反映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生活,作品必須出自學生之手。作品要求製作精良、細緻、美觀,突現精品意識。2、照片為4r規格,必須貼在a4紙上,在紙上標明攝影者的班級、姓名,寫明照片的內容(人物姓名、具體時間和事件。3、所有照片必須是用相機拍攝,不能用手機拍,要把相片文字説明遞交至團委。

數量:每班上繳作品不得少於5件,照片尺寸要求:不小於5寸獎勵辦法:1、各年級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2、獲獎作品將在體藝節中展出。

活動時間:遞交攝影照片的時間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 活動負責人:羅年明漆姍。

福田中學

2014-10-22

第四篇:攝影作品創作感受

攝影作品創作感受

班級:

姓名:06教專班 衞 靜

攝影作品創作感受

“攝影”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自1839年以來,它已有了160多年的歷史。短短一個半世紀多,攝影作為現代文化的視覺媒介,已滲入到天文、氣象、地質、探礦、醫學、考古、新聞、教育等各個領域,並以其紀實功能,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術的簡便易學,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尤其是各大學院校,他們已把“攝影”作為一門專業的學科來教學。

2014-2014學期,我們也學習了攝影。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使我對攝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攝影”,它是一門年輕的藝術,是二維空間的平面造型藝術。“攝影”一詞的原意就是“光畫”,最早的攝影派是“繪畫派”,20世紀20年代攝影在中國則被稱為|“美術照相”。今天,以“畫意”為主體的創意攝影與紀實攝影仍為攝影藝術的兩大支柱。紀實攝影體現着攝影的本性特性是攝影的主導。攝影愛好者從拍紀念照到從事攝影藝術創作,必須經過一個控制光影,把搖畫面結構的學習過程。當然,學習過程中的習作難免會有不少模仿之作,但即便如此,也是無可後非的。有才能的攝影家正是在這模仿中掌握了攝影藝術創作的要領,才創作出了不少佳作,最終能夠跳出“沙龍”,自成一家。下面我就自己拍攝的三張作品具體地談一下“攝影心得” :

照片一:“環保” ,本畫面所呈現的內容十分簡單:主體是一隻手,手裏拿着一張廢紙;背景是一個垃圾桶。該相片採用了“順光”→“側拍” →“特寫”的拍攝技巧,很自然地巧抓拍了一幅“往垃圾桶扔廢紙” 的畫面,它揭示了“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寓意。從側面也可反映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明天!

照片二:“室中花” ,本畫面的主體是幾盆“爭豔”的花,採用了“側面” → “俯拍”的拍攝技巧,勾勒出了一幅“室中的花兒在陽光的照射下競相開放”的畫面。它揭示了:同一片藍天下,同樣的耕耘,同樣的收穫。由此,我們可聯想到:為什麼在我們學生中間有優生和差生之分呢?這值得我們反思??

照片三:“陽光” ,本畫面採用了“正面” →“仰拍”的拍攝的技巧,形象地描述了一幅“透過樹枝陽光普撒大地”的畫面。該相片是早晨拍攝的,也許由於光線不強的原因吧,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模糊感,看起來有虛化的藝術效果,不過這也是我想要的。忽然間我明白了:原來大自然是那樣的奇妙,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到處都存在着美??

上述三張相片是我通過一學期的拍攝練習精選出來的,自我感覺還不錯,望老師再為我指點一二,謝謝!

第五篇:攝影類作品如何收藏

攝影作品如何收藏

2014年09月20日 08:06 新浪七彩雲南大理頻道

自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十年“牛市”。假如你當時也在攝影圖片市場進行了正確的投資,那麼,你得到的回報甚至會超越股市。

攝影藝術能否改變“非主流”的命運?

錯誤認知1 :照片是可複製的,所以不可收藏

也就是説同一底版可以沖印無數張,在這一點上,歐美的市場早就給了我們提示:照片的買賣可以參考版畫的方式,同樣來控制印量。當然,這也要看藝術家的 職業道德,畢竟照片可出不同的尺寸,最害怕的是——今天一個尺寸賣完了,明天又出了一個新的,永遠也沒有定數。

錯誤認知2 :攝影太簡單,按下快門就行

過於膚淺的理解嚴重阻礙了影像藝術在中國的普及。在歐美和日本,影像藝術在市場上早已被接受,2014年紐約蘇富比拍賣的王慶鬆的照片《跟我學》,以超過31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實在是給中國圖片藝術家打了一針強心劑。而中國的影像藝術市場,從2014年才開始啟動,而當代攝影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時,僅僅只有兩件作品。目前,除了傳統相紙介質之外,更加入了半透明片、燈箱等新材質的攝影作品。

目前國內當代藝術市場重鎮之一的北京798 藝術區中,正在悄悄颳起一股“低價”銷售風潮:類似吳冠中這一級別大師作品的版畫,越來越多地被推出,數萬元的起步價格顯然可以被中產們所接受;更低價位的數碼輸出繪畫,也在好幾家畫廊中被“叫賣”,起步價甚至已經到了幾百元;但更多數量的“低價”藝術品,似乎仍集中在攝影作品中,從老照片、文革攝影作品、紀實影像等,銷售渠道從畫廊已經分佈到了書店中。

這些“低價”藝術品的升值潛力究竟如何呢?能夠作為藝術品長久地收藏嗎?還是僅僅作為一種藝術品的消費行為呢?

收藏中的技術指標

作為最早在798 區開設專業攝影畫廊的陳光俊,最近特別忙,因為找他的人特別多,以至於我們採訪的地點不得不最終轉移到了畫廊二層拐角處。做了整整20年攝影器材生意、本身也是攝影師,又在國外生活了好幾年,陳光俊的商業與藝術眼光成就了他的畫廊事業。

仔細翻看陳光俊簽約的近30位攝影師,幾乎大腕雲集:解海龍、楊延康、翁乃強、王世龍、王文瀾、吳家林……十幾年前,這些大腕中有些其實就是陳光俊

的哥們。原本陳光俊和幾個合夥人並沒指望畫廊能夠迅速賺錢,5 年內實現收支平衡就滿意了。

誰知開業後不久,生意就逐漸紅火起來了,開業兩年後畫廊就實現了贏利。陳光俊解釋説:畫廊前期基本以展出傳統紀實類影像作品為主,也許是這些作品很容易看懂的緣故,中外買家們才都比較踴躍。

陳光俊坦言:相比於影像藝術市場,古玩、書畫以及當代油畫市場已經很成熟了。“成熟市場”意味着:每件作品的價格都基本達到了歷史性的高位,投資者需要具備相對雄厚的資本才能夠進入。而攝影市場起步時間較晚,很多收藏家甚至把照片列在收藏品之外的領域,這就為一些眼光超前的藏家和投資者留下了難得的機會。其實,目前已經有許多反應敏鋭的投資者早就開始運作了,但現在明白過來“還不晚”。

“站住傳統看當代”——是陳光俊給投資者們的忠告。傳統紀實類影像作品,雖然比當代藝術“容易看懂”,起步價往往比較低,但總體投資回報還沒有當代影像作品高;但當代藝術需要“好的、更專業的眼光”,投資風險也會比較大。那麼,什麼樣的照片值得收藏呢?陳光俊給出了答案:

1 、技術的規範——作者姓名、拍攝年代和限量編號缺一不可。

如果一張照片的底片可以無限量大批洗印,那麼就沒有人敢掏錢來收藏它了。一張攝影作品在進入市場之前,都必須標明它的限量編號——而且,這個限量是指全球藝術品市場範圍。

2 、洗印的規範——和普通家庭常見的照片不同,必須經過專業的流程而且必須有祛酸的過程,這樣的照片才能夠長時間保存。

3 、出自有信譽的畫廊——能夠在專業畫廊展出的作品,一般都能符合上述要求,即使對於攝影技術上的專業知識不甚瞭解,也有人替你把了第一道關。除了以上的專業指導、建議外,陳光俊還提供了一條投資影像作品的捷徑:“跟畫廊老闆混成哥們”也是至關重要的。

關注“高科技”含量的照片

在如今全球範圍內的當代藝術市場中,人們對於攝影作品的喜愛程度逐年加深,購買人也越來越多。其實不僅僅是價格較低的原因,當面對一幅油畫作品時,如果你之前不具備一定的專業修養,也沒有閲讀過專業的美術史書籍,你就很難去理解它,更談不上欣賞和購買了。而一件攝影作品就“簡單多了”,幾乎每個人都能夠看懂它。

最近,一位荷蘭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在攝影圈內受到廣泛關注。其作品畫面基本上都是各國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和動物之類的傳統題材,但當你仔細觀看時,

就會慢慢發現其中高科技製造出的神奇與不可思議:攝影畫面上無論是前景還是後景,所有遠近距離的細節都無比清晰地呈現在觀者眼前,即使再專業的攝影師也不可能將一個焦距對準所有的物體。

原來這種“高分辨率”的攝影作品,分別是由至少30張照片“拼接、組合”而成的,每一個“清晰的局部”原先都是一張完整的照片。

藝術家的創作分為大致兩個部分:先在同一個地點、同一種焦距之內,採用不同的角度和快門速度,重複拍出至少30-100張照片;然後,將這些同一主題的“局部照片”在電腦中,像進行拼圖遊戲一般合成一張成品。“高科技”的部分尤其體現在拼接過程中,每兩張之間的對接部分,要用全景攝影開發的軟件使之“無縫對接”,最終才創造出了目前全球最清晰的攝影作品。

繪畫作品的魅力之一在於,畫家總是可以給他們畫布上的風景和現實一樣的廣闊輪廓,但攝影師們卻侷限於廣角鏡頭所能得到的空間來有限地表現,而且往往讓畫面變得失真。現在,這類“高分辨率”攝影作品,可以讓鏡頭變得和我們的視線一樣廣闊,呈現出幾乎毫不失真的畫面。

據代理畫廊透露,目前國內銷售這種“高分辨率”照片的價位普遍在一萬美元之內,而且它的市場主要在海外,運作更為規範,比較適合中產們收藏。影像藝術市場源頭

卡羅爾·凱爾斯1997年在《關於攝影收藏市場的調查報告》一文中,曾十分詳細地報道了美國攝影收藏市場的變化和近況。文章説,可以毫不誇張地説,現在以攝影為媒介,使用多種形式表現自己藝術靈感的藝術家,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

確實,美國現在仍有少數不展示攝影作品的現代畫廊。但如大都會畫廊和傑伊·格尼現代藝術畫廊等在紐約許多極有影響的畫廊,他們的大多數展品均為攝影作品,美國其他城市也大同小異。

為什麼呢?對於有眼光的收藏家來講,攝影作品是目前最有活力、最實惠的藝術收藏品。

其實多年來,經濟成功似乎故意躲避着大多數攝影藝術家——認為“攝影不是藝術”的陳舊觀念一直困擾着攝影。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某些門類的攝影甚至到90年代初期。

儘管一些精明的收藏家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收藏19世紀和早期的現代攝影作品,並使其價位逐漸抬升,但對當代攝影作品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大批優秀的藝術家開始採用攝影媒體是藝術界轉而重視攝影的部分原因。或許可以爭辯,並非專業攝影畫廊本身,而是更多博物館和畫廊開始展出攝影藝術家作品的時候,才改變了潮流的趨勢。

斯蒂夫·伯洛夫在《收藏攝影作品的回報能有多高?》的文章中,對1987年到1997年間的美國攝影收藏與美國的股市投資進行了對比。他説,讓我們這樣講,自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十年“牛市”。假如你當時也在攝影圖片市場進行了正確的投資,那麼,你得到的回報甚至會超越股市。

李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etong/13jn8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