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鄉村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鄉村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縣鄉村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鄉村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轉型、高質量發展,着力推進產業體系建設,培育發展新動能,鄉村產業興旺邁出堅實步伐。

一、糧食安全及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有力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2億斤以上,2021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75.82萬畝,糧食總產12.8億斤,同比增長1.09%。肉蛋奶、水產品、蔬菜等優質農特產品種類豐富、供應充裕,2021年全縣生豬出欄65.1萬頭,同比增長58.7%,年末生豬存欄38.6萬頭,同比增長81.56%,全縣油料產量4.04萬噸、蔬菜產量53.64萬噸、牛奶產量22.94萬噸、水產5.2萬噸。

二、現代農業提升創建成效顯著

成功創建全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安徽特色農產品(螃蟹)優勢區、安徽省優質專用糧食(小麥)生產示範基地,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市級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2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省級示範基地4個,2019、2020連續兩年獲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縣。

三、優勢產業佈局基本形成

全縣初步形成沿澮及澮北40萬畝優質專用水稻產業區、沿淮8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區、以現代牧業為龍頭的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以新希望六和為龍頭的年出欄200萬頭豬產業一體化產業區、沿淮無公害蔬菜產業區、縣城周邊特色瓜果產業區、20萬畝河湖生態自然增殖區及6萬餘畝稻田綜合種養產業區等優勢產業區。城關鎮溝東村(酥梨)、沱湖鄉大崗村(稻蝦)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小圩鎮大王村、大圩村、沱湖鄉大崗村、澮南鎮肖許劉村被認定為稻蝦連作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

四、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優質專用糧食快速發展。全縣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93.4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26.9萬畝,全縣糧食總播面積穩定在175萬畝以上,建成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基地120萬畝。畜禽養殖加快升級。推進畜牧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縣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220家,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1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4個、市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8個。引進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年出欄200萬頭豬產業一體化項目,配套建設年產36萬噸飼料廠和5萬噸肉製品精深加工廠。稻田種養髮展迅速。全縣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6.5萬畝,建成百畝示範點74個、千畝示範片9個、萬畝示範區2個,形成稻—蝦、稻—蟹、稻—魚、稻—蛙及綜合類等5大類稻田綜合種養典型模式,招商引進潤博、聚實、磊源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沱湖、澮南、小圩、申集4個蝦稻生產板塊初步成型,畝增效益1500元以上。蔬菜產業綠色發展。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社等65家,建成國家級蔬菜標準園3個、省級蔬菜標準園5個、市級蔬菜標準園12個,建成年產500萬株以上蔬菜育苗中心1個,建成綠色蔬菜生產基地16萬畝。特色種植多元發展。擴大食用菌、瓜果標準化種植基地,建成眾興菌業、偉成菌業等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車間15萬平方米,建成草莓、西甜瓜等基地3萬畝,建成葡萄、獼猴桃、酥梨等水果基地2萬畝。

五、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全縣建成10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園區2個,培育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2家。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年產16.5萬噸高端低温液奶項目,一期投資4.13億元,2021年10月竣工投產,第一年加工產值可達4億元,第二年加工產值可增加到10億元以上;蚌埠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6萬噸肉製品及速凍食品加工項目主體廠房建設完成,正在安裝設備,預計2022年4月投產,年產值可達15億元以上。龍頭企業培育。全縣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0家,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企業10家。聯合體培育。全縣培育省級示範聯合體11家,帶動合作社68家、家庭農場59家,帶動農業企業和農業大户19個;培育市級聯合體25家,其中畜牧業6家、糧食種植2家、蔬菜種植3家、糧食加工業5家、水產業2家、稻漁綜合種養3家、果樹種植2家、蔬菜加工2家。

六、農產品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全縣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90個,其中地理標誌產品1個、綠色食品38個;培育區域公用品牌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個。

七、農業新業態日漸活躍

推進特色電商小鎮和電商示範村建設。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成省級電商示範鎮1個、示範村6個、示範點4個,到村電商服務網點199個,培育農村電商經營主體400餘家,投資3000餘萬元,建成全省最大的農村電商運營中心,創成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達20多億元。推進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全縣創建國家AAA級景區2個,四星級酒店1家,省級優秀旅遊鄉鎮8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9個,省級研學旅行基地1個,星級農家樂和旅遊餐館18家;沱湖鄉獲評安徽省首批特色旅遊名鎮,沱湖景區實現3A級景區視頻監控信號接入省廳平台,淮河村鄉村旅遊“八個一”工程全面完成,秀之舞牛角工藝品在全國特色旅遊商品設計大賽中獲得金獎,沱湖螃蟹獲評安徽省省級招牌名菜,大崗村利用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試驗區專項資金1000萬元,引進專業旅遊公司建設民宿、研學、親子游等項目,即將投入運營。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全縣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167個,圍繞“一山三湖一水庫”,推出了以沱湖景區、天井湖景區為代表的水景遊覽旅遊線和以大鞏山樵子澗、溝東梨園、現代牧業、美麗趙莊為代表的生態觀光旅遊線等4條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以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城關鎮溝東村和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溝東梨園為重點,推出冬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1條。推進數字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物聯網生產示範,全縣培育省級農業物聯網示範點11個,建立省級農作物“四情”智能監測示範點1個,培育數字農業基地2個。推進智能化生產裝備應用,機器人廣泛用於糧食加工企業,天麒面業、東博米業、順鵬面業等採用機器人碼包,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推進無人機飛防服務,全縣無人機飛防服務組織達27家,擁有無人機100餘台,年飛防面積達40餘萬畝。推進管理數字化,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全縣107家規模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入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對接安徽省農藥數字監督管理平台,對各農藥經營户、農藥使用單位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單位經營情況實行數字化監管;建成長江禁捕重點縣漁政監管多元聯合感知平台,保障國家級銀魚種質資源保護區24小時監管無死角無盲區;建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數字管理平台;建立土地確權信息數據庫、農經綜合管理平台和農村宅基地網上審批平台。推進服務數字化,推進信息進村入户工程,全縣建設益農信息社215個,配備信息員222人,公益、便民、電商、培訓4類服務資源入駐省益農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生產服務數字化,建成農機遠程智能設備控制系統、植保無人機遠程管理系統,對全縣2000多台套加裝遠程智能設備農機和100多台套智能植保無人機、植保機器人等社會化服務實行遠程管理。

八、新型農業經營服務體系快速發展

全縣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380個、家庭農場1682個,培育國家級新型農業經營示範主體3個、省級示範主體69個、市縣級示範主體233個。全縣培育耕、種、收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組織72家、機械化育插秧服務組織28家、病蟲害防治社會化服務組織43家、綜合服務組織2家。2021年我縣獲批全國農民合作社整縣質量提升試點縣和全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健全

成功創建安徽省第三批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成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1個,建立鄉鎮快檢站35個,累計完成檢測數據上傳35000餘條,合格率為99.8%;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企業68家,2021年開具合格證達1.6萬餘張;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在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註冊農產品生產企業107家,15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實行“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十、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增強

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堅持最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全縣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13.36萬畝。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近年來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0多萬畝。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建成糞污處理中心5個,日處理糞污能力達83.4噸,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98.8%;實施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建設省級秸稈環保示範產業園1個,建設秸稈收貯中心26個,培育規模企業38家,培育秸稈經紀人105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其中產業化利用率達60%;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達40.2%,農藥利用率達42.1%,連續4年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加強農膜及農藥包裝袋(瓶)等廢棄物回收處理,全縣共建立村級回收點233個、鄉鎮集中回收站14個、縣級處置中心2個,2021年全縣共回收各類農業廢棄物880噸,農膜及農藥包裝袋(瓶)等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以上。加強農技推廣,累計推廣農作物新品種種植2400餘萬畝、農作物配套高產栽培技術700餘萬畝、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450餘萬畝,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優質品率90%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4.5%。加強農民教育,持續開展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累計培訓農民20多萬人次,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縣培訓認定新型職業農民2535人。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全縣保有各類聯合收割機4200多台、大型拖拉機3600多台、插秧機1000多台、打捆機400多台、秸稈還田機900多台、糧食烘乾設備150多台套,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2%。

2022年5月7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13kd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