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目錄

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第一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第二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第三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第四篇:草原鄉2014年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第五篇:縣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彙報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一、鎮情概況

**鎮位於**東南部,距縣城54公里,東毗鄰**縣的勐佑鎮和營盤鎮,西接本縣**鄉,**、兩鄉,東西寬12.5公里,南北長26公里,國土面積298平方公里。全鎮轄9個村139個村民小組。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間,年平均氣温19℃,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氣候立體,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也有温涼山區,適宜多種經營。有耕地面積31379畝,其中水田面積11375畝,旱地面積xx4畝。經濟建設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主,主要產業有糧食、甘蔗、香料煙、茶葉、林業和畜牧業,後續產業有甜龍竹、蠶桑等。

xx年年末,全鎮總人口6015户25240人,其中農業人口5736户24116人,少數民族1799人;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358萬元,同比增1666萬元,增合24.9%;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014元,同比增362.7元,增合21.4%;完成本級財政收入356.3萬元,同比104.6萬元,增合41.6%;完成鎮級固定資產投資1226萬元,同比增311萬元,增合34%;實現個私經濟收入4096萬元,同比增534萬元,增合15%;實現工業總產值1033萬元,增加值470萬元;同比分別增203萬元、134萬元,增合24.5%、39.9%;實現糧食總產1060.5萬公斤,同比略增,人均佔有糧食440公斤。

二、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鎮農業工作在全鎮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主線,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農業發展思路,不斷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品種佈局,擴大優勢產業規模,積極培育和扶持新興產業。通過提升全鎮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2014年9月,各項主要產業培植情況如下:

糧食產業:小春糧食產量95萬公斤,實現收入110萬元;完成大春糧食栽種2.42萬畝,其中水稻1.02萬畝,包穀1.1萬畝,其它雜糧0.3萬畝,預計實現大春糧食總產944萬公斤。

甘蔗產業:完成新植蔗5519畝,甘蔗面積達2.38萬畝。07/08榨季實現甘蔗社會產量8.3萬噸,入榨產量7.7萬噸,實現蔗農收入1700多萬元。

香料煙產業:香料煙種植總面積9745.5畝,完成產量26596擔,實現煙農收入1497.3萬元,提供煙葉税299.5萬元。

茶葉產業:茶葉總面積11551畝,其中投採面積8700畝。完成幹茶產量60.7萬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531.9萬元。

畜牧產業:完成大牲畜存欄11076頭、生豬存欄39617頭、山羊存欄6914頭、禽類存欄77946羽,完成肉類總產1104噸,實現畜牧產值967萬元

蠶桑產業:全鎮共有9個村107個村民小組1384户農户種植桑樹2687.1畝,第一批蠶繭於8月6日交售,共交售蠶繭725.55公斤,平均單產49.4公斤/張,平均單價20.3元/公斤,張效益996.2元,蠶農滿意度達95%以上。第二批中秋蠶全鎮共飼養67.25張,共涉及9個村53個村民小組165户農户,計劃交售蠶繭3350公斤,實現蠶農收入6.7萬元。

林業生產:核桃總面積達44500畝,投產產量400噸,實現產值176萬元;竹子總面積32600畝,其中甜龍竹16500畝,投產25400畝,其中甜龍竹14600畝,實現產值110萬元。

果蔬產業:水果總面積2363畝,總產量185.3噸,實現產值50多萬元;蔬菜總面積6715畝,總產3770噸,實現產值670萬元。

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十一五”期間,鎮黨委、政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市、縣各項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民主政治建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和關注民生,緊緊圍繞“經濟提速、財政增長、農民增收”三大目標,着力實施“農業穩鎮、項目強鎮、科教興鎮、招商富鎮、集鎮美鎮、穩定和鎮”六大戰略,突出抓好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的“三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財税工作、固定資產投資、結構調整、社會穩定六大重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農商並進,山壩統籌,努力把**建成“**南部重鎮”,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十一五”期間農業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為:糧食總播種面積3萬畝、產量達1000萬公斤、人均400公斤;甘蔗總面積穩定在2萬畝左右、農業產量達7.5萬噸、入榨7萬噸,實現蔗農收入1800萬元;香料煙總面積1.12萬畝以上、產量達3.3萬擔、實現煙農收入1980萬元;蠶桑面積6190畝,養蠶5110張、產量17.9萬公斤,產值306萬元;茶葉總面積1.2萬畝、產量達125萬公斤以上、實現產值1250萬元;核桃總面積達53000畝,投產產量800噸,實現產值450萬元;竹子總面積36600畝,其中甜龍竹20140畝,投產30000畝,其中甜龍竹16600畝,年創經濟效益1100萬元;肉類總產3000噸、實現產值xx多萬元。

圍繞上述目標,鎮黨委、政府在認真總結“十五”所取得成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面臨困難和存在問題,確立了“優化糧油、鞏固甘蔗、突破煙茶、發展畜牧業,壯大竹子和蠶桑”的產業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農業這個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對產業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發展產業,切實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緊抓糧食產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

近幾年,**鎮在加強產業發展的同時,毫不放鬆對糧食產業的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羣眾調整糧經作物比例,優化產業結構,拓寬農民羣眾的經濟收入渠道,“優化米糧倉,豐富錢袋子”。在糧食生產上,加大對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不斷加大投入,改善生產條件,搞好服務,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科技實施,培育優質水稻基地,辦好糧食科技示範樣板,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保持**“糧倉”風貌。

(二)鞏固發展支柱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保障。

1.鞏固發展甘蔗產業。鎮黨委、政府通過認真分析鎮情,深刻認識甘蔗產業在全鎮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合理佈局,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積鞏固在2萬畝,預計產量7.5萬噸、入榨7萬噸,繼續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持。

2.優化提升香料煙產業。2014年,鎮黨委、政府決心發展香料煙11580畝,實現產量1650.5噸,並採取有力措施抓實香料煙生產:一是堅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護價、物資賒銷、穿煙機補助、面積補助、標準鋼架調製棚優惠提供、大田碎垡補助六條政策;二是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質量安全效益型發展路子、合理規劃種植面積、狠抓十大關鍵技術、保障煙葉安全、抓好水澆地工程建設五項措施;三是堅持推行風險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實行完成種植面積獎和風險抵押金制度;四是堅持轉變作風,嚴肅紀律,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3.穩步發展茶葉產業。**種植茶葉歷史悠久,長期以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一手抓茶園茶地建設,一手抓茶葉加工營銷。特別是在今年茶葉價格極速下趺的情況下,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領導,採取措施穩步發展茶葉產業;一是加大茶葉生產的宣傳力度,分類指導農户適時採摘,分級採摘;二是及時動員茶農加強茶園中耕管理,抓好低產茶園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產量;三是認真督促製茶企業實行分等級收購鮮葉,以質論價,注重抓茶葉生產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4.做強做大畜牧產業。圍繞“興牧富民”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穩定生豬產業,推進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畜牧業數量、質量、效益同步增長。2014年末,計劃完成大牲畜存欄9750頭、生豬存欄37108頭、山羊存欄6600頭、禽類存欄76000羽,完成肉類總產2956噸,實現畜牧產值1900多萬元。

(三)積極培育後續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1.加大扶持蠶桑產業。2014年,鎮黨委、政府計劃發展蠶桑3500畝、總面積達6190畝,養蠶5110張、實現產量17.9萬公斤、產值350萬元。為此,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東蠶西移”的政策機遇,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培植髮展蠶桑產業:一是成立由書記任組長,鎮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村支書、鎮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蠶桑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同時,在農業中心專門設立蠶桑產業辦公室,具體抓好蠶桑產業發展工作;二是廣泛開展好對農户的宣傳發動工作,激發廣大農户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三是在酒藥村酒藥寨建設300畝的縣級樣板一塊,充分發揮示範樣板帶動作用;四是積極向上爭取產業扶持資金,加大對蠶桑產業的扶持力度。目(更多請你搜索)前,已完成投資23萬元,建蓋指揮部1所、架設水管6公里。

2.發展壯大核桃產業。全鎮雖然有核桃總面積44500畝,但是投產面積較少,產量較低,針對這一現象,鎮黨委、政府結合土地資源、氣候優勢、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等實際,按照“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規劃發展”的原則,一方面組織林業部門做好核桃品種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動員各村認真組織開展工程造林和社會造林。2014年,全鎮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畝,社會造林5000畝。

(四)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加快全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充分發動全鎮廣大人民羣眾及社會各方力量投入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這個工作上來,抓住機遇,搞好重點工程建設,帶動面上工程建設。一是堅持項目投入這個總抓手不動搖,按照經濟和社會事業項目齊抓、大中小項目並舉的項目工作思路,切實抓好煙水配套、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農水扶貧、土地復墾等項目資金的投入使用;二是切實增加本級財政投入,加強支農資金監管,確保使用規範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勵農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議”,規範農民自主籌資籌勞機制,引導農民開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設施建設。

四、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鎮農業產業化經營得到了較快發展,在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今年香料煙產業任務重,加之產業爭勞力現象突出和大棚蔬菜對香料煙產業的衝擊,部分羣眾種煙積極性受挫,工作難度較大。

二是今年甘蔗砍工價格偏高和甘蔗畝效益偏低,蔗農種蔗積極性受到影響。

三是我鎮轄區內工業只有1家糖廠、2家磚場和幾家茶場,規模和數量不足,工業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發揮不明顯。

四是農業標準化程度不高,精品、名牌農產品少,農民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意識不強,不能適應市場準入制度和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

五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少,手段單一。

六是缺乏大的項目支撐,農業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五、對上級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建議

1.建議縣委、政府在下達產業發展任務目標時,充分考慮各鄉鎮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合理下達各項產業發展考核指標及任務。

2.建議加大對温涼山區核桃和茶葉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增加山區羣眾的經濟收入,縮小山區與壩區之間的差距。

3.希望各級黨委、政府給予我鎮項目支持,加大農業投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第二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科技實施,培育優質水稻基地,辦好糧食科技示範樣板,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保持**“糧倉”風貌。

?(二)鞏固發展支柱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保障。

?1.鞏固發展甘蔗產業。鎮黨委、政府通過認真分析鎮情,深刻認識甘蔗產業在全鎮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合理佈局,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積鞏固在2萬畝,預計產量******萬噸、入榨7萬噸,繼續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持。

?2.優化提升香料煙產業。2014年,鎮黨委、政府決心發展香料煙11580畝,實現產量******噸,並採取有力措施抓實香料煙生產:一是堅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護價、物資賒銷、穿煙機補助、面積補助、標準鋼架調製棚優惠提供、大田碎垡補助六條政策;二是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質量安全效益型發展路子、合理規劃種植面積、狠抓十大關鍵技術、保障煙葉安全、抓好水澆地工程建設五項措施;三是堅持推行風險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實行完成種植面積獎和風險抵押金制度;四是堅持轉變作風,嚴肅紀律,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3.穩步發展茶葉產業。**種植茶葉歷史悠久,長期以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一手抓茶園茶地建設,一手抓茶葉加工營銷。特別是在今年茶葉價格極速下趺的情況下,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領導,採取措施穩步發展茶葉產業;一是加大茶葉生產的宣傳力度,分類指導農户適時採摘,分級採摘;二是及時動員茶農加強茶園中耕管理,抓好低產茶園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產量;三是認真督促製茶企業實行分等級收購鮮葉,以質論價,注重抓茶葉生產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4.做強做大畜牧產業。圍繞“興牧富民”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穩定生豬產業,推進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畜牧業數量、質量、效益同步增長。2014年末,計劃完成大牲畜存欄9750頭、生豬存欄37108頭、山羊存欄6600頭、禽類存欄76000羽,完成肉類總產2956噸,實現畜牧產值1900多萬元。

?(三)積極培育後續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1.加大扶持蠶桑產業。20

第三篇: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一、鎮情概況

**鎮位於**東南部,距縣城54公里,東毗鄰**縣的勐佑鎮和營盤鎮,西接本縣**鄉,**、兩鄉,東西寬12.5公里,南北長26公里,國土面積298平方公里,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全鎮轄9個村139個村民小組。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間,年平均氣温19℃,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氣候立體,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也有温涼山區,適宜多種經營。有耕地面積31379畝,其中水田面積11375畝,旱地面積20144畝。經濟建設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主,主要產業有糧食、甘蔗、香料煙、茶葉、林業和畜牧業,後續產業有甜龍竹、蠶桑等。

2014年末,全鎮總人口6015户25240人,其中農業人口5736户24116人,少數民族1799人;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358萬元,同比增1666萬元,增合24.9%;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014元,同比增362.7元,增合21.4%;完成本級財政收入356.3萬元,同比104.6萬元,增合41.6%;完成鎮級固定資產投資1226萬元,同比增311萬元,增合34%;實現個私經濟收入4096萬元,同比增534萬元,增合15%;實現工業總產值1033萬元,增加值470萬元;同比分別增203萬元、134萬元,增合24.5%、39.9%;實現糧食總產1060.5萬公斤,同比略增,人均佔有糧食440公斤。

二、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鎮農業工作在全鎮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主線,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農業發展思路,不斷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品種佈局,擴大優勢產業規模,積極培育和扶持新興產業。通過提升全鎮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2014年9月,各項主要產業培植情況如下:

糧食產業:小春糧食產量95萬公斤,實現收入110萬元;完成大春糧食栽種2.42萬畝,其中水稻1.02萬畝,包穀1.1萬畝,其它雜糧0.3萬畝,預計實現大春糧食總產944萬公斤。

甘蔗產業:完成新植蔗5519畝,甘蔗面積達2.38萬畝。07/08榨季實現甘蔗社會產量8.3萬噸,入榨產量7.7萬噸,實現蔗農收入1700多萬元。

香料煙產業:香料煙種植總面積9745.5畝,完成產量26596擔,實現煙農收入1497.3萬元,提供煙葉税299.5萬元。

茶葉產業:茶葉總面積11551畝,其中投採面積8700畝。完成幹茶產量60.7萬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531.9萬元。

畜牧產業:完成大牲畜存欄11076頭、生豬存欄39617頭、山羊存欄6914頭、禽類存欄77946羽,完成肉類總產1104噸,實現畜牧產值967萬元

蠶桑產業:全鎮共有9個村107個村民小組1384户農户種植桑樹2687.1畝,第一批蠶繭於8月6日交售,共交售蠶繭725.55公斤,平均單產49.4公斤/張,平均單價20.3元/公斤,張效益996.2元,蠶農滿意度達95%以上。第二批中秋蠶全鎮共飼養67.25張,共涉及9個村53個村民小組165户農户,計劃交售蠶繭3350公斤,實現蠶農收入6.7萬元。

林業生產:核桃總面積達44500畝,投產產量400噸,實現產值176萬元;竹子總面積32600畝,其中甜龍竹16500畝,投產25400畝,其中甜龍竹14600畝,實現產值110萬元,工作報告《鄉鎮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果蔬產業:水果總面積2363畝,總產量185.3噸,實現產值50多萬元;蔬菜總面積6715畝,總產3770噸,實現產值670萬元。

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十一五”期間,鎮黨委、政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市、縣各項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民主政治建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和關注民生,緊緊圍繞“經濟提速、財政增長、農民增收”三大目標,着力實施“農業穩鎮、項目強鎮、科教興鎮、招商富鎮、集鎮美鎮、穩定和鎮”六大戰略,突出抓好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的“三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財税工作、固定資產投資、結構調整、社會穩定六大重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農商並進,山壩統籌,努力把**建成“**南部重鎮”,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十一五”期間農業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為:糧食總播種面積3萬畝、產量達1000萬公斤、人均400公斤;甘蔗總面積穩定在2萬畝左右、農業產量達7.5萬噸、入榨7萬噸,實現蔗農收入1800萬元;香料煙總面積1.12萬畝以上、產量達3.3萬擔、實現煙農收入1980萬元;蠶桑面積6190畝,養蠶5110張、產量17.9萬公斤,產值306萬元;茶葉總面積1.2萬畝、產量達125萬公斤以上、實現產值1250萬元;核桃總面積達53000畝,投產產量800噸,實現產值450萬元;竹子總面積36600畝,其中甜龍竹20140畝,投產30000畝,其中甜龍竹16600畝,年創經濟效益1100萬元;肉類總產3000噸、實現產值2014多萬元。

圍繞上述目標,鎮黨委、政府在認真總結“十五”所取得成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面臨困難和存在問題,確立了“優化糧油、鞏固甘蔗、突破煙茶、發展畜牧業,壯大竹子和蠶桑”的產業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農業這個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對產業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發展產業,切實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緊抓糧食產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

近幾年,**鎮在加強產業發展的同時,毫不放鬆對糧食產業的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羣眾調整糧經作物比例,優化產業結構,拓寬農民羣眾的經濟收入渠道,“優化米糧倉,豐富錢袋子”。在糧食生產上,加大對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不斷加大投入,改善生產條件,搞好服務,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科技實施,培育優質水稻基地,辦好糧食科技示範樣板,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保持**“糧倉”風貌。

(二)鞏固發展支柱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保障。

1.鞏固發展甘蔗產業。鎮黨委、政府通過認真分析鎮情,深刻認識甘蔗產業在全鎮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合理佈局,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積鞏固在2萬畝,預計產量7.5萬噸、入榨7萬噸,繼續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持。

第四篇:草原鄉2014年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草原鄉2014年農業產業規劃情況彙報

一、草原鄉2014年農業產業發展回顧

2014年,我鄉農業工作在全鄉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主線,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農業發展思路,不斷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和扶持新興產業。通過提升全鄉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業產業化建設主要有以下成績:

(一)土地流轉:已順利完成土地流轉11510畝。

(二)種植業:我鄉2014年蔬菜基地建設種植面積畝,檸條種植面積畝,觀光農業帶建設畝。藥材種植畝,千鬆壩造林畝,社會造林畝。

(三)養殖業:2014年養殖奶牛400頭,年末存欄量頭,新增奶牛小區處,計劃新增肉牛頭,新增肉牛養殖小區處,可繁殖母豬頭,養羊規模小區處,年末存欄只;生豬飼養達到頭,新增生豬規模養殖小區處,新增雞棚處,新增柴雞隻,年出欄達到只,

二、2014年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為:

2014年,鄉黨委、政府的農業總體工作思路是:緊緊圍繞“經濟提速、財政增長、農民增收”三大目標,着力實施“農業穩鄉、項目強鄉、科教興鄉、招商富鄉、集鄉美鄉、穩定和鄉”六大戰略,突

出抓好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的“三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財税工作、固定資產投資、結構調整、社會穩定六大重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農商並進,山壩統籌,努力使草原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一) 種植業:

毫不放鬆對糧食產業的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羣眾調整糧經作物比例,優化產業結構,拓寬農民羣眾的經濟收入渠道。在糧食生產上,加大對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搞好服務,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科技實施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改變以往單一種植小麥,莜麥的情況,大力推廣種植胡麻,葵花的等經濟作物;加大蔬菜基地建設種植力度,推廣種植縣政府重點扶持項目——歐洲菊苣;加大力度進行觀光農業帶建設;繼續加大藥草種植力度。

2014年,我鄉計劃蔬菜基地建設種植面積5000畝,檸條種植面積5000畝,觀光農業帶建設500畝。歐洲菊苣種植500畝,藥材種植1100畝,千鬆壩造林3391畝,社會造林1200畝。

(二)養殖業。圍繞“養殖富民”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穩定生豬產業;推進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畜牧業數量、質量、效益同步增長。

2014年計劃新增奶牛400頭,年末存欄量道道460頭,新增奶牛小區一處,計劃新增肉牛1600頭,新增肉牛養殖小區4處,計劃增加可繁殖母豬2014頭,計劃新增加養羊規模小區8處,爭取年末

存欄6000只;生豬飼養達到18600頭,新增生豬規模養殖小區4處,計劃新增雞棚70處,新增柴雞17000只,爭取年出欄達到7000只。

(三)通過種植業和養殖業調整,爭取順利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人

四、保障完成目標的基本措施

圍繞上述目標,鄉黨委、政府在認真總結“2014所取得成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面臨困難和存在問題,確立了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狠抓農村政策落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積極爭取、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對農民的扶持政策,確保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落實市、縣政府關於農村土地流轉的意見,加強指導、協調、服務和管理工作,促進農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轉。

二是狠抓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民增收鏈條。圍繞主導優勢產業,進一步培植農產品加工骨幹龍頭,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涉農行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使更多的農户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儘快構建龍頭企業成羣、專業合作社成網、生產基地配套、聯結關係緊密、帶動能力強大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促進農民增收。

三是狠抓科技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搞好新型農民科技和新型農民創業等各項培訓,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信息、政策諮詢服務。抓好新技術新品種的研發、引進和推廣,加快利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農業進程,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四是狠抓服務型市場建設,促進農產品流通。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建立信息服務中心,健全完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充分發揮現代科技信息傳播手段作用,搞好農產品信息收集、整理、發佈和應用,加快形成聯結到户的市場信息服務網絡,為開拓農產品市場提供高效服務。

五是狠抓基地建設,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認真總結農業基地建設經驗,結合重點工作和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建設規劃,確定示範區域,明確責任人員,落實工作措施,推動農業生產基地建設上水平、上檔次,使農業示範基地真正成為設施完備、配套齊全、品種優良、技術高新、管理科學、環境優美、效益顯著的標準化、規模化、區域化生產基地,真正發揮其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

六是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加快全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充分發動全鄉廣大人民羣眾及社會各方力量投入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這個工作上來,一是抓住機遇,搞好招商引資。利用好外資的力量的發展建設本區域基礎設施。二是切實增加本級財政投入,加強支農資金監管,確保使用規範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勵農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議”,規範農民自主籌資籌勞機制,引導農民開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設施建設。

第五篇:縣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縣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彙報

**縣人民政府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人民政府有關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決定和部署,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主題,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戰略舉措來抓,採取市場引導、政策扶持、信息服務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指導等措施,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縣農業產業化得到不斷髮展和壯大。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產業發展主要成效

**縣是土山縣,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和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是全市林產品、糧食、水果、烤煙主產區之一。近年以來,為適應市場需求,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縣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發展特色經濟,緊緊圍繞"林紙大縣、水電大縣、生態大縣"的戰略目標,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優勢的區域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農產品有了一定規模和市場。

一是主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迅速。我縣注重優勢、特色產業的基地建設,依靠科技發展加工業,以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業產業發展。這些優勢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我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中八渡筍26萬畝,桐果23萬畝,油茶10萬畝,水果12萬畝,木薯2.9萬畝,煙葉5000畝、桑樹8000畝,甘蔗3.6萬畝,無公害蔬菜2.1萬畝,食用菌87萬平方米,建設100萬畝林漿紙基地,並相繼引來了相應的加工企業,促進了產業的穩步發展,加工企業也逐漸發展成為本縣的龍頭企業,為穩定農村經濟收入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是產業區域佈局基本成形。根據資源、經濟、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我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出了"筍、蔗、桑三大產業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理念,以市場為主導,引導羣眾在交通幹道有效範圍優先發展甘蔗,在交通次優範圍發展桑蠶,筍產業以山上為主,形成農業產業和諧發展的新佈局。圍繞"穩糧、抓錢"思路,在樂裏、潞城、利周、舊州等公路沿線鄉(鎮)種植蔬菜、香蕉、西瓜、葡萄、西洋南瓜、種桑養蠶、甘蔗等高產、高質、高效經濟作物,在石山地區及兩翼山區發展烤煙、竹子、種草養殖等產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羣帶。舊州的蔬菜、林漿紙基地,樂裏的八角、種桑養蠶,利周的優質稻米,六隆的八渡筍、種草養牛,潞城的三月李,以及平塘、浪平、八渡、八桂的烤煙等產業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逐漸形成了一鄉一品、一村一色的生產格局,成為當地農户增收的主要來源。

三是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目前全縣從事農產品加工和生產的企業有21家,其中發展有一定規模並逐步形成龍頭企業的有勁達興公司、山弘公司、紅楓澱粉廠、偉健藥業、荔森紙業、國營樂裏林場、六隆八渡筍有限公司、奮飛木業有限公司、雄達木業有限公司及6家桐油加工廠等。正在籌建的有**富民糖業有限公司(糖廠)、**惠民繅絲有限公司。

二、發展農業產業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農業水利基礎建設,增強農業抗災能力。一是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施水利渠道三面光硬化工程;二是抓好雨水集雨蓄水工程,加強地頭水櫃建設;三是抓好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加強電灌、管道輸水、噴灌、微灌技術工程;四是抓好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工程。

2、做好農村交通建設,健全農村基礎設施網絡。修建農業產業基地公路網,特別是抓好蔗區、林區、農田公路、鄉村公路、農村屯級道路的建設,形成四通八達的農村交通網絡。

3、扶持帶動農業機械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國家補貼政策作用,加快農機裝備,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以現化農業機械來裝備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效益。

(二)狠抓良種工程,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

在作物品種佈局方面,我縣堅持把優質良種作為優勢產業和優勢農產品發展壯大的基礎,加大投資力度,完善一批新品種繁育、質檢和種子(種苗)加工處理等基礎設施;按照生產規模化、產品標準化的要求,分品種在優勢產區建設一批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和加工中心,提高農產品種子(種苗)質量和供種能力;引進試驗、示範一批優質品種,有計劃地組織農產品評優,分區域、分作物發佈重點推廣優質品種名錄,引導農民調整品種品質結構,加快優質專用品種、無病毒苗木的推廣應用步伐。目前,我縣良種推廣使用率逐年提高,如今年早稻面積4.2萬畝,其中雜交稻4萬畝,佔95.2%;雙高甘蔗推廣2.7萬畝,佔甘蔗總面積的90%。

(三)優化區域佈局,建設產業基地

一是抓好規劃指導。圍繞農業優勢產業,按照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的原則,做好產業帶的定位,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指導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按照"一鄉一品"的要求,搞好區域佈局,形成板塊基地,形成優勢產業帶,把優勢

產業帶做大做強;二是抓規模。**縣的八渡筍、桐油、茶油等名優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八渡筍之鄉和桐油生產基地,桐油、八渡筍產品享譽中外,遠銷日本、韓國、台灣、東南亞等地。從資源特色和生產歷史上看,這些產品均具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勢,我縣通過低產改造,擴大生產規模,不斷開發新產品等措施,形成了一系列以八渡筍、桐油、天然靈芝等為主的出

口創匯農產品生產基地。三是政策扶持。按照"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規範土地承包地轉包、租賃、入股等,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對產業佈局調整中開發難度較大的"四荒"資源,以優惠條件通過招標方式轉讓給有能力的單位或個人經營。四是整合力量強勢推進。通過調整項目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整合現有的農業項目和資金,按照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渠道不變、提高效益的原則,向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傾斜。引進和鼓勵龍頭企業,參與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發改、財政、農業、林業、農機、水利、交通、扶貧、煙草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為推進全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搞好科技攻關、技術推廣、配套物資供應、農產品流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培植了一批有較強市場開拓能力的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規模較大的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市場公認的知名品牌,整體提升了全縣的農業綜合競爭力。

(四)推廣先進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產業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

我縣建立有建立水果無病毒育苗基地5個,面積300畝,輻射面積近4萬畝;實施果樹套袋技術示範1500畝,輻射面積3.8萬畝;推廣農作物節水灌溉11.8萬畝,生物防治1.3萬畝,中低產田改選和坡改梯14.8萬畝,無公害農業生產3.6萬畝。此外,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深入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完善農民技術培訓教育體系,努力增強農民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充分調動廣大農技人員的積極性。

(五)抓標準化生產,創建品牌農業

一是抓好全程化的標準生產。全縣推廣配方施肥2.6萬畝,植保綜合防治3.2萬畝,農作物標準化栽培2.9萬畝。二是依靠科技進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重點是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優化提高生產工藝和加工工藝。三是依靠加工企業組織生產。通過加工企業向農民提供種子、技術、生產標準,對產品進行統一回收,使標準化生產落到實處。四是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嚴禁生產、經營、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對各種假劣產品、假冒商標依法嚴厲打擊,通過打假打劣保優,切實保護好生產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六)培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採取"公司+農户+基地"、"公司+農户+基地+協會"等經營模式,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突破口,積極培植和支持山弘公司、廣西偉健藥業、紅楓澱粉廠等龍頭企業,堅持走農產品深加工增值道路,帶動本縣優勢農業產業發展。

(七)加強教育培訓,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民

採用"田間課堂、諮詢課堂、媒體課堂"等形式,充分利用"陽光工程"培訓項目,整合各類培訓資源,以農機校、職業中專、農廣校以及各鄉(鎮)成人文化技校為培訓基地,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解決在外務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文化素質,變"苦力型"為"技能型",幫助農民掌握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能。

三、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問題

**縣農業產業發展雖然有了一定規模和效益,但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產品結構不甚合理,優質、高產品種比例不高。如優質稻、水果、甘蔗等優質、高產品種偏少。二是產業結構區域佈局雷同,規模小。農產品總體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三是市場信息網絡和營銷體系建設滯後,農業結構調整存在盲目性,農產品流通不暢,制約了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壯大。四是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技指導、服務不到位,優質、高產、低耗、高效的新技術不多,科技成果儲備不足,轉化慢,科技貢獻率不高,對鞏固和提高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缺乏強有力的支撐。五是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脆弱,農村市場體系、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滯後,制約了特色、優勢農產品的效益發揮。六是農業投入資金緊缺,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七是農產品科技含量低,基本處於原料型、初加工型階段,品種培育、基地建設和區域佈局工作力度不夠,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緩慢。八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少,輻射帶動能力弱,不少企業管理粗放,成本高,效益低,產業鏈短,農產品加工缺乏深度和廣度,資源利用率不高。九是羣眾文化水平較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弱,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推廣普及難度大。小農經濟思想嚴重,現代農業經營意識淡薄。十是動植物疫情對農業增產構成較大威脅。水稻病蟲害、動物疫情威脅仍然較大,預防工作任務重,一旦發生疫情受到的影響難以估計。

四、下步發展目標和計劃

(一)發展目標

圍繞全縣"十一五"總體規劃和"林紙結合、鋁電結合、糖紙結合"經濟發展路子,按照"市場化、規模化、規範化、效益化"的市場經濟原則,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內部結構,在鞏固現有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的基礎上,依託"兩江、兩路"、"兩大、兩小"的經濟區域和工業區域,按工業化的理念,建設一批新興、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名牌農產品,促進優勢產業區域佈局進一步優化,實現"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促使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有較快增長,龍頭企業有較大的發展,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有明顯提高。2014年實現全縣農業總產值4億元、糧食總產量8.59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568元的目標。

(二)發展計劃

根據農業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今年我縣將甘蔗、桑蠶、烤煙、優質稻、食用菌、無公害蔬菜、木薯、中草藥、優質水果、八渡筍、油桐、油茶等確定為我縣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優先規劃區域佈局,重點扶持發展。

1.蔗糖產業主攻方向:加快品種改良,示範和推廣一批高產、優質良種,如新台糖-22、台糖-23、台糖-57。建立健全一批高產示範基地,加強示範點的建設。區域佈局:甘蔗基地重點放在全縣公路沿線交通方便的鄉、村、屯,即在利周、舊州、潞城、定安、八桂、六隆等鄉鎮建立甘蔗生產基地,在利周至舊州沿線建立萬畝"高產高糖"示範點。爭取全年甘蔗面積達到7.8萬畝。

2.桑蠶產業主攻方向:全年新種1萬畝,引進推廣高產桑葉品種(桂桑優12號、桂桑優62號、特優2號),建立高產桑園;引進推廣優良蠶品種(桂蠶一號、桂蠶二號、兩廣一號),提高蠶繭產量;大力推廣小蠶共育室,縮短養殖期,提高經濟效益,力爭每300畝桑蠶生產基地建立一個小蠶共育室,每個鄉(鎮)建立一個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全縣建立3個蠶繭收烘站;借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之機,招商引資興建繅絲企業和絲綢企業。區域佈局:在全縣14個鄉(鎮)氣候適宜的村屯發展桑蠶生產,農户可充分利用田頭地角及緩坡地發展種桑養蠶。

3.烤煙產業主攻方向:全年計劃種植1.01萬畝。以完善煙水配套設施為突破口,提高煙葉質量、產量,降低煙農勞動強度,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完善煙區鄉(鎮)煙葉站建設;引進優良新品種,推廣集約化育苗,打造**優質煙葉生產基地,大力提倡科技興煙,提質增香降鹼。區域佈局:重點在平塘、浪平、八桂、八渡、高龍等鄉(鎮)實施,推廣煙玉套種和煙稻輪作模式。

4.優質稻米產業主攻方向:在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抓住國家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充分發揮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着力在全縣14個鄉(鎮)大力發展優質稻基地建設,實施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一是引進常規優質稻良種,如田東香米,德保黑糯等,建立繁育基地。二是大力推廣超級稻種植。計劃在利周鄉建設常規優質稻良種繁育基地200畝,生產良種8萬公斤,可供種植優質常規稻1萬畝。三是與自治區種子公司、神農大豐種業有限公司在百樂等鄉(鎮)建立制種基地0.4萬畝,生產優質雜交稻種160萬公斤;四是發展優質稻米加工企業,並以此為依託,走"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化經營道路,實施品牌戰略,實行品種、供種、加工、品牌一體化,促進優質稻米產業的健康發展。區域佈局:在雙季稻區利周、潞城、舊州、定安等11個鄉(鎮)建立以雜交優質稻為主的生產基地,主要推廣宜香系列、內香優系列、兩優系列雜交稻。

5.食用菌產業主攻方向:根據**縣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基礎和資源潛力,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重點在竹林下種植靈芝和香菇等50萬平方米。充分利用桑枝資源,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大力推廣袋料栽培食用菌,主要發展木(雲)耳、靈芝、香菇、蘑菇及珍稀食用菌。推廣以雲耳、雙孢菇為主,香菇等其他蘑菇為輔的食用菌發展模式。區域佈局:根據各類食用菌的生長特性、氣候要求、生產原料等在各鄉(鎮)發展不同的食用菌產業。

6.無公害蔬菜產業主攻方向:建立無公害蔬菜品質檢測中心2個,無公害蔬菜生產保障體系1個。通過開發無公害蔬菜生產加工新技術,建立無公害蔬菜質量監測中心,完善無公害蔬菜檢測檢驗體系、市場服務體系、農業環境檢測體系、質量認證體系、技術標準體系、信息網絡體系及無公害蔬菜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建立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大力推廣"稻-稻-菜"和"稻-菜"等生產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名、特、優、稀品種,抓好反季節無公害蔬菜和延期蔬菜栽培,蔬菜品質安全率達100%。區域佈局:重點放在城鎮周邊的鄉(鎮)和重點工程所在的鄉鎮,具體佈局是:國道公路沿線的樂裏、利周、潞城、舊州重點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外調型品種,如無公害番茄、辣椒、西瓜、四季豆、西洋南瓜等;六隆、八桂、八渡等主要發展八渡筍;浪平、平塘主要發展反季節蔬菜(番茄、辣椒、瓜豆類、大白菜)及具有本地特色的菜花;定安、八渡主要種植生薑;百樂、者苗等主要發展幹椒。同時根據實際重點發展野生蔬菜、保健型蔬菜、營養型蔬菜,如:一點紅、蕨菜、紫菜頭、魔芋、味精菜、白花菜、雷公根、佛手瓜等綠色食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生產格局。

7.木薯產業主攻方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擴大種植面積至5萬畝,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擴建木薯加工廠,提高加工能力。改善和提高木薯澱粉的產品質量,逐步把單一的木薯加工澱粉向澱粉精深加工、植物能源生產轉變,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區域佈局:主要分佈在樂裏、潞城、八渡、八桂、那比、者苗、六隆、利周等鄉(鎮)。

8.優質水果產業主攻方向:以改造一批低產果園為重點,以推進"優果工程"建設為目標,加大名特優水果引進種植力度,以發展沙糖桔、李果、板栗、核桃等為主,建設標準化優質水果基地,提高採後加工保鮮、分級包裝水平,使水果質量安全率達100%,爭取全年完成新種水果3萬畝。區域佈局:在國道324線和南昆鐵路沿線的樂裏、利周、潞城、舊州和南部的土山鄉(鎮)發展沙糖桔、李果等優質品種;在浪平、平塘、高龍等石山鄉(鎮)發展板栗、核桃、桃果等。

9.中草藥產業主攻方向:人工種植靈芝,林下種植何首烏等中草藥材1000畝。區域佈局:建立育苗基地,在樂裏、定安建立2個育苗基地,主要培育靈芝、何首烏、金銀花、杜仲等品種。

本站給您推薦其他範文:

鄉鎮2014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彙報

xx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彙報

鄉鎮產業發展情況彙報材料

鄉鎮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彙報材料

鄉鎮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彙報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ley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