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多篇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多篇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多篇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1

一、學期達成的研究目標

這一學期,我課題組在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工作。通過上學期的初步研究,發現我校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模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處於零狀態。只有在研究中發現了問題,才會促使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本學期,在二年級重點進行了課堂教學的自學指導,以帶動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同時,在低年段積極推進語文活動,以此為平台,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形成了簡單的語文自主學習的方法,為幫助他們養成初步的語文自主學習習慣、形成基礎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期研究重點

1.自主和集中學習相結合,提升了課題組成員的理論修養。

2、加強課堂指導,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圍繞課外自主閲讀,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競賽活動。(整班朗讀、講故事比賽、寫讀後小記等)

4、課題組成員各司其職,組織好分管活動並隨時收集過程性材料。

三、學期研究主要收穫

這一學期,我課題組主要依託“課堂研究”和“閲讀活動”,進行了紮實有效的教學研討,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對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有了提升。

課堂:

本學期,我課題組圍繞《培養農村低年級學生初步的語文自學能力的實踐研究》這一研究課題,在低年段及三年級開展了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研究,增強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堂合作學習、課外主動閲讀的有效性,逐步積澱他們的語文素養。

在 xx老師執教的《學棋》第二課時教學中,始終執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這兩個徒弟跟秋學下棋,是不是都成了高手呢?”當學生用文中的語言交流後,宋老師追問:“讀到這,有沒有什麼要問的?”利用課堂這麼有限的時間,給學生提供質疑、釋疑的平台。從低年級起,就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正是這樣的訓練,才能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的好習慣。

xx老師執教了三年級的《古詩兩首》中的《絕句》。佈置學生課前預習時,不光要求讀準、讀順本詩;還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查工具書,瞭解什麼叫“絕句”,詩人簡介,寫作背景等。課前預習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得到了檢查和補充。在其中一處教學環節中,全班學生分成男女生兩大組,根據詩意,結合圖意,聯繫背景,分組完成了文包詩的創作。課前的自主預習、課堂的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活動:

在20xx年xx市“迎六一”講故事(演講)比賽的通知精神的基礎上,我校計劃在5月18日下午第二節課開始,舉行校級的選拔賽。屆時將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輔導教師若干名,最優秀的選手將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比賽。

在校級比賽的前夕,為了讓參與的面更廣,低年級的老師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課外書中選擇喜歡的故事,利用課餘時間,藉助拼音,自己讀準、讀順、讀熟;並自己試着把故事講下來。這一做法正符合低年級孩子的表現慾望和讀書興趣,他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能有模有樣地説下了故事,有的學生還加上了可愛的動作。

於是,低年級的老師一合計,利用每天的晨會十分鐘、課前五分鐘,讓胸有成竹的孩子走上故事講台,繪聲繪色地講自己的故事。雖然話説得不夠通順,語氣比較單一,但是每班還是有選手脱穎而出來參加校級比賽。

校級比賽如期舉行,有舞台背景,有音響設備,有主持人,有數十位評委,各班選手按籤依次上台。整個過程中,低年級的學生表現尤為出色:語言流暢,語調恰當,動作自然,讓台下的評委老師不住點頭稱讚。

眾望所歸,捷報傳來,我校派出的一年級和六年級的兩名學生均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雖然參加本次市級活動的人選只是鳳毛麟角,但是,借這一活動的東風,讓低年級的學生激起了自主課外閲讀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得到語言積累和表達的訓練。

剛開學,低年級的教師就根據“關於舉行20xx年xx市國小低年級整班朗讀比賽的通知”精神,緊鑼密鼓地組織學生進行整班朗讀訓練。讀教材,讀《補充讀本》,範讀,培養助手領讀,課堂精讀,課外自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聲情並茂地讀起來。5月25日的早讀課,學校組織評委到班現場觀摩評比。在6月5日的市級比賽中,我校的一年級兩個班均獲得了“市優勝班級”的榮譽稱號。這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和有效指導,更離不開學生積極的朗讀興趣和良好的朗讀方法和習慣。

另外,利用時節特徵,帶領學生在校園裏找春天、吹蒲公英,讓學生畫畫、説説、寫寫;根據年級特徵,記錄自己的讀書感受,可以三言兩語,寫得好的印上小紅花作為獎勵。

因為有了這一研究的課題,參與的成員在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中不斷思考着。何露娟老師撰寫的《低段詞語有效教學一二得》、徐麗萍老師撰寫的《探求低段童話教學的核心價值和教學策略》,獲20xx年xx市優秀教育論文評比二等獎,

四、下學年打算:

1、下學年,課題組將根據年級特徵設計預習卡,根據預習卡嚴格執行,並跟蹤預習卡的完成情況和收集。

2、為課題研究服務,改革課堂教學研討的模式,讓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能得到充分地體現。

3、有計劃地組織課外閲讀活動,出示閲讀書目,自主選擇。既有個人自由讀,又有整班共同讀。要有讀書記錄卡,要有讀書成果彙報。

4、鼓勵課題成員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力爭在各自負責的領域有所突破。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2

我校是嵊州市一所鄉村學校,因此最近才開始了英語教學課題的研究。幾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英語教學已經卓見成效,並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發展”的教學特色,英語教學已成為學校的辦學優勢之一。回顧我校英語教學的歷程,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在推動我校英語教學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使我們堅定了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之路的決心和信心。

一、在課題研究中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中學英語教學之路。

新課程改革為教育指明瞭發展的方向,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

1995年秋,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在全國各城鎮中學普遍開設英語課的文件,中學英語課程在我市普遍開設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開始探索中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開闢有特色的中學英語教學新途徑。

隨着科技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計算機已經走入課堂,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了充分利用我校先進的電子教室、完善的校園網絡系統,我們開始了“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實驗研究,併成為我校承擔的中央教科所主持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中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課題實驗的主要內容。在實驗中,交互性的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被引進了課堂,在網絡教室上英語課是常見的事,英語課上教學生瀏覽網站、製作賀卡、收發e—mail也並不奇怪。

我們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開展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不同形式的聽、説、做、玩、唱、演的主體性活動,使學生在動中學、做中學、玩中學,強調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表達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學校專門開設了每週一次的活動課,新建了學生英語活動室,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此外,操場、公園、超市、街邊都是學習的課堂。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對話和英語小品等。活動化教學有力地激發和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和強化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通過兩年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了活動化教學的原則,構建了“活動熱身----活動呈現----活動練習----活動鞏固----活動應用”的教學模式。併成功地舉辦了嵊州市中學英語教學活動化研究研討會。活動化教學成為我校英語教學的另一大特徵。

經過幾年的實驗研究,“英語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與“活動化教學”已成為我校英語教學的特色。英語教學的優勢明顯地表現出來。我們的學生具有了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和聽、説、讀、寫的能力,特別是聽説能力尤為突出。他們能大膽開口,熟練地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二、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提升。

要搞好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而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直接影響着教育的成效。作為今天的教師,我們在昨天受教育,卻在今天教育明日社會的主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學習空間和學習手段。

?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中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課題實驗迫使教師不斷學習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樹立新的教育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使今天的教育嚮明天更加靠近。因此,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獲取新的信息,以完成知識結構的調整和更新,提高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能力。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也使“改善師生關係、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等觀念和意識更加深入教師的大腦,讓教師不得不擯棄以往單純以粉筆叫黑板、以教師和書本為中心的舊的教學方式。

在年級的英語課上,我們的教師藉助網絡,做了一個有關聖誕節的單元教學設計,在這個設計裏,不但要求學生學會聖誕節的有關單詞和祝福語,學會唱英語歌曲,還要求學生通過瀏覽教師製作的有關聖誕節的主題知識網站,瞭解聖誕節這一西方傳統習俗,並學會用powerpoint 製作電子賀卡,在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我們從這個設計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設計思想旨在打破學科體系,加強英語和信息技術之間的學科知識滲透,以計算機為媒介,為學生提供綜合應用學科知識、活動學習和開放性學習的內容和途徑,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如,在活動化教學研究中,教師在讓學生鞏固複習“bedroom” “din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等單詞和句子“what’s this room? it’s a …”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拿出紙筆,自己設計一套結構合理的房子,讓學生兩人用英語進行問答,然後評評誰的設計最合理,説出為什麼。這樣的課堂設計,體現了老師重視學生個體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通過課題研究,構建新的英語教學模式。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受中學教法的影響,多采用原來的五步教學法,通過課題實驗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了更為豐富的教學模式。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中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課題實驗,我們總結了基於網絡環境下的探索學習模式,協作學習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能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在剛才提到的單元教學設計中,有一課時的教學就是讓學生自己瀏覽主題知識網站, 收集有關聖誕節知識的相關內容,並通過“小小演説家”的演講活動、“聖誕知識知多少”的競賽、聖誕節專題小報等形式,讓學生通過網上自學的途徑來掌握並交流所獲取的信息。這種模式無疑改變了知識的傳授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在活動化教學研究中,我們探索出了“活動熱身---活動呈現----活動練習----活動鞏固----活動應用”的教學模式。讓所有的教學都在活動中完成。經常我們都可以看到英語教師帶着學生在操場上操練英語口令“attention” “at ease”…也可以看到師生在超市裏用英語問“what’s this? what’s that ? how much is it?”等對話。

四、課題研究促進了課堂教學過程的改善。

在實驗中,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促進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發生變化,併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是教學過程得到充分的改善。

現在,英語組教師大多能熟練應用powerpoint 軟件製作演示文稿、用flash 軟件製作動畫、用photoshop 進行圖片處理,有的還能製作網站。在八年級的一堂英語課中,老師用製作的多媒體交互式課件進行教學,把課件放在網上,發送到學生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操作鼠標,點擊主界面上提供的對話,歌曲,練習等項目來完成學習,所有的問題都在課件中呈現。因為它是交互式的,所以大多數問題學生能夠通過操作電腦解決。活動化的教學過程更使學生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無窮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悦心情。可見,這樣的教學過程,注重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它能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這樣的教學環境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掌握和應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五、課題研究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要搞好教育,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在工作中不斷更新教學思想,更新教學手段,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做研究離不開踏實勤懇的鑽研精神,也離不開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全體英語組教師在實驗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學理論專著,學經驗文章,觀摩各類教研課、公開課,並主動參與研究和討論。在打造楊波老師參加市英語教師比武中英語課件的設計的過程中,教研組成員表現出了可貴的團隊協作精神。 同時,在共同參與、相互探討、相互交流之中教師也獲得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這本身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自身發展的過程。近年來,我們英語組教師上過從校級到市級的研究課、公開課、示範課。市英語教研員來我學校聽課,對我校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對英語教師的專業化和良好個人素質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六位英語教師中,有嵊州市的中學英語骨幹教師。

如今,我校英語教師通過多年的研究合作,已成為了一支年輕、敬業、好學、肯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協作精神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六、讓我們一起做研究。

當然,我們的研究是沒有止境的,我們正在申報新一輪的全市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中,關於中學英語教學的實驗課題,並將把“科研興教,科研興校”之路堅持走到底。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所以,我倡議全體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做研究!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3

xx年12月,我校承擔了綜合實踐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中國小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務,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該課題的預定研究任務,現將研究工作向總課題組彙報如下。

一、對本課題研究的認識

自主性學習是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是國際社會比較認同和實踐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強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活動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生,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進而在各科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地判斷以及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課程其實是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自學與指導結合起來,融開放、引趣、導思為一爐的新型課程,它打破了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性,打破了嚴格意義上課堂教學上的封閉性,它把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識學習和體驗放在首位,尊重個性,鼓勵創新,這一切都為開展自主性學習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課題,嘗試在這一領域做一番積極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為自我個體的發展獲取一個開放的生成性的動態過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體過程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全力支持課題研究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我們將課題研究列入學校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安排參加過國家綜合實踐活動遠程研修培訓的主任具體主持該課題的研究工作;接着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選拔優秀的骨幹教師擔任實驗教師,按教師個人特長進行具體分工,同時還建立完善的課題制度,如經費保障制度、人員獎懲制度等,從人員與管理上確保課題的研究質量。

(二)分析整合學校資源,搭建實踐活動平台

xx年12月,課題組成員對學校資源進行了分析。我校成立於1983年,歷史較為悠久,連續多年均被評為xx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非常重視硬件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使教學設施達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評為“山東省教學示範校”。除了擁有豐厚的物力資源外,學校還擁有大量的優質人力資源。另外我校的環境資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學校周圍分佈着xx市的各大商場、自來水公司、嘉盛乳業等豐富的社區資源。經調查研究,課題組的老師決定充分挖掘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與崖頭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業、市政公司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在青山公園附近建立了農田生產實驗基地,為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開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內建立木工坊、綜合實踐活動室,讓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新課程的亮點真正亮起來。

(三)抓好教師培訓,加強教研力度。

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視師資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堅持內培和外培相結合的原則,不失時機地到外地學習經驗,拓寬培訓渠道。在課題研究的時間裏,採用網絡主題教研、發放學習材料、專題培訓講座等形式定期舉行專題學習,每學期都要進行課題研究情況分析會,並帶動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

我們採取了每週集體教研的方式,每學期召開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課、研討課,我們還經常請到市教研室的張春芳老師到校及時指導工作。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參加市教研中心組織的各種研討學習活動,及時研討教研中出現的問題、相互交流經驗和體會,開拓思路。還大力支持實驗教師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的開發工作,以求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業務水平提高了,思路開拓了,教師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四)開發管理平台,建立課題研究網站。

為了使課題研究實現過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學管理,我們組織骨幹教師開發了該課題的專題研究網站——“一路同行”。該網站設立了“課題概況、課題研究、在線研討”等欄目,為課題的實效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平台有利於教師相互交流、學習,方便教師隨時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案例的學習深入開展研究;這個平台有利於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科學評價,我們要求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必須保留研究資料,教師每做完一個步驟就可以及時上傳到自己的文檔裏,這樣課題組就隨時可以監控每位實驗教師研究到了哪個階段,同時隨時可以進行過程指導。到最後也能保證研究成果的真實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我校以抓好教科研為先導,緊緊圍繞課題目標,採取了各種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氣開展了各項實驗研究工作,目前實驗工作實施得十分順利,並已經取得實效。

(一)培養了學生自主觀察的能力

觀察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質。然而,觀察能力並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實

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綜合活動課上,教師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了觀察能力。源於對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確實了綜合實踐課題《走進牛奶世界》。在實驗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走進嘉盛乳業有限公司,參觀了袋裝牛奶的整個製作過程,拍攝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資料,並就心中的疑惑向專業人員進行了諮詢,從中獲得了不少乳品生產知識。

(二)培養了學生自主協調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協調發展。這時的學生不是講台下被動的看客,而是活動的主人。我們在青山公園開闢了一塊試驗田,孩子們經過辛勤勞作,收穫了一些蔬菜。收穫的蔬菜怎麼辦呢?同學們展開了討論,最後商定:一部分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提前商定書寫祝福的對聯、準備精彩的節目、為爺爺奶奶收拾衞生,給爺爺奶奶們帶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愛心;另一部分去市場賣掉,用賣來的錢換取春季的種子,同時去體驗一下賣菜的感覺。於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拓展性主題:感恩社會——走進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農,在孩子們的精心設計下應運而生。

(三)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的能力

綜合活動課形式靈活多樣,內容不侷限於課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進行,及時地把最新的信息傳播給學生。活動也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教育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把勞技教室重新進行了整理、配置,整潔敞亮的教室讓人神清氣爽,高標準的木工全套工具鋥亮有序且一應俱全——這便算是有了“好馬”。根據工作實際,木工小組由張曉娜、彭娟老師負責。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組的活動已經走上了正軌。整潔的活動室也漸漸熱鬧起來,在學生們一雙雙稚嫩的小手下,我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製作的籃球架,有設計精巧的小木櫃,還有省力的垃圾撮……他們給試驗田製作的告示牌已經插到了地頭上,引起了大人們的駐足觀看;樹上兩個愛心鳥巢現在也住上了幾隻小鳥,成了它們温暖的小家;送給幼兒園小班的幾個小茶几雖然製作很稚嫩,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孩子的用心、細心、耐心……

(四)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豐富的問題情境,而且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也有效地調節了學生的大腦功能,充分挖掘了他們的大腦潛力。學生自己操作,尋求答案,手腦並用鍛鍊了自己。最可貴的是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觀察分析,獲得了直接經驗。寒假回來,我校舉行了“走進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學生蒐集了許多年文化習俗的資料,拍了過年時人們包餃子、觀花燈、蒸棗饅頭、捏面燈的圖片資料,對物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壓歲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知道合理計劃地使用壓歲錢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錢開支卡。“一年之計在於春”,剛開頭兒,孩子們就拿出了這麼多的作品,相信以後他們在綜合實踐的大道上腳步會越來越堅實。

(五)培養了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形式減少了不必要的紀律約束。它不受課堂40分鐘的限制,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也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統一答案、統一方法。學生開始變得善於主動蒐集一些資料了,除了活頁資料上的小知識卡片外,凡語文書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識,學生都會去翻閲相關資料,有的還在網上查尋。學生學會主動涉獵課本以外的科普讀物了。例如,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學生買了科普讀物研究周圍的花草樹木,不但知道它們的特點,還知道它們的作用,提高了他們保護花木的主動性,與以往的被動保護相比,他們是從心底裏來愛護大自然裏的一草一木的。

四、豐碩的研究成果

務實的課題研究,豐富的勞動實踐,為我校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廣闊世界。

在xx市首屆中國小素質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製作、發明類作品參展,成為參展數量最多的學校,其中高處蘋果採摘器榮獲山東省中國小科技發明二等獎,預防近視椅、點滴報時器等獲xx市科技發明一等獎。另有《蝸牛爬行的祕密》、《螞蟻喜歡吃什麼》等科技小論文在省市級獲獎;學生作文更是頻見報端,學生寫的《種菜小記》等7篇實踐體驗日記分別在《榮成時訊》、《小金星報》、《威海晚報》上發表;劉雅婷、徐丹等指導教師撰寫的有關課題的通訊多次被《榮成時訊》、xx市廣播電台、威海電視台、山東衞視報道,xx年我校的課題成果還在中央國際頻道播出;xx年上半年,分管課題具體工作的董琰彥主任寫的《這邊風景獨好》先後被榮成教育網、新思考網的綜合實踐活動專欄採用,其點擊率曾一度領先;寧寧老師的《標本製作活動,彰顯科技魅力》論文獲第四屆山東省科技教導員論文二等獎;林英老師的論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獲得xx市“中國小實踐與創新”重點課題優秀成果;課題總負責人張金平校長

撰寫的《在“動”中體驗,在“活”中收穫》一文在《現代教育報》上發表;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有兩次在市培訓中心組織的經驗交流會上做過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廣。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從學生的成長需求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長、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xx年10月,榮成電視台還對我校的農田實踐活動做了專題跟蹤報道;同月,我校五年級三班學生利用校外資源“世界勤儉日”開展的系列活動先後在榮成電視台、威海電視台的“新聞直播”欄目播出。

xx年3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活動8次,獲得到校人員的廣泛好評。我校共計接待xx市級以上領導的視察8次,其中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省婦兒辦孫靜珣主任等領導先後來我校調研工作,對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極高評價。

五、研究工作的體會

通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們體會到要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學校的領導要重視,親自參與研究的策劃、組織與實施,保障實驗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學校要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校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學校要主動爭取專家的指導,為教師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幫助。與有關單位結成共建關係,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搭建平台;從社會中聘請校外指導教師,建立校外指導教師聯繫手冊。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繫,吸引家長參與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發現國小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於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在一些具體環節中還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師生因思想觀念的限制而沒有完全“活”起來,部分活動的課題內容受到侷限,沒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層面。所以,今後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鞏固研究成果,力求比過去做得更好。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固研究網絡,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我們將繼續在課題組負責人張金平校長的領導下,在分管領導王主任和課題組骨幹的帶動下,定期活動,以活動推動課題的發展。

(二)加強科研力量,擴充課題組成員

由於學科和研究範圍的擴大,課題組人員必須擴充。要精心挑選人員,把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科研基礎好的教師吸收進課題組,使研究不斷深入。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深深體會到,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就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就能把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掘出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4

在我校全面開展教學改革之際,語文組開始了“國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課題研究。研究歷程中,我們本着以校為本的原則,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個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着力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這一階段的研究一路上可謂有點滴成功的喜悦,有研究無果的痛苦,有組織困難的灰心,有任務過重的壓力。

一、認真對待,穩步推進

1、組織培訓課題研究的教師。學習《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簡明讀本》,利用網絡、專注自主學習,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積累業務知識,並做好業務筆記。

2、確立了實驗班,實驗教師。開展以實驗班級為主體,非實驗班級配合的研究,並撰寫了調查報告以及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成績對比分析。

3、開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查活動。製出語文學習方式調查問卷,在各班開展調查活動,最後彙總並撰寫3000多字的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課題研究。

4、堅持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注重問題課的研究。圍繞“國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堅持集體設計、實施於課堂、教學反思、師生評價的模式。祖萬存老師負責做好聽評課安排和記錄。上課老師負責發放和回收《學生課堂學習調查問卷》並寫好初步分析,由祖萬存老師負責撰寫了4000多字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本階段調研報告工作。

5、期會考試後依照成績進行了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成績對比分析。

6、學期末組織課題組老師圍繞研究課題撰寫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論文。

7、初步建立較規範的研究檔案。達到了預定的研究目標。

二、預期研究成果初見成效

1、充實了理論,轉變了師生觀念。重視學生,調動和開發學生潛能,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2、體現了以校為本的特徵,解決了我校語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3、實驗班(重點)和非實驗班有記錄與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並能及時反饋到教學中去。

4、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中形成課題研究的共識,初步實施“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

5、論文反思集彙編建檔。

三、成果與結論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改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被動的、呆板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形式,以發現問題——制定計劃——行動實踐——修改方案——再次實踐——總結反思為基本流程的研究模式。祖萬存老師在研究中走出了一條“自信——幫助——嘗試——自主”的四階段教育自主學習模式。劉世宏老師在研究中讓學生自主合作評改作文等成功的案例。

四、改進和發展方向

當然研究過程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大而不實的現象,反思不深不能勤於總結的現象,聽評課中同伴互助不強的現象。

下一步以年級組為單位,七、八、九年紀分別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為主進行研究。認真開展研究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進一步規範研究形式,細化量化責任目標。研究交流見成效,影響並指導周邊學校開展課題研究

總之我們將認為組織安排,紮實工作,再接再厲,繼續深入研究,為提升我校語文教學質量服務。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5

在這半年多的課題研究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也積累了一定的實驗經驗,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反思,現就我校該課題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階段總結:

一、我們課題組研究的進展過程

回顧我們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研究工作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①課題準備階段:主要以個人理論研究為基礎,組成課題組,健全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醖釀課題實施方案及相關措施等;②課題實施階段: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後,我們進入了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課題組開展了各種形式、各種層次、各個方面、各種內容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③總結整理階段,主要是對課題研究中出現的資料、數據及各種成果進行整理、總結。在前兩個階段我們修訂方案措施,開展研究,初步發揮課題研究作用,並開展校課題研究公開課觀摩活動,解決課題研究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發揮課題研究作用,總結經驗教訓,爭取有一定的成果,並撰寫出中期課題研究報告,接受中期檢查。

二、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的具體情況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學習相關理論,增強科研能力,調查收集課題研究的有關資料;成立課題組,確定研究課題,撰寫課題立項申請書,制定研究

方案和實施計劃;確定試驗班級。

(2)課題組研究人員在課堂教學善於捕捉課題實驗過程中各類有價值的信息,並及時記錄存檔。

(3)通過調查、座談、觀察等形式,定期瞭解學生、家長、社會對實驗實施的反應或評價。 (4)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彙總,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並通過課題教學觀摩及論文的形式展示階段性成果。

(5)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不斷調整和改進。

三、在實施中的問題和思考

我們在組織老師學習課題計劃時就很坦率地指出計劃並非一成不變的,歡迎老師隨時提出修改意見。在實施中,我們又深入課堂,傾聽老師的意見,定時與顧問、老師一起檢討計劃的得失,及時地修改、調整和發展。在實施中不斷地培訓、提高教師幫助老師解決具體問題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加強對師資的培訓,以使課題的計劃不斷地變為課題的實踐並取得成效,以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綜合素質。引導老師端正思想;幫助老師掌握方法;加強課堂實踐的研究和反思總結,着重研究學生在讀題、審題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督促課題級成員認真作好平時的資料積累工作,做好課題組活動的記錄。

四、在實施中不斷地總結經驗交流

課題組要善於隨時發現教師的新鮮經驗,不能到了學期結束才想起總結。要努力幫助教師知道自己創造的經驗的價值,要幫助教師把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並使之條理化,要鼓勵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豐

富充實。要鼓勵教師解放思想大膽地形成文章,互通課題進展情況。我們課題組自課題研究以來,教師已積極撰寫數篇論文,設計數篇教案,通過實驗,教師們嚐到了付出辛勞後成功的喜悦;通過總結,教師思考了不少深層次的問題,對不少教育理論也有了新的認識,實施課題的自覺性更加強了。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課題組成員收集資料,撰寫論文,並由課題負責人親自撰寫經驗論文,這樣容易從全局考慮。這樣的文章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實驗教師工作的評價,收集、整理、核實材料,構思提綱,最終形成文章的過程,實際上成了課題組對工作的回顧和小結。

通過本課題實驗研究,我們欣喜地看到:我課題組教師對“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習慣的研究” 研究方向正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新的模式研究教學正在深入人心,研究課的教學更接近教學實際,己反覆的練習、教師的分析指導中逐步養成。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教他們在讀題時怎樣抓住關鍵字詞,快速理解題意,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好的審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所以我們再研究中應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而良好的審題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為學生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子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篇6

一.問題的提出

在英語教學改革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合理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不僅可充分發揮再現性的特點,而且能夠增強英語教學的直觀性,使知識信息通過各種視聽手段,有聲有色、有靜有動地再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獲得一種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藝術感受,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不能忽視對教材的深入研究,不能改變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係。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已逐漸被英語教師廣泛地應用。勿庸置疑,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實踐證明,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產生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二.課題的界定與特點

1.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愛因斯坦曾經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針對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興趣既易激發但又消失得快的特點,為保持其學習興趣的持續性,在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牛津國小英語4a unit3《a purse》,我運用課件設計了一段動畫小故事,錢包可以説話,有三個小朋友幫助它找小主人,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宜長時間集中,但卻容易被形象生動的畫面所吸引,使原本生硬的單詞很生動的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學起來倍感親切,興趣盎然。

2.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只能通過教師自己朗讀或通過磁帶的錄音來培養學生的聽力和口語。這種教學方式較單一,不形象,而且受教師個人素質的影響。運用多媒體教學後,學生通過觀看專門為課程設計的教學情景時,既可接受標準的讀音訓練,又能感知對話情境,通過反覆看、聽、讀、説,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

3.運用多媒體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

英語對話注重情境,光靠老師設計、動手製作和佈置是難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費大量的精力不説,要找到真材實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於一體,生動直觀,能創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能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世界各國的風情習俗資料只要上網就可以查閲到,學生在大開眼界的同時,於不知不覺中接受和掌握了信息。而字母、單詞、句子的遊戲設計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令學生目不暇接,玩的過程也就是學的過程。同時,老師作為指導者也倍覺輕鬆。

4. 利用多媒體創設鞏固課堂內容的情景

在英語教學中,為兼顧語言基本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總想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和作業,來鞏固課堂教學的內容。在習題的處理上,多媒體為我們提供了條件。從題型設計花樣上,想達到的目的上,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顯示,這種創造性的、大密度快節奏的課堂結構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教學生動有趣,重點突出,藝術性強,信息量大,同時課堂節奏加快,學生多感官學習,記憶深刻,學習效果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能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在課文教學中在讓學生讀完文中故事後,利用多媒體出示一篇小短文,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用適當的單詞填空,以鞏固學生的閲讀能力。隨後又利用多媒體顯示幾幅圖片,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和擴展知識面。由此可見,在鞏固學習這一階段中,電教媒體有效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大大減少寫板書的時間,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擴展。這樣做,有效地訓練和培養了學生正確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研究對象

六年級的學生接觸多媒體的機會較多,運用的能力也很強,主要以六年級學生為主。

四.研究構想

現在有些教師過多過濫運用多媒體教學,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無意注意遠遠多過有意注意,而導致課堂教學流於形式,更談不上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就此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1.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上的師生關係,還應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而不能光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為當屏幕上的內容一幕一幕一閃而過,學生想記筆記恐怕都來不及,那麼學生對這堂課的重點、難點又該如何把握呢?更重要的是,對於課堂中產生的突發性問題老師也不能進行啟發誘導,錯失了很好的機會。只能讓學生跟着教師或者説多媒體上的思路走下去,這樣就嚴重製約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再説,教師優美的書寫對學生來説有着教強的感染力,精美的板書設計是教師教學風格和個性的體現。這些都向學生展示着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它是師生間一種潛移默化的交流。

2. 不可忽視常規教學媒體和手段,獨尊計算機多媒體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許多傳統的教學媒體不可替代的,但這並不是等於説,計算機多媒體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學媒體。一些教師在嚐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的甜頭後,便將其奉若神明。殊不知計算機多媒體固然有其它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其它媒體和教學手段的許多特色功能是它無法完全取代的,如錄音機、教學掛圖、實物、簡筆畫、幻燈等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不可忽視。所以,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不要一味趕時髦,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讓多媒體與常規媒體和手段有機配合,發揮其應有的長處。

3.不能一味地追求課堂上多媒體課件的展示

這是我們平時使用多媒體教學是時常犯的問題。實踐證明,恰當合理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質的飛躍。也就是説,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教師仍應起主導作用,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作用是計算機所不可取代的。比如:英語課堂上開頭的導入或課堂中師生的口語交流,是訓練學生聽説的很好方式,而這一點計算機就無法做到。所以,我們不能為了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的展示,把由教師講述的課堂內容全部變為多媒體演示。同時,我們必須明確地認識到,英語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必須通過課堂上大量的師生之間的英語語言交流,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而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一個工具,因為即使是最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也只能起到為教師的教學服務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因此,是否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應取決於英語課堂教學的需要。否則的話,教師一節課只是在點擊電腦,如同一個機械的放映。

4.不能一課多用,應鼓勵學生參與制作

美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説的是不同的人對同一審美對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他們的水平和能力是有差異的,我們對待課件不能用拿來主義,有些老師喜歡直接從網上下載一些課件或外出聽課時帶來的課件直接拿到自己授課的班級使用,這純粹是“以機代人”“以機代教”,由此,由於我們學生的提問、回答與課件設計的程序不同,往往造成課堂教學的中斷,英語課會失去原有的流暢、靈動。這也是不承認與尊重學生的課堂勞動,是不符合教學規律的。為製作課件往往會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避免這種情況,也為給學生創造鍛鍊學習的機會,創設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有時我們可以發動學生自己製作課件,或錄製一個場景.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並掃描到電腦中並錄製了聲音.在課堂上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錄像,聽到了自己的聲音,倍感親切、真實,興致很高,很快便學會了,並要求老師下次一定要帶他們也錄一錄,真是開心極了。

標籤: 子課題 多篇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dv67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