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錫伯族村建設情況彙報

錫伯族村建設情況彙報

農豐滿族錫伯族鎮位於雙城市西北25公里處。雙利錫伯族村位於農豐滿族錫伯族鎮東6公里處,距雙城僅有20公里。1990年9月,原農豐鎮改建為農豐滿族錫伯族鎮,雙利村(鑲白旗四屯)遂為錫伯族村,成為全省唯一錫伯族村。

錫伯族村建設情況彙報

一、雙利錫伯族村沿革

雙利村的滿族、錫伯族等主要少數民族,到雙城市農豐滿族錫伯族鎮居住,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據《大連錫伯族》和《雙城市滿族錫伯族志》記載:在嘉慶年間,一部分錫伯族人從遼寧省遼南、遼東諸縣移居回遷雙城堡,一些錫伯族人到鑲白旗四屯居住。二是清政府從瀋陽徵調錫伯族人到新疆戍邊,現設有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在徵調錫伯族人赴新疆過程中,一部分錫伯族人留在雙城堡,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在雙利村(鑲白旗四屯)居住。三是嘉慶十九年(1814年),吉林將軍富俊上疏朝廷准奏,開始組織京旗滿人遷民屯墾雙城堡,在雙城涉縣建制,一些京旗滿人開始到農豐定居,始設有鑲白旗四屯,至此,鑲白旗四屯設屯已有190多年歷史

二、雙利錫伯族村基本情況

由於行政區劃調整,目前,雙利錫伯族村下轄雙利(鑲白旗四屯)、於家溝、趙明、大鄂家4個自然屯。全村共672户2810口人,其中,錫伯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共有1520人,佔全村人口總數的54.1%,該村少數民族人口尤以錫伯族居多,現有錫伯族人口1206人,佔全村人口總數的42.9%,錫伯族人口占全村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達79.3%。現有耕地16380畝,其中,水田面積2050畝,林地160畝,草地800畝。

農豐滿族錫伯族鎮雙利錫伯族村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各項事業突飛猛進,社會經濟運行良好。2011年,全村社會總產值實現527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大關,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村黨支部”;“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先進試點村”等榮譽稱號。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畜牧業生產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2011年,雙利錫伯族村奶牛、肉牛、生豬、羊已達580頭、117頭、870頭260只。畜牧業收入達300萬元,人均增收1068元。

2、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率逐年提高、態勢良好   目前,雙利錫伯族村外出務工農民多達470人,佔全村勞動力總數的39.2%,其中赴俄羅斯經商的就有32户81人之多。2011年,勞務收入實現376萬元,人均增收1380元。

    3、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   雙利錫伯族村有大型物流運輸車輛40多台,客車4台,微型出租等車輛102台,從事運輸物流村民近200人,年均增收540萬元,人均增收1922元。

    4、節水增糧項目建設   去年以來,在省和哈爾濱市水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成立合作社,積極探索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的方法和措施,加快了農業規模化、機械化和水利化“三化”建設,為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奠定了基礎。今年,根據我省實施“節水增糧行動”的精神,結合雙城市實際情況,選擇農豐鎮雙利錫伯族村作為雙城市“節水增糧行動”2012年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區。

5、雙城市民利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   本社由雙利村村委會發起,於2012年 3月 5日召開設立人大會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有關政策、法規的相關規定,堅持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權利和義務平等、利益均攤、風險共擔的原則。本社定名為雙城市民利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出資總額1637.2萬元。其中:現金入社1000萬元;432户農民以10620畝土地入社,每畝折資600元,土地折資額637.2萬元。

    6、牧業小區建設  雙利奶牛集中養殖小區位於雙利村東北1500米處,四周環道。400延長米通往小區路面完全實現水泥硬化。小區佔地面積30155平方米,其中建設標準化牛舍6000平方米,機械化榨奶廳300平方米,平整運動場2萬平方米,建300立方米青貯窖10個,打飲水井1眼,飼養規模為300--500頭,預計投資金額800萬元。全村奶牛可全部進區飼養,實現人畜分離,即可增加農民收入,又可緩解環境壓力。本小區由雙利村委組織投資興建,於2011年10月破土動工,預計2012年下半年完成小區建設項目。

 三、以優化人居環境為重點,彰顯文明生態村創建效果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優良的人居環境一直是我們開展文明村建設的重點。幾年來,村屯建設得到很大改觀,而且具有地域特色和人土風情的宏偉新貌也呈現出來。一是實施了道路硬化、美化工程。一方面充分抓住國家通村公路建設有利契機,使全村街道全部實現硬化,安裝新型太陽能路燈125盞。另一方面,綠化了道路 4000 延長米,栽樹1000 棵,每條街都成為雙利錫伯族村獨有綠化標識。二是實施了自來水改造工程,自來水入户率達到了100%。三是實施了農民休閒健身工程。投資15 萬元,在我村中心地帶修建了一處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的農民休閒廣場,栽綠化樹木300 棵,花草8000株,各種健身器材齊全,使得村民擁有了與城市居民相同的休閒健身場所。四是實施了村綜合活動室建設工程。新建了村辦公室、綜合活動室、圖書閲覽室、體育健身室、農業技術培訓室及配套設施建設,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五是實施新居建設工程。完成主要街道兩側圍牆整修2600延長米,修建標準化大型衞生公廁4個及居民衞生廁所212個。六是實施垃圾清理工程。採取集中整治與日常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加大了垃圾的清理力度,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清運、衞生管理的長效機制,實行了每日保潔和家庭門前三包制度。此外,我村注重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把基礎建設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在完善村規民約、村務管理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又探索出了一些農村羣眾自我管理的新機制。一是農民通過科教常識,提高了廣大農民進入市場、瞭解市場、駕馭市場的能力,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和生產技能,農民在農用物資購買、農產品銷售上實現了風險共擔、利益均沾。二是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完善了“一事一議”制度,規範了籌資酬勞行為,讓村民真正地參與到村屯建設之中。如今,我村不僅管理更加規範化、民主化、科學化,羣眾參與農村政務、財務管理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村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導者。
    四、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實現文明生態村創建目標
    搞文明生態村建設,根本是要轉變人們的觀念,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意識,把羣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引導到創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引導到學知識、強技能、發展特色經濟上來。近年來,我村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與活動引導並行的方式,積極開展各種創建活動,讓羣眾在快樂中學知識,在活動中受教育,在生活中養習慣,在創建中提素質。
(一)抓教育,轉變農民生活觀念。藉助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發揮我們農民學校的作用,開展了以節約小常識、環保新技術、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為內容的學習教育活動,從思想上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教育活動,羣眾的可持續發展觀樹立起來了,生產生活方式得到了更新。如今,我村電炊具、液化氣炊具等清潔型炊具開始普及,有的農户安裝了抽油煙機,用起了微波爐,網絡也走入我們農户家庭,新結婚的家庭購買計算機已成為當今農村的新時尚。
(二)抓活動,豐富羣眾文化生活。充分發揮農村文化大院的作用,以宣傳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新的風尚為主要內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農民羣眾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提高了農民的素質的同時,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三)抓創建,淳化鄉情民風。在認真抓好“十星級文明户評選”、“五好家庭”評比活動、“十佳青年”、“十佳少年”評比活動等基礎性創建活動的同時,組織開展了“講公德、除陋習、樹新風,爭做文明公民”主題實踐活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村民衡量生產和生活標準的一把尺子。如今,各種創建都得到了羣眾的歡迎,全村100%的農户參與了“十星級文明户”的創評活動,90%的農户達到了八星級以上文明户。

雙利錫伯族村村民委員會

2012年4月22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e5w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