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彙總6篇)

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彙總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相關的範文。

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彙總6篇)

篇1: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工作彙報

一、基本情況

到20xx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由1997年的8.98年提高到11.5年,兒童入學年齡已由7週歲降至6週歲,國小毛入學率達到107%,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8%,國中毛入學率達到107.1%,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1.2%,九年義務教育按時完成率達到93.62%,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5.6%,其他各項硬性指標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實現了本屆政府義務教育發展的目標。

(一)加大宣傳力度,為實施義務教育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市政府把宣傳教育作為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切入點,利用各種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户曉。

(二)強化政府行為,為實施義務教育建立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0年我市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下發了《中共遼陽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20xx年召開全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台出了《遼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xx年召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印發了《遼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遼陽市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規劃》。

(三)加大投入力度,為實施義務教育提供有效的經費保障

20xx年6月,市政府專題研究建立“以縣為主”的辦學體制有關問題。

(四)加大改革力度,為實施義務教育創立科學的制度體系

一是實行人事制度改革。二是實行招考制度改革。三是改革教育模式。四是改革教學手段。

(五)加強佈局調整,為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積極實施中國小校佈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工程,10年來先後撤併農村中國小239所,建成標準化九年一貫制學校24所,拆改中國小危房100多萬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21萬多平方米。

(六)加強行風建設,為實施義務教育開創優越的工作環境

一方面從改革和制度建設入手,建立有利於剷除教育不正之風滋生土壤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另一方面,對“三令五申”仍頂風違紀者進行嚴肅查處。同時,我們以創建“規範教育收費示範縣”活動為載體,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收費行為嚴格規範,取得了明顯成果。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對發展義務教育的責任

一是要把發展義務教育、實現教育公平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二是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三是要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四是要進一步發揮政府教育督導的職能作用。

(二)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對發展義務教育的任務

教育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主動適應新課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改部門要把義務教育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研究制定推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宏觀目標,籌措落實好中國小危房校舍改造、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等項目資金,並對項目的審批、立項等實行全程服務。財政部門要依法對義務教育經費實行預算管理,合理劃定義務教育經費的承擔比例,通過轉移支付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行。要切實強化教育資金管理,防止挪用和截留。要監管好教育資產,防止流失。人事部門要加強對教育系統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的業務指導,嚴格中國小編制管理,規範學校機構設置,合理確定人員構成,並切實把好進人關。衞生、體育部門要加強對學生健康方面的業務指導,通過開展“健康教育進課堂”、“走進自然參加體育鍛煉”等活動,促進學生生理、肌體健康。要繼續強化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杜絕羣體性衞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公安、交通部門要加強校園周邊的綜合整治,淨化學校治安環境。當前要重點解決好農村中國小校車配備和管理問題,確保學生的上下學安全。工商、物價、監察部門要規範好涉教產品的市場行為,千方百計降低教育運行成本和學生的就學成本,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收費的管理,嚴格執行“一費制”,嚴肅查處亂收費等現象。司法部門要將《義務教育法》納入全市“五五”普法規劃,並組織開展全市性的學習、宣傳活動。其他有關部門也要根據各自的職能,主動出力獻策,推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

(三)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義務教育的良好氛圍

貫徹《義務教育法》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和支持。

篇2: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工作彙報

二連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北部,北與蒙古國口岸城市扎門烏德隔界相望,兩市相距4.5公里。邊境線長72.3公里,轄區總面積401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約10萬人。二連是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是最捷近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從北京經二連浩特到莫斯科比經濱洲線近1140公里。二連自古就是“茶葉之路”、“ 草原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節點。早在元朝就設有玉龍棧。清嘉慶年間設置“伊林”驛站。1918年旅蒙商開通張家口經二連浩特至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張庫大道,稱這裏為“滂北”站。1956年,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聯運列車正式開通,二連浩特建立,成為歐亞大陸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1966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二連浩特市。1985年升格為準地級市,同年6月,國務院批准二連為甲類開放城市。1986年,自治區政府批准二連為計劃單列市。1992年,國務院批准二連市為全國13個沿邊開放城市之一,2014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二連口岸開放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7億元,同比增長10.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億元,增長18.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99元,增長4.7%。下面,就我市近年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專家做一簡要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我市教育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有8所,其中國小5所(蒙語授課1所、漢語授課4所)、中學3所(完全中學蒙漢各1所、初級中學1所);現有在校國小生5466人(含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3579人),國中生2151人(含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215人);在職國小專任教師308人、國中專任教師182人。近年來,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地改善,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全市中國小先後全部通過全盟“標準化學校”和“精細化管理”驗收。

二、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指標完成情況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中6項一級指標和15項二級指標的標準進行自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達到辦學基本標準。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旗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督導評估指標》要求,我市國小和國中八項指標綜合差異係數的平均值分別為0.22和0.24,均達到了教育部的相關要求。

(一)校園校舍情況

2015年,全市國小和國中生均用地面積分別為39.97平方米和79.4平方米;國中和國小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建築面積分別為9.22平方米和4.23平方米。全市國中和國小專用室配置達到規定標準,即中國小功能室配備齊全。學生體育運動場均達到規定標準。寄宿制學校食堂符合衞生規範,學生餐桌達到規定數量。全市國中平均班額為40人,國小平均班額為45人,基本消除了大班額。

(二)設施設備情況

全市國小和國中生均圖書分別為21.75冊和29.77冊。教學儀器達到了自治區中國小理科實驗室裝備標準,音體美器材均達到自治區中國小音樂、美術、體育、衞生、保健器材設施配備標準。建成了二連市教育城域網,並與全盟教育城域網接通,實現了城域網資源共享。“蒙漢文教育資源網”服務器全部接入學校。實現“校校通”、“班班通”、“同頻互動”信息化教學和教師人手一台筆記本電腦。

(三)教師情況

全市嚴格按照編制和學科配齊教師,校長和教師均有相應資格。全市國中和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均為100%;國中和國小師生比分別為1:12和1:18;國中和國小教師中級以上職稱佔專任教師的比例分別為55%、75%;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36.3歲。2015年我市公開招聘中國小教師62名,2016年1月選拔優秀應屆畢業生11名。近三年,完成教師交流36名,完成教師培訓9273人次,培訓學時平均115課時。

(四)經費投入情況

1.義務教育財政撥款逐年攀升。2013-2015 年,財政經常性收入分別為28451萬元、32920萬元和37882萬元,三年增長比例分別為13.53%、15.71%、15.07%;財政對義務教育的撥款分別為7503萬元、9319萬元、10782萬元,三年增長比例分別為7.13%、24.21%、15.69%。

2.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實現了逐年增長。2013-2015年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國小分別為7355元、7356元、9095元,國中分別為13273元、13509元、15671元。

3.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保持逐年增長態勢。2013-2015 年,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國小分別為1713元、1955元、2167元,國中分別為4762元、4806元、5305元。

4.教師工資水平不斷提高。2013-2015年,教師工資年平均數分別為7.44萬元、7.56萬元、9.95萬元。

5.教育費附加足額撥付。2013-2015年實徵教育費附加分別為464萬元、630萬元、625萬元,並全額撥付教育。

(五)質量與管理

1.2013-2015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人數分別為4655名、4755名、4794名,均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入學率100%,並在學籍管理、評優獎勵、“四免兩補”等方面與本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無留守兒童;2015 年全市三類殘疾兒童共計7名,入學率為85.71%;國中和國小適齡兒童均能全部入學。2013-2015 學年,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均為100%;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均分配到市直各中學。義務教育學校不以任何名義進行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試或測試,嚴格按照就近、免試和全覆蓋原則入學。無學生集體補課現象。

2.落實中國小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基本要求,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2013-2015年,全市國小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分別為78.28%、86.39%、72%,國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分別為80.71%、83.16%、64%。

3.學生資助情況。認真落實上級“四免兩補”的政策要 求,2013-2015年,分別補助義務教育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用品費11.8萬元、18.5萬元、19萬元,分別補助義務教育階寄宿生生活費181萬元、163萬元、173.5萬元。

三、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採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教督〔2012〕3號)、《關於進一步做好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的通知》(國教督辦﹝2014﹞5號)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內政發﹝2014﹞48號)、《內蒙古自治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內政教督﹝2014﹞2號)等文件精神,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加強領導,積極營造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好環境。市委、政府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建立聯席制度,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題研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市財政積極籌措資金,優先保證教育投入,税務部門認真做好“城市教育費附加”徵收工作,發改、建設和國土資源等部門在教育建設項目上給予政策傾斜和優惠,人事勞動、公安、文化、衞生等部門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職責,市關工委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凝聚成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強大力量,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氛圍。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盟委、行署領導和盟教育局領導來我市進行專門指導,盟行署教育督導團經常檢查指導並對我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二)加大投入,健全義務教育經費管理和保障機制。2012—2015年全市義務教育預算內經費撥款超過3.5億元。義務教育中國小公用經費及時、足額撥付,保障了學校正常運轉。近三年義務教育經費均實現“三個增長”。按照《錫林郭勒盟義務教育階段助學管理辦法》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四免兩補”政策,即:原國家、自治區義務教育免雜費、書費、住宿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免收學生作業本費並補助家庭經濟特困學生學習用品費。每年認真接受上級審計和教育行政部門監督檢查,有效杜絕教育亂收費。

(三)創新機制,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認真貫徹二連市《關於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二黨發﹝2000﹞11號)及崗位設置相關文件精神,推行以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績效工資製為核心的中國小分配製度,在各校園共有編制數286的基礎上,2012年重新核定教師編制數639,目前教師編制數基本配齊。

1、績效考核全面實施。2009年我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各學校結合本校的工作實際制定了本校的績效工資實施方案,2014年出台了《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關於進一步深化實施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在原基礎上細化了績效的考核內容及比例,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鈎,“重師德、重實績、重貢獻”成為廣大教職工共識,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2、學科教師合理配備。我市根據各校教師短缺情況及時進行補充,2015年我市公開招聘中國小教師55名,通過《二連浩特市引進培養使用獎勵優秀人才暫行管理辦法》引進碩士研究生7名。2016年招聘應屆畢業生11名。從而使各學校教師在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學科結構上得到進一步優化。

3、校長教師科學流動。我市制定了《二連浩特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2013年對全市中國小校校長進行了選聘和交流,交流校長5人。2014年符合交流的教師116人,實際交流教師13人,佔11%;2015年符合交流的'教師176人,實際交流23人,佔13%。此後我市將逐年加大交流力度。

4、教師培訓成效顯著。我市高度重視教師的培訓和學歷進修工作,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廣泛開展青年教師培訓、學科教師培訓、骨幹教師培訓、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校長管理培訓、班主任工作培訓等各類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學科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十二五”期間共培訓教師1萬餘人次。

5、名師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我市已成立包括9位校園長、32位口岸名師和13位教研員為成員的“本土專家組”,以“校園長論壇”、“口岸名師論壇”為載體定期組織集體培訓,學習交流管理經驗,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為本土教育發展獻言獻策,為辦好口岸人民滿意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發揮口岸優勢,體現蒙古國留學生特色。我市蒙古族學校、第一中學先後培養的留學生數達3000餘人次,由青少年活動中心牽頭組織我市以及周邊兄弟縣市青少年參加了四屆赴蒙古國青少年國際夏令營活動和三屆赴俄羅斯青少年國際夏令營活動以及多次中蒙青少年足球友誼賽等活動。與蒙古國文化交流合作社、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烏蘭烏德市教育局青少年發展中心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成功舉辦了“偉大的茶葉之路”中蒙俄青少年國際夏令營互訪交流活動。此後,俄方代表來訪我市正式簽訂中國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與烏蘭烏德市教育局友好合作協議書和二連浩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與烏蘭烏德市教育局青少年發展中心建立友好合作協議書。市領導與教科局主要領導應蒙古國、俄羅斯邀請出訪,就拓展中國小教育經驗交流以及師資交流、漢語教學與合作、留學生招生等工作進行商談。在“2015·中國二連浩特中蒙俄經貿合作洽談會”——“中蒙教育合作會談”上,成功對接中蒙雙方6家單位並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同時簽訂了六項合作協議。

(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一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入開展“學校精細化管理”活動,全面促進每一所學校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第一”,突出抓好學校安全管理,不斷健全教育系統災害預防、控制、救助體系和工作機制,制定《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關於學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校園安全“零事故”。每學期聯合市綜治辦等相關部門對學校周邊200米以內地區的經營性場所進行清查,共同為青少年成長營造一個清新、乾淨、文明的學習環境。二是深化教育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在重大節日時間點組織中國小校開展“網上祭英烈簽名寄語”、“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寄語”、“優秀童謠傳唱”等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徵文、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家長學校作用,認真指導各家長學校分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家長學員考勤制度》、《家長學校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在師生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繼舉辦了二連浩特市“校長杯”、“市長盃”、“盟長杯”校園足球聯賽;慶“六·一”國際兒童節舉辦“娜荷芽”杯中蒙幼兒足球趣味活動;中蒙俄青少年足球夏令營“二連扎門杯”青少年國際足球邀請賽;蒙中“合力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承辦2015年第二屆“伊林杯”中蒙俄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在自治區“一帶一路”國際青少年冬令營足球比賽上我市男隊獲得第四名、女隊獲得第六名的好成績。

(六)建立健全扶困、助殘、關愛體系。

1.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我市始終將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基石,制定實施了《二連浩特市進城務工子女入學管理辦法》,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和以全日制公辦中國小為主的原則,將進城務工子女入學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學籍管理、評優獎勵、“四免兩補”等方面與本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市財政按在籍學生數撥付公用經費及維修費。目前,全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校生4794人,佔義教階段學生總數的62.94%,外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率達100%。

2.全方位關愛特殊家庭兒童。整合教育、團委、民政、婦聯、關工委以及社區等教育資源,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單親家庭和困難家庭等特殊家庭兒童關愛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各中國小均建立了“校長—教務主任—班主任”三級管理網絡,突出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加強學業輔導,豐富校園生活,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成長的快樂。積極組織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特殊家庭兒童活動,着力解決親情關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會保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確保所有特殊家庭兒童和其他學生一樣在關愛中健康成長。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全市2所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安排專人24小時負責宿舍管理工作,切實保障了牧區兒童少年入學住宿需求。

3.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入學。有效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入學,義務教育學校對殘疾兒童入學實行“零拒絕”,安排隨班就讀。2015年全市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共7名,入學6名,其中:特殊教育學校就讀人數3名、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人數3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85.71%。

4.學生免試就近入學。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中國小學籍管理辦法》、《二連浩特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招生管理辦法》,嚴格堅持就近、免試和全覆蓋原則,科學劃分中、國小施教區。義務教育學校不以任何名義進行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試或測試,確保全部適齡兒童依法按時入學,並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實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抓好網上填報志願、學籍管理等工作,保證了普通高中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學籍管理的科學規範。我市漢授國中只有2所,1所為初級中學,1所為完全中學,且只隔一條街。按家長有住宿需求的分配到市一中,其他入市二中。我市設有高中教學班的蒙漢授學校各1所,每年按要求將高中招生名額平均分配到市直兩所完全中學。

(七)全面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全市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和教學手段現代化。完成學生計算機教室、班級多媒體、教師計算機、語音室、理化生儀器、科學數學儀器等所有配套設施,共計投入3000多萬。

(八)堅持辦好每一所學校。按照“學前和國小創先爭優、國中迎頭趕上、普高穩中求進、職高擴大規模”的發展目標,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使我市教育在結構上科學合理,規模上相互適應,質量上相互支撐。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現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園環境一樣美、教學設施一樣全、公用經費一樣多、教師素質一樣好、管理水平一樣高、學生個性一樣得到弘揚,基本消除“學校之間”的差距,擇校比例顯著下降,羣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升。促進普通高中優質多元發展,努力形成多渠道升學、多樣化成才的辦學模式,滿足不同學生對教育多樣性選擇需要,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整體辦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

(九)質量與管理

1、國小、國中鞏固率達百分百。高度關注貧困家庭子女及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落實控輟責任制,健全困難家庭學生資助體系,積極開展幫扶活動,全市沒有一個孩子因貧輟學。嚴格學籍管理,學生學籍全部進入市學籍管理系統,各校均有專人、專機、專櫃管理學籍。嚴格學生轉進、轉出、休學、復學手續,每學期基教科審核各學校學生學籍,中國小學生鞏固率達100%。

2、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各國中、國小均能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編排學期課程表,開足開齊規定課程。做到不擅自增減課程、課時,課程難度和教學進度嚴格按照新課標進行教學。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以陽光體育活動為抓手,積極實施,突出地方特色。認真落實運動會和石頭畫興趣小組等地方特有的體藝相結合的第二課堂。積極開發建設具有學校和地方特色的如《經典誦讀》、《書法教育》等校本課程,形成“校有特色、教有特點、學有特長”的基礎教育教學氛圍。

3、嚴格規範辦學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和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就近入學政策,實行“陽光分班”,不設重點校、重點班或實驗班,擇校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目前,國小平均班額為45人,國中平均班額為40人,中國小班額符合規定要求。

4、有效減輕課業負擔。建立健全“減負”工作制度和常態性“減負”督查機制,定期不定期地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情況進行專項督查,隨機抽查和跟蹤暗訪活動,並及時對違規學校予以責令整改或通報批評。同時,將“規範辦學行為”工作納入督導考核內容,各學校把規範辦學行為的各項要求納入對教師的績效工資考核和評優評先中,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設立舉報電話、意見信箱和向家長、學生徵求“減負”意見等,自覺接受家長、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切實規範辦學行為,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

5、不斷提升學業水平。制定並實施《二連浩特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對薄弱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的指導、扶持力度。開展“立標杆,找差距”活動,加強校際交流,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近年來,全市中國小校各學段學生學業合格率均達標。

6、高度重視體質健康。認真做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上報工作。市教科局每年對學校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抽測,認真分析抽測數據,公佈結果,確保所有學生健康成長。

篇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材料

本年度市政府重點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已全部完成,就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3月中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對惠民縣、陽信縣進行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級評估驗收,核查了兩個縣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帳表,實地抽查了惠民縣46所中國小、陽信縣37所中國小。3月底,兩個縣向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上報了申請驗收的相關材料並通過審核。沾化區於5月下旬通過了省級複查。陽信縣、惠民縣於6月下旬接受了省級督導評估,8月中旬通過了省級複查。

11月14日~1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組,對我省今年申報驗收的10個市的21個縣(市、區),進行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檢查。督導組共分為7個小組,其中,第三小組一行4人,對我市沾化區、陽信縣、惠民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期間,檢查組分別聽取了三個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脱稿工作彙報,就財政投入、校長教師交流、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進行了現場工作質詢;查閲了相關的檔案、資料和賬冊,召開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等4個方面的座談會。分組實地抽檢了9所國中,10所國小,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個教學點共26所學校,重點核查了有關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校際間均衡狀況以及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工作情況等,並開展了公眾滿意度網上問卷調查。督導組對我市三個縣區的工作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指出:今年以來,縣區對照市級、省級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嚴格按照標準,大力進行整改,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11月18日上午,國家督導檢查組在濟南向省政府和受檢市和縣反饋了督導檢查意見,反饋會上,我市三縣區有六項工作受到了表揚:1.努力拓展資金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標準化學校;2.實施平安校車工程;3.校園天網工程;4.實施教師隊伍建設“三名”工程;5.體育2+1工程;6.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四個方面的問題:1.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存在大班額問題,部分學校佔地面積不足,教學用房面積不足;2.運動場地建設相對薄弱,部分學校運動場地面積不足,學校運動場地材質偏低。3.教師存在結構性缺編問題,主要是音、體、美、外語及信息技術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教師交流有待進一步加強。4.部分學校辦學條件和生活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在兩個月內將整改情況上報國務院督導委員會。督導檢查組認為,我省本次申報的21個縣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任務目標,所有縣區已全部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實現了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堂紅”。

20xx年,全省17個市已有濟南、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萊蕪7個市所屬縣(市、區)全面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認定。通過這次督導檢查,濱州、泰安、東營、淄博、臨沂五個市全面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進入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第二方陣。還有德州、聊城、菏澤、棗莊、濟寧五市23個縣區沒有通過國家認定。

下一步,我們打算從三個方面抓好這項工作:

一是明確認識,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國家的驗收,只是認定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只是義務教育發展的基本均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我省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義務教育必須在基本均衡的基礎上,達到高位均衡發展目標。沒有高位均衡發展,我市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就會在全省落伍。

二是繼續推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均衡。對國家驗收組提出的問題要盯住不放,抓好整改落實,繼續補齊義務教育短板,努力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繼續加強辦學條件建設。黨委政府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足額徵收兩項教育附加,並及時撥付教育使用;落實土地出讓收益計提10%用於教育的政策。結合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足球進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學校佈局調整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同時均衡配置城鄉教師資源,着力解決專任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

三是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的均衡。教育均衡的最終目的是教育質量的均衡,只有質量的均衡,才能保證少年兒童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目標之後,及時把工作重心轉到推進高位均衡發展上來,按照“抬高底部、縮小差距、豐富內涵、提升質量”的思路,以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堅持“大氣魄謀劃教育發展,大投入保障教育發展,大氛圍推動教育發展”,構建“政府辦、部門助、學校抓、社會評”的教育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城鄉同步、服務均等、力促公平、質量引領、社會滿意”的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良好態勢,努力做到教育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

篇4: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材料

一、自查自評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我區與市政府簽訂的責任書目標如期實現,區教委組織開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自查工作,並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工作部署。中教科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根據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文件和區教委會議精神,依據《20xx年豐台教委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工作方案》,專門召開科務會研究落實,組織科室人員學習《評估辦法》,嚴格把握評價要素和標準,按照職責分工,將科室日常工作與自查自評相結合,認真做好本科室自評自查工作。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績

(一) 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質量

1.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開足開齊所有課程。

(1)進一步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與監控提高中學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要求幹部、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學上,狠抓教師基本功,規範教學行為,按照確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2)建立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審查制度。新學年開學前,對各校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及學校作息時間安排進行逐一審查,確保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3)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學校聯合視導。在開學視導、專題視導和其他常規視導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聯合視導,有效促進學校管理的規範和課堂教學的改革。

2.實施區域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建立對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督導機制。

(1)在原有學年考試統一命題、會考研討會、一二模分析會等教學分析和監控的基礎上,實現國中年級期末考試統一網絡閲卷、建立豐台區中學考試分析系統,進行數據不同層面的考試數據使用、分析等相關培訓,實現數據的科學和充分的使用,為相關部門、學校、教師進行分析監控使用發揮積極的作用。

(2)通過持續開展“四級”(教研室、學科組、個人和針對性)視導聽課,實時關注中學課堂教學質量,每次視導通過聽課―交流―診斷―反饋等環節對教師個人、對備課組、對學校校長及教學幹部三個層面進行反饋,有效地促進了中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自20xx年以來,我區中學教研室已經建立了包括學期末對全區中學進行統一質量監控測試及視導的中學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從09—10學年嘗試的九年級期末一模質量監控統測,到10—11學年國中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再到11—12學年進一步深化為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國中教師全員分學科分析。完善解決了第一年數據中心下發數據表格多、雜,需要幹部教師二次加工等不便,教師應用數據分析前期教學質量參與度不高,教師分析過多重視成績而忽視教學質量分析對改進教學的作用等等問題,目前我區的教學質量分析系統日趨完善,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大量詳實細緻的數據,教研室對中學明確了質量分析的要求,每次測試後組織幹部、教師對學校年級、班主任、備課組和教師個人所任課班級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進一步召開全體教師分年級分學科參加的分析會,由各層面代表進行質量分析。我區質量監控分析工作開展到目前,絕大多數國中教師都能通過細緻的教學質量分析,給予學生個性的指導,幫助其找到自身問題,

通過每次質量監控統測後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學校幹部教師普遍認為通過國中期末質量監控所得到的數據非常豐富,可以充分滿足學校教學幹部、年級組長、班主任、備課組、任課教師、學生和家長等不同羣體對教學及學業情況的分析需求;同時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年級進行教學質量分析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應用數據精確的指導教學,進一步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實效性。

國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台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國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會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xx年我區會考文化課總平均分超過上一年30分以上,首次超過北京市平均,優質生源的增加使我區公辦高中校錄取線平均提高25分以上,各高中校生源差異進一步縮小(最高錄取線和最低錄取線差距從近年來的148~207分縮小到了123分),同時國中教育更加均衡,所有國中校都有考生成績超過500分,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國中教師的信心與幹勁。今後待硬件條件(主要是機房與網絡的承載能力需大幅度擴充)成熟時將會擴展到國中全科開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瞭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台區國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國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台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國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會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瞭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台區國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3.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積極開展社會大課堂建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區是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實驗區,自20xx年9月正式啟動社會大課堂建設工作以來,共建有市級資源單位26家、區級資源單位61家,不斷拓寬交流途徑,建成社會大課堂資源信息指南平台,並召開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現場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社會大課堂信息平台建設工作,並組織相關案例評選活動。

(2)20xx年9月,啟動了全區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邀請市專家對學校進行了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的培訓。

(3)開展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豐富學生課程。國際理解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擴大、延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台區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自20xx年6月啟動以來,一直作為區級重大項目在全區整體推進。在全區中國小組織了近20次項目培訓及交流活動,僅在20xx年上半年就組織各校項目組負責人及教師先後走進趙登禹學校、長辛店第一國小、北京市大成學校、芳草地麗澤分校、豐台第一國小,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項目交流活動。20xx年5月3日-6日,北京市中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系列活動之“英國文化周”在大成學校開幕,這次活動以課程共建為主線,輔以“社區點亮生活”實踐活動,開放的課程,多彩的實踐活動為中英學生深入開展合作與交流活動搭建更為寬廣的平台。

我區將實施“五個計劃”推進國際理解教育:一是國際理解教育分層培訓計劃;二是義務教育階段國際教育理解課程實施計劃;三是項目研究基地校建設計劃;四是實施年度“主題展示交流周”計劃;五是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學科滲透計劃。國際理解教育將成為我區中國小的地方課程,豐富學生的課程體系。

(4)開展學生領導力項目,完善優秀學生隊伍建設和培養項目。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完善學生評價機制,注重發揮學生成長過程性評價的'激勵作用,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制度,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健康成長。

4.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把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等內容,作為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的重要監督檢查項目,並將此項目列入對學校的年度績效考核中。

(二) 完善幫扶弱勢羣體和薄弱學校

落實減免和資助政策,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兩免一補”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並認真抓好工作落實,確保減免費用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符合標準的學生。

20xx年國中免借讀費7187人,免359.35萬元;免書費4035人,免38.5萬元,免雜費12885人,免149.6萬元,發放助學補助768人,11.52萬元,生活補助81人,8.52萬元,高中人民助學金387人,33.22萬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445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4726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390474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1189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259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920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33015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1517089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9300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793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8490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2308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2700851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53860元。20xx年秋季我區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276595元。

(三)依法保障區域內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機會

為深入貫徹《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和《市教委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保障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本地平等接收義務教育,並以公辦學校接收為主。

近年由於我區區域功能調整,農村改造等工程,部分學校撤併,造成了學位緊張,我區外地來京務工人口眾多,為確保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每年8月底,區教委為符合借讀條件但還未聯繫好接收學校的隨遷子女集中安排登記入學工作,9月初,中小教科牽頭,再次為符合借讀條件的學生安排入學,各校克服困難積極接收,保證隨遷子女與本地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四) 創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體制機制

1.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對口支援,促進區域內義務

教育學校特色優質發展,擴大優質資源供給。

(1)擴大優質資源,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質校建設工作,提高學校辦學水平。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範輻射作用的發揮。

(2) 提升學校品質,彰顯學校特色。

通過國中建設工程,學校硬件與軟件建設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將繼續推進“豐台區中學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計劃”,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彰顯學校特色。近兩年來分院教研室指導了十二中一部、十二中二部、豐台一中、實驗學校、麗澤中學、北京十中、雲崗中學、槐樹嶺學校、看丹中學、東鐵營二中等9所學校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通過教研員的一對一指導,有力的促進了學校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其中很多所學校提煉與形成本校特有的學校特色。

2.積極探索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育聯盟、學區化辦學等方式,建立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輻射和帶動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學校協作、資源共享、學段銜接、特色發展”的原則,推進方莊地區型、東高地單位型教育集羣化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區域共享課程、小初高銜接課程和集羣特色課程建設。逐步實施五個項目暨實驗基地建設項目、教育資源共享項目、教師隊伍建設項目、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項目和特色發展項目,形成教育集羣內良好的教育生態,探索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和區域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縱向學段銜接,橫向資源共享。

20xx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修改完成了《方莊地區教育集羣化發展實驗區規劃方案》;開發建設具有方莊地區特色的課程及以棋類為主要項目的益智類校本課程,打造教育集羣課程體系;加強方莊教育集羣學校學生社團,搭建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平台;組成集羣學科工作室,開展集羣內不同學段教師的培訓活動;組建方莊教育集羣家長培訓中心,組織方莊地區隨遷子女家長培訓。

3.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試驗項目

20xx-20xx學年度,我區制定了“豐台區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實施方案”,中、小教科牽頭負責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建設工程。其核心點為“探索區域教育管理機制建設的實踐研究”和“教師發展共同體的實踐研究”。確立了中國小實驗校,制定了區、校兩級實驗方案。今後將進入實驗的全面推進和深入研究階段,一是發揮8個學區工作坊、2個發展共同體、2個聯片教研組的帶動作用,鼓勵學校探索出經驗,並適時召開研討會,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二是探索區域內教師流動和共享制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三是建立集網絡、電視等多種信息化手段為一體的遠程教學體系和教學資源平台,開展網上教研、網上備課等活動。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完善我區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形成有效的途徑和實施策略,有效減小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五) 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

1.落實教育部和北京市“減負增效”的有關要求,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設置學校課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1)制定並下發豐台區《關於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通知》,明確減負工作各項指標,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通過建立機制督促減負落實到位。將減負工作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體系中,通過規範辦學行為,有效引導義務教育向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

(2)近三年來,中學教研室在我區國中持續開展增強課堂教學時效性、促進學科能力發展的課題研究。每年11月中旬,都要在多所國中校同時召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如20xx年11月在太平橋中學、實驗學校、豐台八中、航天中學、趙登禹學校、雲崗中學、長辛店一中等七所學校召開了主題為“深化聯片教研增強教學時效性 促進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展示與交流活動,用兩天的時間國中各學科集中展示了77節研討課,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體育等會考科目研討課達到了43節,參與聽課學習的國中教師達到2000餘人。

通過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區國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時效性及學科能力培養的深入研究,為更多的國中教師提供了發展、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今後此項工作會作為我區“減負增效”的一項常規工作持續地開展下去。

2.通過項目推進培育和推出一批示範學校和典型經驗。

(1)實施豐台區教育研究資助計劃,提高教師科研能力。隨着一些教育研究項目的紮實開展,教育研究資助計劃項目設立的初步目標已經實現。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有效實施,不斷完善中學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申報、管理、監控、推廣、應用等諸環節,依託學科工作室定期舉辦研究成果推廣發佈會,使優秀的研究成果得以廣泛借鑑和應用,發揮研究的實效。

(2)加強課程管理,促進我區中國小全面落實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計劃”,建立並不斷完善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十二五”時期,我區將把北京市“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與本區的校本課程獎勵扶持、區級課程建設論文、案例評選活動結合在一起,開展豐台區“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工作。在學校總結校本課程開發、開設、管理、評價等有效辦法的基礎上,將調整獎勵方案,推出並展示一批典型的優秀的校本課程,按照校本課程門類進行獎勵扶持,優化資金的使用效率。

(3)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範輻射作用的發揮。

3.加強學區內學校和家長的聯繫,宣傳介紹學區內學校的質量、特色和條件,引導家長就近入學和理性選擇。

加強家長學校、教師家長協會制度的建設,深入瞭解家長的需求,正確引導家長理性擇校;重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將家長評價納入學校檢查評價指標體系中,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

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對區域內素質教育優質學校、特色學校、教學質量優質校等學校進行宣傳介紹,加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通過召開辦學研討會、舉辦校慶、承辦和參與市區活動等方式,讓校長談辦學、名師談育人、家長談感受、學生談成長,大力宣傳以優質資源為重點的我區學校辦學條件、質量和特色,通過宣傳讓百姓瞭解豐台教育,引導家長理性選擇,得到社會普遍認可。

三、存在問題

(一)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差異客觀存在,部分家長仍存在“要上名校”的觀念,導致擇校現象未根本解決。

(二)儘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課業負擔的滿意度調查中反映,個別學校存在課業負擔較重現象,減負工作還需要逐步推進落實。

(三)對於特殊教育兒童,社會參與層面還不夠廣泛,還未形成全方位的長效關愛體系。

四、改進措施

(一)針對擇校現象依然存在的問題,一要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科學劃分學校服務區域,加強招生管理。通過引進區外名校辦分校,增加區內優質資源,公辦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得到有效緩解;二要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的軟硬件建設,縮國小校之間的差異;三要加大對學生及家長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家長就學思想的引導。

(二)針對減負工作,一是要加強課堂教學的教研指導,開展高效課堂項目研究,提高課堂效率;二是要學校要加強對學生作業情況檢查力度,控制作業時間、數量;三是要通過視導、抽查、調研等方式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督檢查,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三)對於特殊教育兒童教育,建議政府牽頭建立由殘聯、婦聯、計生委、教委、街道等部門組成的特殊教育關愛保障機制,及殘疾兒童教育跟蹤的指導機制;教委建立學校、教研、體衞中心、心理中心參與特殊教育關愛機制,針對殘疾兒童情況及工讀學生建立教育關愛成長檔案及制定教育方案,對未入學殘疾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制度;同時加強特殊教育教研室的建設。

篇5: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

為了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法》,依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羣眾滿意的教育,我中心校全體領導班子及師生凝心聚力抓教學,一心一意謀發展,以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創建工作的要求做好常態工作。下面我就本中心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鎮中心國小位於xx市城市西郊,共有6個自然村 ,有六所國小,現有教師79名,25個教學班,學生317人,具有中學高級職稱的教師有55人,中級職稱的教師有23人,初級職稱的有2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學歷33人,大專學歷40人中專1人。設有多功能室、電腦室、自然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等多種實驗室。學校秉承“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德育工作為核心,以教育質量為命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教育科研、藝術教育等方面創出了特色,曾獲2012年xx市平安和諧校園創建工作 “先進單位”, xx市先進黨支部,2015在xx市教育局舉辦的運動會中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

二、抓投入,促辦學條件優化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教育局對教育十分重視,在資金上給予大量投入,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2013年至今,各級政府投入上百萬資金建立中心幼兒園,操場硬覆蓋操場,翻建了東xx校舍,維修了坤頭國小校舍,解決了哈之海溝國小吃水問題,各校都安上了多媒體等,各校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各校教學條得到了明顯改變。

三、抓培訓,促師資力量強化

我校具有一支素質高、凝聚力強、特別能戰鬥的領導隊伍。本着服務師生成長的理念,每位班子成員誠心誠意、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為教職員工辦實事,辦好事。我中心校一直將“全面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總目標,努力提高教師主動發展的意識,造就了一支獻身教育事業、勇於開拓進取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學校能抓實“青藍工程”,特別注重新教師的入格,青年教師的升格,骨幹教師的風格,採用“進請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每年的教師培訓經費達學校公用經費的5%以上。

四、抓管理,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1.辦學方向重發展。

我中心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着眼於為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踐行“以人為本,主動發展”的辦學理念,讓每一名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快樂,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提升價值的自信,來適應新世紀全新、全方位挑戰。

2.辦學過程重規範。

嚴格考勤管理按規定執行教師請假制度,詳實記載教師的考勤情況。教師出勤情況與職務考核獎金掛鈎。

加強教學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1)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牢固樹立“教學是中心,質量是核心”的理念。嚴格執行《中國小教學工作常規》,層層落實全縣中國小教學質量目標,建立健全獎罰制度,最大限度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2)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在備、教、改、輔、考等各個教學環節上,狠抓規範,落到實處。教導處進一步完善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進一步抓實了教學流程管理,加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督查指導。(3)做好教學質量檢測。各年級各學科把好質量關,紮紮實實完成教學任務。語、數、英做到每章節測驗一次,並對檢測的結果進行總結,及時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優缺點,提出今後改進的措施。(4)堅持以活動促教研,以活動提質量。教導處主抓,教研組主辦,全體教師參與,定期研討交流並小結,開展了一系列頗有實效的教研活動。領導能深入到課堂聽課,指導教師教學工作。

深入貫徹落實“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今年以來,我中心校根據市教育局教育工作要點和中心校具體工作安排,結合學中心校工作實際,緊緊圍繞“課內比較學、課外訪萬家”這個主題,迅速傳達精神,成立專班,制定方案,督抓落實,深入開展課內大比武,課外訪萬家。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這次活動真正成為了全民練兵的沙場,而不是個別優秀教師展示的舞台,這次活動不僅我校教師的教學熱情空前高漲,教學技能得到錘鍊,專業素質得到了發展,師資隊伍重新煥發活力,而且通過每位教師的實地走訪交流,家校之間建起了連心橋,師生之間增進了瞭解和信任。

在狠抓辦學過程規範的過程中,我校做到“兩嚴格”。一是嚴格均衡分班,年級全部實施電腦派位,隨機均衡分班。派位時聘請了家長代表,監督學校分班的全過程。派位後,立即公示派位結果,接受社會學生家長的監督。二是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類課程。我中心校根據《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編排各年級課程。中心校不定期巡課檢查,重點督查隨意停課、換課的現象,確保各類課程能按課表上課。

3. 創新課堂教學,促減負增效。

我們以課改為契機,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入手,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符合我校實際的方法,改變以往教師課堂“霸權現象”,注重“讓學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我們明確做到校長是課改的第一責任人,是“減負”的第一責任人,從而讓“減負”成為教師日常工作的自覺追求。

重視教師外出學習和交流,努力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技能。經常開展 “聽課、評課”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先進的教育方法。

五、抓校園文化建設,促學校特色彰顯。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軟實力,在學校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我校狠抓文化建設,促學校特色彰顯。

1.凸顯德育特色,豐富校園文化。在廣大教師中積極營造“靜心讀書,潛心育人”的學習氛圍,力求營造書香校園的辦學實效。靜心讀書要求努力營造學習氛圍,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潛心育人要求教師塑造動人的書卷氣質和高雅的人格魅力,用良好的行為舉止來薰陶和影響學生,讓無聲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校園文化獨特,從學生辦小報、美術長廊、學校板報到教室學習園,處處皆景,處處有文,處處育人。

2.開設社團活動,推進素質教育。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領域,我中心校利用綜合實踐課引導學生開展社會科學文化校本研究,結合家鄉的資源極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及學習積極性。還開設了美術、誦讀、舞蹈等興趣小組,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各種能力的提高。

六、存在問題

1、體育、音樂、美術等專業課教師缺乏,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2、按照新的農村學校建設標準,各校校舍依然緊張。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等專用教室等依然存在明顯的不足。

3、電教設備還需要更新完善。

四、今後努力方向

1、進一步搞好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和貫徹力度,依法確保家長送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嚴防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關注殘疾兒童、貧困兒童、留守兒童上學問題, 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濟困、監督、處罰等相關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努力做好學前教育工作。

2、學校要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動搖,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的積極性、主動性, 建成一支熱愛集體、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對學生負責的教師隊伍,做到教風嚴、學風濃、校風正。

3、不斷增設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總之,學校工作頭緒多、任務重,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投入更加飽滿的熱情,開拓創新、奮發進取,力爭辦讓上級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教育。

篇6: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彙報

近年來,我市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我市實現“兩基”之後義務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建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機制,制定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和任務

擬定了《南昌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提出通過實施中國小網點佈局規劃調整工程、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優質資源共享工程、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弱勢羣體關愛工程“六大工程”,構建領導協調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生源調配機制、監測評價機制、表彰獎勵機制“五大機制”,制訂了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時間表和線路圖,到2020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高標準高水平均衡化發展目標。

二、增加義務教育投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進一步促進中國小辦學條件均衡

1.努力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中國小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全市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

20XX年,南昌市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當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0.88%。

20XX年為1.31%,較上年增長0.43個百分點。

20XX年為1.46%,較上年增長0.15個百分點。

20XX年,為1.71%,較上年增長0.25個百分點。

二是全市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

20XX年,我市教育經費撥款的增長較同期地方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高出21.54個百分點。

20XX年高出22.92個百分點。

20XX年高出16.90個百分點。

三是教育經費的撥付優先向農村中國小傾斜。

從20XX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2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實施全市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工程、基礎設施改造市級配套補助工程、“新農村衞生新校園”工程以及“中石化”、“明德”捐款項目工程。

2.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優化中國小教育資源配置。

一是加快中國小網點佈局規劃。

全市調減農村中國小357所,減幅23.8%。

基本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調減中國小10%的目標任務。

二是高標準建設新的中國小校。

在紅谷灘新區新建了南昌市第二十二中學,東湖區新建陽明路學校、南京西路國小和紫金城國小,西湖區異地重建了桃花學校和育智學校,新建了雲飛路第一學校和第二學校,青雲譜區新建實驗學校,青山湖區新建了京東學校,新建縣投入9千萬餘元,收購省工業貿易學院長麥路校區,將其改建為縣實驗國小二部,安義縣投資6千萬餘元,新建了佔地60畝的龍津學校。

三是擴大中國小優質教育資源。

南師附小在青山湖區、紅谷灘新區分別新建了二所分校,東湖區的豫章國小兼併長巷國小、郵政路國小聯姻鳳凰坡國小、育新學校託管滕王閣中學,實現了強弱學校的聯合辦學,西湖區的站前路國小與廣南學校、羊子巷國小與孺子亭國小、松柏巷國小與幹家巷國小,實施了捆綁發展的策略。

三、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整體素質,進一步促進中國小師資力量均衡

1.建立教師增補機制。

我市嚴格按照核定的標準配備教師,建立了面向社會選優招聘教師制度,新聘教師絕大部分分配到農村學校、邊遠薄弱學校。

2.切實加強教師培訓。

先後舉辦了三期校長高級研修班,共有100多名中國小校長參加。

組織了165名中國小校長參加市級培訓,組織了17名中國小校長參加省級培訓,組織校級幹部任職資格培訓1116人次,提高培訓991人次。

“十一五”期間,我市有20XX人蔘加了國家級培訓,有1971人蔘加了省級培訓,36987人蔘加了市級培訓。

3.開展教育結對幫扶。

2005年,市教育局制定了《關於在全市城鄉中國小幼兒園開展百校結對幫扶的實施意見》,有效利用和發展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幫助對口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每年組織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幫助農村中國小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技能。

4.有效保障教師待遇。

在中國小積極穩妥地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制度。

為鼓勵農村邊遠地區教師安心工作,從今年起,由市財政撥款,對邊遠地區中國小教師每月補貼95元。

四、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擴大優質高中均衡招生的計劃比例,進一步促進中國小生源質量均衡

1.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原則。

我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始終堅持依法入學原則、就近入學原則和免試入學原則,保證所有適齡少年兒童都能以家庭實際住址為依據,按時就近入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2.實行優質高中學校均衡招生政策。

從20XX年起,我市實行從重點高中統招計劃中劃出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國中的招生政策,招收“均衡生”,並逐年提高了均衡招生的計劃比例,從xx年最初的20%提高到20XX年的40%,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中擇校的現象。

五、高度關注弱勢羣體,保障殘疾少兒、家庭困難學生和外來人員子女入學,逐步實現接受義務教育機會均等

1.大力發展特殊教育事業。

投入1.02億收購南昌外語外貿學校,並將其改造為南昌市特殊教育學校。

東湖區將培智學校遷入原繼紅國小校址,校園面積和校舍建築面積較原來擴大一倍,西湖區在原來接管的企業移交地方管理的國小舊址新建了培智學校,南昌縣在特殊教育學校基礎上建設了新的綜合大樓,新建縣異地重建了特殊教育學校,進賢縣日前已經立項新建特殊教育學校。

2.對經濟困難學生實行補助。

我市大力開展了“希望工程”、“1168愛心工程”、“春蕾計劃”等助學幫困活動, 09年免除62.6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向3.6萬名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學生補助218.9萬元,向7391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542.96萬元,我市於2000年正式啟動了“1168愛心工程”,愛心基金從籌建時的12萬元發展到現在的200萬元,累計資助學生4000多人次,發放助學金240多萬元。

3.做好外來人員子女入學安排工作。

出台《南昌市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暫行辦法》,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與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同等入學政策。

我市將城區接收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就讀的公辦國中學校,從2005年的20所增長到了現在的29所,安排了一定數量的公辦國小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僅20XX年我市城區七年級年級就安排7600餘名外來子女入學就讀。

我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樹立科學的教育均衡發展理念,提升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創新義務教育財政保障機制,創新城鄉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機制,創新教育管理運行機制;

抓好標準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城區教育網點建設;

推進集團化、學區共同發展、資源整合、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等四種辦學模式;

堅持以投入促均衡,以管理促均衡,以特色促均衡,以培訓促均衡,以課改促均衡。

紮紮實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e8vn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