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聞、掰等方法,發現蒜頭的特徵,體驗發現的樂趣;

2、瞭解蒜頭在春天會發芽,激發對種子發芽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種植用紙杯每組兩個、紙盒每組一個;

2、已經發芽的蒜頭一個、小刀一把。

活動過程:

1、出示蒜頭,猜一猜它叫什麼名字?

看一看蒜頭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

2、幼兒人手一個蒜頭,有序地觀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發現了什麼?

聞一聞,發現了什麼?

這種氣味你喜歡嗎?它有什麼用處?(殺菌、除腥味、驅蟲)

剝一剝、掰一掰,發現了什麼?

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裏面是怎樣的?

數一數一個掰開的蒜頭有幾個“小寶寶”(蒜瓣),給它們排排隊;想一想你給蒜瓣寶寶排的隊象什麼。

3、交流、分享

你發現了蒜頭的什麼祕密?請你來説説

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為什麼有的蒜瓣寶寶的頭上有綠綠的小芽?

4、出示已經發芽的蒜瓣,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看這個是什麼?(出示發芽的蒜瓣)

為什麼和我們剛才看的蒜瓣寶寶不一樣呢?

5、分組種植蒜瓣,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發芽現象

春天到了蒜瓣寶寶發芽了,我們也來種植蒜瓣寶寶吧!

請幼兒在自己的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紙杯中,鼓勵他們繼續觀察,並給蒜瓣澆水。

活動結束

讓我們去看看春天到了還有哪些種子也發芽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多種不同材料運水,體驗合作運水的樂趣。

2.通過嘗試,探索海綿的吸水性。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海綿,布條,報紙,塑料大、小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運水給樹寶寶們喝吧!

二、幼兒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讓你們來嘗試一下運水。(介紹材料)這些大小不同的海綿,布條,報紙可以當運水的工具。我們用這些材料將水運到小桶裏。

(2)幼兒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誰運的水最多?你們是用什麼來運水的?

(4)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小結。(重點介紹海綿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組,比一比哪組運的水最多)

(1)現在我們再來試一試。(針對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別提出要求。)

(2)幼兒分組合作再進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師小結:“運水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後,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可以運的更多更快。

(5)我們給樹寶寶送水去!

四、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提供運水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玩遊戲,並記錄遊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物體來辨別前後、兩邊等方位。

2、在遊戲中學習完整講述句子,學習方位詞:上下、前後、裏外。

活動準備:

各種毛絨小動物或頭飾。

活動重點:

感知前後、兩邊等方位。

活動難點:

能完整的講述句子。

活動過程:

1、初步辨認以自身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裏?”(在前面、在後面、在旁邊)

2、遊戲—找方向:

—“你們做兔寶寶,我來做兔媽媽。我捏捏鼻子你們就到我的前面來;我拍拍屁股你們就到我的後面來;我拉拉耳朵你們就到我身體的兩旁來。好,我們現在來試試吧。”

教師邊拍屁股邊説:

—“快到我的後面來。”

依次:邊捏鼻子邊説:快到我的前面來。

邊拉耳朵邊説:快到我的旁邊來。

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行動。

教師轉身,改變方向,只拉耳朵不説話。

—“為什麼還是拉耳朵,你們要變方向?”

師生共同小結:改變了方向,旁邊也跟着變了。

3、遊戲—捉迷藏:

—“動物們在森林裏玩捉迷藏遊戲,讓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出來!”

請幼兒找出並説出小動物躲藏的準確位置。

分組遊戲:請一半幼兒抱着動物們躲藏,另一半幼兒尋找並説出躲藏地。輪換進行遊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説説、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麼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麼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説説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麼。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麼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後説給大家聽,你想做什麼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基本特徵

2.找出由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構成的事物 3.萌發對圖形能夠組合成不同事物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大小圖片若干,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圖形基本特徵

1、請出正方形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魔法袋,想知道里面有什麼嗎?誰要來摸一摸裏面是什麼好東西。教師請一個小朋友摸出袋子裏的圖形。

教師:他摸出來的是什麼圖形呀?

幼兒:正方形

教師:正方形有幾條邊呀,請小朋友數一數,正方形有幾個角呀,請一個小朋友摸一摸並且告訴我們

幼兒:有4條邊,4個角

教師:小朋友們一起念: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我有4個角,我的邊一樣長,所以我是正方形

2、請出長方形

教師:現在老師要從第二個魔法袋裏請出我們的第二位朋友,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圖形呀

幼兒:長方形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正方形,現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長方形吧。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教師順着長方形的邊一條條的摸,增強幼兒的直觀形象感)

幼兒:有4條邊,4個角

教師:我們剛才認識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那這個圖形不是正方形嗎,為什麼會是長方形(教師拿出正方形跟長方形,請幼兒做出比較)

幼兒:長方形的四條邊不是相等的(幼兒用手指出上下兩條邊是相等的左右兩條邊是相等的)

教師:小朋友們發現我們的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對面的兩條邊相等

3、請出三角形

教師:小小的魔術袋裏還有什麼圖形呢,在請一個小朋友摸一摸(教師請一個小朋友摸出三角形且請他説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徵,並且詢問其他小朋友該幼兒説的對不對,有什麼不同意見)

教師:三角形有三條邊,有三個角(教師順着三角形的邊一條條的摸三角形的角一個個的點)

4、請出圓形

教師:老師的魔法袋裏還有一個圖形,我們摸出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圖形(教師從袋子裏掏出圓形)圓形有什麼特點呢

幼兒:圓形沒有角 教師:圓形有沒有邊

幼兒討論圓形有沒有邊,教師引導幼兒圓形的邊有什麼特點

(二)、尋找隱藏在圖片中和周圍環境中的圖形

教師:圖形寶寶不見了,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找找看圖形寶寶在哪裏(教師打開ppt課件,展示兒童簡筆畫如小魚、小雞、花等)

幼兒根據教師呈現的ppt上的圖片找出圖形藏在圖片的哪個部位

教師:剛才老師發現你們都能把圖形找出來了,那你們能不能找找看我們身邊有沒有這些圖形(教師啟發幼兒尋找,比如窗户是長方形、鏡子是正方形等,教師可以讓幼兒放學後回家找一找家裏有沒有圖

(三)、拼有趣的圖形

教師: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有很多事物都是用圖形拼出來的,我們用這些圖形來拼你想拼的圖案吧(教師分發準備好的圖形,教師指導幼兒拼圖案,比如用長方形跟幾個三角形拼成一棵雪松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3.激發幼兒觀察、發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發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裏,問:杯子裏冒出來的是什麼?(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麼?為什麼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麼會下雨”的科學現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裏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麼多的水蒸氣都到哪裏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小祕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1.請幼兒試着説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着説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國小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探索解決讓紙站起來的方法,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反覆實踐能力。

3、與同伴交流,敢於大膽表達自己科學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皮筋、橡皮泥、各類積木、牙膏盒、夾子等,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白紙,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提問:"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白紙) "這張紙寶寶想站起來,看看它能不能站起來。" "哎喲,紙寶寶老是摔倒!"

2、幼兒討論:"小朋友小時候是怎麼學站立的?"

3、小結:"原來,小朋友小時候是在爸爸媽媽手臂的幫助下,在小桌子、櫃子、沙發的幫助下學習站立的。"

4、"那我們用什麼辦法讓紙寶寶站立呢?"

二、幼兒操作,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

1、第一次操作(用輔助物體)

"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不少,紙寶寶真高興,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工具,你可以用這些工具讓紙寶寶站起來。" "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這是牙膏盒、橡皮泥,還有我們平時玩的積木、夾子,咦,這是什麼呀?" (皮筋) "小朋友們都動腦筋想一想,玩一玩,怎麼讓它們幫助紙寶寶站起來。記住要輕拿輕放哦!小朋友們開始吧!"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2)操作完畢,教師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操作的結果。 "現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讓紙寶寶站起來的?" "他的辦法真不錯!誰跟他的辦法一樣呢?你們真棒!" "那誰的辦法跟他不一樣呢?" "你來説。"

"嗯,這個辦法也不錯,有沒有小朋友跟他一樣呀?" "還有嗎?還有不一樣的嗎?"

2、第二次操作(用輔助物體),讓每一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嘗試用不同的工具讓紙站起來。

"小朋友們都很棒!讓我們再去試試自己沒有用過的辦法吧!"

3、第三次操作(不要輔助物體)

"剛才小朋友請了很多工具來幫助紙寶寶站起來,如果不用這些工具,你能讓紙寶寶站起來嗎?"(幼兒自由討論) "記住,能不能用工具呀?" "好,大家再去試試看吧!"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操作完畢,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示範。 "誰來説説你是怎麼讓紙寶寶站起來的?"

"他用了折的辦法讓紙寶寶站起來,真聰明!有跟他一樣的嗎?" "你們真棒!" "有不一樣的辦法嗎?" "你來説!"

"他用了卷的辦法讓紙寶寶站起來!這個辦法也不錯!我們也一起試試吧!"

(3)教師總結:"讓紙寶寶站起來,可以用材料來幫忙,也可以用折、卷的方法讓紙寶寶站起來。"

"那要怎麼折、怎麼卷,才能讓紙寶寶站得更穩呢!小朋友回去後再去試試吧!"

活動延伸:

1、提供更多輔助材料讓幼兒玩讓紙寶寶站起來的遊戲。"

2、請幼兒與家長一起玩一玩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還有什麼辦法讓紙站起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

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燃燒現象,瞭解火的用途與危害,增進幼兒安全防火的意識。

準備:

蠟燭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爐等。

過程:

1、燃燒蠟燭

點燃幾支蠟燭,觀察蠟燭燃燒的過程。注意火焰的顏色、形態,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將一張紙用燭火點燃,觀察紙燃燒的過程。讓幼兒用手在蠟燭附近烤一烤,並説説有什麼感覺。

教師提醒幼兒火能燃着許多東西,火會燙傷手指和皮膚。不能隨便玩火。

2、玻璃杯“滅火器”

教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全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被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蓋住三支燃燒的蠟燭,觀察三個杯子裏哪支蠟燭先熄滅。想一想為什麼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大小杯內空氣的多少不同,影響燃燒的時間)。

3、討論

火有哪些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火對人有什麼危害?(如燙傷皮膚、燒燬房屋、森林)。

怎樣防止火帶來的災害?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介紹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隨意玩火,不在火爐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請幼兒參與做點心,然後用小烤爐烘烤點心。實際體驗火給人帶來的快樂。

建議:

教師在引導幼兒認識火的同時,要特別強調安全防火要求。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製作豆漿、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

3、培養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於豆子的認知經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教師拿出黃豆)它是什麼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嗎?

引導幼兒發現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乾濕黃豆的區別

教師出示乾濕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瞭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瞭解各種豆製品及其營養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説出畫頁中各種豆製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製品的營養。

師幼小結: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味品。豆製品的營養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病;補充各種營養,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製品,不挑食。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根據問題探索變長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嘗試過程中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黑板上貼一棵大樹。

2、小樹枝一根,插塑、繩子、紙條、毛線、吸管、橡皮筋、膠水、回形針、扭扭棒若干。

3、兩隻小螞蟻,問號。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這是個帶問號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理解詞語樹梢,

(2)思考第一個問題:點點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麼美麗的美景?

2、嘗試把各種材料變長,營救小螞蟻點點。

(1)繼續講述故事創設情境,提出第二個問題:點點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時刻身邊的材料就可能幫到朋友,你們能把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變長嗎?

(2)探索變長的方法,引導孩子説出變長的方法。

(3)集體分享變長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麼方法變長的?

教師小結:有的材料可以用擰呀自己可以變長,有的材料要藉助工具才能變長。

(4)出示第三個問題:你們一共用了多少個辦法呀?

總結:只要你願意想、願意去試一試,辦法總比問題多。

3、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變長,結束活動。

(1)師:你用什麼方法把紙條變長了?

(2)如果只有一張報紙你能把它變長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主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發現螞蟻的基本特徵。

3、願意參加探索活動,活動過程中能愛護螞蟻。

活動準備:

1、小螞蟻若干,小昆蟲盒16個。

2、PPT:螞蟻的外形特徵、螞蟻的家、各種各樣的螞蟻。

3、錄像:小螞蟻大家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察小螞蟻的大家庭,引起幼兒的討論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長得很小很小,會是誰呢?仔細看一看,小螞蟻們在幹什麼?

二、引導幼兒有序地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

1、提出觀察重點和要求,幼兒自由觀察。

指導語:剛剛我們看了小螞蟻的大家庭,下面我們就要來和小螞蟻做朋友嘍。請你仔細看看你的螞蟻朋友,它在幹什麼?它長得什麼樣子?

2、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①頭上有什麼呀?觸角是直直的嗎?(觸角、眼睛、嘴巴)

②螞蟻的觸角有什麼用呢?

③螞蟻的身體分成幾個部分啊?(頭、胸、腹)

④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裏?

3、出示螞蟻圖片,引導幼兒有序觀察。

4、教師小結螞蟻的外形特徵。

指導語: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上長着六條腿。

三、觀看圖片,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討論: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2、出示螞蟻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螞蟻的主要生活習性。

四、拓展經驗:觀察各種各樣的螞蟻圖片,比較不同。(大小、顏色、花紋)

指導語:螞蟻的種類可多啦,我們中國就有600多種。

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家庭的温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但他們不懂得去付出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同時也培養幼兒的愛心,感受家庭的幸福。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5以內的數,並根據物體的數量多少進行分類。

2、對分類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晨間學習兒歌《我家有幾口人》。

2、房子平面圖5張,分別標有數字1、2、3、4、5.

3、5以內不同數量的實物卡片人手一份。

4、畫筆每人一支,幼兒用書第1冊第30-31頁。

活動過程:

1、根據兒歌《我家有幾口人》,複習5以內的數。複習兒歌《我家有幾口人》,回憶家裏有幾口人,並説出它們分別是誰。

遊戲《我家有幾口人》。請幼兒隨意的走動,邊走邊念兒歌。唸完兒歌時,教師説:“我家有3口人”,幼兒趕緊找3位朋友親密的抱在一起;如果教師説:我家有4口人,幼兒就去找4位朋友親密的抱在一起。

2、學習按物體的數量多少進行對應擺放。

請幼兒自選一張喜歡的實物卡片,與同伴交流,説出實物的名稱和數量。

出示房子平面圖,觀察這5座房子是分別貼有數字1、2、3、4、5,請小朋友根據自己卡片上實物數量的多少將卡片貼到相應的房子裏。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有寶寶送錯了家,為什麼?請個別幼兒糾正。

3、遊戲《找找好朋友》,進一步理解5以內的數。

結合幼兒用書,將數量相同的物品用連線的方法連接起來。

延伸活動:

課間活動或晨間鍛鍊,組織幼兒結合兒歌繼續玩《我家有幾口》的遊戲,讓幼兒在説説、玩玩中做到動靜交替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瞭解豬的身體結構和特點。

2、瞭解豬與人們的關係,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活動準備:養豬場視頻,豬的圖片,豬的用途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耳朵大,眼睛小

身子胖,鼻子翹

一天到晚睡大覺

它的身體都是寶。

答案:豬

二.觀看視頻,交流關於豬的知識。

1、你見過大肥豬嗎?在哪裏見過?老師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養豬場裏的大肥豬。(播放視頻)

2、豬長什麼樣子呀?

3、教師帶領幼兒邊講述邊學豬的動作(從上到下):豬有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鼻子上還有兩個鼻孔,一張大嘴巴,肥肥的身體,壯壯的四隻腿,全身長滿毛。

三.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1、剛才視頻裏的豬都在幹什麼呀?(自由討論後,老師出示圖片:有的在睡覺,有的在喝奶,有的在吃草),他們住在豬圈裏可開心咯,都養的胖胖的。

2、那還有哪些動物也是住在家裏,不住在動物園呀?(雞,鴨……)

3、這些養在家裏的小動物還有一個名字,叫“家畜”。

四、探討豬與人們的關係

1、你知道家裏養的這些豬有什麼用?

2、我們來個知識大比拼,看誰知道的多:

豬肉有什麼用?(做豬肉脯,火腿腸,香腸)

豬皮有什麼用?(做皮包,皮夾,皮衣,皮鞋等)

豬毛有什麼用?(做豬毛刷子)

豬糞有什麼用?(做肥料)幼兒要是答不出,教師傳授知識,豬糞可以讓莊稼蔬菜長的更好)。

五、小結

原來豬有這麼多用途,那麼小朋友還討厭豬嗎?雖然豬髒髒的臭臭的,可它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都要喜歡他。等中午散步的時候,老師帶你們去看看我們幼兒園飼養的大肥豬,去和它做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4

一、活動題目

中班科學教案――玩紙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玩紙活動,初步感知不同材料紙的不同特性。培養幼兒樂於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各種廢紙(大小、形狀、顏色、特性等均不相同,但一定要乾淨)、酒精燈、火柴、臉盆、水、膠水、剪刀、抹布等。

五、活動過程

收集廢紙活動。

幼兒將幼兒園和家中日常生活、學習用的繪畫紙、複印紙、彩色紙、皺紋紙、蠟光紙、舊掛曆紙及一些碎紙片均收集到班裏的廢紙箱裏。

玩一玩。

(1)這些是什麼樣的紙?

①報紙、掛曆紙。

②圖畫紙、牛皮紙。

③複印紙。

(2)紙可以怎樣玩?

①紙可以撕。

②紙可以搓成一團團。

③用剪刀,然後再粘貼。

④可以捲成紙卷。

(3)哪些紙容易撕,哪些紙輕,哪些紙厚?

①這種牛皮紙我撕不了。

②這種白紙好撕。

③掛曆紙厚,不透亮。

④報紙比掛曆紙輕多了。

做一做。用廢紙製作美麗的物品。如太陽下的向日葵、五彩樹、熱帶魚等。

説一説我的作品。

(1)我用紙折了一個手提包。

(2)我用報紙剪了一個窗花,剪了一個紙簾。

(3)我用紙做了一頂漂亮的帽子。

(4)我撕了許多“麪條”。

做紙塑。

(1)紙漿:課前幼兒親手將收集的廢舊紙撕碎浸泡在水中。

(2)幼兒自己嘗試玩紙漿,捏成不同造型。

(3)幼兒紙塑設計,按照自己想法設計自己喜歡的造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裏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

一、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麼沒有濕?水為什麼進不了杯了?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後將茶杯倒扣傾餘着放入水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並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麼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麼濕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

將一隻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標籤: 教案 幼兒園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39gq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