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舅媽家的變遷的經典散文

舅媽家的變遷的經典散文

舅媽家的變遷的經典散文

拓展閲讀】家的變遷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每當我聽到潘美辰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感到倍加親切,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家。

冰心老人説:“什麼是家,是你出生之地,那個有着父母兄弟姐妹的地方,才是你真正的家”。是啊,家是生活的港灣。而居住環境的變化,也可以折射出每一個人的生活歷程,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俗話説“樹大分杈,人大分家”,分離了有父母兄弟姊妹這個大“家”,就必然會建立自己的小“家”。從我懂事起直到與妻建立起現在的這個小“家”,隨着生活的變遷,淋浴着改革的春風也經歷了幾多的變遷。

50年代初,我出生在重慶歌樂山山洞。哪裏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在那裏修建了培都。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曾在那居住過,留下了夜間在那與蔣介石鬥智鬥勇的故事。也留下了那在樹林下、石桌旁談判的話題。我的家卻是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茅草房,生活着母親及兄弟姐妹五人。父親長年在外工作難得回一次家。室內的地面非常潮濕,家裏的衣服、傢俱常常生黴,甚至連牆壁上也長出了青苔。一到下雨天,雨從草縫裏漏下來,家裏就擺滿了盆子、罐子來接水。廚房、廁所都在外面,生活起來很不方便,那時的。生活真艱難啊!

俗話説:兒小不識愁滋味。那時我還年幼,全然感覺不到父母為一家人的生計而不停奔波的辛勞,雖然我每天穿着粗布衣,喝着稀粥、嚼着鹹菜,每晚都要和哥哥、弟弟擠在小牀上睡覺,但每天從街頭到街尾總會洋溢着我那快樂的笑聲。我就是在那小小的茅草房裏一天天健康地長大着,我喜歡那小小的茅草房,因為那裏承載着我兒時許多幸福的時光,也留下了我童年的回憶……

69年,我們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來到遠離家鄉的萬縣分水區孫家公社。那裏是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貧困山區。到達生產隊後,隊長為我們三個知青安排的是四面透風的土牆瓦房的保管室,三張小牀圍着撻鬥、谷堆而放。谷堆上蓋着生產隊的石灰印。每逢颳風下雨房內一片狼狽不堪,臉盆、尿桶、牀單全用上了,接水、擋風,還要保護生產隊的公糧不要受損。這時,我們才開始體會到沒有父母、兄妹的家彷彿缺少着什麼?

1971年,隨着知識青年回城的風起雲湧,我們這些上山下鄉紮根“一輩子”的人又紛紛被招回礦山、工廠,進入工人階級的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我來到了川煤十處當上一名掘進工人,住進了用石頭徹牆的乾打壘樓房。這樓房居住面積雖然不大,8個人住上下鋪木牀後中間只有一條過道,但比起農村居住條件不知好了多少倍。至少不會風吹雨打了,心中有了一定的滿足感,工作起來也勁足精神爽,不久就加入團組織、黨組織。也開始談情説愛了。

結婚後,我多想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家”,那怕不是很大的地方,只要有一個屬於我們倆人世界共同的“窩”也行,那感覺肯定會像温馨地擁有整個世界似的。那時單位實行福利分房,分房要論資排輩且還要按工齡,一時半截輪不到我們,只好各住各的單身工房,一月半截回一次重慶的“家”享受一下那天倫之樂。1975年調機關搞宣傳工作後,終於分到了兩室一廳,有配套廚房無衞生間的樓房,雖然它不是新房,但對我們來説,第一次住進這麼大的房子,一家人還是無比興奮的,於是買來了好酒好菜,請來三朋四友熱熱鬧鬧地慶祝了一番……

改革開放以後,居住的條件愈來愈好。後來調到天府三匯一礦工作,我又從有配套廚房無衞生間的舊樓喬遷到了有廚房有衞生間並簡裝的新樓。隨後,還在城區購買了兩室一廳一衞的新房只待退休後居住養老。幾番搬遷,不斷更新,總算已經有了一個比較舒服的環境。面積雖然不大,但已足夠安身。雖然,還比不上那些特大套間與豪華別墅。但是回頭想想,從“茅草房”到兩室一廳一櫥一衞,再到城區購房,裝飾一新,不啻是天上地下,換了人間。

由於有了一席“領土”,我們一家常在有限的“領土”上作心靈的漫步,總愛遊目騁懷門外的自然巨畫。清晨,室外的景色是清新的,有鳥語盈耳;夜晚卻是朦朧的,伴有昆蟲的呢噥和偶爾的蛙鳴聲。左鄰右舍,三朋四友漫步街頭,狂重百、走新世紀、進麥德龍,星羅棋佈的燈光點綴着江城,給夜幕的底色添上了靈動的色彩………,有時傍晚停電,我們一家會聚在陽台上,談星星,論月亮。這無限的“領空”是我們一家開放性的院子,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樂趣。這真是家隨時代走,城隨時代變,國強家也盛,誠哉斯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p913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