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新版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新版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新版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諺語故事 篇一

1、此地無銀三百兩

有個叫張三的古人賺了三百兩銀子就想着怎麼把銀子藏起來。後來終於被他想到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藏銀之法。有一天夜黑風高的晚上他在院子東屋的牆下挖了一個坑,然後把銀子用油紙包好藏在坑裏。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惴惴不安,覺得別人會發現這土裏埋了銀子。他冥思苦想了好久才又想出了個以為萬無一失的計策,在一張紙上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然後貼到東屋牆上。做完了才心滿意足地回去睡覺了。可是他的祕密還是被隔壁王二看到了。王二等到半夜悄悄來到東屋牆下,把張三的三百兩銀子偷出來。好玩的是王二也是個傻的,他還學張三的做法在東屋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着:“隔壁王二不曾偷”。一下子就把自己暴露了。

以前覺得怎麼會有這麼笨的人呢,應該是虛構的吧!可是後來見過的人多了才知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還真的有這樣的人。其實這則故事是想告訴我們做過的事情要勇敢地承認並承擔後果。也許我們做了壞事自我感覺遮掩的很好,但是隻是時間問題而已,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只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罷了。

2、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漢宣帝執掌朝政期間,他派大將趙充國領兵去平定西北叛亂。趙充國根據情報決定利用招撫的方法來從叛軍內部去瓦解對方。可是漢宣帝下令用武力去征服對方。趙充國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繼續用自己的方法,暫時不出兵攻打。可是抗旨是要殺頭的,他的兒子聽説了這件事之後嚇得趕緊派人去勸説他的父親不要違抗聖旨。趙充國卻對來的人説:“失此二策,羌人致敢違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是既然矣”。按照趙充國的意思是覺得皇帝做了兩件錯事,羌人才發動叛亂。一是皇上派了個文官鎮守邊疆,最後被匈奴人殺得大敗。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軍隊存糧不足。畢竟大戰糧草是重中之重。後來經過趙充國諫言皇帝還是採用了他的安撫政策。可想而知最後趙充國一定平定了叛軍。

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有很多人明明對一個行業不熟悉,卻總喜歡指手畫腳。一方面是自大另一方面更是不認真的做事態度。也許就因為他們一個小小的不熟悉,做事情又疏忽了就會造成不可估計的大錯。

3、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為什麼三個和尚卻沒有水喝呢?歸根究柢就是人的劣根性。以前我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沒有多大感覺,後來親身經歷了才明白原來這個故事説的是一個關於人性與責任分配的故事。

沒有結婚前自己一個人住一個人過日子,洗衣做飯幹家務自己做很正常,畢竟自己不做沒人做,因為沒有人幫我們,我們只能自己承擔。除了更自由些,不想自己煮飯就出去吃頓大餐犒勞下自己,放假了早上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大中午才起來吃東西都沒人會説。衞生方面累了的話就先放着,心情好了再打掃。一個人自由,可是衣食住行要自己承擔。

可是結婚後就不一樣了,有的可能只是夫妻生活,有的就是一大家子住一起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就會有很多摩擦。畢竟婚前只要負責自己一個人,婚後生活就不一樣了。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考慮,有孩子了想要做什麼更要考慮。如果自己不多付出一些,那麼一家三口最後就會跟三個和尚一樣沒水喝了。所以結婚了生活不一樣,需要付出的不僅是耐心還有責任心。有孩子了更不一樣,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所以這個故事其實看我們怎麼理解。不一樣的人就有不一樣的想法。

諺語故事 篇二

第一個:關於“狗屁不通”的故事!

關於狗屁不通這個詞語的背後故事,我相信很多看官都不知道,狗屁不通,他的原本詞義是狗皮不通,説的其實是狗的一個特徵,我們知道狗它是沒有汗腺的,所以夏天的時候他只能藉助自己的舌頭來散發自己身上產生的熱量,所以我們在夏天的時候,經常都可以看見一些狗耷拉着舌頭,所以古人也正是借用了狗的這一特點,創造出了狗皮不同這個詞語,後來就是因為這個“皮”和“屁”是諧音,後來人們就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些文理不通的詩文或者不明事理的人,就以“屁”來貶低之,換成“屁”之後,這個詞語就更加的有衝擊力,所以後來這個“狗皮不同通”逐漸就演變成了“狗屁不通”。是不是沒有想到呢?!

第二個:關於“無奸不商”的故事!

無奸不商,想必大家對於這個詞語也是非常熟悉的,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無奸不商”在以前的原意是“無尖不商”這個“尖”來自於古代用於度量的鬥,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米商在賣米給大家的時候,除了要將這個鬥裝滿外,他還需要多舀上一些,然後讓這個鬥冒出一個尖兒,意思就是用這個尖兒來告訴大家,他是最划算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如果商人不能做到敦厚,那麼這個商人就會被大家認為是一個不夠資格的商人,所以就有了無“尖”不成商,但是到了近代,因為有些人的道德素質的下降,所以無“尖”不商就演變成了無奸不商,再後來就直接演變成了奸商,現在大家知道這個詞語的背後故事了吧?!

第三個:關於“無毒不丈夫”的故事!

無毒不丈夫,大家估計在生活中並不怎麼用,但是在很多電視劇裏面,特別是反派都會用到這句話,其實這句諺語還有一個前句,叫做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本身並不是這樣的,他的原意是無度不丈夫,這個度也就是度量的意思,這個度量就是説一個人作為君子或者是丈夫,都必須要有非常好的度量,也就是胸懷,一個人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那麼就真的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所以這句話的原意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這樣,但是從這個度“度”到“毒”其實就是一些小人用來自我安慰的方法,但是現在依然這麼流行,其實還是挺讓人感歎唏噓的!

第四個:關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故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一句非常非常自私的話,不過現在這樣的理解,只是對她的一種誤解,我們現在説的這個人不為“己”讀的是第二聲,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這個“己”應該是念第四聲,也就是“為己”第二聲代表的是作為的意思,第四聲代表的是為了自己的意思,有非常強烈的自私嫌疑!所以“為己”就是做真實的自己,這句話的原因是人生於天地間,其性本善,最真實的自己,就是那個充滿靈性的自己,這個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人不能活出人本性的樣子,那麼就是與天地相悖,也就是違背了自然的基本規律當然是要“天誅地滅”的!這句話的原意其實也是在教授大家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逐漸的演變成了現在這個自私的詞語!

第五個:關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故事!

這個詞語在我們平時用的時候都會帶着一絲無奈的感覺,面對別人的提完感覺很難受一樣!但這樣的精神是非常好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現在的意思是追根究底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事情必須要追究到底,不把這個事情搞清楚就不罷休,但其實這句話的原句應該是“打破砂鍋璺到底”這個“璺”是紋路的意思,我們知道砂鍋如果你打破之後,它就會出現一些裂縫,這個裂縫就是“璺”的意思,只不過後來這個“璺”和“問”是諧音,所以就變為了:打破砂鍋問到底!

諺語故事 篇三

潮汕俗語“無好家神通外鬼”意指吃裏扒外,胳膊往外拐。這個俗語來源於一個民間傳説。

相傳某鄉有一户貧窮人家,生活十分困難,常常缺米斷炊,過年過節也只能向人家借一點錢勉強度日。他家的灶神(司命公)總覺得供奉的東西太少了,不若大户人家,有肉有菜。於是越想越生氣。某日,閻王要抓一個替死鬼。正巧這事被灶神得知,他覺得報復的機會來了,竟然跑去向鬼差“推薦”自家的主人。可恨這位“家神”不但沒有保佑這家人幸福,反而串通鬼差要來害自已人。幸好灶神的所做所為都為主人夢中獲悉,醒來後氣憤萬分,遂將灶神牌位扔出門外,連聲罵道:“無好家神通外鬼!”

凡事學大丈 俗語:“凡事學大丈”意指做事心中無數,盲目跟從。“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習俗大人跟小孩稱呼對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稱襟兄也稱“大丈”。

“凡事學大丈”這個俗語,源出民間流傳的一則“傻女婿故事”。傳説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壽,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訴他:“大姐夫是個知書識理的人,到了我媽家,你就跟他學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孃(岳母)家,傻女婿便細心注意大女婿的一舉一動,認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舉杯向丈母孃祝壽,他也舉杯祝壽;大女婿為丈母孃夾菜,他也夾菜;規規矩矩,很有風度。丈母孃心想小女婿雖沒讀書,也甚懂理,心裏很高興。席間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並用手帕將蚶殼包下,然後又吃豆粉湯。小女婿一不留心沒看清楚,以為大丈吃蚶是連殼吞下,心想這可能是禮貌吃法。於是,也拿了一粒蚶放進嘴裏,拼命往喉嚨裏咽。這談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見襟弟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聲,誰料剛吞下的豆粉絲從鼻孔中噴了出來。傻女婿見狀,驚懼萬分,忙把蚶殼吐出,連連説:“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經把我哽得半死。這一着‘牛囝穿鼻’我確實學不來!”弄得大丈哭笑不得,眾人卻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斫斷手指頭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錯了事之後決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個人下定了決心,總是用“斫斷頭指頭”這個俗語。

唐朝玄宗年間,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當時的名將張巡守睢陽城,浴血奮戰。但寡不敵眾,只好派手下大將南霽雲向其它城守將討救兵。南霽雲帶了三十名騎兵,奉命突圍到附近的臨淮關搬救兵。敵軍數萬人發現南霽雲等的蹤跡,就四面攔截,不放他過去。南霽雲左右馳射,人馬所到之處,好象閃電一樣,倏爾明滅,使得敵軍神搖目眩,不知所措。南霽雲突圍成功,到達淮陽時只損失兩名部下,唐朝的將軍們都妒忌張巡的威名,坐視其敗,不願伸出援手。臨淮的守將賀蘭進明,尤其如此。南霽雲苦口請兵,賀蘭進明只是不答應。南霽雲悲憤之至,在宴會中撥出佩劍,砍斷一隻手指,鮮血淋漓地斥責賀蘭進明自私,座中人不禁為之淚下。

睢陽城破,張巡、南霽雲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國。

潮陽及澄海都建有雙忠公祠,以紀念張巡和許遠。而南霽雲“斫斷手指頭”的這個典故,也隨之流傳。但其語義已有所演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k16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