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成語故事:一丘之貉(新版多篇)

經典成語故事:一丘之貉(新版多篇)

經典成語故事:一丘之貉(新版多篇)

用一丘之貉造句 篇一

1) 別指望他會主持正義,他們是一丘之貉。

2) 這些一丘之貉的作為,完全是豹子野心,貪婪兇殘無比。

3) 這夥壞蛋都是一丘之貉,沒有什麼差別啦!

4) 他倆一個馬屁精,一個笑面虎,都是一丘之貉。

5) 這些流氓犯盜竊犯詐騙犯都是一丘之貉,應嚴厲打擊。

6) “她們都是一丘之貉,”他自言自語地説,心裏想到,並非他一人遭到與那下流女人結合的悲慘命運。

7) 何須多費脣舌解釋,擺明的,你們就是一丘之貉。

8) 那兩個人交情這麼好我不驚訝,他們是一丘之貉嘛。

9) 一些華盛頓的律師甚至推測考克斯與投資者實為一丘之貉,因為他承認己方几乎不會得到法庭的支持。

10) 所有行政管理人員都是一丘之貉

11) 那兩個人交情這麼好我不驚訝,他們是一丘之貉嘛。

12) 他和其餘的人一樣陰謀同我作對,他們是一丘之貉。

13) 受賄如同搶劫,人們始終認為,受賄者與竊賊是一丘之貉。英國政治家切斯特菲爾德。

14) 她還不瞭解我的福什利,他是一個更卑鄙的男人,他和女人姘居,是為了謀取更高的地位他們都是一丘之貉。

15) 美國和敍利亞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並可以在多邊組織如聯合國中動用否決票制裁伊朗的一丘之貉們。

16) 比起去年來他的防守略有進步,這一點我相信,但在分球和打整體球方面,他和其他人是一丘之貉。

17) 面對局長的詢問,他忍不住把事情的原委和盤托出,幸虧自己跟了三年的領導寬宏大量,沒認為他和那幫人是一丘之貉,不然,以後的仕途還想萬事亨通?

18) 審理這件案子的官員雖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個都貪贓枉法。

19) 這羣人不是搶就是騙,都是一丘之貉,實在沒出息。

20) 林彪“_”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21) 何須多費脣舌解釋,擺明的,你們就是一丘之貉。

22) 梁山泊好漢在官府來看,都是一丘之貉。

23) 你不用再狡辯了,你和盜匪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24) 在我看這羣人都是一丘之貉,無一例外。

25) 小明和小李真是一丘之貉!

26) 他倆一個笑面虎,一個惡面狼,都是一丘之貉。

27) 管他什麼幫派,在我看來都是一丘之貉。

28) 黃世仁和穆仁智是一丘之貉,一個是滿嘴仁義道德,一個張牙舞爪欺負窮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29) 這些歹徒個個都是前科累累,真是一丘之貉,物以類聚!

30) 他們互相勾結,沆瀣一氣,正是一丘之貉。

看了一丘之貉典故的人還看:

丘之貉成語 篇二

【成語名字】一丘之貉

【漢語拼音】yī qiū zhī hé

【成語解釋】

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丘之貉”指出自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語出《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

【成語典故】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

長樂者,宣帝在民間時與相知,及即位,拔擢親近。長樂嘗使行事(隸)〔肄〕宗廟,還謂掾史曰:“我親面見受詔,副帝(隸)〔肄〕,秺侯御。”人有上書告長樂非所宜言,事下廷尉。長樂疑惲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降者道單于見殺,惲曰:『得不肖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自令身無處所。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1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惲妄引亡國以誹謗當世1,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成語註解】

1、長樂:戴長樂。西漢時人,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僕。

2、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

3、惲:音ㄩˋ。楊惲 (?~公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

4、匈奴:秦、漢時北方的遊牧民族。

5、單于: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見殺:被殺。

7、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令:假使。

11、至今:延續到今。

12、當世:指漢宣帝。

【成語出處】

1、《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2、清.吳偉業〈偶成〉詩其五:“韓非傳同老子,蘇侯坐配唐堯。今古一丘之貉,不知誰鳳誰梟。”

3、《聊齋志異.卷七.細柳》:“黑心符出,蘆花變生,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成語用法】

語義説明 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勾結作惡”的表述上。

【一丘之貉造句】

1、在我看這羣人都是一丘之貉,無一例外。

2、梁山泊好漢在官府來看,都是一丘之貉。

3、管他什麼幫派,在我看來都是一丘之貉。

4、這夥壞蛋都是一丘之貉,沒有什麼差別啦!

5、你不用再狡辯了,你和盜匪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6、他倆一個馬屁精,一個笑面虎,都是一丘之貉。

7、何須多費脣舌解釋,擺明的,你們就是一丘之貉。

8、這羣人不是搶就是騙,都是一丘之貉,實在沒出息。

9、這些一丘之貉的作為,完全是豹子野心,貪婪兇殘無比。

10、審理這件案子的官員雖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個都貪贓枉法。

【參考詞語】:一邱貉

【漢語拼音】: yī qiū hé

【成語解釋】:猶“一丘之貉”。見“一丘之貉”條。

1、宋.劉敞〈任城道中〉詩:“古今一邱貉,成敗誰復論!”

【參考詞語】:貉一丘

【漢語拼音】: hé yī qiū

【成語解釋】:猶“一丘之貉”。見“一丘之貉”條。

1、宋.曾幾〈詠南池〉詩:“古來英雄人,何異貉一丘;茫然不知歸,沒世隨波流。”

【一丘之貉的成語故事】

據《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載,漢朝時的楊惲,父親楊敞是昭帝時的丞相,他自己能力又強,所以年輕時就在朝廷裏擔任要職,聲名顯赫。因少年得志,所以不覺中顯露驕傲的態度,常常得罪別人,其中與宣帝最寵信的'太僕戴長樂的私仇最深。有一次戴長樂被人告了一狀,他懷疑是楊惲慫恿的,所以也上書控告楊惲誹謗當今皇上。其中一條罪狀大意是説: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正談論他們首領單于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表議論説:“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結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君主一樣,因為聽信小人而殺害忠貞大臣,結果遭到亡國的噩運。如果當時秦朝的君王肯採納忠言,也許今天還是秦朝的天下呢!從古到今的國君都喜愛聽信小人的話,真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

丘之貉成語 篇三

典源出處

《漢書 ·楊惲傳》:“惲聞匈奴降者道單于見殺,惲曰:‘得不肖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自令身無處所。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 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釋義用法

漢代楊惲聽到冒頓單于被殺的消息説:“不成器的君王,有大臣出謀畫策而不能用,使自己葬身無地,就象秦朝只用奸臣,終至滅亡,如秦能任用大臣,即可以延續至今。古和今象一個山丘上的貉一樣沒什麼區別。”後以此典指性質相同,沒什麼差別。

用典形式

【一丘】 宋·陳師道:“萬事自糾紛,高懷無一丘。”

【一丘貉】 清·丘逢甲:“人物真成一丘貉,文章更噪六朝蟬。”

【同一丘】 宋·蘇軾:“日月轉雙 轂,古今同一丘。”

【貉一丘】 宋·蘇軾:“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金 ·元好問:“青州荊州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狐貉同一丘】 清·王士禛:“狐貉同一丘,無事勞沾巾。”

丘之貉的意思 篇四

【成語】一丘之貉

【讀音】yī qiū zhī hé

【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裏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

丘之貉的成語典故 篇五

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因為告發霍光謀反有功,被漢宣帝封為平通侯。他居功自傲,不把漢宣帝看在眼裏,太僕戴長樂事發入獄,向漢宣帝揭發楊惲認為秦二世胡亥與漢宣帝為一丘之貉。楊惲被罷官回鄉,他給孫會宗回信不滿而被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zqe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