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新版兒童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新版兒童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新版兒童諺語故事【經典多篇】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篇一

話説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份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可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黃肌瘦。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説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裏不服氣,便湊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裏。這一着,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消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

諺語故事 篇二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

上帝對他説:“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羣人圍着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裏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裏。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歎,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裏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羣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着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説“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諺語故事 篇三

烏鴉在大樹上做了個窩,大樹底下有個洞,洞裏住着狐狸。有一天,烏鴉飛出去給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了一片肉。烏鴉叼着肉站在窩邊的樹枝上,心裏很高興。這時候,狐狸看見了烏鴉嘴裏的肉,很想搶過來。它笑着對烏鴉説:“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不做聲。狐狸又説:“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烏鴉有些開心了。最後,狐狸説:“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唱幾句吧!”烏鴉聽了狐狸的話,得意極了,就唱起歌來:“呱…”她剛一張嘴,肉就掉下來了,狐狸叼起肉,美美地吃了一頓。

故事寓意

遇到別人的阿諛奉承,花言巧語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思考,不要輕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吃虧上當,中別人圈套,後悔莫及。人往往有一個弱點,就是喜歡聽別人的稱讚。即使這種稱讚言過其實,誇大其詞,我們也照單全收,喜樂於聽。喜聽贊言無可厚非,但因此驕傲自大,自然對自己不利。

歇後語的故事 篇四

亡羊補牢——為期不晚/為時不晚/未為晚矣/為時未晚

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朽,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狀況十分着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説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説:“你在宮裏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阿!”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説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説:“我實在感覺事情必須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説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向寵信這個人,楚國必須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説:“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此刻,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説:“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説:“我此刻太后悔了,不明白此刻還遲不遲”

莊辛説:“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先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説:“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理解勸告,回答説:“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先,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於是他之後對莊辛説:“莊愛卿,那麼我們該怎樣辦呢”

於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諺語故事 篇五

秋戰國時期,趙國優秀將領廉頗以英勇善戰聞名立下無數戰功,地位很高。藺相如當時是一位趙王身邊宦官的門客,被推薦完成送和氏璧換取秦國十五做城的任務。

當時秦國強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國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國藺相如肩負國家利益和榮辱,冒生命危險以聰明才智和膽識完壁歸,趙得到趙王賞識和封賞。不久秦趙兩國國君在滇池相會,藺相如又立大功為、找國挽回面子。趙王封他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對藺相如不滿,覺得自己在沙場上為趙國拼命攻下無數城池,立下汗馬功勞,藺相如動動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勞還大,很不服氣。藺相如得知廉頗對自己有意見,處處忍,讓別人説他是怕廉頗,他卻説:“秦王我都不怕,難道能怕廉將軍,現在秦國不敢入侵,因為趙國有得力將相,一旦我們不和就會削弱趙國力量,秦國趁機入侵怎麼辦?我不論功爭權為的是國家大局,將相的共同利益。”

此話傳到廉頗耳裏,廉頗也是身明大義之人,主動負荊請罪。將相和的佳話流傳至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wd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