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讀者多篇

讀者多篇

讀者多篇

讀《讀者》有感 篇一

感謝《讀者》對我説過的每一則笑話,畫給我的每一則漫畫。它們或通俗明瞭,會耐人尋味,在細細品讀它們是,我也許釋然一笑,也許一頭霧水,也許莞爾不語,但我仍要感謝它們,因為我感謝一切帶給我歡笑的事物。處於青春期的我們,像在生長槽牙的小獸,牙根癢癢卻無法抓撓,只得讓這股衝動化為莫名的心火,哭、笑、憤怒、悲傷,一切情感會變得更為鮮明,更具活力,而此時,用歡笑代替其它情感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這能使那些其它的過激情緒所能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大減少。兩個好朋友意見有了分歧,“討論”過後心情都有些鬱悶,雖然也許一夜過後這段小小的不愉快就會被見面開朗的招呼趕走,但一首歡快悦耳、朗朗上口的歌兒,卻能讓他們帶着好心情入睡。歡樂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之一,如果你感激把它帶給你的人,那麼就請也用笑容回報。

我感謝《讀者》給我講的每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有和我們同齡便步入社會打拼的青年,有為了家庭無私奉獻到兩鬢斑白的老母親,有焚膏繼晷、堅持不懈的科學家,有少不得志、大器晚成的音樂人……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身患殘疾的普通人。應當感謝我的父母,我出生時是一個健康的嬰兒,也許這對許多人來説只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啟程,但如果有朝一日,你失去了身上的任何一些,失明?失聰?失聲?截肢?換腎?甚至年老時的脱髮都會讓你覺得難堪,更何況其它?我想沒有一個健康人會願意選擇白白失去什麼,因為少了任何一樣,你會發現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你無所適從。當你揹着嶄新的書包邁入校園,當你帶着自信的微笑跨入公司,當你登上山頂,用雙眼眺望城市和遠洋,你應該想到,你所擁有的最大財富——健康!那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之一,如果你感恩你擁有它,那麼就多給予那些失去或者從未擁有過的人一些關愛。

我感謝《讀者》為我朗誦的每一首浪漫的意味深長的詩歌。它們短小、精煉、優雅,富有韻律,每每讓我沉浸在文字的世界。我要感謝我那樣親近與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字——漢字。相比於直白英文,簡潔的日文,漢字以她無比的魅力征服了許許多多異國他鄉的人們。而由此衍生出的書法藝術,更是當之無愧的國粹,在博大精生的中華文化面前,我們心懷崇敬與畏懼。如果你感激那些創造了這些的祖先,那就將綿延五千年不絕的中華文化傳揚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一一想來,要感恩的東西太多了,不禁覺得自己原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人類之所以貪婪、邪惡,是因為它們不知道自己擁有多少,才會無止盡地去索取。當你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你會明白: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讀者 篇二

中央電視台於2月18日起每週六、週日晚8點在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主持人董卿首任製作人兼主持人,集結柳傳志、斯琴高娃、濮存昕、喬榛等朗讀者,帶給觀眾一場關於文學與情感的“碰撞”盛宴。

《朗讀者》用文字、聲音加故事的三位一體文藝表現形式,旨在打造一檔“慢綜藝”節目。為了讓《朗讀者》能擁有獨特的氣質,董卿更邀請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總導演陳維亞、中國青年報原總編輯陳小川、作家劉震雲、導演陸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劃。節目每期以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節目不僅僅是傳遞文字的温度,還巧妙地將人的故事融入其中。而當文字在朗讀人的二次加工下帶着自身的情感再次傳遞出來時,對於觀眾將更具有震撼心靈的力量。

讀者讀後感 篇三

我媽媽曾經説過,讀《讀者》的人是最有品位的人。讀了讀者之後,我既變成了一個有品位的人,有體驗到了做讀者的快樂。

《讀者》是一本雜誌,是半月刊。每到一個月的14號和30號,我都會拿着四塊錢,飛奔着去報亭買到最新一期的讀者。讀者是由一片片短小精悍的文章而組成的。每一期的故事,都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有時候,會介紹一些名人背後的故事;有時候,會從一件件小事中體驗出一條條人生哲理;有時候,在那一小塊的地方,會放一首浪漫的詩歌;有時候,會介紹一些新名詞,讓我們從此不再落伍。看完《讀者》,時而開心,時而傷心,時而憤怒,時而感慨……

《讀者》中我和媽媽最愛的板塊——言論。言論是寫一些當今流行的一些話語,或者是講得很有道理的話。一些講得特別好的話我還會把它寫到QQ簽名上面。在這一期裏,我看到了“職場三定律”:“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他總能概括得很好。還有約翰·列儂説的一句話:“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麼,我説‘快樂的人’。老師説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真的,説的太好了,每讀一期讀者,我彷彿長大了很多。

這期令我最深的故事,是一篇叫《微愛情》的文章。不是我早熟,是這篇文章真正的讓我體會到了愛情這個東西。它由十一個小故事組成,來説明了愛情這個讓人無可救藥的東西,説明了愛情的浪漫,我把其中我最愛的一個故事摘抄下來:

“火車上,他拿着手機發微博:‘在火車上,我對她一見鍾情,但她討厭煙味。不知為什麼,她一直望着窗外……’他默默地看着她,心想她一定不知道的。過了一會兒,微博上有人回覆了他:‘因為窗玻璃上有你的影子。’他抬頭一看,她正微笑地看着自己。”短短的兩條微博而已,真正的讓我體會到了,微愛情的力量。

讀了《讀者》,我長大了,我真的長大了,我真的感受到了做讀者的快樂。最近沫沫也喜歡上了《讀者》,還是胡夢霖借給她的。《讀者》讓我真正明白了一些爸爸媽媽老師教不會的道理,讓我體驗了他人的人生。做一位《讀者》的讀者,我真的很快樂!真心祝願《讀者》在新的一年裏暢銷!

《讀者》讀後感 篇四

《寄小讀者》這本書主要寫了冰心奶奶遠渡重洋,赴美留學在異國他邦寫的通訊,大都報道了身居異鄉的一些生活事受,表達了她出國期間對祖國的關注和深切懷念,抒發了她對活潑可愛的兒童的熱愛,對摯愛恩慈的母親的懷念。冰心奶奶對太平洋和慰冰洋湖的描寫,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母親的依戀,對童年時代的追懷藴藏着她思念祖國的深情厚意。冰心奶奶對小動物十分熱愛,有一次,她用書本輕輕地一夾,一個小老鼠被夾死了,她為此很傷心。

通過讀《寄小讀者》,我更加喜愛冰心奶奶了!

《讀者》讀後感 篇五

《再寄小讀者(之一)通訊十四》主要講了日記的重要性,還講了冰心老奶奶帶兩個孩子出去玩,第一個孩子把那篇日記寫得跟記帳似的,第二個孩子寫得生動鮮明的事。

我感覺日記其實不難寫,只要留心觀察一天所發生的事,再注意一下“六要素”——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過、結果,這樣再用一下詞語,日記就不費吹灰之力完成了。日記千萬不是記流水帳,一定要把主要的事兒突出出來。不然,日記就會顯得枯燥無味。記得我以前寫日記,一開始雄心勃勃的要堅持到大學畢業,但是因為中午有許多小朋友都來找我玩,所以只堅持了一年,中途以“沒思路”、“不想寫”的藉口沒有寫,看起以前自己上下不一,字龍飛鳳舞的作文時,不禁想起我五彩斑斕的童年,心裏美滋滋的,看着看着,我笑了……

朋友們,拿起笑來記錄你的童年吧!給自己的昨天也留一個腳印吧!

《讀者》讀後感 篇六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寄小讀者的書,這本書是冰心奶奶寫的一本著名

冰心奶奶在這本書的一篇裏寫道,她很喜歡大海,也非常喜歡海邊的小動物,同樣,也很愛護它們。她在回覆小讀者的時候,曾説起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冰心奶奶正在海邊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

忽然看見一隻海鳥在海里,不飛向天空,她很疑惑,海鳥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為什麼只有這隻海鳥不飛呢?於是,就走了過去,原來鳥的羽毛被一些東西刮傷了。於是,她就找來了一些可以處理傷口的東西,細心料理這隻海鳥,海鳥慢慢好了,又可以到天空中飛翔了,冰心奶奶由衷地笑了。

心是冷的,淚是熱的,讓我們大家幫助別人吧!讓我們都流出欣慰的眼淚。

讀者 篇七

樑文道不虧是華人時間年輕一代公共知識分子中閲讀數量數一數二的人,不然也無法主持鳳凰衞視《開卷八分鐘》這檔節目。

樑文道的書《讀者》可不像雜誌《讀者》一樣,當然,雖然題目是“讀者”,其實並不是講大眾讀者。而是從以他為讀者的角度,從各個方面,引出一位作者或者一本書,通過書再來講述道理,發表觀點,有點“六經皆我注”的感覺。

他的閲讀面卻是寬泛,不管什麼專業的書,都能指點一二,其中佔有最大篇幅的,居然是足球,想必是在20xx年世界盃期間寫的專欄文章。有此可見,樑文道必定是個球迷,哪怕不是個鐵桿,也比一般人關注得多。

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説可能會有點失望,他們看到書名,對於書的內容已經有一定的期待,但這麼多關於足球的文章,可能並不感興趣。對我來説,就稍微書包範文有點失望。我喜歡足球,當然算不上鐵桿球迷,最近更因為不敢晚睡而少看球了。對我來講,足球當然是看的,或者守於足球的評論。至於足球周邊的東西,實在是興趣缺缺。

道長你可得加油啊。

《讀者》讀後感 篇八

我看了《讀者》以後,《一個車伕的國學夢想》對我深有感觸。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蔡偉吧,他以前是一個車伕,因為家境不好,所以以此來改變生活條件,而他熱愛看書,幾乎用所有的錢來買書。就是這樣,他成為了第一個以高中學歷進入復旦大學的人。一個多麼圓滿和諧的結局啊!

我不禁想起了龔自珍的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啊,在地球上,一方面有特長的人有很多,而真正被人發現的還是隻有少數,在蔡偉身上發生的事,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而一部分,也算他看讀書、愛看書。就像李白,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但他發奮讀書,不還是成為了“詩仙”嗎?

我們也要像蔡偉一樣:堅持夢想,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

標籤: 多篇 讀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oyv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