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讀者》讀書筆記

《讀者》讀書筆記

第一篇:朗讀者 讀書筆記

《讀者》讀書筆記

她的世界沒有文字--《朗讀者》讀書筆記

傳播1班 1201410077 冼敏

十五歲的米夏意外遇上三十八歲的漢娜。漢娜活力,熱情,像一座有生命的美麗雪白的雕像一樣吸引着情意萌動的年輕米夏。他們悄悄地交往,每次幽會由米夏的閲讀,漢娜的思考和評説,兩人的沐浴和纏綿構成,以更多的閲讀和透過窗簾的陽光下的悄聲交流結束。米夏為漢娜沐浴後清新的氣息和不時的大發雷霆神魂顛倒,漢娜卻更傾向於從米夏的閲讀中對她沒有歷經的世界作一番別緻的評價。

然而漢娜不辭而別,這一別是八年。他們都變了,米夏是優秀的法學生,跟着教授參加法院的審理,不期而遇那時已是戴罪之身的納粹分子漢娜。其他被告把罪責推卸到漢娜身上,證據是漢娜的通信。漢娜把罪名一一供認。但彼時米夏才意識到,漢娜根本是文盲。米夏去和漢娜談話,此時漢娜已變得像是破敗的布偶,不再是米夏記憶中的熱情洋溢。

米夏沒有説出真相,漢娜被判二十年監禁。米夏後來瞭解到,即使在集中營中,漢娜仍找了幾個少女為她朗讀,也格外對那些少女寬厚一些。米夏覺得悲哀。他開始不定期地朗讀,錄成帶子寄到監獄給漢娜,沒有書信,因為知道漢娜不認識字,沒有見面,因為他心中的羞愧阻撓他。

漢娜出獄前,監獄長找到米夏,請求他幫助漢娜重回社會,米夏便去籌備。就在出獄前,漢娜踩在一堆書本上上吊自殺。她在獄中聽着米夏的閲讀,對照着書本,學會了認字。故事以米夏“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站在漢娜墓前結束。

故事耐人尋味之處在於為何米夏和漢娜都沒有在審判過程中,其他犯人指控漢娜通過書信對集中營進行控制時,説出漢娜是文盲,因此那個指控根本是無稽之談的真相。

作者通過米夏的心思,道出一個答案,那就是羞愧。

這個答案看起來多麼無稽。但卻那麼真實。作為一個法學生,米夏心裏對於真相和公平的審判本來有一種不顧忌的追求,可是一旦為漢娜辯護,他必須承認曾經和漢娜的情愛,三十八歲女人和十五歲男孩的關係會如何被人指點?米夏無法面對那種流言,他對曾經的感情抱有難以啟齒的羞愧,他希望一切埋在土裏,無人知曉。漢娜則是由始至終(除了在監獄那個安寧得如同令一個世界的地方里以外)羞於讓任何人知道自己是文盲的事實。她曾經是那麼充滿生機,對世界有那麼多見解,她身上的汗味對於米夏都是一種新鮮的氣息。哪怕她在集中營裏工作時,也仍保持着聽書的習慣。文盲其實沒有阻撓過她對文字的喜歡,這矛盾的

兩者被她長久地粉飾太平。

匆匆讀完之後,合上書本,目光再一次落在書名上的時候,才發現作者留給所有人一個問題。到底誰才是這個故事裏的朗讀者?

自從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或是甲骨文頭一次在歷史某個不能被確定的時刻鑿下起,文字自成了一個世界,從人類口語構成的抽象而且脆弱的信息世界裏,以具象的形式連同一種巨大的力量架通了無數座跨越時空的橋樑。一字一句刻在石板上的文字,説明了法律,記錄着變遷,真實而且公正地傳遞哲學,情感。我確信因為有了文字人類才開始去考慮記載自身歷史,如何記載,才開始去學習和反省,才開始思考。

可是在漢娜的世界裏,文字是無意義的筆畫,是密佈的符號,是諷刺性的謎語??她永遠不會解開。所以將書中的朗讀者理解為以和條文打交道為生的米夏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我知道,漢娜才是朗讀者。在米夏和漢娜的關係裏,文字是被排除在外的。縱使米夏為漢娜讀書,但是對於漢娜來説,米夏讀的故事不過是一個母親在牀邊為孩子講述的神話,而漢娜的迴應,不過是孩童對人物的思考,這樣的傳播與遠古時期人們把傳説口耳相傳沒有區別。這樣的朗讀是一種異常直接簡單的傳播。

而我們瞭解,傳播的內容雖説不外乎各種形式的信息,傳播的目的卻要深奧的多。在這段故事裏,米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托爾斯泰的小説,雪萊的詩歌,《荷馬史詩》《帶小狗的女人》《戰爭與和平》;但是漢娜總是有一些讓米夏意外的反饋。更為重要的是,與漢娜曾經的纏綿和得知漢娜被判處,重新為漢娜朗讀,漢娜的死,這個女人留給米夏的所有(包括米夏時常提到的幾幅漢娜的肖像“以前,我特別喜歡她身上的氣温,她聞上去總是那麼清新,像剛剛出過汗或剛剛做過愛。有時候,她也用香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一種。”)才是一本真正的書,漢娜的生命那麼意外地和米夏糾纏,那麼意外地用一種深刻而無聲的方式,給米夏朗讀了一本書。漢娜在米夏的記憶裏,鑿下了第一個文字,動搖了他的世界,然後具象地重塑了他。

故事裏最直達心底的是,通過朗讀,比文字更深厚的東西得到傳遞,那些對尊嚴和生存的態度,人生在世的情感,理想和現實的權衡博弈。

漢娜的世界沒有文字,可是她用生命,寫了一本書。

第二篇:越讀者讀書筆記

非常認同這本書中將閲讀當飲食的比喻。第一次遇到把“閲讀”這件事這麼貼切、形象的比喻。讓自己對閲讀這事,一下子就瞭然於胸。書中提到了四種閲讀。

第一種主食閲讀。又稱“ 生存需求的閲讀”。是為了尋求人生在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很像是讓我們有飽足感的主食。

第二種美食閲讀。又稱“ 思想需求的閲讀”這種閲讀不針對人生的現實問題,沒有提出直(請收藏好範文 網:)接的解決之道,然而,卻可能幫助我們從一個看來間接,但是卻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這些問題或現象的本質是什麼。這種閲讀是在幫助我們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很像飲食分類裏的“美食”

第三種蔬果閲讀。又稱“工具需求閲讀”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讓閲讀過程中不瞭解的字義、語義、典故與出處,而進行的閲讀,很像是飲食裏的蔬菜、水果。

第四種甜食閲讀。又稱“休閒需求閲讀”和前面三種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一定的目的,不為了尋求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不為了尋找思想的結晶,也不為了參考或查證,閲讀就是為了娛樂、消遣,是一種休閒活動,很像是飲食裏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有很多讀書者,喜歡讀書但是不會讀書,迷失在書的密林中,很多讀書者發現身邊有那麼多的好書,飢渴地抓到什麼都讀,亂讀一通,全然沒有方向,越想讀書,越覺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需要眷顧光臨的閲讀內容太多,使大家手足無措,就如迷失在濃密的叢林裏。

這本書,給喜歡讀書的人指引了方向。書中全然沒有説教的詞語,帶給大家很好的教導。學習到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主題閲讀四種層次,以及閲讀不同類別的書要用到的不同閲讀方法。明確了自己的閲讀方向,要做到好的閲讀,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叢林之路,挖到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後,再向前邁一步,增加閲讀的精深;向旁邁一步,增加閲讀的寬廣。

如何找到自己的專門閲讀興趣呢。

1、選一個你感興趣的閲讀題目。 題目儘量不要大,譬如什麼哲學、科學、心理學的,而要小,譬如 “飛機”、“咖啡”。不知道怎麼選? 想想你印象中為什麼事情感動過,懷疑過,好奇過,夢想過。

2、針對你感興趣的這個題目,設法從書店及網絡上找出一種到三種你覺得必讀的入門書。 你可以先找五十種書出來,然後交叉使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三個方法,從中過濾出這一到三種入門書籍。(等你有了經驗,熟練了之後,想踏入任何一個陌生的知識領域,十幾二十本書也就可以找到了。)

3、把這個題目裏一到三本入門書,利用“熟讀精思”的方法仔細閲讀。這些書,搭配着相關的網站,你自然會發現接下來應該繼續閲讀的書種。

4、不論是從一開始,還是到這個階段,還是在接下來的過程,都最好認識(至少)一位可以在這個題目上給你一點引路、印證的人。不時跟他請教一下。

5、你要設定個時間表,逐步收集閲讀四、五十種書。這些書最好要涵蓋“主食”、“美食”、“蔬果”、“甜食”四個方面。 設定時間表的時候,不要忘了豐子愷所説的:“我們要獲得一種知識,可以先定一個範圍,立一個預算,每日學習若干,則若干日可以學畢,然後每日切實地實行,非大故不準間斷,如同吃飯一樣。”

6、除了書籍之外,也儘可能地從網絡上收集就這個題目有過的重要整理及討論資料。收集的時候,儘量從古至今,從中國到西方(及其他地區),包含你能使用的各種語文的。

7、分別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八面作戰”四個方法,把這些書籍與網頁做個整理與吸收。可以先就各種書,再就這個主題領域的全貌整理出心得。

8、然後,你到了要給自己驗收的時候。 你應該找一家自己最信賴的書店(當地沒有就去外地),來到他們的圖書館區,站到你集中精力閲讀的這個題目的分類立櫃之前,瀏覽一遍他們架子上的書種,説得出他們的立櫃的缺失在哪裏,少了哪些應該擺的書,以及為什麼。 沒有這樣的書店,就找當初的引路人(或第三人)來印證一下。 接着,你要去找這個領域裏,大家公認當代研究最頂端的幾個人的最新文章或書籍,看看他們所説的是否你都已經明白,你所思考的,是否已經可以和他們交談。(如果你有心再超越他們,當然更好,但那個主題和這篇討論如何開第一條路的文章,還是有些不同。)

讀書,需要越界,人生也如此。永遠不要用專業來限制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想象空間。不要用太多的框框來讓自己受到束縛,如此才能保持純真之眼與赤字之心,自由才能自在。因為閲讀無界,你的人生也沒有邊界!

第三篇:《讀者》讀書筆記700字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讀者》,裏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讓我至今難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大草原上,生活着兩種不同的動物,一種是温順的長頸鹿,另一種是兇猛的美洲豹。長頸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卻不怎麼管剛出生的小豹,甚至丟棄它們。就算有別的動物吃小豹,母豹有時也不會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長頸鹿用千百次的告誡換來的僅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為擁有痛苦的經驗,成為了強者之中的強者。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為強者,就必須經過一番磨難。像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為了演繹生命的悲劇。他從小就被他的的父親逼迫去學習音樂,長大後,他的耳朵也聾了。可他卻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向命運抗爭,創作了驚世之曲--《命運交響曲》。

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一個農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卻立志當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恥笑,可他卻沒有認輸,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向命運發出挑戰。他將小石子放到嘴裏含着,不停地練習發音。他的舌頭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

每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會有許多困難在等着他們。所以命運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讓你受挫折。是為了讓你戰勝命運,成為強者。困難固然可以打擊我們,讓我們內心受挫,可困難也可以鍛鍊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

要相信,當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後,你的世界將變得很美好。

第四篇:《寄小讀者》讀書筆記

讀《寄小讀者》有感

作者:***

冰心,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個慈祥的老人,人們的眼中的冰心也大都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美好事物,生活態度非常好的人。尤其是讀了《寄小讀者》,有時甚至會羨慕冰心的這些文章裏飽含一顆童心。她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們交心講述。這種平等的姿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不時看到活潑天真的語句,也會讓人禁不住歡笑。

《寄小讀者》裏有這麼一個情節:一隻小鼠,悄悄地從桌子底下出來,慢慢的吃着地上的餅屑。它一邊吃着,一邊抬頭看看“我”,我驚悦的喚起來,於是父親母親也都望向了它。結果它仍是不走,燈影下照見它很小很小,淺灰色的嫩毛,靈便的小身體,一雙閃爍的明亮的小眼睛。我拿着手裏的書,輕輕地將它蓋上。它竟然還是不走。我按着它的手,方在微顫——母親已連忙説:“何苦來!這麼馴良有趣的一個小活物??”話猶未了,小狗虎兒從簾外跳將進來。聲喜悦的微吼,虎兒已撲着它,不容“我”喚住,已銜着它從簾隙裏又鑽了出去。出到門外,只聽得它在虎兒口裏微弱悽苦的啾啾的叫了幾聲,此後便沒有了聲息。

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也常飽含着對這些小動物強烈的同情和憐惜之心。就像現在,生活中,我們早已把老鼠這種動物劃在了四害的行列,恨之滅之。就算我們曾經同情憐惜過,隨着成長,也會淡然了。但冰心就不是。即便多年過去了,她仍然在懺悔着自己當初的舉動,以至於讓一個小生命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裏逝去。她覺得自己墮落了,看到了自己喪失了小時候的那份愛心。文章的結尾,用“嚴正的小朋友,請你們裁判罷!”這句話,也將孩子擺在了一個平等的位置。

不久前,我們才看到一條新聞:一個環衞工人由於在烈日下工作太久,中暑暈倒在地。大街上人來人往,卻沒有人去救助這個工人。只有到一個小女孩看到的時候,她才主動去把手中的傘拿去給這個工人遮擋烈日,並且央求媽媽救救這個倒地的環衞工人。只是,如今的社會造就了冷漠的人心。小女孩的媽媽還是不敢隨便幫別人,怕惹禍上身,所以最終還是隻留着那把遮陽傘,給環衞工人遮擋那些許的陽光。

冰心的這篇文章,在我看來,不僅能讓孩子們容易接受,也值得大人們深思反省。 《寄小讀者》裏還有這麼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情節:當作者要遠行的時候,她天天倒數着要離開的日子。臨行之前,到姨母家裏去,姨母一面張羅作者就坐吃茶,一面笑問:“你走了,捨得母親麼?”作者也從容的笑説:“那沒有什麼,日子又短,那邊還有人照

應。”等到姨母出去,小表妹忽然走到作者的面前,仰着臉説:“姊姊,是麼?你真捨得母親麼?只有在那時,“我”才忽然禁制不住,看着她那智慧誠摯的臉,眼淚直奔湧了出來。“我”好似要墮下深崖,求她牽援一般。“我”緊握着她的小手,低聲説:“不瞞你説,妹妹,我捨不得母親,捨不得一切親愛的人!”

兒童的笑臉上,讓我們看到的是真誠和淳樸。我們也常常在這種眼神裏無處遁形。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學會了隱藏,學會了掩飾。或許我們學會了在同齡人間或者在長輩面前迴避問題,選擇性開口。但是在孩子澄澈天真的目光裏,有時總會讓我們心中那偽裝起來的牆被輕易擊垮。

冰心的這些文章,充滿童心充滿愛。愈加冷漠的社會,這些文字會讓我們覺得這些情感愈加珍貴。其實我們應該多讀讀這些文字,讓我們心中能多保有一份童真與淳樸的愛。

第五篇:讀者讀書心得

《讀者》讀書心得 《讀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開放,不需要別人去觀賞或者讚美;《讀者》又或者小巷裏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裏,安靜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總之,沒有《讀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兩條平行的流水線。有一天,不經意間,又碰到了《讀者》,娓娓讀來,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熱烈;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讀者》包羅萬象,既有大家、專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學經典,也有小品隨筆。總之,《讀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與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雜誌。後來,我每個月都會按時買回最新的《讀者》,彌補自己因為上網過多,落下的閲讀功課。最近的《讀者》對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啟發,譬如對於中國大學教育擴招的思考,譬如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兇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讀者》是一本比較適合這個時代的人們補充知識與精神財富的雜誌。《讀者》雜誌與互聯網也有莫大的關聯。首先,《讀者》採用的讀者推薦機制,很類似於今天互聯網的dig機制,從這一點來説,《讀者》的讀者不僅僅是信息的消費者,也是信息的搜尋者,不僅僅是消費,也有勞動付出。其次,《讀者》是一本符合博客精神的雜誌,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讀者》分享的是知識,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網站之所以流行,與《讀者》有着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對廣袤無垠的知識或者信息中,為網民或者讀者

尋找到最能滿足讀者(網民)需要的信息。很喜歡《讀者》,沒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喜歡。

我愛流淚,不過極少是傷心的淚,更多的,是因為感動。曾經把讀者裏一個少年自強,又擔負着照料單親媽媽的故事讀給學生聽。學生還睜着大眼專心地聽着我讀下去,我卻哽咽着無法出聲了。懂事的孩子馬上有人站起來自告奮勇地幫我往下讀。那節課,整個教室教被一種感動所包圍。 有人説,《每一個感動都值得流淚》。文章中,有朋友聚會,要求每一個人説一件能感動他人的事,誰能讓大家感動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於是,一個又一個故事講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干而荊暢快!是的,所有的感動都緣於心靈深處的震撼,所有的感動都來自於靈魂深處,沒有真情,哪兒來的感動? 就這樣,在無數個與《讀者》相識的日子裏,每一瞬間,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裏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

我一直沒弄明白《讀者》為什麼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那麼多的温牀,在一張張慵懶的温牀上它滋生蔓延,讓雙手捧着它的大中學生乃至於一部分國小生及小資們視為至寶,他們軟綿綿地躺在牀上沙發上或靠在公園的坐椅上,在午後的陽光中,在迷濛的清茶的裊裊熱氣中,享受着比紳士還紳士的雅士的感覺,在這片土地上,擁有一本《讀者》,品讀一本《讀者》,言必談《讀者》,一切的一切,《讀者》已經成了一個高雅的符號。作為一本

號稱全國銷售量第一文摘型刊物,它所選摘的文字,它所體現出來的風格,幾乎沒有烈度。在它的身上,我們見不到壯懷激烈的心胸,感受不到慷慨悲歌的境界,見不到充滿陽剛之氣的風骨。它是一壺温吞水。沒有灼人的熱度,更沒有湧動的巖漿,讓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它有的只是小温情,小脈脈,小情調,小感動,小哲理,小回味,小資料,小婉約,小雋永,小深沉,小風花,小雪月,流淌着似水柔情,象是在牛奶中洗過一樣,又象是籠着青紗的夢;象是一杯牛奶加咖啡,更象是一塊棉花糖,而以半月刊面目出現的它,更多的時候成了一塊塊口香糖。它沒有重量,沒有含量,沒有厚度,沒有博大的視野,沒有深沉的思想,期期重複,內容雖不一,但調子大同小異。而十幾年前的它,那時,它的名字叫《讀者文摘》,形式雖然沒有現在的花哨,內容雖沒有現在的充實,廣告雖沒有現在的繁雜而明星四射,但是,正是因為它的實實在在的含量,構建出了不少永恆的經典。它的九十年代的很多期刊,我現在還保存着。如今,它隨波逐流滑入了市場經濟的潮流,利益驅動成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要想不流於世俗怎麼可能呢?它標榜自己高雅它就高雅嗎?“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大浪淘沙,一切都將現形於時間的流程和歷史的過程。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悲憫情懷,偶爾出現一點對弱者的同情心,也成了可憐兮兮的點綴。窮人的艱辛,弱者的呼號,冤者的哭泣,正義的蒙羞,良知的泯滅,官場的無恥,人生的義務與責任,民族的興衰與進取,,在一期接一期的內容裏,又

能見到多少呢?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它成為一個思想家,不能苛求它所選摘的作品成為思想家的著作,那樣,對它的品讀將有一種艱辛與苦澀了。我們很難以平靜的心態接受的是,它的毫不客氣地以讀者身份出現的自我表揚,而它的自我檢測自我剖析自我的客觀的評判甚至自我找差距,我們卻幾乎沒有看到。“孩子是自己的好”在所有的編輯面前,他們的“孩子”———《讀者》,永遠是最好的。他們的“孩子”,在為全國的眾多的讀者“傳道,受業,解惑”。其實,作為一本通俗刊物,《讀者》有很多的優點,它的內容,沒有一些污七八糟的東西,這些,不言自明。我之所以談出以上的看法,是針對着《讀者》的自我標榜——它把自己定位為人生的導師,高雅文學的範本;針對一種全民性的一邊倒的閲讀的心態,而這種閲讀,充其量,只是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而已。

讀完《讀者》原創版之後,才發現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謂平淡,就是一種真實,簡單的生活,生活的瑣碎中不是缺少亮點,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缺少一顆敏感的心。在《張愛玲的三朵玫瑰花》中,知道了,張愛玲,這位曠世才女,不單單是一個持才傲物的遁世形象,也是一個在生活中輾轉掙扎的血肉之軀。從藍色的妖姬中失親的敗落到母親的背棄;至紅玫瑰中青澀美好的初戀;到白玫瑰幸福温暖的婚姻,張愛玲的一生終於有了甜蜜,

然後一切卻來得太突然,11年的時光,丈夫賴雅的年老多病,在1958年患上了背痛疾病於1967年10月8日離逝。那年,張愛玲47歲,賴雅76歲。可以説,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沒有完好的童年,也沒有持久的婚姻,還要照顧丈夫的病情及自己的工作,忍受着尖酸的辛苦,張愛玲卻還是一步一個坑地挺過來了。

有些悲涼,但很真實!張愛玲告訴我堅持不懈。

然而在刑世嘉德《總有一天》中,凡?高這個人物赤裸裸展現了在我眼前。凡?高愛畫勝於生命,但人們的無知於詛罵,讓凡?高陷入了一種痛苦之中,他畫那些色彩灰暗,造型凝重的作品,將生命與畫筆融為一體。高興的事,雖然父親終於終止了對凡?高的資助,但親弟弟的資助卻沒有斷過,然而,在這時,又出現了在凡?高生命重要的一個人——阿爾,兩人很快窮投意合,無事不談……上帝終究是捉弄人的,正凡?高在畫第五幅《向日葵》時兩人的藝術理念發生分歧,阿爾離凡?高而後,凡?高的人生頓時陷入陰霾。一次次的打擊,一次次的懷疑,還有負擔日重的弟弟,凡?高在1890年選擇自殺,那年她37歲。

淒涼而悲慘凡?高告訴我追求夢想。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道理,要你去了解他,走近他並感受他。在《讀者》原創版中的右下角有一個傾醒目的標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人海子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從明天起,做一

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芬芳的詩句,簡單,美好。有人説,他的離去標誌着那個純真年代的終結;有人説,他死於孤獨,江郎才盡。難怪,詩人海於希望做一個幸福的人。有一所房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還有古代那些文人詩人也希望自己可以隱退江湖,告別哪所謂的世俗。

那個時代的我們,會受不了金錢;受不了離合;受不了背棄;受不了那些強壓在我們身上的責任。這個時代的我們,卻慢慢習慣,變得那些所謂的物質。

在看完《讀者》原創版後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不朽的靈魂,在越來越迷茫中,灌輸我們思想道德。

那些作品,教會我成長。那些人物,教會我愛。

標籤: 讀書筆記 讀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nv3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