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淺談高三地理二輪複習策略

淺談高三地理二輪複習策略

尊敬的各位老師上好:今天非常榮幸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我的內容大都是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積累和感悟,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批評指正。

淺談高三地理二輪複習策略

浙江新大學聯考改革最新方案中,高三地理二次選考複習的時間安排在1月選考之後。在二次選考複習過程中,多采用教師給學生講解、總結龐大的地理知識體系,學生通過大量練習來獲得對知識點的鞏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後勁不足”、“重複多缺乏興趣”、“難點望而卻步”等現象。主要問題有:

1.簡單重複,缺乏趣味

以前大學聯考考試只需一次,教師可以有條不紊地安排複習計劃,分步有計劃地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但是現在為了迎接1月份進行的第一次選考,教師不得不把複習的進度提快,在學生沒有充分吸收的情況下把知識一股腦地倒給學生。選考過後,又要重新開始複習,這時教師也迷茫,該如何開展這階段的複習?要講的內容都已經講了,很多教師又開始對前面知識的重新複習。可學生大多覺得自己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也都會了,可是考試的時候又發揮不出來,焦慮、迷茫隨之而來。但是學生自己都很難講出自己不會的點到底是什麼。這樣的複習沒有新意,學生感到沒有意思,提升的意義不大。

2.大量做題講題,缺乏針對性

到了這個階段,外來的試題非常多。如果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篩選,就讓學生大量做題,加上學生能支配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容易疲於應對消極怠工,作業質量不高。而且複習課也大都是採用試卷分析的形式出現,如果教師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去挖掘學生的問題和瓶頸,那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將會不斷降低,複習效果將不如人意。學生的知識及能力等短板問題將不能及時被發現並解決。

我在經歷上面的一些迷茫後,逐漸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設計和安排,解其疑惑,答其所需,幫助學生構建地理難點的解題思路和路徑。也就是我們教學中常説的以學定教。

但是如何獲取一手收據,找出問題呢?我常用的比較直觀的方法有:考後數據,具體分析。每次階段考之後,大家都會收到非常詳細的考試數據。分析的角度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班級分析,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存在問題。這是我任教班級的一次考試客觀題平均分,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兩個班級差距存在主要是哪幾道題目,還有幾道題目得分率特別低的,是自己教學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然後客觀題每個選項的選擇率也可以看到,某些題目的錯選率甚至是超過了正選率,後面的原因都是我們接下來上課的主要方向。這是兩個班級的主觀題平均分,可以看到兩個班級分別在記憶和分析上面出現了問題,我應該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改進提升。

其次還可以進行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分析,有助於反思教學,集體備課。像我們學校和當時平均分最高的學校客觀題沒有什麼差距,主要的問題是在主觀題上面,有幾題的差距是特別大的。那麼我們備課組就針對這一情況,對相應的題目進行分析,制定了下一階段的複習計劃。

但是階段考也就一月一次,這對我們每天有課的情況來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可以根據每天作業錯題進行集中反饋。我們是選擇了一本難度稍高,題目質量較好的練習題,每節課前讓學生先完成練習,並要求學生在每節練習上方寫出自己做題時的困惑,不理解的概念選項和知識點等。除了學生自己寫的問題,也需要老師根據經驗,提煉出練習中沒有反應出來但是學生確實存在的問題。在統計好問題後,我們總結提煉出每節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點,不貪多貪全,而是切合結合學生存在的問題,每節課重新制作課件,重點講解2-3個重難點。雖然工作量較大,對教師的要求也較高,但是經過這樣的複習之後,我們發現了學生在每個章節內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重難點的把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收穫非常大。以下就是我在這過程中整理出我任教學生的主要問題。另外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學生的表現,當他們卡殼沒有反應,或者面露迷茫的時候,就適當問問疑惑的點在哪裏,不斷積累問題。

在找到問題之後,我們需要抓住關鍵問題,分析主要原因。

1.學生“題目沒看清”背後是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模糊認知。對於學生做題時出現的錯誤,學生往往簡單歸因於題目沒看清,沒讀懂題目等原因。其實很多審題不到位的表面現象藴藏的是學生地理概念模糊、地理原理不清楚問題。例

2.學生“二選一”錯誤的背後是學生解題方法和學科觀念的缺失。每次對完答案之後,就會有學生抱怨“明明我已經排除了兩個錯誤選項,為什麼最後二選一我總是選擇了錯誤的選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做題過程中忽略了一些關鍵性的提示信息,另一方面是沒有用地理原理、學科核心知識去解釋。尤其是在學生長期沒有看書本、整理知識體系時,特別容易忽略原理。往往不以地理學科知識去分析解釋,而是以自己主觀的認識去代替分析。所以我們最好是能夠給學生提供選擇題糾結時的結題方法,幫助學生以合理的方法去排除錯誤選項。例如:

3.學生“做不來、太難了”背後是地理分析思維能力的缺失。有幾類題目是學生比較害怕去做的,例如地理現象形成過程、星空觀察類題目。學生一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難,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是因為在課堂上我們呈現地理現象時,多以最終的結果出現,然後簡單分析其形成原因。所以地理現象的形成、發展、演化過程學生並不清楚。一遇到形成過程類題目時就無從下手,不按形成的先後順序和邏輯關係書寫,想到什麼寫什麼,得分率很低。而星空觀測類題目對學生的空間轉換能力、地理實踐能力、地理分析思維能力要求都較高,沒有一個明確的步驟指導,學生就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所以這兩個問題都需要我們提供一定的解題路徑,搭建支架,幫助學生突破答題難點。例如星空觀測類題目,首先要讓學生清楚觀測的原理是天體發光或者反射光進入人眼或者儀器。所以行星的肉眼觀測一般只有在早晚光線較暗或夜晚才能見到。然後確定符合條件的觀測點,以觀測點為切點,畫出地平線,標出方向。再採用地平面模擬法,將公轉軌道圖和觀測實景圖統一起來,選出正確選項。形成過程類就不細講了。還有就是限制了答題角度就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有些問題似曾相識,拿答題模板去套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限定的角度,對地理主幹知識的多個方面進行設問,包括限定答題的角度和地理對象細微化設問等。對於套用答題模板的問題,可以以某一地區的地理事物為基礎,多角度設問,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的差別,如河西走廊的玉米相關問題。這樣一來學生自然就會更加關注設問的側重點,進行準確的分析。

4.最後一個問題是學生“書本看了就忘,也不知道怎麼看,地理白學了”是對書本和考點的忽視。到最後,我們老師會一直強調回歸書本的重要性。但是學生卻看到這麼多的書望而卻步,也害怕投入大量的時間卻沒有效果。甚至覺得地理白學了,題目考的都不是地理的知識點。解決問題這一環節在剛才的分析問題中已經對應講過了,總的策略是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要查漏補缺,講其所需。對較難的題型要總結方法,指明方向。最好要進行補償性練習,鞏固成果。要形成閉環思維,不斷更新鞏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w45n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