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多篇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多篇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多篇

【第1篇】社會實踐報告——宣傳中醫傳統文化活動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了“宣傳中醫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下鄉宣傳活動,為期兩週時間,感受頗深,收穫多多。瞭解了在民眾心中中醫傳統文化的知曉度及他們的平時就醫方式,瞭解方式,以及中醫藥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自身的優缺點。現逐一述説如下:

我們選擇的目標羣體為北京郊區東八間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眾。選擇理由:1,離北京較近,文化程度較好,普及廣,能代表大眾;2,處在城鄉結合的過度地段,選擇就醫方式有中醫及西醫,在調查過程中有所對比,符合當前醫學治療狀況;3,目標羣體數量穩定,有利於調查普及的實施和效果;4,交通方便,有利於我們團隊每天方便定時到達,並按計劃實施方案;5,有本地醫療機構和村委會積極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夠的活動場所,並獲得足夠的信任度;6,羣體年齡分佈均勻,18-70歲不等。

我們採取的活動方式為現場義診,包括量血壓,測心率,穴位貼附,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現場演示,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冊,現場諮詢,現場講座及討論。

經過為期兩週的活動,我們獲得大量資料,經分析總結,當面瞭解發現,中醫傳統文化及中醫藥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認為中醫藥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認為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中優於西醫;25%的人稱生了病,願意首先看中醫,89.1%的人認為中醫實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較慢;21%的人不瞭解中醫;13.2%的人不相信中醫;53.5%的人平時習慣選擇中醫就診;68.9%的人認為現如今中醫應當在保健領域加快步伐;91%的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比較好。

通過了解,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媒體瞭解中醫傳統文化,部分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瞭解中醫,親身體驗並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見過中醫診治,但並未就醫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過閲讀書籍,講座等了解。

在對他們的回訪中,我們總結出中醫藥的缺點和普及中醫藥將遇到的問題:1,中醫療效較慢,對大多數疾病來説,人們首選西醫,中醫逐漸被忽視;2,中醫藥治病,熬藥繁瑣費時,在生活節奏較快的條件下,為了方便,節省時間,人們不願去抓草藥,熬草藥;3,草藥味道苦澀難下,特別是現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4,中醫看病主觀性強,不能令患者一目瞭然,從心裏接受;5,國家對中醫藥的宣傳及重視程度處在“點”的狀態,並未達到“面”的效果,力度範圍還不夠;6,中醫藥的宣傳缺乏現場或生動的展示,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親身體會和參與就診活動,可謂眼見為實,心服口服;7,西方文化的衝擊,是中醫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礙。

但還是有其更多的優點:1,中醫治本,緩解症狀的同時,調整機體內部環境,功在千秋;2,中醫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症中有絕對優勢,通過長期堅持服藥,可做到完全恢復或臨牀症狀消失或維持當前正邪相抗衡的動態平衡;3藥物天然,副作用小;4,在保健養生方面獨具特色,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5,醫療費用較西醫廉價,適合各類羣體,減少有病不治,小病變大病,有病沒錢治病的發生。

總之,中醫藥傳統文化還需要大力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醫,瞭解中醫,並使中醫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遠期目標。本次活動開展期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醫,並親身體驗了鍼灸,拔罐,推拿等治療,為許多老人測血壓,心率,呼吸,為他們的健康做了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可行建議,以及在今後如何調理預防。在養生保健方面也給他們發放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查閲學習,大大方便實惠了眾多中老年人。甚至為有些病人當場解除疾病痛苦。我們也通過此次活動的反覆宣傳,瞭解了目前中醫藥傳統文化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大眾的認知與需求度,從而為我們今後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掌握了重要信息掃清道路。亦讓我們在學習中與現實相結合,真正讓中醫以一種更合理的,貼心的方式,讓患者去感知接受。

另外,本次活動也促進了大學生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與交流,是我們更有責任心的去關注民眾的健康問題,也是民眾對大學生的實踐活動強力支持,並給與我們寶貴的建議。同樣此次活動也促進了我們與當地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為我們醫學生的成長和走向社會起舉足作用。 作為團體中的一員,在享受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成長了許多。大家團結一致,相互協助,是完成團隊使命的重要保證。在工作過程中,相互鼓勵,相互關愛,是我們多了幾分樂趣,更多了許多熱情,使我們朝氣的青春在此次活動中健康幸福的美麗綻放。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在這樣一個朝氣的團隊,在這樣一個美麗的青春,在這樣燦爛陽光的大環境下,我們完美的完成我們的計劃,正準備着新的挑戰!

xx年9月7日

【第2篇】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調查研究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識也在不斷的發生着變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煥發出自己的光彩。所以,在寒假期間開展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調查,加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以便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 關於春節的介紹

1.1春節的起源

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七年級,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説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1.2春節的習俗

掃塵

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3春節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包餃子

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 關於大學生對春節的認識瞭解調查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寒假期間,對在校大學生,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瞭解他們對春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78.2%,問卷所反映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2.1中國傳統春節跟西方聖誕節相比,您更喜歡哪一個?

a春節 b聖誕節

由圖表可知,94%的同學更喜歡春節,這説明在文化開放交融的今天,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2.2您瞭解春節的習俗嗎?

a非常瞭解 b瞭解部分 c不太瞭解

由圖表可知,86%的同學對於春節的習俗只是瞭解部分,並不十分清楚春節的具體習俗。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卻越來越少,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程度。

2.3您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a非常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知道

由圖表可知,僅有34%的同學非常瞭解春節的來歷,而11%的同學不知道春節的來歷,這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太少,缺乏對傳統文化深入瞭解,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幹什麼?(單選)

a看春晚,吃年夜飯 b上網通宵(玩遊戲、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煙花)等 d其他

由圖表可知,71%的同學在年三十晚上還是會進行守歲、吃年夜飯的活動,10%的同學喜歡出門放鞭炮、煙花等,這説明,對於春節中一些常規性的活動,同學們還是比較能傳承的。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習俗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所以還需要多一些關注。

2.5您給親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選)

a手機短信 b打電話 c上網發賀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裏問候 e不拜年

由圖表可知,42%的同學選擇打電話拜年,18%的同學選擇通過網絡拜年,15%的同學選擇電話拜年,僅有24%的同學選擇去家裏問候拜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機短信,網絡聊天。這些技術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會面越來越少。與以前挨家挨户拜年相比,現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種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這值得我們去反思。

3 存在問題

3.1西方文化的影響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會感覺身心疲憊,因而需要機會放鬆。此外,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文化之間相互交融也十分明顯。中國的傳統節日注重的是一種習俗和紀念,比如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等,而西方的節日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放鬆和情感的表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青年人逐漸熱衷於西方節日,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萬聖節,這些節日為廣大青年提供了一個放鬆自己、張揚個性、表達情感的平台,同時商家也迎合了這股潮流,捕捉、甚至製造消費熱點。從以前的不為人知,到現在的眾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説,青年們更加追求一種享受,而逐漸淡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喜歡春節的,但春節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節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必須正視各種文化,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3.2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瞭解

隨着社會的發展,中年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很少關注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對於青少年來説,更加註重生活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總之,現代社會的人們可能只是瞭解有哪些傳統節日,而真正瞭解節日起源,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淡化,很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失傳,對於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説,無形是一重大損失。

3.3對傳統文化的實踐不充分

以前,人們對待傳統節日都很期盼,而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拿春節來説,以前的人們總是提前幾周開始準備年貨,做新衣服,收拾屋子,做各種春節食物,而現在,由於工作繁忙,人們很少去在意這些事情,多數到了春節前幾天才開始準備。現在的春節,少了很多過年的味道。對於春節的各種習俗,以前人們總是習慣自己寫對聯以表示對新春的祝福,而現在,大街上各種對聯花樣十足,雖是好看,但卻少了好多意義。

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生疏了不少。拿拜年來説,以前人們總會挨家挨户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福,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通過短信、網絡等進行祝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逐漸減少。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親身實踐越來越少,不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4 建議與對策

4.1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程度,合理的調整各種傳統節日的休假實踐。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得到身心的放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體味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程度,對於那些即將失傳的傳統藝術,應該給予相應的財政支持,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政府可以建設相應的組織,以督促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為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的途徑。

4.2學校及各工作單位

學校可以多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們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優秀文章徵稿以及春節對聯等活動。這樣,學生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從而更好的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要加強教育力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多關注、多實踐,在創新中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4.3媒體部門

媒體可以加大宣傳的力度,增加各種途徑,拓寬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體方面應該迎合廣大人們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廣告,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4.4個人

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自身做起,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利用空閒時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瞭解、多思考、多實踐,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要具有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寫一幅對聯,做一個油燈等等。用實際行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味傳統文化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5參考資料

《春節的起源》

《春節的各種習俗》

【第3篇】2022年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發揚傳統文化

我於xx年1月末至2月初在家鄉唐朝侗寨進行寒假社會實踐,組織唐朝地方文化傳承發揚侗族戲曲文化,並於1月31日舉辦唐朝xx年春節文藝晚會。後於2月1日組織帶唐朝文藝隊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為也”的文化交流活動。現將本人組織的“新春為也”實踐活動總結匯報如下:

唐朝侗寨是一個地處湘黔桂三省交界侗鄉腹地之偏遠高寒山區中的古侗寨,自古是侗鄉一個重要關道,有“唐朝古道”之説,居住着130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近5000人,為侗鄉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之一。唐朝侗寨自古以來民族和諧,文化繁榮,侗族歌舞源遠流長,戲曲文化燦爛,並盛產文藝能人,歷史上曾揚名百里侗鄉,被史書記載“千户唐朝”,民間流傳“千户唐朝”之説。

唐朝侗族民歌中,有侗族大歌、侗族長歌(又稱侗族河邊情歌)、侗族山歌、侗族琵琶歌、耶歌、侗族笛子歌、禮俗歌、勞動歌、兒歌等等,另有蘆笙踩堂、蘆笙曲、侗族戲曲,可謂品種齊全,琳琅滿目,涵蓋侗族文化之精華於一體。

唐朝侗族戲曲自古有名。自從侗戲流傳入唐(光緒十年,即公元1875年)以來,唐朝侗戲班代代相傳,多出能人,每屆戲班都頗受大眾歡迎,美名響譽百里侗鄉。20世紀90年代以前,唐朝地方有7個戲班,即大寨戲班、上樓戲班、中樓戲班、下樓戲班、知了戲班、歸滾戲班、良拜戲班,90年代後,三樓戲班與大寨戲班合併為大寨戲班,更名為“唐朝文藝隊”。唐朝大寨80年代經歷一場火災後興修大寨戲台(1992年新修,xx年維修),一直以來大力發展侗戲。十年間,唐朝大寨戲班走遍周邊黔桂邊境數十個侗寨進行“為也”(侗音weex yeek)演出(黔東南黎平的中潮區黃堡wangcbuc、田壩頭gaosbianv、林掌ullemc、山蘭sanhlanc、興隆nanldongl、金田灣、湖南的大壩dalbal、gaosjeenx等寨)不下一百場,場場贏得博彩。唐朝大寨文藝隊為侗族戲曲文化宣傳、發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也贏得了黎平東部、湖南南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縣西北各寨人民的一致好評和普遍讚譽。

在唐朝大寨,侗戲的老祖宗在侗族楊家(清代的楊鳳元為第一代侗戲師傅),隨後各樓都出現戲班,各戲班又產生幾位師傅。通過筆者社會調查,如今唐朝文藝隊侗戲師傅為上樓的公楊念(楊定藩)、甫楊念(楊慶益)、公楊可(楊慶懷)、中樓的公仕美(楊財寶,已故)、下樓的陽甫果、陽甫求、公紹蘭(龍雲光)、甫紹蘭(龍羣升)、甫清雲(楊日光)等人。侗戲班(文藝隊)樂器隊為甫楊婭、甫蘭利、陽甫姑、陽甫滿,男演員為甫歲鳳、楊甫妮、甫楊氏、陽增玉、陽甫聰、楊甫念、陽甫刷、楊平山、楊甫慧、楊甫擁軍(侗戲演員兼琵琶歌大師)等,女演員為楊奶凱、楊奶可、吳奶雨清、吳奶映利、吳奶錦洋、楊計羣、吳羣眾等人。過去三樓戲班各屆演員合起來一百多人,加上良拜、知了、歸滾戲班,總數不下200人。隊伍龐大,演藝精湛,業績輝煌。可以説,唐朝侗寨在侗戲方面一直很繁榮,發展勢頭良好。但到新世紀,伴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唐朝寨實現兩通(通電、通公路)以後,尤其xx年唐朝山林公路改修四級路後,唐朝地方越來越多的青年、中年選擇外出打工(多數下廣東),村裏學習傳統侗歌、侗戲的人越來越少。原來的大寨戲班演員(1998屆,即現屆戲班)也從xx年開始停練、停演、停唱,多數演員下廣東打工,成家立業,無心表演和組織,或礙於一些非議,許多文藝才子才女被困窘的顯示生活淹沒激情。

為侗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存和發揚,增強人們在現代化工業社會中的民族意識、羣族記憶和民族文化關懷意識,為復興唐朝侗戲文化,為加強村寨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的發展,恢復唐朝大寨當年情景,也為充分發揮唐朝大寨盛產文藝能人、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帶動唐朝地方經濟發展,筆者特意利用這個珍貴的寒假時間,將唐朝文藝隊所有成員召集起來,趁新春佳節眾人打工回家過年之機,在唐朝迎春節文藝晚會之後組織唐朝文藝隊於2月1日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為也”的文化交流活動。

“為也”(侗語稱weex yeek,唐朝土語稱/wε31 xhε354/)活動是侗族地區特有的文化習俗,是基於侗族社會傳統“款”文化之上的民間村寨文化、情感交流方式。在侗族地區,從形式和內容分,有民歌“為也”、戲曲“為也” 、蘆笙“為也”、鬥牛“為也”、籃球賽“為也”等等方式。

村寨之間“為也”既是村寨情感交流,加強村寨溝通和團結,又是地域文化差異的村寨的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彼此增進了解,發展自己村寨傳統文化。唐朝侗寨就是因為在“為也”文化方面表現突出,尤其以侗戲“為也”、民歌“為也”繁榮為由著稱於侗鄉。

xx年新春侗族戲曲“為也”歸滾

寨晚會由筆者組織和主持,總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侗戲演出,曲目是《助郎娘妹》全劇和《毛紅與玉英》選段(從“毛紅與玉英玩山對歌、相識相戀”到“媒婆與爪半凱説媒、斂財”)。演員全部是1998屆,年齡在30——40歲之間。片段用時190分鐘;另一部分是青少年學生現代歌舞表演和民歌演唱,含文藝隊老牌經典花扇舞《採茶舞曲》和侗族大歌《五月蟬歌》《高山井水》兩首。該部分主要是為展現唐朝文藝新人風采,讓他們多學侗族文藝文化,耳濡目染,慢慢成長為唐朝侗戲文藝隊新一代。該部分用時30分鐘。整個晚會用時220分鐘。

在組織老屆戲班演員往歸滾寨“為也”過程中,筆者觀察到幾個現象:

1、聞聽大寨要到歸滾寨“為也”唱戲,歸滾寨、知了寨、良拜寨許多文藝愛好人士紛紛自發組織侗戲“為也”、蘆笙“為也”、舉辦蘆笙比賽、舉行鬥牛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活躍民族村寨文化;

2、許多人聞聽要唱戲鬧元宵,十分興奮,十分支持組織者和老演員演出,併為組織者提供所需的幫助;

3、老演員中多數熱心不減,興趣頗濃,自主克服種種困難、陳舊觀念束縛,前來商議、排練、預演,積極配合組織者工作;

4、通過與老演員交流調查,瞭解到演員們不僅在侗戲方面表現優秀,而且在樂器演奏、侗歌演唱等方面有所造詣。每個演員都是才華橫溢。

6、歸滾寨民看戲十分專注,人們在看戲中再次體驗了昔日侗族戲曲文化的魅力。同時,這也表明了侗族人民當年的侗戲情結並未有一絲減少。這對我們今後繼續發揚、發展侗戲文化,還有“為也”文化的繼續非常有利。

筆者開始這項實踐活動於xx年1月27日,當天完成所有的聯繫任務;28日。侗戲班子集中於大寨戲台,商議劇目和選段;29日晚於大寨戲台温習、排練;30日晚預演;31日晚正式演出。2月1日收尾。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從收穫、效果兩方面來歸納總結,並談談心得:

從收穫來看:

1、成功舉辦一個民族村寨的新春文化交流晚會,活躍了村寨文化,為家鄉送上了一個美好的節日禮物,成為家鄉人民最真的一份子和親切的朋友,得到了家鄉父老的喜愛和孩子們的擁戴;

2、侗戲的恢復讓我從中也學會了一些傳統民歌戲曲,同時也自學了侗戲的二胡曲,這些都讓我更好地理解侗戲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的內核,讓我更加生動地感受自己民族的脈搏跳動,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感受田間地頭文化的生動和如此的貼切人生;

3、在看戲過程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侗族人民的民族審美心理特點和理想追求。同時更加懂得了怎麼樣才能創造出適合侗族審美心理的文藝作品;

4、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搜集到了不少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將來事業發展做了相關準備。

5、在整個社會實踐中,我更加真實地反觀了自己民族的處境,更加明白了我對於我的民族該做哪些努力,我的民族的未來出路有了更多的認識。

從效果上來看:

1、最為主要和最為明顯的是——文化的復甦。侗戲的恢復是重要的。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有文化的存在和運轉。讓侗戲恢復起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對侗戲的發揚和發展。

2、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族主體對自我民族心理與文化的認同得到強化,文化的自覺將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即更為主動。

3、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眾對文藝的關注得到強化,這對抵禦現代不良風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們可以在自己生活空間中讓文藝佔有一定位置。

4、當然,此次實踐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唐朝經濟的限制帶來晚會設備的不足,當地一些陳舊保守的落後觀念仍然存在於人們腦中,影響人們的行動,從而帶來文化復甦的可能性減小,給唐朝文化復興帶來困難。

總之,此次社會實踐非常有意義。本着對自己民族的熱愛和對文藝的熱愛,就自己專業所需,我發揮了自己優勢,即是鍛鍊自己,也是造福民族、家鄉。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成長為祖國、民族需要的人。

【第4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春節傳統文化

時間過的真快啊!又一個充實的寒假過去了。在xx年的寒假,我有了一個充實的、難忘的社會實踐經歷。我度過了一段被人稱為“老師”的難忘的,陽光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就有一個夢想,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可是後來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我成為了一名學習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可兒時的那個夢想卻一直都沒有消逝。老師那高大的形象和偉岸的身軀,“好大一棵樹”的優美旋律卻依然在我腦海中縈繞,在身邊迴響。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一石三鳥”的經歷。可以實現我的兒時夢想;能多一種不同的人生經歷;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完成學業。後來我發現不僅僅讓我學會了這幾種東西。而使自己更加清楚的瞭解了自身的能力和學到了許多課堂以外學不到的東西。

在假期前兩三週我就找到了家教的工作。雖然做家教的地方離家很遠,薪水給的也很少,我還有暈車的毛病,可是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還是欣然前往了。第一天是試講,我給兩位高中生補習數學,為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高中時代的課本重新翻閲了幾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講。儘管有些緊張,但是我還是通過了第一關。當時我心中唯一的感受就是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不容易呀。

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我便做起了我的“老師”了。可能是第一次給學生做家教吧,我格外認真,每次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備課,生怕講錯了那一道題。可是這樣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次我講錯了一道題,當時要是有一個地縫,我恨不得鑽進去。就這樣我每天早出晚歸,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卻很充實,算是順利的完成了我的家教任務。學生家長也對我很認可,那兩個學生也對我很尊敬,我們也成為了好朋友。特別是他們管我叫“孫老師”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好像是飄向了天,很自豪,很光榮。那時我才真正的明白人們為什麼説老師是太陽低下最高尚的職業。

做了一個月的“靈魂工程師”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我的那兩個學生在考試中,數學成績提高了20多分,聽到了這個消息我高興極了,我好像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名人民教師了,兩個學生的家長還讓我下個假期繼續去做家教,但是我婉言拒絕了,並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覺得我應該去體驗更多的人生經歷,更多的豐富自己的人生。

一個月過去了。而我人生的實踐經歷卻才剛剛開始。這段時間裏,我更加清楚的瞭解了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我要不斷的完善自己,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次經歷將會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和從各方面去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全面的發展的創新型社會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要想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經歷的比別人更多。因為那也是你的人生財富,而且的是無價的。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個人的人生都將會是輝煌的。

傳統節日是我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以及傳統習俗,他們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正是因為差異的存在才彰顯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傳統信仰。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節日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體體現。

1、小年夜

小年夜是個喜慶的日子,也是歡樂過大年的衝鋒號。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樂呵呵地圍桌吃飯、聊天,分享這一年的收穫和喜悦。在我們這裏小年夜是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三號。在這一天我們一般都會到祠堂(我們當地的話叫做“廳屋”)祭祖,這個儀式是要整個族人都參加。

2、掃屋

過年的時候,什麼都需要有個新面貌,所以連屋子也不例外。“掃屋”也稱“掃塵”,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掃衞生。一般情況下“掃屋”是定在二十四號。由於現在的人都不太講究以前的規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掃屋”在當地寓意為掃去晦氣,迎接新一年的好運。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參與進來。

3、做年糕

民以食為天,吃才是最實在的事情。所以過年的時候肯定少不了吃的東西。

——年糕。我們當地的年糕都是手工製造的,自給自足的。現在還保持着相當傳統的製作工藝,都是比較古老的製作方法。我們使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時代”的工具——石磨。首先製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將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狀,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力氣來完成的。 有了“米粉”這個原材料就可以開始製作年糕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最後得出圖片中的成品。它的寓意為步步高昇。這種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來很有韌勁,是不錯的過年佳品。

4、貼春聯與春節習俗。

這是過年重要的習俗,在很多地區都很流行這樣的傳統。除舊換新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氣象,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春聯也不例外。春聯的貼法在我們當地還是保留着古老的傳統。比如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都是有講究的,還有就是很多春聯都是那些老一輩的人自主創作的,完全手工製作。這樣的春聯既有特色,又能準確的表達主人家的新一年的期望與祝福。 5、大年三十

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慶的一天。所有人都會在這一天變得生龍活虎,精神抖擻。當地人很早就吃過晚飯,然後家裏的人都出轉悠,拜早年。小孩通常都是最開心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在這一天玩個不停——放鞭炮、玩遊戲、買東西。我們當地還有一個***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點要祭祖。大家都會把自己準備好的年貨供奉給祖先,祈求保佑平安幸福。這個儀式完成後就是熱鬧的時候了,各家各户會盡情地燃放鞭炮,煙花。熱鬧的氣氛會隨着漂亮的煙花和響亮的鞭炮聲直到天亮。

6、長壽米粉與春節習俗。

開年第一天是歡樂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分享着快樂。大年七年級,所有小孩都要起牀很早,然後見到大人就要問候。這種不變的習俗一直被默默的傳承下來。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家人一起開心的吃着米粉,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因為米粉形狀都很長,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長壽。因此吃米粉的時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長越好,這是對他們的祝福。

7、回孃家

人人都説“嫁出去的女兒,潑出的水”,可是我們當地嫁出去的女兒每年的正月八年級都要回孃家。每個嫁出去的女兒都會精心準備好要帶回去的東西,而且還要帶上孩子。其實她們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女兒回來就已經很開心了,根本不會在乎他們有沒有帶東西來。親情是永遠無法割捨的。有哪個父母不惦記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子女不想家的?

隨着大年初五的帶來,人們歡樂的情緒開始沉澱下來,為新的一年奮鬥做好準備。這一天被當地人稱為“散節”,意味着歡樂的春節要告一段落了。我的調研也隨着“散節”的到來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第5篇】社會實踐報告:與傳統文化的親密碰撞

“濟南是人泉,泰山是神泉”,這是寒假登泰山時聽到的一句話,意思是濟南的名人多,泰山的名神多。本來不懂這句話,逛完了泰山才懂它的真含義:神,的確很多,大小廟宇無數;來過的神人也很多,懸崖絕壁上都有某年某日某人的題詞!

我在凌晨三點醒的,當時同寢室的四個人已經醒了,在悄悄談話,被窩裏的腳有些冷,説不清是被她們的談話聲吵醒還是房間太冷把我凍醒,總之是醒了。水杯裏的水已經冰涼開始凍徹肌骨,這泰山頂上的凌晨,除了我和屋裏的人,所有的人都睡覺了,世界是一片安靜。

我們出發的時間還不到五點半,天依然黑透着,室外温度倒也不低,有人驚歎和屋裏一樣冷啊!當時走在古建築的冷清大街上,確實有魑魅魍魎的感覺,路上稀疏有幾家開門的店鋪,露出燈光。而我們則依靠點點手機燈光行走,偶爾有巡夜的人,露出一點手電筒的光,只一束,不過已經很感激了!幾個人稀落落的在街頭,出租軍大衣,叫賣高香,價格是貴的離奇,且摻雜謊價成份太大,他們都身穿黃綠色軍大衣,縮着腦袋和脖子,像一隻只凍壞了的猴子。路倒是夠平整,只是台階很多,有時我幻覺這是在沒有路燈的某個地方,看看路邊的燈--很有古韻的亮着,周圍是花花綠綠的畫,台階下是距離千米的泰安市,有點點燈,有長龍似的路燈,遠處看來有些縹緲,真的像天宮,一抬頭,貞節牌坊似的建築,憑藉昏暗的光,看見上面是“天街”二字,哦,原來現在在泰山頂上!

行走夜路,頭頂繁星,點點滴滴,連月亮也逃到天的東方讓路。什麼北斗星,北極星,牛郎織女星…馬導一邊指着一邊教我們辨認。看見天上繁星,看到山下的燈火美景,彷彿山是鏡子,把星星射到人間,抑或人間是湖面,飄了天空的影子,我陶醉這奇景,就想收錄到照相機裏。路前面是陰森恐怖的,黑黑一片,只聞到濃烈的香氣,是焚燒的香,那一刻來不及仔細看周圍,急着趕路,而路在腳下也不太平了,石頭參差不齊,我忽然害怕了,小時候聽説過鬼迷路的故事“晚上走路時,鬼出來搗鬼,故意變出路來迷惑人,使人繞來繞去的走不出原地,只是繞圈而已”我突然記起昨天晚上賓館老闆的話“走了別回來啊”不像是對人説的話,只像説鬼的。這世界上可能真的有鬼吧?!

出了廟,分兩個岔路,不知道走哪邊。停下來,隱隱約約聽到人聲嘈雜!路要依靠一步步挪過去,十分陡峭,而且看不見任何東西,只能靠摸。

站在泰山頂上,穿羽絨服,依然很冷。天已經黑透了,只在西方留着魚肚的白色,殘陽漸漸退盡,第一次在山上,別樣感覺!我們穿過度假村,有山有水,大家興致勃勃,拍照説笑。漸漸的身上開始熱了!後山的小路窄,幾處都險象環生,石壁陡峭,好幾次都是從山崖邊上過來,心驚膽戰。而石頭太陡,道路有些泥濘。所以儘管周圍的自然風景秀美,絲毫沒時間去欣賞,於是,為了趕路,錯過了欣賞最美的風景。在荒山野嶺,就我們四個女同學,討論野人討論狼,有些恐怖,往前喊也不見人聲。儘管行路難,不過一路上還是很有意思的,周圍的懸崖峭壁,容不得喘息,每次摔倒後,都有劫後餘生倒吸一口涼氣的僥倖。

有山必有水,山澗窄窄的小溪,嘩嘩啦啦,十分動聽,流下來的水儲存在山腳下,底下的鵝卵石清晰可見,忍不住伸手掬一捧水,好清涼!環視四周,山上已經有結冰了,我明白了一句話“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大抵説流動的東西不容易壞,所以流動的水不容易結冰。空氣也開始清新涼爽,吸一口,彷彿鼻孔中的汗毛被凍結住一樣,但身上卻實在的熱,絨衣早已經濕透,汗水順着兩頰流下,頭髮也被沾濕。這是運動着,估計停下來會被凍壞的,畢竟半山腰的温度極度低了,每升高一百米氣温降低一些啊!而手下的石頭也都冷如冰塊,温度很低。

從山下到山上遇到過幾個人,有婦女有挑山工,每次我們詢問路程,都會得到乾脆回答。不得不提小路邊上的石頭上都有紅色的路標提示,每當猶豫不決走哪條路時,就會絕處逢生了!路邊有些打碎的盤子,相信是哪個挑山工一不小心打碎了挑的東西吧!進而感歎他那天折本和工作的危險艱辛。最後穿過的是一片松樹林,青翠的松針葉,筆直的樹幹,這是以前的松樹所不及的。地下有堆積的一層松針,頗有滄桑感。山的陡壁有幾棵泛紅的果樹,不知道是什麼果子?我不是貪吃,而是好奇,就晃晃悠悠的踩着石頭去摘果子,原來是枸杞大的東西,成葡萄似的一串串,所以遠處紅的像火!可是已經腐爛了,有股黴變的氣味兒,畢竟冬天了,經了霜的東西。仰頭,山上的樹綠色的,白色的--經霜的,像玉樹瓊枝。此時那一刻,突然懼怕起來:天已經暗了,突然來了什麼山妖,我們是無縛雞之力的,於是猜測這莫名其妙的野果樹也是妖怪精心設計的,我摘了,就引鬼上身了,也許是《畫皮》看多了!最後還是毫髮未損的下來了。山間有時響起幾句《紅高粱》的“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像是專門給壯膽的。

標籤: 多篇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9mz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