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暑期民族傳統文化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暑期民族傳統文化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暑期民族傳統文化調研報告

暑期民族傳統文化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當今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同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及開發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緩,利用暑期,我走訪了本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富集、特色鮮明的村寨-----高蕩村,就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研究,調研情況如下:

高蕩村系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關鎮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語區布依族村寨的特點,傳統民居與古寨風貌特別是石頭古建築保存完整,周圍青山綠水,環境優美,民風民俗文化豐富多彩,積澱厚重,古文化遺址遺蹟多,遭到破壞不大,具有較大的民族民間文化發掘潛力。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使高蕩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婚喪、節慶民族習俗,敬天地、尊師祖的民族信仰傳承比較完整和豐富。蠟染、織錦、刺繡等傳統工藝在高蕩村布依族人中不斷的沿襲和發展。高蕩村不僅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雙枝並秀,而且藴藏着極大的民族傳統文化研究價值。

一、高蕩具有豐富的布依文化資源

高蕩村居民300多户,近2014人口,全系布依族,且只有伍楊兩姓,已有600多年曆史。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民間文化風情:

1、有獨特的山寨建築。村落內的建築佈局井然,房屋建築均為石木結構,不用一顆鐵釘,均是木料結構屋架,有的石料間隔,有的木料間隔,石板蓋頂,牆多數用石料壘砌或漿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縫、材料就地取,造價低廉,經久牢固,冬暖夏涼,在建築形式上,有的組成一正兩廂院落,縱橫交錯,古樸悠遠。

2、有傳統精湛蠟染、織錦、挑花等民族工藝,山寨80%的成年婦女都會製作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很多農户家裏設有染缸,從事織錦、蠟染及傳統民族服飾的純手工製作。

3、有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民間文學。在文化起源上,有《銅鼓的來歷》,在傳説類有《滴水灘瀑布的傳説》,在民風民俗上,有《六月六的傳説》、《姊妹簫的傳説》等,在民間故事類,有對愛情忠貞不諭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兒》、《三妹與蛇郎》。有富於幽默對事物認識講究哲理的《徵舵的故事》,有諷刺貪財愚蠢,描繪善與惡鬥爭的《妹妹智殺老變婆》、《人與虎鬥智》等童話故事。

這裏的布依民歌不僅數量繁多,內容豐富,而且流傳廣泛,布依民歌有古歌、酒歌、時政歌、勞動歌、生活歌、兒歌,從少年兒童到老人,幾乎個個會唱布依族歌,唱歌成了布依人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這裏有布依族民間音樂、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間音樂有兩大類:一是民間器樂曲調,如銅鼓調、竹簫調、嗩吶調、木葉調。二是民間曲調,如唸經調(屬宗教類)、立房上樑調、情歌調、酒歌調等。

布依族民間舞蹈有銅鼓舞、撒麻舞、花包舞、嗩吶舞等。

4、有豐富多采彩的布依族節日,有三月三(油團粑節)、六月六(男女青年趕表定情節)、嘗新節,俗稱稻米節(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動內容多要數“六月六”了,六月六這天這一帶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間文化場所,進行對歌跳舞,男女青年趕表(談戀愛),同時還進行嗩吶、擊銅鼓、木葉、飛石打靶,抓羊子,母雞護蛋、水上漂石等技藝比賽。

二、該村在民族傳統文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績:

1、 高蕩村被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委會授予“貴州省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間文化和特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和認可,這必將更加有力地推動當地文化的保護、發掘、開發、提高和開放,必將進一步提高當地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水平。

2、 高蕩村被省政協書畫院定為創作採風點,為推廣民族傳統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 高蕩村作為布依千年古寨,不僅歷史悠久,解放前還是鎮寧自治縣少數民族村寨的“儒林村”。明清以來,高蕩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國成立前不間斷。因此,但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會送子弟入塾,曾經產生過秀才9人,舉人1人,有7名黃埔軍校畢業生,1名國立師範畢業生。解放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舊時的“儒林村”變成了文化村,在過去的60年,全村通過讀書正式被大學、中專錄取讀書參加工作的人就有121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6名大學生。高蕩被1985年《貴州年鑑》記載,稱之為“文化村”,這在鎮寧自治縣絕無僅有。

三、該村民族文化瀕危情況:

該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內容已逐步消失,總的來説,衰退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一些世代相傳,為人皆知的民族風情、民間音樂、古歌、民間神話、傳説等部分無人傳承了。

2、一些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活動,傳統的項目少了,變得空乏無味。

3、一些獨特的布依民間工藝品無人傳承製作

4、一些80年代之後出生的孩子不會講本民族語言,母語傳承存在危機。

5、民居古建築和特色民居瀕臨滅絕。由於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 一些曲雅古樸、工藝精湛的建築逐步被現代建築所取代,需儘快加強傳統民居的保護與修繕。

四、民族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高蕩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進行旅遊開發,經濟的發展與振興,民族文化建設與開發,離不開對民族文化風情的搶救、保護很有必要,現充分利用全鄉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的特點,提出以下保護建議和措施:

經調研後,高蕩村如今正在相關部門的指導與幫扶下,開始逐步完善旅遊設施,在此略提幾點建議: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針,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強民族傳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為保護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民族文化專業人才,讓更多的人走進民間藝術,發揚民族之魂。大力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納入教學計劃安排,編寫鄉土教材,培訓師資,通過學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高少數民族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覺意識。另外要加強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評定工作,要建立文化傳承人名錄體系,對傳承人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如授予榮譽稱號、給予民間藝人的生活補貼等,進一步掀起尊重和愛護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後繼有人,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魂寶流傳千秋。

2、統一規劃村民建築,保護地方獨特的村寨建築風格。

3、修復村寨的水碾和農户門前的石磨、舂對,在圍繞村寨流淌的梭羅河沿河兩岸製作竹筒水車,自流灌溉農田。同時襯托村寨淳樸民風,重現民族遠古文化的見證。

4、積極抓好布依文化風情的開發,保護利用。把布依族習俗和文化活動場面與旅遊觀光很好地協調起來,增加旅遊者與當地羣眾的情趣交往和生活方式,採取解説布依習俗的成因、神話、傳説故事、表現形式等方式,讓遊人對布依習俗有正確瞭解,增加參與程度甚至產生共鳴。

5、發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蠟染、織錦、挑花等旅遊紀念品等。

綜上所述,相信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變抽象為具體,變空洞為生動。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績,銀城鎮寧的旅遊興縣戰略也將由此打響一場由民族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帶動經濟效益的漂亮的勝仗!

第二篇:關於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研報告

前言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曆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 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 調研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研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 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2014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 附錄

由於我的調研是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研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第三篇:關於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研報告

關於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

姓名:

調查時間:2014年12月5日星期四

調查對象:在讀大學生

調查地點:重慶大學城

一、前言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像五月初五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二、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 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三、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

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

,所以不願接受。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五、結語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

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2014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第四篇: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經驗交流報告

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經驗交流報告

各位企業家、各位老師、各位同修:

大家好!本人姜x現就職於子貢學承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主要工作是學習並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應本次組委會的邀請,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深為榮幸和感動!所以我代表子貢學承的全體同仁,向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對蒞臨此次論壇的各位老師、同修和學友表示感謝!在此向大家真誠的鞠一躬,致謝!

幾位老師講了有關“儒家“文化方面的話題,講得非常的好。接下來我講一下“儒”和“商”之間的關係,我個人的理解是“儒”和“商”本應為一體。我們的祖先在造漢字時就以他們偉大的智慧告知了我們這個道理,把“儒”字拆開就是“人”、“需”二字,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買賣,有買賣就有商業,有商業就有商人,“儒”和“商”就這樣本能的聯繫在一起,所以我認為儒商本為一體。就字面上理解“儒商”就是以儒家思想理念為指導的、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商人。把儒家的思想運用到商業活動中來,這樣有文化內涵的個人或企業才能持久的發展下去,儒和商的結合是順應自然和社會發展潮流的。

那麼商在當下的意義就特別重要,現在人類的活動空間不但擴大,而且信息傳遞極為快捷,商品運輸四通八達,物資生活富裕,而商品又是以買方市場為導向,很多的企業用各種方式營銷,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想讓自己的企業處於不敗之地,隨之企業間的交流也更為頻繁,“商”也就顯得極為重要。因為不論是建工廠、商店等各個經營場所都需要建設投資,還要有廣告宣傳等前期工作,都屬於資金投入,唯有銷售才能創造利潤。那麼經銷方法就特別重要,説具體就是要有消費者,這就需要有一批有文化的商人傳播你的產品用途和產品文化,在市場競爭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企業文化,這樣的銷售模式和自身的商品導向,就是“商道”。

在談商道之前我先向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儒商始祖子貢。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子貢。今河南浚縣人,他出生儒門。春秋戰國時期在衞國做一個小官,後來在孔夫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棄官從商,並有所成就,從而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偉大。於是離開他的國家,前往孔子所在的魯國,拜孔子為師。孔子周遊列國之時經濟上得到了子貢的全力資助。在傳播儒家學説的同時,一邊瞭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民眾的需求,以“賤買貴賣”的經營方法,踐行着“仁義禮智信”的經商之道。後來子貢富甲一方,但他“富而不驕,富而有仁”、“富而行其德”,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他一邊用自己的財富繼續資助老師,一邊貢獻於他的國家,比如他把流落在外的本國的奴隸買回來免費送到自己的國家,他把畢生所得服務於他的國家,服務於社會,服務於老師同學,他認為這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就我們現在的話説就是賺錢並快樂着。由此可見子貢的行為是何等的大義,他的人品是何等的讓人佩服!子貢也是遵師的楷模。孔子去世之後,他和眾學友為老師守孝三年之後,唯子貢復守三年共六年。在前三年之中所有學友的生活費用全部由子貢提供,更為感人的是,在守孝期間他帶領學友收集老師生前的語錄,並整理的偉大著作《論語》,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廣為流傳,成為古今中外治國之道的著名學説,在當年成為“顯學”。

而子貢的經商之道也流傳至今,千百年來為世人所學所用,在大江南北齊魯大地生根開花。魯商代表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先生向我説過這樣一席話:“成長在聖人故鄉的魯商,在得天獨厚之地多受聖人思想的薰陶,並融會貫通於現代經濟發展之中,形成了獨特的魯商精神。”而山東力諾集團董事長高元坤先生以“義利合一”的一種實踐精神,貸款50萬元下海經商將已經垮台的沂南玻璃廠接手經營,因為他忍受不了廠子垮了之後原來在廠裏工作的朋友沒有飯吃,所以決定幫助他們,以朋友的義氣使其見大利,讓他一舉成名,企業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而齊商在子貢儒商精神的影響下與現代商業文明相結合取得成功的企業家也很多。青島工業就有五朵金花之説,指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集團、澳柯瑪。濟南的五朵金花是:輕騎、小鴨、渤海、濟百和金泰。而河南企業家以民生為本的大有其人,今天到會的王守義先生,他把一個小磨坊經營成家喻户曉的調味品大王“王守義十三香”系列產品。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事實證明只要你把“商道”運用得恰到好處“義利並舉”,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以“富而行其德”熱衷於公益事業,你就會得到福報,你的事業之樹也就會常青。

在武漢有這麼一句民謠:“肩挑四兩為客,打工一日為奴”,意思是説不論你做多麼小的生意都比打工要強得多。這句話影響了很多黃陂商人,不是有“無陂不成商”的説法嗎?可以這樣講在中華大地上只要有人羣的地方就有黃陂的生意人。而最具代表的是改革開放時期的武漢的漢正街,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漢正街個體商户把全國各地的商品彙集到漢正街,然後經他們的手陂批發出去,真可以説是萬商雲集,南方的、北方的商人都到武漢來進貨。有句話説得好“貨到武漢活”,就是説不管什麼商品到了武漢就能賣出去。沿海大量的商品運輸到武漢,大批的商人移居到武漢,由此拉動了武漢地區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在這種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一些商人只想到了“利”拼命的賺錢,不懂得商道沒能抓住“義”。為了利益製造假貨,後來被外地商人稱為“水貨市場”,有的人把供貨商的貨款卷跑了,經營户失去了誠信也就失去了客户,興旺一時的漢正街門庭冷淡。當時很多的老闆文化素質不怎麼高,更沒有機會學習到傳統文化,他們做不到用儒商之道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更做不到“勿諂富,勿驕貧”,有點小錢就顯擺,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到後來把身體高跨了,生意也搞垮了,有的連命也搭上了。在這種形勢下本人也受了一些影響,走了一些彎路,看到很多商友的起起落落,我開始覺悟,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了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弟子規》字字句句的影響下,我逐漸意識到自己以前做得太不對了,做錯了怎麼辦呢?書中説到“過能改,歸於無”,就這樣改變了我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從此,我經常和商友們老師們一起學習《弟子規》,越學越明白,不僅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明白了為人之道、交友之道,特別是在書中找到了經商之道。我在學習前後為自己寫的幾句話就説明了這個道理。

在學習國學前我的人生感悟:“悠悠歲月幾十載,奮鬥染白少年頭,幾度艱辛空悲切,運交華蓋欲何求?”學習後我寫道:“寒暑幾十貪嗔痴,一念驚醒夢中魂,子貢學承千秋業,人生慈善萬代親!”學習前我的格局是多麼的狹小、多麼的自私;學習後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是判若兩人。我從新定位了企業的文化和理念。在合作經營、利益取捨中我按《弟子規》所教的那樣“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就這短短的幾句話改變了我對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關係。在《弟子規》的指引下,我加強了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同時取消了公司原來的規章制度,用孔子的《論語》、《弟子規》、《了凡四訓》等儒商文化來指導員工。取消了不利於大眾身心健康的經營模式,保留了傳統的銷售方法,從新制定了更大讓利於消費者和員工利潤分配的原則。不知不覺中我感覺整個人變得輕鬆多了,經濟狀況也好多了,參加學習的時間也多了。為了感謝傳統文化給我帶來的福報,我決定【子貢學承】在推出一項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品茶論道的活動,以便讓更多的人有學習國學的機會。有的朋友不理解,説不掙錢,你為啥呀?我説:“能有機會和熱愛國學的同仁在一起學習交流,共同進步將是人生一大幸福。財務上我是少得了,但德行上我佔了大便宜!”

我的經商之道如下(當然還有營銷法則以後再跟大家交流)

1、有市場需求的項目投資,就是先要做市場調查 2、需求就有生意,圍繞需求變化做生意 3 、行“義利合一”的原則,創造利潤空間 4、到了錢之後要“廣散其財,富而行其德”,多做善事 5、做公益事業之後你就會成為公眾人物,企業隨之成為公眾企業 6、業成名後你的事業之樹就會長青 7、《論語》指導你的算盤,“人聚財散,人散財聚” 8、弟子規》指導你的行為,做到“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利 則學文”

謝謝大家!

本站範文網()

第五篇:民族傳統文化調查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科 目 ____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______

____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江梓濤_____________ 院 系 _________運動系______________ 班 級 __________17班______________ 學 號 _________2014021712__________

吉林體育學院本科學生實踐報告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e56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