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冬至作為一個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_冬至都有哪些風俗”,歡迎閲讀與借鑑!

冬至的文化習俗1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説,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説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習俗: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後的女紅,每天要多用一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説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塗一瓣,塗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有的在這一天“曬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陽光下曝曬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較為普遍的`是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説。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文化習俗2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2015年的冬至是:2015年12月22日。

冬至習俗: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餃子,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而南方則吃湯圓、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湯圓

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於有着“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説,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

在超市銷售冷凍製品專區可以看到,冷櫃裏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説是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不會被凍掉耳朵。

江南一帶吃湯圓

古詩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裏,思念、海霸王等各種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凍湯圓被擺在了顯眼位置,每個品牌的廠家促銷員都擺上一個電磁爐,將煮好的湯圓送給消費者品嚐,以此吸引大家購買。

據瞭解,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廣東潮汕人把冬至稱為冬節。冬至的時候,他們也有吃湯圓的習俗,而且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説法,意思是説,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麪糰,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餡料,製成湯圓。對於江南人來説,“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因為“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以此寄寓對來年閤家團圓的祈福。此外,江南水鄉還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廣東人吃冬至肉

對廣東人來説,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據介紹,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為此,各家超市精心設置了紅紅火火的臘味坊,裏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臘肉、臘腸、臘鴨、火腿、鹹肉、燻肉等,不僅有散裝的,還有袋裝的,讓市民各取所需。為了吸引市民購買,有的超市還派出工作人員,在超市外面擺起臘味品攤檔,向過路的市民銷售臘肉製品。

泉州人“冬節不回家無祖”

泉州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説,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閤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誌.風俗志》對冬節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於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據説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於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於是日前後十大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寧夏銀川冬至這一天“頭腦”也能吃!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姜、葱、蒜、辣椒麪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醃(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麪、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着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蔔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説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讚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冬至的文化習俗3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飲食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現在,我們共同閲讀全國各地冬至有什麼不同的飲食風俗。

北方冬至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裏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説法。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

台灣糯糕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麪糰,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裏滾拌,因為這個過程臨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餈也是閩南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麪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麪,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廣東潮汕的湯圓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牀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户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現代台灣學者林再覆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台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牀、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四式湯圓

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

浙江嘉興桂圓燒蛋

冬至古代為大節日,嘉興重冬至,俗諺“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風。據《嘉興府志》(卷34·風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蔘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

至今,嘉興仍然傳承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説因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合肥南瓜餅

冬至過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餅,大街小巷瀰漫着南瓜餅的香味,並且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説過了冬至,就會夜短日長了,

冬至的文化習俗4

霜降剛剛過去,接下來,我們就要迎來今年的立冬時節了,那麼大家知道立冬時節習俗都有哪些嗎?各地的立冬時節習俗有什麼不同嗎?

立冬時節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的比喻。

關於立冬時節習俗,在食俗方面,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裏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説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時節習俗主要是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至的文化習俗5

冬至

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由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傳説

一、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

二、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為何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温馨小貼士提醒您:

1.怕冷與飲食中缺少無機鹽有關,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

2.冬季保健應適當吃“冷”,常飲涼白開水有預防感冒之效。

平時要多飲水,以維持水代謝平衡,防止皮膚乾裂,邪火上侵。

3.香菇味道鮮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還能阻止血管硬化。

4.冬季常吃蘿蔔,可達到止咳化痰,清熱解毒之功效。

5.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蘿蔔、梨、柿、蓮子、百合、甘蔗、菠蘿、香蕉等,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物,起到清火解毒潤肺之效;

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因此,冬季適當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和熱量,經常食用也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

6.冬天想通過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熱的食物。

低温會加速體內維生素的代謝,飲食中應及時補充。 7.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時增加衣物,防止受涼。常吃些大蒜可以預防感冒。

8.積極參與健身運

動,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體得到鍛鍊,增強自身抵抗力。預防凍瘡應多參加各種運動,經常搓手、跺腳。

9.冬天適當吃點涼菜還有利於減肥。

由於天冷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動減少,因此易發胖,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適當吃些涼菜,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標籤: 冬至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5e1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