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詩經兩首(新版多篇)

詩經兩首(新版多篇)

詩經兩首(新版多篇)

詩經兩首的知識點 篇一

詩經兩首的知識點歸納

一、重點字詞

1.非我愆。期(拖延)

2.將。子無怒(願,請。)

3.體無咎。言(災禍)

4.以我賄。遷(財物)

5.無與士耽。(沉溺)

6.自我徂。爾(往)

7.女也不爽。(過錯)

8.士也罔極。(標準)

9.靡。室老矣(無,沒有。)

10.言。既遂。矣(言:助詞,沒有實義。遂:順心、滿足。)

11.總角之宴。(快樂)

12.言笑晏晏

..(形容歡樂的樣子。)

13.信誓旦旦

..(誠懇的樣子。)

14.亦已。焉哉(止,了結。)

15.不遑啟居

....(不遑:無暇。啟:跪。居:坐。)

16.靡使歸聘。(問)

17.憂心孔疚

..(孔:很。疚:痛苦。)

18.四牡業業

..(高大雄壯的樣子)

19.四牡騤騤

..(形容馬強壯的樣子)

20.小人所腓。(遮蔽)

21.今我來思。(語氣詞,無實義。)

22.行道遲遲

..(緩慢)

二、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於”通“籲”,表感歎。)

5.士之耽兮,猶可説也(“説”通“脱”,解脱。)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三、古今異義

1.至於頓丘(古義:直到。今義:①表示達到某種程度。②另提一事。)

2.泣涕漣漣(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古義:歡聚。今義:酒席。)

4.不遑啟居(古義: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品德高尚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品德卑劣的人。)

四、一詞多義

1.言

言既遂矣(句首助詞,無實義)

靜言思之(助詞,無實義)

2.以

秋以為期。(介詞,把)

以望復關(連詞,表目的,來)

3.作

薇亦作止(動詞,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生。)

天下之難必作於易。(動詞,開始)

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動詞,創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製造。)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動詞,勞動,勞作。)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動詞,為,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

4.曰

曰歸曰歸。(動詞詞頭,無實義。)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動詞,叫做,稱作。)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動詞,説)

5.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動詞,浪費)

靡室勞矣 靡有朝矣。(副詞,無,沒有。)

左右皆靡 所向披靡。(動詞,倒下,後退。)

6.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動詞,思考)

已行,弗不思也。(動詞,思念,掛念。)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名詞,心情,情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助詞,無實義。)

《詩經》的讀後感

“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一直都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它不是從前那天真到可恥的誓言,而是我們心裏曾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唱過的歌謠。唯美中帶有一點淒涼,讓人回味無窮!

輕輕地翻開《詩經》那本冰封的古書裏,藴藏着厚重的感悟。靜靜地讀着悠揚的詩詞,飽含着的是哀婉與悽豔。細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豪放是外骨,憂傷才是靈魂。思無邪只不過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夢。每次讀完這本書時,我總會做筆記,因為這本書濃縮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與思潮。每次讀完這本書時,我總會悄然落淚,因為它給予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懂得了真諦,學會了去面對,去等待。如果説詩三百是前人要我們明白得到,那麼後人也應該懂得珍惜。這本書裏記錄着許許多多地寂寞和不捨之情,總演繹着悲劇,但它敍述的令人驚歎不已。也許是這樣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瞧這動人的描寫,清澈如泉水,豔的讓我想起了一位絕代佳人--息媯。她被世人稱之為“桃花夫人”,因為她長得猶如桃花般嬌豔欲滴,靜婉美約,容貌絕倫,可她的命運卻不堪回首,他的豔美而亡三國,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傾國容貌,都使後人無法忘記。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媯一個?紅顏薄命的佳人數不勝數!再看看,詩經裏的“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很短的一首詩,但卻情意深長,悼亡之音沸騰在詩中蔓延。這就是《鄴風·綠衣》。起初還不能理解透徹思無邪這種一點點的玩世不恭,又有一點點的心花搖曳的感覺。我總説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觀絕決,現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寶釵的任性激昂。思無邪,一本前人着傳,後人追捧的書,其實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慾望總會佔領人心的某些領域,但並非無法觸碰。當我們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來人世間為了什麼,一切就會清楚了。經典之作,固然有經典之處,而《詩經》卻恰恰寫盡了人心所向,世間所惱。

這是一本受益終身的良書,它沉浸在人類內心深處,並得到永恆!

詩經中心思想

《詩經》最早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25前的漫長曆史時期的社會面貌。它既描寫了上古時代民族的形成發展,也反映了古老國家的政事興衰。

詩經兩首優秀教案 篇二

《採 薇》同步練習

一、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犭嚴 狁之故( )( ) 不遑啟居( ) 我戍未定(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歸聘( )

2.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望風披糜 憂心忡忡 即來之,則安之 世外桃園

B.糜糜之音 縱橫馳聘 彌天大謊 人才輩出

C.兵荒馬亂 戍馬倥傯 倉遑逃竄 箭拔弩張

D.尋物啟事 莫名其妙 滄桑鉅變 山清水秀

3.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語氣助詞,無實義。

B.我戍未定,靡使歸聘:問候

C.行道遲遲:很晚

D.戎馬既駕,四牡業業:高大的樣子

4.下列各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

A.歲亦莫止/我戍未定 B.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C.彼爾維何/彼路斯何 D.象弭魚服/小人所腓

5.下列有關《詩經》常誤,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有“詩三百”之稱。

B.《詩經》為我國古典文字現實主義傳統的監觴,漢代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列為 “五經”之首;“楚辭”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以《離騷》為代表,因此又稱“騷體”詩。

C.《詩經》依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又稱為《國風》,藝術成就最高;《詩經》的形式以四言為主,普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與“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藝。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屬貴族階級;詩作以歌頌和維護其統治為基本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課文揣摩與拓展

6.《采薇》一共分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第1章寫

第2、3章寫

第4、5章寫

第6章寫

全詩體現了

7.閲讀4、5兩章,完成下列題目

(1)“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簡析這四句詩表現的內容及作用的藝術手法。

內容:

藝術手法:

(2)“牡”在詩中指駕車的雄馬,其本義是 ,其反義詞是 。請寫出含“牡”或其反義詞的成語: 。

(3)請結合“四牡騤騤”、“四牡翼翼”“四牡業業”“象弭魚服”等詩句,説説本詩描寫戰爭面的特色:

8.閲讀下面《詩經》裏的一首詩,完成詩後的題目。

秦風·兼葭

蒹葭蒼蒼①,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從之,道阻且長;溯游③從之,宛在水中央。兼葭悽悽,白露未晞④。所謂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⑥;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謂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從之,道阻且右⑩;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⑾。

【註釋】①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悽悽(同‘萋萋’)”“采采”都與“蒼蒼”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盤旋的水道。③遊: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曬乾。⑤湄(méi):岸邊,水與草交接的地方。⑥躋(jī):升高,意為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乾。已,止。⑨涘(sì):水邊。⑩右:迂迴彎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這首詩的主旨,歷來説法不一。細讀全詩後,選出比較合理可信的一項( )

A.諷刺秦國君主不用周禮,不能納賢求士。

B.描寫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寫對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寫熱戀者對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失望的心情。

(2)這首詩與《詩經》中其他許多詩篇一樣,各章有的句子重複,有的只更換一兩個字。這種表達形式有什麼好處?

答:

(3)把第1、2兩章改寫成新詩。

第1章:

第2章:

《採 薇》課後作業答案

1.略;2.D;3.C;4.C;5.D;

6.第1章:戍卒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不得歸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

第2、3章:軍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戰爭場面。

第6章: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全詩: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7.(1)內容:由駐防地盛開棠棣之花的環境,引出將帥所乘的高大兵車。

藝術手法:以環境的優美反襯戰爭的激烈;設問手法,自問自答,引出描寫對象。

(2)雄性的鳥獸 牝 牝雞司晨、牝牡驪黃 牡牝不分。

(3)本詩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來展現戰爭生活的圖景。詩人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並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馬“業業”,“騤騤”“翼翼”,寫“象弭”“魚服”,讓人想象到戰爭的慘烈。

8.(1)D

(2)這種表達形式,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有助於強調事物的特徵,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環境氣氛,還能增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形成一種迴環往復的韻律美。

(3)略。

詩經兩首優秀教案範例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兩首詩中的文言詞語,理解詩歌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誦讀理解這兩首詩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愛情是神聖的、純潔的。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純潔的愛情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誦讀法、理解記憶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生字識記

雎(jū):用於古人名,如范雎。雎鳩:古書上説的一種鳥。

窈(yǎo):深遠。

窕(tiǎo):與“窈”組成合成詞。窈窕:美好的樣子。

參:1.(cēn):參差,參錯。本文取此義。2.(cān):①進見,謁見。如:參拜。②封建時代指彈劾。如:參劾。3.(shēn):人蔘。如:參須。

差:1.(chā):①減法運算中,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差數。②稍微,較。如:天氣差暖。2.(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遠。②錯誤。如:説差了。③缺欠。如:差點兒。3.(chāi):①派遣。如:鬼使神差。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級,等次。“參差”為合成詞,“長短不齊”的意思。本文取此義。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選擇。

蒹(jiān):荻,像蘆葦。葭(jiā):蘆葦。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義。2.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晞(xī):1.幹,乾燥。如:晨露未晞。本文取此義。2.破曉,天亮。如:東方未晞。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升高。涘(sì):水邊。沚(zhǐ):水中小塊陸地。顥(hào):白而發光。

貂(diāo):哺乳動物的一屬,身體細長,四肢短,耳朵三角形,聽覺敏鋭,種類很多,毛皮珍貴。

二、詞語識記

關關雎鳩:雎鳩鳥在彼此和鳴。關關: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

洲:水中的陸地。窈窕淑女:美麗善良的姑娘。

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逑:配偶。

參差:長短不齊。流:尋求,擇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卧。

輾:轉動。側:側身而卧。友:親愛。

蒼蒼:茂盛的樣子。白露為霜:白色的露水結成了霜。

所謂:所説的。伊人:那人。溯徊從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尋找她。

從:追,追求。溯洄:逆流而上。阻:險阻,難走。

遊:流,指直流的水道。宛:彷彿。

悽悽:茂盛的樣子。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已:止,這裏意思是“幹,變幹。”右:向右拐彎,這裏是(道路)彎曲的意思。沚:水中小塊陸地。

三、預習效果反饋

1.《關雎》中開篇寫“關關雎鳩”的目的是什麼?

2.《關雎》、《蒹葭》都選自於 。

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4. ,君子好逑。

5. ,道阻且長。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計

(二)段落層次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蒹葭》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三)寫作特點

1.《關雎》,用起興的手法,語言簡練而純樸。如開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誦起來琅琅上口,易於流傳。

2.《蒹葭》,用起興的手法,反覆詠唱,適宜流傳。語句樸實,易於理解,適宜口耳相傳。如“道阻且長”、“道阻且右”。

第二課時

三、古文今譯

關雎

(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雎鳩鳥關關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麗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長短不齊,左邊找右邊找。姑娘美麗又善良,從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從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綿綿不斷,翻來覆去,不能安睡。

荇菜長短不齊,左邊採右邊採。姑娘美麗又可愛,彈奏琴瑟來親近她。

荇菜長短不齊,左邊挑右邊揀。姑娘美麗又可愛,敲鐘擊鼓讓她快樂。

蒹葭

(原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蘆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結成霜。心上的人兒,她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彎曲道路長。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彷彿在河的中央。

河中蘆葦一片片,露水珠兒沒有幹。心上的人兒,在河岸邊。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難走地勢高。順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邊。

河中蘆葦真茂盛,蘆葦上露水沒有幹。心上的人兒,就在河岸邊。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難走又彎曲。順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陸地上。

(一)重難點句子

1.“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非常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男子對心中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難眠的樣子。

2.“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表現了追求心目中的美好姑娘要歷盡艱險,同時也表現了求而不得的苦悶之情。

(二)段落詮釋

1.對《關雎》第二節的詮釋

本節由採摘荇菜起興,由“寤寐求之”,寫出了對“窈窕淑女”的愛慕之情。“寤”是指醒着,“寐”是指睡着,合起來,“寐寤求之”的意思是醒着、睡着都要追求她。

Ⅳ.當堂練習

1.原文填空。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2) ,白露為霜。 ,在水一方。

2.解釋加粗詞語。

(1)君子好逑 (2)宛在水中沚

【板書設計】

看過“詩經兩首優秀教案範例”的還看了:

詩經兩首教學反思 篇三

課堂不是預設的,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問題。在講到“比興”手法時,因為學生不理解,學生在課堂上小聲議論開來。怎樣解決突發奇來的問題,我結合投影的圖片,形象地闡釋了什麼是“比興”,及時解開了學生的茫然。

整節課我只設計了一張課件,卻最大限度的發揮了這個教學資源。引入課文用了它,分析“關關”用了它,引導形象用了它……每次使用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了“課件”為教學服務的功效。

整節課學生獨立回答雖僅5次,但全班學生參與度很高,在老師“生活化” 語言的引導下,走入文本,探究故事,學習積極性也像詩文內涵一樣被慢慢 “泡開”了,詩化的語言充盈着整個課堂。

雖然本節課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但我課後覺得語文教學也是情感教學,針對現代中學生對愛情的敏感,對詩中的“愛情觀”引導可更深入些,以幫助學生正確對待“戀愛”問題會更好。另外,《關雎》在《詩經》中的地位及《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作用介紹也可深入一些,以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拓展閲讀面。

詩經兩首課堂實錄第一課時 篇四

師:親愛的同學們,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語文課堂,我們的生活有多麼寬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有多麼寬廣。大家來思考一個問題,你認為我們人類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

生:我認為母愛、親情、友情等都是。

師:很好,這些情感的核心內涵就是愛。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從小橋流水到街頭巷尾,到處都有愛的讚歌,這些愛發自內心,出於真情,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重要的情感之一:愛情!許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寫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都會引用一句詩“關關雎鳩,在河之州,(故意停頓,學生齊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就出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走入古代文學經典------《詩經》。請看大屏,關注學習目標。(打開大屏,板書課題)

學生一起關注目標。

師:今天,我們將在瞭解《詩經》的基礎上,積累本課的字詞,感悟《關雎》《蒹葭》之美,並爭取可以記憶背誦,大家有信心麼?

生:(齊聲)有。

師:昨天同學們預習自己蒐集了有關詩經的資料,現在同桌兩人稍加交流,互通有無,我們有個關於詩經知識的搶答題,一會看看哪位同學準備的更充分,表現得更精彩。

(生互相交流,互通有無。)

師:現在可以搶答問題麼?

生:可以。

回答問題:1、《詩經》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師:地位崇高。

2、它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

生:(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間的詩歌)

師:時間久遠。

3、它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

生:共收錄了305篇。

師:[共收錄了311篇,但有六篇只有題目沒有內容,因此是305篇,因此也叫《詩三百》。

4.這些詩歌是怎麼分類的?

生:根據詩歌的內容分成風雅頌。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兩首詩歌皆出自“風”,多收錄各地歌謠,是人民大眾的口頭創造。

師:大家的預習工作比較充分。詩歌的學習誦讀非常重要,美讀吟誦會啟迪詩心,培養詩語。讓我們領會誦讀之美。

(大屏打出讀詩指導)詩經屬於民歌,是詩歌的最早形式,是古代先民用最自然的,沒有修飾的語言把生活唱出來的,呈現四言的特點,因此,我們用最自然的呼吸,最自然的節奏,22拍,即可成誦。

咱們先在四人小組中選幾句自己最喜歡的讀讀,然後推薦讀的最棒的給我們範讀。

(學生小組內誦讀詩歌)

(生舉手)

師:請問你是推薦別人還是自己讀?

生:我自己讀。

師:很勇敢,掌聲鼓勵一下。

(生讀蒹葭)

師:咱們評價一下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好不好,誰來評價一下?

生:她讀的聲音洪亮,咬字清晰,總體來説讀得很好。

師:哦,你評價的這麼好,讀的也一定很不錯,不如你給我們讀讀另一首吧。我們給她配個樂。

詩經兩首優秀教案 篇五

詩經兩首優秀教案範例一

學習目標:

1.瞭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

3.瞭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認識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特點。

4.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教學時間]一課時

預習檢查:

瞭解了哪些關於《詩經》的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介紹: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魏、唐、秦、陳、檜、曹、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的。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説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於賦、比、興,宋代朱熹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詩經·氓》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文,瞭解衞地的風土人情,體會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經歷。

2、瞭解課文的內容,熟悉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3、透過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獨特的內心體驗,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徵。

4、學習獨特的語言表現手法,對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詞的含義和不同的表現方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

1、導入話題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書寫不同的愛情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遙遠的公元前的衞國,聆聽一個古老的故事,體會一下那時、那地,發生的那件事,讓我們走近他們,去親身感受一下這個傳唱了千年的愛情故事。

2、範文朗讀,熟悉生字詞義。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將子無怒 乘彼垝垣

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 體無咎言 于嗟鳩兮

無食桑葚 隰則有泮 猶可説也 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 淇水湯湯 漸車帷裳 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 言既遂矣 躬自悼矣 無與士耽

實詞

布:一種貨幣,並非註釋裏説的,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匪:讀上聲,並非通假。

將:讀qiāng,願、請,如,《將進酒》。

乘:登上。賄:財物。

説:通“脱”。

漸:讀jiān,濺濕、浸濕。

爽:差錯。

極:標準。

德:心意、情意。

罔:無。

虛詞

以: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前“以”,用;後“以”,拿)

乘彼 垣,以望復關(表承接,無義) 秋以為期(把)

其:其黃而隕(代落葉)其葉沃若(代桑樹)士貳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語助詞,無義)不思其反(你)之:主謂之間,舒緩語氣,無實義 (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女之耽兮 總角之宴)靜言思之(這件事)

活用

爾卜爾筮(卜、筮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用龜板、蓍草占卦)士貳其行(數詞活用為動詞,對…不專一)

成語 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興夜寐。

3、學生自行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討論。理清全詩層次

提問:這首敍事詩寫了這對男女婚姻過程的哪幾個階段?

明確:戀愛——婚變——決絕。

追問:結婚前後,詩中男女發生了什麼變化?

全詩分六章,第章十句(十個分句,可分成五個複句)。

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覆關,載笑載言”,是一個熱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後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説“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後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着“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敍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温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下面是全詩敍事結構和感情基調:

[板書]

(情節) 戀愛 婚變 決絕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詩句) 秋以為期 無與士耽 亦已焉戰

載笑載言 士貳其行

至於暴矣

(基調) 熱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剛烈

男子 女子

婚前 虛偽 熱情、善良、多情

婚後 兇暴、蠻橫 勤勞、剛強、清醒

感情不專、薄情寡義

總結:男女的不平等,不僅體現在政治上、經濟上,有時候還體現在性格上,但詩中女子的最後決絕,又使我們看到中國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這首詩運用了些什麼藝術手法,結合感興趣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要點:

①回憶和對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敍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後形成對比。婚前,“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婚後,“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説也”。前後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氓,婚前婚後也形成了對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後,“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於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在戀愛、生活的對比中,女主人公還認識到了有戀愛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痛苦的經歷中等到了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她悔恨多於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

②《詩經》開創比、興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興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後面六句勸説“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為枯黃,這與士“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增強意藴,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6、佈置作業:

1、再讀一遍課文,體會他們的故事。

2、用自己的語言設計他們另一樣的生活。

3、預習下節課。

《詩經·采薇》

1、(1)給劃橫線的字注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來(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囂(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餚饌(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歸聘( pìn )四牡( mǔ )騤騤(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載渴載飢( zài )整飭( chì )

(2)字形

靡(靡費)聘(聘請)霏(煙霏) 遁(遁詞) 睽(眾目睽睽)

糜(糜爛)騁(馳騁)菲(芳菲) 循(遵循) 騤(四牡騤騤)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裝) 彌(瀰漫) 飭(整飭)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嚴) 弭(消弭) 傷(傷感)

(3)解釋加橫線的字

靡室靡家(無) 不遑啟居(空閒) 載飢載渴(又) 靡使歸聘(問候)

歲亦陽止(農曆十月) 憂心孔疚(很,非常) 戎車既駕(已經)

四牡業業(高大的樣子) 雨雪霏霏(下雪) 我行不來(慰勞,勸勉)

彼爾維何(花盛的樣子) 維棠之華(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輅”,大車) 歲亦莫止(同“暮”,年底)

2、自行朗讀,疏通詞句,整體把握。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3、詩歌的情感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分別表達什麼不一樣的情感?

第一章,寫士兵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及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為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鬥之後,戰爭的倖存者終於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並沒有寫士卒勝利後的喜悦,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後內心深處的淒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麼艱難。

4、對話和文本研習

(1)話題和情境設計

A)你是如何理解鄉愁的 ?

B)鄉愁的具體內涵有那些?

C)鄉愁是如何產生的?

基本要點:

A)鄉愁即家園之思

B)對親人、對故土的思念。

C)漂泊、遠遊、戰爭。

(2)文本研習的主要方向

A)仔細閲讀2、3兩章,比較憂心的內容有什麼不同,如何表現出鄉愁的?

B)詩歌從“采薇”寫起,這跟鄉愁有怎樣的聯繫?

C)前三章第二句的變化與表現詩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聯繫?

D)4、5兩章是如何表現詩歌的主題的?

E)你以為結尾一章前四句寫得好嗎?説説理由。

以上問題的要點包括:(參考)

A) 從時空上表現鄉愁之濃,從“親人”與“我”兩個方面渲染鄉愁。

B) 《詩經》裏常用的起興手法,而薇菜又是鄉間常見的事物,自然能喚起鄉愁。

C) 這種變化不僅是避免重複,更是用“薇菜”的生長暗示鄉愁的漸濃、漸深。

D) 4、5兩章轉寫戰事之頻、戰事之烈,這是鄉愁的根本原因。

E) (見仁見智)以哀情寫樂景,情景交融。

想象之筆,虛實結合,表達物是人非之歎。

5.明確特點,熟讀成誦。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

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來展現生活圖景,比如,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並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車、戰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飢渴難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以想見戰爭的殘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裏説:“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再次,是它的旋律協調,音節和諧,一唱三歎,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覆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6、拓展延伸:

你讀過那些寫鄉愁的詩句,介紹給同學們聽聽,並説説你的理解。

詩經兩首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篇六

師:有沒有問題?

生:應該是窈(yǎo)窕(tiǎo)淑女,不是(yáo)(tiáo)。

師:對,聽得很仔細。

師:有沒有多音字在裏面呢?

生:參差,好。

師:是好(hào)還是好(hǎo)?

生:好(hǎo)。

師:為什麼呢?看“逑”的詞性。

生:名詞。所以修飾名詞的應該是形容詞好(hǎo)。

師:非常好,請各位同學看大屏。這些就是這兩篇詩歌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字詞的讀音,現在我們齊讀一下。

(生齊讀)

師:這些字詞需要我們同學記準記清,我們的語文學習非常關鍵的就是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積累詞語。

師:同學們美妙婉轉的聲音讓老師也躍躍欲試,可以給個機會老師讀讀麼?願意聽老師清讀還是配樂讀啊?

生:配樂讀。

(師配樂讀詩。學生鼓掌。老師致謝。)

師:讀詩啊,一定要投入,讀出屬於自己的感動。

師:在我們朗讀了文本之後,我們要“知其意”,就是要了解文章講了什麼。咱們來走入詩經的內容之美。昨天同學們自由閲讀了詩歌,並根據課下注釋初步瞭解了詩歌大意。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用自己的語言詮釋的文章內容。

生:我解釋的是《關雎》。在河中的小洲上,雎鳩鳥在不停的鳴叫,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撈採,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日日夜夜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追求她。追求她而沒有得到,日日夜夜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思念她。思念啊思念啊,我翻來覆去睡不着。參差不齊的荇菜左右兩邊地採摘,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我彈起鼓瑟而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兩邊地挑選,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我敲起鐘鼓使她快樂。

師:哎呀,請坐請坐。他寫的怎麼樣?

生:很美。

師:而且讀的也很有情感。

師:聽完他的註解之後,你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或是更好的解釋?

生:我認為“寤寐求之”已經翻譯成了“日日夜夜”,就不必再翻譯成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思念她。

師:睡着醒着不就是日日夜夜麼?

生:有一點重複。

師:好的,有見解。

師:其他的同學有沒有補充?

(生沒有舉手)

師:也就是説,這位同學翻譯的還是不錯的,是吧?那麼還有那位同學願意為我們翻譯一下蒹葭?不過同學們看一下文本,《蒹葭》還是挺長的,再仔細看,你有發現《蒹葭》的結構有什麼特點麼?其實它結構上的特點很鮮明。

生:有很多的相似。

師:啊,這位同學説相似,對,看它四句一個章節,分成了---

生:三個章節。

師:對,這在詩經當中叫做“重章疊詠”。三個章節有很多相似,讀起來朗朗上口,一詠三歎,頗有音樂之美啊!我們這樣,請三位同學將三個章節的意思分別呈現。

生1:河邊的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的蘆葦上凝結成霜,我那日日夜夜思想之人,就在河岸的對面一方,我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而又漫長,我又順流而下,尋尋覓覓,那人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師:請坐,真是沒有想到,我們同學自己在課下就能把詞義詩意疏通到這個程度。非常精彩。第二小節。

生:河岸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乾,我那魂牽夢繞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我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坎坷而又艱難,我又順流而上,尋尋覓覓,那人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師:翻譯的怎麼樣?有沒有問題?評價一下。

生:他翻譯的有點錯誤。

師:有點錯誤?哪個地方?

生:他説順流而上。

師:那麼應該是?

生:順流而下。

師:哪一個字是順流而上?有順流而上麼?

生:沒有。

師:對,沒有。順流而下,逆流而上。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字的解釋,課下有註釋,做標記。

師:第三個小章節,好,這位男生。

生:蘆葦叢中,晶瑩的露珠還沒有幹,我所愛的那個人站在河水的另一邊,我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艱險而又曲折,我順流而下再去尋找她,她好像就站在水中的那塊陸地上。

師:各位同學根據註釋對文本做了解釋,文中有很多的字需要引起我們同學的注意。比如説剛才這位同學翻譯到的“道阻且右”那個“右”字。在我們現代漢語當中,它是一個方位詞,在這裏它要解釋為“彎曲”“彎彎曲曲”,所以我們要注意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字詞義的差別。

《詩經》兩首:氓教案 篇七

《詩經》兩首:氓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瞭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2、誦讀課文,理清課文敍事線索,體會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通過閲讀註釋來自己翻譯課文,並注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2、理清詩歌的敍事情節是個重點。

3、分析把握詩歌當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詩歌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2、學會比較分析,理解“賦”“比”“興”寫作手法。

教具方法:多媒體

誦讀法、講解法、討論點撥、改寫創新。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衞風氓》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愛情、戰爭是人類生存與生活中兩個重要的話題。我們的先民為之奮鬥而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詩經》中的兩首愛情詩。

二、《詩經》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稱《詩》,編成於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詩三百》。孔子將《詩[]三百》做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漢以後儒家學派把它當成經典,奉為“六經”之一,才稱為《詩經》。《詩經》廣泛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富於寫實精神,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2、按體制《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

(1)“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是當時人民的口頭創作,反映了社會的風貌和人民的喜怒哀樂,是《詩經》中的精華。

(2)“雅”分大雅與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

(3)“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3、《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1)賦者,鋪也,鋪採螭文,體物寫志也。--鋪陳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聯想

4、風、雅、頌和賦、比、興合稱為“詩經六義”

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六藝”

《詩經》中的《國風》和《離騷》並稱“風騷”,代表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文學傳統。“風騷”後代指文學才華。

春秋賦詩言志,戰國著述引詩。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詩可以興(聯想政教),可以觀(觀察得失),可以怨(諷刺政治),邇(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三、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注意正音、句讀和節奏。(誦讀的節奏:“二、二”節拍)

2、學生自由朗讀後齊讀課文。

3、學生根據註釋,試翻譯課文,標明疑問。

4、學生質疑,教師解答。

5、梳理課文敍事線索。

四、具體研習

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後明確。

1、從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女子:純真、熱烈、專一、痴情、温順遷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動、性情暴躁。

2、“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這兩句話揭示了當時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在春秋時期,隨着私有財產的不斷形成和父系社會的進一步確立,男女不平等現象產生。《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3、“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似乎和全文無關,能否刪去?若分別改為“女之妙齡,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隕”,好不好?

明確:不好,這是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

重點聚焦: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這種兩個相關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間比方就是“比”。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既引起聯想,增強意藴,引發下文女主人公年長色衰,慘遭遺棄內容的敍述,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為“興”。

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為具體,化無情為有情,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結合課後練習第2題)

4、詩三、四、五章刻畫了女主人公是什麼樣的形象?

明確:勤勞、忠貞,同時表現了女主人公對負心丈夫的怨恨情緒。

5、結合文章最後一章,全詩表現了女主人公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勤勞、温順、忠貞、堅強、剛烈

6、結合課後練習二,從全文看,本詩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

明確:全文直陳其事,運用了“賦”的寫作手法。也運用了“比”“興”的寫作手法。

五、藝術鑑賞:

板書一:對比的寫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憶中敍事抒情的,回憶中運用了對比寫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熱情、温柔、純真。

女主人公

婚後:受盡屈辱,性格剛烈,認識清醒。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後:“二三其德”、“至於暴矣”

板書二:結構圖

情節 感情基調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

(賦) 戀愛--熱情、幸福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

(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痴情

(比、興)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 婚變--沉痛、怨恨

(比、興)

第五章:補敍多年的苦楚和處境

(賦)

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決絕--清醒、剛強

(賦、比、興)

六、思考下列問題

1、應如何看待詩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

2、試分析“氓”的性格特點?

3、《梁祝》和《氓》都是以愛情為題材的,但反映的是兩類“士”的形象,對此,你有什麼思考?怎樣認識這一現象?

七、作業:翻譯詩歌第六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or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