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白居易介紹(通用多篇)

白居易介紹(通用多篇)

白居易介紹(通用多篇)

長安與早年的仕官生活(32歲—44歲 篇一

白居易772年(唐代宗大曆七年)生於生於河南新鄭,後因戰亂等因素,遷徙于越中、衢州、符離、襄陽、洛陽、長安等地。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較多接觸和了解。787年,白居易至長安,拜訪當時的名士顧況。顧況見到白居易的姓名時,曾調侃地説“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及至看到他的詩篇,才感歎道:“道得個語,居即易矣。”

799年,白居易開始投入科考。800年進士及第,隨後回家鄉探望親戚。802年試書判拔萃科及第,與同時及第的元稹訂交,成為終身的好友。803年授祕書省校書郎,定居於長安。

作品例舉:《賦得古原草送別》:768、《百道判》:3561。

任職蘇杭 篇二

820年冬,轉任主客郎中、知制誥。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緋色朝服,(緋色即硃色,為五品以上官員所用的服色。)轉上柱國,又轉中書舍人。822年,白居易上書論當時河北的軍事,不被採用,於是請求到外地任職,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內有修築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績。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秋天至洛陽,在洛陽履道里購宅。825年,被任命為蘇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因病去職,後與劉禹錫相伴遊覽於揚州、楚州一帶。

在杭州刺史任內,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並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對後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離任前,白居易將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之中作為基金,以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官員公務上的週轉,事後再補回原數。當這筆基金一直運作到黃巢之亂時,當黃巢抵達杭州,文書多焚燒散失,這筆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兩岸栽種有楊柳,後世誤傳這即是白居易所修築的堤,而稱之為白公堤。事實上這道“白堤”在白居易來杭州之前已存在,當時稱為“白沙堤”,且見於白居易的詩作之中。

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任浙東觀察使,浙東、杭州相去並非太遠,因而二人之間有許多往還的贈答詩篇。當白居易任滿離開杭州時,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編成《白氏長慶集》五十卷。

在蘇州刺史任內,白居易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裏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裏山塘”,簡稱“山塘街”。

《後宮詞》 篇三

【唐】白居易

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評説:詩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宮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臨幸而終未盼得,時已深夜,只好上牀,已是一層怨悵。寵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夢;輾轉反側,竟連夢也難成,見出兩層怨悵。夢既不成,索性攬衣推枕,掙扎坐起。正當她愁苦難忍,淚濕羅巾之時,前殿又傳來陣陣笙歌,原來君王正在那邊尋歡作樂,這就有了三層怨悵。

全詩由希望轉到失望,由失望轉到苦望,由苦望轉到最後絕望;由現實進入幻想,由幻想進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現實,千迴百轉,傾注了詩人對不幸者的深摯同情。

歷史成就:詩歌 篇四

敍事詩《長恨歌》與《琵琶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長恨歌》作於806年,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敍事詩裏,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敍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敍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其中“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名句流傳千古。

《琵琶行》創作於816年。當時,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權奏事,又羅加了其它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州司馬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説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遭此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送客至九江的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其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等名句字字珠璣。

白居易還有不少贈酬親朋好友的詩歌,情真意切,摯樸動人。但這類詩中較多歎老嗟病,傷往悼亡的傷感色彩以及度脱塵囂的佛家思想。另外,白居易詩歌中最多的是雜律詩。以一些耐人尋味的抒情山水小詩較著名,白描手法,寥寥幾筆,生意盎然。還有一些鋪陳故實、排比聲律的長篇排律和杯光酒影、豔情風月的小詩,也頗為時人效仿。

公元846年9月8日,白居易在洛陽去世,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説:“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江州與貶謫生涯(44歲—49歲 篇五

806年,白居易罷校書郎。同年四月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及第,授盩庢縣(今周至縣)尉。807年,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808年任左拾遺,迎取楊汝士之妹(即楊虞卿從妹)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參軍,811年母親陳氏去世,離職丁憂,歸下邽。814年回長安,授太子左贊善大夫。

任左拾遺時,白居易認為自己受到喜好文學的皇帝賞識提拔,故希望以盡言官之職責報答知遇之恩,因此頻繁上書言事,並寫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乃至於當面指出皇帝的錯誤。白居易上書言事多獲接納,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憲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絳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李絳認為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勸諫憲宗廣開言路。

作品例舉:《策林》:3436、《長恨歌》:659、《秦中吟》:80、《新樂府》:136、《自吟拙什因有所懷》:331。

白居易全文 篇六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註釋:

【1】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乃是嵩陽處士,名字未詳。

【2】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3】醅(pēi):釀造。

【4】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

【5】雪:下雪,這裏作動詞用。

【6】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於“麼”或“嗎”。

【註解】:

1、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2、醅:沒有過濾的酒。

【韻譯】: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

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要來啦……

能否共飲一杯否?老兄!

【評析】:

詩意在描寫雪天邀友小飲禦寒,促膝夜話。詩中藴含生活氣息,不加任何雕琢,

信手拈來,遂成妙章。語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細細品味,勝於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賞析:

這首詩可以説是邀請朋友前來小飲的勸酒詞。給友人備下的酒,當然是可以使對方致醉的,但這首詩本身卻是比酒還要醇濃。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酒是新釀的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爐火又正燒得通紅。這新酒紅火,大約已經擺在席上了,泥爐既小巧又樸素,嫣紅的火,映着浮動泡沫的綠酒,是那樣地誘人,那樣地叫人口饞,正宜於跟一二摯友小飲一場。

酒,是如此吸引人。但備下這酒與爐火,卻又與天氣有關。“晚來天欲雪”──一場暮雪眼看就要飄灑下來。可以想見,彼時森森的寒意陣陣向人襲來,自然免不了引起人們對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有閒可乘,除了圍爐對酒,還有什麼更適合於消度這欲雪的黃昏呢?

酒和朋友在生活中似乎是結了緣的。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謂“獨酌無相親”,説明酒還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對雪》有“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之句,為有酒無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這裏,也是雪中對酒而有所待,不過所待的朋友不象杜甫彼時那樣茫然,而是可以招之即來的。他向劉十九發問:“能飲一杯無?”這是生活中那愜心的一幕經過充分醖釀,已準備就緒,只待給它拉開帷布了。

詩寫得很有誘惑力。對於劉十九來説,除了那泥爐、新酒和天氣之外,白居易的那種深情,那種渴望把酒共飲所表現出的友誼,當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這裏顯示了除物質的因素外,還包含着動人的精神因素。

詩從開門見山地點出酒的同時,就一層層地進行渲染,但並不因為渲染,不再留有餘味,相反地仍然極富有包藴。讀了末句“能飲一杯無”,可以想象,劉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詩之後,一定會立刻命駕前往。於是,兩位朋友圍着火爐,“忘形到爾汝”地斟起新釀的酒來。也許室外真的下起雪來,但室內卻是那樣温暖、明亮。生活在這一剎那間泛起了玫瑰色,發出了甜美和諧的旋律……這些,是詩自然留給人們的聯想。由於既有所渲染,又簡煉含蓄,所以不僅富有誘惑力,而且耐人尋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

白居易全文 篇七

[唐]白居易

聖代元和歲,閒居渭水陽。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

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由是推天運,從茲樂性場。籠禽放高翥,霧豹得深藏。

世慮休相擾,身謀且自強。猶須務衣食,未免事農桑。

薙草通三徑,開田佔一坊。晝扉扃白版,夜碓掃黃粱。

隙地治場圃,閒時糞土疆。枳籬編刺夾,薤壟擘科秧。

穡力嫌身病,農心願歲穰。朝衣典杯酒,佩劍博牛羊。

困倚栽鬆鍤,飢提採蕨筐。引泉來後澗,移竹下前岡。

生計雖勤苦,家資甚渺茫。塵埃常滿甑,錢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傳衣念藍縷,舉案笑糟糠。

犬吠村胥鬧,蟬鳴織婦忙。納租看縣帖,輸粟問軍倉。

夕歇攀村樹,秋行繞野塘。雲容陰慘澹,月色冷悠揚。

蕎麥鋪花白,棠梨間葉黃。早寒風摵摵,新霽月蒼蒼。

園菜迎霜死,庭蕪過雨荒。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螿。

眼為看書損,肱因運甓傷。病骸渾似木,老鬢欲成霜。

少睡知年長,端憂覺夜長。舊遊多廢忘,往事偶思量。

忽憶煙霄路,常陪劍履行。登朝思檢束,入閣學趨蹌。

命偶風雲會,恩覃雨露霶。沾枯發枝葉,磨鈍起鋒鋩。

崔閣連鑣騖,錢兄接翼翔。齊竽混韶夏,燕石廁琳琅。

同日升金馬,分宵直未央。共詞加寵命,合表謝恩光。

廄馬驕初跨,天廚味始嘗。朝晡頒餅餌,寒暑賜衣裳。

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青縑衾薄絮,朱裏幕高張。

晝食恆連案,宵眠每並牀。差肩承詔旨,連署進封章。

起草偏同視,疑文最共詳。滅私容點竄,窮理析毫芒。

便共輸肝膽,何曾異肺腸。慎微參石奮,決密與張湯。

禁闥青交瑣,宮垣紫界牆。井闌排菡萏,檐瓦鬥鴛鴦。

樓額題鳷鵲,池心浴鳳凰。風枝萬年動,温樹四時芳。

宿露凝金掌,晨暉上璧璫。砌筠塗綠粉,庭果滴紅漿。

曉從朝興慶,春陪宴柏樑。傳呼鞭索索,拜舞珮鏘鏘。

仙仗環雙闕,神兵闢兩廂。火翻紅尾旆,冰卓白竿槍。

滉漾經魚藻,深沈近浴堂。分庭皆命婦,對院即儲皇。

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金鈿相照耀,朱紫間熒煌。

球簇桃花綺,歌巡竹葉觴。窪銀中貴帶,昂黛內人粧。

賜禊東城下,頒酺曲水傍。尊罍分聖酒,妓樂借仙倡。

淺酌看紅藥,徐吟把綠楊。宴回過御陌,行歇入僧房。

白鹿原東腳,青龍寺北廊。望春花景暖,避暑竹風涼。

下直閒如社,尋芳醉似狂。有時還後到,無處不相將。

雞鶴初雖雜,蕭蘭久乃彰。來燕隗貴重,去魯孔恓惶。

聚散期難定,飛沉勢不常。五年同晝夜,一別似參商。

屈折孤生竹,銷摧百鍊鋼。途窮任憔悴,道在肯彷徨。

尚念遺簪折,仍憐病雀瘡。恤寒分賜帛,救餒減餘糧。

藥物來盈裹,書題寄滿箱。殷勤翰林主,珍重禮闈郎。

喣沫誠多謝,摶扶豈所望。提攜勞氣力,吹簸不飛揚。

拙劣才何用,龍鍾分自當。粧嫫徒費黛,磨甋詎成璋。

習隱將時背,幹名與道妨。外身宗老氏,齊物學蒙莊。

疏放遺千慮,愚蒙守一方。樂天無怨歎,倚命不劻勷。

憤懣胸須豁,交加臂莫攘。珠沉猶是寶,金躍未為祥。

泥尾休搖掉,灰心罷激昂。漸閒親道友,因病事醫王。

息亂歸禪定,存神入坐亡。斷痴求慧劍,濟苦得慈航。

不動為吾志,無何是我鄉。可憐身與世,從此兩相忘。

白居易全文 篇八

長恨歌

唐代: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粧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花開日 一作:花開夜;南內 一作:南苑)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闌 通:欄;飄飄 一作:飄颻)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易長恨歌賞析

《長恨歌》自產生之日起,對主題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時至今日多種主題説仍然存在,綜合看大致有三種説法,即“諷諭説”“愛情説” “雙重主題説”。我們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篇。

説《長恨歌》是一首描寫愛情悲劇的長詩.一般不會產生歧義。因為悲劇故事的始末在詩中表達得十分清晰:全詩以“漢皇重色思傾國”為開端,先寫楊玉環入宮,受專寵;次寫馬嵬兵變及李、楊愛情悲劇結局;再寫唐明皇奔蜀及回宮後對貴妃的篤誠思念;最後藉助想象的翅膀,寫貴妃死後成仙,對玄宗一往情深,並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束整個故事。該詩不僅故事完整,而且情節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詩的後半部分想象、虛幻了一個恍惚迷離,“虛無飄渺”的別開生面的仙境,使楊貴妃死後的形象再現於蓬萊,溝通了天上人間永遠不存在的愛情。這使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實詩,而成了一個經過藝術再創造的更帶有典型意義的悲劇。這種仙化式的悲劇結局,是作了喜劇處理的。它不僅寫出了李、楊至死不渝的愛情,而且還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出了死而復生、恩愛不絕的奇蹟。《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局,這反映出了詩人對他所認識所描繪的那部分社會生活的基本評價和基本態度,而且這愛情悲劇是能夠統帥全詩靈魂的;至於縱慾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為背景、典型環境來考慮。這愛情悲劇作為主要線索來分析、評價。那《長恨歌》的愛情説也就好解釋了。從客觀上説,帝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我們今天看來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有其獨特性.這裏富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徵可謂淋漓盡致矣。詩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徵。而楊貴妃則着重體現在“傾國”的外貌上,寫她的嫵媚、嬌態、風姿.“天生麗質”。這形象既富於個性又十分鮮明。

作為一首愛情詩來看待,它不同於一般愛情詩的地方,還在於把政治歷史事件作為背景來處理,作為愛情悲劇的典型環境。逸樂誤國,甚至導致安史之亂,這只是一個方面,同時它也導致了自身無可挽回的大悲劇。可一味囿於“女色亡國”卻 是一種偏見。必須看到,“開元之治”的斷送,絕不僅僅於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種社會矛盾白熱化的結果。

我們説,《長恨歌》不僅以唐明皇、楊貴妃兩個歷史人物為男女主人公,還寫了重大歷史事件。如“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馬嵬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等。據此,我們可知,就這些政治歷史事件而言雖藴含着強烈規勸和諷諭作用,對唐明皇晚年耽於淫慾的腐朽生活是有批評的,但這卻不是該詩的正題。正題應是“長恨”,是永恆的遺憾,“此恨綿綿無絕期”。作者心中永恆的恨,顯然主要是愛情遺憾,但也遠非一般的男女之間的生離死別的傷痛感情所能概括的。我們認為它絕不會對誤國寄予那麼多的同情。我們從“長恨”的深刻含義中去感受豐富的歷史內容及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就不會把它僅僅當作膚淺平庸,諷諭勸世之作了。

這首長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連小孩子都能吟唱《長恨歌》,其魅力就在於詩人用抒情的筆調、同情的心理敍述了一則發生在帝王與妃子之間的愛情悲劇故事,充分表現了愛情的歡樂、痛苦、悲傷;還在於詩人用極為優美的筆調賦予了人物以飽滿的感情,楊貴妃死後復生對唐明皇的深情尤為感人。纏綿誹惻的感情,曲折婉轉的故事,優美流轉的語言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幻想,吸引了歷代讀者,也使它成了享有世界聲譽的名作。

《遺愛寺》 篇九

【唐】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評説:這是一首景抒情短詩,全詩動中有靜,移步換景,通過臨溪弄石、繞寺尋花、聆聽鳥鳴和流水聲描繪出了遺愛寺的盎然生機,勾勒出遺愛寺優美動人的風景,通過“弄”、“尋”、“行”等動作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仕官生活 篇十

806年,白居易罷校書郎。同年四月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及第,授盩庢縣(今西安周至縣)尉。807年,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808年任左拾遺,迎取楊虞卿從妹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參軍,811年母親陳氏去世,離職丁憂,歸下邽。814年回長安,授太子左贊善大夫

任左拾遺時,白居易認為自己受到喜好文學的皇帝賞識提拔,故希望以盡言官之職責報答知遇之恩,因此頻繁上書言事,並寫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乃至於當面指出皇帝的錯誤。白居易上書言事多獲接納,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憲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絳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李絳認為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勸諫憲宗廣開言路。

標籤: 白居易 多篇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ggj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