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安全監督管理報告多篇

安全監督管理報告多篇

安全監督管理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區是一個農業大縣(區),也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和制種基地。全區有18個鄉(鎮),245個行政村,有農業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積 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62萬畝,近年來農業主要以玉米制種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42萬畝。至xx年底,全區擁有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 34800台,其中拖拉機12727台,農機總動力達54.5萬千瓦,農機總值達4.35億元。去年以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後,隨着農用運輸車移交,農機安全監理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問題,特別是如何加強對拖拉機的管理,是目前擺在廣大農機監理人員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我區監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至xx年上半年,全區有註冊登記的拖拉機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聯合收割機3台;拖拉機駕駛員3966人(g658、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駕駛農用車。拖拉機入户率(佔擁有量1xx台的)為38.3%,駕駛員持證率為39%,

從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動員拖拉機入户200台,拖拉機檢驗900台,駕駛員審驗1200人,入户率、檢驗率、審驗率、持證率平均為 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機入户108台,拖拉機檢驗500台,換舊牌242台,動員組織駕駛員參加持證培訓83人。檢驗率為10.2%,入户率為49.9%、持證率為39.6%。從xx年至xx年全區共發生農機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傷28人,其中拖拉機重大事故8起 8人;一般事故21起重傷20人。今年上半年沒有發生重大以上的農機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趨勢。

××區每年新購置拖拉機200台左右,拖拉機增長速度為2 %,新車入户率為50%。從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近三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從購置拖拉機到農三輪,逐步更新換代,發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輪農用運輸車為主,農村運輸基本被農四輪所替代,拖拉機變為耕、耙、播等農田作業的工具。

二、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問題

隨着《道交法》、《行政許可法》、《農機促進法》、《道交法實施條例》以及温總理簽發的412號令、農業部的《兩規定》、《兩規範》的頒佈實施,明確了農機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理順了拖拉機管理的關係,農機監理機構的行政執法地位得到了認可。然而,農機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在張掖市乃至全國普遍存在,在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機安全生產,影響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的生存和農機監理事業的發展。

1、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將會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區在80-90年代,農機事故年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户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機經營户相對都是比較貧困、家庭條件普遍較差,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羣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減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設施殘缺不全,無燈光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無照開車、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農機監理責任重於泰山,任重而道遠。

2、隨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難度加大。

一是社會進步、城鄉發展、農村綜合經濟能力上升後,農民對經營農業機械有了更高的要求,從六、七十年代的手扶機到小四輪拖拉機再到三輪農用車、四輪農用車,農民不再是以滿足農田作業而購置機械,而是由農機市場為導向,市場引導農民購置適用的農業機械,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農民的意識中,拖拉機不再是一種先進的機器,只是一件農具而已,所以拖拉機的增速為每年200台左右,農用車的增速為每年280台,因此農民對拖拉機入户、檢驗和學習駕照的意識不強。

二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種植青一色的制種玉米,農產品運銷沒有作業市場,而且農業運輸被農用車所替代,拖拉機僅僅作為純農田作業的機具,一年的出勤率按農民常言説的“牛-55用的50天”,出勤率低,春種夏收後,“刀槍入庫”,所以拖拉機不上公路,基本活動在田間地頭,監管的難度非常大。

3、拖拉機費負較重,機手違規現象突出。由於拖拉機作業有很強的季節性和時間性,每年上路行駕、作業的時間短,收入低,而且都是自用為主,按現在的負費項目,養路費400元/年,年度檢驗費25元,第三者強制保險費210元,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有的一年的收入不夠交養路費。為逃避交費,加之監管不到位,車主不願登記、掛牌、考證,也不願參加年度檢審驗,“黑車非駕”現象越來越多。

4、農機安全性能逐年下降,安全隱患加大。目前,機型陳舊、使用年限過長、技術性能差、故障多是普遍現象,由於沒有一套具體的適用的報廢措施和適當的補貼政策,農民又捨不得賣“廢鐵”,於是儘管技術狀態差,仍湊合使用,再加上駕駛員安全意識差,重收入、輕安全,重使用、輕保養,帶病運行,後患無窮。

5、農機監理手段落後,服務不到位。拖拉機年度檢驗是一項技術性很強、安全責任很重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年來一直延用一看、二蹬、三聽的方式很不嚴肅、很不科學,導致了農機駕駛人員對監理部門產生誤解,認為農機監理的入户掛牌、辦證、檢驗就是為了收幾個錢,只管理不服務,特別是駕駛員培訓中的辦人情證現象,使農機監理工作失去了服務的性質,也失去了農機户的信任,我們的工作也會失去社會的認可。

6、農機管理部門機構臃腫,經費短缺負擔重。xx年一來,農用車的興起和興盛,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把工作重點放在對農用車的管理上,而放鬆了自己已原有的基本的管理對象拖拉機。丟了自己的“自留地”,種了別人的“責任田”。在農用車興盛時期,經濟收入年年上漲,農機部門的“聲望”也高了,人員增加、財政統籌、費用削減,但都沒有對農機部門造成任何影響,農機部門全員上陣搞監理,全區農用車入户率達到85%以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去年11月16日農用車移交後,農機監理收費大幅度減少,收費總額由去年的98萬元減少到今年的10萬元,辦公經費非常緊張,每年局系統正常運轉需40萬元,今年缺口在30萬元以上,尤其是近年來陸續分配來的8個復退軍人全靠業務收費支付工資,再加上其他人員的預算外工資、車輛消耗等,經費非常困難。

7、基層農機管理服務體系名存實亡。八十年代國家支持興辦的鄉鎮農機站,經過幾年的城鎮化建設和企業改制、撤拼等,已沒有服務項目和資產了,鄉 (鎮)農機專幹歸鄉(鎮)管理後,基本從事鄉鎮的中心工作,農機工作基本處於失控狀態,鄉、村、社三級管理缺腿。所以目前農機監理工作只靠農機管理部門單兵作戰。

8、農村各種税費的減免和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對農機監理收費不願意,不支持,工作難以開展。

三、加強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議健全政策、法規。《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規定農機監理機構承擔對上道路拖拉機審查登記、牌證核發、年度檢驗、操作人員的考證,而拖拉機的道路檢查權、違章處罰權、事故處理權交給了公安交警部門,沒有明確行政許可監督權,造成許可發放與許可行為監督的脱節。

2、爭取早日將農機監理機構明確為國家行政執法機關,人員按國家公務員來管理,並根據事業的需要確定人員編制,人員工資及開展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之內,由財政全額撥款,以穩定農機監理隊伍,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3、加強農機安全宣傳,開創農機監理工作新局面。以有關法律、法規、事故案例、農機方面的惠農政策為內容,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或在農機人員相對集中的鄉鎮村社,作業場所,採取多種措施對農機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在學生集中的鄉村學校,以舉辦農機安全教育講座、播放農機安全知識錄像等方式教育學習提高安全意識;利用各種宣傳材料等方式擴大宣傳範圍,使全社會都瞭解農機安全監理的重要性。

4、強化服務,提高農機監理的總體水平。農機監理的工作特點和社會性質決定了其職業道德,必須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為宗旨。要抓好農機監理隊伍建設,從實施規範管理入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一是要加強制度建設,規範自身執法行為。圍繞依法行政、文明監理、優質服務這一主題,健全和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等規章制度,使每個工作環節都有章可循,整個工作程序制度化、規範化;二是文明服務,熱情耐心地解答農民羣眾的諮詢,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三是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公開辦事程序、收費標準、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密切與廣大農機人員的關係,增進感情而有利於農機監理工作的開展。

5、嚴格執法,糾正違章,確保農機安全運行。大力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強化農機執法力度。要針對農村面大、量廣農機分散和流動作業的特點,經常組織農機執法人員深入農村道路、田間場院進行安全檢查,查糾違章違法行為,消除事故隱患,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

6、開展農機普查工作。要利用農閒時節,對全區拖拉機的擁有情況、使用年限、拖拉機技術狀態作一次全面的普查清理,全面弄清拖拉機的基本情況,一些不需要納入管理的手扶拖拉機、頻臨報廢的拖拉機要列在登記範圍之外,對大中型拖拉機要全面納入管理,並抓好新購置小型拖拉機的牌證管理,逐步提高入户率、檢驗率。

7、結合“陽光工程”,爭取資金開展對農機人員的技術培訓,降低收費標準,減輕農民負擔,無償為農民羣眾提供駕駛技術、維修技術的培訓,淡化管理、優化服務,不斷提高廣大農機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技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第2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調查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9月下旬,按照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工作安排,教科文衞委組織調查組在李向陽副主任的帶領下,對我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以保障人民羣眾飲食安全為宗旨,根據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力度宣傳《食品安全法》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辦法》,建成了縣、鄉、村食品安全監管三級網絡,整合了農業、水利、衞生等部門的檢驗檢測設備、人員、技術等資源,堅持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創新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確保了中招、大學聯考等特殊時期重大活動無飲食安全事故發生,為創造我縣安全的餐飲消費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目前,我縣共有各類餐飲服務單位x家,其中:大中小型餐館x家,單位、學校及敬老院食堂x家。餐飲從業人員x餘人。

二、存在問題

(一)監管能力不足。一是鄉村食品安全協管員因人員多,多為村幹部兼職,每月僅x元補助,任務繁雜、待遇低,未充分發揮監管作用,農村自辦酒席羣體性聚餐監管工作開展的少,力度小,協管員發揮作用不大。二是監測手段和技術落後。日常監管工作中,執法人員僅憑索證索票、查看、嗅聞等簡單方法執法;由於上級機構改革工作未到位,我縣檢驗檢測中心項目審批遲遲下不來,我縣食藥監局目前的檢測中心設備少、技術人員不專業,開展的食品快檢項目需將樣品提交到市、省或外省進行檢測。

【第3篇】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範文

農機,指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統稱。農機安全保障着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閲讀!

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範文

××區是一個農業大縣(區),也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和制種基地。全區有18個鄉(鎮),245個行政村,有農業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積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62萬畝,近年來農業主要以玉米制種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42萬畝。至xx年底,全區擁有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34800台,其中拖拉機12727台,農機總動力達54.5萬千瓦,農機總值達4.35億元。去年以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後,隨着農用運輸車移交,農機安全監理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問題,特別是如何加強對拖拉機的管理,是目前擺在廣大農機監理人員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我區監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至xx年上半年,全區有註冊登記的拖拉機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聯合收割機3台;拖拉機駕駛員3966人(g658、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駕駛農用車。拖拉機入户率(佔擁有量1xx台的)為38.3%,駕駛員持證率為39%,

從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動員拖拉機入户200台,拖拉機檢驗900台,駕駛員審驗1200人,入户率、檢驗率、審驗率、持證率平均為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機入户108台,拖拉機檢驗500台,換舊牌242台,動員組織駕駛員參加持證培訓83人。檢驗率為10.2%,入户率為49.9%、持證率為39.6%。從xx年至xx年全區共發生農機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傷28人,其中拖拉機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傷20人。今年上半年沒有發生重大以上的農機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趨勢。

××區每年新購置拖拉機200台左右,拖拉機增長速度為2 %,新車入户率為50%。從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近三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從購置拖拉機到農三輪,逐步更新換代,發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輪農用運輸車為主,農村運輸基本被農四輪所替代,拖拉機變為耕、耙、播等農田作業的工具。

二、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問題

隨着《道交法》、《行政許可法》、《農機促進法》、《道交法實施條例》以及温總理簽發的412號令、農業部的《兩規定》、《兩規範》的頒佈實施,明確了農機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理順了拖拉機管理的關係,農機監理機構的行政執法地位得到了認可。然而,農機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在張掖市乃至全國普遍存在,在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機安全生產,影響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的生存和農機監理事業的發展。

1、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將會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區在80-90年代,農機事故年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户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機經營户相對都是比較貧困、家庭條件普遍較差,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羣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減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設施殘缺不全,無燈光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無照開車、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農機監理責任重於泰山,任重而道遠。

附:農機事故監管調查報告

國務院《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對農機事故的定性、管轄、處理都做了詳細規定,《條例》實施半年多來,我市未發生造成人身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農機作業事故,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總體態勢保持平穩,為深入瞭解農機事故發生及處理的真實情況,我們開展了《條例》貫徹回頭看活動,全面調查全市農機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以利於更好的做好農機事故預防及處理工作。

一、我市農業機械動態運行情況

隨着農用運輸車管理的汽車化,我市的農機管理總量呈下降趨勢,20-30馬力左右的中小型拖拉機保持在3000台左右,主要從事短距離道路農產品或者建材運輸,基本不用於田間耕播作業,近幾年來,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推動,加之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等政策的引導,我市的農田作業機械逐漸向大型拖拉機發展,50馬力以上的農用動力機械已逾台,大型自走式小麥及玉米聯合收穫機械總數已達台,其他手扶型拖拉機主要分佈在吳村鎮、董莊鄉、防山鄉,數量在3000台左右,主要用於山地農忙季節農業生產。

二、農機事故處理法律法規貫徹情況

《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已於年11月1日正式實施,標誌着農機安全管理工作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條例》明確了農機事故的預防、安全防範及處理、責任追究等方面的有關問題,這是全國性法規第一次規範農機事故處理工作。為全面貫徹《條例》及《山東省農機事故處理辦法》,市農機監理站制定了《市農機事故處理預案》、《市農機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市農機事故責任倒查及追究制度》等相關規定,積極開展農機事故處理實戰演練,增強農機事故處置能力,有效地促進了我市農機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工作。

三、《條例》實施以來農機事故處理及統計情況

年上半年,我市農機監理機構所接到農機事故報案為0起,但也要同時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部分農機事故根本沒有掌握。

1、輕微農機事故,輕微事故在交通事故處理上提倡雙方協商“私了”處理,在農機事故上也基本是“私了”,比如山東省農機辦年曾頒佈《十項便民措施》第十條:對未造成公共和特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單方農機事故,當事人可自行處理;為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直接經濟損失在500元以下的輕微事故,由當事人協商處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類輕微農機事故,當事人從減少麻煩的角度出發,大都選擇自行處理。

2、單方面農機事故,筆者所説的單方農機事故是指農業機械在啟動、使用、存放、保養、維修過程中由於機手自己操作不當發生的未涉及他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農機事故,比如常見的“搖把誤傷”、“陡坡行駛翻車”、存放時或倒車時造成一些車輛損害等,這類事故因為不涉及他人,沒有他人責任,加之發生這類事故的多為無牌無證機車或瀕臨報廢機車,沒有任何保險手續,當事人根本不會報案。

3、應當報案沒有報案的農機事故,實事求是的講,農機事故不同於交通事故,由於車輛行駛密度的原因,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大都發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間,而農機事故基本是分散作業,本地作業較多,發生的事故大多在本鄉本土熟人之間,一旦發生農機事故,只要不是惡性的、責任不清的,大部分人選擇自行協商,或者選擇村組織調解解決。

4、宣傳不到位,部分機手報案意識不強或者不知道農機部門的報案聯繫方式,筆者曾詢問一些機手發生農機事故怎麼辦?大部分人選擇撥打122,也就是説發生農機事故後,一部分人採取自行處理,一部分尋找交警處理,較少的部分才選擇農機部門報案。

由此可見,農機事故零報案並不是農機事故零發生,隨着農機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全市農業機械的保有量大大增加,拖拉機、收割機機械總量在萬台以上,農機事故零發生是不太現實的,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隱患,預防各類農機事故是必須長期堅持、不容半點麻痺鬆懈的工作,只有認真細緻地落實好預防措施,才能少發生或不發生農機事故,才能有效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農機事故安全隱患的薄弱環節

分析當前我市的農機安全管理情況,有三個方面存在較為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一)中小型拖拉機超期服役情況較為嚴重,因缺少對報廢機車的強制管理規定,大多數運輸用的拖拉機使用幾年後,機手就會轉手賣於一般農户用於“軋地頭”,這種機車不常出來,只在農忙時運輸農副產品,操作者多數無證,加之機車已超期限,也無法年檢,管理難度較大,安全隱患最為突出。

(二)玉米聯合收穫機械管理水平還比較低,由於該類機械是近幾年才大規模普及使用的機械,機手的安全意識、牌證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操作水平、駕駛技術不高,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三)部分耕作機械的安全管理急待加強,這其中包括秸稈還田機、免耕播種機,農作物種植覆膜機等機型,該類機械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且是配套懸掛使用,較為分散,管理難度較大。

五、下一步的預防及整改措施

保持農機安全生產的良性發展,繼續強化“平安農機”、“和諧農機”建設,提高農業機械的“入户率、持證率、年檢率”是我市農機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着重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輿論宣傳力度,特別要加強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多種媒體手段,積極開展農機安全教育“六個一”活動,不斷提高機手的安全操作水平,提高社會各界對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

(二)按照開展農機安全基層基礎年的有關要求,嚴查事故苗頭,狠抓薄弱環節,落實整改措施,切實把農機事故預防工作落到實處。

(三)積極協調與安監、交警、保險等相關職能部門的關係,儘快建立起工作配合、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格局。

(四)按照《市農機事故處理預案》的要求,配齊配全農機事故處理設備,建立健全農機事故處理制度,組織農機監理人員開展農機事故處理實戰演練,增強事故處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做到未雨綢繆。

【第4篇】關於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我區監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區每年新購置拖拉機200台左右,拖拉機增長速度為2 %,新車入户率為50%。從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近三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從購置拖拉機到農三輪,逐步更新換代,發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輪農用運輸車為主,農村運輸基本被農四輪所替代,拖拉機變為耕、耙、播等農田作業的工具。

二、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問題

隨着《道交法》、《行政許可法》、《農機促進法》、《道交法實施條例》以及温總理簽發的412號令、農業部的《兩規定》、《兩規範》的頒佈實施,明確了農機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理順了拖拉機管理的關係,農機監理機構的行政執法地位得到了認可。然而,農機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在張掖市乃至全國普遍存在,在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機安全生產,影響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的生存和農機監理事業的發展。

1、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將會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區在80-90年代,農機事故年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户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機經營户相對都是比較貧困、家庭條件普遍較差,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羣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減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設施殘缺不全,無燈光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無照開車、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農機監理責任重於泰山,任重而道遠。

2、隨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難度加大。

一是社會進步、城鄉發展、農村綜合經濟能力上升後,農民對經營農業機械有了更高的要求,從六、七十年代的手扶機到小四輪拖拉機再到三輪農用車、四輪農用車,農民不再是以滿足農田作業而購置機械,而是由農機市場為導向,市場引導農民購置適用的農業機械,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農民的意識中,拖拉機不再是一種先進的機器,只是一件農具而已,所以拖拉機的增速為每年200台左右,農用車的增速為每年280台,因此農民對拖拉機入户、檢驗和學習駕照的意識不強。

二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種植青一色的制種玉米,農產品運銷沒有作業市場,而且農業運輸被農用車所替代,拖拉機僅僅作為純農田作業的機具,一年的出勤率按農民常言説的牛-55用的50天,出勤率低,春種夏收後,刀槍入庫,所以拖拉機不上公路,基本活動在田間地頭,監管的難度非常大。

3、拖拉機費負較重,機手違規現象突出。由於拖拉機作業有很強的季節性和時間性,每年上路行駕、作業的時間短,收入低,而且都是自用為主,按現在的負費項目,養路費400元/年,年度檢驗費25元,第三者強制保險費210元,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有的一年的收入不夠交養路費。為逃避交費,加之監管不到位,車主不願登記、掛牌、考證,也不願參加年度檢審驗,黑車非駕現象越來越多。

4、農機安全性能逐年下降,安全隱患加大。目前,機型陳舊、使用年限過長、技術性能差、故障多是普遍現象,由於沒有一套具體的適用的報廢措施和適當的補貼政策,農民又捨不得賣廢鐵,於是儘管技術狀態差,仍湊合使用,再加上駕駛員安全意識差,重收入、輕安全,重使用、輕保養,帶病運行,後患無窮。

5、農機監理手段落後,服務不到位。拖拉機年度檢驗是一項技術性很強、安全責任很重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年來一直延用一看、二蹬、三聽的方式很不嚴肅、很不科學,導致了農機駕駛人員對監理部門產生誤解,認為農機監理的入户掛牌、辦證、檢驗就是為了收幾個錢,只管理不服務,特別是駕駛員培訓中的辦人情證現象,使農機監理工作失去了服務的性質,也失去了農機户的信任,我們的工作也會失去社會的認可。

6、農機管理部門機構臃腫,經費短缺負擔重。xx年一來,農用車的興起和興盛,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把工作重點放在對農用車的管理上,而放鬆了自己已原有的基本的管理對象拖拉機。丟了自己的自留地,種了別人的責任田。在農用車興盛時期,經濟收入年年上漲,農機部門的聲望也高了,人員增加、財政統籌、費用削減,但都沒有對農機部門造成任何影響,農機部門全員上陣搞監理,全區農用車入户率達到85%以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去年11月16日農用車移交後,農機監理收費大幅度減少,收費總額由去年的98萬元減少到今年的10萬元,辦公經費非常緊張,每年局系統正常運轉需40萬元,今年缺口在30萬元以上,尤其是近年來陸續分配來的8個復退軍人全靠業務收費支付工資,再加上其他人員的預算外工資、車輛消耗等,經費非常困難。

7、基層農機管理服務體系名存實亡。八十年代國家支持興辦的鄉鎮農機站,經過幾年的城鎮化建設和企業改制、撤拼等,已沒有服務項目和資產了,鄉 (鎮)農機專幹歸鄉(鎮)管理後,基本從事鄉鎮的中心工作,農機工作基本處於失控狀態,鄉、村、社三級管理缺腿。所以目前農機監理工作只靠農機管理部門單兵作戰。

8、農村各種税費的減免和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對農機監理收費不願意,不支持,工作難以開展。

三、加強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議健全政策、法規。《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規定農機監理機構承擔對上道路拖拉機審查登記、牌證核發、年度檢驗、操作人員的考證,而拖拉機的道路檢查權、違章處罰權、事故處理權交給了公安交警部門,沒有明確行政許可監督權,造成許可發放與許可行為監督的脱節。

2、爭取早日將農機監理機構明確為國家行政執法機關,人員按國家公務員來管理,並根據事業的需要確定人員編制,人員工資及開展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之內,由財政全額撥款,以穩定農機監理隊伍,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3、加強農機安全宣傳,開創農機監理工作新局面。以有關法律、法規、事故案例、農機方面的惠農政策為內容,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或在農機人員相對集中的鄉鎮村社,作業場所,採取多種措施對農機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在學生集中的鄉村學校,以舉辦農機安全教育講座、播放農機安全知識錄像等方式教育學習提高安全意識;利用各種宣傳材料等方式擴大宣傳範圍,使全社會都瞭解農機安全監理的重要性。

4、強化服務,提高農機監理的總體水平。農機監理的工作特點和社會性質決定了其職業道德,必須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為宗旨。要抓好農機監理隊伍建設,從實施規範管理入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一是要加強制度建設,規範自身執法行為。圍繞依法行政、文明監理、優質服務這一主題,健全和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等規章制度,使每個工作環節都有章可循,整個工作程序制度化、規範化;二是文明服務,熱情耐心地解答農民羣眾的諮詢,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三是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公開辦事程序、收費標準、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密切與廣大農機人員的關係,增進感情而有利於農機監理工作的開展。

5、嚴格執法,糾正違章,確保農機安全運行。大力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強化農機執法力度。要針對農村面大、量廣農機分散和流動作業的特點,經常組織農機執法人員深入農村道路、田間場院進行安全檢查,查糾違章違法行為,消除事故隱患,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

6、開展農機普查工作。要利用農閒時節,對全區拖拉機的擁有情況、使用年限、拖拉機技術狀態作一次全面的普查清理,全面弄清拖拉機的基本情況,一些不需要納入管理的手扶拖拉機、頻臨報廢的拖拉機要列在登記範圍之外,對大中型拖拉機要全面納入管理,並抓好新購置小型拖拉機的牌證管理,逐步提高入户率、檢驗率。

7、結合陽光工程,爭取資金開展對農機人員的技術培訓,降低收費標準,減輕農民負擔,無償為農民羣眾提供駕駛技術、維修技術的培訓,淡化管理、優化服務,不斷提高廣大農機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技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第5篇】市交通局關於要求增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和信息科的報告

隨着國家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等工作與人民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局迫切要求增設負責質量安全監管和信息化建設的內設機構,更好地為交通事業發展服務。

市機構編制委員會:

根據市委[2002]56號《關於市交通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批覆》和義編[]40號《關於市交通局增設法規科的批覆》,我局內設機構6個,分別是辦公室、計劃財務科、建設管理科、客運管理科、貨運管理科和法規科。近幾年,隨着國家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等工作與人民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局迫切要求增設負責質量安全監管和信息化建設的內設機構,更好地為交通事業發展服務。

一、增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的必要性

1、全面落實擴權改革工作的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擴大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省交通廳和金華市交通局已下放各類經濟社會管理權限21項,其中涉及公路養護大中修管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管理、監理企業資質管理等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方面的權限6項,為使已落實的擴權事項規範運作,杜絕濫用和出錯,我局需要增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對工程質量、交通安全進行監督和管理。

2、規範依法行政的需要。目前,交通部門履行職能的主要依據是《公路法》、國家《道路運輸條例》、國家《公路管理條例》、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省《養路費徵收條例》等法律法規及《公路工程管理辦法》、《公路質量監督規定》、《公路建設監督管理辦法》、《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負責全市公路工程的建設管理及交通運輸安全的監督管理。“工程質量,百年大計”,根據現行的政策法規,工程質量實行終身負責制,目前我市在建、新建和準備建設的公路工程、橋樑工程項目很多,每年均有數十項,但至今我局尚無一個專門從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職能科室,迫切需要增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

3、做好交通安全工作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要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礎,是社會穩定與和諧的保障。交通工作與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安全關係密切,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內,我市交通建設和運輸管理的任務還十分繁重,安全監管難度逐步加大,十分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科室和專職的人員從事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增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

二、增設信息科的必要性

1、覆蓋交通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需要。十七大報告首次鮮明地提出了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融合發展的嶄新命題,將信息化提高到一個更高的位置。加強交通信息化建設是實現交通現代化的前提,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着現代化的進程、決定着現代化的水平。從事信息化建設,需要有專業的人才和部門,才能真正發揮信息化服務交通現代化的功能。因此,需要增設信息科。

2、為交通跨越式發展提供保障的需要。要在高位突破,交通必須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僅是數量的增長,而且是質量的提高,不僅是基礎設施的完善,而且是服務水平的提升。信息化具有較強的倍增效應,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可以使交通事業有突破性進展,電子化的裝備設施、數字化的行業管理、人性化的公眾信息服務、智能化的企業管理等都能得到有效應用。因此,需要加強信息化工作,增設信息科。

3、提高公交服務水平的需要。交通工作面廣量大,涉及審批、執法、建設、服務等各個方面,包括運政、路政、稽徵、港航、客運、貨運、養護、維修、駕培、設計、監理等多個子行業,直接面對並服務於廣大老百姓,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使行業管理更加貼近服務對象,更加及時地響應公眾需求,從而提供更為優質、更加人性化的交通服務。因此,需要加強信息化工作,增設信息科。

三、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的職能

貫徹執行上級頒發的交通工程質量監督和社會監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規劃管理本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社會監理、試驗檢測工作。制定本市交通工程監督實施細則。監督檢查工程現場監理機構、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及其人員的工作。參加重大工程項目的設計文件審查和施工圖交底,參與工程招投標和評標的監督。負責完工工程交工質量鑑定和竣工質量檢驗,參加交、竣工驗收。組織一般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仲裁工程質量爭端。參與重大工程(產品)質量事故調查處理,督促檢查事故處理方案的執行情況。組織工程質量檢查,定期發佈工程質量動態。承擔工程質量業務諮詢服務。指導交通行業的安全管理,組織交通安全大檢查。

四、信息科的職能

負責全市交通信息化工作的統籌規劃、監督、管理和協調工作。負責組織建設全市交通信息化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和標準體系;負責跨部門的綜合性平台和數據庫等全局性項目的搭建、局機關行政辦公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維護工作;為基層交通信息化推進提供業務指導和幫助,幫助協調解決各單位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全市信息化工作提供服務。

五、機構性質和人員編制

兩個科的性質均為事業編制,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人員編制8名,其中領導職數2名,信息科人員編制3名,其中領導職數1名。

特此報告

二○○八年四月二日

【第6篇】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區是一個農業大縣(區),也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和制種基地。全區有18個鄉(鎮),245個行政村,有農業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積 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62萬畝,近年來農業主要以玉米制種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42萬畝。至xx年底,全區擁有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 34800台,其中拖拉機12727台,農機總動力達54.5萬千瓦,農機總值達4.35億元。去年以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後,隨着農用運輸車移交,農機安全監理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問題,特別是如何加強對拖拉機的管理,是目前擺在廣大農機監理人員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我區監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至xx年上半年,全區有註冊登記的拖拉機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聯合收割機3台;拖拉機駕駛員3966人(g658、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駕駛農用車。拖拉機入户率(佔擁有量1xx台的)為38.3%,駕駛員持證率為39%,

從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動員拖拉機入户200台,拖拉機檢驗900台,駕駛員審驗1200人,入户率、檢驗率、審驗率、持證率平均為 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機入户108台,拖拉機檢驗500台,換舊牌242台,動員組織駕駛員參加持證培訓83人。檢驗率為10.2%,入户率為49.9%、持證率為39.6%。從xx年至xx年全區共發生農機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傷28人,其中拖拉機重大事故8起 8人;一般事故21起重傷20人。今年上半年沒有發生重大以上的農機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趨勢。

××區每年新購置拖拉機200台左右,拖拉機增長速度為2 %,新車入户率為50%。從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近三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從購置拖拉機到農三輪,逐步更新換代,發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輪農用運輸車為主,農村運輸基本被農四輪所替代,拖拉機變為耕、耙、播等農田作業的工具。

二、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問題

隨着《道交法》、《行政許可法》、《農機促進法》、《道交法實施條例》以及温總理簽發的412號令、農業部的《兩規定》、《兩規範》的頒佈實施,明確了農機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理順了拖拉機管理的關係,農機監理機構的行政執法地位得到了認可。然而,農機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在張掖市乃至全國普遍存在,在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機安全生產,影響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的生存和農機監理事業的發展。

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將會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區在80-90年代,農機事故年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户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機經營户相對都是比較貧困、家庭條件普遍較差,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羣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減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設施殘缺不全,無燈光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無照開車、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農機監理責任重於泰山,任重而道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op4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