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一

教學《最後一分鐘》一課,我頗費了一番心思。

課前我先談到我們在綜合性學習中瞭解了漢字,我愛你,漢字。大家在課餘還練起了漢字,因為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愛漢字。現在我們就來練習八個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指導學生書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作品。之後,話頭一轉我們這一單元就是圍繞這八個字來學的。回顧在《圓明園的毀滅》中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近代屈辱歷史;在《狼牙山五壯士》中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兒女的鬥爭史;在《難忘的一課》中我們又感受到了中華兒女的勝利後深深愛着自己的祖國。“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的,今天,在祖國六十華誕的今天,我們中華民族振興了,今天是振興時,在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了,離開百年了,回來了,多少中國人為之激動啊!多少中國人為之興奮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現代詩《最後一分鐘》來感受香港迴歸前一分鐘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啊?

請一至二位同學讀題,師評價我從你讀題中知道了一種等待,一種期待,一種激動,一種喜悦。那就帶着這種感情讀一讀詩吧!學生齊讀詩後,師也激動地朗讀,孩子們你們再讀一讀吧,會有一種體驗的。

你們有什麼體驗呢?説一説吧,最後一分鐘是什麼呢?學生讀出第二節,引導感情朗讀師總結説出最後一分鐘是一種心跳啊!最後一分鐘來的容易嗎?我們來叩問歷史,引導學生朗讀第三節,稍作歷史知識的介紹,豐富詩歌的'含量,學生知道歷史後再讀第三節。香港的迴歸多麼振奮人心啊,多麼展示祖國的偉大啊,時間近了,最後一分鐘一過去香港就回來了,回到祖國的懷抱了。齊讀第四節。最後一分鐘過去了,香港就回歸了,觀看香港迴歸的精彩的莊嚴的錄像片段,這時學生心兒激動了,似乎在跳躍。讓學生再讀第四節,那所有的感情都融化在詩句的朗讀中。師述孩子們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香港的明天更美好,讓祖國的明天更美好。齊讀詩歌《最後一分鐘》。

激動於孩子們的激動,振奮於孩子們的振奮,振興於孩子們的振興。

《最後一分鐘》的教學反思 篇二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歌。作者傾述了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鑑於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朗讀為主的教學方式。

在授課前我讓學生蒐集資料瞭解香港被割讓的屈辱歷史以及割讓後香港人民的苦難生活。課程伊始,先介紹現本詩的格局,首節為引子,將香港擬人化。接着,讓學生快速讀文概括後三節的內容,並結合自己對歷史的瞭解講講詩句“我看見,虎門上空最後一縷硝煙,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終於散盡”應該怎麼理解。然後,分小組自由讀詩,要求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之後,朗讀彙報,教師評價並指導。這個環節我根據學生的朗讀適時指導感情的處理——第一節應讀出激動的心情,第二節要的讀要配合內容的“慢鏡頭”描述,但不是單純的緩、慢,而是有層次有節奏的讀。第三節要讀出百年的滄桑,聲音要沉緩,但在結尾“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要讀出屈辱散盡後的激動。第四節要讀出盼望香港迴歸的急切以及香港迴歸後對她的無限期望。這一環節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彙報一段,教師指導一段,然後練讀。最後,讓學生分小組練讀全詩,然後比賽。

我覺得,用朗讀去調動學生的情緒比單純的説教要好的多。況且這篇詩歌敍述的歷史事件對學生來説很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透歷史。因此,在大致瞭解歷史的基礎上用朗讀引出感情我認為是比較適合這篇課文的。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三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繼續心中的強烈的愛國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後顧整個課堂教學,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1、以練習為導,讓生自學、自我每個段落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感知每一段落時,總設計一定數量的練習題或思考題讓生邊讀邊想,自己去學習獲得知識,把握一段的大意,從而掌握一定的方法。

2、注重閲讀能力的培養。時,讓生邊讀邊想邊劃,寫自我見解;通過比較句子,運用詞語,體會並掌握文中用詞之精妙;快速讀、細讀、品讀等環節的安排,則訓練了學生略讀、精讀、有讀的能力。

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貫徹教學中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

現代教學法是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授法,也包括學生的學習法。啟發式教學理論認為:“教學就是引起學生智力的積極性”“凡是能夠引起學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動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選用有助於學生形成自學能力、自學習慣的教學方法,且避免單一。如理解文章內容選用填空、練習、默讀劃句複述等教學方法;體會文章用詞之確切,則採用了比較品讀遣詞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導生領會人民當時的心情與情感,並有意識地安排了“讓生自讀課文,理解加評註”這一教學環節,讓生在積極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學會知識,掌握閲讀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使生處於和課文內容協調的氛圍中,有求知的`慾望和興趣,從而學得愉快,學有所獲。在初讀全文前,先給生提供了有關“香港迴歸”的電視錄像,讓生具體感知當時情景;具體體會大典莊嚴、隆重☆☆的氣氛及人民的情感時,又再次出現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燈,目的都是為引導學生入境,縮短主體感知與文字的距離,使其學得有趣味。

5、教學環節設計以人感知事物的規律為依據,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如教第二段時,默讀整體感知迴歸進行情況;爾後,抓重點詞句領會人民的情感並品讀優美詞句;最後再有感情全段,加深對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給了學生閲讀的最基本方法,並有效地結合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四

國小的最後一個兒童節過去了,我就要讀國中了,心裏沒有留戀,我的最後一個兒童節。因為早已厭惡了國小生活!

同班同學都是14歲左右的人,在大人眼裏還都是一個個小孩子,不懂世事。可是同學之間卻已有了另人髮指的紛爭!

記得讀四年級的時候,一個新來的同學,比我大一歲。她是副校長的侄女,同學們都發現老師都是讓她三分的。

我和她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本應好好地相處,交換學習經驗,卻因此發生了“鬥爭”。

我早上去學校都比較遲,但值日的時候我會盡量去得早些,雖然還是比被人遲,但我儘量多一點的勞動;我在早讀課上偶爾也會和旁邊的同學聊一兩句,但我覺得我大部分還是認真地在讀的;我的朋友也挺多的,我有時候和這個玩的時間比較多,有時候和這個玩的時間比較多,也許有時候我不和她玩,冷落了她吧,她表現出種種不滿,時不時地斜我一眼,國小生作文《我的最後一個兒童節》。

她抓着這些把柄,向老師高我的狀。

那天早晨,她和一些女同學圍在老師的旁邊,在説些什麼!小雅告訴我,他們在老師面前説我壞話。我看了那裏一眼,果然,老師正怒火沖天地看着我,平時她對我的印象挺好的,聽到他們那麼説,當然會很生氣了!

我也斜了老師一眼,我也很生氣,我覺得我沒什麼地方做得比他們差,他們沒有資格説我!

下午,老師叫我到她的辦公室:“今天,徐露告訴我,你平時值日來得很遲,早讀課也和同學聊天,而且和同學相處也不好,一下和這個同學好,哪天又和那個同學好,你這樣很不對,不僅對你自己不利,也影響了其他同學。我想,這你應該明白!”

一種反逆湧上心頭。她又比我好到哪去呢?惡人先告狀!老師就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我,她根本沒有弄清楚情況!不過,我也沒有必要向老師解釋什麼,解釋就是為了掩飾自己,她已經那麼認為我了,我還有什麼話可説,乾脆就附和她算了:“對,我就是這樣的人。”

“你先回去吧。”

我回到教室就哭了,我覺得非常委屈。看了徐露一眼,她正和一些同學笑着。

我又不哭了,我想,世界本應這樣。我彷彿看破了紅塵!

第二天,老師把我們和解了。經過這件事,表面是好了,但跟多的是“暗鬥”。

在最後一個兒童節,我想起了這件事,我還是很快樂,因為世界本應如此,不是嗎?但

更多的是遺憾~~~~~~遺憾我的最後一個兒童節就這樣過去了,我不再是兒童了。也遺憾我的國小生涯會這樣讓我厭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oz1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