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驗做法:三層聚力構建青年工作力量新體系

經驗做法:三層聚力構建青年工作力量新體系

經驗做法:三層聚力構建青年工作力量新體系

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現有青年(14-35週歲)户籍人口約9萬人,在外青年佔比較高,以往共青團在服務青年中呈現出青年工作力量較為薄弱、作用發揮不足和服務覆蓋不夠精細全面等問題。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中,團縣委緊抓加強團的青年工作力量這一改革關節,聚焦自身隊伍、領域骨幹、在外青年三類羣體,“塔基+塔腰+塔尖”三層聚力構建青年工作力量新體系,吸引五湖四海的青年源源不斷為青春事業注入活力,“青年事、青年解”得到不斷深化。

一、專業化夯實“塔基”,建強團幹部工作隊伍。用心“選”。通過召開縣第十七次團代會、一體推進19個鄉鎮團委集中換屆,優化團幹部配備。改革以來,團縣委及各鄉鎮團委全部配齊配強掛兼職團幹部,鄉鎮團幹力量由48人增至209人。悉心“管”。推動目標考核、述職評議、結果運用三環緊扣,開展青春擂台·五四競賽,出台《加強團系統掛兼職幹部選派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鄉鎮團委考核辦法》,構建能閉環的管理機制和有力度的激勵機制。精心“培”。完善理論學習、紅色教育、實踐鍛鍊課程體系,打造“團幹部培訓班”“青苗學堂”“泰青論壇”等載體,增強團幹部培育“厚度”。改革以來,各領域200多名團幹部通過培訓豐富知識、提高素質、增強本領。

二、社會化拓展“塔腰”,築牢領域青年骨幹力量。創新實踐,發揮社會組織骨幹力量。首創試點成立鄉鎮青年發展服務中心,選聘2名青年社會組織骨幹擔任中心負責人,帶領團隊24名成員入駐辦公,吸納青年律師、企業家、引進人才等60餘名各行各業青年加入,開展“團聚青春”等主題活動20餘場次,服務青年1000餘人次,成功助力“浪肆”咖啡青年項目開業即“出圈”。抱團合作,發揮企業青年骨幹力量。推進銀團合作、揹包聯盟,引導銀行、供電等企業青年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延伸服務青年觸角。改革以來,115名金融青年實施青創幫扶,落實青年創業貸款超4000萬;青年揹包客常態化為青年提供日常治安管理、電力設施維護、户籍金融管理等服務。深化品牌,發揮青年志願骨幹力量。全力打造“小泰氧”品牌,持續引領青年成為遍佈縣街頭巷尾的志願者力量,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服務提供者,最大限度讓青年參與到助推發展、服務青年的事業中。改革以來,新成立中學志願服務隊19支,動員3.2萬名青年志願者活躍在愛心助考、春運暖冬等服務青年第一線。

三、多元化優配“塔尖”,織密在外青年人才網絡。下好引才“先手旗”,讓青春引領更具實效。成功構建以“大學生大會”為核心的青年互動場景,通過第二屆大學生大會、學聯換屆等契機,聘任學聯骨幹、學子聯絡員和校園招才大使44名,將優秀大學生吸納進青年工作隊伍,延長縣域招才引智工作手臂。鋪設實踐“快車道”,讓青春建功更加到位。實施“家燕歸巢·智匯泰順”行動,廣泛引領大學生參與返鄉社會實踐,提前落實縣學子“學有所用、學為我用”。今年寒暑假,160餘名返鄉大學生向户籍所在地團組織報到,為團的“最小單元”注入源頭活水;招募1000餘名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調查研究等社會實踐。推動互助“零距離”,讓青春智匯更加出彩。打造“泰商+青聯+學聯”6+1交流平台,創新成立“泰享家”四海青年菁英薈,建立7340名青年智庫,推動在外青年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的同時,引領青年以資源、公益、智力賦能青年發展,累計建成青年聯絡站7個、學子聯絡站18個、在外縣商會大學生服務空間6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8mvl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