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年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精品多篇)

2023年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精品多篇)

2023年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精品多篇)

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篇一

2019年, 在局領導的正確組織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作為錘鍊黨性、提高能力、改進作風的重要途徑。圍繞強化創新理論武裝,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勇於擔當作為,以求真務實作風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主題,結合2018年度民主生活存在問題,通過一年的學習和改進,學習上加強了重視,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執行委規章制度,做到廉潔自律。同時,結合自己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表現,聯繫自身思想實際反思,對照規章制度要求檢查,深刻感悟到自己還存在很多問題,剖析如下:

針對自身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主觀原因在於自身缺乏系統學習,有的雖然學了,膚淺的很,理解不深刻,有時工作忙一點,也就把讀書學習放下了,有時偏重實用主義,而不會運用科學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研究、分析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二是進取精神有所弱化,創新意思不強,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以及管理的新機制、新手段的理念創新略有不足,爭一流、創特色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下一步認真剖析自身問題,整改措施如下:

一要強化理論武裝,深入、透徹、系統的學習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強化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提高政治敏鋭性和政治“免疫力”。

二要強化工作作風,始終把人民羣眾放在首位,依法行政,在工作中牢固樹立幹實事、有擔當、與挑擔的工作風格。廣泛聽取羣眾意見,關心職工的切身利益,貼近羣眾心聲,特別是一些好的建議儘可能採納,怎麼方便羣眾怎麼做。

三要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創新意識,在今後的工作中,把精力集中放在難點、熱點問題上,做到“兩個鞏固”不放鬆,攻堅克難,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

四要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清正廉潔、秉公用權,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帶頭轉變作風,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務求實效,管好自己,帶好隊伍,在工作上發揮原有的優勢和廉政作風,增強統籌協調能力,以新時代思想,緊跟新時代步伐,創新一年業績。

個人重大事項內容彙報:xxxx,其它個人有關事項已按組織程序如實申報,未有重大變化;本人所管轄範圍內無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不存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等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對照自身的不足,積極改正,始終圍繞我市、我局的理念、要求和目標來開展工作,帶頭貫徹和落實上級各項政策和部署。希望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能夠監督我,發現問題及時對我批評指正,以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篇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風不夠端正,無論是政治理論學習還是業務知識學習,個人根據自身實際,有計劃,有重點,有目標的學習少,缺少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學習下的功夫不夠,學習效果還不夠明顯,缺少實際應用和理論聯繫實際的檢驗,由於學風不夠好,在必須程度上影響了辦公室的工作進展和潛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存在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感到自己文化水平低,學不進,記不住,信息不足,對待學習比較懶惰,往往是得過且過,滿足於一般的瞭解,沒有刻苦鑽研。

二,創新動力不足,工作有時不夠深入,創新意識淡化,進取精神不強,缺乏鑽研精神,忽視了工作的用心性,主動性,創造性。

針對以上問題,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我將認真整改。

一,強化學習意識,把學習和工作結合起來,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黨章黨規與做好本職工作經合起來,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和水平。

二,強化責任意識,把工作當成事業,強化敢於擔當,迎難而上的責任意識,積極建議獻策,大膽創新,發揮好共產黨員應有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對照檢查,請同志們提出批評意見。對於大家的批評意見,我都誠懇接受,下一步照單整改。

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篇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xx週年大會上提出了“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作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內涵又是什麼呢?給我們帶來哪些指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去自學,去探索。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主體與客體、目的與手段是辯證統一的,統一於歷史實踐。因此,我們可以説,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於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論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脈,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僅滲透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這三個自信的根基,而且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具有深厚而長遠的滲透力與持續影響力。“我們説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説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撐與心理基石,構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其實質與核心是主體自信。也源於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是民族情感與心理的精神積澱。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來源於對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來源於對中華民族最深層精神追求的堅定信念,來源於對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來源於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認同,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奮鬥精神的歷史積澱與思想昇華。文化自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國人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我價值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對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及其對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覺堅守。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

孔孟之道、老莊思想、諸子百家,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這個文化基礎在農耕文明中發生和發展,適合於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適合農耕社會,適合氏族羣體。進入現代以來,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只能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代表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中華傳統文明精華的,本人認為就是毛澤東思想。

自1840年以後,中國遭受了巨大的毀滅性打擊,中華文明也踐踏在西方列強的鐵蹄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華國運重啟於帝國主義的凌辱之下,民族復興於受盡苦難的血泊之中,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不絕。

毛澤東思想,把馬列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了近代中國文化的巔峯,也扭轉了中華民族羸弱的國運。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下得到了實現;孔子的“仁”,在為人民服務旗幟下得到了最廣泛的實踐。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是保證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基本條件。既不忘傳統文化之根,又重視傳統文化的發展,這樣才有文化自信,才會有其他三個自信,才會有生命力!

中國民主建國會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經歷了70多個春秋。在各個歷史時期,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並逐步形成獨特的,鮮明的黨派文化和內涵。並匯聚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會員不僅要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要學習中共黨史黨章,更要學習民建會史會章。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個自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篇四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還強調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關於“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創造性地拓展了黨的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的譜系,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質和文化理想,標誌着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明確而開闊的文化建構。

“四個自信”重要論述,從歷史創造的厚度上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依據

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闢未來的根本保證。”這就表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實踐的選擇,也是當代中國和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懈進行文化建設、文化創造、文化選擇和文化超越的總體性成果。展開來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是一種奠基於道路、理論和制度之上的文化創造與意義建構,是我們黨和人民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百年曆史進程中,堅韌不拔而又與時俱進地進行文化建設、文化創造、文化積累、文化提升的歷史性成果,是中華文化的歷史連續性、空間廣延性和價值普遍性在當代中國充滿生機活力的現實展現與意義拓展。

“四個自信”重要論述的提出,反映了堅持以中國為主體並注重從總體性這一內在屬性來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造,也對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提出了必須要在更為廣闊的歷史時空中去堅守並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使命、文化權利和文化責任的歷史要求,本質上是在貫通曆史、當下與未來的文化創造的長時段歷史尺度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依據的深刻呈現。

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推動中國先後跨過了“落後就要捱打”和“貧窮就要捱餓”這兩道巨大的歷史溝坎,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正所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然而,面對當今世界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歷史趨勢,面對當代中國成功實現大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能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現經濟崛起的同時進一步實現文化崛起,能否成功跨過“失語就要捱罵”的新的歷史溝坎,進而為21世紀和人類世界對美好精神家園及其意義秩序的探索和造就貢獻中國力量,無疑也在深刻地考驗着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眼光、文化胸懷、文化想象和文化本領。

人類歷史的演進和經驗反覆告訴我們,物質成就的創造是具有基礎性、前提性的實踐和創造,而意義世界的創造則是更具超越性、穩定性和深刻性的實踐和創造。因此,“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的提出,不僅意味着我們必須從文化自信的角度去回溯並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更提示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還必須在努力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進一步展開當代中國偉大的文化創造與意義建構,從而在當今世界的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自覺地、牢牢地把握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使命、文化權利和文化責任。

“四個自信”重要論述,從意義詮釋的深度上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本質

明確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就表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展開物質的、經濟社會形態的建設實踐,以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然—歷史本質,而且還必須同步展開能夠體現“以中國為主體”的文化建設和價值觀建設實踐,並以之作為我們判斷、把握、認同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依據和價值觀標準。正是這一意義上,“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的提出,正是從意義詮釋的深度上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本質。

從“文化自信”的角度來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性、主體性和總體性,無疑是黨的以來的又一重要理論創新。這一理論創新的意義就在於:只有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本質,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獲得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力量之源。而之所以説它更基礎,就在於文化本質的把握與闡明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前景,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在人們的精神實踐領域獲得信念紮根與牢固認同;之所以説它更廣泛,就在於文化本質的把握與闡明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堅實地走向廣大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世界並獲得最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羣眾基礎,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成為擔當並兑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一莊嚴承諾的歷史進程;之所以説它更深厚,就在於文化本質的把握與闡明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具有延續並講清楚中華文明的歷史連續性、實踐主體性和價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義功能。

就此而論可以看到,首先,“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總體,是以文化這一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力量為支撐的具有中國主體性的偉大事業。這樣的一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性把握與意義建構,正是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內涵的邏輯起點和理論制高點。

其次,“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創造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過程中和基礎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為指導,堅持以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強國實踐為基礎和本體,不斷追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進行文化表達、價值創造和意義建構的歷史成果。

其三,“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不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自覺地把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文化自覺與文化借鑑結合起來,不斷開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卓越的文化高度的歷史成果。

其四,“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還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內涵就在於,它始終堅持以中華文明5000多年發展中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源頭和根脈,始終堅持以我們黨和人民開展結束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社會變革的偉大斗爭孕育的革命文化為基礎和依託,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孕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題和主線,推動了中華文明、科學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不斷煥發出新的蓬勃的文化生機與活力。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本質,就在於它內涵了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開啟了中華民族最廣闊的精神創造。

“四個自信”重要論述,從理想建構的高度上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魅力

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這就表明,中國共產黨是有理想和追求的政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有理想和文化魅力的偉大事業。“四個自信”重要論述的提出,由於把文化自信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維度和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實際上也就從理想建構的高度上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恆的文化魅力。

首先,“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是對中華民族天人合一、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協和萬邦等古老理想的合理繼承。中華文明能夠延續5000多年而不中斷,以天人合一等為代表的理想境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華文明一系列古老而維新的理想追求把每一箇中國人都緊密地連接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和而不同”的社會意義與倫理網絡之中,形成了超強的凝聚力、包容力和轉化力,成就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個人理想和人文精神。因此,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對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理想的繼承與自信。

其次,“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更是對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承諾和現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實現人類解放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昭示,確立了人類解放的永恆精神燈塔;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奠定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文化理想包括“翻身求解放”“建設新中國”“為人民服務”等,培育了億萬羣眾參加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政治激情、犧牲精神和道德追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以來我們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新的歷史時期的文化理想的自覺與倡導,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成就、雄渾力量和輝煌前景。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豐滿內核和連續譜系。

其三,“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還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把握和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心誠意。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變化和中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與此同時,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事業的新發展和遭遇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僅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而且也需要我們在文化理想上實現新的充實和高瞻遠矚,通過面向並指向未來的“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當代西方文化霸權的現實性和不合理性都視為“當下的東西”而收攝並涵化在中華民族和我們黨的文化理想的視野和把握之中,從而牢牢佔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對此,明確指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就表明,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遠而務實的文化理想,並堅持以這一文化理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的、具體的文化創造與意義建構,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把握世界潮流,堅定地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始終不渝地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不僅將全面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永恆魅力,而且也必將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美好、更為廣闊的進步前景。

從“三個自信”邁向“四個自信”,是我們黨總結百年來團結帶領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進行不懈奮鬥的實踐歷程和歷史經驗的戰略抉擇,是立足當下並面向未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含的總體性、主體性和普遍性的科學詮釋與意義把握,標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達到了一種更新、更高的整體自信水平。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説,關於“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及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構,正在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五大發展理念等一系列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道,推動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邁向一種新的、具有總體性的話語表達和理論建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8wl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