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彙總62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彙總62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2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相關的範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彙總62篇)

篇一: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

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快樂和幸福。每天,細數着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很是欣慰! 子碩和龍宵是班裏一對性格差異比較大的孩子。子碩內向、孤單,龍宵外向、豁達,可以算得上是班裏的活寶,可就是這對活寶,每天都會給老師們帶來更多的煩惱和苦悶。子碩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很積極,無論老師用怎樣的語言和行為調動他,他都無動於衷,不肯説出自己的想法。課下的他卻是無比瘋狂,滿屋子亂跑,還會時不時抓弄小朋友一番;龍宵儼然一副大少爺的狀態,不管老師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對待他,他都會無所謂的樣子,“龍宵這樣了”“龍宵那樣了”,關於龍宵的告狀聲一天都不會停歇。我們用盡無數方法,卻總是見效甚小。 這天孩子們喝完奶,子碩又在閒晃,我便讓他去把奶桶的水倒掉,子碩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子碩在我的指導下,完成了各種任務,成為大家心中的“小小能幹手”。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慢慢的,我發現:子碩是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漸漸成為愛學習、守紀律的孩子。討論“春天”的課堂上,龍宵的發言積極、準確、有創意,博得了大家的掌聲。美工活動中,龍宵的畫極富想象性,並且能夠用語言將其介紹一番,很有大家風範的樣子。龍宵還是很討人喜歡的啊!慢慢的,他不再亂跑亂鬧,和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 其實,孩子們能夠改變,源於老師和大家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認可孩子的每一點。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一顆亮麗的新星!

篇二: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

《不要扼殺寶寶的責任心》

1.破壞性的批評

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人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他會發現負責任等於痛苦。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裏,負責任等於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於痛苦,那麼她怎麼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致這些惡果,一切取決於你給孩子的神經連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生痛苦連結和破壞性的話語:

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爹一樣!

責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

強迫——我説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

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後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

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常用的話。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致於不可救藥。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

當我們過分嚴厲,並且出了錯誤後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

“你必須把車開出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次理必須考90分以上,否則就別再進這個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媽媽就不活了!”

最後,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

篇三: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

《別把孩子當填鴨》

有些家長總怕自己年幼的孩子吃不好、吃不飽、營養不良,就根據書本上人體每天需要多少克食物、多少卡熱量等醫學檢測指標,“填鴨式”地喂孩子。每當孩子不肯多吃的時候,總是“媽媽哄,奶奶騙,爸爸壓,爺爺勸”,“齊心協力”地讓孩子把飯嚥下去。這種強迫進食的做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弊無益的。

人不是機器。由於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孩子同大人一樣,不可能每頓飯胃口都很好。有時孩子吃得少一些,只要沒有其它毛病,大人就不必擔憂。讓孩子有點兒它主權,餓的時候多吃,不太餓的時候就少吃,隨便一些,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否則,強迫孩子進食,還會使孩子產生拒食心理。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時間長了還會引起潰瘍病。

常常也會有這樣的假象,孩子表面拒食了,其實飯前已“化整為零”,用糖果、點心等打了“埋伏”。這類食物容易壓低就餐時的食慾,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讓孩子隨便取食,而飯後可讓孩子吃一些,以補足食量。另外,家長在飯桌上最好不要“包辦代替”,應讓孩子自己取食、進食;培養自己能力和生活技能,而且順應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得香,發育得好 。

篇四: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

《讓微笑相隨》

人世間需要温情,需要你我真情相對,那麼請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微笑是一種魅力,是一種豁達,是一種熱情,更是一種無微不至的關懷。生活中不能沒有笑,誰也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冰冷的世界上,誰都渴望笑臉面對彼此。

迎着早晨的第一抹朝陽,我們應給送孩子入園的家長一個微笑,讓他們感到“把孩子交給你,我放心!”對無意做錯事的孩子,我們的一個微笑會化解他們心中極具的膽怯和自責。對課堂教學中的孩子微笑,他們會非常的積極和認真,使你們更為默契。給同事一個微笑,讓對方收穫一份友好和熱情。給孩子一個微笑,讓孩子的心靈變的温暖和陽光。給家長一個微笑,贏取家長一種信任和寬慰。我們的微笑發自肺腑,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工作,愛和我們朝夕相伴的這羣“天使”般的孩子,愛把我們視若親人的家長,愛親如姐妹的同事……

温暖的陽光賜予我們陽光般的心情,多多展露你的温馨笑臉,你將是這陽光下最美麗的人。只要有微笑相隨,我們的生活會更加朝氣蓬勃。

篇五:幼兒教育隨筆

從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到幾年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考上六城區的教師編制,到參加新教師的培訓講座。一步一步地,我正在朝着成為一名合格新老師的方向努力邁進。想到自己將以老師的面貌面對那麼多雙天真純潔、渴求知識的眼睛,心裏難免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我能照顧好他們嗎?能帶給他們想要的知識與快樂嗎?我的工作能讓家長滿意嗎?我能成長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嗎?太多的顧慮在頭腦中閃現,直到聽完了那麼多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們的講座,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心中漸漸有了目標和努力的方向,有了小小的信心和滿滿的希望。

作為一名新手老師,我們沒有經驗,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誤導,做事容易變成紙上談兵。首先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都説實踐出真知,所以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只是一個參考,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經驗是慢慢積累的,教學方法是從經驗中一點點總結的,常反思,常總結,有一套適合自己和孩子們的教育方法,才能從教學中成長,從日積月累中慢慢蜕變。

記得是一位遊小的青年優秀教師説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一種積極的教育態度,再加上凡事做好準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努力探索和實踐。我想,我們的能力一定可以不斷提高。

新手老師上崗了,有衝勁和熱情是一定的,即使受了打擊也不會氣餒。我們有夢想,知道越挫越勇才能成功。我希望今後的自己可以將這份熱情和執着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成為我的動力的,是孩子們健康的成長和快樂的發展。如果有幸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那麼孩子們燦爛的笑容就是對於我最大的欣慰。

篇六:幼兒教育隨筆

早鍛鍊時我帶領孩子們跑步,煦煦排在第一個。我拉着煦煦的手,準備開始跑。突然,煦煦站在原地動也不動。我説:“煦煦,跑起來。”煦煦還是不動。我有點生氣,問:“別的小朋友都在跑,你為什麼不跑?”煦煦説:“我就是不高興跑,我跑不動。”後來,在分散活動時,我走到煦煦身邊,問:“剛剛你為什麼不跑?”煦煦老實地説:“我不喜歡跑步。”我説:“有些事情我們不喜歡,但也要嘗試去做,跑步可以鍛鍊身體,這樣才不會生病,下次你能跟着我們一起跑嗎?”煦煦説:“好的。”

可以看出,煦煦是個脾氣比較倔強的孩子,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不願意去做。之後,教師與煦煦的交談,讓煦煦知道了跑步的好處,教師勸説、鼓勵煦煦下次積極參與,煦煦能夠答應進行嘗試。

在引導煦煦參與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勸説和鼓勵為主,告訴煦煦這樣做會有什麼好處,引導他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要有耐心、有信心,慢慢使他融入集體活動中去。

篇七:幼兒教育隨筆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寶貝,家長關心、照顧、百般呵護,導致很多孩子在解決問題方面存在困難,常常依賴他人,尋求他人幫助,不能自己嘗試解決。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國小了,在國小裏需要孩子獨立自主,所以,現在開始就應該慢慢培養幼兒自己學會解決問題。

地上有書本,幼兒撿起來,説:“老師,這裏有書。”桌上有積木,幼兒大喊:“老師,這裏有積木。”看書的時候,常常有人告狀:“老師,這是我先拿到的,他搶我的書。”搬小椅子了,突然有人喊:“老師,他把我的板凳搬走了,我的板凳沒有了,在哪裏啊?”搭積木時,有的幼兒説:“老師,他把我搭好的房子推倒了。”遊戲時,有人告狀:“老師,他打我。”……這樣的場景,我們都不陌生,天天都在上演着。

幼兒出現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找老師。在自由活動的時候,老師身邊常常圍着好幾個幼兒。老師忙得不可開交,同時,也讓幼兒越來越依賴老師。

這一天,我和幼兒一起坐下來討論如何解決這些簡單的問題。有的幼兒説:“看見積木、書本可以自己放回原來的地方。”有的説:“板凳沒有了,自己邊上找一找。”有的説:“玩具、書本要一起分享,可以一起看、一起玩。”有的説:“遇到問題,可以兩個人説一説,不能打架。”……幼兒想出了許多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後,我和幼兒達成共識,遇到問題先自己嘗試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找老師幫忙。自從這次討論以後,班級中“老師,老師……”的叫喊聲少了許多,幼兒也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

篇八:幼兒教育隨筆

每每快到週末,孩子們午睡時間特別興奮,很難睡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恩惠看見了,連忙問:“老師,你怎麼哭了?”“我沒哭。”“沒哭怎麼眼睛流眼淚了呢?”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裏怎麼會有淚呢?”恩惠歪頭想了想:“是不是你不開心啊?”一旁的東東連忙插嘴:“不對,是姍姍老師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流眼淚了。”“對,東東觀察的可真仔細。”看着一點睡意都沒有的孩子們,我乾脆問他們一個問題:“打哈欠是會流淚,你們知道還有什麼情況下會流淚嗎?”孩子們興奮起來,七嘴八舌的説起來:吃辣椒會流眼淚;東西不見時會流淚;打針很痛會流淚;玩具被弄壞了會流淚;做錯事挨批評會流淚;有的還説媽媽看電視有時也會流淚……沒想到孩子們會説出這麼多不同情況下流的淚。我又接着他,喜歡什麼時候的眼淚,不喜歡什麼時候的眼淚?為什麼?這下孩子們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他們明白了該如何減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淚,如,生病時要堅強,小夥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説到這裏,我看到幾個孩子打起來哈欠,連忙説:“你看你們都打哈欠流眼淚了,打哈欠説明你們困了,咱們睡覺吧!”“嗯!”這一次,孩子們乖乖的進入了夢鄉。

篇九: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一):當你面對孩子時

孩子到了小班的年齡了,似乎不如以前聽話了,想幹什麼,就非堅持,若是阻攔他,他就發脾氣,着實讓人費心。不過,家長若能正確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可能性就會相應減少,對孩子的將來也有一定益處。

一、要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莫要過多幹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幹事情,是其獨立意識增強的表現,家長應該表示支持,“事屬可行,就讓他行”.孩子想幹什麼,只要沒有害處,就可以讓他自己來,家長及時加以指導。他想開電腦你應該告訴他如何使用,並帶他開一開,試一試(注意:電源開關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時最好切斷電源),雖然他做的不如你好,還可能出點小亂子,但是孩子通過動手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由於得到了滿足,也不至於發脾氣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應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強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對錯的能力還很差,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長要加以制止,但不要總是強硬地阻攔(強硬地這不準那不許往往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可以講清簡單的道理或採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找些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講個有趣的故事來將其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果這樣還不奏效,你不妨將其抱到別處,在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下下狠心暫時離開他讓他獨自發泄,待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論怎樣,家長也不應答應。這樣他就會逐漸地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變得聽話了。

總之,小班的孩子,要尋找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育手段,達到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幼兒教育隨筆(二):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

今天聽了張春霞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特別是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上。對影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也作了梳理,我覺得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視兒童”的出現

目前,電視、DVD、電腦逐漸普及到千家萬户,收看電視、上網已經成為許多家庭晚間及節假日的主要娛樂項目。幼兒晚間看電視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幼兒收看電視能接受多種信息,同時也學會了一些“電視語言”,幼兒會隨口流利地説出廣告語,唱出廣告歌,在這方面,收看電視對幼兒有一定益處的。然而,我們不能忽視幼兒在看電視過程中,習慣於被動地聽講話,看畫面,幼兒沒有説話的機會,也無需要去動腦,編故事情節,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幼兒語言表達的主動性,積極性就受到了壓抑。另外幼兒在家庭中以看電視為主要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與家庭成員及小夥伴的交往機會,遊戲、看圖書等活動時間也相應減少。這使幼兒失去了更多的在交往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機會。

2、語言教育中的問題

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在認識和實踐上或多或少存有以偏概全的現象。在教育內容、目標、方法、途徑等方面都存有偏差。教育內容的選擇,注重故事、兒歌、繪本等教學,忽視了講述、聽説的訓練;在教育途徑上重視課堂教學,忽視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途徑的'教育。

如在故事教學中,教師在聽故事前,總要提幾個問題後,讓幼兒聽故事,聽完故事後又要提許多似乎啟發性的問題,不難發現,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都形成了一種定式,一問一答的方法,久而久之,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處於被動狀態,幼兒也缺少了主動的流暢的完整的表達能力。

3、幼兒自身心理障礙

有些幼兒口語表達的障礙來自於自身的膽怯、害羞等心理。孩子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家園配合不好,很容易造成幼兒對幼兒園的恐懼,對老師的陌生感。在園內顯得不合羣,甚至“沉默寡言”.而這類幼兒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家裏口語表達流暢,在園在家判若兩人。

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幼兒教育隨筆(三):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前段時間曾經思考了“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不成熟的幾點建議: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幼兒語言的源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豐富幼兒語言內容的根本。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生活周圍的人與物,為幼兒提供説話的材料,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如班級裏有小朋友生病了,可組織幼兒自制玩具和教師去探病,並對生病的幼兒講幾句話。有了這種生活經驗後,幼兒談起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事就不會無話可講了。

2、培養幼兒説話的興趣

在成人中,有的人生活經驗很豐富,但不善於表達,這不能説不是一種遺憾。顯然,幼兒階段,培養幼兒語言興趣是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前提。語言是抽象的,要使幼兒對之產生興趣,必須將語言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如:幼兒對老師委派的人物很感興趣,可委派幼兒去??老師處借音樂磁帶,幼兒為了得到老師的好感,會盡量把誰要向誰借什麼東西表達清楚。多次獨立交往,會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

3、創設幼兒説話的機會

在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對語言產生一定的興趣後,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有利於説話的環境。首先對膽怯的幼兒,要為其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與其親近,讓幼兒感到幼兒園和家庭一樣自由自在。這樣,幼兒就會敢説話。其次,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此外,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幼兒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有着強烈的表達慾望,利用幼兒這一心理,教師可用新穎的玩具請幼兒講段話,如,飛進教師的小鳥,一陣雷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等都可成為誘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材料。

4、改進語言教育方法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交互作用,充分發揮幼兒語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適當增加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幼兒教育隨筆(四):超市遊戲的收穫

上星期,大潤發超市開張了,超市裏擺滿了很多物品,很多孩子走進了超市購物,一下子超市裏擠滿了人,大家都想購物,以至遊戲中出現了“搶購”的現象,子薄和元濤為了一袋王子餅乾兩人搶了起來,孫若涵由於一次性拿了過多的物品,在擁擠的過程中物品掉了一地,徐少航人來瘋似地在超市裏跑來跑去,整個超市看起來亂糟糟的。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及時介入遊戲,告訴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在超市中要注意保持有序,不能亂跑,同時也要保管好自己購買的商品。這時超市裏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超市剛開張,物品很多,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孩子購物的慾望,但由於超市裏同類商品少,就導致顧客為了某種商品而爭搶。在超市裏我們制定的規則由於不具體,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僅僅是平時生活中與父母在超市購物的經驗,因此在遊戲時孩子由於經驗和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的爭搶,購物過多、亂跑等現象。

策略:

1、在超市裏多增加一些同類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們由於喜歡而爭搶同一類商品。

2、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超市的遊戲規則,教師將遊戲規則畫出來,貼在超市裏,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幼兒教育隨筆(五):孩子操作技能的養成

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條件。操作技能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刻苦練習中逐步形成的。歷史上,優秀的發明創造家們不但具有較高的智力,也往往表現出他們具有本行業較高的操作技能,並在其幼小年代就打下了基礎。牛頓小時候就喜歡工藝製作,他製作的風箏、風車不但小夥伴們喜愛,也曾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大發明家愛迪生便是從小就喜歡做各種實驗,在困難的條件下,親自動手完成了許多發明創造;我國著名外科專家陳中偉從小就喜歡解剖魚、雞、青蛙燈,為其後來進行各種外科手術打下了基礎。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操作技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的。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帶孩子參觀我們的工作環境,從中可讓孩子欣賞我們工作中高超的操作技巧,同時也激發孩子學習某種操作技能的興趣。在某種事物的啟發下,有時孩子會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工具、玩具等,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鼓勵和支持孩子製作下去,可以給他們噹噹顧問,給他們找找資料,給他們做做示範,使其動腦動手製作成功。

幼兒教育隨筆(六):尊重孩子的“閒聊”

在幼兒園裏,孩子就是主體,那一張張童真的笑臉和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裏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裏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閒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裏,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為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説完安靜一會兒,可隔一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脱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信息,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閒聊”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因此,在上課時,我們應該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利用生動活潑的語氣語調,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是直觀的玩教具,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新穎的東西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採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方法。在遊戲、飯前、飯後的時間裏,在不影響別人、不大喊大叫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也可以尋找時機加入交談,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綱要》中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 的發展。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幼兒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幼兒來説意義重大。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為,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髮展。

篇十:幼兒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 處理孩子爭搶行為點滴

一次户外活動時,我聽到王思涵小朋友大聲説:“你們別爭了,再爭我就告訴老師。於是,我趕緊走過去問個究竟。姚逸翔小朋友説:“老師,這個球是我拿的,羅仲臨過來搶。”我嚴肅地説:“球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球是姚逸翔先拿的,你説應該怎麼解決?那裏還有很多球,你為什麼不去拿另一個呢?如果你和小朋友爭槍,無論誰都不會喜歡你的。”聽到老師的批評,他不服氣地走了。其他小朋友都高興的望着我。

雖然這件事情過去了,但我的腦海中,常常浮現出孩子們喜悦之情。在一日活動中,幼兒之間大欺小、強欺弱的事經常發生,如果教師處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會感到失落,所以説幼兒教師是幼兒依戀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兒模仿學習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麼,做孩子的知心人。

教育隨筆:假如我是一棵樹

“我是一棵樹”這是我在組織幼兒户外活動時做的一個遊戲,最主要的是讓幼兒能夠知道用身體模仿樹的形狀,表達自己對樹朋友的特徵的認識。並且能夠豐富肢體語言,學習合作表演。對樹的組成有一定的認識。幼兒能互相合作,合作順利。

在遊戲中,孩子們玩的都非常開心。印象讓我最深的是幼兒之間能夠在相互合作中較好的引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首先是幼兒活動能力得到提高,在語言活動中,教師注意幫助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鼓勵孩子行動、思考、學習。孩子對活動內容從不熟悉到了解,對語言題材從不瞭解到得心應手,玩法從一種擴至數種,從一個人玩到合作玩,自己分配好角色,幼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別是那種排除障礙,戰勝一切困難的能力對幼兒將終身受益。讓幼兒有一種超越自己的感覺。

再次是幼兒的個性、品德得到培養。通過活動幼兒心理生理健康的發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品德的培養不斷地得到落實。幼兒間的相互合作,大膽勇敢,自信心、成功感,克服困難毅力的形成都將會對幼兒的明天產生積極的作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教育隨筆

自從本學期開學後,每天的早晨區域活動就是我們最最頭疼的一件事。活動後,一聽到音樂,就是要收玩具了,可總有一些孩子磨蹭,一些懶散的總不想拍手。我沒有去大聲督促,而是邊拍手邊走到動作快的孩子跟前,隨着音樂跟他們擊掌、對拍,其他孩子為了能獲得和老師去擊掌的機會,就會迅速坐好拍手,所以課前組織活動會很快,我們還形成習慣:最先和老師擊掌的小朋友可到台前來領做動作,所以走下去和孩子交流,比站在台前使勁拍手、嚴厲巡視會容易輕鬆得多。

孩子們唱歌總有不唱的,老師總在前面領着唱歌,個別幼兒積極性還是不高,我就會成歌星,手拿話筒:“大家一起來好嗎!”然後下去和唱得比較好的孩子握手,並把話筒對在他嘴上唱一句。為了能和歌星握手,他們會努力唱好,一下就提起了精神,老師也會過一把當歌星的癮,孩子也會成為你的粉絲、忠實聽眾,何樂而不為呢?

篇十一:幼兒教育隨筆

人們都説“沉默是金”,而且許多人都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卻覺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鑫坤來説吧,每次上課他都認真聽,可就是一提問他,或者讓他起來背兒歌,他就一聲不吭。要是再堅持,他就紅眼圈,然後“掉豆豆”。所以,平時真是不敢提問他。據家長説,他回家也從來不説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東西。就他的表現來看,他不屬於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時也很主動的參加集體活動,挺活潑的一個孩子,為什麼就是不回答問題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錯了,老師批評他。第二,是由於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點,此時,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經出現,逆反心裏佔主要作用。老師越讓他説,他越不説,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師拿他沒辦法,只好算了。於是,他從心理上得到了強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習慣。

孩子在回答問題上沉默算不了什麼,但也許會遷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俗話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觀察分析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沉默的孩子,既要採取開導勸説的方法,又要經常提問並鼓勵他。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擺脱沉默。不信你看,現李鑫坤比以前活潑多了,上課也大膽回答問題了。

篇十二:幼兒教育隨筆

冬天温暖的早晨,來得早的小朋友已經把桌子擺好了,大家圍坐在餐桌邊談論着高興的事兒。

早餐過後,我照例去看看孩子們的表情卡,發現“勝男”小朋友的表情卡是藍色的,(我們班的小朋友,每天都以自己的心情狀態為標準來放置心情卡,紅色一面是笑臉,藍色一面是難過的表情)我正要去問她,就看到她邊哭着邊向我走來。我趕忙問她怎麼了?“我忘了穿裙子了” 連欣擦着眼淚説。勝男小朋友是個很愛乾淨,很愛美的小姑娘,皮膚白白的,眼睛會説話,平時的穿着很時尚呢!我一邊安慰她,一邊想轍,上哪裏去找合適的裙子呢?哎,有了!我注意已定。於是我先安頓好“勝男”,開始在班裏找材料,凡是能激發我靈感的都找了出來。

我先請大家説一説,誰發現今天我們班有一位小朋友不高興了?有幾位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説:“是勝男!”“她為什麼不高興了呢?”我問,坤坤説:“她今天忘了穿裙子了。”“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啊?”我又問,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説:“我們幫助她;我們給她買一條裙子送給他;我們哄哄她……。”

這時候,我趕快出示了我找到的那些寶貝:一塊粉色絨布,幾條線繩,報紙,剪刀,膠水,彩條菊花,油畫棒,水彩筆,圖畫紙,透明膠帶,紅色方便袋,布質的小樹葉等,啟發小朋友利用這些來幫助連欣,很快大家的辦法就出來了,我們把大家分成了四個小組:報紙組、繪畫組、方便袋組、絨布組。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特長重新調整了座位開始創作。我穿梭在他們之間,不時地給他們提上一兩條建議,或者簡單示範一下,大家都很投入,20多分鐘以後,孩子們的作品一一完成了:繪畫組的小朋友,給勝男送上了自己為她設計的美麗的裙裝;報紙組的小朋友,用舊報紙製作了一條A型的貼花短裙;方便袋組的小朋友,用剪刀和膠帶重新連接了袋子,做成了一條長筒裙,並在裙子上裝飾了彩條菊花;絨布組的小朋友很有創意,他們很巧妙的利用了絨布一邊的空洞,穿上了藍色的繩子做腰帶,粉色的筒裙上還裝飾了很多嫩綠色的樹葉,真是漂亮極了。勝男興奮得看看這個,穿穿這個,臉上的淚水早就沒了蹤影,她高興的和大家一齊拍着手歡叫着……

我們一起打掃完“戰場”,我問勝男:“現在可以把你的小籃臉換掉了吧?”“我早就換了!”勝男欣笑着説。看着她高興的樣子,我也笑了,我很欣慰,也很感動,感動的是我們班的小朋友很關心同伴,並且還能積極地想辦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伴;欣慰的是大家的努力終於使勝男重新展開了笑容,在孩子們身上,我看到了友愛、善良和智慧。

篇十三: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範文一: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喝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所以在幼兒園針對孩子的喝水的問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不加以干擾,由於氣候不同,幼兒的活動量大小不一樣,飲食結構、身體狀況不一樣,雖然平時,在規定的時間讓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對水的需求,他們隨時有渴的需求。幼兒天性又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來什麼都會忘了,所以在幼兒活動中、遊戲中要提醒幼兒隨渴隨喝在幼兒園裏,讓幼兒多喝水、喝好水隨渴隨喝的同時,必須教育幼兒在喝水的時候不能玩水,以免灑了在桌面上、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説笑,避免嗆着,,如果人多的時候,要求幼兒排好隊,不能推讓,學會互相謙讓。

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兒園是不夠的,所以還得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家長在幼兒園裏叫孩子喝水的時候,沒有讓孩子自己去拿杯子開水,而是家長一手包辦,於是我走過去對孩子説:”我們現在是中班小朋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要自己做,是嗎?“然後孩子接過杯子自己喝。因此和家長互相溝通對孩子習慣的養成是有很大幫助。

範文二:

在幼兒園競賽性遊戲活動中,陳宸總是以“這個遊戲沒勁”為理由推諉,寧願在旁邊獨坐也不願意參與其中。

有一次我組織孩子們在教室內玩“丟手絹”遊戲。當小朋友們相互丟了手絹又一圈一圈追逐時,坐在圓圈上的陳宸興奮不已,一會兒拍手一會兒跺腳,為奔跑的孩子加油吶喊,

正當我悄悄關注他投入遊戲的`狀態時,他被丟到了手絹。他二話不説,撿起手絹就跑——無比正常。可惜才離開椅子兩步,他就捏着手絹站立在圈外不動了:“我不想玩這個遊戲,這個遊戲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緒飛速尋找着引導他再次迴歸遊戲的方法。於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繼續遊戲後,來到陳宸身邊,悄悄地問:“你是不是怕做遊戲時被別人追上?”“是的,我跑不過別人的。”陳宸邊解釋邊用可憐的眼神望着我。聽罷,我拉着他説:“走!老師幫你贏!”他使勁掙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不過他們。”“怎麼會呢?你可以丟給我們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覺得誰是我們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沒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試試!”

陳宸鼓起勇氣開始了他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丟手絹遊戲,他果然丟給了高智芸,也果然沒有被抓住。此時此刻他的臉上寫滿了贏了以後的歡樂。遊戲就這樣繼續進行着.在短短几分鐘裏,小朋友們好幾次丟給了他,嚐到了甜頭的他,還是一次次地將手絹丟給了高智芸,結果也同樣讓人興奮——他贏了!

此時,我再次停下游戲,引導他思考:除了高智芸意外,還有誰跑得挺慢的?“吳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絹後總是丟給吳音霏,並且贏得比賽。我再次鼓勵陳宸試一試,果然他贏了第二個小朋友!

今天是收穫的一天,因為一個不合羣的孩子終於真正融人到了我們的集體生活中。在此過程中,他也體會到了贏與輸在遊戲過程中是可以用智慧解決的。同時也瞭解到敢於與強者較量也是一種很過癮的體驗,期待在今後的活動中陳宸能夠更加積極勇敢地參與每一項活動。

篇十四: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下雪了,這是20XX年的最後一場雪,大地一片潔白,小樹披上了銀粧,小麥可以暖暖和和的睡一睡了,雪景真美。這場雪讓天真的孩子們也無比的快樂。

”老師,雪為什麼冬天下呢?“"老師雪為什麼是白的?為什麼不下五顏六色的呢?”“老師,為什麼......?”一個個為什麼,問得我不知怎樣回答,沒想到大雪讓孩子們提出這麼多問題。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感受雪的美麗,我帶孩子們去了操場。在操場上,我的孩子們圍着問:“老師,雪為什麼......?”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反問孩子:“你們知道雪是怎麼下下來的嗎?”孩子們還沒有等我説完就爭着説:“是雲朵太累了,就一片片的掉下來了。”“是老龍王噴出來的”“是......”一個個的回答,讓我聽到了他們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孩子們的想象力多麼豐富。

“老師,我們打雪仗吧。”趙旺説,他這麼一説,也激發了其他孩子的興趣,還未等我説話,孩子們就高興得跳了起來,“打雪仗了!打雪仗了!”

我把孩子們分成兩組,我和女孩子一組,讓男孩子和我們對打。你看,潔白的雪讓我們攥成一個個的雪球,雪球在空中飛來飛去,最後落子每一個孩子和我的身上。一不小心,讓雪球鑽進脖子裏,一陣冰涼,但我們的`心裏卻是火熱的。

我和孩子們在雪中追逐着、嬉鬧着。一會兒又提議堆個雪人來玩,接着我拿來鐵鏟和孩子們堆起了雪人,有的孩子還用手自己堆起了雪人,小手凍得通紅也不怕。遠遠看去,操場上一個個的雪人笑眯眯的就像我們天真的孩子們,這也是我和孩子們的愛的共鳴。

圍着雪人我和孩子們手牽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彷彿回到了童年。在潔白的雪人面前,我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用心去愛孩子。

篇十五:幼兒教育隨筆

觀察幼兒,才能走近幼兒

海碩調進我所帶的中一班,我的心懸了起來。聽別人介紹,海碩好動,個性強,是個比較難帶的孩子。

從海碩邁進中一班這個團體,我開始了對他全方位的觀察,因為我明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的細緻觀察,是闖入幼兒心扉的第一步。

海碩喜歡畫畫,在繪畫課上安靜、專心,不會拿筷子的小手,握起水筆姿勢正確,用筆流暢,畫畫的佈局、塗色,超出了中班年齡幼兒的水平。我表揚他,並把他的畫貼在範畫的位置上。海碩經過繪畫技能的展示,得到了同伴的掌聲。在其他活動中,也就能和大家步調一致了。

一天,我發現海碩在拿着一盒水彩筆發呆,我拿過水彩筆勸他去喝點水。喝水後,海碩又重拿起那盒筆,打開後一枝一枝的看,我沒去打攪他。事後,我問他:“那是你的筆嗎”“不是”。“是不是喜歡那盒筆”海碩點點頭,並沮喪的説:“我的筆沒水了,畫的畫不好看,”看海碩那麼喜歡漂亮的水筆,我及時與聯繫,得到家長的配合,為海碩添置了多色的水筆。

又一日,小朋友在看動畫片,海碩雙手堵耳,嘴中尖叫,當我向他擺手時,他大聲説:“我不愛看電視——”我讓他換個看不見電視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隔了幾天,當小朋友又看電視時,我提前安排海碩玩玩具,可海碩不領我的好意,搬了椅子往前擠,不但安靜的看電視,還隨電視節目發出咯咯的笑聲。我明白了:海碩看電視是有選擇的,前幾天看的是現代版的有打鬥的動畫片,而今日看的是趣味的“鼴鼠的故事”,不一樣的資料,海碩有不一樣的反映。

經過對海碩的觀察和看到海碩一天一天的提高,我想到:要經過觀察,找到孩子的優勢,並把它作為切入點,走近孩子,建立感情,增強孩子的自信,才能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職責感、團體觀念和規則意識。

同時,根據孩子的需要選擇資料,滿足孩子的不一樣興趣,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經過觀察,我們還能適時的提示家長,配合教育工作,到達家園共育。

所以,觀察幼兒是教師必備的本事。

篇十六:幼兒教育隨筆

不良習慣的改正

這天起牀疊被子,浩浩小朋友對旁邊的雨雨説:“喂,你快來給我疊疊被子!”聽完這句話,我忽然意識到當今的孩子,在家都能夠説“嬌生慣養”“説一不二”,不免把這種不良習慣帶到園。我反覆的告訴自我,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也很正常,我要做的就是在日常活動中,幫忙這樣的孩子改正。

首先,我覺得得以身作則,每當我有事情需要孩子幫我時,我都會有意識的説:請...小朋友幫教師幹什麼,好嗎説完之後立刻説多謝。其次,我經過收集各種各樣的故事,視頻給孩子播放,讓孩子們經過趣味的故事明白大家都是平等的,對待別的小朋友要禮貌等。最終,在一日活動中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我相信孩子們這些純真的心靈已慢慢理解了這種“禮貌”。

篇十七:幼兒教育隨筆

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思索多考量

開學才幾星期光景,有好幾個糾結的畫面時不時地浮此刻我的腦海裏,讓我心境變得很壓抑。

畫面一:週二早上,一家長在小3班大鬧,説自我的兒子被班裏某個孩子打了,腦袋上有很大一個包,經過教師細心詢問,查看,發現“被打孩子”頭上是一顆瘡而非一個包,教師安撫家長的情緒,不管怎樣安撫還是大聲嚷嚷,説必須要查不出來是誰打的,還要打打還的架勢。“被打孩子”在一邊怯怯地站着,拉着媽媽的衣角,叫媽媽別罵了。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真有點鄙視這位媽媽的做法。同時我也是一名教師,站在這個角度,我真想説:阿姨,你兒子的求學路還很長,你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在眾人面前大吵大鬧,不説別的,你讓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畫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護送孫女上學,孩子早飯沒吃好,在啃一飯糰,奶奶見她吃得這麼慢,就開始破口大罵。出於對孩子保護的心理作用,我趕緊對孩子説:小朋友早飯去教室用吧,別在這站着了,太冷。此時的孩子已經眼淚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應當為孩子想想吧。這麼小的年紀也不適合吃飯糰,而你作為家長卻給她準備了這樣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進餐講究細嚼慢嚥,我們成人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孩子呢!

畫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發了他孩子寫數字的照片,在那個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寫了整整一頁紙了,練習紙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規得練習寫數字的本子,且那個孩子才剛讀中班啊,有必要這樣做嗎?對於孩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強求孩子幹不願意幹的事情。作為孩子的教師,孩子的父母應當明白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

篇十八:幼兒教育隨筆

和調皮的孩子做朋友

一提到調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師都會疼痛。因為我以往也有這麼一段頭痛的經歷。

有句話説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此刻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記得剛畢業來到幼兒園。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現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十分多。一抓一大把。一個調皮的孩子就夠讓我們頭痛了,此刻還是一羣調皮的孩子。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手來説真的很難應付。

剛剛接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我也是十分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可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他們根本不買我的帳。甚至變本加厲起來,這些孩子往往個性強、膽子大、對自我約束本事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個調皮孩子帶動了一羣本來懂事的孩子開始調皮,這一羣調皮的孩子就帶動了我們半個班的孩子調皮起來。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對他們發脾氣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於每一天對他們施行河東獅吼,加上我的發聲不正確,我的聲音時常會變成沙式比啞。

對於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對他們已經失去了信心。以往的小天使羣部變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們我就頭痛。可是,在一次團體教育中我偶然發現,這些孩子異常喜歡受表揚。只要我每次説要表揚誰誰誰,他們的神情就都開始專注起來。就連那些異常好動的小朋友也會安靜下來。其實他們都喜歡被教師關注被別人表揚的。

看來,他們也不是對什麼都無動於衷的。從這開始,我對他們施行了一套策略。

當我們在平時遇到孩子時,或上課前,我就會鼓勵的語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們這節課不要再搗蛋了。甚至能夠摸摸他的頭説:你上節課,已經有提高了,這節課要表現更好噢。上節課,你認真聽教師講課,回答問題不錯啊。相信這節課你會表現更好,期望你繼續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勵,鼓勵,再鼓勵。想想看,我們大人都喜歡聽好話,何況是一個孩子,何況教師的表揚在孩子的眼中是多麼的寶貴。

篇十九:幼兒教育隨筆

時光飛逝,轉眼間幾年過去了,回看前這幾年,好象就在眼前閃過,時間過的好快,我從事幼兒教師也有好幾年了,這當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多。從中我也瞭解了幼兒教師的辛苦,更隨着天氣的轉冷以及幼兒已經很適應幼兒園生活,我發現我迎接的挑戰更多了!

幼兒的安全問題是此刻我最關注的問題,發現此刻的幼兒越來越活潑了,時常一刻都不能停,可是想到孩子們的安全問題,他們能夠開開心心的在幼兒園度過每一天,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幼兒在小班的三個月裏,發現幼兒學會了很多我和搭班教師教的知識,我覺得心裏很甜,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在我心裏跳來跳去。我明白這只是開頭的,困難一向等着我,每次都會準備好教具,打算給幼兒好好的上堂好課,可是發現幼兒適應環境之後,就不肯聽我的上課了,偶爾異常吸引他們的課,他們才能停下來好好的聽,其餘的時間都是很活躍的,這使我十分的苦惱。思考了很久我想是我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在經過很搭班教師的探討,我明白幼兒喜歡自我回答,不需要教師總是插嘴説話,再者經過看了很多教師的課,使我學會了很多上課的方法。我在想只要一向用心的去對待,必須能夠學到東西的。

都説任何工作越做越熟練,我也發現自我比以前得心應手了,最最不足的是,自我的動手方面有很多的欠缺,最近和搭班教師一向在弄環境創設,我搭班教師的心靈手巧使我佩服,而我很笨手笨腳的,我在想如果我有一天能夠和她一樣就好了,可是我明白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從一個一點也不懂的外行,進入這個職業,我覺得自我是幸運的,可是我會好好把握好這份幸運,用心去學的,我明白,只要用心的去做,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必須也能夠和搭班教師一樣棒。

在幼兒園的日子也是開心的,幼兒與我之間已經有了感情,突然有一天,有個幼兒拿着一塊巧克力跑過來和我説:“教師,這是我帶給你吃的!”我好開心,説明孩子們還是喜歡我,記着我的!每一天早上孩子們來幼兒園時都在在門外躲着,來個突然出現,我並覺得這樣他們就不乖,反而想是幼兒一種打招呼的方式!孩子們還喜歡在我背後躲,他們是想和我一齊玩鬧,我就儘量配合他們!因為我發現這樣他們會很開心!

這個月我覺得自我過的很充實,有苦有甜,每一天都在為孩子的開心而做着很多東西,弄到手痠,可是他們的一句開心就能讓我很肯定的,很堅信的把自我的這份工作好好幹下去!我期望自我每一天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新意!讓孩子們真的覺得小一班是個歡樂的大家庭!我在想,孩子們提高了,我也在提高,我會加油的!

篇二十:幼兒教育隨筆

有的家長認為,英語學習必須從娃娃抓起。從寶寶一出生,甚至還在媽媽肚子裏時,家長就開始了英語教育。有的家長則認為,寶寶才剛剛降生,還在熟悉周圍的環境,不必如此着急地去學。我們認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只要讓孩子常聽、常説,自然而然就能學會。

一般來説,孩子在2歲前後,就會開口説話了,那時便能開始學習英語。2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能從他的口中聽到許多的詞彙和語句,而這些詞彙和語句絕大部分來自於家長與孩子的日常對話資料。也就是説,家長在過去一段時間裏不斷地進行語言刺激,孩子也在不斷地積累,當積累到必須的量以後就會出現一個爆發期。那麼英語學習也是這般,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反之,孩子若沒有過程,那自然也就沒有結果。

另外,語言學習與語言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給予孩子什麼樣的語言刺激,那麼孩子就會做出相應的反饋。在有的家庭中,爸爸媽媽和孩子説的是普通話,爺爺奶奶説的是方言,而保姆説的是另一種家鄉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聽懂並學會3種方言。又好比我們常常看到有些混血寶寶,無論英語還是中文,他們都十分擅長,這正是因為家庭中有一方使用英語交流,另一方使用中文交流,那麼對於這些混血寶寶來説,英語和中文在生活中佔有相同的比重。由此可見,家長不必擔心孩子學不會英語。能夠多借助一些多媒體手段,比如給孩子聽英語兒歌、看英語版的動畫片和繪本,讓他感受英語的語音語調,培養他的語感。如果家長本身的英語水平很不錯,那就多和孩子進行英語對話吧,消除他對英語的陌生感。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還遇到過很多家長,他們心中有不一樣的疑惑:“讓孩子學了英語,會不會影響他們以後學中文”、“孩子還那麼小,連中文都不會説,適合學英語嗎”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有這些顧慮。學習外語和學習母語並不衝突,並不是説孩子得先學會中文,才能學習英語,也不見得孩子會説一口流利的中文,也就會説一口不錯的英語,這兩者完全能夠同時進行。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説,他們仍然身處於使用中文的大環境下,每一天耳濡目染,並且有很多使用中文的機會,如此一來孩子常常練習中文,便也不會荒廢。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家長繪上一筆,孩子便會呈現出來。教孩子學英語也是這個道理,家長給予了多少的刺激,做了多少前期準備,孩子就會反應出多少資料。

篇二十一:幼兒教育隨筆

別剝奪了孩子成功的喜悦

此刻處處可見放養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日我要説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餵飯,導致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情都喜歡依靠父母,吃飯沒有家長餵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着家長來穿。學習方面,可謂是家長佔據了孩子的主動權,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本事,解決問題本事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1、供給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忙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麼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忙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本事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能夠重複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忙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着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裏轉一轉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可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僅有經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我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我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驗,家長和教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每一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生自信,能夠在班中為動手本事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掘它們的優點,設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牆,給與幼兒自信,資料有觀察幼兒製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提高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鬆,自主的環境,支持幼兒自主發展,成功總在細節中體現,或許孩子不明白能夠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忙自我時,你能夠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忙自我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資料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資料,你能夠踏實下來,裝作什麼都不明白,向幼兒請教一般,能夠問你能夠告訴我你畫的是什麼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麼?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這又是一種幫忙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資料,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麼。可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我的創意,以自我的想法,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既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又和成人的關係進了一步。

篇二十二:幼兒教育隨筆

培養幼兒常規的有效方法

幼兒是否遵守常規與教師所用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所以,教師要綜合而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使幼兒在進取、歡樂的情緒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規。教師能夠嘗試的方法包括:

1.在環境創設中滲透常規提示教師能夠將班級的常規要求用繪畫作品、照片、圖示、文字符號等形式展此刻幼兒的活動環境中,提示幼兒遵守常規。

例如:幼兒進餐後常常忘記需要做的事情,應對這種情景,教師能夠將擺放餐具、進餐、漱口、擦嘴等幾件事情用照片記錄下來,張貼在教室的牆面上,從而提示幼兒按順序做事。

2.強化幼兒的良好常規教師要經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幼兒良好的行為進行強化,使幼兒感受到自我的優點和提高,使其良好的行為得到鞏固和發揚。例如:有的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總是讓教師餵飯,不肯自我動手。當教師一發現這類幼兒有自我吃飯的行為時,就及時在團體面前表揚他們,還能夠送給他們一些小禮物,以強化其良好行為。

3.和幼兒一齊制定常規針對班級常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和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制定常規。此方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例如:户外活動上、下樓時,幼兒會大聲喧譁、推推擠擠。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和幼兒一齊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共同制定上、下樓的常規要求:一個跟着一個走,靠一邊走;手扶着欄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擠。

4.經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兒歌靈活地規範班級常規比如,在引導幼兒輕輕走路時,教師能夠帶領他們一齊學習小花貓。教師邊做動作邊説兒歌:“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別人做事不打擾,大家誇我好寶寶。”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愉快的兒歌氛圍中被激發出來,這時,教師便能夠告訴幼兒:“走路的時候我們也要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不跺腳、不蹦跳,做個好寶寶。”

在這樣的引導下,幼兒便明白了應當如何走路。用遊戲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根據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教師能夠用遊戲的形式或採用遊戲的口吻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把對幼兒的要求轉化為幼兒的內部需求,從“你必須這樣”轉化為“我要這樣”。比如,小班的幼兒十分喜歡遊戲情境,在情境中他們會不自覺地融入主角。

篇二十三:幼兒教育隨筆

欣賞、支持身邊每一個孩子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日,多元化已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勢,這就要求每位教師把兒童的需要作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為本,遵循教育發展規律,促進幼兒與教師的共同發展。所以,我們的觀念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教育的師道尊嚴上,我們不僅僅呼喚着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提倡一種平等交往;更要去體察和探明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並及時供給支持。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係,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身邊的孩子。在孩子的眼睛裏,常常會寫滿對教師的崇拜,他們對教師是那麼的尊敬和信賴,教師説什麼,他們就信什麼。那麼,我們教師應當怎樣做呢?我們也不妨時時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身邊的孩子。

1、以公正的態度欣賞孩子孩子們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讚賞,教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如果教師把欣賞的目光、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幾個孩子的身上,那麼,作為陪襯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受到重創,對教師對班級的情感也會隨之淡化。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以發展的機會。

2、以發現的目光欣賞孩子這就是《綱要》所提出的發展性原則,要求我們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俗話説: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孩子間的稟賦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就應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在孩子缺乏自信時,我們教師要鼓勵其點滴提高,幫忙他樹立信心,並且,對於不一樣的孩子,也需要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欣賞,去挖掘他們身上微小的閃光點。以寬廣的胸襟欣賞孩子這就是我們所説的要寬容孩子的過錯,允許幼兒嘗試錯誤、允許幼兒宣泄情緒、允許幼兒説出自我的不一樣意見。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更要寬容孩子的破壞行動。

篇二十四:幼兒教育隨筆

好朋友,分開坐

玉玉和楚琪是一對好朋友,平時總愛在一齊玩,從來不打架,有的時候還上對方的家裏做客,她們的父母也是十分友好,一接孩子的時候就兩個一塊兒接。

可是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的,這對孩子上課的時候常常控制不住自我要説話,要不就低頭悄悄玩不聽教師講課,最近我還發現琪琪的數學退步很大,可每次交上來的數學題卻都是對的,這是怎樣回事呢最終有一次我發現玉玉做完了數學作業以後,琪琪就問她要,然後把它原封不動抄寫下來,我走過去指着一道數學題問她會不會做,她卻低頭不語,原先她每次都是自我不動腦子依靠朋友幫忙作題啊!這樣的好朋友在一齊能算互相幫忙嗎想到這我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決定再不能讓她們上課時候坐在一齊了,要讓她們分開坐。雖然她們有些不願意,但為了孩子好,我只能這樣。楚琪也逐漸改掉了依靠朋友作題的壞習慣,此刻她必須自我動腦筋想問題了。

經過這件事我發現,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有利有弊的,關鍵是怎樣把不利的事情引向有利的一方面;把不利的事情轉化為有利的事情,這需要我們教師多觀察多發現,從而真正的找到解決的辦法。

篇二十五:幼兒教育隨筆

在幼兒園裏,孩子就是主體,那一張張童真的笑臉和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裏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裏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閒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裏,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為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説完安靜一會兒,可隔一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脱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信息,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閒聊”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因此,在上課時,我們應該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利用生動活潑的語氣語調,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是直觀的玩教具,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新穎的東西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採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方法。在遊戲、飯前、飯後的時間裏,在不影響別人、不大喊大叫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也可以尋找時機加入交談,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綱要》中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 的發展。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幼兒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幼兒來説意義重大。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為,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髮展。

篇二十六:幼兒教育隨筆

最新幼兒教育隨筆

千萬變化的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在孩子們的眼裏形成了一個新奇的世界,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現象無一不深深地吸引着他們幼小的心靈。然而由於這些事物、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教師眼裏相當簡單,常常容易被我們忽視,繼而一些絕好的隨機教育機會便與我們擦肩而過。有一回我把握住了一次較好的時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得我對隨機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意識到了隨機教育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一天早晨,像以往一樣,我班級孩子到户外去晨練。來到操場上,我發現地上有一些水痕,原來昨晚下雨後的積水還沒有幹,如果在平常的話,我肯定帶幼兒進教室了。可是這時在我身後傳來了阿昆的聲音:“你們看,今天的操場多有趣,和我們玩的迷宮很像的。”聽了他的話,我仔細看了看,嗨,地上的水痕彎彎曲曲的,繞來繞去,彷彿在操場上勾勒出了一張迷宮圖。我轉念一想,何不讓孩子走一遭呢!由於水痕很細,水很少,因此不會給孩子們帶來運動的不便。活動開始了,孩子們非常興奮,走的時候很動腦筋,且能注意不弄濕鞋子。後來,我發現場地邊上有條較寬的水痕,便讓孩子把水痕當作小溝,助跑後跳起來越過。此時,我發現每個孩子都非常投入,而且助跑跳的動作也十分規範,有的小朋友還一邊跳一邊歡呼:“我跳過小溝了,我跳過小溝了!”在這次與眾不同的晨練中,幼兒個個都顯得神采奕奕,整個場地上空始終迴盪着幼兒清脆的笑聲。

隨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根據當時的情景,靈活、機動、及時地進行隨時隨地、可繁可簡的教育活動。它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的限制,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有效地感知周圍世界的各種現象,學習掌握一些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偶然性活動存在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可能發生。這就是要求教師必須鍛鍊高度的靈敏性,善於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活動意向,利用各種機會,隨機地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使教學更上一層樓。

篇二十七:幼兒教育隨筆

2018最新幼兒教育隨筆

一、情況摘述

王其森是我班的一個小朋友,在園時總是低着頭,不肯説話,在幼兒園很少與小朋友交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他進行了如下觀察:

觀察1:自選圖書時,王其森總是總在小椅上,不肯去選圖書,只是吸手指頭。

觀察2:吃飯時,王其森把最愛吃的炸肉吃沒了,可能還想要點,他瞪着眼睛注視着老師,老師問他,他只簡單的重複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王其森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業,無暇照顧孩子,王其森從小跟着爺爺長大,爺爺沒文化,不會説普通話,教育的.方法也不好,少了一份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能力也不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明顯不如同齡的孩子,在同伴的眼裏已是個被冷落的人,無法交談的人,而他偶爾説一句話,還會招來一陣恥笑,時間一長,他更加難以啟齒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種資源,縮短與教師的距離。

首先向他介紹了班上的三位老師,我們多給他創造與老師接近的機會,並讓老師多於他交流,來園時牽牽他的小手,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眼神裏有了光彩,早晨來到班上時不再扭扭捏捏了,不再拉着媽媽不放了,有時還能看見他高興的笑臉。

2、創造條件,讓王其森多開口説話。

一段時間以來,偶爾王其森冒出的一兩句話,彷彿成來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還特意模仿他的話語,經過一番情感滲透,孩子們的笑聲減少了,為了能讓他多説話,老師抓住與他接觸的任何機會,多和他説話,“其森,你會自己穿衣服了”。 王其森説:“媽媽教我穿的。”“其森,你和小朋友牽牽手做遊戲吧。”王其森説:“我想和林崗牽手。”只要老師説一句,他就會順着你的語氣説,話語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四、啟示

一個月來,王其森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每天來園不再哭哭啼啼了,有時還會鬧一鬧呢,語言交流的次數與數量明顯增強,還能主動的參與集體活動。我想,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更加多對他引導,讓他快快長大。

篇二十八:幼兒教育隨筆

巧妙的調動孩子得積極性

今天户外活動,我和小班的孩子練習雙手交替拍球。活動之前,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熱身——自由拍球活動。然後,告訴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練習雙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進行,邊拍邊數數,按二八拍進行,活動剛開始沒拍幾個,浩亮小朋友喊了聲:“老師我沒……”。在孩子們啪啪地拍球聲中我沒有聽清楚,走進他問:“你的球沒氣了?”他很認真地説:“不是,我沒勁了”,看上去紅彤彤的小臉蛋不像是生病。我靈機一動鼓勵他説:“勁是練出來的,你看老師和別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勁,”這時浩亮小朋友也接着一、二、三、四……的拍起來,我問:“有勁了嗎?”他神氣的張開五個手指説:“我有這些勁了!”,“奧,那麼多勁了,勁是不是越練越多啊?”他高興地説:“是”。接下來的時間他一可也沒停,雙手拍得那麼歡。

這件事使我感觸到,每項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都來自於老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只要調動起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有使不完得勁。

篇二十九:幼兒教育隨筆

創造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為了讓各位家長能更多地瞭解幼兒園,能與幼兒園更好的互動,創造出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常家幼兒園於xx月9日上午召開了全體幼兒家長會。會上王園長與家長們在我園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發放了家長問卷調查表,真誠地希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真正為孩子創造整體和諧的教育環境。

各班老師也做了精心準備,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會議結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級的基本情況作了簡要的介紹。其次詳細的介紹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衞生保健、目前的班級狀況等重點工作。最後,就家園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詳細的探討。

會後,家長們又參觀了幼兒園各個活動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兒的特點和學習生活情況,還重點介紹了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學目標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同時也向家長提出了配合幼兒園工作的一些建議和要求。

本次家長會不僅拉近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家園共育,還對幼兒園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篇三十: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該多讓孩子到室外活動

開學已一週有餘,因為班級的人數較少,很少讓孩子到室外活動,似乎在教室裏活動也不錯。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幼兒到室外活動為好。

首先,孩子到室外活動,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有助於增強幼兒的體格,養成健壯的身體。

其次,在室外活動,場地較大,孩子們做什麼都可以放得開,少有約束,可張揚孩子的個性,讓他們的身心放鬆,有迴歸自然之妙處。

第三,到室外活動,孩子的眼裏所見皆實物,有助於教師進行隨機教育:你想,面對紅花綠草,你講故事也好,説兒歌也罷,已天地當教室,已周圍的景物做教具,孩子們置身其中,其樂融融,用這樣的方式教學,陶冶孩子的情操,淨化孩子的心靈,教育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嗎?

當然,讓孩子到室外活動,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衞生,選擇的地方應是清新、自然、整潔的地方,防止孩子有意外的感染。

二要注意安全,要選擇有安全保障的場地,以防止孩子有意外的事故發生。

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有這麼多的益處,那就多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吧,這樣,你的孩子會更加聰明、活潑、可愛的!

家長朋友 彆着急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對各位家長説,你們彆着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麼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

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着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説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麼都會説了嗎?而且説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説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並且寫出漂亮的字吧!

家長朋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功效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

有心的老師如果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瞭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利用,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呢!

我班的孩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着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我和孩子們交談的內容如下:

生活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話題為:我會穿衣了,孩子們大多數都會自己穿衣服,七嘴八舌,紛紛向老師報告自己的穿衣經過,言語間自豪之情自然流露;少數沒有自己穿衣的孩子受到了教育,第二天也自己穿衣,並且向我説起自己的穿衣經過。

清潔衞生類:在晨間談話時,我們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老師常與孩子交流,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

學習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和孩子們談談愛動腦筋,大膽發言的學習習慣及好處,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裏都高興極了!

當然,晨間談話是一種隨機性較強的活動,可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交流。適當開展晨間活動必有百利而無一害,請你也來試一試!

多講故事給孩子聽

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多在2-5歲間,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兒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在孩子的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語言信息,將對孩子的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大小不一,但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由於我班的孩子是集走讀、日託、全託的混合班,每天放午學後仍有半個多小時的活動時間,因為馬上要吃午飯,又不能讓孩子進行劇烈的活動,上午的所有活動也結束了。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便將這段時間確定為我班的故事會時間,一個多月下來,我認為效果挺不錯:

孩子們在這段時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少數孩子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如路之行等。

故事中可針對班級所出現的不好的現象,現編現講,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了什麼行為是可行的,什麼事情是不可行的。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嘗試遠足的樂趣

星期二的下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我們便決定讓孩子們去遠足,到學校南邊的南湖公園玩一玩。

説是遠足,其實路也不太長,但這一次的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由於園長的事先安排,我和孩子們得以進入公園的花房一飽眼福,在花房裏,孩子們可謂大開眼界,有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植物都集中在這兒,像滴水觀音、富貴竹、山茶、杜鵑、文竹、發財樹、仙人球……有的孩子因為家中種植了一些植物,認識幾種,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第一次集中見到這樣的場面,其中的樂趣可想而知,這是遠足的樂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們參觀了南湖公園,有湖水、小橋、各個不同的園區,有櫻花園,據説裏面種滿了櫻花,每年三月初,櫻花盛開,是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們來得不是時候,沒有見到;桃花島一片桃林,在桃花盛開是 一定也是粉紅的一片,其美麗也是異常的,很可惜孩子們也沒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分別認識了石碑上的字,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是其樂之二。同時,明年三月,我和孩子們定會如期而至,觀賞這美景的。

園中還有一處佈滿體育運動器材的區域,這更適合我們的孩子玩耍,孩子們看見了玩具,如一羣小鳥般四散飛去,每一種玩具都試一試,玩一玩,真正放飛了孩子的心啊,這是其樂之三。

遠足有樂趣,也有對孩子們身體素質及體能的檢測,在回來的路上,一羣孩子仍興奮有餘,高唱歌曲而至校門;一部分孩子則有些疲倦,還有一些孩子嚷嚷着喊累呢!

多多讓孩子們遠足,得到的不僅僅是樂趣啊!

找尋幼兒數學教育的切入點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思維學科,在幼兒園裏歷來被認為是一門課,這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小,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邏輯思維幾乎等於零,幼兒的這個年齡特點給數學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是幼兒園的教育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學無處不到,因此,數學教育同時又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教好數學,讓孩子樂於學習數學,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問題,本學期,我嘗試着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尋幼兒數學教育的.切入點,初見成效,覺得應該記下來。

第一,遵循幼兒的思維特點,從形象入手教數學。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3―6歲,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只觀形象的圖片是他們所喜愛的,於是在教孩子們認識數字時,我便選擇了幼兒愛看的動物圖片,以《參觀動物園》為主題,展開教學,我將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動物園的場景就有了,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來到了動物園,看到了一張張直觀形象,色彩斑斕的動物圖片,他們目不轉睛,邊看邊數,不一會兒,數字1―5學完了,下次孩子們想起可愛的動物圖片,一定會想起數字寶寶的,你瞧,數學學習不是也很有趣嗎?

第二,用孩子們愛玩的特點,讓孩子們的手中有一點小玩具,邊玩邊學。

幼兒學數學,手中有操作材料擺弄,邊操作邊學習,也可以收到良好的預期的學習效果。在教幼兒學習數的分合時,讓孩子的手中有雪花片,給孩子自主探索數的分於合,先還要老師講解,幼兒才能操作,久而久之,孩子們拿到雪花片,便自己開始分合了,細心的孩子會一個不落地分出數字的各種分法,比起老師講,孩子看的“填鴨式”教學要好多了。

第三,創設數學情境,讓孩子們愛學數學。

在孩子們的生活環境中,創設一定的數學情境,從而讓孩子眼所見有數學,耳所聽有數學,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漸漸喜歡數學,熟悉數學,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再學習,一定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我班的牆面上,有孩子們親手製作的活動鐘面,每一個鐘面上的時間都是孩子們自己調整的,孩子們有他們的時間觀念;有老師精心佈置的小火車圖案,在圖上,孩子們可以學習序數,正數和倒數的本領,還可以學習相鄰數等,孩子們三五一羣,指指看看,講講説説,有了這個數學的情境,教學起來更得心應手!

第四,將數學問題設置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讓孩子們邊聽故事邊學數學。

孩子們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在教學中,我將數學問題穿插其中,孩子們聽了故事,學了數學,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的,幼兒學得既輕鬆又愉快。在講《咕咚來了》的故事時,我穿插了以下的數學問題:小兔碰到了幾個小動物?誰是第一?誰是第二?……孩子們聽了故事,也複習了數數和序數的知識。

總之,找到了幼兒學習數學的切入點,讓孩子對數學有了興趣,數學教育也會像音樂、美術一樣有趣,孩子們會越來越愛數學的!

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

人們都説,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麼世界真是美好的!

前幾天,讓孩子們到户外去活動,朋朋小朋友和東東小朋友之間發生了一點小矛盾,結果扭在了一起,朋朋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點皮。當時我的心裏是又生氣又緊張,分別將他們兩個人訓了一頓,並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玩,還打架?

朋朋委屈地説:“我是和東東好好玩的,我們想看看誰的力氣大,摔交玩了,就摔倒了。”東東説:“對,都是那個地不好,硬硬的,把朋朋的鼻子都弄破了。”聽到這裏,我又覺得好笑了,是啊,孩子們並沒因為鼻子的問題而不高興,他們還沉浸在摔交的樂趣中,摔交所帶來的樂趣遠遠大於鼻子被碰破這點兒小事;更何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諸如此類的挫折的,俗語説;吃一鑑長一智。孩子們都這樣想了,我幹嗎還要訓他們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誡他們,以後玩耍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皮了。

多麼可愛的孩子啊!在他們的眼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美麗無比!我要永遠擁有一顆童心!!!!!!!!!!!!!!!!!

篇三十一:教師幼兒教育隨筆

教師分享幼兒教育隨筆

【一】第一次正式接觸英語

因為是第一次上英語課,我生怕自己不夠好,“勤能補拙”我準備充分點還不行嗎!於是我認真備課,由於忘了請教馬老師英語備課的程序,於是決定按上課順序、説話內容,一句一句地寫下來,水平有限,把多年不用的英語詞典請出山幫忙,邊備課邊後悔以前英語學得太差了還準備了相應的教具。

我是第一次,孩子們和我一樣,絕大多數的孩子也都是第一次正式接觸英語,他們對着這些“奇怪”的語言感到新奇、有趣。

我始終認為,上英語課應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英語活動時應自始自終都講英語,即使孩子們開始聽不懂,跟不上你的思路,經常出現“八哥學語”得狀況,你説什麼,他們一樣畫葫蘆跟着你説,但只要堅持,在加上老師生動、豐富的肢體語言,相信孩子們會逐漸的習慣,喜歡英語、喜歡聽英語、喜歡説英語。

英語課開始了,“goodmroing”我想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馬上回應“goodmroing”,我喜出望外。可接下來就是“八哥學語”,我説什麼,他們就説什麼,我怎麼搖頭説“no”都沒用,恨不得直接告訴他們我説的話是什麼意思,可後來一想,這不是我預料到的嗎?於是我邊説邊加強肢體動作的演示,慢慢的孩子們似乎有點進入狀況了……

英語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充滿了興趣,正如家長所説的:“內容粗淺一點,興趣地培養最重要!”在第一節活動中孩子們經常會出現答非所問或直接用普通話回答,但我始終堅持為孩子創造全英語的環境。在課後,鄭老師無意間聽到了小朋友在説:“hello,pubby!”於是順口問了一句,“是什麼意思?”我正擔心孩子可能還不知道,可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竟然能説出:“在和他打招呼嘛!”這是我更堅信自己的初衷!

【二】把愛深化在日常活動中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跟孩子們説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但總覺得這些小公主、小皇帝們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但有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誰説小公主、小皇帝們不會關心幫助別人的?

早上晨間活動後,XY扭扭妮妮的哭了起來,旁邊的SS説:“你怎麼這麼嬌氣的,又哭了!”(因為平時XY講話就比較嬌氣)XY聽了,哭得更厲害了!mm走過來説:“你怎麼這麼説她的,她可能不舒服吧!”又轉身問XY,“你是不是不舒服呀?”XY點點頭。這時老師走過去,得知孩子有些不舒服,便帶去保健室看了一下。回教室後,孩子們都圍了過來:“你怎麼啦?”“要不要喝點水!”一聲聲的噓寒問暖,讓我感受到了孩子之間的濃濃情意!

這幾天天氣冷了,班級孩子的出勤率低了些,晨間點名時總有孩子會問同伴怎麼還沒來得,是不是生病了,想同伴之類的話,説明在孩子心裏還是有同伴的。

小小的孩子,有時其實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自私、任性,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並把愛深化在日常活動中,這顆種子會在孩子們的心裏生根發芽的。

【三】尋找禮儀教育的契機

剛已進入新的'幼兒園,幼兒不論在生活常規方面還是禮儀的表現上都不是很理想。早晨來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很少聽到小朋友説:“XX老師,早上好”這些親切的聲音。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也再三強調:“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要用好聽的聲音跟老師和嬤嬤問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有一次,我聽到一個幼兒用很好聽的聲音跟我來問好。我馬上抓住這一舉動進行了一次晨間談話,針對這個孩子的文明行為給予了肯定,並且獎勵了一顆小紅星。往後,晨間問好的小朋友越來越多,這種文明的現象在我們蔓延開來。即使幼兒只是想爭取這個小紅心也值得,因為畢竟已經形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禮儀的薰陶還是需要在常規中抓。在我們班還會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林老師,我的書又被他弄破了。”“林老師,我想看他的書,可他就是不給我看。”針對這一現象,我也對他們進行了一些説理教育,但是我發現其實作用不大。今天是這幾個小朋友發生的這種事情,明天卻又是其他的小朋友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在教育的過程中,我並沒有關注到其他幼兒,只是進行了個別教育,因而讓這樣的現象一再發生。於是,我開展了關於禮儀的情景表演,針對平時發生的事情,設計問題和問題情景讓幼兒在對事件的評析中分辨美醜、善惡、知道好與不好?為什麼?怎麼辦?並且講述了關於此類現象的故事。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尋找禮儀教育的契機,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篇三十二:小班幼兒教育隨筆

人是萬物之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唯有用關愛編織才能夠天長地久。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每時每刻你都活在周圍人的關愛當中。不信,你且看(這一幕發生在我的班裏):

慧慧一邊走一邊哭,霞霞在輕輕扶着她,走在旁邊的泉霖輕蔑的説:“哎呀,那麼嬌氣呀!”霞霞氣呼呼的説:“她病了,你怎麼能那麼説呢?我們應該關心她啊,老師説過,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聽到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慧慧哭的原因,原來是慧慧來到幼兒園後,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馬上送她到衞生室,醫生説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回來後,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急切的問:“老師,慧慧怎麼了?慧慧怎麼了?她怎麼會哭呢?她哪裏不舒服啊?”看着孩子們着急的樣子,我急忙説:“好孩子們,慧慧沒事了,醫生説她喘岔氣了,一會就沒事了。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很好,特別是霞霞,知道關心小朋友了,你們長大了,老師很高興,你們是老師的驕傲。”

這件事讓我明白,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心與愛護;讓孩子感受到社會的温暖,讓孩子的世界充滿正能量。

篇三十三:小班幼兒教育隨筆

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把孩子的座位擺放成豎形和馬蹄形來進行教學。

有一次語言活動,我安排孩子坐成橫的三排,我則坐在他們的前面,在上的中間時,出示掛圖後,我發現兩邊的孩子為了看清圖片,不由自主的站起來觀看,提醒後效果也不佳,課後我坐到孩子的位子看,發現看不清或只能看見一點點。

後來,我和其他的老師談到座位的擺放,把孩子們的小椅子圍成兩個半圓形 ,安排他們坐下,老師就坐在他們的中間,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我採納了,效果果然比三排要好。由於座位是兩個半圓形 ,老師坐在中間,每個孩子都在我的視野掌控中,一旦孩子有什麼小動作都能及時的阻止並給予糾正。

由於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還要根據不同性質的活動安排孩子們不同的座位,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們吸收知識,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維持活動過程中的秩序問題。

篇三十四:小班幼兒教育隨筆

週四是我們班新來小朋友王佳浩入園的第三天,這個小傢伙適應能力特別強,從來到我們班的第一天起,佳浩就沒有一點不開心,他很自然地和我們班的小朋友們融在了一起,老師告訴他一些基本的要求,上課、入廁、洗手、進餐、飲水等等,午睡佳浩也特別乖,不哭不鬧很自然地入睡。這天午睡起牀後,孩子們都陸續穿好了外套準備吃水果,只有佳浩沒有穿外套,老師讓他快穿上外套,他説找不到了,老師問他放在哪裏了?他説放在桌子上了。

我就開始幫他找,整個卧室活動室反反覆覆找了許多遍,我們的小牀是雙層的,我連牀底下都反覆找了很多遍,沒有找到,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兒,因為天氣不好,上午也沒有帶孩子出去,後來我擔心是頑皮的孩子會把佳浩的衣服丟到窗子外面,又在卧室每個窗子了外面進行了尋找,仍然沒有,再後來,趙老師説是不是佳浩換了衣服,因為前兩天佳浩穿的是一件近似灰色又有點墨綠的融融外套,我就是認着那件衣服在找,趙老師在孩子們放衣服的地方找到一件紅色加黑色的夾克外套問是不是佳浩的,他説不是,他説他的衣服有帽子,可是有幾個小朋友非常肯定的説那就是王佳浩的衣服,可是佳浩哭着不讓老師給他穿那件衣服,趙老師怕佳浩着涼感冒哄着佳浩説先暫時穿着,老師再幫他找,我又開始翻騰卧室,最後出了一身大汗,仍然一無所獲,我在想:這如何向家長交代啊!孩子的衣服在班裏都能找不到了!

這時我才想起來打電話問一下佳浩的媽媽是不是給佳浩換衣服了,結果不説大家也明白了……孩子一上午穿着紅顏色的衣服,我還認着灰顏色的找,佳浩明明穿了沒有帽子的衣服,他卻一定要有帽子的衣服,唉!一個“老糊塗”和一個“小糊塗”!(為此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觀察太不仔細,午睡放衣服也需要更有序,才可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篇三十五:幼兒教育隨筆味道

【幼兒教育隨筆】味道

邢華

天真爛漫是一種味道,窗含西嶺千秋雪別有風味,此時無聲勝有聲則更有一種趣味。味道是一種氣質,是一種格調。潛心工作,我與豆豆班的孩子們也產生了很多味道。

清晨,有一種味道叫熱情。妞妞總是很早就來到幼兒園,剛進門妞妞就大聲地跟我説:“花花老師,早上好。”然後就撲過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其實無論是誰來到豆豆班,妞妞總是很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如果有誰需要幫助,妞妞肯定是第一個上去幫忙的。多麼熱情的味道!

課間,有一種味道叫歡樂。孩子是遊戲的忠實粉絲。每次只要説是出去玩遊戲,孩子們總是特別開心,立馬排隊。“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玩搖搖馬吧!我們分組比比賽,看看誰的搖搖馬騎得最快。”“好!好!好!”陽光下,孩子們開心地玩耍着,臉上的笑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好看。空氣中充盈着快樂的味道!

午睡後,有一種味道叫童真。午睡剛結束,我幫孩子們穿衣,浩然一把拉住我的衣角,奶聲奶氣道:“花花老師,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是什麼祕密呀?”“我剛剛做了一個好可怕的`夢,嚇得我都出汗了。”“浩然夢到了什麼呀,這麼可怕?”“我夢到幽靈啦,好可怕的,好像要吃了我。”“哈哈,花花老師還沒見到過幽靈呢,你能給我講一講嗎?”浩然摸摸頭説:“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可怕。”“那花花老師明天幫你打敗那個幽靈,好嗎?”,“好。”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童真,有趣的味道。

離園活動時,有一種味道叫想象。又到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離園活動時間了,因為他們可以玩玩具啦。建構區總是最受孩子們的喜愛,似乎怎麼玩也玩不膩。奕妍跑過來對我説:“花花老師,快來看看我搭的嬰兒房,可以放好多好多的玩具。”“哇,形狀這麼有趣的嬰兒房,花花老師也好想有一個。”不一會兒皓宇就跑來對我説:“花花老師,來看看我做的彩色新式車。”“那皓宇想邀請花花老師搭着新式車去遊樂園嗎?”“好呀,沒問題。”孩子的小腦袋裏還裝着我們大人很多不知道的東西,他們放飛着天馬行空的想象的翅膀。

我與豆豆班孩子的故事裏,存在着許多許多的味道,各種味道讓我流連忘返,讓我在繁雜工作之餘體味快樂,讓我覺得幼兒教育特別美好。

篇三十六:幼兒教育優秀隨筆

開學已一週有餘,因為班級的人數較少,很少讓孩子到室外活動,似乎在教室裏活動也不錯。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幼兒到室外活動為好。

首先,孩子到室外活動,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有助於增強幼兒的體格,養成健壯的身體。

其次,在室外活動,場地較大,孩子們做什麼都可以放得開,少有約束,可張揚孩子的個性,讓他們的身心放鬆,有迴歸自然之妙處。

第三,到室外活動,孩子的眼裏所見皆實物,有助於教師進行隨機教育:你想,面對紅花綠草,你講故事也好,説兒歌也罷,已天地當教室,已周圍的景物做教具,孩子們置身其中,其樂融融,用這樣的方式教學,陶冶孩子的情操,淨化孩子的心靈,教育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嗎?

當然,讓孩子到室外活動,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衞生,選擇的地方應是清新、自然、整潔的地方,防止孩子有意外的感染。

二要注意安全,要選擇有安全保障的場地,以防止孩子有意外的事故發生。

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有這麼多的益處,那就多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吧,這樣,你的孩子會更加聰明、活潑、可愛的!

家長朋友 彆着急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對各位家長説,你們彆着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麼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

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着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説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麼都會説了嗎?而且説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説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並且寫出漂亮的字吧!

家長朋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功效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

有心的老師如果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瞭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利用,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呢!

我班的孩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着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我和孩子們交談的內容如下:

生活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話題為:我會穿衣了,孩子們大多數都會自己穿衣服,七嘴八舌,紛紛向老師報告自己的穿衣經過,言語間自豪之情自然流露;少數沒有自己穿衣的孩子受到了教育,第二天也自己穿衣,並且向我説起自己的穿衣經過。

清潔衞生類:在晨間談話時,我們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老師常與孩子交流,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

學習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和孩子們談談愛動腦筋,大膽發言的學習習慣及好處,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裏都高興極了!

當然,晨間談話是一種隨機性較強的活動,可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交流。適當開展晨間活動必有百利而無一害,請你也來試一試!

多講故事給孩子聽

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多在2-5歲間,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兒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在孩子的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語言信息,將對孩子的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大小不一,但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由於我班的孩子是集走讀、日託、全託的混合班,每天放午學後仍有半個多小時的活動時間,因為馬上要吃午飯,又不能讓孩子進行劇烈的活動,上午的所有活動也結束了。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便將這段時間確定為我班的故事會時間,一個多月下來,我認為效果挺不錯:

孩子們在這段時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少數孩子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如路之行等。

故事中可針對班級所出現的不好的現象,現編現講,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了什麼行為是可行的,什麼事情是不可行的。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嘗試遠足的樂趣

星期二的下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我們便決定讓孩子們去遠足,到學校南邊的南湖公園玩一玩。

説是遠足,其實路也不太長,但這一次的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由於園長的事先安排,我和孩子們得以進入公園的花房一飽眼福,在花房裏,孩子們可謂大開眼界,有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植物都集中在這兒,像滴水觀音、富貴竹、山茶、杜鵑、文竹、發財樹、仙人球……有的孩子因為家中種植了一些植物,認識幾種,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第一次集中見到這樣的場面,其中的樂趣可想而知,這是遠足的樂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們參觀了南湖公園,有湖水、小橋、各個不同的園區,有櫻花園,據説裏面種滿了櫻花,每年三月初,櫻花盛開,是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們來得不是時候,沒有見到;桃花島一片桃林,在桃花盛開是 一定也是粉紅的一片,其美麗也是異常的,很可惜孩子們也沒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分別認識了石碑上的字,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是其樂之二。同時,明年三月,我和孩子們定會如期而至,觀賞這美景的。

園中還有一處佈滿體育運動器材的區域,這更適合我們的孩子玩耍,孩子們看見了玩具,如一羣小鳥般四散飛去,每一種玩具都試一試,玩一玩,真正放飛了孩子的心啊,這是其樂之三。

遠足有樂趣,也有對孩子們身體素質及體能的檢測,在回來的路上,一羣孩子仍興奮有餘,高唱歌曲而至校門;一部分孩子則有些疲倦,還有一些孩子嚷嚷着喊累呢!

多多讓孩子們遠足,得到的不僅僅是樂趣啊!

篇三十七:幼兒教育“孫子兵法”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孫子兵法”幼兒教育隨筆

在幼兒的日常管理中,教育方法非常重要,你看,我將孫子兵法搬了出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欲擒故縱 吃飯時間,隔壁班的董老師跟我説:“你去看看你們班皓語和雨涵在廁所幹什麼,”我趕緊放下手邊的事兒跑到廁所,正好看到皓語跪在廁所的欄杆上往外望。

我邊笑邊用眼睛看着她,沒吱聲,她看到我馬上想滑下來往回走,“皓語,你那麼喜歡爬窗户就在上邊別下來了,好吧?”我邊説邊作勢要離開,她馬上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以後不做這麼危險的事情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苦肉計 最近孩子們有些煩躁,活動中老是走神、互相吵鬧,甚至打架,加上孩子多,累的我跟張老師的嗓子都變得有些沙啞,為此,我可憐兮兮的'請求小朋友:“寶貝們,你們聽,老師的嗓子都啞了,你們能不能安靜會兒,最好讓小耳朵變得特別靈,老師點一次就能聽到,好不好?”可能孩子們真的看出我們的疲勞,變得收斂了許多。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連環計 最近孩子們的煩躁和坐不住我看在了眼裏,可光是苦肉計還不足以讓幼兒做到最好,該怎麼辦呢?我感覺讓孩子們靜坐可以穩定他們的情緒,可他們坐不住呀,為此我將獎勵法和懲罰方式結合起來,讓他們與自己的同伴作比較並相互監督,做得好的最終受到獎勵,做的不好的將受到懲罰,具體懲戒方式我們再一起商討。 在幼兒園的日子裏,我們總是處處細心、處處操心,事兒一多,有時候情緒就會受到影響,運用好教育方式,讓自己和孩子都能心平氣和的交流,這才是我們開心的幼兒園生活,不是嗎?

篇三十八:幼兒教育隨筆500字

一日生活皆教育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千年古訓藴含着豐富的教師的職業內涵。它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又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更要掌握解惑的藝術手段。教學作為一種活動,是一種有控制的信息傳遞。但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孩子一日活動皆教學。我們不能比較孰重輕,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適時的把握住機會,及時的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育。

早上孩子們入園的時候,我們老師要熱情的跟孩子們打招呼,教會孩子們主動和別人問好。文明禮儀教育對孩子們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從小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對以後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都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們的一些常規教育更是不可忽視,平日裏教會孩子們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們日後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看書寫字的時候保持安靜,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時候,不爭搶,懂得合作與分享;組織活動課的時候,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懂得和同伴討論的重要性。如果平日裏我們將幼兒的常規工作做好,對於我們以後工作的開展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孩子們的發展參差不齊,孩子們的發展存在差異性,我們老師也要根據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教育要求,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具體孩子的情況採取適合他的教育方法。

教育無處不在,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孩子們進行適時,適當的教育,只要我們保持住對孩子們的熱情,對教育工作的激情,我們一定會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績!

[幼兒教育隨筆500字]

篇三十九:幼兒教育隨筆記錄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裏説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着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情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1、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替別的幼兒着想,幼兒的行為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為我”而不是“為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擇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考慮別人。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為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説話的口氣,幼兒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為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助應該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助你,説話像下命令、別人會討厭你,不願幫助你。我們還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裏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非常高興。

篇四十:幼兒教育的隨筆

户外活動時,東昊也如其他幼兒一樣哭喪着臉向我求助:”老師,我也要玩扭扭車。“想着這班孩子在碰到問題時只會向老師求助,不覺頭腦有些發漲。我慢慢蹲下,問他:”那你為什麼不去跟玩扭扭車的小朋友商量呢?“"他們不肯給我玩!”這就是孩子的回答,顯然誰都不願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平白無故送給他人玩。這時只見玩着扭扭車的燁丹慢慢扭到了我們的身邊,我突然來了靈感,對東昊説:“哇,燁丹好像一個司機哦,你願意做乘客去乘她的車嗎?”孩子臉上突然有了笑容,連忙回答:“太好了,我要做乘客!”“想一想,怎樣才能禮貌的徵詢別人的意見讓別人同意呢?”這一點我相信東昊的能力。果不出我的意料,孩子們融洽的玩起了出租車的遊戲。活動結束後,我針對這一事件及時在全體孩子面前進行了誇大性的表揚,並沒有忘記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自己想辦法嘗試解決。讓遊戲貫穿於孩子的一日活動,在運動課程中,我們也應遵循這一點。正如實錄中所記錄,當幼兒A以“乘客”這樣一個角色身份出現時被另一幼兒B所接受,並帶動了幼兒B融入了這一情景性遊戲中,使本來存在的問題沒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且還幫助提高了合作遊戲的能力。

當然,這裏所體現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缺乏克服的勇氣,過於依賴他人。新課程中也曾談到:我們要給予他們的是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勇氣,是他們終身受用的東西。孩子在遇事後不知所措,這時老師的角色就是一個推動者和引領者。故在全體孩子面前對這種遊戲行為和解決困難的精神大力宣揚,也是對他人的一種鼓勵和引領。

針對班級現狀,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核心問題。目前在師幼互動各個環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教師的角色定位都有極大的關係。正是由於教師把自己更多地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因此,在不少時間,幼兒首先是不被允許發起互動信號的,如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時,幼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靜,而不是和教師發生交流和互動。所以,教師必須按照《綱要》的基本要求,對自身角色定位進行調整。

篇四十一:寫幼兒教育隨筆

一、要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莫要過多幹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幹事情,是其獨立意識增強的表現,家長應該表示支持,“事屬可行,就讓他行”.孩子想幹什麼,只要沒有害處,就可以讓他自己來,家長及時加以指導。他想開電腦你應該告訴他如何使用,並帶他開一開,試一試(注意:電源開關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時最好切斷電源),雖然他做的不如你好,還可能出點小亂子,但是孩子通過動手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由於得到了滿足,也不至於發脾氣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應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強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對錯的能力還很差,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長要加以制止,但不要總是強硬地阻攔(強硬地這不準那不許往往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可以講清簡單的道理或採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找些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講個有趣的故事來將其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果這樣還不奏效,你不妨將其抱到別處,在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下下狠心暫時離開他讓他獨自發泄,待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論怎樣,家長也不應答應。這樣他就會逐漸地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變得聽話了。

總之,小班的孩子,要尋找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育手段,達到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篇四十二:寫幼兒教育隨筆

今天聽了張春霞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特別是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上。對影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也作了梳理,我覺得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視兒童”的出現

目前,電視、DVD、電腦逐漸普及到千家萬户,收看電視、上網已經成為許多家庭晚間及節假日的主要娛樂項目。幼兒晚間看電視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幼兒收看電視能接受多種信息,同時也學會了一些“電視語言”,幼兒會隨口流利地説出廣告語,唱出廣告歌,在這方面,收看電視對幼兒有一定益處的。然而,我們不能忽視幼兒在看電視過程中,習慣於被動地聽講話,看畫面,幼兒沒有説話的機會,也無需要去動腦,編故事情節,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幼兒語言表達的主動性,積極性就受到了壓抑。另外幼兒在家庭中以看電視為主要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與家庭成員及小夥伴的交往機會,遊戲、看圖書等活動時間也相應減少。這使幼兒失去了更多的在交往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機會。

2、語言教育中的問題

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在認識和實踐上或多或少存有以偏概全的現象。在教育內容、目標、方法、途徑等方面都存有偏差。教育內容的選擇,注重故事、兒歌、繪本等教學,忽視了講述、聽説的訓練;在教育途徑上重視課堂教學,忽視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途徑的教育。

如在故事教學中,教師在聽故事前,總要提幾個問題後,讓幼兒聽故事,聽完故事後又要提許多似乎啟發性的問題,不難發現,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都形成了一種定式,一問一答的方法,久而久之,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處於被動狀態,幼兒也缺少了主動的流暢的完整的表達能力。

3、幼兒自身心理障礙

有些幼兒口語表達的障礙來自於自身的膽怯、害羞等心理。孩子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家園配合不好,很容易造成幼兒對幼兒園的恐懼,對老師的陌生感。在園內顯得不合羣,甚至“沉默寡言”.而這類幼兒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家裏口語表達流暢,在園在家判若兩人。

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篇四十三:寫幼兒教育隨筆

前段時間曾經思考了“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不成熟的幾點建議: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幼兒語言的源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豐富幼兒語言內容的根本,範文《寫幼兒教育隨筆範文6篇》。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生活周圍的人與物,為幼兒提供説話的材料,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如班級裏有小朋友生病了,可組織幼兒自制玩具和教師去探病,並對生病的幼兒講幾句話。有了這種生活經驗後,幼兒談起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事就不會無話可講了。

2、培養幼兒説話的興趣

在成人中,有的人生活經驗很豐富,但不善於表達,這不能説不是一種遺憾。顯然,幼兒階段,培養幼兒語言興趣是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前提。語言是抽象的,要使幼兒對之產生興趣,必須將語言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如:幼兒對老師委派的人物很感興趣,可委派幼兒去ⅹⅹ老師處借音樂磁帶,幼兒為了得到老師的好感,會盡量把誰要向誰借什麼東西表達清楚。多次獨立交往,會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

3、創設幼兒説話的機會

在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對語言產生一定的興趣後,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有利於説話的環境。首先對膽怯的幼兒,要為其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與其親近,讓幼兒感到幼兒園和家庭一樣自由自在。這樣,幼兒就會敢説話。其次,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此外,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幼兒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有着強烈的表達慾望,利用幼兒這一心理,教師可用新穎的玩具請幼兒講段話,如,飛進教師的小鳥,一陣雷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等都可成為誘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材料。

4、改進語言教育方法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交互作用,充分發揮幼兒語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適當增加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篇四十四:寫幼兒教育隨筆

上星期,大潤發超市開張了,超市裏擺滿了很多物品,很多孩子走進了超市購物,一下子超市裏擠滿了人,大家都想購物,以至遊戲中出現了“搶購”的現象,子薄和元濤為了一袋王子餅乾兩人搶了起來,孫若涵由於一次性拿了過多的物品,在擁擠的過程中物品掉了一地,徐少航人來瘋似地在超市裏跑來跑去,整個超市看起來亂糟糟的。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及時介入遊戲,告訴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在超市中要注意保持有序,不能亂跑,同時也要保管好自己購買的商品。這時超市裏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超市剛開張,物品很多,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孩子購物的慾望,但由於超市裏同類商品少,就導致顧客為了某種商品而爭搶。在超市裏我們制定的規則由於不具體,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僅僅是平時生活中與父母在超市購物的經驗,因此在遊戲時孩子由於經驗和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的爭搶,購物過多、亂跑等現象。

策略:

1、在超市裏多增加一些同類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們由於喜歡而爭搶同一類商品。

2、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超市的遊戲規則,教師將遊戲規則畫出來,貼在超市裏,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篇四十五:寫幼兒教育隨筆

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條件。操作技能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刻苦練習中逐步形成的。歷史上,優秀的發明創造家們不但具有較高的智力,也往往表現出他們具有本行業較高的操作技能,並在其幼小年代就打下了基礎。牛頓小時候就喜歡工藝製作,他製作的風箏、風車不但小夥伴們喜愛,也曾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大發明家愛迪生便是從小就喜歡做各種實驗,在困難的條件下,親自動手完成了許多發明創造;我國著名外科專家陳中偉從小就喜歡解剖魚、雞、青蛙燈,為其後來進行各種外科手術打下了基礎。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操作技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的。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帶孩子參觀我們的工作環境,從中可讓孩子欣賞我們工作中高超的操作技巧,同時也激發孩子學習某種操作技能的興趣。在某種事物的啟發下,有時孩子會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工具、玩具等,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鼓勵和支持孩子製作下去,可以給他們噹噹顧問,給他們找找資料,給他們做做示範,使其動腦動手製作成功。

篇四十六:寫幼兒教育隨筆

在幼兒園裏,孩子就是主體,那一張張童真的笑臉和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裏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裏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閒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裏,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為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説完安靜一會兒,可隔一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脱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信息,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閒聊”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篇四十七:幼兒教育感悟隨筆

唱歌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孩子,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用以表達自己愉悦的心情。然而,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唱歌時表現的很被動,只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又一邊的唱;雖然在老師問“喜歡不喜歡唱這首歌”時,孩子們能條件反射似的給予回答:“喜歡”,但仍表情默然東張西望,在老師的言語提醒下雖有所表示,但這些不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悦。這種“師教我學、師説我聽”的教學模式已很不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形式。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玩是幼兒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引導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可見,倡導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採取一些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來調動幼兒學唱歌曲的主動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新審視歌唱教學活動,我認為應該打破傳統的歌唱教學模式,注重教與學的協調統一。

一、選擇幼兒喜歡的歌曲,激發幼兒學唱的好奇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誌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複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着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小魚遊》(優美的)、《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二、由動作引導進行新歌教學活動

由動作引導的新歌教學活動,就是組織幼兒做動作開始活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於詞曲簡單、多重複,歌詞內容有直接描述動作過程,賦予動作性。如,在進行歌曲《蝴蝶找花》較長活動時,先讓孩子進行“蝴蝶找花”的遊戲,讓孩子分別扮演“蝴蝶”和“花”,借歌詞內容進行遊戲,並利用遊戲活動學習伴隨歌詞朗誦,再進行學習唱歌和相關的遊戲活動。這樣不僅使幼兒學唱興趣濃,而且還能夠使平淡的新歌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三、在唱歌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在教唱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寓教於樂,同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感受自然美,自發的模仿和學習,甚至以遊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讓孩子輕鬆的學唱歌曲。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潑、歡快、節奏性很強的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識的在孩子們自由活動時播放這首歌曲,那歡快、跳躍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腳等歌詞,很快吸引着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一邊哼唱一邊做起了相應的動作。我故作驚訝地對孩子們説:“你們真了不起,老師沒教就會唱了。”孩子們在表揚和鼓勵下,感受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時不大表現的孩子也投入到了歌唱活動中,和大家一起“瘋”了起來。在進行歌場教學活動時,我嘗試着不用琴來伴奏,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的拍手、拍腿,邊拍邊清唱歌曲,擁有節奏的拍打增強孩子們學唱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態度、眼神、動作語調等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一切活動都要富於感染力,建立輕鬆、相對自由的教學氛圍,以及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能讓每個孩子產生積極學唱歌曲的願望。

四、引導幼兒創造性的唱歌,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

有位教育學家曾説過:“學會創造是培養現代人才的重要內容,教育有着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的雙重力量。”在我們唱歌的教學活動中,不光強調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創新,獨立的思考。培養創造能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因為模仿是最初的學習方法。現在提供給孩子學習的歌曲一般都是開創性的,都留有給孩子探索船邊的餘地。例如,創編歌詞,在學唱活動中根據歌曲創編相應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創造性地發展。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也是對孩子創造性的很好的培養。對於孩子的創造行為,我們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創造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給予幼兒自主的創造和表現的機會,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向更深層次發展,激勵幼兒從自身的感受、體驗出發,通過努力展示孩子的創造力。

五、唱歌教學活動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教唱活動中,有時一次活動下來大多數孩子記不清歌詞,更不用説什麼表情、感情了,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的讓孩子記歌詞,而沒有幫助孩子去理解歌曲的性質,沒有教給孩子怎樣唱好它的方法,那就沒有什麼意義。在歌唱活動結束時,如果孩子沒有記住歌詞,那麼經常性的播放這首歌曲,讓孩子在無意識中學會歌曲。其實同伴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時一首歌教下來只有幾個孩子會唱了,但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已有大部分孩子都會唱了;因為孩子們在玩耍、遊戲中會互相模仿、學習,就是“兒童教兒童”,它是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隨時可教、隨處可教,有時比老師教的更有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與學的相互協調,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教唱歌曲前,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給孩子播放歌曲聽,用説兒歌和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旋律、節奏和理解歌詞內容,並吐字清楚的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願每個孩子都能愉快的歌唱!

篇四十八:教師幼兒教育隨筆

教師幼兒教育隨筆

一是有感而寫。

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着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説,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麼好寫的。其實寫作應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才有血有肉,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必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容。

二是為用而寫。

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更新轉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後,園領導就要引導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使寫隨筆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為用而寫的目的,我採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麼肯定優點,要麼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務學習時學那些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園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篇四十九:大班幼兒教育案例

由於同事請婚假的原因我就幫她帶中一班,第一天進教室,孩子們呼啦一下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老師,你姓什麼?”“我姓黃,你們叫什麼?”“我叫佳佳!”“我叫川川!”……孩子們爭先恐後地介紹着自己。忽然,有人使勁拽了一下我的衣角,回頭一看,是一個小男孩,他長着一雙大眼睛,虎頭虎腦,特別可愛,“寶貝,你叫什麼啊?”我親切地問。“我——我——我叫——”他臉漲得通紅。還沒等他説完,佳佳插嘴道:“黃老師,他叫瑞瑞,他是個小結巴!”“對!對!對!他是小結巴!”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起來。我心裏咯噔一下,孩子們都這樣説,會對瑞瑞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時瑞瑞鬆開我的衣角,紅着臉,低着頭就要離開,我一把將他抱在懷裏説:“瑞瑞,老師很喜歡你,我們做好朋友好嗎?”瑞瑞驚喜地抬起頭,鄭重地點了點頭。

户外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飛到地墊上,自由組合玩起了遊戲。“來,瑞瑞,我們一起玩打仗的遊戲吧!”川川大聲喊。“好吧!”瑞瑞流利地答道。我在一旁悄悄地看着,注意傾聽他們之間的交談。“瑞瑞,你當小偷吧!”“我不當小偷!我想當——當警察。”他們玩了起來。“啾——啾!”瑞瑞一邊跑一邊喊着去抓川川,抓到後興奮地喊起來:“我抓到小偷了!我抓到小偷了!”我走過去豎起大拇指:“你真棒!瑞瑞,真是個好警察!”“我——我——我——是好——好——警察——察——察——察嗎?”他又結巴起來。咦,瑞瑞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説話挺流利,可一和我説話就口吃,這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的幾天我繼續注意着瑞瑞,我發現,只要他一着急,説話就斷斷續續,而且會急得臉紅脖子粗。在自由活動中和同伴們在一起玩得特別投入、特別開心時,説話又很流利,可一旦發現有人注意他,就又會結巴起來。如果這時同伴們起鬨,説他是“小結巴”,他就越發不敢説話了。

看到瑞瑞這種情況,我想,首先應及時和瑞瑞的家長聯繫溝通,瞭解瑞瑞是什麼時候、怎樣發生這種情況的。原來,瑞瑞在兩週歲以前説話一直比較連貫,也挺流利,沒有結巴現象。兩週歲時,瑞瑞的父母因忙於生意,就把瑞瑞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看。奶奶是一個性格較內向、不愛説話的老人,很少和瑞瑞説話,而奶奶鄰居家有一個孩子有點口吃。兩歲左右,正是幼兒口語形成的關鍵期,需要大量豐富的語言刺激,不愛説話的奶奶沒能為瑞瑞提供這樣的環境,於是鄰家的孩子便成了瑞瑞模仿的榜樣。由於幼兒此時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善,模仿口吃會對幼兒的語言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三週歲左右,瑞瑞就出現了習慣性的口吃現象。開始時,家裏人並太在意,等到發現瑞瑞口吃有點嚴重時,經常打斷他的講話給與糾正(正由於爸爸媽媽並不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教育孩子的規律)或是大聲訓斥,要他“好好説話”,結果越是糾正,瑞瑞越是結巴。到幼兒園後,由於孩子們都小,不太理解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維護別人的自尊心,就經常學他説話或笑他,結果,瑞瑞的口吃就更嚴重了。

我的矯正策略——不讓孩子們笑他

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所有的小朋友不再笑話他,不再學他。在週五下午,我事先約好了大二班的老師來邀請瑞瑞去他們班參加生日派對。這時,班裏只剩下其他孩子,我請孩子們進行情景表演“如果我説話不連貫別人笑我怎麼辦”,讓孩子們換位思考,理解瑞瑞,從而不再嘲笑他。情景表演後,孩子們體會到了被人嘲笑的心情,紛紛説“如果別人笑我,我會很難過”,並説“以後再也不笑瑞瑞了”。當瑞瑞興致勃勃地回到班內,孩子們一齊圍上來問:“瑞瑞,生日派對好玩嗎?”“好—好—玩。”“有什麼好玩的?”“有—大—大—大蛋糕!”“瑞瑞,如果我也能參加多好啊!”孩子們用羨慕的眼光看着瑞瑞,再也沒有人笑話他,也沒有人學他説話,瑞瑞第一次沒有因為説話不連貫而發窘。

流利地説出“老師好”

為了減輕瑞瑞的心理壓力,平時和瑞瑞説話時我總是很慢慢,並提醒他的媽媽和他説話時也要放慢語速,在孩子説不出來時“不急不催少關注”。以前早晨入園時,瑞瑞的媽媽總是很着急地説:“快!快!快問老師好!”我知道這樣會使瑞瑞很緊張,説話更加斷斷續續,便和他媽媽作了溝通,請她不要催促孩子,不要故意提醒他向老師問好,以減輕他的心理負擔。而我每次都是蹲下來慢慢地説:“瑞瑞,早上好,你今天真帥!”“瑞瑞,今天你來得真早,祝你早晨快樂,你的新鞋子真漂亮!”……剛開始,他並不問“老師好”,他媽媽就有一點着急,我就一個勁地給她使眼色,淡化她對孩子的關注。慢慢地,當我再問“瑞瑞好”時,他能很流利地説出“老師好”。現在,他已能主動地問“老師好”了。因為當沒有人過度關注他説得好不好,也沒有人逼他説時,問好就不再是説話,而是他和老師的一種自然的交流,這時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談的氣氛中,沒有心理負擔,心情放鬆,説話自然就流利了。

玩玩遊戲説説話

我還利用老遊戲設計了幾款新遊戲,如“送信”“開火車”“小鳥小鳥快快飛”“小兔小兔快快跳等”,伴着簡單、朗朗上口的句子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進行。因為除了心情放鬆,讓瑞瑞多練習説話也很重要。所以每次遊戲前我都會事先約好幾個小朋友專門叫瑞瑞上來,增加他在眾人面前説話的機會。在這種輕鬆的遊戲中,瑞瑞能説得很連貫、很流利,更重要的是慢慢地他敢於在眾人面前説話了。

説話前先唱首歌

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提倡的矯治口吃的方法是讓孩子在説話前先唱歌,即當孩子説話結巴時,就先唱一首他最熟悉的歌,我也積極了借用了這種方式。我瞭解到瑞瑞最喜歡的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他有時結巴時我就説:“來呀,讓我們先唱那首歌”。於是我倆就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唱完以後,我再親切地問他剛才想要説什麼,結果這時瑞瑞説話流利多了。這一方法為瑞瑞創造了一個從無意識地使用語言到有意識地運用語言交流過渡的機會。當瑞瑞第一次在有意識的交流中不口吃時,我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寶貝,你説得真好!”我看到他的眼裏閃出了一絲喜悦的光芒。經過多次練習,瑞瑞和我交談時已經較為流利了。

為大家背一首詩

集體活動外的空閒時間,我讓瑞瑞和同伴多聽多學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適合的兒歌、古詩等。聽熟後,先讓瑞瑞跟着同伴一起講,一起念,一起背,經過反覆練習,確信瑞瑞能獨立背誦後再請他單獨背誦。因為有研究證明,許多口吃者同別人一起朗誦時並不結巴,因為集體朗誦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一次,瑞瑞很流利地背誦了《詠鵝》,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他紅撲撲的臉上神采飛揚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篇五十:大班幼兒教育筆記

自我服務是指幼兒照料自己生活的簡單勞動。通過自我服務,能逐步培養幼兒對勞動的興趣和習慣。自我服務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和牀鋪,獨立地進餐和盥洗等。大班幼兒自我服務的質量要比小班、中班要高。例如在平時我會要求幼兒能夠正確、迅速地完成各項內容,並養成整潔的習慣,除了自我服務之外,還要求幼兒能照顧小班、中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平時我能以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教幼兒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在平時我先教幼兒自我服務的方法:首先,要讓幼兒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引起他們學習的願望和興趣,然後示範、講解自我服務的方法和要求。例如讓幼兒按順序模仿穿脱衣服和整理衣服、鞋襪,學會獨立地進餐和盥洗,正確使用湯勺和筷子,學會正確的刷牙姿勢等。如我班的向科羽小朋友是用左手吃飯的,在平時我會隨時注意她,幫她糾正姿勢,現在向科羽小朋友以改正過來了;第二,我採用了遊戲和競賽的方式鞏固學會的本領。如開展穿衣服結鞋帶比賽,“比比誰的被子疊得整齊”等;第三,對大班的孩子,我是鼓勵他們互幫互學,促使他們提高勞動的質量;第四,平時多發短信,讓家長密切配合幼兒園,教育督促孩子在家也能堅持自我服務。通過一個多學期的訓練,我班的孩子自我能力提高很快,平時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而且能互相督促。

篇五十一:大班幼兒教育故事

一位從德國回來的女士談及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頗有啟示。一個星期天,她領5歲的兒子到公園玩。兒子用一隻“紙飛機”換回了德國小朋友的一輛電動“小汽車”,這件事使母親大吃一驚。因為那隻紙飛機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這輛小汽車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開始她以為兒子説謊,當找到小汽車的主人和德國小孩的媽媽時,這位德**説:“小汽車是屬於孩子的,該由孩子做主。”她還説:“你兒子喜歡,小汽車就歸他了。過會兒,我會領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讓他知道這輛汽車值多少錢,能買多少個紙飛機,這樣他就不會第二次做這樣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干預、不阻止,也不單純批評孩子的做法,而是採取有效措施,及時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對孩子的這種尊重。尊重孩子的選權,並不能保證孩子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但他們畢竟還小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肯定會摔幾個跟頭,走一段彎路,但孩子的選擇能力卻在一次次嘗試中得以提高。讓我們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學,把愛變得更深沉一些、藝術一些。

大班幼兒教育故事:讓教育多份選擇和智慧

著名特級教師袁浩在處理4個放學後貪玩抓蝦的“小調皮”時,用瞭如下方法:袁老師事先對他們捉蝦的地點做了瞭解,發現了那個“清淺的小溪”是沒有危險的。於是當4個“小調皮”耷拉着腦袋,站在辦公室裏等着挨批時,袁老師只是笑着對他們説:“你們喜歡蝦子,這好啊!大科學家達爾文、法布爾從小不都是昆蟲迷嗎?你們誰能告訴我,蝦子喜歡歇在什麼地方?你是怎麼抓着的?抓蝦用什麼辦法最好?蝦子到底是什麼模樣、什麼顏色的,頭上有什麼?腳有多少隻?尾巴呢……”小調皮們傻了眼,只顧着抓,誰會注意到底是什麼模樣?看到孩子們傻了眼,袁老師又拍拍他們的肩膀説:“我本想讓你們明天向全班同學介紹介紹的,可是你們……這樣吧,你們再去抓一次,抓的時候,認真看看,好好想想,回來再講給我聽聽,好不好?”孩子們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學回家忙着捉蝦,這事若落在我們手裏可能會把他們的家長傳來!左一個“不遵守紀律”,右一個“不注意安全”,通常會把孩子説得眼淚汪汪!因為我們所關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學不回家捉蝦”這個事情的性質,至於孩子們捉蝦的危險大不大,壞事能不能變成好事,我們很少會去關心和注意的。在這一點上,袁老師做了有心人。他通過孩子們對蝦的特殊“情結”,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思考、探索、教孩子們如何玩得更有意義。教育就是這樣,有時只要我們的多些瞭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選擇和智慧。

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大班幼兒教育故事相關內容

篇五十二:大班幼兒教育筆記

户外活動的時候,小朋友們在進行跑步比賽,看大家跑的勁頭十足,只見甜甜跑完了很不高興的撅起了小嘴。“這是怎麼了?”我故意大聲問小朋友:“你們誰碰到甜甜了嗎?”小朋友們馬上紛紛搖頭。我看的真真的,知道沒人碰到他,就是故意問問。這時有一個小小的聲音:“他應該是跑不過別人,不高興了。”看着他不高興的樣子,我問他:“甜甜,你怎麼了?為什麼不開心啊?”甜甜低着頭不説話。這時劉子涵説:“楊老師,甜甜跑步比賽輸了,他就生氣了。”我安慰他説:“沒事的,這次跑輸了,我們好好練一練,爭取下次贏了就行了。不能因為輸了一次就不高興啊!”只見甜甜點點頭。

回到班級後,我和小朋友們開始做遊戲。同時我暗暗盤算着遊戲結果,讓甜甜和其他小朋友交換了一下位置,第一局我讓甜甜贏了,他很開心,接着第二局、第三局我讓他輸了,他的臉色開始有變化了,生氣的説:“我不玩了!什麼遊戲啊!”我説:“甜甜只要努力,輸就會變成贏。我們再玩一次好嗎?”他有些不情願的點點頭。我趁機引導他:“是啊,任何人都不可能總是贏,也不可能總是輸,但是隻要努力,我們也能讓輸變成贏!你説對嗎?”甜甜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我很高興,通過這次遊戲,能使甜甜對輸贏的態度有所改變。但是我又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把“輸贏”看得如此重要?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輸不起”呢?細細分析,裏面有很多的原因,有孩子自身的霸道、愛慕虛榮;有家長的遷就、寵愛;有教師的忽視;也有社會的風氣等等。可是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要面對無數的輸贏,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排除這種心理障礙,讓他們跨越輸贏的問題。輸贏是我們一生中必須去面對的問題,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不讓他們正確面對輸贏。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競爭意識,讓他們知道贏了不能驕傲,輸了不能氣餒,這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呢?首先,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兩個道理:一是要正視輸贏,“勝敗乃兵家常事”。做競賽性遊戲有贏也有輸,能贏固然很好,輸了也沒有關係,只要盡了最大努力就行;二是認輸並不是服輸。認輸只是承認自己當時不如別人,但並不意味着自己甘願一直不如別人;輸了之後,要認真分析原因所在,以便進一步學習、提高,爭取下一次能贏。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有競爭才會有發展。培養幼兒從小就有競爭意識,不但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更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讓幼兒從小懂得愛拼才會贏的道理,才能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多姿多彩的大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

篇五十三:大班幼兒教育心得體會

從事幼教工作不久的我,被分到大班做班主任。一開始我深怕自己做不好,產生畏懼心理。比較資深的老師鼓勵我説:“只要有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當不好的老師。”這句話警醒了我,成為我進入大班的動力。

大班的孩子接受能力強、膽大,創新能力也急速的進步。經過幾天對大班孩子的瞭解,我知道了大班的孩子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我也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孩子這份闖勁更好的發揮出來。

一次手工課上,我和孩子們做漂亮的新鞋子時,孩子們想要用膠水粘,我沒有否定孩子們的提議,只是説我們分組做,看哪一組做得漂亮。“好”孩子們的回答堅定有力,我也感覺到這是他們對我這個老師的一種挑戰。我給孩子們講解完後,孩子們開始製作了。我講解的是讓孩子把腳踩在卡紙上先畫下腳的樣了,可是有的孩子們卻沒有這樣做,直接用剪刀剪卡紙(不過還有點像腳的樣子),我也看到孩子們的想象有多麼的成熟。孩子做好模型後,有的決定用膠棒粘,有的決定用膠水粘,在輕鬆的音樂中,孩子興致盎然的製作着。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在手工課結束、在展示漂亮的新鞋子時,我聽到孩子們在竊竊私語,説還是老師厲害啊,老師做的多漂亮啊,我們要聽老師的話,做的一定也很漂亮啊。我心裏美滋滋的,很高興自己能得到他們的認同,同時也點評了孩子們的作品。

由這個事情,我有了這樣的大班幼兒教育心得:即使我們是經驗的積累者、知識的傳播者,也不能輕易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給以孩子適當的鼓勵,讓他們的創新精神得以延續。作為經驗的積累者,我們要提醒孩子們,不能只求達到目標,也要看效果,讓孩子們急速發展的能力得以鞏固;我們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也要與時俱進,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啟迪心靈,開發智慧,與大班的孩子共同成長。

警惕孩子的十大不良習慣

吃手指

孩子喜歡吃手指,在嬰兒期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嬰兒3個月以後,就應該慢慢糾正這個習慣。如果到了3歲以後還有吮指現象,會影響到牙齒健康。因為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處,容易形成開合。如果手指長時間頂在上牙牀的骨骼上,還會出現反合或上頜前突。

咬東西

有的孩子喜歡咬鉛筆、啃手指或者咬衣角、被角等,咬這些東西時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從而容易導致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用手摸牙

孩子在長牙或換牙時,會有癢或疼痛的感覺,所以孩子經常會用手去摸牙齒及牙齦,這樣會容易造成牙齒移位、牙頜畸形,以及創口的感染。

托腮

有的孩子喜歡用手託着一邊的腮部,或者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這些習慣都會對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咬脣

如果經常咬上嘴脣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頜向前突出。咬下嘴脣會導致上前牙突出,下頜後縮,上嘴脣會變得厚而短,呈張開狀,牙齒外露,呈“鳥嘴狀”。

剔牙

剔牙會使牙縫慢慢變寬,食物很容易陷進牙縫裏。另外,牙籤如果不衞生或者用力不當,剔牙時可能會造成牙齦被細菌感染。

偏側咀嚼

偏側咀嚼會使下頜向咀嚼側偏斜、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而且不常咀嚼的一側因為缺少食物的沖刷更容易堆積牙垢,出現齲齒和牙齦紅腫等牙周疾病。

吐舌頭舔牙

一般多發於孩子的換牙期。如果常用舌尖舔上下前牙,會導致開合。如果常舔下前牙,會形成下頜向前突的反合。如果舌頭同時舔上下前牙或經常吐出,會使上下頜均向前移位,導致雙頜前突畸形及開合。

用嘴呼吸

孩子長期用嘴呼吸,舌頭和下頜後退,會導致上頜前凸,上牙弓狹窄,牙齒不齊,看上去開脣露齒,上脣短厚,上前牙突出。

橫向刷牙

有的孩子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橫着刷牙會導致牙頸部釉質薄弱處過分磨耗,形成楔狀缺損,引起牙齒過敏,繼發齲齒,甚至牙髓暴露或出現牙齦損傷、萎縮。

孩子語言發展條件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高級神經活動形式,是人類相互交往的工具,也是人表達自己內心世界、思維的一種工具,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掌握並運用語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語言的發育不僅需要一個相當複雜及漫長的過程,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例如,脣齶裂的兒童就會無法正常發音。其次要有正常的聽覺的保證。言語的發育依賴於聽力,如果聽力出現障礙,就會失去聽別人説話的能力,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就無從學習説話,也就成了聾啞人。聽力在言語活動中還起着監督的作用,它能協調舌和咽腔活動的相互聯繫,從而保障説話的流暢性和發音的準確性。如果聽覺減弱的話,就不能夠聽清正確的發音,也就不能區分錯誤的發音,會出現言語的不清晰,因此,兒童要學會準確發音,一定要有良好的聽力。此外,還要有一個健全的大腦。大腦是語言活動的中樞所在,人的語言經過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感知後輸入中樞,經中樞分析處理後,再經神經傳出支配外周發音器官進行言語的口頭表達。如果大腦受到損傷,會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言語障礙。尤其是大腦左半球的損傷,在成人就會出現失語症。發音器官、聽覺、大腦這三個環節是保證語言發育的先決條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語言或言語的障礙。

除了以上談及的三個環節外,是否有豐富的語言環境也會左右語言的發育。在具備應有的先決條件外,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説話,多和外界接觸就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

性格塑造期的幾個危險信號

孩子性格塑造期父母需留心

一、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於,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蝟了。事實上,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無論什麼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並遵守規則。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要點: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

2.雖然他願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而實用。

二、壞脾氣情商(EQ)

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於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改進要點:

1.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總的説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2.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倡導 。“安全發泄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裏進行發泄;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我不行”

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説的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畢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質。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就根本不會開始去做事,即使在別人的促使下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能絆倒他,因為他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是可以的。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看,3-6歲是保護兒童自信心的關鍵期,自信心在這段時間建立地怎麼樣,對國小甚至成年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苦惱的父母經常用盡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孩子還是“挫折過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掛在嘴邊。近來研究人員發現,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誤用“賞識教育”的結果。很多父母(老人)為了鼓勵孩子,動輒將“真棒”、“最聰明”、“最厲害”掛在嘴邊,一點點好的表現都誇讚不已。

但是,孩子在外獲得的信息與此反差極大。他很容易就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還差得很遠。自信心從此一落千丈。經歷教育往往比語言教育來得深刻。關注過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備受關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錯,非常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嘗試。

改進要點:

1.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2.最重要的是,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説:“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説:“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課不亂跑,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在情商訓練營中,“失敗的樣子”、“給努力一個A+”都能傳遞給孩子關於自信的重要觀念和實用技巧。

四、不合羣3-6歲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

在人際交往上,他們還不理解友誼真正的含義。“好朋友”也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長卻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發現這樣的特質:願意分享、有愛心、願意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主動。而另一些則是“另類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有的孩子不斷地“故意”“撩”別人,讓同伴反感;還有的孩子游離在人羣之外,很難參與遊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社會人”,如果他們在人際方面有困難,是一定需要大人幫助和支持的。

天才是培訓出來的?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陳先生帶着自己未滿6歲的兒子來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樺樹灣教育”,陳先生來這裏的目的,一是為兒子尋找合適的幼小銜接培訓機構,同時,這個機構以“超常兒童”培訓著稱,“我也想測測孩子是不是神童,要是能考上‘育才’(學校)、‘育民’(學校)就好了。”

在我國學界,對“神童”的科學稱呼是“超常兒童”。

普通人雖然不能對“神童”進行科學的定義,但是,人們心目中還是有一個最樸素的認識:“非常聰明”、“有過人之處”、“人數極少”……

神童與上奧數班英語班有關係嗎

曾經,神童離普通人的家庭很遠。但是,這兩年與神童有關的報道似乎越來越多了,前幾天就有兩個13歲考上大學的神童被媒體反覆報道。而在現實生活中,神童似乎也不再“遙不可及”了。本月8日,本報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院內看到幾百名家長帶着孩子在等待,“我們是來參加人大附中早培班的測試的。”一位來自海淀實驗二小的五年級男生説。據説,這次來參加測試的孩子達到了4000人。

在北京的家長圈中流傳着一個“神童”培養的路線圖:3歲的孩子可以去考幸福時光陶然幼兒園,“幼升小”時可以考北京育民國小或育才學校,然後,國小四年級可以去考北京八中少年班和北京八中素質班,五年級時可以去考人大附中早培班,同時,還可以去考清華附中的“優才班”……

這樣,一個孩子就可以完成從幼兒園到中學的“神童”之旅了。

有考試就有培訓。

不少機構都開設了與“超常”相關的培訓班,彷彿培養個“神童”與上個奧數班、英語班沒有太大區別。

當曾經高不可攀的“神童”一下子“跌”進街頭巷尾時,我們不禁要問有那麼多神童嗎?而面對高昂的培訓費,我們不得不深入到孩子、家長、培訓機構和專家中,瞭解“神童熱”的產生還有哪些更深層次的原因。

至少97%的孩子是普通人

“神童”似乎多了起來。

家長的這種感覺也並非毫無依據。

在北京,20年前,大概只有北京八中有專門針對超常兒童的實驗班,10年前,北京有兩所學校進行超常兒童實驗。之後,北京的超常兒童實驗班逐漸增多了,2005年育才學校有了超常兒童實驗班,緊接着清華附中有了“優才班”,人大附中也有了“早培班”。

除了這些得到公認和被教育主管部門批准的以外,這兩年不少學校也悄悄有了“小五班”(國小五年級直接升中學的班級)。

真的有那麼多“神童”嗎?

20世紀初,心理測驗興起以後,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提出了智商這一概念,人們開始以智商作為定義天才兒童的標準。後來,人們又對用智商來定義“天才”的觀點提出異議。認為,定義天才兒童,不應忽視非智力因素。

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農指出,遺傳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開始,天賦確實存在差異。我國大陸心理學家提出了“超常”或“超常兒童”的概念,認為這些孩子的非凡表現既有先天的因素,同時也與後天的教育及成長環境分不開。

從中外心理學家對兒童智力普查的結果來看,智力超常兒童佔同齡兒童的比例一般為1%至3%。

以北京為例,2013年北京國小階段入學人數出現“井噴”超過了17萬,按照國際公認的比例,北京今年大概有有1700——5100名超常兒童進入國小階段,也就是説至少16.5萬的孩子應該都是普通人。

沒有任何研究表明,超常兒童在人羣中所佔比例發生了增多的趨勢,但是,身在家長圈中敏感的父母們自身的感受卻有着變化。這兩年參加各種“神測”超常兒童篩查測試的人數卻在年年升高。

這也許與“超常”是一個相對概念有關。施建農解釋,我們通常會給出一個界定的分數,有了邊界就會有人質疑,臨近點上下的分數之間到底有多大差異?“99分與100分到底有多大差異?89分與90分之間有多大差異……”

每個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大概正是這種“沒差多少”的心態,成為了“神童”虛高現象的心理起源。

培訓到底有用嗎

與學者的冷靜態度不同,培訓市場上的專家顯得非常熱情。

“在帶女兒考育民、育才這半年裏,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作為家長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是失職。”北京市朝陽區的全職媽媽柳女士説。

本月20日柳女士的女兒滿6歲3個月。

説起女兒,柳女士總是充滿驕傲。女兒從兩歲起就表現出了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她對毛絨玩具、芭比娃娃無所謂,卻瘋狂地喜歡聽故事,尤其是歷史故事。適合兒童閲讀的那些簡化了的歷史故事根本不適合她的口味,她已經纏着媽媽講完了《世界歷史》、《上下五千年》。“我不上班,所以每天用最多的時間給她講歷史。我太累的時候,她就自己看,所以,也認識了不少字。但是,她嫌自己看得慢,所以,只要看見我一閒下來馬上就要求我給她講。”柳女士説。現在柳女士家裏的電視頻道總跟着歷史題材的紀錄片和電視劇走,那些被很多孩子追捧的動畫片,在她家裏根本沒有市場。

面對這樣一個有些特別的孩子,柳女士在她的教育上頗費了一些功夫,不僅隨着她的興趣大量購買歷史類書籍,同時,也試圖尋找女兒在其他方面的天賦。當她發現並不怎麼刻苦練琴的女兒,在音樂課上總是第一個聽出和絃,讓她學圍棋,她很快就能下贏比她先學的哥哥、姐姐,柳女士給女兒報了中科院心理所的“創新學習班”,希望能獲得更加專業的指導。

自從給孩子報了這個班以後,柳女士經常遇到培訓機構的人給她塞資料。“我一直覺得天才就是天才,怎麼能培訓出來呢?”

眼看着女兒就要到了入學年齡,聽朋友介紹北京有一些學校招收“神童”,柳女士決定試一試。

剛有了這個念頭,就趕上“育民”的考試。於是,柳女士帶着女兒去“裸考”了。在等待的時候,柳女士才發現周圍的不少家長早已熟識,原來他們都上過“超常兒童”的培訓班。

女兒從考場出來了,柳女士問她考得怎麼樣?女兒笑呵呵地回答,不難。但是,對具體考了什麼內容似乎回答不出來。

讓柳女士震驚的是,與女兒同時出來的另外一個女孩,卻從頭到尾把考試中出現的每道題都畫了出來。並且一邊畫一邊説:“這樣的題我見過”、“這樣的題我們練過”……

柳女士第一次感受到了培訓與否的差距。

真正的“超常”無法通過培訓獲得

難道“超常兒童”測試也可以通過培訓提高成績嗎?

有這樣疑問的不僅只有柳女士。

心理學碩士畢業的王女士有一個五年級的兒子,他們也參加了本月初在中科院心理所舉辦的“超常兒童”的測試,沒有獲得通過。“家長們都説了,現在孩子們都去參加培訓了,去年有得B的就能進入下一輪,今年得B就不行了。”

一位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的話似乎印證了家長們的猜測。

這位工作人員給前來諮詢的家長順手畫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個大三角形用一個十字分成了4個小圖形,然後在每個小圖形裏用1、2、3、4標上了序號,問孩子這幅圖中一共出現了幾個三角形。一般的孩子在看到這道題時,都覺得很簡單,很快就會數出5個三角形。“但,其實,孩子都忽視了“4”這個標號中也帶有一個三角形。”這位工作人員説。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培訓似乎真的很有幫助,至少這些孩子再見到上面的題目能思考得更為全面。

不過施建農卻説:“真正的“超常”是無法通過培訓獲得的。”曾經有連名字都不會寫的孩子,照樣能通過測試篩選出來。

為考超常班而進行的培訓有哪些內容呢?

記者諮詢了“巨人”一位姓秦的老師,“加強課內學習的內容,同時做一些思維方面的訓練,其實也就是簡單的奧數題。另外英語、語文不需要培訓,閲讀廣泛一些就可以了。”這位老師説,“説實話,早培班裏面都是學奧數的牛孩,所以要早動手準備。”

超常兒童的篩查測試完全是另一種測試,施建農介紹,對超常兒童進行篩查的測試是一個科學的過程。成績不是隨隨便便經過培訓就能提高的。“雖然説只要測試就一定存在誤差,但是,這麼多年我們可能會漏掉一些優秀的孩子,但是基本沒有誤測過。”

曾經有不少家長向施建農諮詢用不用培訓,“我通常都會問他們這樣的問題:培訓班會給你什麼承諾?”其實,基本培訓機構給出的承諾是:過不了初試就退一半的錢。也就是説培訓者連通過初試都無法保證。而且,按照超常兒童在人羣中通常所佔比例為1%——3%算,“假設我們“超常”實驗班的孩子都出自培訓班,那麼也會有至少97%的孩子註定是考不上的。”施建農説。

幼兒時期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近年來,由於幼兒教育備受關注,所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似乎成為爭奪優質幼兒園的充分理由,好像入不了名牌幼兒園就意味着上不了好國小、好中學、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謀不出好生活。

雖然在中國和不少發達國家的教育體制中,幼兒教育未納入“義務教育”系列,但相關的探索和實踐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幼兒園開了各種各樣的課,五花八門的興趣班也幾乎擠佔了兒童的許多玩耍的時間。不僅教育的工作推至胎教階段,商家和培訓機構的忽悠也弄得家長十分緊張、迷惑,以各類知識和藝術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兒童教育幾乎形成了不斷加碼、不斷膨脹的怪圈,將兒童學習引入非常危險的迷途。

那麼,在0—6歲的學齡前階段,最需要啟發孩子、提升孩子能力的內容是什麼?對此眾説不一,探索多元,使家長越來越迷茫。從人的發展和教育的角度看,任何有意識的培養和訓練都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階段的規律,都要使孩子具備接受教育的良好基礎。

從古至今,中國的老百姓總愛對孩子講“要聽話”,這個“聽話”不是要孩子盲目地服從家長,而是有“注意把話聽懂”的深意。因為國人早就明確,兒童的發展要有童趣,要符合兒童階段性發展的特點,而不能“揠苗助長”,否則知識發展與身心發展不協調,會有諸多後患。為了使兒童健康順利地成長,首先要使其能與社會環境很好地交融。而作為最基礎、最重要的交融媒介,就是人們的語言。為此,從古至今,幫助兒童學會語言交流便是啟蒙教育的第一要務。有了基本的語言聽説能力,外界的信息可以有效地接納、最初的思維訓練有了基礎、思維的成果也可以通過表達不斷修正完善,知識學習、道德規範、能力提高、自我表現、個體安全等,都可以寓於其中。

20世紀60年代和後來的70—80年代,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呂敬先研究員曾在北京市的門頭溝、宣武區等不少國小和幼兒園進行過專門關注兒童聽説的教育實驗,試圖通過教導學生觀察,並進行讀話、寫話鍛鍊,使國小生在學前獲得的聽説等母語能力能為其語文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能力的全面提高打下重要的基礎,並取得了很好的實驗效果。

通過基礎性的兒童語言聽説能力的訓練,後繼的教育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十數年前,一些研究中國小數理學科教學的專家轉而關注語文教學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發現,學生的許多數理學科問題實質上是語言和理解問題。隨着對學生問題研究的展開與深入,也有不少教育者意識到,學生與教師、家長越來越深的“代溝”和德育問題也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歸因於語言交流和思維發展水平。

可見,如果説兒童的學前基礎教育很重要,那麼對兒童、教師和家長而言,注意把自己的話説明白,把別人的話聽明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對此,不僅兒童當下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其日後的學習和發展更離不開;不僅兒童的相關能力培養很關鍵,家長和教師的相關意識和能力更值得注意。

篇五十四:大班幼兒教育心得體會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學數學不光是為了計算和應用,更不是為了無休止的做題;學數學,是在學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要有依據的數學思想,是在學一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應是數學課程的中心,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通過主動探索,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過程。

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

只有樹立“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家説:“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説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多采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

三、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於幼兒生活,相似於幼兒心理髮展,相似於動物性,相似於幼兒的好模仿、好户外活動、好奇、好合羣、好成功、好稱讚、好動、好遊戲。

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瞭解幼兒行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兒自發的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

教師應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傾聽孩子們的談話,瞭解幼兒表面看似錯誤行為的真正目的,避免誤解和傷害幼兒,保持他們永久的樂於探究身邊數學現象的慾望。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五、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劃,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户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

六、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遊戲

幼兒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一次,組織幼兒看魔術表演,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這説明,小班幼兒不是不能相對時間長一點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如:小班學數字“4”。我講了《4的故事》:小白兔問媽媽:“媽媽,今天我們認什麼字呢?”兔媽媽拿起一張寫有“4”的卡片,説:“教你認‘4’,1、2、3、4的4”。小白兔看了看卡片,説:“媽媽,我會認4了。”兔媽媽説:“你去找一找4的朋友吧!”小白兔走呀走,遇到一張桌子。桌子問:“小白兔,到哪兒去?”“我去找4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數一數我的腿吧!”小白兔鑽到桌下數起來:“1、2、3、4,你有4條腿,對,你是4的朋友。”講到這裏,我開始問:誰還是4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牀、小狗、小兔……4條腿,都是4的朋友。這樣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篇五十五:大班幼兒教育筆記

有一次,在樓道內,我無意間聽到幾個孩子在談論她們的小祕密。其中,吳敏小朋友對丁麗小朋友説:“你叫我二姐”,接着就聽到丁麗小朋友順口叫了一聲二姐,更想不到的是,兩個小朋友竟然微笑着擁抱在一起。她們是多麼天真,又是多麼幸福。竟然在樓道這一剎那也如此開心。

看到這一切,我突然生出一個念頭,如果在班級中按孩子的年齡給小朋友分出哥哥與弟弟、姐姐與妹妹是否會收到如此好的效果。我就把我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同代班教師李老師講了一遍。於是在班中便開展了《我們都是一家人》活動。老師根據每個小朋友所報年齡及出生月份,將小朋友分成六個年齡段。根據年齡大小分別稱呼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並告訴小朋友,哥哥、姐姐要愛護弟弟、妹妹,要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樣,玩玩具、分點時要做到不爭不搶。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要聽哥哥、姐姐的話,同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間也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永遠做好朋友等。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班級的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告狀的小朋友不見了,愛哭鼻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相應出現,哥哥、姐姐幫助弟弟、妹妹系鞋單。哥哥、姐姐不小心碰倒弟弟、妹妹時會説“弟弟或妹妹對不起”等。看到這些可喜的變化,我有一種成功的喜悦感。我深刻領悟到“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的真正含義。

篇五十六:大班幼兒教育筆記

放學了,看着家長接走一個個孩子。今天的任務圓滿完成。

咦,身後還有一個瑤瑤,送她回家吧!可能家長忘了,反正也不遠。

門虛掩,姥爺在家,姥爺身體有點不方便,但瑤瑤還是説:“老師你回去吧,我跟着姥爺就行,我乖聽話”。回園打掃衞生,考慮一定要給瑤瑤媽媽打個電話,正好有點事情耽擱了,還不如直接去家看看。這時候瑤瑤姥姥回來了,她説因為去大姨家弄酒瓶耽誤了。酒瓶?我後腦立刻清醒,看着紮成捆的啤酒瓶,唉!要是白色酒瓶該多好,孩子做青花瓷就有材料了。我順口問了一句,有白色酒瓶嗎?姥姥隨便從一個箱中拿出一個白色酒瓶,這種嗎?我瞬間喜出望外,這會孩子做手工有戲了。“恩,我需要挺多,買你們的行嗎?”“王老師這個東西幾分一個,你不早説,為了孩子五十個都有,明天給你送幼兒園”“不不。麻煩了。我自己來拿就行,太謝謝了。”

事後,我反思,如果只是打個電話或許我我還在找白色酒瓶的影子,給孩子多一點關心,與家長多一點交流,收穫的將是更大的回報!小班孩子時常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我也着急怎樣教育活動培養的分享習慣。

今天是穎穎的生日。下午媽媽帶來了蛋糕。水果和禮物。孩子們異常的興奮,我接機向孩子展開教育,“穎穎,媽媽帶來了好吃的東西與大家分享,當你有好吃的東西、好玩的東西也要分享哦”,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着。

從那天開始睿一小朋友帶來了草莓,凡凡帶來了西紅柿,辰辰帶來了核桃……孩子們在品嚐到美味的同時好習慣正進一步培養。

早晨入園,不少幼兒又把“好吃的”放到我手裏,“老師,我想與小朋友分享”。下午水果加點時間我把孩子們帶來的好吃的一一分給了他們,孩子們的小餐盤裏有餅乾、瓜子,爆米花、泡泡果還有幼兒園裏的大蘋果。我發現帶來瓜子的辰辰盤子裏卻沒有瓜子,他説都分給了小朋友。我説:“辰辰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他卻沒有了,怎麼辦?”孩子們聽到後又把手中的餅乾給你辰辰一些。看到孩子們的做法,我欣慰的笑了。

篇五十七:大班幼兒教育筆記

孩子們在離園前看了“密室大挑戰”,是教幼兒動一動身體的節目,孩子們很感興趣,“動一動”的慾望越發強烈。離園的幼兒都陸續被家長接走了。只餘下了美術班的幼兒,他們顯然受了“動一動”節目的影響,不能安靜下來,我想這是孩子的特點,就讓他們再開心一會兒吧。幾分鐘後,該送他們去美術班學畫畫了。我帶隊,八個孩子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飛到我身邊,整好隊,他們還是不能平靜下來,往樓道里走,他們更是開心,無顧忌地跺起腳來!“咚咚咚”的,聲音很吵。我説:“咱們不跺腳了,安靜地走!”一兩名幼兒聽了我的話,多數幼兒還是嘴上吵着,跺着腳。我想,這樣的狀態和情緒不利於他們美術的學習,還有可能進教室後影響到其他幼兒。我就用命令的口吻説:“都不許跺腳了!”幾個男孩的情緒還比較高漲,我的命令效果不明顯。

我忽然想到最近教孩子們的一首歌《小鼓響咚咚》,在課上我們還進行表演唱,效果很好。於是我一邊做動作一邊唱:“哎呦呦,這不行!然後更小聲地唱:“妹妹睡在小牀中,”逐漸用更輕地聲音唱:“我説小鼓別響了。”他們特別小聲地附和我:“小鼓説聲懂、懂、懂”他們唱的時候聲音很小,而且走路變得躡手躡腳的,就像小花貓一樣。哈哈!目的達到了。到教室了,孩子們輕聲的和我説:“馬老師再見,看到他們如此懂事,我很高興!

幼兒在被高漲的情緒包圍時很難一下子平靜下來,用強制手段不是好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教師在幼兒情緒難以控制時,也容易使自己的情緒同樣高漲,不易自控,容易衝動,這時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平時什麼情況下幼兒能平復情緒,穩定情緒,及時進行調整、應用以取得雙贏效果。

篇五十八:第一場雪幼兒教育隨筆

第一場雪幼兒教育隨筆

20xx年,江南福地迎來了第一場大雪。雪花紛紛揚揚,擺動着輕盈的身影,帶着冬天的祝福,悠然而至,給幼兒帶來了無限歡樂。這裏地處江南,難得見到此等大雪。孩子們都被紛紛揚揚的雪花所吸引,眼中閃爍興奮、渴望和迫不及待要出去玩雪的神情。看着孩子們那渴望的眼神和上天賜予我們難得的禮物,我也忍不住湧起一份衝動,一個全新的方案在腦海中迅速形成,隨即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調整今天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與雪花來個零距離接觸,讓他們在雪地裏“瘋”個夠。因為這裏已經好幾年沒下過這樣的雪了。我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帶着躍躍欲試的孩子們沖人了白茫茫的操場……

這一衝可不要緊,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驚喜,更多的是創意。就在這嬉笑玩耍之間,孩子們玩出了新意,玩出了一番新天地。就在這不經意間,孩子們收穫了很多,得到了平常在教室裏所得不到的東西。其實,感受最大的還是我自己本人。看着孩子們歡呼雀躍的身影,聽着孩子們大呼小叫的聲音,我感到了孩子們此時那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快樂。

快樂一:踩腳印

貝妮第一個踩上雪地,驚奇地尖叫説:“呀,腳印!小腳印。”緊接着,孩子們你一腳、我一腳,雪地裏留下了一串串大小不一、各不相同、清晰可見的小腳印,我也趕緊印了一個大腳印並拿來相機記錄下了這開心的一刻,並引導孩子發現腳印裏的祕密。留心觀察不同的腳印。找找腳印上不同的花紋,用到了哪些線條裝飾,比較腳印的大小。貝妮説:我發現“大寶”鞋底上的花紋了,是螺旋線、波浪線,中間還有一個太陽,四周有放射線……茜茜説:我鞋底的花紋都是直線,像一個個樓梯;老師,你看,“開心”鞋底的花紋是鋸齒線;俊俊説:我的腳印比你大,你才這麼小。老師,為什麼腳印有深有淺?豔豔説:你用力踩踩試試,腳印變深了吧。明明説:你不能亂踩,要輕輕放下,用力壓一壓,腳印就清楚啦!有的孩子還躺在地上印個人形,開心的笑聲迴盪在操場……

快樂二:接雪花

調皮的恆恆攤開雙手欲接住從空中落下的雪花,接到一片小雪花後,興奮地衝到我面前説:老師,看,小雪花。他像抓了個寶似的把雪捧在手心裏細細端詳,一會兒工夫,小雪花就融化不見了,他沮喪地撅起了嘴巴一臉的不開心……。於是,我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們探究雪花裏的學問。我給孩子們提供彩色紅紙,鼓勵幼兒繼續接雪觀察,數數有幾個雪花瓣?看看雪花的形狀,聞聞有沒有味道……同時,引導幼兒用優美詞句予以表達或引發幼兒回憶關於描述雪景的古詩,幫助孩子們瞭解雪花的常識。

快樂三:打雪仗

忽然,“大寶”等幾個孩子忍不住抓起一把雪,捏成個雪球用力“砸向了”我,我猝不及防,一下就“中獎”了。這下可不得了了,孩子們好像引爆了炸彈一樣,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操場上頓時沸騰起來,呼喊着、蹦跳着,一時間,銀彈飛舞,劃過道道漂亮的弧線,在空中穿梭、飛舞,不時在幼兒的頭上、身上、胳膊上開花,我和孩子們完全融人了銀色的世界裏。過了一會兒,大家停止了互相攻擊。孩子們,個個小臉通紅,渾身冒着熱氣,那冬日的寒冷已經不知了去向。

快樂四:新遊戲

大概是喜新厭舊的緣故,孩子們玩着玩着,很快就出現了新的花樣。他們就地取材,一個個有趣的雪地遊戲便應運而生了。有純手工製作的,有借用工具製作的;有獨立完成的,有合作進行的。最有趣的要數小哲了,他拿出自己的`玩具剷車,按動按鍵,像模像樣地操作起來。只一會兒工夫,剷車已是滿載了……孩子們看着自己的一件件新作,不禁拍手叫好起來。老師,我做了個“雪湯圓”,你嚐嚐吧;老師,我做了“雪花冰激凌”;老師,我們做的“雪花炒蛋”;我們開來了雪地裏的“除雪車”……操場上,孩子們變着法的玩耍着,歡聲笑語伴着飄灑的雪花飛舞着……

看着一個個盡情玩耍、對雪花戀戀不捨的孩子,我感慨“下雪真好!”大自然就是一本讓人受用不盡的綠色課本,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綠色寶庫,裏面絢麗斑斕,資源豐富。只要你善於利用,就能讓他們盡情地享受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今天,孩子們在雪地裏的體驗,也許今後一生都難於忘懷。我真想回到童年,和孩子們一起在這無拘無束的白色世界裏盡情玩耍!盡情享受!盡情體驗!我想,教育就該如此,用孩子的目光去觀察,就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

篇五十九:家長的幼兒教育隨筆

家庭教育的過程是家長對孩子實施全方位的教育、培養、引導、影響的過程,也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相互影響、相互陪伴、共同的成長的過程。既然要教 育、培養、引導孩子,就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習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爭取以最好的狀態去面對孩子,以免在 無意中給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1、千萬不要溺愛孩子,孩子的許多壞習慣,都是因為家長的溺愛造成的。

2、孩子的習慣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3、對孩子的溺愛,有時是源於家長的補償心理。認為自己小時候困苦,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再受苦了。但我們父母並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為了孩子未來的幸福,小時侯吃點苦,為的是長大後少吃苦。

4、家長是孩子的老師,是永遠的老師。

5、孩子也是家長的老師,小孩的純真、質樸是家長要學習的。

6、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樹的話,家庭就是土壤,教師是園丁。如果土壤肥沃,樹就會長得好。再加上教師如果是一個優秀的園丁的話,小樹就能長成棟樑材了。

7、對孩子的第一次無禮要求,家長就要堅決拒絕,不然以後就會有更多的無禮要求。

8、飲食習慣,關係到其他習慣的養成。如有好吃零食的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

9、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要求他自己做。家長一定要少代替。

10、與孩子一起看看書或報紙,然後分別談談感受。

11、在家庭中多表揚孩子。在表揚中成長的孩子,才會自信。表揚與溺愛,不是一回事。

12、從小要教孩子,家裏來了客人,要有稱呼。即使是同齡人。

13、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孩子,很多都會養成壞習慣。因為爺爺、奶奶一般不敢對孩子提出嚴格要求。

14、家長再忙,回到家,都要和孩子説説話。這樣可以增進親情,增加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15、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喜歡集體,善於交往,是未來成功的重要的素質。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包辦一切,致使幼兒最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和勞動習慣都比較 差。所以,在家中,家長可以積極鼓勵幼兒自己吃飯、穿鞋襪等,也可以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幼兒不僅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懂得積極幫助他人。當然也 不能忽視家長以身作則的作用,要做到深入瞭解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鼓勵、賞識他們,給其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讓他們大膽朝前走。就如讓幼兒學走路 時,就要放開手,鼓勵幼兒自己走動起來,慢慢也讓他們學着跑起來。當幼兒成功完成“任務”時,家長也應為他們加油、喝彩。

篇六十:幼兒教育隨筆:早操趣事

天氣有點陰,天氣預報説會下雨,但早晨來幼兒園的時候還沒有下,也沒有風,我喜歡下雨前的天氣,因為下雨了空氣就會變得很新鮮了。

早上出去做操,操前的律動音樂是《我愛洗澡》,昨天下午剛和孩子們做了這個小律動,沒想到今天就派上用場了,於是我和孩子們都做的很開心,也許是因為覺得學以致用了吧,大家的心情也隨之“上揚”起來。

開始做早操了,變隊形的時候變成了兩個圓,諾諾説:“我怎麼記得昨天不是李老師在我們這一隊啊?”雅琦立馬反駁她説:“哪有啊,昨天明明就是李老師在這一隊的。”其他的孩子也都表示贊同,這時瑞鑫冒出了一句很可愛的話:“為什麼這一隊只有李老師在這,而另一隊有馬老師和劉老師呢?哎呀,太不公平了!”呵呵,這孩子太有趣了,我對他解釋説:“三位老師是輪着帶隊的,誰都有一個人帶一個隊的時候,所以啊這不存在不公平的現象啊。”他似乎理解的點了點頭,開心的笑了起來。多懂得疼人的孩子啊。

在做《向前衝》這個音樂律動時,動作大部分都是跑、跳、踢腿的動作,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音樂,他們每次跳這個的時候都很開心,看着他們笑,我也開心的笑着,淑怡邊跳邊對着我説:“李老師,你跳的太瘋狂了!”我不禁有些驚訝,隨口問她:“我哪有瘋狂啊?”她卻説:“你看看你踢得腿那麼高,簡直太瘋狂了!”你説這孩子多可愛吧,我笑了笑對她説:“那我們就一起瘋狂的跳吧!”孩子們都笑了起來,也都“瘋狂”的跳着早操。

有這些可愛的精靈在身邊,讓你不得不每天都開心的度過;有這些開心果在身邊,讓我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快樂。

篇六十一:幼兒教育隨筆:玩沙包

冬季已到,為了增強孩子們的體制,加強户外體育鍛煉。我園除了讓孩子做操,跑步;還讓孩子排球,跳繩、玩呼啦圈,以及踢毽子,玩沙包。

我班着重讓孩子玩沙包,老師示範沙包的玩法。

教孩子自拋自接沙包、扔沙包、踢沙包、頭頂沙包行走、兩名幼兒互拋接沙包運沙包、左右手自拋接沙包等等多種玩法。

幼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樂在其中。

篇六十二: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開學已一週有餘,因為班級的人數較少,很少讓孩子到室外活動,似乎在教室裏活動也不錯,幼兒教育隨筆。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幼兒到室外活動為好。

首先,孩子到室外活動,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有助於增強幼兒的體格,養成健壯的身體。

其次,在室外活動,場地較大,孩子們做什麼都可以放得開,少有約束,可張揚孩子的個性,讓他們的身心放鬆,有迴歸自然之妙處。

第三,到室外活動,孩子的眼裏所見皆實物,有助於教師進行隨機教育:你想,面對紅花綠草,你講故事也好,説兒歌也罷,已天地當教室,已周圍的景物做教具,孩子們置身其中,其樂融融,用這樣的方式教學,陶冶孩子的情操,淨化孩子的心靈,教育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嗎?

當然,讓孩子到室外活動,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衞生,選擇的地方應是清新、自然、整潔的地方,防止孩子有意外的感染。

二要注意安全,要選擇有安全保障的場地,以防止孩子有意外的事故發生。

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有這麼多的益處,那就多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吧,這樣,你的孩子會更加聰明、活潑、可愛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r4j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