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多篇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多篇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多篇

婺源,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徽州六縣之一,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鎮市,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歡迎查看。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讚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縣,歷史上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裏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蹟遍佈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

這裏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於青山綠水之間:或依山,隱現於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於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雲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鬥豔。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靈秀,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賢俊之廣眾而著稱。

縣境內縱橫密佈、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峯、古樹茶亭、廊橋驛道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於一體。著名景點有西北的大鄣山與靈巖洞羣,東北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遊山,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文。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因襲唐詩而得名的宋代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裏四周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橋的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石桌石凳,在這裏或品茶弈棋,或瀏覽風光,讓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閒和寧靜。

離縣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鄉掃墓時親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逾800餘年,長勢依然旺盛,古杉之巨,為國內所罕見。

生態環境優美的鴛鴦湖,成羣成對的鴛鴦,如鮮花綻開於湖泊之中,形影不離。

婺源不僅景色優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歷來享有書鄉之譽。這裏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足見其文風之盛。婺源物產豐富,有遐名中外的茶葉“婺綠”,可謂中國綠茶中之上品;味道鮮美的荷包紅魚,被譽為“人間天物”;石冠羣山的“龍尾硯”(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婺源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 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着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遊覽區,給人們一種迴歸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覺。對那些久經都市嘈雜喧鬧的人們和愛好旅遊、美術、攝影的藝術工作者來説,到婺源一遊或收集創作素材,不能説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選擇。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二: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裏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8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着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裏文風鼎盛,古蹟遍佈,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羣更為經典,這裏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佈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着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説。

這裏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裏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裏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衝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裏有“無婺不成徽”之説,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説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着飛檐翹角的民居,這裏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釣魚台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裏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帶團導遊詞上饒婺源三: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前往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的故鄉——婺源旅遊觀光!由我來擔任大家的嚮導,希望通過暢遊覽勝,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為了使大家對婺源有個大致的瞭解,我首先介紹一下婺源縣的情況: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的東北角,它的東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程城衢洲,西面與瓷都景德鎮相連,北部靠着皖南旅遊勝地黃山,南部接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是一顆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綠色明珠。全縣總面積3900平方公里,轄11個建制鎮和15個鄉,人口33萬。縣城就設在紫陽鎮。婺源建縣於唐開元28年(公元740年),踞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縣名婺源,則是因為“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縣境內有一條河流稱為婺水,它的意思就是“婺水的源頭”。縣境內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與莊園”之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區小縣。

説到婺源就一定介紹它蜚名中外的四大特產,這四大特產特別用四種顏色來代表的,分別是“紅、綠、黑、白”:紅指的是“水中瑰寶”荷包紅魚,它肉嫩鮮美是我國淡水魚的良種,被選入國宴。美國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訪華時都品嚐過婺源的荷包紅魚。我們各位團友的口福也不淺,在你們今天用餐的時候就可以品嚐到這道味道鮮美的地方特色菜;綠指的是“婺源綠茶”,它在唐朝時就已經被記入《茶經》,宋朝時被稱為“絕品”,明清時期曾以“湯碧、香高、汁濃、味醇”等特點獲得嘉靖皇帝賞賜銀牌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黑則是“硯國明珠”——龍尾硯,早在唐朝就以“聲如銅,色如鐵、性堅滑、善凝墨” 名揚天下,南唐後主李煜誇為“天下冠”;白是江灣雪梨,果體大肉厚、鬆脆香甜,屬於果中上品。

婺源古時屬於“吳楚分源”之界。自唐代建縣以後,文分風昌盛,先後養育了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清代經學家江永、近代鐵路工程大師詹天佑等一代名流。從宋到清,全縣考取進士550人,明清朝竟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之説。

那麼我們今天去婺源參觀遊覽的主要是當地有名的古村落及徽派建築,説到這裏我們各位團友可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要用安徽的“徽”字來命名呢?這是因為在唐朝建縣的時候婺源本屬江西所有,但後來的改朝換代中曾被劃到安徽,不過近代又重新劃回了江西。地方雖然是劃回來了,但不管是婺源本地人還是外省的遊客還是習慣性的把這些建築和生活習慣稱為徽派建築和徽派文化。我們要參觀的這些徽派建築的特點非常多,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但任何一幢宅子都遵守一個基本的風格“粉牆黛瓦,飛檐戧角”。白色的牆,黑色的瓦,兩邊是高高的封火牆,又稱為“馬頭牆”。而這些宅子的主人一般是兩種人:一種是“當官的”,徽州自古讀書人多,地方窮就必須讀書。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後多數為官者會在家鄉建起官邸光宗耀祖。另一種就是商人。因為本地多山地少田地,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男人到了十二、三歲很多會外出謀生、經商。因婺源盛行朱子之禮,自古多名人。

他們從小接受着文化、道德的薰陶,在外經商非常講究誠信,兢兢業業,很多人都發家致富了。他們發財以後,會回到自己的家鄉修建房屋,並把自己多年夢想融入到房屋的建設當中。但在古時候,商人的身份很低,俗話説“人分三教九流”,商人連九流也算不上,所以他們的房屋就是建得豪華氣派,與當官的房子存在着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從大門口就可以讓人一眼分辨出主任的身份、地位。這些我們都留到景點裏再一一講解。講到這裏,有一個問題要問我們各位團友了。前面説婺源自古官吏多,那麼誰做的官最大呢?這個人是我們各位團友非常非常熟悉,經常從電視中看到的人——我國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你們一定會很奇怪得想:江澤民不是江蘇揚州人嗎?這個話題還得從江澤民的爺爺的爺爺説起。當時他的這位祖先考取功名後,到揚州走馬上任就一直留在揚州沒有回來了。但在2001年5月29日,江澤民千里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婺源,視察了這裏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並且去了江灣,看望了許多江氏本家親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r8g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