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新版多篇】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新版多篇】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新版多篇】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 篇一

審視中國當代社會問題

麥爾哈巴

510204901

4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加上網絡等新興媒體對輿論空間的擴充,一些一直被忽視或屏蔽的問題也開始露出水面。各種社會問題在我們生活中的頻頻出現和媒體輿論帶來的空前強大的壓力不得不讓我們去認真審視這些問題。

中國社會與現代化進程有所關聯的社會問題是非常繁多的。無論是同先發國家相比,還是同其他後發國家相比,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社會問題很不相同,有着一些明顯的特色。中國社會大致存在着這樣一些社會問題:失業問題,腐敗問題,拜金主義問題,極端的利己主義問題,貧富差距拉大問題,發展不平衡問題,行業不正之風問題,貧困化問題,民工潮問題,職工勞保問題,道德問題,代際矛盾問題,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問題,住房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幾乎覆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下面我們重點探討這其中一些問題。

官員腐敗問題

“走後門”在我們社會中已經成為老生常談。從考試到升官,甚至做手術無不關係着“走後門”這一環節,以至於這已成為全國公民的一種“習俗”。公民對賄賂的曲解進而導致官員也對其習以為常。長時間的被賄賂使得一些官員將其視為各種流程的必要環節,對民眾造成壓力,這種惡性循環導致我國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

然而解決腐敗問題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腐敗現象古來有之,起因錯綜複雜,久治不絕,根深蒂固,完全根除這一社會惡習似乎不太可能。相反,當今腐敗問題日益加重,嚴重到連紅十字會的廉正都受到質疑,嚴重到甚至像國足一樣形成一個連鎖環。

腐敗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對於權力,財富(或名利的表述)的不正確看法,和缺少信仰最高層次的自我約束。貪官之所以“貪”,是因為他沒有正確的思想,抵禦不了“名,利”的誘惑力,從而產生了貪污腐敗的行為。因此解決腐敗問題應先從思想開始。如今腐敗問題的加重表明,往前中國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還遠遠不夠,除了後果極為嚴重的大型貪污,多數貪污行動只停留在口頭懲罰上,而對貪污者或貪污系統造成任何影響。甚至一些貪污活動在羣眾眼皮底下也會被視而不見。目前,貪污行動已經形成一種從上級到下級的連鎖線。

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按理來説工人階層應受到較大的關注,可是工人生活保障乃至生命保障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保障。

其中最值得重視的農民工問題。農民工是我國的制度變遷與社會轉型期間所出現的特殊羣體,儘管農民工“亦農亦工”,他們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羣體。“非農非工”的特殊身份使他們一直處於尷尬的境地,但他們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他們的權利卻得不到相應的社會保障。

農民工“廉價勞動力”,工資水平低,拖欠時有發生;工作時間極長,超負荷從事繁重工作。過去幾年,礦工遇難,工人工資拖欠等問題頻頻出現,富士達連續出現的幾次員工跳樓自殺

事件更是升級了農民工問題。雖然隨着媒體輿論監督的加強和政府重視度的提高,相應的政策出台,農民工問題也得到一些改善,但農民工現狀的完全改善還需要一段漫長的路程。 農民工廣泛分佈在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已成為經濟建設中的生力軍。因此,在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矛盾多發期之時,關心和保護農民工,進一步解決好農民工問題,化解可能引發的社會矛盾和糾紛,對於促進經濟、保障社會穩定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就業問題

在金融危機以後,“就業”這一次變得更加燙手。看到人才市場擁擠的人羣,大家便開始開玩笑的説“人才”變成了“人踩”。大學生作為高投入的社會羣體,越來越開始擔憂投入與回報不成比。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擁有理性的認識,找出問題、對症下藥是為充分發揮大學生能力的關鍵。

大學生就業問題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矛盾:

一、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與大學專業設置、培養模式非市場化之間的矛盾:

把畢業生推向了市場以後,畢業生就業市場總體上還存在着信息不暢、供需溝通渠道不暢、社會用人制度相對滯後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用人單位不知何覓人才,畢業生不知哪裏找工作”。

二、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與教育體制改革滯後之間的矛盾:當前,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實現了就業市場化,但大學的專業設置、培養模式沒有實現市場化。我國教育體制過渡重視大學建設,而忽略了中專等技術性院校的建設。而實際上,社會除了需要大學培養出來的領袖型人才外,還需很多專業型人才。而國家隊技術院校的不重視使得民眾產生貶低技術院校的心理。此外,學校的招生計劃、專業結構、教學內容基本上仍然按計劃經濟體制的模式運作,教育脱離市場的現象十分嚴重,盲目招生、盲目設置專業,學生畢業後普遍存在知識面較窄、能力較差、適應性較弱等問題,很不利於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三、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與大學生落後的就業觀之間的矛盾:用人單位、學校、家長和學生缺乏充分的思想與組織準備,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維模式,缺乏主動性。還有很多大學生不立足於選擇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我價值的崗位,不能應對市場的變化而擇業,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資、大單位,擁擠在大城市、大企業。

中國社會的轉型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此,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特殊時代條件和特定的社會現象會持續存在下去,而且,其中的不少因素還會呈加劇的趨勢。可以説,中國目前的社會問題尚未達到“充分化”的狀態,中國的社會問題具有着很大的生長潛力。對於社會問題的這種生長潛力若不加以及時的制約與緩解,很有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為此,媒體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功能,克服一切阻力揭露社會病根。同時,政府要利用好網絡等新興媒體,時刻關注社會輿論,對民眾的反應和需求給予高度重視。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的分析 篇二

中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而進入人們的視野。城鄉發展的現實差距、農民的生存理性以及社會管理體制的變革讓更多的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由此在農村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轉型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落差的體現,也是我國發展戰略演進與制度轉軌的產物。正視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留守兒童問題,洞察其產生的深刻動因,探尋問題的解決路徑,對於實現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接下來,我查閲資料,對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1.學業方面。留守兒童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理應在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學業上不斷取得進步,但由於缺乏父母有效的監管,留守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發生不完成家庭作業、逃學、輟學等現象。根據網上的資料:四川省婦聯2005年的調研結果,農村中14週歲的留守兒童在校率僅88%,在國中輟學學生中,留守學生所佔比例較高。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佔60.4%(眉山市),91%(遂寧市),成績優良的只有6%(遂寧市)。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成為流失學生中的新羣體。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成績不好。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正處於獨立人格逐漸形成階段、社會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學習的自覺性還沒有穩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關愛、監管以及必要條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的重要前提。2.品德方面。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遠離,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在價值觀念、道德規範以及行為示範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許多弊端,如縱容溺愛,重物質滿足輕道德教育,又因農村環境的特殊性,留守兒童在道德評價、行為習慣上極易發生消極變化。主要表現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校紀,小偷小摸,看不良錄像,沉湎於網絡遊戲之中,或者同學之間拉幫結派,與社會上的問題青年糾合在一起抽煙、酗酒、賭博、搶劫等3.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互動對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現有的研究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孤僻內向。由於缺乏父母關愛,交流渠道不暢,留守兒童難以向外界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閉的心理;此外,留守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由於顯性與隱性的現實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內心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緒。二是冷漠乏信。長期得不到親人關愛的留守兒童漸漸淡漠了對親情的渴望。根據調查,有18%的孩子認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過電話與父母聯繫,其主要內容是“要錢”,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當成了“提款機”。

留守兒童問題因其涉及範圍廣泛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包括政府和學校。在政府的倡導下,很多城市學校已經竭盡全力地整合資源,讓一些留守兒童享受了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但是,由於城市務工人員收入低微,根本無法繳納城市學校高額的贊助費和學費。即使經濟上有支付能力,也難以要求學校能敞開校門,因為許多學校考慮到這樣或那樣的因素,不願意接受這些兒童。為此,政府應該出台相關政策,規範城市學校的行為,鼓勵學校吸收農村兒童,讓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接下來是對其的分析。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與觀念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而明顯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掙錢後,看到大學生目前的就業形勢,產生了讀書無用的觀念,覺得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與其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供孩子讀書,還不如讓他們早些走向社會。於是,“蠢孩”邏輯頗為盛行。這在客觀上也加劇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嚴重性。而且我覺得在面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現狀,學校、社會在這方面的責任是顯然的。學校除了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外,還應該是社會的一分子,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多地擔當起培養關愛孩子的責任。但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國中和國小由於經費、編制和校舍

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愛莫能助。另外,社區本來是個熟人社會,在幫助、教育、關愛留守兒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資源,但是,社區在這方面的行動還是有限的,並沒有充分發揮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的作用。

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根據網上的資料,我覺得可以有以下的解決方案:一,發展農村經濟社會事業我覺得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只有農村經濟跟上去了,農民才不會到城裏打工,好好在農村發展,教育孩子。二,建立、完善農村社區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護體系。社區是個小社會,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鄉鎮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由村委會負責,聯合學校、關工委、婦聯、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師、老幹部和青年志願者,構建立體的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監護體系。這個體系將有助於全面、動態、細緻地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情況,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和行為傾向。並且在發現問題之後可以採取聯動措施,妥善處理。在這方面,很多地方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三,提高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認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若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品德和優秀的才幹,父母是要有奉獻精神的。因此,父母在這方面應有開闊的眼界和長遠的打算,在物質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該多為下一代考慮,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與發展。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至少應有一位家長留守,這對於孩子的人格的培養和學業成績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因為親子關係直接影響着兒童的人格發展。無論是國外國外教育家的研究,還是國內教育家的研究,都印證了這一點:親子關係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化和人格發展的核心和主要動因,對兒童的發展起決定性的影響。另一方面,親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績存在明顯聯繫。專家認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機會缺乏外,兒童由於家庭環境和親子關係不良均可導致學習困難。四,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關愛留守兒童。學校應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來抓,建立專門的機構,負責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學校應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礎上,配備專門的生活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科學的生活引導,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解決他們平時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其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以班級為單位,將留守兒童的姓名、年齡、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徵、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與代管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等;監護人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再次,家長學校制度正常化、規範化。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會議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兒童”的經驗教訓,瞭解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後,建立定期聯繫制度。學校和學生家長之間應建立暢通的定期聯繫渠道,以便於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長宜每月與班主任聯繫兩次,瞭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並採取應對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節等學生家長返鄉的機會約父母面談,這樣能使這些父母較為詳細地瞭解孩子,以便更好地進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的分析。

淺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 篇三

淺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

【摘要】: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社會已經逐漸暴露出許許多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就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個別收集羅列,初步分析,就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背後,歸根結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而導致,只有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關鍵詞】:貪污腐敗 食品安全 道德教育 環境污染 愛國教育 精神文明建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與此同時,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各種深層次的矛盾逐步顯露出來,伴隨着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比如:貪污腐敗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道德素質低下問題、環境污染問題、愛國主義教育問題等。只有在認清問題、吸取教訓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有利於以後經濟、政治等工作的展開,有利於社會穩定,促進我國社會大發展。本文就一些社會問題進行羅列、分析、思考,最後得出結論。下面進行具體闡述:

一、中國社會問題現狀

(一)貪污腐敗嚴重,無“禮”寸步難行

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世界各國都不能避免。但是,在我國社會,改革開放後,貪污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網絡快速發展的現在,各種腐敗現象逐漸在網絡上曝光,“十八大”之後,就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曝光了多少官員貪污問題、生活腐化問題,像重慶、山東、廣東、甘肅、新疆、四川等多名廳局級幹部紛紛落馬,有的甚至是省部級幹部,這裏面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地官員貪污腐化,滋生了眾多社會問題,已經引起了人民羣眾極大地不滿,紛紛採取實名舉報、網絡曝光的形式來懲治貪污腐敗的官員。而且個別政府部門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已經逐漸讓人民羣眾失去了信任、信心,頻頻發生羣體性事件,然而羣體性事件的對立雙方往往是人民和警察或者是政府,這就説明人民對政府的做法感到不滿,人民對政府感到失望,而這不滿和失望的根源往往是貪污腐化。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人們的利慾心被快速發展的經濟所激發,面對物慾橫流,立場不堅定的掌權者往往會做出貪污的事,並一發不可收拾,導致整個社會對政府的信仰缺失。民眾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或者説不相信政府,只能採取上訪、聚集在一起鬧事等手段,這會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

(二)食品安全令人擔憂、人民羣眾誠惶誠恐

食品安全關係到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食品安全與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幾年來,被公開曝光生產和銷售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層出不窮,受害者成千上萬。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並不令人樂觀:劇毒農藥、獸藥的大量使用;添加劑的誤用、濫用;各種工業、環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種病原體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發現;生物技術和食品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帶來的可能的負面效應;周邊國家疫情的頻繁發生;國內外人口流動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現和原已消滅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復燃等。近年在市場上曾發現食物加吊白塊、雞鴨飼餵激素、麪粉加增白劑、海鮮用甲醛浸泡等,還有在水果上噴施催熟劑、膨大劑,在蔬菜上噴施劇毒農藥等案例。

食品安全問題似有愈演愈烈之勢,概括起來,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問題食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已從過去的糧油肉禽蛋菜豆製品、水產品等傳統主副食品,擴展到水果、酒類、南北乾貨類、奶製品、炒貨食品等,呈立體式、全方位態勢。二是問題食品的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已從食品外部的衞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內部的安全危害。過去只注意食品細菌總數,現在是深入食品內部的農藥、化肥、化學品殘留。三是製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從食品外部的走向內部的、從物理的走向化學的。從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製毒製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

(三)社會道德水準下降,出現眾多假惡醜現象

近30年來,國家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在社會商業化的趨勢下,不擇手段追求私利的做法得到鼓勵和確認,各種職業觀、義利觀的變遷,使中國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日趨繁雜分離,人與人之間難有赤子之心相待,傳統的“仁、義、忠、恕”之道更無可行之處。不良的道德情感所導致的墮落,引起了嚴重的後果,它降低了中國人的整體素質,損害了我們民族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形象,成為今後國家發展進步的障礙。今天,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道德墮落使社會人際關係正陷入分崩離析的可怕狀態中;社會生活的無序化,使社會成員無所適從,從而產生強烈的焦慮和痛苦感;道德真空帶來的麻煩不斷增多;人的行為很難再找到共同的倫理依據;人們對環境和國家資源的破壞現象日益增多---所有這些從根本上説,也窒息了人的生活空間,阻礙了物質生活的繼續提高。儘管文明的趨勢是永遠上升的,但是,社會道德良心已經進入了它的休眠狀態。這方面整體墮落的形勢十分明顯。在這當中,官德、吏德的敗壞尤為突出。

現如今,雖然經濟的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一些改善,但國民道德素質的缺失,使得廣大人民羣眾越來越看重經濟利益,而忽略的道德素質的發展,如果説“扶不起”的老人是國民道德素質一個典型反映的話,那“小月月碾壓”事件的發生簡直是對整個國民一個震撼,甚至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巨大的恥辱。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更甚至應該是給我們敲響的一個警鐘。我們民族正失去面對世界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精神力量。

(四)環境污染嚴重,生活環境堪憂 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往往忽略了環境的保護,生活環境正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的破壞,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愈來愈凸顯,環保壓力也在持續加大。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其他形式的環境污染(如噪聲污染、光污染、放射性污染)。

目前中國正面臨着水污染,大氣污染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煙塵粉塵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污染,大量固體廢棄物污染,這些問題逐漸在經濟發展中暴露出來,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起居,已經嚴重與經濟發展速度脱節,再加上自然氣候條件的逐步惡化,沙塵暴、乾旱災害、雨雪洪澇災害等等,使得我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五)愛國情感薄弱,崇洋媚外思想嚴重 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高度重視對本國國民,尤其是青少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但隨着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轉型期的到來,我國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存在學校、家庭教育缺失;社會氛圍不濃;多元化衝擊;教育手段單一,教育效果不佳等現狀。由於受特殊時代背景的影響,目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表現出迷茫性、冷漠性、模糊性與悲觀性的特點。過去我們往往在思想上有一誤解,認為只有英雄人物才與愛國等高尚的道德相關,而一般人沒有必要和可能去做到。這對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工作就造成一個思維方向上的誤區,如不避免,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效就會大打折扣。

現在,整個國民愛國情感普遍在下降,已經在社會上形成“移民熱”“留學熱”等現象,大量的成功人士選擇更換國籍或到國外去定居、生活,他們認為國外的各項制度優於國內,在國外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有的父母也選擇讓自己的子女去外國發展深造;同時,有大量的留學生在國外學習生活之後,也選擇留在國外發展,因為他們認為雖然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際聲望越來越高,但他們並沒有多麼強烈的自豪感,反而認為國家體制不健全、國民整體素質不高,和西方的差距太大等等,這些也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對我國發展不同程度造成影響。更有甚者,現在的部分大學生崇拜外國的極端自由主義,從不加以思考而盲目的崇拜、推崇,這是極端危險的信號,這必須引起我們對教育的足夠重視。

二、對社會問題的分析和思考

1、貪污腐敗問題:腐敗是世界性問題,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包括生活奢侈浪費、腐化墮落等含義在內。它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無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腐敗都是固有的醜惡現象。在任何國家的肌體上,都寄生着腐敗。腐敗行為源遠流長,廣泛滋蔓,無空不入地滲透到世界政府的每一個細胞裏,成為難以治癒的痼疾。腐敗如同流行性感冒一樣,並非中國所獨有,而是一個尚未找到預防藥的“世界性頑疾”。 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前蘇聯存在“特權階層”而腐敗叢生,直接導致“亡黨、亡國、亡社”。在發展中國家,民族政府為鞏固執政地位,致力發展社會經濟,但隨之而來的是腐敗也不可避免地蔓延。與一些西方媒體對於中國腐敗問題常用的那種幸災樂禍論調有所不同,《日本時報》的一篇文章就認為,不能把中國繁榮的經濟所引發的部分幹部的腐敗行為,看成是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經濟成功後出現的“失敗”,而應將其視作需要中國領導人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決的“問題”。

2、食品安全問題:人們對食品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量和安全問題,這是我們生活質量提高之後的必然要求,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種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斷滿足的。目前我國,一方面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許多食品廠商,為了最大化的追求利益,不惜在生產過程中摻雜對人體有害卻又能縮減成本的化學成分,造成各個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我國農民素質還普遍較低,一些農民羣眾為了增加個人收入,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想當然思想,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缺乏一個科學的認識而造成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還有一點,要保證質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門、靠企業自律、靠輿論監督是能夠解決一定問題的,但從根本上來講,還是要靠產業的發展、靠完備的法律體系和完備的信用體系的建設來保障。這種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3、道德教育問題:目前我國社會道德敗壞現象十分嚴重,這已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國民道德素質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思潮湧入的衝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沉渣的泛起;中國教育對德育教育的忽視;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一些政府官員的腐化和墮落,直接助長和推動了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盛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教育,德育教育在我國根本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德育老師,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即使開課的也多半是隨便講講,應付而已。這方面的老師缺乏。這樣的教學又能有什麼作用呢?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因為這時候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灌輸品德的最佳時期,潛移默化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德育課以外,一個老師也有很多的機會教育他們的學生,但大多數老師只知道教學生課本上的知識。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也有,可惜,這樣的老師實在很少。

4、環境污染問題: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如此嚴重,究其原因應該説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經濟、人文社會等因素,而且我們國家的具體國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具體有以下幾點:(1)經濟因素。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也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的時期,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這個階段正是生態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期,因為我國在這一時期承受的生態環境壓力會更為沉重。(2)人文社會因素。首先,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問題與環境問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龐大的人口數量,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其次,國民整體環保意識普遍不高,環保意識普遍較差,而且國家大多數人對環境問題的客觀狀況缺乏一個清醒的認識,始終認為環境污染是大量的工業生產所導致,而一味的依賴政府、指責政府;再次,我國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衡量一方官員的重要指標是經濟指標,因此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大前提下,各地政府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不斷招商引資,為了增加GDP,而對一些污染較重的工業產業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政策,使得環境污染再一次加大。

5、愛國主義教育問題:首先,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氛圍不濃,愛國主義教育缺失現象嚴重。建國以來,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愛國主義教育卻普遍淡漠。現在整個社會是政府抓經濟、企業忙生產,學生忙升學,不能形成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濃厚氛圍,愛國主義教育也就失去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其次,媒體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不夠。近年來,我國新聞媒體在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報道和宣傳方面的節目很少,雖然有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的節目,但總體來説,氛圍不濃,或者説沒有通過集中宣傳和集中收看等營造出濃厚的氛圍,收視、收看率不高,社會的關注度不夠。三是國家的重視和引導不夠,在政策的引導上,沒有注重政策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和持續性,而且在愛國主義教育的組織管理上比較混亂,民政部門負責烈士陵園的管理,教育部門負責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文化部門負責博物館、歷史遺址等的管理,團委負責團員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宣傳部門負責愛國主義教育,此外,各地的黨史部門、關工委、婦聯、工會也有愛國主義教育的職能,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組織具體負責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在力度上、效果上不夠,很難組織統一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三、結論

可以説我國社會現存的問題還很多,如:貧富差距問題、分配製度問題、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醫療問題、就業問題等等。看到這些問題,我們要少一些盲目的指責,多一些理性的思考。首先,我們要看到這些矛盾、困難和問題是在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過程中出現的,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其次,我們要看到這些矛盾、困難和問題都是屬於體制內的,是可以依靠社會主義制度來獲得解決的。再次,我們還要看到這些矛盾、困難和問題是前進中的、發展中產生的,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得到解決。改革開放作為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擔負着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歷史使命,同任何偉大變革一樣,這必然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艱難曲折的過程,不可能不遇到困難和問題。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困難和問題,有的是舊體制下積累和潛伏的,有的是新舊體制交替和摩擦產生的,也有的則可能是人們認識上的侷限性帶來工作失誤而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指責、遷怒於中國整個社會。

結論:個人認為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所造成的,改革開放30年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而精神文明建設的速度缺遠遠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速度,包括衡量政府的政績主要指標就是經濟發展總量,政府為了提高經濟發展速度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處於社會中的少數商人也逐漸以賺錢為第一“要務”,忽略了個人的道德素質,進而導致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等等社會問題。因此,要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才是最首要的任務。要從根本上解決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加強廉政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國家才能有更強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國社會,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參考文獻:

[1]中國環保網《2011年全國環境污染狀況報告》。 [2]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中國環境統計年鑑。2010》。 [3]關於貪污腐敗問題的彙總《百度文庫》。網上文章2012. [4]宋魚水舉親身經歷談如何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質[Z]。[中國]新華日報,2011年03月11日。 [5]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推進民主法制進程--人民網強國論壇法制宣傳日系列訪談之三 中國法學期刊[Z]2004. [6]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a]。鄧小平文選[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1. [7]呂玉花。視頻生產縱向投資激勵和食品安全問題[J],中國流通經濟,2009(8)。 [8]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問題。百度文庫。網上文章。2011-06-15. [9]張奇志,鄧歡英。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措施[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06,(05)。 [10]孫羽。食品安全:愈演愈烈的社會問題[j]。中國青年科技, 2006,(03)。 [11]向曉冬,趙兵,簡桂蘭,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探討[j]。中國衞生法制, 2006,(02)。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考試 篇四

1、《現代化的陷阱》是誰的著作? (1.00分)

A.何清漣B.吳敬璉C.薛兆豐D.陳志武

2、腐敗問題的要素描述不正確的是? (1.00分)

A.以權謀私B.掌握公共權力C.違反公共規則的事實D.道德墮落

3、收入統計複雜性不包括 (1.00分)

A.小金庫B.逃税現象C.漲工資D.貧富差距不可知

4、我國一把手腐敗描述不正確的是? (1.00分)

A.向高層蔓延B.家族式腐敗嚴重C.比例逐漸上升D.受到很好的監督

5、尚重生列舉的社會問題中,居於首位的是什麼? (1.00分)

A.農民問題B.腐敗問題C.貧富差距問題D.教育問題

6、改革開放後,導致犯罪的原因,以下不正確的是? (1.00分)

A.利益結構調整B.市場經濟的影響C.社會文化、功利文化的影響D.法律規範

7、以下哪項不是改革開放後當代中國犯罪的一般原因? (1.00分)

A.利益格局失衡B.過渡追求經濟利益C.顯規則與潛規則的矛盾衝突D.精神生活不斷豐富

8、中國教育要改革,要改變的指揮棒是什麼? (1.00分)

A.大學聯考制度B.國中考試製度C.大學考試製度D.研究生考試製度

9、以下不屬於解決就業問題政策的是? (1.00分)

A.對極端弱勢羣體給予幫助B.組織失業者進行手工勞動C.幫助失業者創業D.產業結構的調整

10、我國建國後的三年苦難時期發生於什麼時候? (1.00分)

A.1959-1961B.1958-1960C.1957-1959D.1960-196211、“人口問題是一切問題麻煩的根源”是誰的觀點? (1.00分)

A.馬爾薩斯B.毛澤東C.鄧小平D.馬寅初

12、青少年的天才有多少 (1.00分)

B.百分之二C.百分之三D.百分之四

13、改革開放以後犯罪一般原因是 (1.00分)

A.家庭影響B.文化影響C.利益結構變更D.收入差距

14、以下哪項不是界定社會問題的標準? (1.00分)

A.是否妨礙社會的正常運行B.是否損害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利益C.是否引起社會成員的困惑與焦慮D.是否維護統治集團的利益

15、以下不屬於我國就業高峯的是? (1.00分)

A.知青返城B.大量農民工進城C.大學的擴展D.人口的增加

16、存在“下崗”現象的國家是 (1.00分)

A.美國B.芬蘭C.中國D.日本

17、知青返城大概時間 (1.00分)

A.七十年代初期B.七十年代末期C.八十年代初期D.八十年代末期

18、以下屬於中國社會的頭號問題的是? (1.00分)

A.腐敗問題B.法制問題C.制度問題D.經濟問題

19、中國農業的矛盾不包括: (1.00分)

A.農業集約化生產與家庭承包經營之間的矛盾B.農業人口的嚴重過剩與城鎮化發展滯後的矛盾C.農村村民自治與政權機構不斷擴張的矛盾D.城鄉發展不平衡20、與人交往中底線是什麼 (1.00分)

A.讓別人尊重你B.讓別人重視你C.讓別人覺得舒服D.讓別人抬舉你

21、以下屬於中國現實問題的是? (1.00分)

A.農民問題B.腐敗問題C.貧富差距問題D.以上都屬於

22、“槍桿子裏出政權”是誰的思想? (1.00分)

A.馬克思B.列寧C.毛澤東D.鄧小平

23、建國以後三農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原因是 (1.00分)

A.城鄉經濟剪刀差B.領導人沒想解決C.很多人反對D.不需要解決

24、教育危機深層根源是 (1.00分)

A.教育教師不足B.教育裝備不過關C.學生素質差D.教育資金不足

25、黑社會存在的原因不包括: (1.00分)

A.政府職能未能正常發揮B.保護傘C.模糊的“黑白邊界”D.國家打擊不嚴

26、農村人才流失的關鍵是什麼? (1.00分)

A.待遇問題B.道德問題C.個人問題D.家庭問題

27、現在的利益格局有什麼特點 (1.00分)

A.現實化B.利益化C.固化D.靈活化

28、婚姻的真相是 (1.00分)

A.真實B.激情犯罪C.平淡D.責任

29、中部崛起以哪裏為中心 (1.00分)

B.合肥C.武漢D.宜昌30、下面哪項不是我國改革的特徵? (1.00分)

A.漸進的改革B.增量的改革C.從上到下的改革D.從下到上的改革

31、以下屬於中國對孩子的教育是? (1.00分)

A.聽話教育和潛規則教育B.知識教育C.人格教育D.政治教育

32、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1.00分)

A.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B.培養獨立人C.培養有素質的人D.培養黨員

33、我國犯罪類型分為幾類 (1.00分)

A.1B.2C.3D.

434、教育撥款的問題,實質是什麼問題? (1.00分)

A.自主權問題B.經濟問題C.文化問題D.政治問題

35、以下屬於反腐敗的對策的是? (1.00分)

A.監督機制B.末端反腐C.經濟控制D.文化警醒

36、尚重生認為,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中國是什麼樣的發展? (1.00分)

A.斷子絕孫式B.非正常式C.不科學式D.資源集中式

37、以下不屬於婚姻與家庭的內在困境的是: (1.00分)

A.婚姻經驗上只能自己實踐B.文明要求與動物本能C.人是孤獨的D.繁衍後代

38、下列選項中,不屬於社會問題的定義的是? (1.00分)

A.公共問題B.一種情景C.一種社會現象D.個人感受

39、文革時期,人們探討過以下哪種問題? (1.00分)

A.人是否要吃飯B.政治問題C.經濟問題D.文化問題40、美國總統誰患有老年痴呆症 (1.00分)

A.華盛頓B.布什C.奧巴馬D.里根

41、西部的“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在哪個領導人時代做得很好? (1.00分)

A.温家寶B.朱鎔基C.鄧小平D.李克強

42、我國經濟發展單位能耗創造的GDP是美國的 (1.00分)

A.三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四分之一

43、中國財務什麼形式 (1.00分)

A.聯通式B.一支筆C.分散式D.監督式

44、胡鞍鋼認為,腐敗分子侵吞的國家資產和社會財富,相當於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是多少? (1.00分)

A.1%-3%B.3%-5%C.5%-7%D.7%-9%

45、以下社會問題的特點中,正確的是? (1.00分)

A.發展中存在的問題B.歷史存在的問題C.現實的問題D.不可解決的問題

46、以下屬於人口輸入地區的是? (1.00分)

A.東莞B.河南C.山東D.四川

47、我國素質教育口號下實行的仍是什麼政策? (1.00分)

A.應試教育B.素質教育C.人格教育D.政治教育

48、青少年犯罪的總特徵,不正確的是? (1.00分)

A.人數增多B.低齡化C.手段殘忍、成人化D.可以治理

49、以下省份是留守兒童大省的是 (1.00分)

A.湖南B.吉林C.北京D.廣州50、當代中國新型遊民不包括? (1.00分)

A.無固定職業者B.自由職業者C.大學生蟻族D.律師

1、決策者的失誤和腐敗也是導致失業的原因。 (1.00分)

是否

2、私有制的形成是腐敗產生的歷史根源。 (1.00分)

是否

3、高等教育應該產業化。 (1.00分)

是否

4、只有犯罪率較低的國家,不存在沒有犯罪發生的社會。 (1.00分)

是否

5、腐敗合乎人性 (1.00分)

是否

6、中國目前最大的腐敗是決策腐敗。 (1.00分)

是否

7、農民的利益是最脆弱的 (1.00分)

是否

8、當代中國社會問題具有極端的複雜性。 (1.00分)

是否

9、對收入問題的研究存在着很難的操作性。 (1.00分)

是否

10、犯罪者,就喪失了最起碼的人權。 (1.00分)

是否

11、事件和問題是否損害了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利益,是國內外對社會問題定義的共同主題之

一。 (1.00分)

是否

12、農民如果不能主動地爭取權利,三農問題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1.00分)是否

13、有很多孩子沒有度過危險期 (1.00分)

是否

14、解決經濟發展瓶頸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科技創新 (1.00分)

是否

15、莫斯科地鐵爆炸案很多是由車臣黑寡婦製造的。(1.00分)

是否

16、作為一個人要不斷的學習,打開自己的心靈,才能不斷取得成功。 (1.00分)是否

17、素質教育的關鍵是考試的內容,而不是如何考試。 (1.00分)

是否

18、部分國有企業腐敗會帶來地區百姓貧困 (1.00分)

是否

19、農民的政治地位的問題是農民的關鍵問題之一。 (1.00分)

是否

20、來自各種媒體的輿論監督,在反腐敗和預防腐敗的實踐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1.00分)

是否

21、貧富差距是改革開放帶來的。 (1.00分)

是否

22、一般來説,人口流動性高的地區犯罪率較高。 (1.00分)

是否

23、三農成為問題本身就是社會的病態和不正常的反應。 (1.00分)

是否

24、流動人口有匿名效應 (1.00分)

是否

25、“下崗失業”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色彩。 (1.00分)

是否

26、貧富差距問題關鍵是貧富差距問題的存在,而不是差距的大小。 (1.00分)是否

27、社會問題是社會有機體不正常的病態或失調的現象。 (1.00分)

是否

28、北京不缺水 (1.00分)

是否

29、道德沒有物質條件的支撐不可能持續 (1.00分)

是否

30、縱向集權太多,橫向分權不夠,是教育危機的根源之一。 (1.00分)

是否

31、對犯罪的界定,學界的認識是比較統一的。 (1.00分)

是否

32、美國掌握權力和隱私權利成正比 (1.00分)

是否

33、農業發展受制於資源分配不均衡 (1.00分)

是否

34、下崗失業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 (1.00分)

是否

35、當前我國的中產階級隊伍比較壯大。 (1.00分)

是否

36、在青年中,“天才少年”只佔百分之一。 (1.00分)

是否

37、宗教問題涉及對生命的敬畏 (1.00分)

是否

38、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的演變呈現出惡化的趨勢。 (1.00分)

是否

39、大學聯考改革不應取消大學聯考加分制度。 (1.00分)

是否

40、中國農民是弱勢羣體 (1.00分)

是否

41、遊民是黑社會人員的主要來源。 (1.00分)

是否

42、信仰是除了道德和法律之外的第三道社會防線。 (1.00分)是否

43、解決農業問題,關鍵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 (1.00分)是否

44、《鄉土中國》是費孝通的作品。 (1.00分)

是否

45、犯罪是一種反社會行為。 (1.00分)

是否

46、中國農民具有小農意識尚重生不同意 (1.00分)

是否

47、短期之內農村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00分)

是否

48、貧富差距是一種感覺視覺,靠人的眼睛就可以感受到。 (1.00分)是否

49、腐敗是不可反的。 (1.00分)

是否

50、婚姻家庭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極其複雜的。 (1.00分)是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zky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