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通用多篇)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通用多篇)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通用多篇)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一

父親給兒子講愚公移山的故事,“從前,北山有一位老頭,名叫愚公。他見太行山和王屋山擋在門前,出門很不方便,就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愚公想把這兩座山都搬走。”

剛講的這裏,兒子就説:“這老頭的想法是挺大膽的,但是愚蠢。”父親説:“你為什麼這麼説?”

兒子説“搬房子比搬山要簡單容易的多,為什麼不搬房子非要搬山呢?”

父親一想“就是呀,這老頭怎麼這麼想呢?要不怎麼叫愚公呢。”

父親接着講:“有一天,老頭把妻子、兒女、大大小小的孫子喊來,商量這件事,兒女們倒是都很贊成,只有妻子提出了不同意見”。

兒子又插嘴説“看來這些兒女也不聰明,要不就是他們怕老爺子,不敢提反面意見?”父親笑着説:“可能是吧”。

“愚公的妻子説‘你這老頭子老糊塗了吧,這麼大年紀還要搬山,挖了的泥土往哪堆呢?’可是她一個人反對不管用,愚公和兒女們説可以把土挑到渤海去。妻子見大家決心已定,就放棄了自己的意見”。

兒子問“ 妻子沒有向他們指出搬房子比搬山簡單容易?”父親説“沒有,可能她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吧”哎!兒子歎了一口氣。

“愚公帶着妻子,兒孫,扛起鋤頭,钁頭,帶上簸箕上山就幹了起來。愚公一家人的行動驚動了鄰居,大家議論紛紛,還有個寡婦,帶着孩子也來幫忙。就這樣,愚公挖山,妻子剷土,兒孫們挑着簸箕往渤海里運,速度雖然很慢,但是他們不灰心,每天搬山不止。”

兒子問:“他們全家出動搬山,沒人做飯?他們吃什麼?”

父親不耐煩的説“這個問題故事裏沒有交待,別問那麼多了,反正他們有東西吃。”兒子不吭聲了繼續聽。

“河曲有一個叫智叟的老頭,覺得愚公太傻了,來勸愚公,‘你一把年紀了,還有幾年活頭,還搬什麼山,到死你也搬不了多少去,早點回家歇着吧。’愚公説,‘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總有一天會搬完的’。智叟苦笑着搖搖頭,‘這老頭太犟、太任性。’”

兒子又問,“智叟這老頭也沒告訴他搬房子比搬山容易?”

父親説“沒有”。

“這智叟也不怎麼智”兒子説。

父親笑説“他們都不如你智,你聰明。”

坐在一旁做活的母親憋不住了插話説“不聽勸告的愚公一定另有挖山的目的,什麼擋住了他家的出路全是由頭,他年輕的時候為什麼不搬山,他現在一定是知道了這山裏面有礦藏,又不想讓別人知道,想發獨門財哩。”

“哈哈,我們全上了愚公老頭的當了。”兒子迎合着。

“這愚公還是帶着家人們一天不停的挖着山”,父親繼續講,“一天,一位天神從空中路過,看到了這場景,驚得急忙跑回去報告天帝,天帝聽了覺得愚公他們精神可嘉,但是再讓他們這麼挖下去容易破壞植被環境,再説礦藏屬於國家的,怎麼能讓他家獨享。於是派了兩個兒子去搬走了那兩座大山。”

“這下老愚公的美夢破滅了。”兒子高興的説。

“從這以後,愚公家門前變成了一片平原,道路十分好走,可是隻能靠農業生活,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眾人都埋怨老愚公,愚,真愚。”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二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以北。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九十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和家人每次出行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因此十分煩惱。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説:“我和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話音剛落,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説:“憑你的力氣,連豆腐塊都切不碎,還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再説,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説:“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

於是,愚公不顧妻子的反對,率領兒孫上山了,鑿石頭、挖土、裝筐,忙得不亦樂乎。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前去幫忙。

河曲智叟看見了,忙阻止他説:“愚公,你也太蠢了,現在人們在城裏呆膩了,都想到山裏呼吸新鮮空氣、吃野菜、住民宿,我們守着這兩個聚寶盆不用,反而要把它們移走!我正要到城裏去拉贊助,把這裏的山路好好修一下!”北山愚公目光炯炯,堅定地説:“不,我已經向眾多媒體發表聲明:一定要移平大山!不把山搬走,人們會説我半途而廢的。我相信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那時,這裏將是一片平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住嘴!”河曲智叟怒喝道,“你在這裏搬山,問過周邊百姓的意見嗎?你這樣搬山,破壞了生態環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搭上了你的老命,還讓你的後代都步你的後塵!”

“這……這……”北山愚公無言以對,對着夕陽自語着:“難道我搬山也有錯……”“此一時彼一時呀,早些年我們山裏人窮,都想走出大山,你帶頭搬山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壯舉,我打心眼裏佩服。可現在山裏到處是寶貝,城裏人都想來,再去搬山可就……”智叟拍着愚公的肩膀説。

“唉,看來我真是老糊塗了!”愚公長歎一聲,將身影淹沒在夕陽裏。遠處,陣陣花香襲來,不時有幾聲鳥鳴。愚公深吸一口空氣,喃喃着:“原來住在山裏還真不錯!”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三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在山西省境內,而今聳立着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佔地700餘里,高逾萬丈,據説是從冀州與河陽之間遷徙而來。

那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經快90歲了,他的家門正好面對着這兩座大山。由於交通阻塞,與外界交往要繞很遠很遠的路,極為不便。為此,他將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愚公提議:“我們全家人齊心合力,共同來搬掉屋門前的這兩座大山,開闢一條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達漢水南岸。你們説可以嗎?”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贊同這一主張。

這時,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擔心,她瞧着丈夫説:“靠您的這把老骨頭,恐怕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麼對付得了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再説啦,您每天挖出來的泥土石塊,又往哪兒擱呢?”兒孫們聽後,爭先恐後地搶着回答:“將那些泥土、石塊都扔到渤海灣和隱土的北邊去不就行了?”

決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領子孫三人挑上擔子,扛起鋤頭,幹了起來。他們砸石塊,挖泥土,用藤筐將其運往渤海灣。他家有個鄰居是寡婦,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趕來幫忙,工地上好不熱鬧!任憑寒來暑往,愚公祖孫很少回家休息。

有個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孫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可笑。他勸阻愚公説:“你也真是傻冒到家了!憑着你這一大把年紀,恐怕連山上的一棵樹也撼不動,你又怎麼能搬走這兩座山呢?”

愚公聽後,不禁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他對智叟説:“你的思想呀,簡直是到了頑固不化的地步,還不如那位寡婦和她的小兒子哩!當然,我的確是活不了幾天了。可是,我死了以後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還會生兒子,這樣子子孫孫生息繁衍下去,是沒有窮盡的。而眼前這兩座山卻是再也不會長高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挖下去,還愁會挖不平嗎?”面對愚公如此堅定的信念,智叟無言以對。

當山神得知這件事後,害怕愚公每日挖山不止,便去稟告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派兩個大力士神來到人間,將這兩座山給揹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到了雍州的南部。從此以後,冀州以南一直到漢水南岸,就再也沒有高山擋道了。

這篇中國老百姓家喻户曉的寓言故事告訴人們:智叟孤立而靜止地看待愚公之老和太行王屋兩山之高,其實無“智”可言;而愚公能用發展眼光洞悉子孫無窮與山高有限,又怎麼能説是“愚”呢?要想幹成一番事業的人,就應像愚公那樣充滿信心,有頑強的毅力,不懼艱難險阻,堅持不懈地幹下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從前有個工匠,以打製金屬裝飾品為業。這只是一門很普通的手藝活兒,掙的錢不多。工匠常常考慮:怎麼樣才能憑自己的這點本事賺很多很多的錢,不但可以養活家人,還可以很快發財呢?

有一次,工匠出門去辦點事,在郊外碰到一大羣人正鳴鑼開道、前呼後擁地過來,路上的行人都不準隨便走動。原來這會兒正趕上皇帝出巡,工匠便和其他人一起站在路邊迎候。

皇帝出來郊遊,正高高興興地四顧欣賞風景,忽然覺得頭上什麼東西不對勁,伸手一摸:糟了,頭上戴的平天冠壞了。現在離宮又這麼遠,回去也來不及,這豈不是有損皇帝的威儀嗎?急中生智,他只得叫貼身的侍臣問一下路上的百姓有沒有會修補平天冠的。聽了侍臣的問話,工匠馬上從人羣裏鑽出來,恭恭敬敬地説:“小人會修。”這到底是自己的本行,工匠很熟練地三下兩下就把平天冠給修好了。皇帝非常高興,馬上叫左右賞賜給了工匠十分豐厚的財物,比他一年賺的錢還多得多。

在回家的路上,工匠要經過一座山。在山裏他遇到了一隻大老虎,嚇得他轉身就想逃。可是他聽到老虎的叫聲中充滿了痛苦,像是在呻吟,就大着膽子仔細去瞧了一瞧。只見老虎眼裏都是淚水,躺在地上,伸出爪子給工匠看,原來虎爪上紮了一根大竹刺,鮮血直流。工匠説了句:“這個好辦。”就取出隨身攜帶的工具幹起來,不一會兒,就把竹刺給拔出來了。老虎用嘴扯了扯工匠的衣角,示意他不要走開,就跑不見了。不一會兒,老虎回來了,它銜來一頭鹿放在工匠面前,好像是要作為給他的酬謝。工匠高興地收下了。

回到家裏,工匠趕緊叫來妻子説:“我們要發財了,我有兩個技術,可以馬上致富。”説完他將大門上那塊“打製金屬裝飾品”的牌子取下,換上一塊“專修平天冠兼拔虎刺”的牌子掛了上去。

皇帝只有一個,他的平天冠能壞幾次呢?給老虎拔刺更是偶然中的偶然,這種碰運氣的事,一輩子大概也只能遇到一回,怎麼能作為謀生的手段呢?如果我們都這樣憑僥倖行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越西地方有個男子,獨自一個人過活。他用蘆葦和茅草蓋起了小屋住在裏面,又開墾了一小塊荒地,用自己的雙手種了些莊稼,打下糧食來養活自己。時間久了以後,豆子、稻穀、鹽和奶酪等東西都可以自給自足了,不用依賴任何人。他每天下地耕作,閒的時候就出去走走,過得倒也逍遙自在。

可是有一件事卻讓他發愁,那就是老鼠成災。也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一幫老鼠,日子不長便成倍成倍地增長。白天,它們成羣結隊地在屋裏跑來跑去,在房樑間上竄下跳地吱吱亂叫,打壞了不少東西。到了夜裏,老鼠鬧騰得更歡了,它們鑽進食櫥、跳上桌子、跑進箱子裏,見東西就咬,咬破了好些衣服和器具,偷吃了東西不算,還把吃不完的拖回洞裏去慢慢享用。這“咔嚓咔嚓”地一鬧常常就是一整夜,吵得這個男子覺也睡不好,白天下地都沒有精神。他想了好多辦法來治鼠,用藥啦,下夾子啦,都試遍了,可就是沒有一個特別有效的法子。這位男子對老鼠越來越煩,火氣越來越大,苦惱極了。

有一天,這個男子喝醉了酒,困得要命。他踉踉蹌蹌地回家來,打算好好睡上一覺。可是他的頭剛剛捱上枕頭,就聽見老鼠“吱吱”的叫聲。他實在困了,不想和老鼠計較,就用被子包上頭,翻個身繼續睡。可老鼠卻不肯輕易罷休,竟鑽進被子裏張嘴啃起來。這男子用力拍了幾下被子,指望把老鼠趕跑再睡。果然安靜了一會兒,可他忽然聞到一股叫人噁心的腥臊味,一摸枕邊,竟然是一堆鼠尿!被老鼠這麼變着法子一折騰,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一股怒氣直衝頭頂。藉着酒勁,他翻身下牀,取了火把四處燒老鼠,房子原本是茅草蓋的,一點就着,火勢迅速蔓延開來。老鼠被燒得四處奔跑。火越燒越大,老鼠終於全給燒死了,可屋子也同時被燒燬了。

第二天,這男子酒醒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了。他茫茫然無家可歸,後悔也來不及了。

焚廬滅鼠的故事提醒人們,遇事一定要冷靜分析,想個周全的法子去解決。若憑一時的衝動蠻幹,只會得不償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4e4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