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國學之《孟子》介紹精品多篇

經典國學之《孟子》介紹精品多篇

經典國學之《孟子》介紹精品多篇

當受則受,當辭則辭 篇一

【原文】

陳臻①問曰:“前日於齊,王饋兼金②一百③而不受;於宋,饋七十鎰而受;於薛④,饋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於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當在宋也,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5);辭 曰:‘饋贐。’予何為不受?當在薛也,予有戒心;辭日:‘聞戒, 故為兵饋之。’予何為不受?若於齊,則未有處也(6)。無處而饋之, 是貨之(7)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8)

【註釋】

(1)陳臻:孟子的學生。②兼金:好金。因其價格雙倍於普通金,所以稱為“兼金”。③一百:即一百鎰(yi)。鎰為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為 二十兩。④薛:春秋時有薛國,但在孟子的時代已被齊國所滅,所以,這裏的薛是指齊國靖郭君田嬰的封地,在今山東滕縣東南。⑤贐(jin):給遠行的人送路費或禮物。(6)戒心:戒備意外發生。根據趙歧的註釋,當時有惡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有所戒備。(7)未有處:沒有出處,引申為 沒有理由。(8)貨:動詞,收買,賄賂。

【譯文】

陳臻問道:“以前在齊國的時候,齊王送給您好金一百鎰,您不接受;到宋國的時候,家王送給您七十鎰,您卻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給您五十鎰,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確的,那後來的接受便是錯誤的;如果後來的接受是正確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錯誤的。老師您總有一次做錯了吧。”

孟子説:“都是正確的。當在宋國的時候,我準備遠行,對遠行的人理應送些盤纏。所以宋王説:‘送上一些盤纏。’我怎麼不接受呢?當在薛地的時候,我聽説路上有危險,需要戒備。薛君説:‘聽説您需要戒備,所以送上一點買兵器的錢。’我怎麼能不接受呢?至於在齊國,則沒有任何理由。沒有理由卻要送給我一些錢,這等於是用錢來收買我。哪裏有君子可以拿錢收買的呢?”

【讀解】

陳臻的推論看起來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但實際上卻侷限於形式邏輯的範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缺乏辨證邏輯的靈活性,不能解決特殊性的問題。

孟子的回答則是跳出了“兩難推論”的藩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情況不同對待,辯證解決。用孔子、孟子等人的話説,這就叫通權達變。

在《論語·雍也》篇裏,我們已經看到,當公西華被孔子派去出使齊國時,冉有替公西華多要一些安家口糧,孔子認為,公西華做大使“乘肥馬,衣輕裘”,有的是錢財口糧,所以並沒有多 給他安家口糧。(6· 4)可是,當原思做孔子家的總管而自己覺得 俸祿太高時,孔子卻勸他不要推辭。(6·5)這與孟子在齊國推辭 而在宋國和薛地卻接受一樣,都是令一般人不理解。但無論是孔 子還是孟子,他們之所以這樣做,都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的。總 起來説,就是孔子所説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處也。”(《論語·里仁》)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從思想方法上來説,就是既堅持原則又通權達變。不 僅處理經濟問題如此,就是個人的立身處世也是如此。所以孟子 説孔子是‘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 速”(《公孫丑上》)的“聖之時者”。(《萬章下》)也就是突出他 通權達變而識時務的一面。甚至包括孔子的名言“用之則行、舍 之則藏”(《論語。述而》和孟子的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 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等,也無不是這種精種的體現。

今天我們面臨市場經濟的時代,金錢的受與不受,辭與不辭問題也時常擺在人們的面前。孟子的基本作則是“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不拿不明不白的錢。在這樣的原則前提下,當受則受, 當辭則辭。這種處理態度,恐怕對我們是有借鑑意義的罷。

當然,關鍵是在對那“當”的理解上。理解錯誤,或者是故意理解錯誤,把不當接受的作為了當接受的統統接受了下來,那就要出問題,要被人“貨取”了。 所以,君子不可不當心啊!

參考譯文: 篇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湯放桀,武王伐紂 放:釋放

B.賊仁者謂之賊 賊:戕害

C.五旬而舉之 舉:攻克

D.誅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問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今日不知其亡也 B.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吾其還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認

C. 武王伐紂,有諸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勞苦而功高如此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組是

①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

②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

③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

④以七十里為政於天下

⑤使市者不止,耕者不變

⑥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一國之君要辨識沒有才幹的臣子並罷免他們,不能僅僅聽身邊之人和 諸大夫的意見,還要傾聽百姓的聲音。

B.孟子説“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表明孟子主張施行仁政,以民為本。國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敵人。

C.戰爭勝利後,齊宣王想吞併燕國的土地,孟子認為需要看燕國的百姓是否願意,如果兼併了,燕國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兼併。

D.《尚書》記載,商湯最先征伐葛的時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但後來卻因不公平造成了怨聲載道的局面。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國君任賢,如不得人,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4分)。

(2)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3分)

(3)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分)

原文 篇三

①葛:遠古時期的部落名。

②旄倪(máo ní):指被俘虜的老人和幼兒。

《孟子》三則 春秋 孟子 篇四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註釋: (1)得兼:同時獲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禍患,災難。 (4)闢: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為:不願意這樣做。 (7)勿喪:不丟掉。 (8)蹴:用腳踢。 (9)何加:有什麼益處。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導讀: 作者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 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進而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關頭,也要經受得住各種考驗。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禍患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

用的呢?按照這種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卻不用,按照這種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有人卻不去做。是因為,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僅僅是賢人有這種本性,每個人都有這種本性,只不過賢人能夠不丟棄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着給別人吃,走在路上的人不肯接受;用腳踢着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如果見了高位厚祿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走投無路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豆羹,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天性。

富貴不能淫 篇五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註釋: (1)淫:使??擾亂。 (2)得:實現。 (3)之:代志向。 (4)由:實行。 (5)道:原則,行為準則。 (6)移:使??改變。 (7)威武:威脅暴力。 (8)屈:使??屈服。

導讀: 孟子在本文中駁斥了縱橫家眼中的“大丈夫”,提出了自己立身處世所持的“大丈夫”精神,體現了儒家歷來剛正不阿,特立特行的品格。

景春説:“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孟子説:“這怎麼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數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説:‘到了你丈夫家裏,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揹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裏,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其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其性情改變,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詞語註釋: 篇六

孟子謁見齊宣王,説:“所謂故國,不是説國中要有高大的樹木,而是説要有世代(與國家休慼與共)的臣子。現在大王沒有親信的臣子了。過去任用的人,現在不知到哪裏去了。”宣王説:“我用什麼方法才能識別哪些人沒有才幹而罷免他們呢? ”孟子説:“國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適的人選,將會使地位低的超過地位高的,關係遠的超過關係近的,(對此)能不慎重嗎?左右侍臣都説好,不行;大夫們都説好,也不行;全國的人都説好,這才去考察他,見他確實是好,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説不行,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不行,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不行,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不行,這才罷免他。左右侍臣都説可殺,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可殺,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可殺,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可殺,這才殺掉他。所以説,是全國的人殺掉他的'。像這樣,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有這些事嗎?”孟子回答道:“文獻上有這樣的記載。”宣王問:“鉅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孟子説:“敗壞仁德的人叫賊,敗壞信義的人叫殘,殘和賊這樣的人叫獨x者。我只聽説殺了獨x者紂罷了,沒聽説臣殺君啊”。

齊國攻打燕園,戰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兼併燕國,有人勸我兼併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併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禍。兼併它,怎麼樣?”孟子回答説:“兼併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兼併它。古代有這麼做的人,武王就是。兼併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兼併。古代也有這麼做過的人,文王就是。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想擺脱水深火熱的處境罷了。”

齊國人要兼併燕國。別的諸侯國謀劃援救它。宣王説:“很多諸侯謀劃來討伐我,(我)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呢?”孟子回答道:“我聽説過憑方圓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説憑着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怕別人的。《尚書》上説:‘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這時,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説:‘為什麼(不先征伐我們這裏,而要)後征伐我們(這裏)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時節盼望雲彩一樣。(湯的軍隊每到一地,)讓經商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幹農活,殺了那裏的暴君,慰問那裏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非常高興。《尚書》上又説:‘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現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所以)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囚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像這樣怎麼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趕快發佈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百姓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後撤離燕國。那麼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官場與商場中的壟斷現象 篇七

【原文】

孟子致為臣而歸①。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 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

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他日,王謂時子②曰:“我欲中國③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 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⑤。子盍為我言之?”

時子因陳子(6)而以告孟子,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 受萬,是為欲富乎?季孫(7)曰:‘異哉子叔疑(8)!使己為政,不用, 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為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 有私龍斷(9)焉。’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 耳。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告 以為賤,故從而徵之。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註釋】

①致為臣而歸:指孟子辭去齊宣王的客卿而歸故鄉。致,在古代有“致 仕”、“致祿”、“致政”等多種説法,其中的“致”都是“歸還”的意思. ②時子:齊王的鉅子。③中國:在國都中,指臨淄城。“中”在這裏是 介詞,“國”即國都。④萬鍾:鍾,古代量器。齊國量器有豆、區、釜、鍾四種。每豆四升,每區四鬥,每釜四區,每鍾十釜。萬鍾為六萬四千石. ⑤矜式:敬重,效法。(6)陳子:即孟子的學生陳臻。(7)季孫:趙 歧注為孟子的弟子,朱熹則認為“不知何時人”。(8)子叔疑:人名,與季孫一 樣不可考。(9)龍斷:即“壟斷”。原意是名詞,指高而不相連屬的土墩子, 後逐漸引申為把持、獨佔。(10)丈夫;對成年男子的通稱。

【譯文】

孟子辭去齊國的官職準備回鄉。齊王專門去看孟子,説:‘從 前希望見到您而不可能;後來終於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 興;現在您又將拋棄我而歸去了,不知我們以後還能不能夠相見?”

孟子回答説:“我不敢請求罷了,這本來就是我的願望。”

過了幾天,齊王對臣下時子説:‘我想在都城中撥一所房子給 孟子,再用萬鍾糧食供養他的學生,使我們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 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談談呢?”

時子便託陳子把這話轉告給孟子。陳子也就把時子的話告訴 了孟子。

孟子説:“嗯,那時子哪裏知道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貪圖 財富的人,辭去十萬鍾傣祿的官不做卻去接受一萬鐘的賞賜,這 的是想更富嗎?季孫曾經説過:‘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 別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卻又讓自己的子弟去做卿大夫。誰不 想做官發財呢?可他卻想在這做官發財中搞壟斷。’這正如古代的 市場交易,本來不過是以有換無,有關的部門進行管理。但卻有 那麼一個卑鄙的漢子,一定要找一個獨立的高地登上去,左邊望 望,右邊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場的賺頭都由他一人撈勞去。別人都 覺得這人卑鄙,因此向他徵税。徵收商業税也就從這個卑鄙的漢 子開始了。”

【讀解】

孟子在齊宣王那裏雖然受到比較好的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 不少問題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園,是否佔領燕園等)齊宣王也徵 求他的意見。但齊宣王卻始終不願意實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 案,所以,孟子還是隻有“致為臣而歸”,辭職歸家了。

當齊宣王通過臣下來轉達留住孟子的願望時,孟子以“辭十 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作為回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絕對不是為 了個人發財致富,而是為實現政治抱負,濟世救民。接着,孟子 便説了一段寓言式的話,指出了官場和商場都有人想進行壟斷的 現象。

之所以説孟子的這段話像寓言,是因為它的含義極其深刻而 具有哲理。

官場的壟斷現象不用多説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帶關係, 就像孟子這裏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還要讓自己的子 弟都去做官。話説回來,世襲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壟斷制度。即便 不是世襲的科舉制度,其壟斷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一部《官場 現形記》所揭露的種種醜惡,其實也並沒有跳出孟子的時代多遠。 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場壟斷是深刻而意義深遠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義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場壟斷現象的同時,還 指出了市場壟斷現象的起源。其“賤丈夫”的説法固然具有濃厚 的寓言色彩,商業税的徵收也絕不會真正起源於這個“賤丈夫”。 但是,“賤丈夫”不過是“罔市利”的市場壟斷行為的化身罷了, 所以,説徵收商業税起源於這種市場壟斷行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為有意思的是,我們都知道壟斷資本主義是近現代社會的產物, 而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了這個壟斷的怪物—一“賤丈夫”。 雖然性質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義,不是很值得深思嗎?

就我們今天而言,市場經濟的競爭已愈來愈激烈,愈來愈卷 進全民的注意力。“賺進每一分可能賺到的錢“,已成為很多經商 者的心願。但是,如果只圖自己賺錢而“罔市利”,不顧別人利 益,則很可能成為孟子筆下的“賤丈夫”,成為大家羣起而攻之的 對象。結果很可能會事與願違,不僅不能“罔市利”,反而還會做 “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無路。所以,還是不要做“賤丈 夫”而做“大丈夫”罷。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賤丈夫”的寓言是為了配合説明官場與 商場一樣存在着壟斷,干擾着他説服齊王實施仁政。而這,正是 他不願意享受十萬鐘的俸祿而辭職還鄉的根本原因。一心想稱霸 於列強的齊宣王又哪能體會到這些呢?就算體會到,又會不會真 正採納孟子的建議,實施以道德來統一天下的“仁政”呢?這些 都是孟子所不抱希望的了,所以他只能以近乎寓言的方式來表這, 讓他的學生把它轉達回齊王那裏,任他去深思罷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epeo.html
專題